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论文:观察 解读 支持——以《蚂蚁探秘》活动为例,谈中班幼儿学习活动的跟进支持
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案例与科学探究
《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案例与科学探究》一、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观察活动中,观察蚂蚁的行动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案例。
本文将从蚂蚁的行为特点、观察方法、科学探究及教育意义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二、蚂蚁的行为特点蚂蚁是社会性昆虫,通常生活在群体中。
它们的行为特点包括分工、沟通和合作。
在幼儿园观察蚂蚁时,可以观察到蚂蚁的分工明确,有工蚁、兵蚁、育雏蚁等不同角色。
蚂蚁们能够通过释放信息素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在进行探险、觅食时展现出高度的合作精神。
三、观察方法在幼儿园中,观察蚂蚁可以采用简单的DIY观察工具,例如放大镜、塑料容器等。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到操场或校园中观察蚂蚁的活动,或者在室内放置装有蚂蚁的观察箱进行细致观察。
观察蚂蚁的活动路径、携带食物或雏虫的行为,可以让幼儿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蚂蚁的生活。
四、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蚂蚁,幼儿们可以进行科学探究,例如研究蚂蚁的行为规律、分工情况、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科学探究不仅可以让幼儿在观察中加深对蚂蚁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五、教育意义观察蚂蚁的行为对幼儿的教育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蚂蚁,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蚂蚁的分工、合作等行为特点也可以为幼儿身心发展提供合作、共享、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启示。
科学探究蚂蚁的行为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验精神。
六、个人观点与总结在观察蚂蚁的行为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会对蚂蚁的种类、生活习性、行为等问题提出许多疑问,并且乐于进行实际观察和探究。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观察蚂蚁的案例可以被广泛应用,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热爱。
总结起来,观察蚂蚁的行为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蚂蚁行为的观察,幼儿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案例分析与反思1. 前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观察是培养孩子们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蚂蚁行动便是一种常见的观察主题,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孩子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这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反思,以探讨如何通过观察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益。
2. 实地观察蚂蚁行动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个天气晴朗、温暖的日子,带领孩子们到操场或者花园进行蚂蚁行动的观察。
可以选择一个蚂蚁密集活动的地方,比如草丛或者树下,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仔细观察蚂蚁的活动。
3. 观察内容在观察蚂蚁行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注意观察蚂蚁的数量、行动路径、饲养状况、携带物品等方面。
他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移动方式等,也可以用线或者粉笔在地面上画出蚂蚁的行动路径,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记录。
4. 问题与思考针对观察过程中的发现,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比如:“为什么蚂蚁会选择这个路径?”、“蚂蚁们在携带食物的时候,为什么会排成一列?”、“蚂蚁是如何分工合作的?”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孩子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5. 撰写与思考回到教室后,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总结观察的内容,并指导孩子们用文字、图片或者其他形式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撰写。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不仅可以加深对蚂蚁行动的理解,还能够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6. 个人观点与理解观察蚂蚁行动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活动,通过这样的观察,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
观察蚂蚁行动也可以引发孩子们对生态环境和动物行为的关注,使他们养成关爱自然的良好习惯。
7. 总结通过深入观察蚂蚁行动的案例分析与反思,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还可以看到观察背后蕴含的丰富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观察这一教育方法,通过观察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探索未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探索蚂蚁的世界科普方案: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
【幼儿园探索蚂蚁的世界科普方案: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近年来,家长们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方式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科普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孩子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探索蚂蚁的世界这一主题,为幼儿园科普教育方案提供一种实践方案,将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在亲近自然中成长。
1. 为什么选择蚂蚁?在众多的科普主题中,为什么选择蚂蚁呢?蚂蚁是一类十分普遍的昆虫,它们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通过探索蚂蚁的世界,不仅可以让孩子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它们,而且还能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到一些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行为的知识。
2. 如何进行蚂蚁科普教育?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小型的观察箱,将一些蚂蚁从户外搬到箱子中,然后通过透明的玻璃让孩子们观察蚂蚁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举止。
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和绘本故事等形式展示蚂蚁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社会结构,让孩子们初步了解蚂蚁的世界。
