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手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6
大量的冲洗
手术中体表散热主要与以下3 方面有关。 首先,使用挥发性消毒液消毒,消毒液的 蒸发要吸收和带走大量热量,使体温下 降迅速。其次,由于手术时间较长,体表 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腹膜及 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使水分从手术 中蒸发,都是重要的散热原因 。再者,术 中用未加温的生理盐水冲洗,病人身体 上的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导致机 体热量的散失。
ppt课件
5
大量输液输血
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 静脉通道输入大量的库存血和液体。 每输入4 个单位的库存血或4 L 低温环境下 的液体,中心温度可下降1 ℃。可见在手术中 输入的环境温度下的液体越多,体温下降的也 越快。 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更导 致了低体温的加重。
ppt课件 7
麻醉因素
手术时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通过中枢和外 周作用降低了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麻醉药 可抑制血管收缩,使热量丧失;还可阻滞运动神 经减少肌肉运动和张力,使寒战产热减少。同 时,温度感觉传入阻滞使中枢体温调节受到抑 制。 全麻药不但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而且 还干扰机体随环境变化的体液转移反应,肌 松药使骨骼肌麻醉,丧失增加肌张力的产热 反应。
ppt课件 24
护理
调节手术间的温度;术中加强覆盖,避免不必要 的暴露;术中监测;保持手术床的干燥,术中脑 科贴膜的应用可以防止潮湿造成的患者体温下降; 电切液加温;及时更换电切液节省手术时间。 有实验证明,37度电切液能更好的避免术中低体 温的发生,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增加手术安 全性。将术中用的电切液用恒温箱加温至37度, 这样既减少了组织热量的散失,同时也不会增加 新陈代谢,有利于维持围手术期患者的体温正常。
术中低体温症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患者保暖措施
为患者加盖保温毯,减少身体暴露面 积,降低散热。
使用保温垫、保温床垫等设备,减少 身体与冷手术台的接触面积。
减少暴露和散热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暴露于低温度环境中的时间。 手术过程中注意遮盖非手术区域,减少皮肤暴露。
液体加温
对输入体内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如输血、输液等,以减少 因冷液体输入导致的体温下降。
病例二
一位42岁男性,因阑尾炎接受急诊手 术。术中出现低体温症,导致凝血功 能异常,出现术后出血并发症。
护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经验一
加强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包括提高手 术室温度、使用保温毯、减少身体暴 露等。
经验二
经验三
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发现低体温症并 采取相应措施。
合理使用输液和输血,避免因大量低 温液体输注导致体温下降。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低体温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 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
影响凝血功能
低体温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 因子的活性,增加术中出血的
风险。Βιβλιοθήκη 02预防术中低体温症的措施
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
01
手术室温度应维持在24-26℃,湿 度在50%-60%之间,以减少患者 因环境温度低而散热过多。
02
手术室温度的调节应考虑到手术 过程中无影灯、仪器散热等因素 对环境温度的影响。
发生原因
01
02
03
04
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失血多 等因素导致体温下降。
手术室温度过低,导致患者散 热加快。
大量输血、输液,使体温进一 步降低。
麻醉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 低机体产热和散热能力。
对患者的影响
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低体温使免疫功能下降,易受 外界病原菌侵袭。
术中低体温预防 PPT
总结
• 1.提高护理服务意识,重视对“低体温”的主 动预防。
• 2.规范围术期的护理,病人的保暖工作,应从 入手术室前做起。
总结
• 3.加强对病人围术期的心理疏导和术中体温 监测。
• 4.加强专业技术培训,默契配合,尽量缩短
麻醉、手术、创面暴露时间。
总结
• 5.选择适应的加温设备,提高病人手术舒适 度,确保病人术中的安全。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 免疫系统 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降低机体免疫功
能,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致血流量减少, 从而增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导 致住院时间延长。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 中枢神经系统 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氧耗和氧需,减
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核心温度在 33℃以上不影响脑功能,28℃以下意识 丧失。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自身因素: 1.紧张、害怕、恐惧 2.禁饮、禁食 3.自身体质差:新生儿、婴儿、严重创 伤、大面积烧伤、虚弱、老年患者等为 发生低体温的高危人群。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环境因素 :1.层流设备的应用 2.室温调节过低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麻醉因素: 1.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 2.肌肉运动、肌张力减退 3.血管扩张
