1、绪论习题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脑脊液E.房水10.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的研究B.细胞水平的研究C.器官水平的研究D.系统水平的研究E.整体水平的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的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的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受体蛋白的基因表达属于/% % % % %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的%24.正常人体的体液约占体重的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的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和不灵敏@26.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7.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8.自身调节的一般特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和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2 .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的调节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的调节是34.参与胃液分泌的调节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的调节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的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的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的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的恶性循环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的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的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的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包括A.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状态B.各器官和细胞的活动规律和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的呼吸B.肾的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心理学第1章 绪论题库(1)

心理学第1章 绪论题库(1)

心理学第1章绪论题库(1)心理学第1章绪论题库(1)第一章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1分后)1.狼孩的例子展示了()因为对心理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内因d先天2.同卵双生子分离扶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扶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离扶养与一起扶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值相关系数就是0.21与0.23。

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的影响。

a环境因素b遗传因素c学校因素d家庭因素3.()指出人的犯罪行为由强悍的内部力量驱动和唤起,且这些力量就是与生俱来的。

a行为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先天本能学派4.根据操作性条件升空,犯罪行为与否自发性的发生主要就是受到()支配。

a条件刺激b无条件刺激c本能d强化5.读书看报属()a认知过程b情绪过程c意志过程d人格过程6.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真的非常“难过”。

随着天气下雨,小明也显得活跃出来。

小明的心理变化充分反映了()的不稳定性。

a性格b气质c心理状态d心理过程7.通过统计数据方法排序出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说明()a两个因素负相关b两个因素不相关c两个因素正相关d两个因素伪相关8.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就是()a智力b中学生c物理问题d物理成绩9.“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a认知过程b心理特征c情感过程d心理状态10.“爱之愈乌,知之愈深”充分反映了()a认知对情绪的影响b环境对心理的影响c情绪对认知的影响d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11.做为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问卷按照回答和反应的结构方式可以分成()a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b纸笔问卷和电子问卷c等级问卷和顺序问卷d公开问卷和非公开问卷12.“爱情天梯”使人们敬佩的主要就是男主人翁的()a认知过程b情绪过程c意志过程d人格过程13.日本核电站因海啸出现核泄漏期间,许多老百姓盲目跟风“热卖食盐”以免核辐射的从众现象属()的研究范畴a社会心理b教育心理c管理心理d学习心理14.“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可能将获得()的积极支持a人本主义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认知学派15.“渴求获得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惜认知”属马斯洛须要层次理论中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是非题1、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研究设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 )2、数量上有联系的两个变量一定有因果关系. ( )3、家庭中子女数是离散型的定量资料. ( )4、为了研究某校入学男生的平均身高,研究者随机抽取了1000名男同学测量其身高,得到平均身高为168cm,标准差为2.4cm,可以称样本均数是一个统汁量. ( )5、在推断性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对样本进行分析,但最终的目的是推断总体. ( )6、同质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个体变异. ( )7、学校往往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事实上对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而言,一次考试就是一次抽样,故存在抽样误差. ( )二、选择题1、某学校有甲班和乙班,用同一张数学试卷进行考试,经过盲态改卷,甲班平均分为87分.乙班平均分为86分,请问: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通过这次考试,可以认为甲班的数学平均水平高于乙班B.通过这次考试,可以认为甲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高于乙班C.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而言,两个班级的数学平均分存在抽样误差D.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水平而言,这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存在抽样误差2、下列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是________.A.血压B.职业C.性别D.民族3、某高校欲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机选取了1000例大学新生调查,这1000例大学新生调查问卷是________.A.一份随机样本B.研究总体C.目标总体D.个体4、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观察值之间存在差异B.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现察值之间一般不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C.总体中的个体在同质的基础上有变异D.如果个体间有变异,那它们肯定不是来自同一总体5、某研究用X表示儿童在—年中患感冒的次数,共收集了1000人,请问:儿童在一年中患感冒次数的资料属于________.A.连续型资料B.有序分类资料C.不具有分类的离散型淡料D.以上均不对三、筒答题1、简述总体和样本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2、简述参数和统计量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3、变量的类型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各种类型变量有什么特点?4、请举例说明一种类型的变量如何转换为另一种类型的变量.5、请简述卫生统计工作可以分为哪几个基本步骤.6、请简述什么是小概率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什么是必然事件?概率有哪些性质?7、在某个治疗儿童哮喘的激素喷雾剂新药的临床试验中.研究者收集了300名哮喘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哮喘缓解期内采用激素喷雾剂.在哮喘发作期内采用激素喷雾剂+扩展气管药;对照组在哮喘缓解期不使用任何药物.在哮喘发作期内采用扩展气管药物.通过治疗3个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请阐述这个研究中的总体是什么.8、为了研究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某医院收集400名首次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从未治疗过),在治疗前测量每个患者的骨密度,然后每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服药满6个月时,测量每个患者的骨密度,考察这个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请问:在这个研究中,总体是如何定义的?总体均数是如何定义的?9、某医生收治200名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人.一组用A药,只一组用B药,经过2个月的治疗,A药组有70人检查的结果为Hp阴性,B药组有65人检查的结果为Hp阴性.请根据现有结果评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A药组的疗效高于B药组.(2)A药的疗效高于B药.。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得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与细胞得A、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得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得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与衰老得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就是生物学得一个分支B、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就是一门重要得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就是机体各组成部分得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与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得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得基本规律?A、细胞与分子水平B、组织与细胞水平C、器官与组织水平D、器官与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得医学生理学中, 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得描述属于细胞与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得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得知识?A、细胞与分子水平B、组织与细胞水平C、器官与组织水平D、器官与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得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得正确观点就是A、分子水平得研究结果最准确B、离体细胞得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得功能C、动物实验得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得生理功能D、多个水平研究结果得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得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得内环境就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得部分就是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10、内环境得稳态A、就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就是指细胞外液得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得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得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得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得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得调节就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得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得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得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与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得研究B、细胞水平得研究C、器官水平得研究D、系统水平得研究E、整体水平得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得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得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得合成与受体蛋白得基因表达属于A、5%B、15%C、20%D、40%E、60%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得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得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得24、正常人体得体液约占体重得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得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与不灵敏26、神经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27、体液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28、自身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与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 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就是D、两者都不就是32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得调节就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得调节就是34、参与胃液分泌得调节就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得调节就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就是D、两者都不就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得就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得就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得就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得恶性循环就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得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得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得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得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得任务与内容包括A、各器官与细胞得正常状态B、各器官与细胞得活动规律与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得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得呼吸B、肾得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得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与正反馈得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建筑材料)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建筑材料)