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到室外进行野外考察,观察蚂蚁的洞穴、觅食行为以及社会分工等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悄悄观察,慢慢发现,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一场“小小蚂蚁探索家”活动,让孩子们扮演小小的科学家和探险家,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探寻蚂蚁的世界,同时还可以借助亲子互动和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蚂蚁科普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3. 科普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蚂蚁科普教育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到关于蚂蚁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观察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蚂蚁的世界中,孩子们还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兴趣和责任心。
蚂蚁科普教育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于自然环境和科学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我认为蚂蚁这一科普主题,既贴近孩子们日常生活,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探秘蚂蚁世界案例研究
幼儿园探秘蚂蚁世界案例研究幼儿园探秘蚂蚁世界案例研究1.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如何将知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每位幼儿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探秘蚂蚁世界,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2.探秘蚂蚁世界的背景在幼儿园中,教师们常常利用实物来帮助幼儿学习,其中昆虫是常见的教材之一。
而在昆虫中,蚂蚁是幼儿最为熟悉的一种,因为蚂蚁活跃、勤劳、有组织,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但是,如何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蚂蚁的生活?如何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这是每位幼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3.探秘蚂蚁世界的实施方法3.1 蚂蚁观察在幼儿园中,可以将蚂蚁放入透明的玻璃罐中,让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
同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职责分工、生活形态等知识。
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蚂蚁的生活,同时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2 蚂蚁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蚂蚁的生活,可以通过模拟蚂蚁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
比如,可以在幼儿园中制作一个模拟蚂蚁世界的场景,让幼儿在其中扮演蚂蚁的角色,体验蚂蚁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到蚂蚁的职责分工、生活习性、协作能力等知识。
3.3 蚂蚁科普除了蚂蚁观察和蚂蚁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科普讲解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蚂蚁的知识。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向幼儿介绍蚂蚁的生活、特点、习性等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到科普讲解中,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究蚂蚁的知识。
4.探秘蚂蚁世界的意义4.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蚂蚁、参与蚂蚁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探索蚂蚁世界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同时也需要动手实践,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
4.2 增强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蚂蚁世界中,幼儿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蚂蚁的职责分工、生活习性等,这些都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幼儿园小蚂蚁观察案例的自然探索与启发
幼儿园小蚂蚁观察案例的自然探索与启发1.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自然探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幼儿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好奇心和观察力。
本文将以观察小蚂蚁为例,探讨幼儿园自然探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小蚂蚁启发幼儿的自然探索精神。
2.观察小蚂蚁的过程幼儿园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到操场或者草坪上,找到一片草地或者一个小丘陵,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
在这些地方,小蚂蚁通常会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昆虫之一。
幼儿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观察小蚂蚁的行动、数量、颜色、大小等特征。
他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更加细微的特征,比如触角、眼睛和体节等。
3.自然探索的启发通过观察小蚂蚁,幼儿们可以得到许多自然探索的启发。
观察小蚂蚁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小蚂蚁的行动通常是非常迅速的,幼儿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它们的行为。
观察小蚂蚁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幼儿需要通过观察,来发现小蚂蚁的生活习性、行为规律等。
观察小蚂蚁还可以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幼儿们可能会对小蚂蚁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社会结构等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小蚂蚁的生态。
4.自然探索的重要性自然探索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非常重要。
自然探索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幼儿可以认识到周围世界的多样性,了解到不同生物的特征和行为,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认知结构。
自然探索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描述和讨论自然现象,来拓展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自然探索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和价值观发展。
在自然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总结观察小蚂蚁是幼儿园自然探索教学中非常有益的一种活动。
通过观察小蚂蚁,幼儿可以获得耐心和细心的锻炼,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激发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自然探索对幼儿的认知、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蚂蚁观察与探究案例 幼儿园观察