注意事项
• 应采用综合保温措施。
• 在使用加温冲洗液前需再次确认温度。
注意事项
• 应使用安全的加温设备,并按照生产商的书 面说明书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对患者造成可 能的损伤。
• 装有加温后液体的静脉输液袋或灌洗瓶不应 用于患者皮肤取暖。
注意事项
• 使用加温毯时,软管末端空气温度极高,容 易造成患者热损伤。不能在没有加温毯的情 况下直接加温或使用中的软管与加温毯分离 。
注意事项
术中低体温预防 PPT课件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环境因素 :1.层流设备的应用 2.室温调节过低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麻醉因素: 1.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 2.肌肉运动、肌张力减退 3.血管扩张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手术操作导致的固有热量流失:长时间 手术,使病人体腔与冷环境接触时间延 长,机体辐射散热增加。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冷稀释”作用: 1、静脉输注未加温的液体、血制品。 2、手术中使用未加温的冲洗液。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医护人员保暖意识淡薄 : 1.室温调节过低 2.保暖措施欠缺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 免疫系统 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降低机体免疫功
能,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致血流量减少, 从而增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导 致住院时间延长。
名词术语
• 强制空气加热(forced-air warming)指利 用对流加热学方法,用可控的方式将暖流空 气分配到患者肌肤,如充气式加温仪,是一 项常见的皮肤表面加温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致低体温的原因
• 自身因素: 1.紧张、害怕、恐惧 2.禁饮、禁食 3.自身体质差:新生儿、婴儿、严重创 伤、大面积烧伤、虚弱、老年患者等为 发生低体温的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 高危患者(婴儿、新生儿、严重创伤、大面 积烧伤患者等)除采取上述保温措施外还需 要额外预防措施防止计划外低体温,如可在 手术开始前适当调高室温,设定个性化的室 温。
注意事项
• 应采用综合保温措施。
• 在使用加温冲洗液前需再次确认温度。
注意事项
• 应使用安全的加温设备,并按照生产商的书 面说明书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对患者造成可 能的损伤。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 其他:低体温可使肾血流量下降,ph升高以 及呼吸减慢等。
医学术中低体温的预防PPT培训课件
惊人的数字
在美国医院感染(包括手术部位感染)成为第 四大杀手,其死亡人数超过艾滋病、乳腺癌和 交通事故的总和
手术部位感染每年的医疗费用为10~100亿美元 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更可能
再次入院 入住ICU 死亡率增加两倍
导致手术患者低温的因素
麻醉药物导致体温再分布 全身麻醉 区域麻醉
手术室温度过低
术中体腔暴露
输注冷的液体或血制品
围手术期低温简介
测量显示全麻诱导和大范 围区域麻醉可致患者核心 温度在最初1小时内下降超 过1.6℃
即使轻度低温可导致患者 不良后果和增加额外费用
全身麻醉致低体温的特征模式
0
-1.6oC
-1
-2
Δ核心体温 (°C)
-3
0
2
4
6
经过时间 (h)
38℃温盐水纱布覆盖肠管·器官 体腔冲洗用加热的38 ℃生理盐水 输液的加温
室温调节
低体温的预防
升温毯的4个档位
冲洗溶液加温
输液加温
电子液体加温器
美国CMS-SCIP 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最佳策略
适当去除毛发
预防使用合理的 抗生素
CATS
维持正常体温 控制血糖
以上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减轻患者的 痛苦和负担,而且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代表了医院 护理质量的提升
摘自: Sessler, Anesthesiology 2000
热量再分配
寒冷环境
手术室的特殊寒冷环境加 剧了热量流失
手术操作
消毒准备和手术期间 大面积皮肤暴露于手术 室寒冷的环境中
手术切口暴露了内脏组 织器官加剧热量流失
预防低体温的措施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ppt课件
低体温预防措施
医疗设备和用品的温度低,接触皮肤会导致散热增加,从而导致低体温,因此需要避免使用。
保持手术室内湿度适宜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室内湿度适宜,可 以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适中的湿度可以保持手术室内温度稳定,有 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
注意保暖,避免体表暴露过多
定义
影响
术中低体温的影响
生理影响
术中低体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凝血异常和免疫功 能抑制等生理紊乱。
心理影响
术中低体温可能导致患者焦虑、寒战和低温昏迷等 心理影响,影响手术效果。
02
术中低体温的原 因
手术室环境温度低
原因分析
手术室环境温度低是导致术中低体温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 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加上麻醉药物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容易导致体温下降。
预防措施
保持手术室的温度适中,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为患 者做好保暖工作。
使用保温毯
使用保温毯覆盖患者的身体,减少体表散热,保持 体温稳定。
输注加温液体
使用加温装置将液体加温后输注给患者,避免低温 液体的输入引起的体温下降。