第一章绪论习题1.建筑工程材料主要有哪些类别?1)按使用功能分类根据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

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三大类2.建筑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如何?1.生产所用的原材料要求充分利用工业废料、能耗低、可循环利用、不破坏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天然资源。

2.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即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零排放。

3.做到产品可再生循环和回收利用。

4.产品性能要求轻质、高强、多功能,不仅对人畜无害,而且能净化空气、抗菌、防静电、防电磁波等等。

5.加强材料的耐久性研究和设计。

6.主产品和配套产品同步发展,并解决好利益平衡关系。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脆性材料的如下特征,其中何者是正确的?_a_______A.破坏前无明显变形 B.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均较高C.抗冲击破坏时吸收能量大 D.受力破坏时,外力所做的功大2.材料的密度指的是_c_______。

A.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B.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C.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D.在材料的体积不考虑开口孔在内时,单位体积的质量3.材料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能力称为_b_______。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4.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__b____降低。

A、密度B、表观密度C、憎水性D、抗冻性5.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__a____。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6.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___a____。

A、19.8gB、22gC、20gD、20.2g7.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___c_____。

A、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C、密度D、强度8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22.6MPa,同时又测得同批混凝土水饱和后的抗压强度为21.5MPa,干燥状态测得抗压强度为24.5MPa 。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

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

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

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

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4。

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

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D。

防御反应 E。

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

细胞和分子水平 B。

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

整体水平6。

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

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

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

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液 E。

组织液9。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 D。

脑脊液 E。

房水10。

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 E。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即()。

A.组织B.群体C.团队D.集体E.文化2.组织的成员根据各自的权利、责任制度形成正式的层级指挥体系,这就是组织的层级制内部结构。

相应的,能够使组织活动形成互相联系的层次网络结构的是()。

A.权力B.分工C.协作D.分工或协作E.分工和协作3.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写道:“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是在他的著作()。

A.《组织行为学基础》B.《组织行为学原理》C.《个性与组织》D.《企业的人的方面》E.《创造卓越》4.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B.方法C.对象D.内容E.规律5.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行为是心理活动的()。

A.内在依据B.外在依据C.外在表现D.内在表现E.运行基础6.在“霍桑试验”中总结的“人群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凸显出群体规范对个体工作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导致了管理中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的研究者是()。