幼儿园蚂蚁观察与探究案例1. 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观察与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对身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而蚂蚁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对象,因为它们活泼、勤劳,同时也能帮助幼儿接触自然生态,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项幼儿园蚂蚁观察与探究的案例,以期为其他幼儿园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案例背景本案例发生在某市某幼儿园,该幼儿园以探究式教育为主导,致力于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蚂蚁自然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教学对象。
而在这次的蚂蚁观察活动中,老师们特别注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究,学习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3. 活动准备在开始蚂蚁观察活动前,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他们首先从校园周边采集了一些蚂蚁,并在幼儿园内的小花园中建立了一个蚂蚁观察盒,盒内放置泥土和一些蚂蚁食物,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老师们还准备了相关的图书资料和多媒体资源,以便在活动中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蚂蚁的生活。
4. 活动实施蚂蚁观察活动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
老师们为幼儿介绍了蚂蚁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社会结构等。
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观察盒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和活动,记录它们的生活状态和变化,比如挖洞、搬运食物等。
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们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通过实验和探究找到答案,比如什么食物能吸引蚂蚁、蚂蚁是如何通信的等等。
老师们还组织了一些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比如制作蚂蚁的小家和食物。
5. 活动总结在整个蚂蚁观察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对蚂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从生活习性上,还能明白蚂蚁的行为背后是一种对家族的责任和勤劳的品质。
幼儿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他们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共享的重要性。
6. 活动效果蚂蚁观察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幼儿园探索自然案例:观察蚂蚁
幼儿园探索自然案例:观察蚂蚁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育中,观察动物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其中,观察蚂蚁是一个特别受欢迎的主题。
通过观察蚂蚁,幼儿不仅可以了解这些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还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幼儿园观察蚂蚁的教育意义和方法。
一、观察蚂蚁的教育意义观察蚂蚁对幼儿的教育意义非常丰富。
蚂蚁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有着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因此可以让幼儿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观察蚂蚁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自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蚂蚁,幼儿还可以了解到昆虫的生命周期、食性习性等知识,增进对自然界的认识。
二、观察蚂蚁的方法在观察蚂蚁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观察和思考。
1. 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在教室或者操场附近找到蚂蚁的巢穴,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如巢穴的结构、蚂蚁进出的情况等。
通过观察巢穴,可以让幼儿了解到蚂蚁的活动范围和聚集点。
2. 观察蚂蚁的活动行为:在观察蚂蚁时,可以观察它们的行走路线、搜寻食物的场景、搬运食物的过程等。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食物,如糖水或者蛋黄酱,在观察中引导幼儿思考蚂蚁对不同食物的反应和行为变化。
3. 观察蚂蚁的身体特征: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如触角、躯干、足部等部位的特征,让幼儿学会观察和分辨动物的身体特征。
三、观察蚂蚁的反思在观察蚂蚁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反思,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和思考。
1. 观察记录:可以让幼儿将观察到的蚂蚁行为进行记录,比如绘画、文字描述等。
通过记录,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观察到的内容,提高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小组讨论: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共享各自观察到的内容和感想,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提出问题:可以在观察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回答,比如为什么蚂蚁要搜寻食物?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观察蚂蚁的自然探索
幼儿园观察蚂蚁的自然探索标题:幼儿园观察蚂蚁的自然探索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次接触自然环境和生命科学的重要场所。
在幼儿园的自然探索活动中,观察蚂蚁的行为和生活习性是一项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通过观察蚂蚁,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到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并培养观察、发现和研究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幼儿园观察蚂蚁的自然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可能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教学方法。
正文:一、蚂蚁的基本特征及分类蚂蚁是一种昆虫,它们通常具有头、胸部和腹部,体表呈黑色或褐色。
蚂蚁属于膜翅目,是社会性昆虫,以多腿行走。
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环境,蚂蚁的大小、外观和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在观察蚂蚁时,可以提醒孩子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外观和行为特征,并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二、蚂蚁的社会结构及角色分工蚂蚁生活在群体中,它们具有严密的社会结构和明确的角色分工。
在一个蚁群中,通常会有一只或几只女王蚁,负责繁殖后代;工蚁负责外出觅食和建筑蚁巢;士兵蚁负责保卫蚁巢;还有一些特殊的蚂蚁负责清理巢穴和照顾幼蚁。
