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白话小说

合集下载

【小说专题复习】——清初白话小说

【小说专题复习】——清初白话小说

【小说专题复习】——清初白话小说清初白话小说一.入清后白话小说作者:遗民文人多出于内心苦闷和关怀世道之心;落拓文人多由于受着小说盛行这种文化现象的诱导,有的作为谋生之道。

二.清初白话小说的多种类型:明小说的续书;摹写世态人情的世情小说;叙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世小说;才子佳人小说。

三.顺治、康熙间新出的作品总计有百部,标志着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改编迈入个人独创阶段。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一.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作法。

(一)仿造:作者刻意仿照原书,用原书主要人物或其后身,演绎出与原书类似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类似的小说。

如天花才子评《后西游记》清莲室主人《后水浒传》。

1.蕴有一定新意,如《后西游记》寓有嘲谑愚昧佞佛现象的意旨;《后水浒传》隐寓清初遗民情绪。

2.但多模拟气过重,艺术水平不高。

(二)假借原书的一些人物,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与原书大为不同。

如丁耀亢《续金瓶梅》以金兵南侵为时代背景,以原书吴月娘携子逃难为线索,先后写西门庆、潘金莲、陈经济等转世后的淫恶孽报,及蒋竹山、苗青叛国通敌的罪恶,中间插叙徽宗被掳等历史故事,借续书影射现实,抒发心中对清以武力取代明的愤懑。

二.清初小说续书优秀之作—陈忱《水浒后传》。

(一)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

(二)惊隐诗社:叶桓奏、顾炎武、归庄等名士组成。

(三)托名“古宋遗民”作《水浒后传》借以抒愤写心。

1.据原书结局,叙写李俊、燕青等32人再度起义,由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入侵的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寄托亡国之恨和关心国事的无限心曲;写李俊起义建基立业,明显由郑成功、张煌言拥兵海上抗清事而生发,反映江南遗民们寄恢复希望于海上和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

2.李俊等在海上建基立业的情节缺乏内在生活血肉,大团圆结局落入俗套。

3.叙事方面表现出新特点。

《后传》也属英雄传奇一类,但叙事模式发生变化,人物情节趋向生活化,抒情写意性增强;写人物往往加进景物描写,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有些地方进而引出人物感慨、议论。

第六章 清代小说

第六章 清代小说

二、曹雪芹《红 楼 梦 》 曹雪芹(1715?——1764?) 高鹗(约1738~约1815),字兰墅,别号 ‚红楼外史‛。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对小说传统的写法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 彻底摆脱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模式,极大 地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语言简洁而纯 净、朴素而传神 ;结构宏伟、严谨、完 整,敢于摆脱大团圆的俗套,从日常生活 中写出令人惊心动魄的悲剧。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1.贾宝玉
2.林黛玉
3.薛宝钗
宝玉挨打 一、(1-11)写宝玉挨打的起因。
二、(12—28)写宝玉挨打的经过。
三、(29-39)写宝玉挨打后众人 探望的情景。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 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 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 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 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 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 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 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 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 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 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 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或议留女居孟第,抚其孤;女不肯。扃其户, 使媪抱乌头从与俱归,另舍之。凡乌头日用所 需,辄同妪启户出粟,为之营辨;己锱铢无所 沾染,抱子食贫,一如曩昔。积数年乌头渐长, 为延师教读;己子则使学操作。妪劝使并读, 女曰:‚乌头之费,其所自有;我耗人之财以 教己子,此心何以自明?‛又数年,为乌头积 粟数百石,乃聘于名族,治其第宅,析令归。 乌头泣要同居,女从之;然纺绩如故。乌头夫 妇夺其具,女曰:‚我母子坐食,心甚不安。‛ 遂早暮为之纪理,使其子巡行阡陌,若为佣然。

清代文学第3、8章清代白话小说

清代文学第3、8章清代白话小说

[参考书目] 1. 《水浒后传》,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994年版。 2. 黄肃秋校注:《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1年版。 3. 秦瘦鸥校点:《镜花缘》,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0年版。 5.苗壮:《才子佳人小说史话》,辽宁教育 出版社,1993年版。


