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斯美塔纳的《捷克舞曲》
论斯美塔那“波尔卡”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未来 的妻 子 贝蒂 B e t t y 所作 的爱情 宣言 。从标 题 “ 祖 最高成就之体现 。 国— —波 尔卡舞 曲形 式”我们 能够得 到暗示 ,斯美 塔 在1 8 7 9年 创作 的捷 克 舞 曲第 2 卷 中有部 分其 他 那在瑞士 写作 的第 三部波尔卡套 曲作 品表现 出斯美 塔 捷克 民间舞 曲形式 ,但波尔卡仍 旧扮演关键 的角色 。
形 成反 差 的是 在他 的 G小调波 尔卡 中,左 手声 部则 品的第二首 F小调波 尔卡 与第一首作 品有着 明显 的区 含 有着更多 的旋律意味 和令 人关注 的创作 手法 的运用 别 。这首波 尔卡双手配合 着共 同连续行 进 ,几乎 是一 ( 见谱例 2),半 音体 系也在这 部作 品 中扮演 着十分 种复调风格 ,而三声 中部 则具有鲜 明舞蹈性特征 ,与
他于 1 8 5 6年 离 开 自己 的祖 国到 瑞 士 。在 1 8 5 6 — 1 8 6 1 年五年 问斯 美塔那 曾多次返 回祖 国 ,但是都 只停 留很
短 的一段 时间 。斯美 塔那在瑞 士期 间创 作 的贝蒂娜波 以及大量高级 的钢 琴演奏技术上的要求 ( 见谱例 5) 。 尔卡 ( 创 作于 1 8 5 9年 )是一 首抒 情 的作 品,是为 他 这套捷 克舞 曲是斯美 塔那在波 尔卡这种体裁创 作上 的
容更加 深刻 ,在 钢琴演奏技法 上也有很 大的发展 。在 音 乐作 品。第一 首升 F大 调波尔卡是一 首技艺精湛 的 路 易丝娜 波尔卡 中 ( 见 谱例 1 ),例 如 ,斯美 塔那写 属 于上层社会 的音乐作 品。右手在 以琶 音方式演奏 和 作 的左 手声部仅 仅起到节奏 与和声基础 的作 用 。与之 弦 的基础 上快 速在琴键 上飞 驰 ( 见谱 例 3 ),这套作
斯美塔纳《沃尔塔瓦河》赏析
斯梅塔那《沃尔塔瓦河》赏析陈茜20090704310063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二班摘要:介绍了作为捷克最家喻户晓的六首交响诗之一的《沃尔塔瓦河》,它的作家简介、作曲背景、结构介绍以及我的感受。
关键词:捷克斯美塔纳沃尔塔瓦河正文: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1824——1884)被称为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自幼就显露出了出色的音乐才华,他四岁开始学小提琴,五岁演奏海顿的室内乐作品,六岁当众演奏钢琴并开始作曲。
19岁时,斯美塔那已经形成了具有捷克民族特征的音乐创作风格,并且成为当时肖邦作品的最优秀的演奏者之一。
他创办了布拉格音乐学校,领导了发展捷克民族文化文化的多种音乐活动,创作、指挥、演奏、教学部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不愧为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斯美塔纳的一生是在不安定的政治背景下度过的。
在奥地利的统治下,波希米亚动荡不定,掀起了民族主义热情的浪潮,这股浪潮在1848年的起义时达到顶点。
年轻的斯美塔纳投身于爱国的事业中。
革命被镇压之后,布拉格的气氛对那些被怀疑是同情民族主义者的人来说是沉闷的。
1856年,斯美塔纳接受了瑞典的一个指挥职位。
在国外期间,他追随柏辽兹和李斯特而转向写作交响诗。
1861年,他返回波希米亚,重新开始他的民族艺术事业,并为布拉格建立一个用民族语言演出的剧院而奔波。
在他的八部爱国主题的歌剧中,有几部仍在他的祖国上演。
其中一部《被出卖的新嫁娘》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另一部同样重要的,建立了斯美塔纳声誉的作品题名为《我的祖国》,这是一部含有六首交响诗的组曲,在1874年—1879年间写成的。
这些作品浸透了波希米亚美丽的乡村景色,民间歌舞的节奏,以及壮观华丽的传奇。
斯美塔纳的整部作品有《维谢格拉得》、《沃尔塔瓦河》、《莎尔卡》、《捷克的田野和森林》、《塔波尔城》和《勃兰尼克山》六部分组成。
在斯美塔纳坎坷的一生中,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100多部作品,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留下了光辉的艺术遗产。
在捷克斯洛伐克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斯美塔那是我们的音乐家”。
另一位失聪的音乐家——捷克音乐之魂斯美塔那
中第 二 首 《 尔 塔 瓦 河 》脍 炙 人 口 ,很 的 光 芒 , 这 难 说 不 是 最 好 的 对 知 遇 之 万 古 尔 盾 的 巨 额 收 入 … 一可 他 们 每 月 伏 多 人 正 是 通 过 这 段 音 乐 才 记 住 了斯 美 塔 恩 的 报 答 。 那 的名 字 。 只以 9 2古 尔 盾 打 发 我 ,打 发 我 这 个 使 字 字 凄 凉 ,声 声 抱 怨 也 没 能 改 变 《 的 祖 国 》 在 国 际 上 的 声 望 远 远 这 部歌 剧 问世 的 原 作者 ! ” 我
《 的 祖 国 》 由 6首 各 具 风 格 的 交 的 歌 剧 ,但 就 是 这 么 一笔 少 量 的 钱 也 没 我 “ 舍 拉 德 ” 、用 回 旋 曲 方 式 的 维 卡 ”、用 多主题变奏 方式的 “ 伏 加 了些 年 金 ,但 斯 美塔 那 那 颗 饱 受 沧 桑
而充满动 力感 的 ,带有捷克 民间风格 的 响 诗组 成 ,分别 是 采用 奏 鸣 曲 方式 的 有提供几年 。后来 ,经过交涉 ,又给他
在 民 族 乐 派 的 歌 剧 中 ,像 《 出 卖 是否被人喜 爱 ,这无疑是个悲剧 ,这个 连基 本 的生活都 难 以维系 ,经过协 商 , 被
的新 嫁娘 》这样 受人 喜欢 的歌剧 不 多 , 对 自己 的祖 国充满诚 挚感情 的作 曲家 , 剧 院同意每 年提供给 他 1 0 0古尔盾作 2
尔 塔 瓦 河 ” 、 用 变 奏 曲 方 式 的 “ 尔 的 心 已 经 无 法 复 原 了 。 莎 “ 希 米 波
斯美塔那:捷克音乐之父
级 都接受德 语教育 , 括许 多 民族 活” ( r m l e 等。 包 F o my i人迷
惑 不解 的 , 是他缔 造 的民族特 色基 的音乐偶 像李 斯特 , 不过 首都 的魅