通过观察蚂蚁的社会行为,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蚂蚁的角色分工和社会协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蚂蚁的食性和筑巢行为蚂蚁是杂食性昆虫,它们主要以植物的蜜露、蚜虫等为食。
蚂蚁的食性和觅食方式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可以组织孩子们观察蚂蚁外出觅食的行为,并了解它们如何通过扩散信息和释放化学信息素来找到食物。
此外,蚂蚁还会筑巢,通过观察蚂蚁筑巢的行为,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到关于工程学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四、蚂蚁的生命周期和种类繁多蚂蚁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通过观察蚂蚁的生命周期,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命的循环过程和生物的成长发育。
此外,蚂蚁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的蚂蚁超过万种。
在观察蚂蚁时,可以向孩子们介绍一些常见的蚂蚁种类,并激发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五、培养观察力和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蚂蚁并记录观察结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
幼儿园中班探秘:蚂蚁的奇妙世界教学实践案例
幼儿园中班探秘:蚂蚁的奇妙世界教学实践案例幼儿园中班探秘:蚂蚁的奇妙世界教学实践案例一、引言幼儿园教学中常常需要寻找新颖有趣的教学主题,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中班教学中,蚂蚁是一个颇具教学潜力的主题,通过探索蚂蚁的生活,幼儿不仅可以增加对自然的认识,还可以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本文将以“幼儿园中班探秘:蚂蚁的奇妙世界”为主题,探讨蚂蚁为教学主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教学实践案例进行评估与共享。
二、蚂蚁的奇妙世界1. 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生活在群体中,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觅食、筑巢、繁殖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蚂蚁的食物蚂蚁主要以甜食、蛋白质和植物汁液为食,它们通过触角和嗅觉来寻找食物。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喂食蚂蚁,观察蚂蚁的食物偏好,从而引发幼儿对蚂蚁食物采集行为的好奇和探索欲。
3. 蚂蚁的沟通方式蚂蚁之间通过释放化学信号的方式进行沟通,它们会释放一种气味来指引其他蚂蚁找到食物或者传递警示信息。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化学信号的模拟游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蚂蚁之间的沟通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实践案例共享在某幼儿园的中班教学中,老师以“蚂蚁的奇妙世界”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
老师引导幼儿通过图片、视频进行蚂蚁观察,让幼儿们认识到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蚂蚁的观察实验,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观察箱和蚂蚁,让幼儿们亲自观察和描述蚂蚁的行为和特点。
在观察实验之后,老师还组织了“蚂蚁找食物”、“化学信号传递”等游戏活动,让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蚂蚁的生活方式。
这次教学实践不仅激发了幼儿们对蚂蚁的兴趣和好奇心,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对“蚂蚁的奇妙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自然观察案例:观察蚂蚁 科学教育
幼儿园自然观察案例:观察蚂蚁一、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自然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现象,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文将以观察蚂蚁为例,介绍在幼儿园进行自然观察的过程和效果。
二、背景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自然观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生物和现象,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了解和发现自然规律,培养自己的观察、探索和分析能力。
观察蚂蚁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自然观察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耐心。
三、观察目的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致耐心;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观察准备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用于观察蚂蚁的活动;2. 在容器中放入一些土壤和一些蚂蚁的食物,以模拟蚂蚁的生活环境;3. 带领幼儿在室外寻找蚂蚁,捕捉一些蚂蚁放入观察容器中。
五、观察活动1. 将观察容器放置在室内充足的光线下,让幼儿围绕容器观察蚂蚁的活动;2. 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体形、颜色、行走方式等外在特征;3. 让幼儿注意观察蚂蚁的活动轨迹,并观察蚂蚁是如何收集食物、搬运物品的;4. 引导幼儿发表对蚂蚁活动的观察感想和假设。
六、观察效果1. 幼儿通过观察蚂蚁,可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丰富了他们的自然知识;2. 通过自然观察,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致耐心得到了锻炼和培养;3. 观察蚂蚁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七、结语自然观察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观察蚂蚁等自然现象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希望通过幼儿园的自然观察活动,可以培养出更多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未来人才。
八、观察蚂蚁的行为特点在观察蚂蚁的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发现蚂蚁的一些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性。
幼儿可以观察到蚂蚁的体形和颜色,了解不同种类的蚂蚁在外貌上的区别。
幼儿园观察蚂蚁的教学案例及实践活动分享
敬爱的老师,近期在您的教学实践中,您提出了一个非常独特而充满趣味性的主题:幼儿园观察蚂蚁的教学案例及实践活动共享。
在这样的主题下,我们将会探讨观察蚂蚁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以及如何设计实践活动来帮助幼儿对蚂蚁进行观察和学习。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观察蚂蚁的教学案例及实践活动共享。
我将介绍观察蚂蚁的意义和教育价值;我将探讨如何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幼儿观察蚂蚁;我将总结共享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观察蚂蚁的意义和教育价值观察蚂蚁是一项具有丰富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教学活动。
蚂蚁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劳动分工的明确性以及集体行动的协调性,都能为幼儿带来极大的教育启发。
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幼儿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领悟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自然界和生命的理解。