三、李渔的短篇小说
《无声戏》(《连城璧》)、 《十二楼》
四、
才子佳人小说:是以青年男女 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在清初蔚 为大宗。它的情节多为固定模式: 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拨乱离散, 及第团圆。总的倾向是存情去欲。 这种倾向一方面是对明末主情思潮 的修正,另一方面又对《红楼梦》 的创作提供了正反两方的经验。著 名作品有《玉娇梨》、《平山冷 燕》、《定情人》。
第三、八章
清代的白话小说
第三章 清初的白话小说 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
清初的白话小说(假借,仿造): 一、《水浒》续书: 1.陈忱《水浒后传》 2.俞万春《荡寇志》(《结水浒传》) 3.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 二、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恶姻缘》) 晁源—珍哥—仙狐—计氏; 狄希陈-珍珠-薛素姐-童寄姐
《平山冷燕》:《平山冷燕》主要
描写“先朝”隆盛时的才子才女 (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 颔),书名即由四人的姓氏连缀而 成,他们才华出众,深得皇帝赏识, 最后双双成亲的故事。
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李汝珍《镜花缘》: 李百川《绿野仙踪》:
[复习思考题] 1. 试论《水浒后传》对《水浒传》在思想上、 艺术上的继承和发展。 2. 简论《镜花缘》的多重创作旨趣。 3. 名词解释:才子佳人小说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三 荒诞的因果结构与真实的人生实况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全书依佛教的阴阳 果报观念,先后叙写了两世恶劣的婚姻。
然而,在作者建构的这样一个大框架中,装入的是世 间家庭夫妻关系恶劣的人生实况。
小说开头一段缘起中说明,作者是有憾于世间家庭 “阴阳颠倒,刚柔失调”——丈夫受妻子的欺凌而作 此小说的。但小说叙写出的人生实况,却冲破了作者 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前世”纵妾虐妻的晁源,还是 “后世”受妻辖制、凌辱的狄希陈,都不是钟情、尊 重妻子的好丈夫。
陈忱的《水浒后传》
1、思想内容
《水浒后传》依据原书的结局,叙写梁山英雄李俊、燕青 等32人再度起义,由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金兵,惩治 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燕青在金兵占领的地区救助被掳 的民众,去金营探视宋徽宗,全伙救出被金兵围困的宋高 宗,保护他奠都临安亡国之恨和关心国事李俊起义于太湖, 继而开拓海岛,最后全伙聚集海上,建基立业,明显由郑 成功、张煌言拥兵海上抗清生发成小说情节,也反映遗民 们寄恢复希望于海上和坚决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
第三节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
一 清初的拟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在明末已由整理、改编旧篇转向了作家个人创 作,简称拟话本,作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多叙写现实世 态人情,话本体制失去了约束力,
圣水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 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十五篇 酌玄(元)亭主人的《照世杯》四篇
二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
李渔的小说集有《无声戏》和《十二楼》,《无声戏小 说》12篇,《无声戏二集》6篇; 《连城璧》是二者的合 刊,只抽换了关于张缙彦的一篇。《十二楼》有十二篇 小说,每篇写一楼以楼命题。
小说用方言俗语描摹人物情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诙谐幽默 的情趣。
二 全新的长篇世情小说

第十四讲 清初白话小说及《聊斋志异》

第十四讲 清初白话小说及《聊斋志异》

• 蒲松龄生前无资刻印这部卷帙甚巨的作品, 然而早在他创作之际,便有人传抄;他逝
世后抄本流传愈广。半个世纪后,即乾隆 三十一(1766),《聊斋志异》终于经赵 起杲、鲍廷博据抄本编成16卷本刊刻行世, 世称青柯亭本。嗣后近二百年间刊印的各
种本子,都由之而出。青柯亭本并非全本,
除删掉了数十篇,还改动了一些有碍时忌 的字句。60年代初,张友鹤汇集包括近世 发现的作者半部原稿在内的多种本子,整
它们题材新颖,构思奇特,语言流畅,在
艺术上达到较高境界,是清代话本小说的 上品。它们在小说文体上的贡献表现在题
• 材的自创和把自己经历写进小说。话本小 说的题材向来依据已有的稗官野史或说话 人的底本,独李渔戛戛独造,大多作品或 者是记当时实事,或者凭空结撰,或者是 自寓,从而把话本小说创作推进到一个新 的阶段。李渔把自己经历写进小说,有的 作品就是自寓,使话本小说更远离口头文 学,作者在作品中有了表现自我的更大的 空间,作品因而更具有作家的个性和风格, 这无疑把话本小说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 度。
• 3.狐鬼世界的建构
• 《聊斋志异》里绝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 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境幻域, 有的是异类化入人间,也有人、物互变的 内容,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奇异性,即 便是写现实生活的篇章,也往往添加些虚 幻之笔,在现实人生的图画中涂抹上奇异 的色彩。
• 与六朝志怪“发明神道之不诬”不同的是, 蒲松龄多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连同 其中的神仙、狐、鬼、花妖,都是出自他 个人的心灵的创造,其中有所寄托、寓意。
• 《婴宁》、《青凤》、《聂小倩》、《辛 十四娘》、《连琐》等。
• 五、歌颂建立在相互理解、尊重、帮助的 基础之上的真诚、纯洁、生死不渝的友谊。 如《雷曹》、《酒友》、《封十三娘》、 《乔女》、《娇娜》等。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一、概况
清初白话小说保持着旺盛的编创势头。 清初白话小说保持着旺盛的编创势头。 1、书坊争先刊印以获利 、 2、作者众多 (遗民文人 科举失意的落拓文人 ) 、 遗民文人 3、清初白话小说的类型 、 明代小说的续书; ①明代小说的续书; 摹写世态人情的小说; ②摹写世态人情的小说; 叙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事小说; ③叙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事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④才子的一个 环节,对后世小说还是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环节,对后世小说还是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康熙之后出现了《好逑传》等作品, 康熙之后出现了《好逑传》等作品,其实 一直到张恨水, 一直到张恨水,都可见才子佳人小说影响 的痕迹。在内容上,对佳人的塑造, 的痕迹。在内容上,对佳人的塑造,突破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规范, 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规范,把女 子的诗才也作为淑女的一个条件加以赞美, 子的诗才也作为淑女的一个条件加以赞美, 有时代的进步意义。 有时代的进步意义。
2、李渔小说的艺术 李渔小说的艺术
①以戏曲的笔法创作小说。 以戏曲的笔法创作小说。 语言明白如话,活泼流利,而且诙谐生动, ②语言明白如话,活泼流利,而且诙谐生动, 情趣横溢,充满喜剧色彩。 情趣横溢,充满喜剧色彩。 开创了中篇的范式。 ③形式上的贡献 ,开创了中篇的范式。 开创了中篇的范式 在叙事手法上, ④在叙事手法上,李渔表现出一种主观专断 的叙事特征和情节的随意性。 的叙事特征和情节的随意性。李渔是最早 勇敢地在小说中投入自己, 勇敢地在小说中投入自己,表现自己的作 家。
五、才子佳人小说
1、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是从晚明话本小说发 、 展而来的。篇幅增长了,一般在15至 回 展而来的。篇幅增长了,一般在 至20回 之间,成为章回式的中篇。 之间,成为章回式的中篇。书名也仿照 金瓶梅》 由主要人物为书命名, 《金瓶梅》,由主要人物为书命名,如 玉娇梨》《平山冷燕》 文字比较规范, 》《平山冷燕 《玉娇梨》《平山冷燕》。文字比较规范, 中间夹有很多诗词。在内容上, 中间夹有很多诗词。在内容上,明代的才 子与佳人相恋的小说, 子与佳人相恋的小说,多写文人的风流艳 重在表现情欲的爱悦, 事,重在表现情欲的爱悦,有浓厚的世俗 色彩。从本质上说, 色彩。从本质上说,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是 落魄文人徒自憧憬的富贵风流梦。 落魄文人徒自憧憬的富贵风流梦。

