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皮亚杰)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全新的复习资料(44)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总布鲁纳1、人物简介杰罗姆·布鲁纳(1915—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2、布鲁纳的教育学思想布鲁纳主要因为对教育作出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他宣称:“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
”这在美国引起了一场课程改革运动。
(1)发现学习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
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
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1.强调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除了注重学习过程之外,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他认为,直觉思维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
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
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3.强调内在动机。
布鲁纳更重视的是形成学生的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
而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布鲁纳认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1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A、定势B、变式C、问题解决D、原型启发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8、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加强德育工作B、确立教育目的C、设计课程体系D、选择教学方法9、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A、迁移B、熟练C、同化D、泛化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概括了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乌申斯基B、加里宁C、马卡连柯D、赞科夫12、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1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D、技能活动14、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动机B、气质C、能力D、性格15、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16、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A、确定目的B、执行计划C、制定计划D、动机斗争17、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A、存储性障碍B、提取性障碍C、生理性障碍D、心理性障碍18、“满意与不满意”是情绪、情感的哪种两极性表现?( )A、肯定与否定B、增力与减力C、激动与平静D、紧张与轻松19、教育者运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B、榜样示范C、陶治教育D、指导自我教育20、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B、促进学生学的过程C、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21、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量为时学习效果最佳。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汇总--皮亚杰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汇总--皮亚杰很多考生在备考教师考试时,都苦于教育家和各种相关的理论太多,容易混淆,下面就帮助大家系统整理一下再知识点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和相关理论。
今天我们介绍皮亚杰,详细如下。
正在德育模式的知识点中,皮亚杰的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知识点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具体包括了建构主义发展观、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影响成熟的因素。
(1)建构主义发展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2)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
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3)影响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提出,以下四个基本因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②练习和经验,皮亚杰把经验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③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④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皮亚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培根)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总培根1、个人简介: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生于贵族家庭,是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王国最高法律官职)古拉斯·培根爵士的幼子。
后于1618也成为了大法官。
晚年脱离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
2、著作:《学术的进步》、《新工具论》、《论人类的知识》、《培根人生论》3、观点:培根特别强调道德实践活动、习惯、求知、社会环境对培养的性的影响;教师应注重启发、示范、直观演示,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者应当有思有疑,有探索精神,深入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游历也应当成为年轻人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国家应慎重选择教师;谨慎办学;要加强学术交流。
4、历史地位及评价: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
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夸美纽斯1、个人简介: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
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2、著作:《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3、观点:1. 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人为来生做准备;关于教育的作用,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对国家建设,对人的发展都有巨大作用。
2. 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
3. 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
4. 教学的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5. 提出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4、历史地位及评价:夸美纽斯是17 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
安徽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安徽中学教师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单项选择题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2: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是()单项选择题A、记忆量变B、记忆恢复C、记忆歪曲D、记忆强化3: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单项选择题A、管理学生权B、科研学术活动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4:奥苏伯尔认为,对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学习是()。
公式学习命题学习原理学习推理学习单项选择题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5: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多项选择题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6:班杜拉认为的观察学习包含的四个子过程为()多项选择题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认知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E、动机过程7: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单项选择题A、一B、二C、三D、四8: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单项选择题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他人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9:冉·阿让是下列哪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单项选择题A、《罪与罚》B、《红与黑》C、《飘》D、《悲惨世界》10:皮亚杰认为,人从其生物方面继承了()单项选择题A、组织和适应的特性B、思维和行动的特性C、操作和处理的特性D、领导和被领导的特性11:作业分析主要是提取作业中的显性信息,以此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判断题对错12: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单项选择题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13: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单项选择题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14:教学技能的运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_一、初探知识关于认知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
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逐渐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
具有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具有刻板性及不可逆性,无守恒概念,判断事物具有集中性等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具有可逆性,但仍然具有刻板性,但往往要以具体的事物作为支撑才能进行思维活动。
有了守恒概念,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
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
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人物之皮亚杰备考指导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人物之皮亚杰备考指导皮亚杰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会考到的人物,那么同学们对皮亚杰认识多少呢?皮亚杰的重要理论又有哪些呢?今天中公讲师给大家一一讲解。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更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代表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发生认识论原理》、《儿童的道德判断》等等。
皮亚杰一生中提出了很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的理论。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一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包含:在建构主义发展观中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即:图式、顺应和同化以及平衡。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备考指导:这一部分的考查形式多为给出具体内容辨别概念,常考题型为选择题。