尤其是 ( 《 我的祖 国》中六首, 风
格简洁 , 富有戏剧性, 出了 胜 他
以往的作品。
民族性
的音乐素材 中提炼 出一种我们 现在 弹钢 琴。 虽然还 远谈 不上成功, 但至 认为是 “ 捷克 ” 的风格 。 然而, 论 少他有足够 的时间来学习作 曲了。 无 这些 前辈们多 么出色 , 斯美 塔那 不 此后 的二十年 , 美 塔那 都为 斯
贝德 奇 ・ 斯荚塔那的 一, 充满 丫坎 : 一I : 米之不易的机遇、I l行的忽视以及个人的悲例。 i J 谴我们来深入探
究这位 如今被公 认为 “ 捷克 跨乐夔 ’ 艰雄的 舟乐 滩 。
斯美塔那: 捷克音乐之父
Be rc m e a a T eF t e f e h M u i d ih S t n , h a h ro c sc Cz
予了极 大支持 , 同时斯美 塔那 也分 的布 拉 格没有一所 音乐学 校 , 以 可
享 了他 们对 于舞 蹈 的热爱 , 这一点 足以施 展他 的音乐天 赋 。 艺术 家协 在他 十几 岁时就 初露 锋 芒 了。 孩童 会、 赫拉霍 尔合 唱协会 以及如 今坐
时期的经历还让他对 自然风光 无 比 落在沃 尔塔瓦河畔的民族 剧 院的前 痴迷, 特别 是 13 年 他们举 家迁往 身一一 布 拉格 临时剧 院, 81 直到十九 南波希 米亚 , 后来他在 交 响诗套 曲 世纪六十年代才 出现。 我的祖 国)中以高超 的技巧描绘 ) 了波希 米亚 的历史与神秘。
不朽的旋律__斯美塔那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Vltava
不朽的旋律__斯美塔那的交响诗《伏尔塔⽡河》(Vltava ,Moldau)《伏尔塔⽡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于1874-1897年间创作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也是套曲中最著名的⼀⾸,它以抒情诗般的美妙和丰富想象⼒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该曲经常以独⽴乐曲在⾳乐会舞台上演出⽽流传⾄今。
《伏尔塔⽡河》的乐谱上有这样⼀段说明:两条⼩溪汇合成伏尔塔⽡河,流向远⽅;穿过茂密的森林,听见那猎⼈号⾓声的回⾳;流过丰收的⽥野,岸边传来了农村婚礼的欢乐声⾳;夜幕降临,⽉光下⽔仙⼥们在闪光的波浪上歌唱、嬉戏;奔腾的河⽔冲击着岩壁,发出轰响,掀起浪花,沿圣约翰峡⾕滚滚⽽下;流向布拉格,流经古⽼的维谢格拉德,伏尔塔⽡河宽阔⽽壮观,继续向远⽅流去。
为了体现这⼀构思,作曲家除确⽴⼀个基本主题外,还构思了⼏个插部主题。
并采⽤近似回旋曲的结构形式,以推动情节的连续发展。
乐曲开始,先由两⽀长笛奏出波动起伏的流动⾳调,似涓涓西⽔。
它代表伏尔塔[⽡河的第⼀个源头。
接着两⽀单簧管⼜以同样⾳型相继加⼊,它代表着第⼆个源头。
在这汇成⼤河的背景上,引出⼀⽀由双簧管和⼩提琴奏出的宽⼴流畅、优美如歌的旋律,它就是乐曲的基本主题。
这个主题以⼤⼩调交替出现的⽅式在不断发展着,并贯穿于全曲。
第⼀个插部主题表现流过森林时,传来猎⼈狩猎的号⾓声,由圆号与⼩号奏出。
第⼆个插部主题,描绘河流穿过⽥野,岸边展现出乡村民间歌舞的欢乐场⾯。
第三插部逐渐平静下来,好似银⽩⾊的⽉光下,⽔仙⼥们在翩翩起舞。
伏尔塔⽡河浩荡的巨流,不断奔涌向前,流过布拉格。
基本主题也由⼩调转为同主⾳⼤调,⾳乐⽓势更加壮阔、辉煌。
尾声中还出现了颂扬捷克光荣历史的维谢格拉德的庄严主题。
最后,滔滔河⽔流向远⽅。
斯美塔那,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伏尔塔⽡。
捷克的森林、草原、河流,这感情多真挚,多深沉,多优美,多壮丽,多⾼贵。
油然⽽起的肃穆之情,如同那伏尔塔⽡的波涛,起伏波动,⼀浪推动着⼀浪,义⽆反顾地奔向远⽅。
交响诗赏析
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说来惭愧,我是从电视剧《金婚》中知道《沃尔塔瓦河》的,剧中张国立与那个女技术员差点感情出轨就是因为他们俩在听《沃尔塔瓦河》时有了共鸣。
我对剧中出现的《沃尔塔瓦河》主旋律印象深刻,一直想聆听该曲的现场演奏,直到今天才如愿。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匈牙利刚从奥匈帝国独立的时期,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
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
更为难得的是,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作品共分六个乐章: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第五乐章《塔波尔》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六个乐章都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著名的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从诃水的源头开始描写,逐渐映现出奔腾不息的河流、岸边茂密的森林、富有生气的乡村、宁静的月夜、险要的峡谷、古老的城堡,这些景致与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相联系,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乐曲一开始,表现两股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涌出:一股寒冷,一股是暖流.寒流由长笛的音色和上行波动的音型奏出,不久,单簧管以温暖的音色携下行波动的音型进入,表示暖流前来汇合.与此同时,小提琴清脆的波奏、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两条小溪欢悦地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腾.河水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采用狩猎的号角声和乐队浓重厚暗的音响来塑造森林的形象,同时印发人们对阴暗、广袤和神秘莫测森林的联想.号角的主题由小号和圆号奏出:转瞬间,号角声在沃尔塔瓦河水的喧嚣声中消失.一个乡村民俗场面出现了,这是捷克民间舞曲波尔卡的乐声,表现热闹喜庆的乡间婚礼.