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现状及其前景预测分析

一、视听新媒体定义与特征(一)视听新媒体定义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两种界定方式,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表1:视听新媒体定义的两种界定方式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视听新媒体特征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相比,视听新媒体具有以下表中的全部特征。
图表2:视听新媒体的特征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一)视听新媒体行业政策环境广电总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部门规章,出台了规范性文件。
这些政策法规为统筹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内容建设和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各类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表3:视听新媒体政策法规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二)视听新媒体行业技术环境1、内容制播与发布技术内容的制作、播出与发布是视听内容产业的上游环节,这一环节的技术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众消费内容的表现形态和体验质量。
该环节的主要技术包括全流程的数字化、编码封装格式的多样化、图像质量的高清化、内容处理的软件化、内容存储的高效化等技术。
从目前来看,数字化已经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性技术,在视听内容制播、发布的全流程中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其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编码封装格式、内容处理等应用层面。
2、传输网络技术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音视频、数据、语音等综合业务的开展,视听新媒体业务也因此受益匪浅。
因高质量视频传输与交互化应用的需求,网络设施的升级主要体现在宽带化和IP化两个层面。
3、终端技术随着芯片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和嵌入式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接收终端的融合化、平台化成为必然趋势。
这种融合化的终端为视听新媒体内容的消费提供了极大便利。
4、其他技术其他技术主要有计算技术和视听内容安全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
三、视听新媒体行业产业链分析视听新媒体的产业链与传统广播影视的产业链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内容提供、网络服务、终端消费等产业环节,但由于传播方式、传播空间、服务方式、消费方式的改变,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格局与传统媒体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

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视听新媒体产业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基础上,通过视听技术创作和传播内容的产业。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于视听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视听新媒体产业正迎来一波繁荣期。
本文将从技术、产业链、商业模式、内容创作和传播等方面探讨视听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1. 高清、4K和8K技术将逐渐成为主流。
随着硬件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高清、4K和8K技术将成为视听新媒体产业的标配。
人们对于画质、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清、4K和8K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内容中。
随着VR和AR设备的不断普及和成熟,其在视听新媒体产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3. AI技术将成为内容创作和推荐的重要工具。
人工智能技术在视频分析、内容推荐和语音识别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分析用户的观看历史和喜好,AI技术可以精准地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二、产业链发展趋势1. 内容生产环节将成为产业链的核心。
随着视听内容需求的不断增长,内容生产环节将成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从传统的电影、电视剧到短视频、直播和UGC内容,内容创作和制作将成为视听新媒体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2. 内容分发和传播环节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
通过互联网的普及,内容分发和传播环节将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电视台、电影院等媒体平台。
互联网平台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将为内容的传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促进了平台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3. 内容运营和商业化将成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内容运营和商业化环节将负责将内容转化为商业利益。
通过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把握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可有效进行推广、营销和变现,从而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三、商业模式发展趋势1. 付费会员模式将成为主流。
随着用户对于高质量内容需求的提升,使用者愿意为高质量的视听内容付费,付费会员模式将成为内容商业化的主要方式。
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研究

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和管理对策研究一、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1.用户数量不断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视听新媒体。
据统计,全球每天使用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的用户超过数亿,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多样性与个性化呈现: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在内容呈现上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音视频内容,实现个性化定制。
3.平台竞争激烈:随着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了很多的平台,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
平台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内容。
4.数据安全问题: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数据安全问题。
用户个人隐私和版权保护成为了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管理对策2.优化用户体验: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平台要注重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开发多样化的功能和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同时,要关注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及时做出改进和调整。
3.加强版权保护: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平台需要加强对内容版权的保护,与版权方进行合作,签署授权协议,确保用户浏览和使用的内容合法合规。
4.数据安全管理: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平台需要加强用户数据的保护,建立健全的用户隐私政策,加密用户个人数据,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
5.完善监管机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的监管,建立相应的法规和规章,约束平台的行为,确保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管理挑战。
通过加强内容审核、优化用户体验、加强版权保护、数据安全管理和完善监管机制等对策,可以推动互联网视听新媒体的健康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新视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视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新视听产业是指以音频、视频为核心的数字媒体产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创新,新视听产业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以新视听产业发展趋势为主题,通过对新视听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新视听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新视听产业的现状分析1.1 观众需求日益多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观众对于音频、视频等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电视、广播节目无法满足观众对于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而新视听产业正是满足这些需求的产业之一。
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频、视频内容,实现精确推送和点播,使观众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1.2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随着网络技术、移动设备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新视听产业得到了巨大的推动。
云计算技术使得音视频内容分发和存储更加便捷和高效,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音视频内容,而不再受制于时间和地点。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新视听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和行为,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广告投放。
1.3 平台竞争加剧新视听产业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内容分发,这就使得平台竞争加剧。
目前,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涉足新视听产业,通过推出自己的音视频平台来吸引观众和广告商。
互联网巨头在内容购买、制作和分发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而传统媒体也在不断转型,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来提供新视听内容。
平台竞争不仅表现在内容的品质和量的角度,还表现在用户体验、社交互动等方面。
二、新视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2.1 个性化定制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视听产业将会呈现个性化定制化的趋势。
观众对于音视频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未来,新视听产业将会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地理位置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音视频内容,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2 跨界融合新视听产业的发展趋势还表现在跨界融合方面。
2023年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形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视听新媒体成为了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
视听新媒体是新兴媒体之一,以视听为主要载体,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具有时间自由、形式多样等特点。
视听新媒体产业是一个新的兴起的产业领域,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1. 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市场规模视听新媒体产业是一个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其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8.29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超过6亿。
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超过8亿,移动视频用户规模也达到6亿。
这些数据表明,视听新媒体的用户群体庞大,市场潜力巨大。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73.8亿元,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
因此,可以看出,视听新媒体产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在未来将会呈现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2. 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增长趋势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传媒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之,并且有了更高的需求。
2018年,我国互联网视频用户数增加近1亿,达到6.4亿,增长率达到18.3%。
同时,在线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也呈现出越来越高的用户增长率,其中短视频市场已经成为该行业的一个风口。
同时,随着VR技术和AR技术的成熟,视听新媒体行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特别是在游戏行业与电影行业中,VR与AR技术将会被广泛应用,这将进一步促进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市场增长。
而在国家相继推出5G技术之时,数据传输速度和连接质量将得到全面提升,为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3. 视听新媒体行业布局细则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市场格局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纷纷进行产业战略的升级和调整。
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成为视听新媒体行业的主要竞争者。
视听传媒行业的现状与转型思路

