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终身教育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吴遵民)
我国终身教育文献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20-07-10[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发挥电大作用ꎬ推动内蒙古终身教育发展 阶段性成果ꎬ项目编号:20B58ꎮ[作者简介]娜荷芽(1986-)ꎬ女(蒙古族)ꎬ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ꎬ讲师ꎻ周秀清(1972-)ꎬ女ꎬ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ꎬ教授ꎮ我国终身教育文献研究综述娜荷芽㊀周秀清(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ꎬ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㊀㊀[摘㊀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ꎬ 终身教育 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ꎬ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终身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做了深刻阐述ꎬ为进一步的研究实践奠定了基础ꎮ通过梳理我国终身教育研究现状ꎬ从理论性归纳与实践性探索研究两个维度进行分析ꎬ以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相关研究为例ꎬ指出地区终身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ꎬ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开拓思路ꎮ[关键词]终身教育㊀文献㊀研究[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73(2020)06-0065-05DOI:10.16162/j.issn.1672-3473.2020.06.015㊀㊀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ꎬ国家和社会对深化终身教育改革ꎬ保障全民终身学习权利的追求越显迫切ꎮ在世界范围内ꎬ终身教育自1919年首次出现在英国成人教育文件上以来ꎬ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ꎬ现已在各国广泛传播并迅速发展ꎮ在我国ꎬ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和推进ꎬ终身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前所未有的成就ꎬ为优化教育结构ꎬ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ꎮ随着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ꎬ学者们纷纷从不同方面㊁不同角度对终身教育开展了研究ꎮ本文旨在对有关终身教育研究相关期刊文献进行大致的梳理ꎬ分析我国终身教育研究现状ꎬ指出地区终身教育研究(以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相关研究为例)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研究思路ꎮ一㊁文献样本与研究方法(一)文献样本本文为了解目前国内对 终身教育 发展的关注和研究情况ꎬ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ꎬ以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获得如下记录:表1㊀终身教育相关研究数量分布情况(2020年5月)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数量(篇)51061962184114701095793㊀㊀(二)文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数据分析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ꎮ首先从文献发表的时间㊁数量㊁来源及类型进行分析ꎬ其次分类已有研究内容ꎬ从终身教育概念相关内容及建设路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ꎮ二㊁终身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一)文献数量分析1.发表时间与数量近十年ꎬ我国 终身教育 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如图1所示ꎮ2011年的发文量为最多ꎬ共发文267篇ꎻ其次是2012年的242篇和2019年的240篇ꎮ从2011至2018年ꎬ终身教育相关研究文献量相对平稳ꎬ稍有下降趋势ꎮ2019年2月23日ꎬ中共中56央㊁国务院印发的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颁布是国家的教育规划的体现ꎬ增加了社会各界的关注ꎬ有力F推进了国内终身教育的研究ꎬ因此2019年终身教育相关研究有了回升趋势ꎮ图1㊀2010-2019年关键词为 终身教育 文献发文数量图2.来源与类型截至2020年5月中国知网搜索 终身教育 为关键词的5106篇文献样本中ꎬ有4732篇为期刊论文ꎬ有169篇硕博论文ꎬ占研究样本文献3.3%ꎬ其余发文主要包括在会议㊁报纸及图书等ꎮ期刊论文中在核心期刊发文1172篇ꎬ占期刊总发文24.8%ꎮ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成人教育»共354篇ꎬ其他主要刊登期刊包括:«中国成人教育»296篇㊁«继续教育研究»221篇㊁«职业技术教育»109篇㊁«终身教育研究»105篇㊁«成才与就业»91篇㊁«继续教育»82篇等ꎮ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我国终身教育研究在成人教育类期刊比较受重视ꎬ研究成人教育㊁继续教育㊁职业教育的学者是我国终身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ꎻ(2)终身教育研究发表于核心期刊及硕博论文相对较少ꎬ因此其研究深度及质量有待提高ꎮ(二)文献内容分析通过对终身教育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ꎬ研究内容可归纳为理论性研究与实践性探索研究两个方面ꎬ本文从这两个维度对终身教育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ꎮ1.理论性归纳研究(1)终身教育发展脉络的研究对终身教育发展历程的回望和总结ꎬ有助于从纵向了解终身教育发展脉络ꎮ终身教育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ꎬ学者们对其内涵㊁发展等基本理论不断完善ꎬ现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体系ꎮ 终身教育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19年英国的成人教育文件上ꎬ这是第一次把终身教育概念融入到现代教育体系中ꎬ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ꎬ已从原始的理念走向了现代的实践ꎬ从概念化走向了体系化ꎮ何光全㊁何思颖等指出全球终身教育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强力推动ꎬ重要人物及专业组织的重要作用ꎬ各学术团体间的互动及国际与民间经验思想分享等影响下发展的ꎮ吴遵民总结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酝酿期㊁初创期㊁摸索期和发展的深化期四个主要阶段ꎬ政府政策的引导㊁大众的需求㊁时代的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推进使我国的终身教育在理论研究㊁实践开展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ꎬ同时也逐步探索着中国特色的发展特征ꎮ他指出我国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仍需政府的制度支撑与立法保障ꎮ(2)国内外终身教育比较研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终身教育研究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ꎬ其中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方面ꎮ横向的比较研究分析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ꎬ取长补短㊁全面统筹制定中国化的终身教育模式ꎮ一些发达国家在实践终身教育思潮中结合该国教育体制㊁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其他条件形成各自特有的发展模式ꎮ刘雅丽认为终身教育涵盖的范围之广ꎬ涉及面之大ꎬ在有限的条件下使其充分实践的难度非常大ꎬ因此在各方面条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ꎬ付诸终身教育的实践ꎬ只能依靠现有的成人教育或社会教育ꎮ日本终身教育的实践核心为社会教育ꎬ立足于政策构建以 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 为主轴的教育体系ꎬ来满足社会各界不同行业㊁不同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ꎻ美国不仅通过立法来保障终身教育的开展ꎬ同时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ꎬ教育资源的丰富及形式内容的多彩吸引了全民参与ꎻ欧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成功的经验在于政府的引导㊁民众的参与㊁法律的维护ꎻ韩国构建了学分银行制度有效推进了终身教育发展ꎻ印度的终身教育主要是成人教育ꎬ尤其成人扫盲取得了一定成绩ꎮ此外也有一些国家的大学已参与到终身教育事业ꎬ把大学课程及学习资源投放社会ꎬ向社会各阶层提供教育服务ꎮ纪河㊁郭海燕等认为借鉴国际终身66教育发展ꎬ我国需要从提高学校教育体系的开放度㊁社会办学的各方参与度以及教育质量保证的公正度等三层面进行规划㊁形成机制ꎮ2.