乐声渐渐远去,静谧的夜幕降临了.月光下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音乐中,长笛和单簧管奏着起伏波动的音型,竖琴拨响串串琵音,圆号以极其微弱的力度在长音上爬行,在这迷迷朦朦、水波荡漾、阵阵涟漪飞溅的背景下,小提琴在高音区咏唱出晶莹优美的象征水仙女的主题.沃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当它穿越圣·约翰峡谷时,巨浪猛烈的冲击着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里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有紧张、阴暗、严峻的音响在不断增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凶险.河水终于冲出了险滩,这时速度加快、力度增强,音乐骤然明亮、坚定,沃尔塔瓦河主题由原本柔和、暗淡的小调式转为明朗的大调,它波澜壮阔、满载胜利的喜悦向前奔腾。
斯美塔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分析
发. 1 7 8 1 年 奥地 利 被迫 废 除捷 克农 奴 制 , 为 1 9世 纪
民族 复兴 运动 兴起 创造 了历 史条 件 。
斯美 塔那 的 童年 和青年 时代 正处 于捷 克 民族 复
兴运 动 时期 . 由于 特殊 的 国情 和社 会 环境 , 他 在相 当
长 时期 不 得不 讲 德语 。 受德 国音 乐 文化 的影 响 。但
之歌》 ( 伊・ 克拉 尔的诗 ) 、 管弦乐《 大学生乐团进行
曲》 、 《 国民近 卫军 进行 曲》 和《 庄 严序 曲》 等。 斯美 塔 那于 1 8 6 2年 以作 家科 ・ 萨 比纳 的脚本 写
一
、
作 品介 绍
交响诗 ( S y mp h o n i c p 0 e m) 是李 斯 特 开创 单 乐 章
对 他 的 民族 音乐 风格 形成 有 重要 的影 响 。三 四十年
与交响诗创作 看作是 民族传统 风格 的悖 离 , 民族 形式 的反叛 . 甚 至认 为他是 按照瓦格 纳 的作 曲方式 和德 国 模式来进 行创作 的。本文意 在通过对 交 响诗 套 曲《 我 的祖 国》 的介 绍不 仅体 现 出斯美 塔那 真挚 、 炽 热 的爱 国情感 , 而且说 明这 部作 品为捷克人 民开 扩 了民族音 乐发展 新 的途径 , 创 作 的历史 意义是深 远的 。
B r a n d e n b u r g e r s i n B o h e m i a ) , 紧 接着 , 斯美 塔 那 又 用 同一作 家脚 本创 作 另一部 捷克 语 民族题 材 内容 风情
家, 历 来成 为欧 洲霸权 国家争夺 的焦点 。 罗 马天 主教 教会 统 治持 续 几个 世 纪 。公 元 l 2世 纪 起 曾 三度 沦
《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音乐鉴赏
《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音乐鉴赏年级:高中学科:音乐时长:1-2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捷克音乐家斯美塔纳的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表达意义。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对捷克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这部作品,提及其作曲家斯美塔纳,并简要介绍其在捷克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捷克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音乐传统对这部作品的影响。
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选段,让学生闭目聆听,感受其中的音乐表达和情感。
播放完毕后,让学生就他们的感受和观察记录下来,例如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色和情绪等。
探究音乐特点(2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他们的观察和感受,提出问题,例如乐曲的基本结构、主题的变化、乐器的运用等。
介绍斯美塔纳作品的特点,例如富有民族风格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感、丰富的管弦乐编曲等。
引导学生思考乐曲中可能表达的意象和情感,并讨论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对斯美塔纳的创作的影响。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究乐曲中的不同段落和乐器的运用,并讨论其音乐特点和表达意义。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总结和展示(10分钟)整理学生的讨论成果,总结《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和表达意义。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表演或展示,通过音乐、舞蹈或诗朗诵等方式展现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音乐特点和表达意义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记录和总结来评估。
评估学生在表演或展示中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斯美塔纳的其他作品,了解他在捷克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探索其他捷克音乐家的作品,例如德沃夏克和苏库普等,比较他们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亲身体验和欣赏捷克音乐的魅力。
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民族民间因素在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品中的体现