清初白话小说

清初白话小说

●摹写世态人情的小说P251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原名《恶姻缘》,全书100回。 《金瓶梅》之后,又一部长篇世情小说。 前22回,写前世的晁家,以晁源为中心; 后78回,写今世的狄家,以晁源转世的狄 希陈为中心。
该书有较浓厚的因果报应思想。
李渔:托钵山人、快乐浪子
李渔(1611-1680)祖籍浙江兰溪,商人家庭。P254 多种职业:经营书肆、戏班班主、作家 家庭戏班;南北演出 逢迎权贵,打抽丰; 商人意识:利益最大化 “非工非商,不宦不农,家无恒产而需要和士 大夫一样的享受。一身而外,所有费用皆取之于 人。” ——孙楷第
二、风流与道学握手言欢
“若还有才有貌,又能循规蹈矩,不做防伦 备理之事,方才叫做真正风流。风者,有 关风化之意;流者,可以流传之意。” 《谭楚玉戏里传情 刘藐姑曲终死节》 《合影楼》“在不夷不惠之间” 《寡妇设计赘新郎 众美齐心夺才子》 “我不淫人妻,人不淫我妇”
三、追求喜剧效果
夸张:“面似以退光黑漆,肌生冰裂玄纹。腮边颊 上有奇痕,仿佛湘妃泪印。指露几条碧玉,牙开 两片乌银。秋波一转更销魂,惊得才郎倒退” (《拂云楼》) 新奇:《夏宜楼》、《妒妻守有夫之寡, 懦夫还 不死之魂》、《女陈平计生七出》 娱乐:《人宿妓穷鬼诉嫖冤 》) 团圆结局
• 结束放映
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从晚明话本小说发展而来 ,一般在 15至20回之间,成为章回式的中篇。书名多仿照 《金瓶梅》由主要人物姓名中的一个字拼合而成, 文字比较通顺、规范,中间夹有较多的诗词韵语。 才子佳人才色相慕,终成连理,以诗词为主人公 发生爱情的契机,超越世俗情欲,追求理想配偶, 严守礼教规范,爱情往往与才子的功名遇合纠缠 在一起。代表作有《平山冷燕》、《玉娇梨》、 《好逑传》、《定情人》等。(教材P257页)