实践性探索研究(1)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相关研究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ꎮ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下ꎬ有大量研究者探索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策略并提出相关举措ꎮ李艳通过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ꎬ首先需要在终身学习文化与价值认同上进行引导ꎬ从国家层面重视且推动搭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信息化平台ꎬ结合国情完善终身教育相关法律法规ꎬ鼓励全民参与学习ꎬ从各层面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ꎬ检验发展成效ꎮ徐莉㊁杨然等在构建教育治理现代化体系上打破了原有的仅限于治理形式的研究限制ꎬ纳入了教育目标这个维度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总目标就是构建终身教育新体系ꎬ同时提出应将目标纳入治理中ꎬ探索终身学习现代教育体系在教育治理方面的新需要与新机制ꎮ王洪才在«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特色构建及其问题»中提到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整个社会的学习动机的功利化ꎬ因此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政府规划等外在推动转向内在驱动ꎬ采取激励政策充分调动教育各界创造潜能ꎬ使之成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心和努力方向ꎮ(2)终身教育立法研究随着终身教育对国家与个人可持续发展强大作用的推进ꎬ法制化的手段将成为重要的选择ꎬ通过立法来调整和规范终身教育体系ꎬ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已成为势在必行的客观需要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制定 有关终身学习 的法律ꎬ但目前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制化进程仍在途中ꎬ与其他法律比较ꎬ终身教育立法涉及主体多㊁面广ꎬ法律关系复杂ꎬ协调部门和体制㊁统筹资源等需要非常高的要求ꎬ因此国家鼓励地方先行先试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终身教育地方性法规ꎬ为全国性立法工作积累经验ꎬ提供借鉴ꎮ吴遵民指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涉及各界教学资源的整合ꎬ因此不仅需要政策上的推动还需立法上的保障ꎮ但法律的制定在一些基本理念与内涵以及立法范畴的界定上仍存在一些不同观点ꎬ这需要在立法规定的框架内ꎬ通过国家顶层设计来打破教育资源融通的制度壁垒ꎬ同时搭好终身教育立交桥的衔接工作ꎮ关于地方«终身教育促进条例»ꎬ有些学者提出了法律定位㊁立法的策略及内容抽象㊁可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ꎮ黄欣等指出«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应以公民学习权保障为核心ꎬ紧密联系个人与教育以及国家的发展ꎮ(3)地方终身教育探索研究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ꎬ知识㊁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ꎬ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地区的发展需求ꎬ同时也难以满足个人素质㊁能力等全面提升的需要ꎬ构建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ꎬ形成内蒙古特色的学习型社会尤为重要ꎮ但是内蒙古终身教育建设相关的研究依然不足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学分银行 制度相关研究发展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应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 学分银行 制度ꎬ现阶段对于内蒙古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尚不成熟ꎮ应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ꎬ结合区情构建学分银行制度ꎮ王玉平认为构建学分银行制度需要协调不同领域㊁行业和部门ꎬ因此提供技术和制度保障尤为重要ꎮ他提出需要搭建 学分银行 管理服务平台ꎬ为学习者提供咨询㊁指导和认证等服务ꎮ此外需组建学分银行互认联盟ꎬ即高校㊁职业院校㊁培训机构及各协会等单位进行学习成果的互认ꎮ②教育服务平台相关研究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ꎬ但随着远程教育与终身教育发展关系的深入ꎬ很多问题一一显现ꎬ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ꎮ南征等认为远程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结构ꎬ需要各个分支之间相互沟通㊁配合㊁互为所用ꎮ但目前内蒙古地区的远程教育大部分是自成体系ꎬ少有衔接㊁沟通与扩展ꎬ综合型的远程教育发展缓慢ꎮ尹飞提出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的全面建设和互联网的运用需要教育内容及形式的不断更新㊁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来支撑ꎮ③内蒙古地区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相关研究76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ꎬ地区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相关研究及实践是必不可少的ꎮ内蒙古地区相关研究相对较少ꎬ但近三年呈上升的趋势ꎮ内蒙古地区社区教育研究方面ꎬ林海华等提出应丰富教学内容ꎬ利用好先进的网络技术ꎬ实现网络的全方位覆盖ꎬ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的多种学习支持服务ꎮ老年教育研究方面ꎬ有学者提出ꎬ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ꎬ发展老年教育㊁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必然要求ꎬ应增强老年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㊁优化老年教育资源㊁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并提升其生活品质ꎮ④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体系相关研究内蒙古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是一个各方面力量紧密配合的长期工程ꎮ蒿丽萍指出内蒙古地区要借鉴国内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ꎬ分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终身教育实际需求ꎬ采取逐步推进和分区规划㊁分类指导的原则ꎮ在教育资源的配置调控方面ꎬ须完善各级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调控机制及相关制度ꎬ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ꎮ同时ꎬ要完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服务平台的建设机制ꎮ⑤终身教育论坛的相关贡献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内蒙古终身教育论坛于2014年开始ꎬ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ꎬ经过六年的发展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ꎮ张亚民在第二届终身教育论坛中指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合理地运用现有的信息技术ꎬ应利用先进技术积极发挥人类的主体地位ꎮ韩民在第六届论坛的主题演讲中指出ꎬ终身教育并不是专指一类教育ꎬ它是教育的整体ꎬ应该强调横向的沟通与纵向的衔接ꎬ形成各级教育的有机融合整体ꎮ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与学习型社会发展方向应契合ꎬ但目前终身学习体系还有待完善ꎬ终身化与开放化的全方位学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ꎮ三㊁研究展望从上述的成果可以看出ꎬ学者们对终身教育的研究已经做出了比较详细且系统的理性探索ꎬ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思路ꎮ内蒙古地处边疆㊁教育资源较短缺㊁成本相对较高ꎬ推动终身教育发展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ꎮ然而ꎬ目前对于内蒙古终身教育的研究文献不多㊁不够全面和深入ꎬ且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ꎬ有待进一步拓宽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研究的深度和维度ꎮ(一)研究深度进一步拓展拓展终身教育研究深度ꎬ协调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是加快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有力保障ꎮ深度研究不仅从理论认识上深入ꎬ也要在研究领域上多视角ꎬ结合实际提高质量ꎮ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开放大学)是内蒙古地区实施终身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和载体ꎮ目前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ꎬ同时开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的办学形式ꎬ构成了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体系ꎮ学历教育以开放教育为主ꎬ是全日制高等教育㊁职业教育之外的一种面向在职成人提高学历的办学形式ꎬ培养了大批本土型㊁应用型人才ꎬ为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ꎮ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主要以非学历教育为主ꎬ通过一系列项目拉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ꎬ三种教育形式构成了一体两翼 的终身教育发展体系ꎮ要进一步发挥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优势ꎬ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建设ꎬ深挖细研ꎬ坚持问题导向ꎬ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机制ꎮ(二)实证研究需进一步加强通过归纳分析发现ꎬ内蒙古地区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对于终身教育研究方法单一ꎬ做到细致的调研工作较少ꎬ对采用定量方式的实证研究依旧不够重视ꎮ研究方法的路线窄会影响研究的总体质量ꎬ很难达到客观㊁科学的要求ꎮ开展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既要重视理论研究ꎬ也要注重方法研究ꎮ实证分析研究是充实和完善终身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ꎬ它的欠缺会限制终身教育的研究深度与广度ꎮ可以通过设计调研问卷开展调查等形式ꎬ立足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发展情况ꎬ从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教育公平的角度开展切实可行的方案ꎬ实证分析出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ꎬ并提出有利于内蒙古地区终身教育良性发展的思路和对策ꎮ[参考文献][1]何光全ꎬ何思颖.全球视域下的终身教育发展脉络[J].终身教育研究ꎬ2019ꎬ(1):19-26.[2]吴遵民.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终身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复旦教育论坛ꎬ2018ꎬ(6):12-19.(下转第75页)86大[EB/OL].(2019-10-28)http://www.newsijie.com/sijiezixun/siguandian/2019/1015/11250214.html[6]澎湃新闻.建议开展老年教育立法准备工作明确编制等[EB/OL].(2019-3-12)http://news.sina.com.cn/sf/news/flfg/2019-03-12/doc-ihrfqzkc3264137.shtml[7]朱定真.依托高校资源ꎬ加快老年教育发展[N].新京报ꎬ2019-03-10.[8]董振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J].