3 特有的音乐节奏
斯美塔那运用爱 国情操之主题 , 对歌颂捷克在艺术复兴上有许多创作, 并产生很大 的影响. 他试图 寻找出祖国民族传统 的一些影响性. 他大力投注在民谣歌曲的节奏感速度上 , 而非旋律方面. 斯美塔那的 E 小调弦乐四重奏《 我的生活》 第二乐章中, 以波尔卡的快速节奏表现作者青年时代快 乐的音乐生活. 斯美塔那对该乐曲的第二乐章 的解释是 :波尔卡舞曲带 回青 年时代美好 的回忆 , “ 我作 为一名作曲家 , 曾以舞 曲点缀年轻的世界. 【J ”2波尔卡是最初流行于捷克波西米亚地区的快速二拍子舞 曲, 后来流行于全欧洲. 作为捷克作 曲家 , 斯美塔那对本国民间舞曲的整理推广发挥着重要 的推动作用 , 是他使波尔卡舞 曲传遍欧洲 , 也是他最先把波尔卡这种民间音乐形式运用到艺术音乐中. 德沃夏克音乐中的切分音不仅渗透民问音乐中的民歌而且渗透无词舞曲的特色, 这些特色恰恰表 现在他的绝对音乐的乐曲中, 人们无不感到这里的呈示部“ 像唱歌一样” 动听. “ 斯美塔 那 ” “ 沃夏克 ” 与 德 这两 个名字 是不 可分 割地连在 一起 的. 从伟 大人物事业 的繁盛 时期来看 , 这使人想起 了德国人所说 的“ 歌德 与席勒 ”通过 分析研究斯 美塔那 与德 沃夏 克作 品 中民族 民 间因素 的特 .
1 民歌旋律的再 现
斯美塔那常在跳舞和为朋友们 弹奏舞曲的时候心 中响起捷克 民族的旋律 , 的歌剧 《 出卖的新 他 被 嫁娘》 这部配有民间歌曲的歌剧竟然没有整首地引用一首民歌. 这也终将成为捷克歌剧音乐独具一格 的方向和令人愉快的开始.
德 沃夏克 对 于捷克 民间音乐 的热情 是无人 能及 的. 他所 仓 作 的各 种题 材 的音乐 作 品都 能 够 找 出 民
浅谈斯美塔那和他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浅谈斯美塔那和他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作者:高佩珩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4期文/高佩珩前几天看了一部电视剧《零下三十八度》。
电视剧的内容暂且不谈,但是电视剧在每集的片尾处选用了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的音乐,能够感受到电视剧导演对这部电视剧音乐的选择是费了一番脑筋的,同时也被这首交响乐的作者所感动。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被称为捷克新音乐之父,他创作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也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1824年,斯美塔那出生于捷克莱托米希尔的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
1874年,他开始患耳疾,1882年11月5日,当作品第一次公演时,他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
《沃尔塔瓦河》是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
沃尔塔瓦河是南北纵贯捷克全国并流经首都布拉格的一条著名的河流。
作者用音乐刻画沃尔塔瓦河水缓缓地流往城乡僻壤,展现其沿岸的优美景色及农民们生活习俗,从而以细腻,委婉的笔触,刻画了捷克的秀丽风光,倾吐了作者对于祖国的深沉的爱。
《沃尔塔瓦河》全曲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子。
作曲家用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地表现出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
小提琴声部唱出了一个民歌风的优美旋律,宽阔而又舒展,它成为贯穿全曲的“沃尔塔瓦”的这个基本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第二部分,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四支圆号齐声奏出了嘹亮的号角式音调,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
表现出猎人在林中狩猎的情景。
第三部分,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
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载舞地举行婚礼。
第四部分,夜幕徐徐地降临了。
音乐鉴赏之舞曲
震音
碎弓轻轻奏出, 恰似黎明拨开 的薄雾,唤醒 了沉睡的法国号,在传 统上与狩猎有关。19世纪 以前,管弦乐队中的圆号 大多限于泛音列的各音使 用,其基本音高可以通过 “附管”改变乐器的长度 来改变。1840年以后,阀 键逐渐取代了“附管”的 作用。 2、乐器特色:音色具有铜 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 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 和木管乐器之间起到 媒介 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 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
拨弦波尔卡
这是一首由“施特劳斯兄弟”共同创作的 独具特色的乐曲,首演之时,曾引起不小 的轰动。本曲仅由管弦乐队中的弦乐部分 来演奏,而且所有的提琴都不像通常的演奏 那样“用弓子拉奏”,而是放下弓子,一律采 用手指拨奏,发出新奇而美妙的音响,整 个弦乐部分依然显得和谐而有序。
马祖卡舞曲
1、由来:波兰的两种民间舞曲马祖卡和马祖列克 (用马祖 尔舞曲体裁写成的音乐作品)流传到法国后的通称 。发源 于波兰风光明媚的马厝维亚地区,与波兰舞曲一样,同是 波兰最具有乡土色彩的舞曲。传统的马祖卡舞曲风格柔美、 轻巧,具有女性化倾向。但经过多次的变迁,往时的原始 样式与今天的样式在形态内容上都已有着明显的不同。 18世纪起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并按法国习惯统称为马祖 卡。各国的宫廷舞会和舞剧编导们根据波兰马祖尔舞整理 加工为舞会舞蹈和舞台形式,也都称为马祖卡。