清初白话小说

清初白话小说
第二讲
清初白话小说
• 一是小说续书 • 二是世情小说 • 三是时事小说 • 三是李渔的短篇拟话本 • 四是才子佳人小说
一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 (一)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续法: 仿造和假借。
• 1、仿造。作者刻意仿照原书,用原书 的主要人物或者他们的后身,演绎出 与原书相类似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 相类似的小说。天花才子评的《后西 游记》、清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 便是这类续书。
三 李渔的短篇小说
明清之际的拟话本
• 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圣水 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酌玄 亭主人的《照世杯》等。
三 李渔的短篇小说
(一)李渔小说的独创性。
《无声戏小说》12篇 《连城璧》是二者的合刊, 《无声戏二集》 6篇 只抽换了关于张缙彦的一篇。 《十二楼》有十二篇小说,每篇写一楼,以楼命题。
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
(二)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
天花藏主人(张匀) 《玉娇梨》书名取自女主人公白红玉(后改吴 娇)、卢梦梨的名字。 《平山冷燕》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 《定情人》.
四 才子佳人小说
(三)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价值:
• 1.肯定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情至性”之爱的合 理性,充满着一种人类理想性爱的色彩。
一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ຫໍສະໝຸດ 》• 2、假借。假借原书的一些人物, 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 与原书大为不同。如丁耀亢的《续 金瓶梅》。
一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 (二) 陈忱的《水浒后传》。
• 1、思想内容。 《水浒后传》依据原书的结局, 叙写梁山英雄李俊、燕青等32人再度起义,由 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 奸臣、叛将,燕青在金兵占领的地区救助被掳的 民众,去金营探视宋徽宗,全伙救出被金兵围困 的宋高宗,保护他奠都临安亡国之恨和关心国事。 李俊起义于太湖,继而开拓海岛,最后全伙聚集 海上,建基立业,明显由郑成功、张煌言拥兵海 上抗清生发成小说情节,也反映遗民们寄恢复希 望于海上和坚决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

清初白话小

清初白话小

四、才子佳人小说
• 鲁迅《中国 小说史略》:“至所叙述,则 大率 才子佳人 之事,而以文才风流缀其间 ,功名 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 。” • (1)崛起的原因: • A、作家 的创作 心态 和生活遭际 • “凡纸上之可喜可惊,皆胸中之欲歌欲哭” • B 、明末文化 思潮的影响 • C、世情小说影响 的结果
• • • • • •
• 李渔的这两部小说集最先刊行是《无声 戏小说》,12篇,继而刊行了《无声 戏二集》,6篇。顺治十七年(1660 )工部侍郎张缙彦被劾,罪状之一为曾“ 编刊”(实为资助)《无声戏二集》,内 有粉饰过去迎降李自成的话,结果张被 流放。后李渔将二书重新编排,抽换了 关于张缙彦的一篇,易名为《连城璧》 ,分内外两集,共18篇。《十二楼》 包括12篇小说,每篇都写及一楼,并 以楼名标题,故名。
• (2)基本 结构模式 • A、三段式的公式化结构 • 一见钟情,吟咏唱和------姻缘阻隔, 矢志不移 ------金榜题名,终得团圆 • B、才貌双全的概念化形象 • C、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 D、花娇月媚的美学风貌
(3)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明末清初至顺康年间 天花藏主人《玉娇梨》《平山冷燕》 “青心才人编次,天花藏主人偶题”《金云翘》 第二阶段:雍乾年间 名教中人《好逑传》(《侠义风月传》) • 第三阶段:末流 • 狭邪小说:《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 • 儿女英雄小说:《儿女英雄传》《绿牡丹》
二、世情小说
• 1、《醒世姻缘传》 • 题“西周生辑著,燃藜子校定”,胡适根据清 人杨复吉《梦阑琐笔》记载的“鲍以文(廷博 )云:”留仙(蒲松龄)尚有《醒世姻缘》小 说”的话,结合书中的主要情节断定其作者必 定是蒲松龄。孙楷第也赞成胡适的意见。又有 人认为洛阳古称西周,西周生可能说明作者的 籍贯是洛阳。还有人以为西周生即丁耀亢。因 丁字西生,对这一个问题目前仍得存疑。