使用加温装置或加温毯等设备进行保温
01 使用加温装置或加温毯
02 提前预热手术室温度
预防措施
为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需要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在24℃-26℃,尽量减少患者 身体的暴露,使用保温毯等措施来保持患者的体温。
手术过程中体表暴露
手术过程中体表暴 露
手术过程中,患者体表大面积
暴露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引起
术中低体温。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越长,患者体表暴露 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术中低 体温。
医疗设备和用品的温度低,接触皮肤会导致散热增加,从而导致低体温,因此需要避免使用。
保持手术室内湿度适宜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手术室内湿度适宜,可 以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适中的湿度可以保持手术室内温度稳定,有 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
注意保暖,避免体表暴露过多
定义
影响
术中低体温的影响
生理影响
术中低体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凝血异常和免疫功 能抑制等生理紊乱。
心理影响
术中低体温可能导致患者焦虑、寒战和低温昏迷等 心理影响,影响手术效果。
02
术中低体温的原 因
手术室环境温度低
原因分析
手术室环境温度低是导致术中低体温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 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加上麻醉药物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容易导致体温下降。
预防措施
保持手术室的温度适中,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为患 者做好保暖工作。
使用保温毯
使用保温毯覆盖患者的身体,减少体表散热,保持 体温稳定。
输注加温液体
使用加温装置将液体加温后输注给患者,避免低温 液体的输入引起的体温下降。
使用加温装置或加温毯等设备进行保温
01 使用加温装置或加温毯
02 提前预热手术室温度
预防措施
为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需要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在24℃-26℃,尽量减少患者 身体的暴露,使用保温毯等措施来保持患者的体温。
手术过程中体表暴露
手术过程中体表暴 露
手术过程中,患者体表大面积
暴露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引起
术中低体温。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越长,患者体表暴露 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术中低 体温。
术中低体温课件课件
对于需要大量输液的患者,使用输液加温 装置将液体加温后再输入,以预防因输液 引起的低体温。
加强术中低体温的监测与处理能力建设
培训医护人员
配备监测设备
06
术中低体温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术中低体温导致心血管意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术中低体温可导致心血管意外,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麻醉、大量输血、手术时间过长 等原因,容易出现低体温。低体温会导致血管收缩、心率 失常,进而引发心血管意外。此案例中,患者因术中低体 温引发了心肌梗死,最终死亡。
对机体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凝血功能
免疫系统
02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控制
保温措施
提前预热手术台
覆盖保温材料 热水袋
输血输液加温
输血加温 输液加温
手术室温度控制
调整手术室温度
使用保温设备
03
术中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法
核心温度监测
核心温度是评估术中低体温最直 接和准确的方法。可以通过食管、
制定保暖制度
建立完善的保暖制度,规定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采取一系列保暖措施,如使用加温毯、提高手术室温 度、使用保温杯等。
提高手术室温度控制水平
设定合理的手术室温度
温度监测与调节
强化输血输液加温措施
输血加温
在输血前,将血液通过血液加温装置进 行加热,以减少因输血引起的低体温现象。
VS
输液加温
案例二:术中低体温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三:术中低体温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四:术中低体温导致术后感染
加强术中低体温的监测与处理能力建设
培训医护人员
配备监测设备
06
术中低体温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术中低体温导致心血管意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术中低体温可导致心血管意外,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麻醉、大量输血、手术时间过长 等原因,容易出现低体温。低体温会导致血管收缩、心率 失常,进而引发心血管意外。此案例中,患者因术中低体 温引发了心肌梗死,最终死亡。
对机体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凝血功能
免疫系统
02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控制
保温措施
提前预热手术台
覆盖保温材料 热水袋
输血输液加温
输血加温 输液加温
手术室温度控制
调整手术室温度
使用保温设备
03
术中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法
核心温度监测
核心温度是评估术中低体温最直 接和准确的方法。可以通过食管、
制定保暖制度
建立完善的保暖制度,规定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采取一系列保暖措施,如使用加温毯、提高手术室温 度、使用保温杯等。
提高手术室温度控制水平
设定合理的手术室温度
温度监测与调节
强化输血输液加温措施
输血加温