Polka
1、概述:波尔卡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源于波西米亚 (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种民间舞。波尔卡是Polka 这个词的音译,它是从波西米亚语“半”字演变而来,意 思是说这种舞的舞步比较碎,是以半步为基础的。 2、节拍特点:“波尔卡”这种舞蹈的特点是2/4拍,由 几个小舞曲组成,乐曲前奏常加有个短小引子,较少用附 点音符,节拍重音常常落在第二拍上。 3、流行时期:十九世纪中叶,波尔卡风行全欧。“捷克 音乐之父”斯美塔那最先把这种舞曲用在歌剧和交响性的 器乐作品里。
交响音乐名著欣赏――伏尔塔瓦河
交响音乐名著欣赏——《xx》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由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捷克新音乐之父)创作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则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
斯美塔那于l874到l879年间创作了划时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这是一部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
该曲共有六首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乐章组成的交响诗,构成了对民族历史的缅怀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我的祖国》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
作品中,以不同的乐器盒节奏以及相互之间的巧妙配合,塑造了许多不同的音乐形象,营造了了一幅幅诗一般的意境,充满了爱国的热情。
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
在《我的祖国》交响诗中,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最优秀的篇章。
它将神秘的历史化为一种内在节奏和民族精神竞在斯美塔那无声的世界里复活了。
其实,斯美塔那已经把自己化为波希米亚民族一部分,把交响诗当成一种民族精神的隐喻和象征。
乐曲一开始,表现两股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涌出:一股寒流,一股是暖流。
寒流由长笛的音色和上行波动的音型奏出。
不久,单簧管以温暖的音色携下行波动的音型进入,表示暖流前来汇合。
与此同时,小提琴清脆的波奏、竖琴晶莹的泛音犹如飞溅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辉。
两条小溪欢悦地向前流淌,渐渐地,水流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最后终于汇聚成一条波涛翻滚的河流—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
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腾。
河水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采用狩猎的号角声和乐队浓重厚暗的音响来塑造森林的形象,同时印发人们对阴暗、广袤和神秘莫测森林的联想。
号角的主题由小号和圆号奏出。
转瞬间,号角声在伏尔塔瓦河水的喧嚣声中消失。
试析《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写于1874年。
当时的斯美塔那遭到了耳鸣的不幸,但还是继续完成了此杰作。
这部套曲由六个独立乐章构成,分别是《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沙尔卡》、《捷克的田野和森林》、《塔波尔》与《布朗尼克》。
1作曲家通过统一的构思和主题贯穿的手段联结起来,形成了这一部展现爱国情结的交响套曲。
其中《沃尔塔瓦河》是最能体现套曲主题,大众最喜欢的一个乐章。
整个乐章大致分为九个部分,引子部分描写了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暖。
慢慢合二为一出现“沃尔塔瓦河主题”,在森林、草地、田野穿梭…...在这过程中有热闹的乡村婚礼,有水仙女的翩翩起舞。
因此,“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水仙女之舞”三个主题相继出现。
之后,河流继续奔跑,主题再现,顺着圣约翰峡谷奔泻而下,此处为乐章的展开部。
最后经过维谢格拉德堡,流入易北河,由再现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主题”步入尾声。
作曲家热情的赞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的瑰丽与壮美。
对于母亲河的赞美,作曲家融入了深刻的民族情感、民族艺术风采,创新的交响音乐写作手法和个人风格特征,谱写了这脍炙人口的美丽乐章。
笔者反复聆听这首曲子,被作曲家具有特色的创作特点所吸引,从而产生了一些想法和思考。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点的阐释。
一、音乐中的民族性《沃尔塔瓦河》体现了作曲家的民族情结,这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是捷克民族文化复兴时期,音乐与文学重新走向繁荣,为提高捷克人的民族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批的艺术家和文1毛宇宽,《斯美塔那及其不休巨作<我的祖国>》,《音乐研究》,1980年第2期。
学家开始发掘和整理民间艺术瑰宝,斯美塔那也不例外。
因此,他的音乐带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当然,作品中深刻的爱国情结,与他跟随捷克民族文化教师多年的学习有直接关系。