第十四讲 清初白话小说及《聊斋志异》

第十四讲 清初白话小说及《聊斋志异》

• 2.李渔有三部短篇小说集:《无声戏》、 《十二楼》与《连城璧》。 • 李渔把他的小说称作“无声戏”,亦即无 声的戏剧,用戏曲的特性来规范小说,把 作小说与作戏曲视为同一门庭,这就给他 的小说带来一个特点,作者叙述多,细节 描写少,叙述方式是讲述式而非呈现式。 作者叙述语言虽然生动流利,通俗浅显, 诙谐机趣,但缺少发生在同一地点、在一 个没有间断的时间跨度里持续着的事件的 描写,基本上是作者对事件的转述,因而 也就不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另一种续书是作者假借原书的一些人物, 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与原书 大为不同。 如丁耀亢的《续金瓶梅》及陈 忱的《水浒后传》等。其中陈忱的《水浒 后传》是较优秀的作品。
• ②陈忱及其《水浒后传》 • 陈忱(1615-1671?),字遐心,号雁宕山 樵,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身历明清 易代的战乱,抱遗民之痛,绝意仕进,栖 身田园,与吴中许多遗民文士优游文酒, 曾参加叶桓奏、顾炎武、归庄等名士组成 的惊隐诗社。 • 《水浒后传》叙写的是梁山幸存的李俊等 在太湖反抗恶霸巴山蛇,再度起义,阮小 七、栾廷玉等在山东登州登云山起事,李 应等河北的饮马川起事。李俊等人出海打 败暹罗国,占据金鳌岛。而中原地区由于
• 奸臣贪官当道,金兵南下,宋Fra bibliotek宗、宋钦 宗北狩。梁山的英雄处决了蔡京、童贯、 高俅,并探视囚禁在金营的宋徽宗,解救 了遭金兵围困的宋高宗赵构。各路英雄最 后都出海投奔李俊,李俊等英雄征服暹罗 诸岛,建立了自己的海上独立王国。 • 《水浒后传》是陈忱抒愤写心之作,该小 说《序》称“穷愁潦倒,满眼牢骚,胸中 块垒,无酒可浇,故借此残局而著成之 。” 在艺术上,该小说具有明显的抒情写意性 的特点。
• 计氏为童寄姐。狄希陈前世曾射杀一仙狐, 此仙狐转世为薛素姐。前世珍哥心狠性淫, 投生在皂隶韩家为女,是为珍珠。狄希陈 先娶薛素姐为,薛素姐乃一悍妇,不仅虐 待丈夫,而且闹得家反宅乱。狄希陈只得 避走他乡,纳童寄姐为妾,买韩珍珠为婢。 寄姐一见珍珠即视为仇敌,对她百般折磨, 逼使珍珠投缳自尽。寄姐同素姐一样也是 以虐待丈夫为事的女人,弄得狄希陈狼狈 不堪、内外交困。后来素姐到成都寻到丈 夫,妻妾同堂,更闹得不可收

第三章清代白话小说

第三章清代白话小说

• 至情人性的推崇,已渗透了对伦理道德的 真诚信仰。
第四节、才子佳人小说
• 佳人:色、才、情 人只患无才耳,若果有才,任是丑陋,定 有一种风流,断断不是一村愚面目。《平 山冷燕》 贤也,智也,韵也,斯为上也; 胆也,识也,是其次也; 情也,又其次也。
• 才华所带来的悲剧 佳人形象即作者形象的写照。对佳人的崇拜即是 以自我才华的认可与肯定。 情:三者中的首位 佳人肝形象的生命本体 1、源于内心的自然情欲的生命力量与人生追求。 2、对才子人品才华的仰慕和体贴入微的柔情。 3、青年男女肝胆相照、生死相许的深情
清初白话小说
• 白话小说创作的旺盛 阅读群体的巩固与扩大 创作主体的扩大:遗民文人与落拓文人 清初的白话小说的类型: 明代小说的续书、摹写世态人情的世情小 说、叙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世小说、才子 佳人小说。Biblioteka 第一节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 清初的小说续书 两种续法:仿造和假借 1、一种是仿造,作者刻意仿照原书,用原 书的主要人物或者他们的后身,演绎出与 原书相类似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相类似 的小说。《后西游记》、《后水浒传》
• 现实的揭露: • 恶姻缘的原因:出于男性的立场,世间家 庭“阴阳倒置,刚柔失调” • 客观意义:尊重女性、夫妻应当“相敬如 宾”
第三节、李渔的短篇小说
• 《无声戏》、《十二楼》 • 迎合阅读心理而创作、市场化、娱乐化 • 世情题材:家庭间财产、婚姻、子嗣、社 交 • 创新:虚拟的世界;个人的经验之论与游 戏人生的意趣。 劝世内容:饮食日用之道
2、另一种续书是作者假借原书的一些人物, 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 与原书大为不同。丁耀亢的《续金瓶梅》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
• 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 :完全取材于现实生 活,虚构出全新的小说人物和生活图画, 而且还有一个明确的要解释社会人生的基 本问题(夫妻关系恶劣的原因)的题旨

清初白话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清初白话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清初白话小说
一.入清后白话小说作者:遗民文人多出于内心苦闷和关怀世道
之心;落拓文人多由于受着小说盛行这种文化现象的诱导,有的作为谋生之道。

二.清初白话小说的多种类型:明小说的续书;摹写世态人情的世情
小说;叙写明清之际政事的时世小说;才子佳人小说。

三.顺治、康熙间新出的作品总计有百部,标志着小说创作总体上已
由改编迈入个人独创阶段。

第一节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一.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作法。

(一)仿造:作者刻意仿照原书,用原书主要人物或其后身,演绎出
与原书类似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类似的小说。

如天花才子评《后西游记》清莲室主人《后水浒传》。

1.蕴有一定新意,如《后西游记》寓有嘲谑愚昧佞佛现象的意旨;《后水浒传》隐寓清初遗民情绪。

2.但多模拟气过重,艺术水平不高。

(二)假借原书的一些人物,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
与原书大为不同。

如丁耀亢《续金瓶梅》以金兵南侵为时代背景,以
原书吴月娘携子逃难为线索,先后写西门庆、潘金莲、陈经济等转世后的淫恶孽报,及蒋竹山、苗青叛国通敌的罪恶,中间插叙徽宗被掳等历史故事,借续书影射现实,抒发心中对清以武力取代明的愤懑。