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0ꎬ(3):21-22.[9]王俊岭㊁杨帆.收费低廉㊁课程丰富㊁靠近社区ꎬ老年大学受到追捧 老年大学 一座难求 [N].人民日报海外版ꎬ2019-11-12. [10]中国新闻网.发改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EB/OL].(2019-11-2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11-21/9014181.shtml[11]马丽华.建设学习型社会ꎬ老年教育需做强[N].光明日报ꎬ2018-08-09.[责任编辑:张建茹](上接第68页)[3]刘雅丽.国外的终身教育实施与发展特点的比较 兼议我国终身教育体制的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ꎬ2009ꎬ(20):128-131.[4]吴遵民ꎬ黄㊀健.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启示 基于美㊁日㊁韩法规文本的分析[J].学术时空ꎬ2014ꎬ(1):27-31.[5]于亦璇.韩国终身教育发展研究及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ꎬ2019ꎬ(23):60-63.[6]纪㊀河ꎬ郭海燕ꎬ殷雄飞.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终身教育研究ꎬ2017ꎬ(5):24-29.[7]李㊀艳.终身教育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创新性实践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ꎬ2019ꎬ(33):194-195.[8]徐㊀莉ꎬ杨㊀然ꎬ辛㊀未.终身教育与教育治理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逻辑联系 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ꎬ2020ꎬ(1):7-15.[9]王洪才.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特色构建及其问题[J].终身教育研究ꎬ2018ꎬ(1):11-17.[10]吴遵民.中国终身教育法制70年[J].教育发展研究ꎬ2019ꎬ(17):39-57.[11]黄㊀欣ꎬ吴遵民ꎬ迟晨颖.终身教育立法的制定与完善 关于«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ꎬ2011ꎬ(7):18-22.[12]王玉平.内蒙古终身教育 学分银行 制度框架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ꎬ2018ꎬ(3):110-116.[13]南㊀征ꎬ云㊀萌.内蒙古地区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ꎬ2014ꎬ(2):1-4.[14]贾艳萍ꎬ林海华.内蒙古城乡社区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实证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ꎬ2019ꎬ(2):14-20.[15]杨孟娇ꎬ陈志平ꎬ莫淑坤.西部民族地区城乡社区老年教育需求分析与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12个盟市为例[J].前沿ꎬ2020ꎬ(2):56-64.[16]蒿丽萍.内蒙古终身教育体系运行保障机制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ꎬ2017ꎬ(4):54-58.[17]顾㊀明.关于如何实现 立交桥 式终身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ꎬ2019ꎬ(27):116-117.[18]吴遵民.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思考[J].终身教育研究ꎬ2019ꎬ(1):3-10.[19]李春辉.互联网+教育ꎬ助推内蒙古学习型社会构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15ꎬ(4):120-123.[责任编辑:张建茹]57。
中国终身教育
浅谈中国终身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的受教育权利,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社会对中国本身以及对世界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近些年来中国终身学习的进展(一)学校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培养具有高度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一代学习者,是建成学习型社会最重要的条件。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学习者终身学习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
这些年来中国把基础教育特别是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摆在教育发展和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最重要的战略位置。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育正在进入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的发展阶段。
(二)继续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学习理念,对个人和教育事业发展最根本的启示在于,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以及各种能力和技能等,都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的继续学习才能获得。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形势下,广大社会成员对于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越来越有着强烈的要求。
继续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对与自己职业有关的各种领域新的观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学习,而且包括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学习。
中国有7.69 亿从业人员,有1.2 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者需要逐年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和需要再就业的劳动者;此外还有1.44亿的老龄者。
这些接受过不同层次学校教育进入社会的成员已接近10亿人,是现有学校在校学生的3倍。
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建构
于师范生的培养 , 教师 职后培训也不是指 教师 一般 意义上的进修提高 , 而是 一个对教师进 行一 系列 系统培 养的 、 时 间延 续到教师 职业生涯甚至是一生生活的全过程 的“ 终身 教育 ” 。本文试 图在 说明教 师教育 终身化 的必 然性 的基
一
步落 实及 创建 学 习型社 会等 都 是重要 而 不可 或缺 的
律地 位 、 务对 象 、 施 方 式 , 任权 益 , 服 实 责 运作 机 制 , 实 施途 径 、 督评 估 以及终 身教 育 的范 围和机 构等 等 , 监 同 时还 需要制 定 相应 的配套 政 策和 法规 以保 障终 身教育 法 的贯彻 实行 , 以增 强终 身教 育 法律法 规 的系统 性 、 导 向性 和可操 作 性 。 ( ) 何 国家 的法律 都具 有权 威性 和强 制性 ; 身 4任 终 教育 法也不 例外 , 因此 一 旦 终 身教 育 法 通 过 国家 立法 程序 得 以确 立 , 那接 下来 的关键 问题 , 是 如何贯 彻落 则 实、 严格执 行 的问题 。若 要使 终身 教育 法不 流 于形 式 ,
注意 : 必须 加强终 身 教育 立法 重要 性 的宣传 , 全 民理 使 解 终身 教育 推广 的重 要 意 义 ; 终 身 教 育 法 规 定 的各 对 项 法律 条款 要严 加执 行 , 防止 形 同虚设 或走 过 场 ; 项 一 法律 的制定 。 必定 包括 奖惩 要 求 , 为此鉴 于终身 教育 法
科 学 界 联 合 会 编 . 海人 民 出版 社 ,0 4 1 8 上 2 0 .0 . ③ 参 见 : 明 祥 , 兴 洲 . 建 我 国 终 身 教 育 体 系 的难 点 及 徐 李 构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变迁的空间分析——基于文本的质性研究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变迁的空间分析———基于文本的质性研究□王海平郑霁鹏马明摘要:利用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终身教育政策文本中空间话语进行编码与分析,发现政策中对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突出中心空间到中心与边缘空间融合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对物理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强调学校、工作单位到学校、工作单位、生活场所、网络并重的转变;对构想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着重强调职业素养到职业素养与生活素养并重的转变;对体验空间的规划经历了从着重强调精英化的青壮年从业者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转变。
借助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分析进一步发现,社会空间从抽象到流动的变迁形塑了终身教育政策空间规划;历史、社会与空间的辩证统一为完善终身教育政策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启示。
关键词:终身教育;政策;变迁;空间;列斐伏尔作者简介:王海平(1987-),男,北京市人,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部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教育基本理论;郑霁鹏(1975-),男,河北沧州人,国家开放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马明(1974-),男,河北邢台人,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三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的话语研究———基于Nvivo的文本分析”(编号:2017-135Z),主持人:王海平。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9)05-0115-07终身教育理念起源于20世纪的六十年代,在终身教育理念逐渐普及并在世界众多国家达成共识以后,它逐渐从一种思潮转化为各国可以具体实施的政策。
中国终身教育理念导入较晚,但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的推广、政策的制定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日益加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将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上重要议程。