在此期间,他接触了许多祖国体裁的绘画、文学作品和民间音乐,使他的才能在充满革命、爱国的气氛基础上成长起来。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本文导读: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oich Smetana)1824年出生于莱托米希尔,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积极的从事民族歌剧创作,先后写了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ProdanaNevesta),《达里波尔》(Dalibor),《里布舍》(Libuse)等作品。
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写了大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Zmehozvota,1876)。
斯美塔那从50岁起饱受耳聋折磨,并因此引发了精神疾病。
1884年5月12日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逝世,终年六十岁。
生平经历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
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就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
他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
斯美塔那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了1848年反对奥地利统治、争取自由独立的革命运动,创作了包括著名的合唱曲《自由之歌》在内的一批具有鲜明爱国主义思想的音乐作品。
同时,斯美塔那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振兴,创立并领导了布拉格音乐学校,组织音乐会演出。
革命失败后,斯美塔那移居瑞典的哥德堡,在李斯特标题交响诗的启发下,创作了《理查三世》等三部交响诗。
1861年,国内政治形势好转,斯美塔那回到捷克,以主要精力投入到民族歌剧的创作中。
斯美塔那一生共创作了10部歌剧。
1863年,他创作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在波希米亚的勃兰登堡人》。
这部反映13世纪捷克人民反抗勃兰登堡封建领主统治的历史剧,既表现了斯美塔那的爱国主义思想,塑造了捷克人民英勇不屈的形象,也展现了斯美塔那擅长清新优美的民族旋律的创作技巧,特别是体现了把波尔卡舞曲引入音乐创作中的独有的风格特征。
1866年,斯美塔那创作了第二部歌剧《被出卖的新娘》,这部喜歌剧是斯美塔那最重要、最受欢迎的歌剧。
23248888
浅析斯美塔那作 品 《 的祖 国》 中的爱 国情 结 我
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李 恒
摘要 :捷 克 ( 古时称为波西米亚 )位于欧洲中部,波西米亚人刚毅的性格造就 了捷 克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 ,在捷 克反 抗外来侵 略的历史战争 中, 积淀 了捷克人 民高 昂的斗志和深沉的爱国精神, 这种深沉 的情感可 以从捷克历史上的文学家和音 乐家的作 品中深刻的反映出来 ,斯美塔那就是这种精神的杰出代 表。斯美塔 那,是捷 克音乐史上杰 出的作 曲家,被世人誉 为 “ 音乐之父 ” 。他勇于实践和创新 ,在捷克音乐史上成为继承与发展民族音 乐文化事业 的杰 出人物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 的音 乐都扎根于古典和 民族 音乐之中,并有 自己的音乐个性 ,他的音乐在捷 克有极 强的生命力 。
度 和 外来统 制势 力 当 中去 。
18 8 1年 9月底 , 一 位病 魔缠 身 的老者蹒 跚走 上舞 台 ,操 起指 挥棒 对乐 队说 :“ 我得 完全 信赖 你们 ,
因为我听不见你们乐器的声音……请听从我的指挥 。 ”在他的指挥下,乐队演奏出色,观众掌声热烈。这
位 指 挥就 是 :斯 美塔那 ,他 的音 乐精 神对捷 克音 乐史 的发 展有着 非常 大 的影响 ,他 的音 乐深 深 的影 响着捷
始作 曲。他 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 ・ 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 , l 9岁时, 斯美塔那 已经形成 了具有捷克民族特征的音乐创作风格 , 并且成为当时 肖 邦作品的最优秀的演奏
家 之一 。他 创办 了布 拉格 音乐 学校 ,领 导 了发 展捷 克 民族 音 乐文化 的多种 音 乐活动 ,创 作 、指 挥 、演 奏 、 教学 都获得 了很 高 的声誉 ,不愧 为捷 克 民族 乐派 的奠基 人 、捷 克 民族歌 剧 的开路先 锋 。他 是一 个忠 实 的爱 国者 ,14 8 8年欧 洲革命 时期 ,斯 美塔 那还 参加 了民族近卫 军 的起义 ,在 这期 间创 作 出 了 《自由之歌 》等优 秀 作 品 。革 命 失败后 , 民族 文化 的发展 受 到挫折 ,斯美 塔那 只得 离开 自己的祖 国,流亡 到瑞 典任 歌德堡 爱 乐协 会指挥 。 由于 国 内革命 的胜利 , 国内 的文 化也 得到 了发 展 的新 契机 ,斯 美塔那 于 16 8 1年 回到 自己的 祖 国 ,积 极 的从事 民族 文化 发展 的事业 ,17 突然 耳聋 ,但他 仍 然坚持 创作 。斯 美塔 那既 是捷 克 “ 84年 音乐 之父 ” ,也是 国 民乐 派 的创始 人 。他 早期 继承 李斯特 的德 国浪 漫风 ,晚 年取 材波 西米 亚歌 谣舞 曲, 以强调
简析斯美塔那钢琴音乐创作的主要体裁
作者: 陈波
作者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湖北武汉430205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70-71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22期
主题词: 斯美塔那 钢琴 体裁