16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16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 还别出心裁地借用通俗小说里的人物、情节,犹如诗文用典故一
样,形容所叙人事情状,增加了叙述的趣味性。
第三节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
一、清初的拟话本说
▪ 话本小说在明末已由整理、改编旧篇转向了作家个人创作, 简称拟话本,作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多叙写现实世态人情, 话本体制失去了约束力, ▪ 圣水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 ▪ 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十五篇 ▪ 酌玄(元)亭主人的《照世杯》四篇
二、仿造型续书
▪ 用原书的主要人物的后辈或后身,演绎出与原书相类似的故 事,成为一部相类似的小说。 ▪ 《后水浒传》叙写宋江、卢俊义等转世的杨幺、王魔等36人 聚义洞庭湖 ▪ 《后西游记》改唐三藏师徒取经为其替身唐半偈,率孙小圣、 猪一戒、沙弥去西天取“真解”
三、后续型续书
▪ 接续前书,借前书终结后尚未死亡的人物演绎故事,命意则 不同。 ▪ 《续金瓶梅》是以南北宋之交金兵南侵为时代背景,以《金 瓶梅》中的未亡人吴月娘携子逃难为主线,叙写了已死人物 西门庆、潘金莲等人转世后遭淫恶报应,蒋竹山、苗青叛国
二、李渔小说的创作特点
▪ 李渔的小说集有《无声戏》和《十二楼》,是李渔住在杭州期间 写成的。两部小说集共三十篇,全部是李渔个人的独自创作,并 且表现出新的创作特征。 ▪ 李渔小说的基本特点,也就是与其他话本小说的不同处,是作者 主体意识的超常发挥,将文学创作的虚构权力推向了极端,完全 可以不受社会人情物理的限制,随心所欲地摆布笔下的人物。 “时来运转”“因祸得福”的结局,大都出于奇奇怪怪的偶然, 没有多少情理,读者读他的小说,主要是感到有趣。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
一、作者和成书年代
▪ 《醒世姻缘传》署名西周生。作者真实姓名,近世研究者有多种 推断,影响最大的是胡适的蒲松龄说,都不能证实。 ▪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明代后期,叙述到明末多种时政,地方背景主 要是山东省济南府绣江县(章丘县的别称)明水镇,中间写到一 些实有人事,如济南“守道副使李粹然”(名政修),崇祯间一 年除夕“大雷霹雳,震雹大风”,《济南府志》均有记载。 ▪ 作者当为明末清初地方官场中人,小说当作成于清初顺治年间。