2. 如何设计实践活动来进行幼儿观察蚂蚁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幼儿观察蚂蚁。
可以通过观察玻璃罐里的蚂蚁群、观察工蚁的劳动行为、体验蚂蚁穿梭于土丘间的情景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我们也可以结合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们通过实践来巩固对蚂蚁的观察和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情感投入。
3.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对观察蚂蚁的教学案例及实践活动共享充满期待。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的发展。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将会对自然世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讨了观察蚂蚁的教学案例及实践活动共享。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我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并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得到启发和借鉴。
我期待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看到您对观察蚂蚁的教学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
希望我的文章对您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文章中的任何内容有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的讨论,都可以随时联系我。
期待您的反馈!谨上笔者敬爱的老师,您好!在上一次给您的信中,我共享了观察蚂蚁的教学案例及实践活动共享,并对观察蚂蚁的意义和教育价值,如何设计实践活动以及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了深入探讨。
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案例分析与启示录
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案例分析与启示录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观察自然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幼儿们对自然世界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其中,观察蚂蚁行动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可以引导幼儿认识昆虫世界,并且从中获取启示。
2. 蚂蚁的行动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群体中,每只蚂蚁都有自己专属的任务,如寻找食物、建造蚁巢、照料幼虫等。
在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蚂蚁们有条不紊地行动,宛如一个高效的小社会。
3. 蚂蚁的合作蚂蚁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它们可以通过触角释放信息素,引导其他蚂蚁前往特定的位置,协助完成某项任务。
这种高效的合作机制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界的奇妙。
4. 幼儿园观察的启示通过观察蚂蚁的行动,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获得以下启示:蚂蚁的有序行动告诉我们,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共同的目标。
蚂蚁的合作机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沟通和信息共享是团队合作成功的关键。
只有大家能够充分沟通,分工明确,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
5. 个人观点从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幼儿园的小组活动,还是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团队合作都是每个人需要掌握的技能。
我也意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充分的沟通,才能保证团队合作的高效进行。
这些启示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6. 结语蚂蚁行动观察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幼儿们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幼儿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然界的奇妙,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并且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生活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希望您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的重要性,并获得对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新认识。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观察蚂蚁行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团队合作、沟通和分工合作等重要技能。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这种观察方法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
幼儿园科学探索之旅:中班认识蚂蚁动物教学案例
幼儿园科学探索之旅:中班认识蚂蚁动物教学案例文章标题:幼儿园科学探索之旅:中班认识蚂蚁动物教学案例一、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动物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而如何让幼儿在认识动物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得知识,又能够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是一项需要深入思考的教育任务。
本文将以幼儿园中班学生认识蚂蚁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探索的方式开展动物教学,引导幼儿在观察、实验和讨论中逐步建立对动物世界的理解。
二、蚂蚁动物教学的准备工作在开展蚂蚁动物教学前,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书籍或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蚂蚁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准备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让学生在观察蚂蚁时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它们的外形和行为。
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实验器材,如玻璃容器、食物颗粒等,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蚂蚁的觅食行为和群居状态。
三、蚂蚁动物教学的实施过程1. 观察蚂蚁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在蚂蚁动物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实验。
可以先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如头部、身体、触角等。
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行为,例如如何觅食、如何搬运食物等。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逐步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2. 实验探究蚂蚁的社会行为在观察蚂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蚂蚁的社会行为。