A.罗伯特・欧文B.泰勒C.西蒙D.梅奥E.麦格雷戈7.1960年,在《企业的人的方面》一书中总结了人性假设对立的两种观点,即X 理论与Y理论的是()。

A.阿吉雷斯B.威廉大内C.西蒙D.麦格雷戈8.观察者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来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称()。

A.案例研究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心理测验法E.问卷调查法9.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境,用文字如实记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模拟的具体管理情境的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B.实验室实验C.现场研究D.描述性研究E.问卷调查10.现场研究就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对实际情境的研究,与实验室实验相比,它具有更强的()。

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①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②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③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④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统计整理2.“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①康令②阿享华尔③威廉·配第④斯廖采尔3.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是()①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②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系统性③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客观性④总体性、工具性、科学性、综合性4. 总体()①是若干个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②整体中的每一个个别事物③都是无限总体④都是有限总体5.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

①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 ②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③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④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6.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

①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②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③某一高等学校④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7.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①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②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③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表现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8. 标志是()①说明总体的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③说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④说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9.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①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②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③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④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10 .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①每一个企业②所有60家企业③每一双鞋子④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11 .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可以有多个标志③只能有一个指标④可以有多个指标12.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①变量②指标③变量值④指标值13 .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①标志②指标值③指标④变量值.14 .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绪言【习题】一、名词解释1.反射2.神经调节3.体液调节4.反馈5.负反馈6.正反馈二、填空题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____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____。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____。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和____。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____和____。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____。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____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____完成的。

三、判断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2.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3.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4.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5.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6.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7.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8.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9.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10.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1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12.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排尿反射是( )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二)多项选择1.下列各项叙述,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固定,灵活可变B.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需后天学习获得D.数量有限,比较恒定、少变或不变E.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迅速B.局限而精确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D.作用范围广泛E.适于缓慢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3.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沙粒入眼引起流泪C.望梅止渴D.叩击髌腱引起小腿伸直E.谈起美食引起唾液分泌4.以下何属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心脏生物电现象的原理B.突触传递的原理C.肌肉收缩的原理D.缺氧时肺通气的变化E.运动时心功能的变化5.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度慢B.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C.作用xxD.持续时间短E.反应迅速而准确6.反射弧组成包括( )A.效应器B.感受器C.传出神经D.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7.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五、简述题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1 绪论 习题 答案

1 绪论 习题 答案

绪论章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稀缺:是指相对于人的欲望,资源是稀缺的。

2.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将稀缺资源分配于多种欲望以取得最大福利的一门学科。

3.微观经济学:以家庭、企业(厂商)等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微观理论的核心是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以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整体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国(经济体)的整体经济运行和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5.实证经济学:是回答“是什么”、“怎么样”问题的经济学。

6.规范经济学:是回答“应该是什么”或“应该如何”问题的经济学。

7.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在做出一种选择(最佳选择)后放弃的其他选择的价格。

如果用价值来衡量就是,选择一种事情的机会成本是放弃的其他备选项中价值最大的事项。

8.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配置最有效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得到的曲线。

二、判断对错题。

正确的在()内打“√”,错误打“×”。

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然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5、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6、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畴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1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习题

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代表作是。

2.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的德国,创始人是。

3.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

4.按照统计方法的类型,可将统计学分为和。

5.总体是由许多具有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的组成单位。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和。

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和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而指标都是能用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样本是从中抽出来,作为代表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12.推断统计学研究的是如何根据去推断的方法。

13.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和。

14.数学研究的是数量规律,而统计学则是研究、数量规律。

15.统计指标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和的统一体。

16.理论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建立统计方法体系,而应用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该全部工业企业 B 这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生产情况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B每一户]C全国总人口D全国的每一个人4.有200家公司每位员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这200家公司的全部员工B 这200家公司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全体学生 B 该班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C该班的每一个学生D该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不能成为指标是( )A所有企业B企业数C 60家企业的皮鞋总产量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的合格率)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论述如何从所研究的领域或专门问题出发,视研究对象的性质而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统计学是( )A 描述统计学B 推断统计学C 理论统计学D 应用统计学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10.某工人月工资为1897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11.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B指标C变量值D指标值12.某班四名学生金融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B指标值C指标D变量值13.年龄是( )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指标名称1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5.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直立
B.两眼平视正前方
C.手背和足尖向前
D.手掌和足尖朝前
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
A.前
B.内
C.内侧
D.近侧
E.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近侧
5.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额状面
E.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
A.希波克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盖仑
D.维萨里
E.达芬奇
◇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案】
◇A1型题
1.C
2.C
3.C
4.D
5.E
6.D
◇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指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这是描述人体结构器官位置方位的前提。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A.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A.问题的规模 B. 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 A和B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2)这三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 D. 调度方法(2)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 B. 可执行性、确定性、有穷性C. 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D. 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4.一个算法应该是()。