清代文学第3、8章清代白话小说

清代文学第3、8章清代白话小说
第三、八章
清代的白话小说
2021/4/8
1
第三章 清初的白话小说 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
❖ 清初的白话小说(假借,仿造):
❖ 一、《水浒》续书:
1.陈忱《水浒后传》
2.俞万春《荡寇志》(《结水浒传》)
3.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
❖ 二、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恶姻缘》)
晁源—珍哥—仙狐—计氏;
2021/4/8 狄希陈-珍珠-薛素姐-童寄姐
❖ 3. 秦瘦鸥校点:《镜花缘》,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0年版。
❖ 5.苗壮:《才子佳人小说史话》,辽宁教育 出版社,1993年版。
2021/4/8
8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8
9
名作品有《玉娇梨》、《平山冷
2021燕/4/8 》、《定情人》。
4
❖《平山冷燕》:《平山冷燕》主要 描写“先朝”隆盛时的才子才女 (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 颔),书名即由四人的姓氏连缀而 成,他们才华出众,深得皇帝赏识, 最后双双成亲的故事。
2021/4/8
5
❖清中叶的长篇小说 ❖李汝珍《镜花缘》: ❖李百川《绿野仙踪》:
2021/4/8
6
❖ [复习思考题] ❖ 1. 试论《水浒后传》对《水浒传》在思想上、
艺术上的继承和发展。 ❖ 2. 简论《镜花缘》的多重创作旨趣。 ❖ 3. 名词解释:才子佳人小说
2021/4/8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参考书目]
❖ 1. 《水浒后传》,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994年版。
❖ 2. 黄肃秋校注:《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1年版。
2
❖三、李渔的短篇小说
《无声戏》(《连城璧》)、 《十二楼》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16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16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小说名著续书 ▪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 ▪ 第三节 李渔的拟话本小说 ▪ 第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
第一节 小说名著续书
一、小说名著续书纷出
▪ 续?水浒传?者有陈忱的?水浒后传?、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 传?。
▪ 续?西游记?者有董说的?西游补?、天花才子评的?后西游记?、 无署名的?续西游记?。
▪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明代后期,表到达明末多种时政,地方背景主 要是山东省济南府绣江县〔章丘县的别称〕明水镇,中间写到一 些实有人事,如济南“守道副使李粹然〞〔名政修〕,崇祯间一 年除夕“大雷霹雳,震雹大风〞,?济南府志?均有记载。
▪ 作者当为明末清初地方官场中人,小说当作成于清初顺治年间。
二、全新的长篇世情小说
▪ 续?金瓶梅?者有丁耀亢的?续金瓶梅?。 ▪ 有的续书还是作者用心良苦之作,寓意甚深,并非仅仅“取
其易行〞。
二、仿造型续书
▪ 用原书的主要人物的后代或后身,演绎出与原书相类似的故 事,成为一部相类似的小说。
▪ ?后水浒传?叙写宋江、卢俊义等转世的杨幺、王魔等36人聚 义洞庭湖
▪ ?后西游记?改唐三藏师徒取经为其替身唐半偈,率孙小圣、 猪一戒、沙弥去西天取“真解〞
三、后续型续书
▪ 接续前书,借前书终结后尚未死亡的人物演绎故事,命意那 么不同。
▪ ?续金瓶梅?是以南北宋之交金兵南侵为时代背景,以?金瓶梅? 中的未亡人吴月娘携子逃难为主线,叙写了已死人物西门庆、 潘金莲等人转世后遭淫恶报应,蒋竹山、苗青叛国通敌
▪ 陈忱托名“古宋遗民〞作?水浒后传?,序中说,作者在山河 破碎之际,“胸中块垒,无酒可浇,故借此残局而著成之也 〞。
▪ 李渔的小说集有?无声戏?和?十二楼?,是李渔住在杭州期间写成 的。两部小说集共三十篇,全部是李渔个人的单独创作,并且表 现出新的创作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 2、艺术创新。《水浒后传》叙事模式发生了变 化,人物、情节没有了同类小说的传奇色彩,趋 向寻常生活化,抒情写意性增强了。如第二十四 回燕青探视被俘的宋徽宗,献青子黄柑一节。 • 书中写人物活动往往加进几笔景物描写,如第九 回写李俊太湖赏雪,第十四回写戴宗泰山观日出, 第三十八回写燕青、柴进登吴山俯瞰临安景象, 月夜游西湖等,都是就实地实景写生,真切、自 然,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这种借小说人物抒情写意的笔法,也就使小说带 有了几分抒情写意性。这无疑是通俗小说文人化 带来的新的艺术素质。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
• 2、荒诞结构下家庭和两性关系的真实展示。
• 薛素姐带有神秘性,超常的乖戾,虐待丈 夫狄希陈,棒打、鞭笞、针刺,乃至神差 鬼使地射丈夫一箭,是由于神人给她换了 一颗恶心。在男子可以纳妾、嫖妓女.而 女子却必须谨守“不妒之德”的社会里, 薛素姐对不忠的丈夫凶悍的惩罚,是女性 本能的妒情和对男性放纵的反抗。
第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
• 二、才子佳人小说的特征
• 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逐渐形成了格式化的特征, 即才子必定要选择才貌双全的佳人为妻,于是形 成游婚姻之学;佳人必定要选才子为夫,于是小 姐、家长乃至朝廷试才选婿,豪权恶霸嫉妒构陷, 无才小人拨乱其间,经历种种磨难、考验,有情 人终成眷属。 • 较有新意的作品是《好逑传》、《驻春园小史》, 增加了世情内涵,渗入了侠义甚至神怪内容。
第三节 李渔的短篇小说
四、艺术特点。
• 李渔懂得虚构,却任情发挥,常常 凭借自己的主观专断安排人物的命 运,支配情节的发展,但少数作品 尖新有趣。前者如《失千金祸因福 至》;后者如《谭楚玉戏里传情, 刘邈姑曲终死节》、《夏宜楼》、 《合影楼》。
第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
一、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是清代小说的一大类型。篇幅多为15—20回; 书名多模仿《金瓶梅》;语言清顺、规范,诗词颇 有韵致。明显受拟话本和话本影响。不同的是不写 风流韵事,不重情欲,而是才子佳人才色相慕,终 成连理,追求理想化的配偶,严守礼教的规范, “发乎情,至乎礼仪”,往往与才子的功名遇合相 缠绕,才子佳人是小说 的主角,故称才子佳人小说。 代表作家和作品是张匀(天花藏主人)《玉娇梨》、 《平山冷燕》、《定情人》;徐震(烟水散人)的 《珍珠舶》、《合浦珠》、《赛花铃》。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生”。小说是用山东 中部方言作成,故事背景主要是山东济南府绣江 县(章丘的别称)明水镇,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中间写到明代末年这一带地方的实有人事,如济 南“守道副使李粹然”(第二十一回),“癸未” (崇祯十六年)除夕“大雷霹雳,震雹狂风” (第二十七回),《济南府志》里都有记载。这 说明小说作者是明末清初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一位 文人,小说作成于清初顺治年间。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
• 三、思想意蕴。
• 1、全景式揭露吏治的腐败、世风的浇薄。 • 顽劣子弟私通关节便成了秀才,三年赃私十多万两的赃 官罢职时还要“脱靴遗爱”,逼死人命的女囚使了银子 在狱中依然养尊处优摆生日宴席,狱吏为了占有美貌的 女囚不惜纵火烧死另一名女囚,无文无行的塾师榨取学 生就像官府追比钱粮,江湖医生故意下毒药加重病情进 行勒索,尼姑、道婆搬神弄鬼骗取钱物,媒婆花言巧语 哄骗人家女儿为人作妾,乡村无赖瞅着族人只剩下孤儿 寡母便谋夺人家的家产,新发户转眼就嫌弃亲戚家“穷 相”。
• 2、假借。假借原书的一些人物, 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 与原书大为不同。如丁耀亢的《续 金瓶梅》。
第一节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 二、 陈忱的《水浒后传》。
• 1、思想内容。 《水浒后传》依据原书的结局, 叙写梁山英雄李俊、燕青等32人再度起义,由 反抗贪官污吏,转为反抗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 奸臣、叛将,燕青在金兵占领的地区救助被掳的 民众,去金营探视宋徽宗,全伙救出被金兵围困 的宋高宗,保护他奠都临安亡国之恨和关心国事。 李俊起义于太湖,继而开拓海岛,最后全伙聚集 海上,建基立业,明显由郑成功、张煌言拥兵海 上抗清生发成小说情节,也反映遗民们寄恢复希 望于海上和坚决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
“相敬如宾”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
• 3、艺术特点。 • 写社会家庭间的寻常细事,真切、细致,贴近生 活原貌,对城乡下层社会的描绘更富生活气息。 • 作者对人情世态,揣摩深切,写实基调上,加些 夸张之笔,显示滑稽可笑,形成讽刺效果。 • 小说中出现的各类人物,无论是官员、乡绅、塾 师、乡约、媒婆、江湖医生、市侩商人、尼姑道 婆、农村无赖,大都写出各自独具的那种卑陋的 势利嘴脸,可说是写尽众生相。 • 小说用方言俗语描摹人物情状,字里行间流露出 一种诙谐幽默的情趣。
第三节 李渔的短篇小说
一、明清之际的拟话本
• 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圣水 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酌玄 亭主人的《照世杯》等。
第三节 李渔的短篇小说
二、李渔小说的独创性。
《无声戏小说》12篇,《无声戏二集》6篇;《连 城璧》是二者的合刊,只抽换了关于张缙彦的 一篇。《十二楼》有十二篇小说,每篇写一楼, 以楼命题。 • 独创性在于30篇小说都是个人经验加上想象自 行结撰,“若稗官野史,则有微长,不效美妇一 颦,不沾名流一唾,当世耳目为我一新。” (李渔《与陈学山少宰》)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一节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一、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续法: 仿造和假借。
• 1、仿造。作者刻意仿照原书,用原书 的主要人物或者他们的后身,演绎出 与原书相类似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 相类似的小说。天花才子评的《后西 游记》、清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 便是这类续书。
第一节 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