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终身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我们也仍然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还面临着各种障碍,终身教育从理念迈向政策乃至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依然任重而道远。
走出理解误区——对当代终身教育理论内涵的深层思考
念为 依据 ; 更多 的人 们 开神 生活 、 提高 公 民道 德 素养 的重要 途径 。 就我 国 而 言 , 似 的 终 身 教 育 思 想 早 巳 存 类 在 , 民间即流传 “ 到老 , 到 老 ” 如 活 学 的古 老 格 言 ;
政 策 与 立 法 , 身 教 育 与 学 习社 会 等 。 终
维普资讯
籀 大报 科一占一3j0 杭范学 会版 至noji 州 学一 学蛋三n∞nc手 曩 社 z。口z一 师鹱 圜o一No _”¨ ]n o 了 s0 1 ‘ _E n工d 3e 计 00c ;c 0o 0
育 的理 念 范 畴 予 以 正 确 界 定 、 对 实 践 中产 生 的 并
具 体 而 言 , 前 我 国 学 术 界 存 在 的 理 解 误 目 区 , 要 体现 在 以下几 个 方面 : 主
种 种偏 向予 以清 晰的 审视 , 显得 非 常必要 。 则
收 稿 日期 :0 7—1 2 20 2— 4 作 者 简 介 : 遵 民 ( 9 2一) 男 , 江海 宁人 , 日学 术 博 士 , 东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系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要 研 究方 向 : 育 基 本 理 论 , 育 吴 15 , 浙 留 华 博 主 教 教
中 出 现 了 一 系 列 的 偏 差 。 具 体 而 言 , 些 理 解 误 这 区 主 要 集 中 在 对 终 身 教 育 内 涵 的 深 层 把 握 与 宏 的 关 系 , 身 教 育 的 主 体 界 定 , 民 教 育 体 系 与 终 国
, n os 及 ●当终教理内墨篓区 s¨0_成fo¨ 。 育 对代身盏论涵深思 圜面cE身教,与oe教育o 校 教 育 是 观理解■。如 终_l主 —人d暑o皇 的层考方 {00nDcL j 学 c en 0 dt ljD 育i i 。 i h ; a 们 N们 一 l E 巾 0 l 0 终 身教 育体 系 的异 同 , 学 习社 会 ” 成 的 主要 基 “ 构 础 等 。 以下 分 别 就 上 述 问题 逐 一 进 行 分 析 与 探 究, 以为 终 身 教 育 在 我 国 的 健 康 发 展 奠 定 理 论
“十四五”期间终身教育研究的发展与推进——浦江终身教育论坛云会议纪要
学术资讯 “十四五”期间终身教育研究的发展与推进———浦江终身教育论坛云会议纪要 2020年7月27日,由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支持,研究所所属终身教育研究中心具体策划并筹办的线上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会议以“‘十四五’期间终身教育研究的发展与推进”为主题,特邀老中青二十几位长期致力于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的学者,对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讨论。
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吴遵民教授介绍了团队近五年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构建,其关键词是“服务”与“融合”,要厘清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概念的异同,以及传统教育体系与现代教育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体系构建的基本目标、内容和整体方案。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韩民研究员分享了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概念的理解,强调了终身性、全民性和全方位学习这三个终身教育研究的重要视角。
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分析了日本社会现状和问题,表示需要重塑“学习”概念,通过终身学习培养人们在百年人生中继续学习并革新自我和社会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张伟远教授分享了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正在开展的工作和“十四五”时期终身教育的研究重点。
北京开放大学张铁道教授表示,未来终身教育的研究还应就本土实践的创新完成案例研究,并以多媒体方式分享和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杨树雨教授对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什么教育体系、终身学习立交桥怎么建、中国终身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吴峰教授认为,要加强终身教育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发挥社会力量和技术的力量。
上海长宁社区学院宋亦芳教授表示,终身教育的未来发展要有全方位和整体性的视角,要在理论研究、制度层面形成重大突破,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终身教育生态。
华东师范大学韩映雄教授关注了十四五及未来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哲学基础,以及评价在终身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和作为。
终身教育的实践方法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终身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终身教育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权利和责任,提倡学习与生活、工作相结合,旨在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终身教育的实践方法。
二、终身教育的实践方法1. 转变教育观念(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习者要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念,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
(2)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兴趣、能力等都有所不同,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倡导自主学习。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
2. 优化教育体系(1)完善教育政策。
政府应加大对终身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终身教育的发展。
(2)改革课程设置。
打破学科界限,设置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3.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1)构建终身教育网络。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终身教育平台,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推广社区教育。
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
(3)加强校企合作。
企业应积极参与终身教育,为学习者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其职业技能。
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具备终身教育理念。
(2)拓宽教师来源。
吸引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3)建立激励机制。
对在终身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5. 重视家庭教育(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学习需求,培养其学习兴趣。
(2)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探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终身教育是指个人从幼儿园至老年都能够持续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进步的关键战略,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增进个人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宏观的政策定位到微观的详尽政策内容,深度探讨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的特点和进步趋势。
一、政策定位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进步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人才培育和进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核心元素。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将其定位为助推人力资源进步、增进社会公平宁持续进步的战略举措。
终身教育政策的出台旨在构建全民终身进修体系,实现人与教育的无缝对接,并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个体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政策目标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经济社会进步需要、遮盖全体公民的教育体系。
政策提议全民参与终身进修,以提高整体素养和技能水平,推动个人职业进步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政策目标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增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进步,推动实现高质量进步的目标。
三、政策原则终身教育政策遵循公平、开放、灵活和适应性的原则。
政策强调教育公平,保障人人享有对等的教育机会和权利。
政策提议开放,鼓舞各类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终身教育,拓宽教育资源渠道。
政策提倡灵活性,支持依据个体需求定制教育和培训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进修需求。
政策重视适应性,乐观响应技术进步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为个人提供持续进修和进步的机会。
四、政策措施中国的终身教育政策以法律法规和规划文件的形式制定,并通过详尽的政策措施加以实施。
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均衡进步,缩小教育差距。
2. 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综合素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育;重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育。
3. 教育评判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教育评判体系;充分发挥多元评判和综合评判的作用。