A.程序B.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C.要满足五个基本特性D.A和C.5. 下面关于算法说法错误的是()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B.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C. 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D. 以上几个都是错误的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1)算法原地工作的含义是指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空间(2)在相同的规模n下,复杂度O(n)的算法在时间上总是优于复杂度O(2n)的算法(3)所谓时间复杂度是指最坏情况下,估算算法执行时间的一个上界(4)同一个算法,实现语言的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A.(1) B.(1),(2) C.(1),(4) D.(3)7.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B.顺序结构、链式结构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8.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A.循环队列 B. 链表 C. 哈希表 D. 栈9.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线性结构()A.广义表 B. 二叉树 C. 稀疏矩阵 D. 串10.以下那一个术语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A.栈 B. 哈希表 C. 线索树 D. 双向链表11.在下面的程序段中,对x的赋值语句的频度为()FOR i:=1 TO n DOFOR j:=1 TO n DOx:=x+1;A.O(2n) B.O(n) C.O(n2)D.O(log2n) 12.程序段FOR i:=n-1 DOWNTO 1 DOFOR j:=1 TO i DOIF A[j]>A[j+1]THEN A[j]与A[j+1]对换;其中n为正整数,则最后一行的语句频度在最坏情况下是()A. O(n)B. O(nlogn)C. O(n3)D. O(n2)13.以下哪个数据结构不是多型数据类型()A.栈B.广义表C.有向图D.字符串14.以下数据结构中,()是非线性数据结构A.树B.字符串C.队D.栈15. 下列数据中,()是非线性数据结构A.栈 B. 队列 C. 完全二叉树 D. 堆16.连续存储设计时,存储单元的地址()。

第1章 绪论习题答案

第1章 绪论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习题答案1.简述我国审计发展中的重要史实。

答: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官厅(政府)审计的萌芽时期:在春秋时期,则建立了“复计著”的报告制度,即由乡到什、伍等各级官吏要逐级定期向上级报告工作,上级对下级进行审核考查。

在《管子》中还提出了“明法审数”的主张,被誉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审计原则。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审计制度——官厅审计的形成与缓慢发展时期:战国时期推行“上计”制度、秦朝推行御史监察制度、汉代继续推行御史监察制度、隋朝推行御史监察制度和比部制度、唐代发展了比部制度并形成了御史台制度、宋代发展了审计院制度、元朝推行监察审计制度、明朝建立了都察院审计制度、清代继续推行都察院审计制度。

中华民国时期的审计制度——现代审计制度形成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由大总统批准施行《审计处暂行章程》、1929年10月公布了《审计部组织法》。

新中国时期的审计制度——现代审计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

2.简述国外审计发展中的重要史实。

答:在古埃及,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创设了一种机构,负责对全国各机构和官吏是否忠实地履行委托事项,财政收支记录是否准确无误加以间接管理与监督,行使这种职权的官吏就是监督官。

英国、法国是国外近代政府审计的典型。

公元11世纪,英国财政部下设的上院就负责审查下院编制的账簿,处理财政收支方面的纠纷。

1215年,英王还签发了对审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大宪章》。

1314年,英国任命了第一任国库审计长。

1256年,法国国王颁布“伟大法令”,其中要求各城邦的市长每年11月10日携带城市的收支账目到巴黎接受王室审计官的审查。

1320年,设立审计院,负责对王室所有会计账目进行审计监督,并可对有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官员进行刑事处罚。

英国是最早迈进政府审计现代化的国家。

早在1785年,英国就取消了国库审计官,组建了五人审计委员会,拥有审查各部门公共账目最大且最严格的权力。

1866年,通过了《国库与审计部法案》,规定政府的一切收支应由代表议会、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主计审计长实施审查。

第一章 管理学绪论习题

第一章 管理学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单选题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这里的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C )A.复杂性 B.有效性C.实践性 D.精确性2、“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要求,受到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按统治阶级意志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和完善生产关系。