摘要:斯美塔那在钢琴创作体裁上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且每一种体裁都有着充分的创作原由。
通观斯美塔那创作的所有钢琴作品,除了少数的几部大型钢琴作品外,几乎都是钢琴小品形式,而钢琴小品的创作又以舞曲,尤其是捷克民族的代表性舞曲为主。
据此,笔者认为斯美塔那的钢琴音乐主要专注于创作自己民族的代表性舞曲体裁,并一直丰富其表现手法和内容。
浅析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曲体结构、配器手法及音乐风格
浅析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曲体结构、配器手法及音乐风格张兆赟摘 要:《伏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关于该作品的分析研究,国内外各个专家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将以《伏尔塔瓦河》为研究对象,从配器特点以及曲式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各个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更深层次地对该作品进行探析,为斯美塔那作品研究领域添砖加瓦。
关键词: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曲体结构;配器法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张兆赟(1987-),男,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斯美塔那是享誉世界的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致力于复兴民族文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娘》、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以及巅峰之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等。
被誉为“捷克音乐之父”。
《我的祖国》共有六个乐章,其中《伏尔塔瓦河》是第二乐章,创作于1872年。
在创作中斯美塔那将捷克民间音乐元素充分展现在自己的这部作品中,其中间接引用了民歌素材,技术上也做了细微处理。
尽管如此,音乐还是充斥着浓郁的捷克民族风格。
他对该乐章的内容介绍是:“此乐章描绘的是伏尔塔瓦河从源头到易北河的自然风景。
它有两个源头,一条清冷,一条温顺。
两个源头合二为一,然后穿过森林草地,穿过田野。
月光下,美少女翩翩起舞,记录了昔日荣耀的城堡和废墟矗立在附近的悬崖上。
河流沿着圣约翰峡谷奔腾而下,流到布拉格,经过维谢赫拉德堡,最后与易北河汇合,浩浩荡荡地消失在远方。
”二、曲体结构分析关于该作品的曲体结构有很大的争议,通过笔者分析发现,该作品的结构既有回旋曲式的特点,又有复三部曲式的特点,在笔者看来,不能单一地去定义它为某一种曲式结构,通过对作曲家的解读发现,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因而他的创作理念是表现本民族的音乐,是对内心民族情感的升华。
因此,该作品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框架结构中,而是跳脱了约束的情感表达所致。
浅析斯美塔纳的《捷克舞曲》
浅析斯美塔纳的《捷克舞曲》
朱琴
【期刊名称】《广播歌选》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捷克舞曲》是"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纳创作的钢琴小品集,从作品名称上就可以感受到这些作品与捷克民间音乐的血肉联系。
本文从节奏、旋律、曲式、和声等方面对该作品集进行了宏观上的音乐分析,从而来探寻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作曲家对民间音乐的开发和利用。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朱琴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浅析处于都市的美国中小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为例
2.马里纳-迪-斯塔比亚港——斯塔比亚海堡
3.浅析格拉纳多斯《12首西班牙舞曲》的创作特征
4.浅谈音乐美学中音乐存在"三要素"——以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为例
5.“抢分”时刻MotoGP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站、捷克布诺站战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别推荐」童话般的《沃尔塔瓦河》,只能用心灵感受
「特别推荐」童话般的《沃尔塔瓦河》,只能用心灵感受
斯美塔那是捷克作曲家、钢琴演奏者和指挥家,他的音乐创作,以描绘捷克的风土人情,表现捷克人民的喜好性格、伦理观念、生活理想为特征,以此而成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他的交响组曲《我的祖国》影响深远,尤其是第二首《沃尔塔瓦河》,令人难以忘怀。
在斯美塔那的心目中,捷克永远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而沃尔塔瓦河是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它是波希米亚民族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曲家通过交响诗的形式,描写了沃尔塔瓦河的美丽景色以及两岸的风俗人情。
在这首乐曲中音乐性内容与非音乐性内容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交织,共同为乐曲的进行所服务。
正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合作使得本曲充满了民族性与地域性,爱国情意深厚、哲理性意义鲜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斯美塔纳的《捷克舞曲》