试论终身教育思潮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试论终身教育思潮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摘要:终身教育理念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它作为现今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本文介绍了终身教育及其在美、日、英三国的发展情况,通过吸收美英法三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终身教育;美日英;建议一、终身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罗・郎格朗于1965年首先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他认为:“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
”此后,他又在《何谓终身教育》一文中指出,终身教育绝非是在传统教育形态上添加一个新的名词而已,也并非为“大众教育”、“成人教育”等的完全等同,而恰恰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概念”,是对它们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方案后,数十年来,终身教育思潮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已经结合各自的国情,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教育的根本指导原则,并正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各国发展终身教育的同时,其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创新。
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组织撰写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终身教育重新定义为:“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人们认识到,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其终身性和整体性。
它使教育的时空观大大地拓展和延伸了。
从时间上看,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人的幼儿和青年时期,而持续不断,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看,教育将不再仅仅是学校进行的活动,而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相关联。
终身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将指导并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实践;终身教育又是一种崭新的教育体系,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沟通教育内部并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现实又面向未来发展。
与终身教育相联系,人们又提出了“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概念。
终身教育思潮下我国高等教育自考的定位与发展契机
道 。然 而 , 随着 报考人 数 的急增 和 高 等 自学 考试 吸 引 力 的不 断升 温 , 们 越来 越 多 地 将 注 意 力 集 中在 “ 人 学 历 考试 ” 的形式 而非对 “ 教育 制度 ” 革与 创新 的关 注 改
收 稿 日期 :o 7 1— 2 2o — O 5 作者简介 : 民( 92 ) 男 , 吴遵 15 一 , 上海人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 系教授 、 士生导师 , 搏 研究 方向 : 育原理 , 教 教育政策 、 终身 社 区 教 育 张媛 ( 9 3 ) 女 , 18 一 , 河北人 , 东师范大学教育学 系硕 士研究生 , 华 研究方 向: 教育原理 , 终身教育 、 区教育 。 社
度 因受 到来 自其 他 教 育 形式 的压 力 与 冲击 而 发 生 动 摇 。不仅 如此 , 在 2 处 1世纪 这样 一 个 由高科 技 水平 、 知识信息创 新 主宰社会 经济发 展乃 至促 进 国家强盛 的 时代, 各类 教育及 其人 才 培养 模 式 都 迫切 需要 进 行 创 新 和变革 。尤其 是在 当今 终 身 教育 、 习社会 理 念 广 学 为流 行 、 并备 受 国内社会关 注 的时期 , 如何使 自学考试 制度 能真正 纳入终 身教 育 体 系 , 成 为我 国发 展 终身 并 教育 的一条 重要 途径 , 是 自学 考 试 又一轮 发 展 的全 则
导论
一
、
18 9 1年 1 , 月 国务 院批转 了教育 部《 于 ( 关 高等教 育 自学 考试 试 行 办法 ) 的报 告 》, 由此 , 在社 会 民众 的 迫切 需 要及 强烈 的期待 中 , 等教 育 自学 考试— —这 高 具 有中 国本 土独 创性特征 的教育制度 正式 出台 。借 助 自身具 有 的开放性 、 灵活性 、 自主性与权 威性 的种种 特点 , 等教 育 自学考 试在其 发展 的二 十五年 间 , 高 已为 我 国社会 经济 的发 展输 送 了一批 批 的 优 秀专业 人 才 ,
实践终身教育论
摘要: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阶段,而应贯穿于个人一生。
本文从终身教育的定义、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强调实践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终身教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更是一种贯穿人一生的学习过程。
本文将从终身教育的定义、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终身教育的定义终身教育是指个人在其一生中,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各种层次的教育活动,实现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的连续性、全面性和个性化,其核心是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三、终身教育的意义1. 提高国民素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终身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
通过终身教育,个人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 适应知识更新,满足个人成长需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终身教育有助于个人适应这一变化。
通过终身学习,个人可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满足个人成长的需求。
3. 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教育公平终身教育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通过终身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4. 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终身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终身学习,个人可以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四、终身教育的实施策略1. 完善政策法规,保障终身教育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终身教育的投入,完善政策法规,为终身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建立健全终身教育管理体制,确保终身教育政策的落实。
2. 拓展教育资源,丰富学习形式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如网络、图书馆、社区等,为个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终身教育,形成多元化教育体系。
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数字教育促进学习型大国建设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数字教育促进学习型大国建设的路径与
机制研究
吴遵民;熊振;杨瑜;陈晓雨
【期刊名称】《远程教育杂志》
【年(卷),期】2024(42)1
【摘要】当下,教育强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通过教育数字化推进学习型大国建设的理念更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
党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其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数字教育的普及与深化,而关键抓手则是破除数字教育的瓶颈,尤其是服务于惠及老龄群体、农村与边远地区的群体,并通过学习型大国的建设去落实精准服务以及满足个体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目标。
通过构建数字教育生态服务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大国建设,可为充实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力量提供新方案。
【总页数】9页(P15-23)
【作者】吴遵民;熊振;杨瑜;陈晓雨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终身教育研究中心;湖北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2.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社区教育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以象山县西周社区教育学院为例
3.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4.数字农业促进农业强国建设的作用机制与推进路径——基于农业强省建设视角的实证检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终身教育立法问题1、终身教育立法的背景及必要性:终身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体系,但终身教育整体的构建并非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1,它的建立,必须依靠需要政府的推动、社会的支持、社会大众的参与。
自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发表至今己有四十余年,报告中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在随后的许多年中,各个国家都纷纷促进自身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促进终身教育在本国生根发芽。