”这描述的是管理的()A 科学性B艺术性C 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3、决定管理社会属性的是()A 生产方式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4、越是组织的上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A 战略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B 战术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C战略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D战略的、非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5、管理是制造产品的劳动过程,它同生产力和生产活动相联系。

这是指管理的( )A.政治属性 B.管制属性C.阶级属性 D.社会属性6、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经济科学 D边缘科学7、管理者传播者的角色属于()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D.领导角色8、随着主管人员由低到高的升迁过程,其工作性质也逐渐变得( )。

A.具体、技术性很强 B.抽象、战略性很强C.模糊、技术性很强 D.具体、战略性很强9、在一场胜败攸关的与敌交锋中,某炮兵连长亲自充当阻击炮手,英勇无比地发挥了他在前些年炮兵生涯中超群的炮击本领,战胜了敌人。

在庆功会上这位一心等待着褒奖的炮兵连长不曾料想竟得到了撤职的处分。

对这件事的最合理解释是()A.该军领导因不了解炮兵连长的表现而错误地处分了他B.炮兵连长过分邀功自傲,激怒了该军领导C.炮兵连长的英勇战斗行动不符合军事指挥官的职责要求D.炮兵连长没有成功地培养出杰出的炮手10、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要肩负许多方面的管理职责。

下列几项职责中,不属于中层管理者的工作范围( )。

A.与下级谈心,了解下级的工作感受B.亲自制定有关考勤方面的规章制度C.经常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上级部门对自己的要求D.对下级的工作给予评价并及时反馈给本人11、美国管理大帅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学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

第1章+绪论_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_习题参考答案
5.曙光5000A计算机属于( A )。
A.高性能计算机 B.微型计算机 C.工作站 D.小型计算机
6.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这属于( B )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人工智能
7.物质、能量和( B )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1996年为加强我国高端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始了“神威”系列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1999年神威系列机的第一代产品“神威-Ⅰ”巨型机落户国家气象局,系统峰值为3 840亿次浮点运算,该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末以生产微机著称的联想集团,也加入了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行列。2002年,由该集团研制的运算速度超过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深腾1800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诞生。它是我国第一台由企业研制开发的万亿次级计算机产品,标志着国内大型计算机企业开始进入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研究开发。2003年12月,联想的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问世,实际运算速度为每秒4.183万亿次。联想的深腾7000在2008年诞生,它的运算能力达到了106.5万亿次,位列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的第19位。
3.早在现代计算机诞生1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程序控制设计方案的科学家是( B )。
A.莱布尼茨 B.巴贝奇 C.图灵 D.阿塔纳索夫
4.世界科学家( C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诺贝尔 B.爱因斯坦 C.冯?诺伊曼 D.居里
4.简述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品质。信息意识就是要具备信息第一意识、信息抢先意识、信息忧患意识以及再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挑选与获取能力、信息免疫与批判能力、信息处理与保存能力和创造性的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品质主要包括:有较高的情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益事业的精神。

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习题1.甲基橙是一种含氧酸的钠盐,它的含碳量51.4%、氮12.8%、硫9.8%和钠7.0%,问甲基橙的实验式是什麽?2、胰岛素含硫3.4%,其分子量为5734,问一分子中可能有多少硫原子?3、元素定量分析结果,指出某一化合物的实验式为CH,测得其分子量为78,问它的分子式是什麽?4、根据键能数据,当乙烷(CH3-CH3)分子受热裂解时,哪种共价键首先破裂?为什么?这个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5.写出下列反应能量的变化?6、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的原子。