在输血前,将血液通过血液加温装置进 行加热,以减少因输血引起的低体温现象。
VS
输液加温
案例二:术中低体温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三:术中低体温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案例四:术中低体温导致术后感染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通用课件
强化麻醉管理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选择作用时间短、 代谢快、对体温影响小的麻醉药物。
密切监测体温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低体温情况。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凝药物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身体状况,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静脉输注液和冲洗液加热
总结词
加热静脉输注液和冲洗液可以防止热量 流失,维持患者体温稳定。
VS
详细描述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量的 静脉输注液和冲洗液。如果这些液体温度 较低,会加速患者体内热量的流失,导致 低体温。因此,将静脉输注液和冲洗液加 热至适当温度可以减少热量流失,维持患 者体温稳定。
停止手术
当发现患者体温下降时,应立即停止手术。
快速升温
对患者进行快速升温,可以使用加温毯、 暖风机等设备。
输液加温
对患者输注的液体进行加温,以避免在输 液过程中出现低体温。
观察生命体征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包括血 压、心率、呼吸等。
紧急处理措施
呼吸抑制
当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时,应立即进行气管 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
呼吸回路加 热
总结词
加热呼吸回路可以防止呼吸道热量流失,提 高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
详细描述
呼吸回路是麻醉机或呼吸机中用于输送气体 的管道。在手术过程中,加热呼吸回路可以 提高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呼吸 道热量流失,维持患者体温稳定。
减少暴露和环境控制
总结词
减少手术中不必要的身体暴露和保持手术室 温度可以降低低体温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 身体暴露,如覆盖足够的保温毯、调整手术 室温度等。此外,保持手术室温度在适宜的
术中低体温课件课件
强化输血输液加温措施
输血加温
在输血前,将血液通过血液加温装置进 行加热,以减少因输血引起的低体温现 象。
VS
输液加温
对于需要大量输液的患者,使用输液加温 装置将液体加温后再输入,以预防因输液 引起的低体温。
加强术中低体温的监测与处理能力建设
培训医护人员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术中低体 温的监测和处理能力,掌握低体温的判断标 准、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手术室温度控制
调整手术室温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适当调整手术室温度,以保持患者正常的体 温。
使用保温设备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保温设备,如暖风机、电热毯等,以增加手术过程中 的温度。
03
术中低体温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法
核心温度监测
核心温度是评估术中低体温最直 接和准确的方法。可以通过食管 、直肠或鼓膜等部位的体温监测
总结词
术中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
详细描述
手术过程中,患者因麻醉、失血等原因出现低体温,导 致血小板活性下降、凝血因子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凝血 功能。此案例中,患者因术中低体温导致术中及术后出 血较多,需输血治疗。
案例四:术中低体温导致术后感染
总结词
术中低体温可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对患者康复造成影 响。
增加肺部感染风险
低温可能削弱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增加肺部感染 的风险。
凝血系统影响
凝血功能下降
低体温可能影响凝血因子的活性,导致凝血功能下降。
出血风险增加
低温可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出血增加。
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低温可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感染风险增加1 2源自免疫力下降低体温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手术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使用保温毯
减少暴露部位
尽量减少患者暴露部位,如减少手术 区域的暴露、使用保温巾等。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保温毯覆盖患者的 非手术部位,减少体表热量散失。
术后护理措施
监测体温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体温, 及时发现低体温情况并进 行处理。
保温处理
对出现低体温的患者进行 保温处理,如使用保温毯 、加温输液等。
预防并发症
展望
深入研究低体温机制
进一步研究低体温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低体温对人体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低 体温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创新预防与护理手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创新手段用于预防和处理手术中低体温。例如 ,新型的保温毯、更精确的体温监测设备等,将有助于提高手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效 果。
提高公众认知