二、故事梗概。全书100回,按照因果报应观念, 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姻缘。前22回叙写前世的晁家:浪 荡子晁源纵妾虐妻,小妾珍哥诬陷大妻计氏私通和尚, 致使计氏投缳自尽。小说开头还写了晁源伴同珍哥打猎, 射杀一只狐精。这都成为冤孽相报的前因。第二十二回 以后叙写今世的狄家:狄希陈是晁源转生,娶了狐精托 生的薛素姐为妻,后来又继娶了计氏转生的童寄姐,婢 女珍珠是珍哥转生的。狄希陈受尽薛素姐、童寄姐的百 般折磨、残酷虐待,珍珠也被童寄姐逼死,“偿命今 生”。最后,狄希陈梦入神界,虔诵佛经,便“一切冤 孽,尽行消释”。
第三节 李渔的短篇小说
三、李渔小说的特点。 1、全部是叙写世情,展示社会、家庭的财产、 婚姻、子嗣、立身处世。但不是反映真 实的现实,而是别出心裁的经验之谈和 游戏人生的意趣。 2、勇敢地投入自己,表现自己。(1)针对 日用饮食进行说教,如《梅香守节》、 《合影楼》。(2)以玩世的态度做游戏 笔墨,追求娱乐的目的。如《换八字苦 尽甘来》、《归正楼》。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
• 小说为揭示男性被女性欺凌的原因, 追究到了男性压迫女性的人生悲剧, 表现为一个循环相因的生活过程,在 这个因果报应的荒谬逻辑中,也正蕴 含着一个现实逻辑的内核:女性对男 性的欺凌,也就是对男性压迫的反抗。 小说在以因果报应警世功人的思想躯 壳里,包孕着呼吁尊重女性、夫妻应当
第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
• 较有新意的作品是《好逑传》、 《驻春园小史》,增加了世情内涵, 渗入了侠义甚至神怪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