可以将一些食物颗粒放入玻璃容器中,观察蚂蚁是如何觅食和搬运食物的。
可以让学生观察蚂蚁是如何协作的,如何分工的,从而了解蚂蚁群体的社会行为和组织方式。
3. 讨论和共享观察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共享。
学生可以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行为,可以共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通过讨论和共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形成对蚂蚁的全面理解。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上述的蚂蚁动物教学案例,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蚂蚁这一小生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讨论能力。
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中,学生可以借鉴这些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不断探索和认识更广阔的动物世界。
幼儿园综合实践:观察蚂蚁教案深度解读
幼儿园综合实践:观察蚂蚁教案深度解读教案概述在幼儿园综合实践中,观察蚂蚁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活动。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小昆虫,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观察蚂蚁活动,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小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规律,促进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
教案分析1. 教案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科学的好奇心2. 教案过程1) 引入活动:老师向幼儿介绍观察蚂蚁的活动内容和目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观察蚂蚁: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蚂蚁的活动,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感想。
3) 共享交流:幼儿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心得向全班共享,老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3. 教学重点- 帮助幼儿观察蚂蚁活动,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蚂蚁的活动,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表达- 如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案评价在整个教案过程中,观察蚂蚁的活动将激发幼儿探索和发现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习,也让他们在交流中成长。
总结回顾观察蚂蚁的教案在幼儿园综合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
通过共享交流,幼儿还能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这个教案在实践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幼儿园教学中推广应用。
对于幼儿园综合实践中的观察蚂蚁教案,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综合实践中,观察蚂蚁的教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这个教案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
幼儿园论文:观察 解读 支持——以《蚂蚁探秘》活动为例,谈中班幼儿学习活动的跟进支持
观察解读支持——以《蚂蚁探秘》活动为例,谈中班幼儿学习活动的跟进支持【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主题《爬爬乐》的第一层次会爬的动物中“蚂蚁工坊”游戏是通过观察、记录、发现蚂蚁的秘密展开的探索活动。
教师根据活动的需求从提供适宜的材料、探索的方法来跟进幼儿的学习,梳理跟进策略,拓展幼儿的经验。
【关键词】中班幼儿学习活动跟进支持一、背景生动鲜活的、具体的、贴近生活经验的探究内容是幼儿感兴趣,也是幼儿能够理解和容易学习的。
本探究活动的内容源于他们最为熟悉且感兴趣的小蚂蚁。
在《爬爬乐》主题中,根据主题脉络的推进,根据第一层次“会爬的动物”的活动目标,在科学区投放了“蚂蚁工坊”,引发幼儿去观察、探索,习得主题经验。
二、实践——《蚂蚁探秘》活动的跟进支持《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我们要鼓励、尊重幼儿,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他们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尤其是对身边的熟悉事物和现象,兴趣更为浓厚。
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去捕捉。
(一)从幼儿对话中,捕捉信息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其对活动内容、活动材料的体验感受,往往在动作、语言中得得以自然流露。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点,解读到幼儿的学习需要。
案例1:蚂蚁长什么样活动区开始了,孩子们对科学区的“蚂蚁工坊”非常感兴趣,大家议论纷纷。
许泽:蚂蚁有四只脚。
甜甜:不对不对,蚂蚁有很多脚。
栾相泽:蚂蚁头上还有两只脚。
夏一天:蚂蚁的脚怎么长在头上呀?王琥城:老师,蚂蚁有眼睛、鼻子、嘴巴吗?甜甜:太小啦,看不到。
学习需要解读:从孩子们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幼儿对蚂蚁的外形特别感兴趣,蚂蚁小,看的不清楚,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更加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幼儿园探索主题活动蚂蚁(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探索主题活动蚂蚁(三篇)目录:幼儿园探索主题活动蚂蚁一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灯泡大班二幼儿园时间主题活动三幼儿园探索主题活动蚂蚁一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和无意地接触各种事物,在接触各类事物中对某些事物会产生兴趣,并欲求探究其奥秘。
教师通过观察、注意儿童的兴趣所在,针对儿童的兴趣与需求,确立探索的主题。
一、主题的产生:一天我带着小朋友在草地上进行户外活动,一会儿,只见几个幼儿在草丛里指指点点,还大声叫起来:“蚂蚁,蚂蚁”,原来,小朋友们发现了蚂蚁,我忙走过去,饶有兴趣地说:“唷,真有蚂蚁,蚂蚁在干什么呀?”这时,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起蚂蚁来了,还把蚂蚁捉进了教室,对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探索蚂蚁的主题产生了。
二、网络设制教师通过观察,注意幼儿的兴趣所在,在幼儿感兴趣的前提形成主题网络。
编制主题网络的依据之一,在探索蚂蚁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看到有些幼儿对蚂蚁很感兴趣,他们对小蚂蚁有一定感性认识,并对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略有所知,并有进一步探索蚂蚁的欲望。
另一个依据是,教师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认识,能使儿童获得许多与他们年龄相等的经验,通过观察和判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所在。
由此编制主题网络,至少能满足部分幼儿活动的需要。
三、1,组织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在探索主题确定后,首先组织幼儿去户外草地上、大树下、墙角边寻找、观察蚂蚁,使幼儿了解蚂蚁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它们在干些什么?又是怎样走路的?2,认识蚂蚁外形特征、身体结构在幼儿寻找、观察蚂蚁的基础上,教师为幼儿提供和创设活动情景,把从户外草地上捉到的蚂蚁放入透明的瓶子里和用硬白纸做的纸盒里,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爬行方法等,使幼儿了解了蚂蚁是昆虫,身体小,形长,黑色或褐色,头大,有一对复眼,触角长,身体有三节等。