加强公众对手术中低体温的认识,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有助于减少低体温的 发生和减轻其危害。同时,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预防和 治疗手术中低体温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并发症处理
预防并发症
通过保温护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低体温相 关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凝血异常等。
紧急处理
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采取紧急措施,如心肺复 苏、输血等,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术后护理
手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和各项生命体征,确 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04
手术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案 例分析
对输注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以 减少因大量输液导致的体温下降
。
监测与评估
监测体温
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体 温变化,及时发现低体温状况。
评估风险
对患者进行低体温风险的评估,了 解患者的年龄、体质、手术类型等 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2020/7/21.
6
三、低体温的危害
3、代谢紊乱 低体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体温每降低1摄氏度,约降低机 体需氧量7%。尽管低体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对氧 的需求,但低体温引起的氧传送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 ,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而出 现淡漠、判断障碍、异常行为,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2020/7/21
.
3
二、低体温形成的原因
1、低温环境
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如果环境体温太低, 则可造成体温过低。通常情况下,手术间应该保持室温22~24摄 氏度,手术间相对湿度在40%-60%。
2、大量输液输血
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 库血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l,若加压可达500~600ml 。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可导致低体温的加重。
其他: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创面暴露时间 尽量缩短,护送病人回病房的途中加盖被褥,注意保暖。
2020/7/21
.
10
谢谢
2020/7/21
.
11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
2020/7/21
.
1
上课流程
一、低体温的定义 二、术中低体温形成的原因 三、术中低体温的危害 四、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2020/7/21
.
2
一、低体温的定义
人体正常的体核温度介于36℃至38℃之间。虽然低体 温被定义为体核温度小于36℃,但是它可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这三个等级: 轻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4℃至35℃之间的体核温度。 中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0 ℃至34℃之间的体核温度。 严重低体温是指低于30℃的体核温度。
2020/7/21
.
9
四、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6、呼吸道的加热
热化气体,利用呼吸蒸发器加热吸入氧气,预防呼吸道散热,可 减少深部温度继续下降。在全麻病人中应用湿热交换器能保持呼 吸道内恒定温度和湿度。
7、心理疏导
加强手术前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低体温。认真做好术前术后访 视,访视时面对面交流,可消除病人对手术室和工作人员的陌生 感,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减轻病人因为精神因素导致对冷刺激 的阈值下降
2020/7/21
.
7
四、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1、加强对病人的体温检测 采用合理安全的体温监测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加强对病 人皮肤温度、面色的观察。
2、控制室温 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 ℃~24 ℃,湿度为40%~60%
3、输入加热的体液 液体加热后输入不仅能有效的减轻低体温,从某种意义上有一定 的升温作用,是复温常用的方法。静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至 36摄氏度左右,血液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血细胞破坏 。
5、自身因素 强烈的情绪反应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导致体温发生变化
2020/7/21
.
5
三、低体温的危害
1、血液系统的改变 体温下降可出现多方面的血液系统异常,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凝血障 碍,导致极差的预后。低体温主要是通过对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 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2、心血管功能改变 轻度低体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 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 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2020/7/21
.