纵观发达国家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历程,一般先从立法做起,把关于终身教育的建立和发展的目标、策略、具体要求等用法律条文形式固定下来,使其上升为国家意志,将终身教育的建立和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并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法律条文中首次使用“终身教育”的术语就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及“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教育法中与终身教育相关的条文集中在第11条、第19条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中译本)[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5.和第41条,这些条文为地方关于终身教育立法的出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04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五修四立”的立法规划,中便包括推动立法机关制定《终身教育法》的内容,2006年教育部己初步提出终身教育法草案,由教科文卫委员会推动终身教育的立法进程,但目前终身教育的立法迟迟没有进一步的动态,有关信息亦非常缺失,相关草案的内容亦未公开难以查询。
因此,我国目前尚未拥有一部正式的关于终身教育的专门法律,故而,有关终身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立法保障就难以对其发展有推动力,目前往往相关措施也都只停留在政策层面。
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2篇]
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第一篇作者:贺向东《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版2001年04期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建设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终身教育体系,包括诸多内容,其基本框架由发展多种形式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和协调各级各类教育这样三个方面构成。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基本内涵,是超越传统学校教育,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使教育成为全社会的事业,覆盖全社会成员。
(1)按受教育者的年龄,终身教育要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发端,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根基。
普通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基本环节,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基础。
成人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主要环节,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关键。
老年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终端。
它以社会文化和生活教育为内容,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
(2)按教育的功能,终身教育要发展扫盲教育、输送后备人才教育和职业教育。
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培养和输送后备力量,主要由普通学校教育来承担。
扫除文盲和职业教育可以是学校教育,也可以是非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要发展的扫盲教育包括基础性扫盲教育和功能性扫盲教育两大类。
前一类是未接受教育或受教育较少者,基本上是不识字的文盲,这类文盲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越来越少。
后一类是接受过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但知识、素质、能力不足以适应社会生活的文盲。
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这类文盲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会大量存在。
职业教育主要是以职业道德、技术素养、技能的培养、培训为主的一种教育。
在知识经济社会,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国当代社区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关键词] 区教 育;历史回顾;未来展望 社
[ 中图分类号] 4 0 G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2 0 0 2 1 ) 3 0 0 — 5 17 — 08( 0 0 — 09 0 1
2 1年是 我 国社 区教 育 的兴起 、发 展 的 第2 个年 头 。其 E 0 1 5 l
去 了平衡 。
£
《 区教 育 宣 言 》 中所指 出的 那样 : “ 社 第一 ,没 有社 区的 建 设
就 没有 社 会 的持 续 发 展 ;第 二 ,一 个 强 大 的社 区 是 医治 各 种 社 会疾 病 的 基础 ;第 三 ,良好 的社 区教 育 能够 加 强社 区建 设 ;第 四 ,通 过 社 区教 育 才能 使 社 会持 续 发 展 。 因为 社 区精 神 、社 区 教育 、社 区管 理 是 一个 良好 的 、强 有力 的社 区内部 的三 种 强大 力量 ,其 中社 区教育 又是 获得 发 展 的关键 。” 倚 言 之 ,社 区教 育作 为 一 种 以社 区 居 民为 教 育 与服 务对 象 的 教 育形 式 ,其理 论 与 实 践都 在 不 断地 更 新 、拓展 与 深 化 中 ,而 在不 同历 史 时期 对 社 区 教育 产 生 的不 同认 识 ,以及 所 赋予 社 区 教育 的不 同 内容 与 功 能 ,亦 都 深 刻地 影 响 了 当今 社会 的发 展 与进 程 。有鉴 于此 , 在 新 的历 史 时 期 到 来 之 际 ,对 我 国 近 四 分 之 一 世 纪 以来 社 区 教 育 发 展 的 历 程 做 一 简 要 的历 史 回顾 与 理 论 展 望 ,实 属 意 义
益 发 展 的趋 势 正 如第 表 的 IE
立 之初 ,新 中国 的教 育 部还 保 留有社 会 教 育 司 ,江 苏无 锡 出生 的 留美 学 者 俞 庆 棠 即为 第 一任 社 会 教 育 司 司长 。 15年 ,社会 93 教 育 司被 撤 消 并改 建 工农 教 育 司 ,社 会 ( 区 )教 育亦 由此在 社 中 国销 声 匿 迹 。 从 此 ,学 生 走 出校 门 就 得 不 到 教 育 的继 续 支 持 ,国 民教 育 体系 也 因 为缺 了 “ 会 教 育 ” 的 “ 社 一条 腿 ” 而失
终身教育立法的国际比较与评析
其进行立法亦面临许 多困 。就 目前而言,世界上仅有五 个国家及地 区进行 了 身教育立法的尝试,本 境 终 文即以此 为题 ,对部分先行立 法的 国家或地区业 已制定的终 身教育成文法,进行 综合的分析和全面梳 理,以通过 比较 的方法来对这些现行法律法规在 实际运作 中的成功与不足 进行客观的评析 ,以此来对我
1 9 6 美 国 《 身学 习法 》 、l7年 终 1 7 年 ,美 国 国会 议 员 蒙代 尔 向国 会 递 交 了 95 《 代 尔 议 案 》 ( na i) 该 《 案 》 指 蒙 Modl Bl , e 1 议 出: “ 我们 所 有 人 , 不管 年 龄 大 小 都面 临着 一 系
2 吴雪萍.赵传资 . 美国终身学习的发展动 力及策略 『. J比较教 育研 究,20 年4 1 02 月,第4 页。 8
维普资讯
《 国中 小学教育 》20 年第2 外 08 期 而 新 法 尔 后 亦被 正式 命 名 为 《 终身 学 习法 》 ( 也
动 向来看,加强对终 身教育 的专项立法 ,规范终
身 教 育韵 健全 发 展 , 正逐 步 成 为 当 今 世 界 一 些 国
家与地区在推进 终身教育的 过程 中具有前瞻性 和 列的 需求 ,我们必 须 以最 广义 的概 念来 发展 教 导 向性 的趋势 。 育 ,从而满 足人们 的这 些需求 ”。 国会 最终 于
国正在薷手进行的有关终身教育法的制定提供实证均 基础 。
键词:终 身教育;终身教育立法;公民受教育权 作罄简介 :昊遵民/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 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黄
( 上海 2 0 6 ) 00 2
欣/ 华东师范大学法律 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上海 2 0 6 ) 0 0 2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终身教育是指个体在各个人生阶段都能够不断获得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职业环境,并实现个人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终身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终身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探讨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的目标、措施和挑战。
一、政策目标中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策文本可以看出,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要求各级教育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促进职业发展和转型:政府鼓励个体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技能,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因产业转型或经济变化而导致的就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政府提出了“教育惠及每个人”的口号,致力于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解决因教育资源不均衡而导致的社会差距问题。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鼓励青年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跨国企业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二、政策措施政策文本中提到了多项措施来实现上述目标:1.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政府要求教育机构建立灵活的学习系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2.鼓励企业参与职业培训:政府鼓励企业在内部设立培训部门或与教育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
3.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政府提倡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开放式课程、在线培训等学习资源,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4.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政府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终身教育政策的实施和监管,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