视听传媒行业的现状与转型思路一、视听传媒行业的现状视听传媒行业是指以电影、电视节目、音乐、游戏等为主要内容形式的娱乐产业。
在当今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该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视听传媒企业需要及时意识到当前形势,并制定相应的转型思路。
首先,观众需求不断变化。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观众对于内容呈现方式和观看方式都有了更高级别的需求。
他们更喜欢自主选择内容和时间,并希望获得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
其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该行业,传统电影院逐渐面临线上视频平台的冲击;线上娱乐平台也在不断扩大用户规模并创造更多新领域,如音乐流媒体服务等。
再次,版权保护问题突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盗版侵权问题成为被广泛深入关注的问题之一。
如何保护版权,打击盗版侵权行为,是视听传媒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转型思路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技术成为视听传媒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当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尝试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来改善用户体验,并提升内容生产和分发效率。
2. 深化内容多元化根据观众需求变化,视听传媒企业应当深化内容多元化,增加投资和制作不同类型、形式的电影、电视节目、音乐等。
同时,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跨界合作,在叙事形式上进行创新。
3. 建立新型市场推广模式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传统的广告宣传方式已不能单一满足需求。
视听传媒企业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线上直播等渠道,与观众建立更紧密的互动关系,同时进行差异化的市场推广。
4. 构建版权保护体系视听传媒企业应当与政府、媒体、法律机构等各方合作,共同打击盗版侵权行为。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并提供便利合理的消费渠道以抑制盗版行为。
5. 加强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视听传媒企业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通过引进优秀外国内容、拍摄国际合拍剧等方式,促进本土产业与国内外市场有效对接与融合。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概述视听新媒体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以视听形式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媒体形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视听新媒体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对传统媒体模式和传播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视听新媒体的兴起视听新媒体的兴起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使得各种形态的数字内容能够很容易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共享。
与传统媒体相比,视听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泛、交互性强等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
视听新媒体的形态多样视听新媒体的形态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电视、网络直播、音乐平台、视频分享网站等。
这些新兴的媒体形态在传播方式和内容呈现上都与传统媒体有所不同。
例如,网络直播通过实时的视频传输,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直播内容,并与主播进行互动交流;音乐平台提供了在线音乐的收听和分享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收听各种类型的音乐。
视听新媒体行业的竞争激烈随着视听新媒体的兴起,行业内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
各家企业通过打造独特的内容和优质的用户体验来争夺市场份额。
例如,视频分享网站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视频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使用;音乐平台则通过与唱片公司、音乐人合作,提供独家音乐资源来吸引用户登录和使用。
因此,不断创新和提高用户体验是视听新媒体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分析与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视听新媒体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视听新媒体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可观。
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其次,随着互联网带宽的不断提升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视听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将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和发展。
然而,视听新媒体面临着版权保护、内容审核、用户隐私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来解决。
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趋势分析