8
四、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4、温盐水冲洗 术中冲洗液加温至体温水平,以保持病人体温的恒定。
5、采用保暖物品 (1)保暖棉被服:不实施手术部位用保暖性能好的被服或手术巾
遮盖,使之与周围的冷空气隔绝,尽量避免弄湿被服,保持手术 床的干燥。 (2)热水袋:袋内加热水1/3~1/2满,温度50摄氏度以内,并以 多层包裹,至于病人的四肢及输液处,使热不直接接触肢体。
3、大量的冲洗
在施行胸(腹)腔大手术时,体内脏器及切口直接暴露于环境温 度下,术中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导致机体热量散失
2020/7/21
.
4
二、低体温形成的原因
4、麻醉因素 手术时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降低了机体的 体温调节功能。麻醉药可抑制血管收缩,使热量丧失还可阻滞运 动神经减少肌肉运动和张力,同时温度感觉传入阻滞使中枢体温 调节受到抑制。
6
三、低体温的危害
3、代谢紊乱 低体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体温每降低1摄氏度,约降低机 体需氧量7%。尽管低体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对氧 的需求,但低体温引起的氧传送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 ,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而出 现淡漠、判断障碍、异常行为,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2020/7/21
.
3
二、低体温形成的原因
1、低温环境
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如果环境体温太低, 则可造成体温过低。通常情况下,手术间应该保持室温22~24摄 氏度,手术间相对湿度在40%-60%。
2、大量输液输血
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 库血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l,若加压可达500~600ml 。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可导致低体温的加重。
其他: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创面暴露时间 尽量缩短,护送病人回病房的途中加盖被褥,注意保暖。
2020/7/21
.
10
谢谢
2020/7/21
.
11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
2020/7/21
.
1
上课流程
一、低体温的定义 二、术中低体温形成的原因 三、术中低体温的危害 四、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2020/7/21
.
2
一、低体温的定义
人体正常的体核温度介于36℃至38℃之间。虽然低体 温被定义为体核温度小于36℃,但是它可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这三个等级: 轻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4℃至35℃之间的体核温度。 中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0 ℃至34℃之间的体核温度。 严重低体温是指低于30℃的体核温度。
2020/7/21
.
9
四、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6、呼吸道的加热
热化气体,利用呼吸蒸发器加热吸入氧气,预防呼吸道散热,可 减少深部温度继续下降。在全麻病人中应用湿热交换器能保持呼 吸道内恒定温度和湿度。
7、心理疏导
加强手术前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低体温。认真做好术前术后访 视,访视时面对面交流,可消除病人对手术室和工作人员的陌生 感,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减轻病人因为精神因素导致对冷刺激 的阈值下降
2020/7/21
.
7
四、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1、加强对病人的体温检测 采用合理安全的体温监测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加强对病 人皮肤温度、面色的观察。
2、控制室温 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 ℃~24 ℃,湿度为40%~60%
3、输入加热的体液 液体加热后输入不仅能有效的减轻低体温,从某种意义上有一定 的升温作用,是复温常用的方法。静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至 36摄氏度左右,血液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血细胞破坏 。
5、自身因素 强烈的情绪反应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导致体温发生变化
2020/7/21
.
5
三、低体温的危害
1、血液系统的改变 体温下降可出现多方面的血液系统异常,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凝血障 碍,导致极差的预后。低体温主要是通过对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 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2、心血管功能改变 轻度低体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 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 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2020/7/21
.
8
四、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4、温盐水冲洗 术中冲洗液加温至体温水平,以保持病人体温的恒定。
5、采用保暖物品 (1)保暖棉被服:不实施手术部位用保暖性能好的被服或手术巾
遮盖,使之与周围的冷空气隔绝,尽量避免弄湿被服,保持手术 床的干燥。 (2)热水袋:袋内加热水1/3~1/2满,温度50摄氏度以内,并以 多层包裹,至于病人的四肢及输液处,使热不直接接触肢体。
3、大量的冲洗
在施行胸(腹)腔大手术时,体内脏器及切口直接暴露于环境温 度下,术中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导致机体热量散失
2020/7/21
.
4
二、低体温形成的原因
4、麻醉因素 手术时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降低了机体的 体温调节功能。麻醉药可抑制血管收缩,使热量丧失还可阻滞运 动神经减少肌肉运动和张力,同时温度感觉传入阻滞使中枢体温 调节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