【高频考题】【多选题】人的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充满着个体与环境间不断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用来解释这一过程的术语有()。
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特征为:①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②低级的行为图式;③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的特征为:①“万物有灵论”;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④没有守恒概念;⑤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安徽教师考编真题必考人物总结——皮亚杰
安徽教师考编真题必考人物总结——皮亚杰明尚教育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
皮亚杰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慧活动的历程。
关于皮亚杰的常考知识点如下:1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在这里,每个阶段的年龄划分和具体特征是要牢固把握,不仅可能出到选择题,还可能会出大题。
另外,皮亚杰还提出了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在客观题中也经常考查。
具体形式如下:(黑龙江,2011)皮亚杰认为,儿童在7岁以后,认知水平就进入到()。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福建,2009)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个体思维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这一时期称为(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陕西,201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儿童,其思维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二通道的发展进行研究,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5岁以下)、他律阶段(5-8岁)、自律阶段(9-11岁),因此皮亚杰是德育的认知模式的代表。
相关题目如下:(安徽,2010,判断)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
(湖南,2007)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他律阶段B.前习俗阶段C.自律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河南)道德教育认知模式的创立者是()。
教师招聘考试之考点皮亚杰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社会道德阶段
1.【答案】B。解析:考查对道德发展阶段特点的理解。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属于他律道德阶段的特点。
2.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
3.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A.尝试与顿悟 B.同化与顺应 C.平衡与守恒 D.刺激与反应
3.【答案】B。解析:皮亚杰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取得与环境的平衡。
考点二: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合作道德阶段
2.【答案】B。解析:考查道德发展阶段特点。顺从权威是他律阶段的主要特点。
3.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顺序是( )。
A.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 B.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C.从前习俗到后习俗的过程 D.C从习俗到后习俗的过程
3.【答案】B。解析:考查儿童道德发展顺序。儿童道德发展顺序是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答案】D。解析;考查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形式运算阶段(11岁-16岁)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考点三: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奖励等道德发展问题。根据研究结果,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真题回顾】
1.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
这遵循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发展性√B.整体性C.系统性D.教育性解析: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2.在学习内容上,学生的学习以( )为主。
A.书本知识B.课堂教学C.教师指导D.掌握前人的经验和行为规范√解析:解析:学生的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在经验传递系统中,学生主要是接受前人的经验,而不是亲自去发现经验。
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心理现象D.生理现象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4.“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这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是( )A.信号功能B.调控功能C.激励功能D.健康功能√解析:解析: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
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5.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解析: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6.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材施教中的“材”是依据个人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来确定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解析:解析: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要因材施教。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A.改革正规教育B.发展成人教育C.实施终身教育√D.推行回归教育解析:解析:学习化社会的标志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这就要求实施终身教育。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全新的复习资料(45)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总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及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明了”:明确观念。
“联想”:将某个观念与其它观念结合起来。
“系统”:知识的系统化。
“方法”:知识的应用。
)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斯宾塞斯宾塞是英国社会学家,著名的实证主义者,著有《教育论》。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课程一词,并是最早将“课程”一词列入教育科学术语的第一人。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斯金纳1、人物简介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
2、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斯金纳为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设计的实验设备。
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全新的复习资料(43)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总埃里克森1、人物简介埃里克森(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2、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⑴婴儿前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⑵婴儿后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认为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裴斯泰洛齐还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赋予的潜在能力,并且这些能力都具有渴望发展的倾向。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潜在能力。
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认识儿童的自然发展,并努力使教育与其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属于“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之一。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巴甫洛夫1、人物简介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皮亚杰
【人物简介】皮亚杰,瑞士日内瓦学派创始人,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知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
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儿童的判断与推理》《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智慧心理学》【主要理论】1.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观(1)发展的实质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他认为,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
皮亚杰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皮亚杰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积极建构的过程。
皮亚杰在解释发生认识论时提出了四个概念:图式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
它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同化指的是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指的是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新刺激的过程平衡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
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
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其影响因素有四个:①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②自然经验(练习和经验),主要指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可分为物理经验及数理逻辑经验两类。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2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总(二)荀子1、个人简介:荀子,名况,字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
生于约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
其对重新整理儒家经典也有相当的贡献。
(师出教育,安徽教师考编专业培*训机*构)2、著作:《荀子》3、观点:1.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
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2.教育目的: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大儒,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3.教育内容:教育的内容是《诗》《书》《礼》《乐》《春秋》五经,其中《礼》是重点,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4.教学方法: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4、历史地位及评价:荀子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所提倡的“性恶论”,常被后世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5、相关考点:(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因此他认为应该以“礼”来约束。