①②③④第二章烷烃习题2.写出庚烷的同异构体分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3.用系统命名下列化合物:(6)(C2H5)2CHCH(C2H5)CH2CH(CH3)24.指出习题2中符合条件的烷烃:(1).没有叔氢的:(2)含一个季碳原子的:(3)含异丙基的:(4).含有叔氢的:5.写出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1) C5H12仅含有伯氢,没有仲氢和叔氢的(2) C5H12仅含有一个叔氢的(3) C5H12仅含有伯氢和仲氢6.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简式:(1) 2,2,3,3-四甲基戊烷(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3) 含一个侧链和分子量为86的烷烃:(4) 分子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7.试指出下列各组化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1)(2)8.用轨道杂化理论阐述丙烷分子中C-C和C-H键的形式.9.(1)把下列三个透视式,写成纽曼投影式,它们是不是不同的构象呢?(2)把下列两个楔形式,写成纽曼投影式,它们是不是同一构象?10.写出戊烷的主要构象式(用纽曼投影式表示)11.试估计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的高低排列成序(把沸点高的排在前面)(1)2-甲基戊烷(2)正己烷(3)正庚烷(4)十二烷12.写出在室温时,将下列化合物进行一氯代反应预计到的全部产物的构造式:⑴.正己烷:⑵.异己烷⑶.2,2-2甲基丁烷13.试给出下列反应能量变化的曲线图.CH3-H + F· ' H-F +·CH314. 给出下列反应能量变化的曲线图.CH3CH2-H + Cl·'HCl + CH3CH2· E1=-16.7KJ/mol或-21KJ/mol. E活=4.1KJ/mol,用E2表示15.氯,溴分别与甲烷起卤代反应的活化能为16.7KJ/MOL,75.3KJ/mol,说明何者较易起反应呢?16.在下列一系列反应步骤中,⑴A'B B+C'D+E E+A'2F试回答:a哪些质点可以认为是反应物,产物,中间体?b写出总的反应式:c给出一张反应能量变化草图.17.写出乙烷氯代(日光下)反应生成氯乙烷的历程:18.试写出下列各反应生成的一卤代烷,预测所得异构体的比例:19.用反应式表示从含三个碳的化合物制备己烷?20.试根据甲烷只有一种一元取代物的事实,说明甲烷为什么不可能排成正方平面构型,也不可能为梯形构型呢?第三章单烯烃习题1.写出戊烯的所有开链烯烃异构体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 A型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
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46.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体内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有关。机体通过肺的呼吸可从外界摄入O2,排出CO2,并对酸碱平衡的维持起重要作用;通过肾的排泄可使绝大多数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这是体内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环节;胃肠消化系统在摄取营养物质,保证能源供应中也十分重要;而血液循环则在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O2和CO2等,以及缓冲酸碱中起重要作用。
*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
A.肺的呼吸B.肾的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
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
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
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
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
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
18.C 19.E 20.A 21.D 22.C 23.A 24.E
25.B 26.A 27.C 28.E 29.C 30.A 31.B难题题解
30.唾液分泌的调节属于纯神经性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由食物的色、香、形和与进食有关的环境刺激眼、鼻、耳而引起,非条件反射则由食物进入口腔后刺激舌、口腔粘膜等引起。反射的传出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纤维(走行于第
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与思考题
1.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大地体、参考椭球面、横坐标通用值、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磁偏角、坐标方位角、直线定向、方位角、。

大地水准面:液体静止时的表面称为水准面
2.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工程测量的任务:(1)地形图的测绘(2)地形图的应用(3)施工放样(4)变形测量3.大地水准面有何特点?大地水准面与高程基准面、大地体与参考椭球体有什么不同?4.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
5.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确定地面点位的三要素是什么?
基本测量工作: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地面点位三要素:水平角、水平距离、高差、
6.试简述地面点位确定的程序和原则。

7.在什么情况下,可将水准面看作平面?为什么?
测区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内时,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角度的影响最大仅为0.51″,所以产生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8.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14°10′,试计算该点所在6°带和3°带的带号与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多少?
六度带:中央子午线 L6=6N-3 带号 N=Int(L/6)+1 20带中央子午线117°三度带:中央子午线 L3=3n 带号 n=Int[(L-1.5°)/3]+1 38带中央子午线114°9.已知某点所在的经度为118°14′,试问该点分别位于6°带和3°带中的第几带?并且判断位于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
六度带:20带中央子午线117°东侧三度带:39带中央子午线117°东侧
10.知某地面点A 位于6°带内,其横坐标通用值为y A=20280000.00m,该点的自然值是多少?A点位于6°带的第几带?A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以东还是以西?距中央子午线有多远?
自然值y+N*10^6+500km=Y通用值
自然值:-220000.00m 位于六度带20带中央子午线以西 220000m远
11.地面上有A、B两点,相距0.8km,问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为对距离影响的多少倍?
12.虑子午线收敛角的影响,计算表中的空白部分。

正坐标方位角=反坐标方位角+(-)180°
反坐标方位角>180°取-
反坐标方位角<180
13.边长D MN=73.469m,方位角αMN=l15°18′12″,则ΔX MN与ΔY MN分别为( C )。

A.十31.40lm,十66.420m B.十31.40lm,66.420m
C.一31.40lm,十66.420m D.- 66.420m,十31.401m
14.已αAB知X A=456.72m,Y A=357.53m;X B=346.03mY B=248.76m;X C=440.46m,Y C=765.88m。

试求αAB、αCD、αBC、αCB、D AB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