同时,政府还将增加对终身教育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政策挑战尽管中国政府在终身教育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挑战:1.缺乏全面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政策文本中未提及如何对终身教育政策进行监测和评估,缺乏数据支持和政策反馈,使得政策的实施效果无法及时评估和调整。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精)
Next
一、国际教学理念的变革
不过近几年来,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深感学生学习质量的下滑, 因而也采取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水平的监控。特别是为了提高 公立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近20年来,美国各州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方面进行 了多项有益的改革尝试,并就建立保证教育质量并促进其不断提高的绩效制度 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就前者而言,其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学的考试和测验等微观 领域,而后者则触及到学校和学区乃至州的总体教学评估等宏观层面。正是通 过这种双重并举的大范围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开始呈现逐年提高的势头。 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伴随着州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州级评价体 系的建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州级考试制度已经普遍建立,学业考核 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测验的对象则涵盖中小学的各个年级,测验的 起始时间亦呈低龄化的趋势。从测试的年级来看,多数州是在小学 3年级以后 才开始对学生进行测试。但近年来,包括阿拉巴马州在内的7个州开始对小学 1、2 年级学生,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为了尽早诊 断和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而高中阶段的考试也受到了各州的普遍重视。 1996—1997 学年,有18个州要求高中毕业生参加州组织的统一考试,并以此 取得毕业资格。虽然美国开始重视教学质量,但传统的评价方式却开始发生变 化。如在测试中越来越注重开放题和表现作业等非传统的测试方法。
N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封闭的,其不仅表现为空间形式的封闭,而且更 体现为学生心灵的窒息和压抑。因此如何把一个僵化封闭的课堂转变为一个开 放与生动的,同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场所,这也一直是各国教育学界关注 的改革重点。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最近所作的一项实验报告显示:当学校、家庭和 社区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更积极,他们愿意呆在学校的 时间更长,而且心情也更好。这个报告是基于10 年来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一 项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同时,该报告也指出了如下的事实:即无论家庭的收 入和背景如何,只要家长积极参与教学,学生就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并在学校得到更健全的发展。由此美国全国合作学校网提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 六种父母参与教学的手段。 就欧洲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国家亦十分重视家长的参与。自上一世纪70年 代以来,不少国家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课题研究,同 时并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多种手 段和措施,来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调动家长关心和支持教育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论幼儿教育的本质
论幼儿教育的本质吴遵民【摘要】幼儿阶段不仅是人生命的起点,也是教育启蒙的源泉.因此学前教育不仅应该严守生命成长的规律,更应确保幼小孩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这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然而处在一个功利的社会,崇尚和谐、回归生命的教育本质已被人们渐渐淡忘,包括对幼儿的教育,普遍追求的亦是逐利、竞争与智力过度开发的丛林法则,从而致使当前学前教育在价值观上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在教学内容上凸显了功利化的特征,在方法论上脱离了儿童自身发展的轨迹,而这一切均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异化,甚至造成了儿童不“童”、幼教不“幼”的后果.文本通过对幼儿教育发展历史的回顾,以及当下社会功利环境对幼儿教育的侵蚀,并就此乱象对幼儿教育形成的问题与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再度明晰幼儿教育的本质,回归儿童生命底线,同时就学前教育的今后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40)002【总页数】7页(P138-144)【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本质;幼儿幸福【作者】吴遵民【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1一、问题的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
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国家繁荣、经济腾飞的创业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实现现代化、教育迈向终身化的发展史①吴遵民:《终身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改革开放37年终身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经过40年的推广与实践,中国教育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了独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发展路径。
然而在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遇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理论瓶颈。
尤其就学前教育②在许多场合,“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有互相指代且相互混用的状况。
两者之间的内涵既有重合也有差异。
有学者指出:“幼儿教育”更多地是从人的自然发展过程对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教育作出界定,其主要依据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学前教育”更多地是从学校教育的立场对儿童的教育阶段作出界定。
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教育的五个向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逻辑进路”(20FKSB031)。
作者简介:邰鹏峰,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80页。
② 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③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2月23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2022年4月24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教育的五个向度邰鹏峰1,2(1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203;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教育是新时代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空环境、内在品质、历史前提等因素决定的。
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与实践品质、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学思结合”的教育规律、传承革命年代巨大的教育成效等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充分决定了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教育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教育走向未来。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终身教育;必要性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22)02-0005-08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推进终身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①等理念,引起广泛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 人 非 学 历 教 育 系 统
图1:我国成人教育的体系图
• 当前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局 成人的学历教育因生源的大幅度减少而呈现出难以为继的状态;最为
红火的岗位培训,亦因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而陷入停顿;市民的教
养教育又因社区教育的兴起而被彻底取代。其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 ——
对成年人的岗位培训与市民教养教育都已不复存在,与学校教育无法有
三是,对地方学分银行进行 则有序进行,双方由此即构成了一个无
监督与监管的。
论是在法律授权还是具体监督管理、乃
至各项实际业务的运作开展方面都具有
的互相依存、互为因果的直接关系。
• 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的国际经验 加强立法保障并成立专门推进机构
建立统一的资格与标准框架
设置质量评审机构并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以资格认定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学习成果认定制度
构建双赢的办学体制
重新定位电大教育目的式的持续变革
重建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四)建设国家学分银行何以重要?