关于荀子的性恶论,考试中就只以性恶论的代表的形式考查,不会有其他更深入的形式。
(二)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
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
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也使选择题常考点。
(三)环境决定论荀子有一句名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者过度强调了环境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这是一种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考试中常考这句,就以“环境决定论”来考察。
(四)“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荀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
事业单位招教笔试:皮亚杰易混淆知识点分析
事业单位招教笔试中“皮亚杰”易混淆知识点浅析华图教育党锐娟瑞士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他根据儿童认知结构和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教学原则和方法,即应按照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教育必须大力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儿童的实际活动在教育中占优先地位;儿童的互相协作应在学校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主要贡献: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又称前道德阶段。
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
(二)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阶段。
规则是不可变的,顺从和尊敬规则才是好孩子,客观的规则才是儿童的行为准则,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三)可逆性阶段(8~10岁)规则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故是可以改变的。
这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
(四)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为:认知发展产生于儿童对物质世界的直接反应和积极操作。
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一、认知发展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个体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性变化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
它通过两种形式实现:同化和顺应。
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顺应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
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的过程。
平衡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的平衡过程。
二、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客体永久性)、感觉和动作的分化、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思维开始萌芽(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主体与客体的分化。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1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总(一)孔子1、个人简介: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孔子“述而不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师出教育,安徽教师考编专业培*训机*构)1. 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教学的方法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关于教师,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①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学而优则仕”包括了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确定了教育培养统治人才的目的,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②孔丘主张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六艺”之名,但对所授学科都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是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是分科课程的雏形。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十几年,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的,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但有所领会,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教师考试】人物思想汇总1
人物思想汇总1皮亚杰1、人物简介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
皮亚杰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慧活动的历程。
2、发展观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和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得到迁移或概括。
主体为什么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题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和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
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3、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
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
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
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安徽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常考人物及相关理论整理汇总
皮亚杰
1、人物简介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
皮亚杰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慧活动的历程。
2、发展观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3、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至成人)
4、道德认识发展阶段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他人的命令或规定。
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
皮亚杰认为
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维果斯基
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凯洛夫
凯洛夫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集中体现在《教育学》一书中。
凯洛夫根据恩格斯关于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以及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科学论断,指出“在劳动过程中,教育也发展了”,明确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以苏联凯洛夫的教学论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
基本完成。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保罗·朗格朗
保罗·朗格朗当代法国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被誉为“终身教育之父”。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即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加涅
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
他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泰勒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其最有名的著作是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泰勒原理。
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又叫“目标模式”。
泰勒是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
认为在课程目标评价模式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它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
(一)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二)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就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
这种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
这也衍生出了按照课程目标对课程进行评价的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最早把课程评价引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过程的环节之一。
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布卢姆
布卢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率先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布卢姆整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掌握学习”理论。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Mr.华生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抛弃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意识,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不研究脑的内部活动,因而被讥讽为“无脑的心理学”。
他曾经这样说道:“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从领袖到小偷”属于典型的外铄论代表人物。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最早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
第一个对遗忘的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提出遗忘曲线即是一条指数型衰减曲线,它表明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识记后立即开始,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很快,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缓慢。
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
马斯洛
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
他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划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