内容摘要《捷克舞曲》是“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纳创作的钢琴小品集,从作品名称上就可以感受到这些作品与捷克民间音乐的血肉联系。
本文从节奏、旋律、曲式、和声等方面对该作品集进行了宏观上的音乐分析,从而来探寻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作曲家对民间音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捷克舞曲》斯美塔纳波尔卡富里安特
斯可契那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创作的钢琴作品集――《捷克舞曲》充满了地道的民族风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一幅幅优美生动的民俗画卷。
这部钢琴作品集被分成两套。
1877年完成第一套,共包括四首华丽的波尔卡舞曲,这是作曲家最喜爱的一种舞曲体裁。
两年之后,斯美塔纳又写了第二套《捷克舞曲》,共有十首,是根据捷克民歌中生动的舞曲形式写
成的各具特色的音乐作品。
斯美塔纳在音乐创作中一向注重对捷克民间音乐的运用,他与居住在雅勃坎尼查的老教士们的交往给予他很大的帮助,老人们在自己的记忆中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民间歌曲和舞蹈,斯美塔纳经常去拜访他们,并长时间地谈论他们双方都很感兴趣的捷克民间艺术创作。
从这
些谈话中他获得许多生动的、具体的资料,运用在写作《捷克舞曲》的工作中。
在音乐语言上,斯美塔纳除了直接引用民歌或民间舞曲进行加工创作外,更多的是提炼和吸收民间音乐的音调、节奏、调式、曲式结构等,并创作性地与西欧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相结合,因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并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
在题材方面,《捷克舞曲》全部选材于捷克的民歌或民间舞曲。
舞曲形式除波尔卡舞曲外,还包括富里安特、杜帕克、苏斯特斯卡和斯可契那舞曲等。
另外,还有根据捷克民歌写成的《母鸡》《燕麦》《长矛骑兵》《熊》《小洋葱》等,斯美塔纳所创作的《捷克舞曲》自始自终要表现的都是捷克人民的思想愿望,所描绘的都是捷克风俗生活的场景,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捷克的民歌在曲调上比较严谨方整,常用传统的古典曲式结构。
《捷克舞曲》主要采用的是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以及变奏曲式。
舞曲的特性使得作曲家在许多作品中都选用了复三部和回旋曲式,更突出了舞蹈音乐的结构原则。
变奏曲式也是这部作品主要采用的曲式结构。
这是一种更接近于民间音乐的结构形式,故被作曲家所选用,也更加能够衬托出捷克民间舞曲的原汁原味来。
《捷克舞曲》中采用捷克民间音乐的节奏节拍尤为普遍,复杂的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等是捷克民歌中常出现的特
殊节奏音型,被斯美塔纳广泛地运用于这部作品中。
在捷克民歌中二拍与三拍的交替(如2/4和4/3拍)最为常见,如在《捷克舞曲》第一首富里安特舞曲中,就是运用连线、重音等记号将舞曲中二、三拍交替的节奏特征表现了出来。
在捷克民间舞蹈音乐中,常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舞蹈者飞速快捷的舞姿,这在第十首斯可契那舞曲中得到了充分的演绎。
以上所说的捷克民间音乐的节奏节拍特点几乎贯穿在《捷克舞曲》的始终,充分体现了捷克民间舞曲的节奏特征。
在《捷克舞曲》中民间音乐的旋律音调被广泛地使用,其中某些杰出的舞曲是由原来的民间旋律所构成。
在这些舞曲音乐中,浓郁的民间气息充斥其间,激烈的富里安特舞曲是以自己热情的气质来魅惑听众的;《熊》和《吹风笛的人》极其巧妙地传达出风笛旋律的特点,风笛在捷克是广泛流行的乐器,并且是民间舞蹈的常用伴奏乐器,这些舞曲对其旋律音调的模仿更是突显了捷克民间音乐的鲜明特色。
在《捷克舞曲》中速度对比也是其典型的音乐特征,几乎每一首舞曲中都标有少则两、三个,多则八、九个不同的速度术语标记。
例如在第二套的第四首舞曲《熊》中,其速度术语依次为快板(Allegro)、中速(Moderato)、更快(Piu mosso)急板(Presto k中速(Moderato)、更快(Piu mosso)稍慢的快板(MenoAuegro)、急板(Presto)等。
这样频繁的速度变化,也同
样出现在这部作品的其他许多舞曲中。
这是斯美塔纳在模仿民间音乐中强烈的速度对比。
在《捷克舞曲》中,钢琴音乐华丽的演奏技巧得到了极其丰富的表现,使得音乐的旋律气势辉煌,音响色彩绚丽车盈。
在这两套舞益中,作曲家还运用了许多浪漫派时期的音乐常用技法。
如在第一套《捷克舞曲》第二和第四首波尔卡舞曲以及第二套的第一、第四和第七首舞曲中可以看到半音阶的大量运用,在第七、第八首舞曲中运用远距离音程以及和弦的大跳也非常频繁i同名大小调、三度远关系等色彩性
转调,以及和弦外音、临时变化音、频繁的七和弦、九和弦等也充斥在舞曲音乐的进行中。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曲家娴熟的浪漫派音乐技法。
以上笔者主要从题材、曲式、节奏节拍、旋律、和声等方面对《捷克舞曲》做了简要的音乐分析。
尽管斯美塔纳在创作《捷克舞曲》时的初衷是为了更突出捷克民间音乐的风格,并广泛地运用了民间音乐的节奏、调式等风格特征,且许多旋律都是取自民间音乐的原旋律,但他那高超的浪漫派音乐技法,使这些捷克舞曲都已成为高度艺术化的钢琴音乐作品。
让人一听,就能想起李斯特、肖邦等人的钢琴音乐来,这也是斯美塔纳深受这些作曲家影响的结果。
并且他把肖邦的玛祖卡舞曲看作是民间舞曲形式创作的典范,关于这一点,作曲家在写作《捷克舞曲》时期的一封信中写道:“……我
并不打算把波尔卡的名称改变为更普通化的舞曲,‘波尔卡’逸名称之所以重要,因为我的愿望是向着使波尔卡艺术化这样一个目标,就像肖邦在当时对玛祖卡舞曲所做过的那样。
”斯美塔纳对所有捷克舞曲的创作也都遵循着这一理念:将地道的民间舞曲创作成高度艺术化的音乐作品。
正是这一刨作理念的坚持,使得斯美塔纳的钢琴音乐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