3,了解蚂蚁的种类、生活习性和功能蚂蚁喜欢在地下筑巢,成群穴居,蚂蚁王国里有一个从不劳动,专门产卵的蚁后,是整窝妈眼的妈妈。
幼儿教师随笔:蚂蚁探秘-幼儿园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随笔:蚂蚁探秘-幼儿园教育随笔蚂蚁是幼儿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的昆虫,也是幼儿亲近自然,学会观察、探索的最好载体之一。
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幼儿开始主动接近、探索蚂蚁……一、草地上的蚂蚁午睡起床后,我带领中班一组幼儿到草地上活动。
突然,超超大叫一声“蚂蚁”并蹲了下去,接着有几个幼儿围了过去,其余幼儿也都把视线转向了超超。
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是捕捉教育契机的第一步。
我问:“你们是想做游戏还是想看蚂蚁?”“看蚂蚁。
”孩子们不等答完就四散在草地上。
春天的草地刚刚冒青,在地下栖息了一冬的蚂蚁们在嫩绿的叶芽间忙碌地穿梭着,充满生机和乐趣。
但是不多久,佳佳就喊起来:“老师,王梓说要把蚂蚁踩死。
”我抬头发现超超和飞飞也已在草地上追逐起来,看到蚂蚁便踩。
中班幼儿观察的随意性还很大,我决定利用幼儿这个时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将蚂蚁人格化,促使幼儿选择观察的目标。
于是,我故作神秘地对孩子们说:“知道吗?这些蚂蚁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这只叫梓梓,这只叫佳佳,这只叫超超。
”超超和飞飞听了,立即停止了追逐,好奇地伸过头来,飞飞着急地问:“哪一个是我?”于是,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有了一只叫自己名字的蚂蚁。
他们小心呵护着,尾随着自己的蚂蚁在草地上移动。
“哎呀,我不见了。
”“我看见‘你’进洞去了,这下面是蚂蚁的家吗?”超超和飞飞小声议论着。
晨晨抿着小嘴紧紧盯着蚂蚁,我知道她很想与它交朋友,又担心会受到伤害。
这时,我将手指插在草丛里,蚂蚁顺着草叶爬到我的手心。
“它多小啊。
”“对,它与晨晨还有什么不同?”“它有很多腿。
”“几条?”“六条。
老师,这是什么?”“这叫触角。
它用触角与别的蚂蚁说话。
”我边说边将手慢慢靠近展晨的手,蚂蚁爬到她手上,晨晨“呵”一声,惊异地笑了。
“看,蚂蚁周老师!”伟伟突然指着衔了一粒面包屑的蚂蚁喊道。
我纳闷地问:“怎么是我呢?”“它拿着一个铃鼓。
”伟伟认真地说。
我被他超乎寻常的想象逗乐了。
“哈哈,它们排队了,在运好吃的东西呢。
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案例
幼儿园观察蚂蚁行动案例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智慧的昆虫。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进
行蚂蚁观察活动,让他们了解蚂蚁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蚂蚁的行动,从而让孩子学会
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
首先,老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放置食物来吸引蚂蚁。
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看到蚂蚁来回奔走,还可以观察到蚂蚁挑选食物、搬
运食物等行为。
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场景,从而
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发现蚂蚁的队形。
例如,孩子们可以发现
蚂蚁们排成了一列长队来搬运食物,这就是蚂蚁的队形。
孩子们可以
理解蚂蚁的团队合作精神,从中学习如何合作和相互帮助。
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孩子们利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特征。
例如,孩子们可以看到蚂蚁的头、胸、腹三部分的结构,以及它们的
触角、咀嚼器等器官。
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不同蚂蚁的身体结构
和特征,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最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思考蚂蚁在生物链中的作用。
例如,蚂蚁可以帮助传播植物上的种子,还可以帮助清理掉其他昆虫的尸体。
这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蚂蚁的重要性,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观察蚂蚁行动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了解蚂蚁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同时也可以教育他们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解读支持——以《蚂蚁探秘》活动为例,谈中班幼儿学习活动的跟进支持【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主题《爬爬乐》的第一层次会爬的动物中“蚂蚁工坊”游戏是通过观察、记录、发现蚂蚁的秘密展开的探索活动。
教师根据活动的需求从提供适宜的材料、探索的方法来跟进幼儿的学习,梳理跟进策略,拓展幼儿的经验。
【关键词】中班幼儿学习活动跟进支持一、背景生动鲜活的、具体的、贴近生活经验的探究内容是幼儿感兴趣,也是幼儿能够理解和容易学习的。
本探究活动的内容源于他们最为熟悉且感兴趣的小蚂蚁。
在《爬爬乐》主题中,根据主题脉络的推进,根据第一层次“会爬的动物”的活动目标,在科学区投放了“蚂蚁工坊”,引发幼儿去观察、探索,习得主题经验。
二、实践——《蚂蚁探秘》活动的跟进支持《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我们要鼓励、尊重幼儿,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他们经常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愿望,尤其是对身边的熟悉事物和现象,兴趣更为浓厚。
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去捕捉。
(一)从幼儿对话中,捕捉信息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其对活动内容、活动材料的体验感受,往往在动作、语言中得得以自然流露。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点,解读到幼儿的学习需要。
案例1:蚂蚁长什么样活动区开始了,孩子们对科学区的“蚂蚁工坊”非常感兴趣,大家议论纷纷。
许泽:蚂蚁有四只脚。
甜甜:不对不对,蚂蚁有很多脚。
栾相泽:蚂蚁头上还有两只脚。
夏一天:蚂蚁的脚怎么长在头上呀?王琥城:老师,蚂蚁有眼睛、鼻子、嘴巴吗?甜甜:太小啦,看不到。
学习需要解读:从孩子们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幼儿对蚂蚁的外形特别感兴趣,蚂蚁小,看的不清楚,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更加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学习需要支持:在活动区投放放大镜,以便幼儿更加仔细地观察;放大镜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为幼儿提供放大镜一方面增加孩子探索的兴趣,便于幼儿指向蚂蚁外形的感知。
另一方面能够使幼儿了解到,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更多精确的信息,看到我们看不清的东西。
幼儿的学习需要在“操作”获得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方法。
而适宜的材料提供,是保障幼儿开展学习活动的必要保障。
材料提供是否符合幼儿当前经验、是否符合主题经验,是否有助于推进幼儿学习的适宜挑战,都需要教师对幼儿操作行为进行观察解读,从而形成准确的判断。
(二)从幼儿的作品中,挖掘信息记录是幼儿活动过程的体现,是幼儿的一种表征方式;记录也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是幼儿自己读得懂的书,所以我提供记录纸让幼儿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呈现孩子有趣的探索与发现,能更好的达到学习的目标。
为幼儿提供记录纸,通过画图的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
记录纸上留下的“痕迹”,是对幼儿学习需要最好的解读载体。