• 建设国家学分银行的必要性 一是,可以完善现代学分银行制度,弥补只有地方学分银行缺憾,理
顺现有地方学分银行与中央层面国家学分银行的关系。
二是,推动“学分银行条例”的制定,结束缺乏法律保障和授权、缺
级电大学历教育的生源数量大幅减少,质量越来越差。
二是,传统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
展,严重阻碍了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与发展。
通过社区教育的推动来促进电大的结构性转型?这一设想无疑让正在
寻求摆脱困境的电大管理者们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与窗口。
• 电大转型创建社区大学面临的阻碍 意识转变的困境。这一转变不仅包括电大自身各种理念等转变,甚至
教育司设立了继续教育办公室,并赋予其推动终身教育具体事务的权限。
继续教育只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并完全归属于终
身教育的内涵范畴,以低位概念统筹上位概念,其结果只能是在理论层
面陷入更大的理解误区,同时在终身教育的政策推行中出现更大的实践
困惑。
图2: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关系
• 今后发展的基本趋势 继续深化对终身教育理念的理解深度,以“人”的成长与持续发展作
实现学分认定的分类、积累与转换
• 我国建设国家学分银行的基本条件与构成主体 如何建——筹建国家学分银行的必备条件:
资格的法律授权
标准体系的统一制定
具有高度的专业经验和研究能力
具有“第三方”的独立身份
由谁建——筹建国家学分银行的主体
借助既具备法定资质又具“第三方”独立认证性质的教育部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来筹建,最为切实可行。
为制定终身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应成为终身教育政策推行的长远目标。
加速推动中央层面终身教育机构的改革力度,打破体制壁垒,有效整
合各类教育资源,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
加快国家终身教育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三)电大转型社区教育何以可能?
• 电大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是,成人正规学历教育的需求已不再迫切并日趋减弱,以致很多省
还包括政府意识和社区居民意识等深层次的转变。
体制与机制转变的困境。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运行主要通过政府政策推
动,电大若不实现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的根本变革,则转型几无可能。
教育对象转换的困境。电大教育属于学历型教育,其对象多为在职成
年人,而社区大学则是草根型教育,其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根本变革,
赋予多元化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转型。
效对接又无法承担起终身教育时代要求架构 “立交桥”的重任。因此,
以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 继续教育,来取代成人教育,已在运筹帷幄之
中。
• 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策略 理论研究层面,把成人教育融入终身教育的体系框架与结构之中,以
及基于继续教育的概念范畴来重新思考成人教育的定位。
在实践层面,把目光从城市转向农村、从企业转向社区、从学历教育
扎根基层的困境。在教育长期中,“求学”“读书”也成了人们为获取 “资格”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追求,教育失去了回归人真实生活的涵义。
师资队伍转型的困境。电大教师擅长传统型学科类的课程教学模式,对
基于基层多样化学习需求、教育内容种类繁杂、教育形式多元的社区教
育往往束手无策。
• 电大转型创建社区大学面临的阻碍 推动办学理念的更新
乏专业指导和严格监督管理的所谓“三无”混乱状况。
三是,通过中央层面专业管理机构的设置,而起到宏观调控地方学分
银行具体业务开展的重要作用。
• 国家学分银行的功能 一是,审查与批准的权力。
• 国家学分银行与地方学分银行的关系 地方学分银行的业务开展亦需要依据
二是,制定规则的功能。
国家学分银行制定的基本规则与实施细
当代中国终身教育面临的
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博士生导师 吴遵民教授
目录
一、两大理论问题
(一)中国成人教育会终结吗? (二)中国终身教育体系为何难以构建?
二、两大实践问题
(三)电大转型社区教育何以可能?
(四)建设国家学分银行何以重要?
(一)中国成人教育会终结吗?
• 成人教育发展的背景 我国现代成人教育概念的提出以及大规模展开,根源于“文革”结束
Thank You!
后的社会急剧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学习需要,其承担起了对走上各种工作
岗位的成年人进行补偿教育、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及市民精神教养教育
的历史重任,大批因“文革”失去学习机会的人重新通过“双补教育”、
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成人高等教育而获取了各种资格证书、上岗证书乃至
大学学历,成人教育的发展一时也在国内达到了顶峰。
成 人 学 历 教 育 系 统
转向各类非正规的教育活动,以新面貌与新特色融入继续教育。
在政府的政策与立法层面,应该重新反思立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
该对成人教育的作用、功能乃至地位做出明确规定。
(二)中国终身教育体系为何难以构建?
• 终身教育体系推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终身教育体系与既有国民教育体系的概念界定仍未明晰,十六大报告
首次提出 “两个体系”论,而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教育体系。
各种形式的校外教育发展面临的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终身教育立交桥与各种教育资源整合的困惑,“正规”与“非正规”、
“体制内”与“体制外”、“体制外”与非正规教育之间都面临难以有
效整合的困境。
国家终身教育立法亦止步不前。
• 终身教育政策推进的关键性突破 根据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基本精神,国家在教育部职业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