案例2:我画的蚂蚁浩浩拿着放大镜对着蚂蚁工坊观察了很久,于是他坐下来,拿起纸和笔,一边画一边说:快看快看,我的小蚂蚁画好了。
黄雨泽对浩浩说:蚂蚁头上还有一对触角。
豆豆:蚂蚁有黑黑的身体,还有六只脚,老师对吗?老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可以把你们看到的记录下来。
许泽一边画一边说:老师,我画的是蚂蚁在走迷宫。
安琦:我画的是两只蚂蚁在说悄悄话”。
果果:我画的是很多蚂蚁挤在一起,睡懒觉。
杨芷轩:老师,蚂蚁在排队我画下来。
学习需要的解读:《指南》中指出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支持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孩子们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楚的看到蚂蚁的外形,自然也就发现许多问题,“蚂蚁在走迷宫?蚂蚁在说悄悄话?蚂蚁挤在一起睡懒觉?”等等,孩子们有了疑惑,也就有了探索的欲望。
孩子们从一开始无目的观察向带着任务有目的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外形特征。
同时还发现了蚂蚁有趣的活动。
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蚂蚁都是千篇一律,蚂蚁的脚都是用一条直线来表示的,因为蚂蚁是在不停地爬,孩子们不能很好记录蚂蚁爬的动作,需要借助照片来帮助他们更清楚记录蚂蚁的动态,引导幼儿记录有意义的探究过程,不断支持幼儿的学习。
学习需要的支持:中班幼儿的记录是他们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常常主次不分,较难抓住关键信息,记录的坚持性较差,我们需要支持幼儿用多种方法记录探究过程。
一是提供可以拍照的旧手机,更好的帮助幼儿记录看到的瞬间。
提供拍照手机基于一方面,用照片的形式记录能够客观真实的反应事实,能更加清楚的看到蚂蚁爬行的动态,便于幼儿有效记录,另一方面,用多种探究的方法来观察蚂蚁有趣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二是提供四宫格记录纸,按顺序记录探究的过程,通过有意义的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讲到,记录是收集信息的有力工具,是幼儿自我调整建构知识经验的见证,也是幼儿表达个人发现与意见的依据。
通过记录能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对事实的尊重,使结论建立在事实之上。
之所以我提供四宫格记录纸引导幼儿有序的记录蚂蚁活动的内容,帮助幼儿能清楚表达自己探索的过程,能促使幼儿分散的视点聚焦于观察的重点内容,从而能提高中班幼儿观察与探究的目的性、针对性、持续性。
(三)从幼儿的困惑中,启发信息追随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学习路径,我们追随幼儿,逐渐从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走向关心蚂蚁的生活习性,观察蚂蚁钻洞的路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蚂蚁的活动,是新的探究内容。
而新内容的产生,必然会带来更为开放、更为多元的探究问题,幼儿产生新的疑惑,这些便是幼儿新的挑战与学习点,同时也需要教师敏锐捕捉,抓住契机引发幼儿习得新经验。
案例3:蚂蚁吃什么学习性区域活动开始了,周昕瑞:快来看,快来看,蚂蚁挖了好多洞洞,孩子们一拥而上,大家好奇蚂蚁是怎么挖洞的。
余陵逸:它们在什么时候挖洞的?它们是怎么把洞里的东西搬上来的呀?姜谨萱:蚂蚁的力气有这么大吗?于是小朋友们都要探个究竟?大概十多分钟过去,泽泽在记录纸上认真的记录蚂蚁的活动,他在标有数字1的格子里画着一个圈圈和一只蚂蚁,数字2的格子里画着好多圆圈和两只蚂蚁;在数字3的格子里画着好多圆圈和好多蚂蚁;在数字4的格子里画着一排蚂蚁和好多圆圈。
余凌逸则是一边拍照,一边记录照片上的内容。
一旁的小米则把刚吃剩的苹果咬碎在喂蚂蚁,问羊逸:蚂蚁这么多天不吃东西会饿死吗?羊逸说:会饿死的,我们明天从家里拿点好吃来。
泽泽:蚂蚁喜欢吃米饭。
姜谨萱:蚂蚁喜欢吃糖果。
余凌逸:老师,蚂蚁喜欢吃面包、牛奶、水果吗?老师:你们可以从家里拿一些食物来喂蚂蚁,这样你们就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了。
学习需要解读:案例中,泽泽在四宫格记录纸上有顺序的记录了蚂蚁活动的过程,能清楚的看到蚂蚁活动的过程,余凌逸则用了拍照和画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记录。
可见,孩子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探究的过程,不是本阶段幼儿的困难点。
而新话题小蚂蚁好多天不吃东西会不会饿死成为幼儿认知的疑难,学习需要支持:大家讨论蚂蚁喜欢吃什么?决定给蚂蚁带食物。
我们需要及时准备食物,引发幼儿探索蚂蚁喜欢吃什么,并做好记录,也可以提供画有食物的记录表,用符号“√”记录蚂蚁喜欢的食物。
同时,需要补充幼儿关于蚂蚁怎么吃的认知经验,例如故事、视频资料的及时补充。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孩子,并将之加以引导。
在游戏中,当孩子出现争论、矛盾、困惑时,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观察、询问,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并支持幼儿游戏的正常开展。
(四)从幼儿的行为中,拓展学习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幼儿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会产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
随着蚂蚁工坊持续有效的学习活动,蚂蚁的更多秘密被幼儿发现。
伴随而来的围绕蚂蚁的探求行为更为开放和多元,此时更需要教师梳理重要信息,形成新的学习探究。
案例:4蚂蚁逃跑了从蚂蚁工坊传来尖叫声,原来是一只蚂蚁逃出来了,小朋友乱成一团,许泽赶紧向老师求救“老师,快把蚂蚁抓进去,蚂蚁可是会咬人的”章熠航拿来了一根棒冰棒,想把蚂蚁挡住路,可惜,蚂蚁爬到了棒冰棒上,根本就拦不住,还一直往手的方向爬,章熠航急忙扔了棒,姜谨萱胆子可大了,直接用手去抓蚂蚁,结果手捏的太重了,蚂蚁被捏死了,结果这个事故引发了同伴对他的极度不满。
学习需要解读:在游戏中,孩子试图同“造路”的方式引诱蚂蚁回家,但是蚂蚁并不听指挥。
引发一系列“事故”与矛盾,幼儿产生了不适宜的行为。
蚂蚁怎么“走路”、如何吸引蚂蚁、怎么做才会不伤害蚂蚁等成为幼儿的新困惑,也是幼儿的新学习。
学习需要支持: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讨论“蚂蚁逃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引蚂蚁?”为幼儿创设抓蚂蚁的场地,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探索怎么抓蚂蚁并提供记录表记录用了哪些材料,是否成功。
在记录表上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知识是在幼儿的实验之后,在讨论中形成的。
幼儿间的交流与讨论,对形成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有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集体、小组、个别多种形式的交流与讨论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创造开放地探究环境、提供多维的探究形式等,是幼儿学习的拓展。
在拓展过程中,需要教师从幼儿探究行为中,围绕主题学习与探究兴趣,做一定的梳理与导向。
三、收获(一)观察游戏,捕捉关键信息《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教师要注重观察,并以观察为先。
准确地了解幼儿在学习中的需要和表现。
在由”蚂蚁工坊“引发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跟踪观察幼儿的游戏,从幼儿的对话、作品、困惑、行为中捕捉关键信息,了解幼儿的需要,及时为幼儿提供材料、方法及拓展经验等多方面的支持,满足幼儿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二)解读游戏,跟进探究需要在游戏中解读幼儿的需要是为了更好了解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发展的状况,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
在“蚂蚁探秘”的案例当中,教师通过对幼儿的对话、作品、困惑及行为的解读,及时地了解它们的需求,跟进探究支持。
在幼儿对话中得知他们对蚂蚁的外形特征非常感兴趣时,教师及时提供放大镜和记录纸,为他们进行记录支持;在记录中发现幼儿不光对蚂蚁的外形特征感兴趣还对蚂蚁活动也感兴趣时,教师则为幼儿提供多种记录方法,来满足他们孩子多种记录的需求;在幼儿讨论“蚂蚁不吃东西会不会饿死?蚂蚁喜欢吃什么?的困惑中,提供故事、视频等,来满足幼儿认知经验的需求等等。
随着学习活动的进程,不断调整策略,关注孩子的需求,跟进探究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