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兴起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娱乐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
本文将对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2. 视听内容多样化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网络视听平台上的内容日益丰富多样。
传统电视台节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需求,网络视听平台开始涌现各种创新内容,如微电影、短视频、游戏直播等。
多样化的内容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促进了创新,使得新的艺术形式不断涌现。
3.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正在取代传统电视成为主要的视听媒介。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观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不再受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得网络视听媒体更加便捷、灵活,也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
4. 个性化推荐服务网络视听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兴趣和偏好进行分析,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通过分析用户的观看记录、点赞评论等行为,平台能够准确判断用户的喜好,并向其推荐感兴趣的内容。
个性化推荐服务使用户能够更快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5. 交互与社交功能的增强网络视听平台不再是单纯的内容浏览平台,而是兼具交互和社交功能。
观众可以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参与讨论、发表评论,与其他观众互动交流。
一些平台还提供弹幕、投票等功能,使观众成为节目的参与者,增加了互动性。
交互与社交功能的增强使用户与平台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提高了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6. 付费会员模式的兴起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和服务,网络视听平台逐渐采用付费会员模式。
用户通过订阅会员享受高清、无广告等特权,并获得更多独家内容。
付费会员模式的兴起为平台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促使平台加大对内容的投入和创作,提高了整体质量水平。
7. 广告模式的创新广告一直是网络视听平台主要的盈利方式,随着用户对广告的免疫性增强,传统广告形式已经变得不再有效。
为了提高广告效果,网络视听平台开始创新广告形式,如原生广告、插播式广告等。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目录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1)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视听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3)2.1 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3)2.2 视听新媒体的界定 (4)2.3我国视听新媒体的主要业务种类 (5)第三章云计算及视听新媒体的应用 (6)3.1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6)3.2 云计算在视听新媒体领域的应用 (7)第四章视听新媒体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9)4.1 云计算在视听新媒体领域的前景展望 (9)4.2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 (10)4.3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11)4.4公共视听载体行业的发展趋势 (12)第五章结语 (13)参考文献 (14)摘要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日益多样化与便携化,手机、ipad、手表、汽车等等新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新媒体的新军。
而随之而来的微电影、新媒体剧、网络视频栏目、iptv、电子游戏等等新媒体视听内容品类正在不断涌现并发展成熟,其类型特征亟待梳理廓清.在2014年8月份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可以说2014年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元年。
在2013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网络经济的政策措施,中国网络视听业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各行业开始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
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原本处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内容制作文化娱乐产业,与原本处于媒体传播末端的网络视听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基于资本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基于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基于融合网络平台的网络视听产业新生态必然在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
本文系统梳理各方观点,剖析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中国网络视听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云计算;网络视听第一章绪论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视听新媒体服务应运而生,由于视听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广播影视和互联网新兴传播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视听节目服务,也受到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2023年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视听新媒体行业日益成为市场上的新宠儿。
视听新媒体行业包括视频、音频、电子出版物等种类,这些媒体不但具有娱乐性,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商业营销、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
市场规模分析: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逐年递增,尤其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媒体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到2025年,全球视听新媒体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万亿美元。
而在中国,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应用,视听新媒体发展速度更加迅猛。
2019年,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763亿元,2020年预计将突破7000亿元。
主要发展趋势:1. 手机视频观看成主流:随着手机用户数量逐渐增加,手机已经成为了主要的视频观看渠道,视频应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2. 5G技术应用:5G技术的高速、低延迟、高质量的传输能力,为视频直播带来更可靠的数据传输资讯,给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3. 多媒体融合:视听新媒体行业也将与音乐、电竞、虚拟现实等多媒体领域进行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
4. 内容创作强化:内容为王,内容创作是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优质内容制作将成为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行业竞争环境:目前,视听新媒体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几家头部企业手中。
例如在中国,头部企业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通过优质内容、品牌效应等方式,已经建立起了较强的用户群体和业务优势,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但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有可能打破现有市场格局。
结论:总体来说,视听新媒体的市场前景广阔,与互联网和各个媒体领域的融合将为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将是创新技术的应用、优质内容的制作和市场运营的能力。
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服务用户的需求,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份额。
视听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视听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视听媒体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视听媒体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和广播,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数字化的媒体平台。
本文将对当前视听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视听媒体的趋势。
首先,关于视听发展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提到数字化媒体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网络的发展,很多人已经渐渐远离传统的有线电视和电台,转向了在线的视听媒体平台。
这些平台,如YouTube和Netflix等,提供了大量的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内容,满足了用户对娱乐的需求。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和听取这些媒体内容,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其次,视听发展的现状还包括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崛起。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头戴式显示器和传感器等设备,将用户带入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中,使得观看体验更加身临其境。
而增强现实技术则是通过显示器或智能眼镜等设备将数字内容叠加在真实世界中,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互动的观看体验。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改变人们对视听媒体的认知和需求。
除了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视听媒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需求的多样化,视听媒体平台需要更多地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
无论是音乐、电影还是电视剧,用户都希望能够获得符合自己口味和兴趣的推荐,这为视听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
另一个挑战是版权保护和内容创作的问题。
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兴起,内容的盗版问题日益严重,版权保护成为了视听媒体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内容创作的不断推陈出新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挑战。
视听媒体平台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引进新的内容,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展望未来,视听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视听媒体的数字化转型。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1]简版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1]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e5cf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f.png)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1. 引言视听新媒体作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在媒体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2. 视听新媒体的定义视听新媒体是指结合了视觉和听觉元素的传媒方式,通过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进行传播。
其形式包括视频、音频、直播以及虚拟现实等。
视听新媒体具有传媒信息呈现更直观、更丰富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关注和喜爱。
3.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3.1 媒体平台的多元化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平台的支撑。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知名的视听新媒体平台,如YouTube、TikTok、抖音等。
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视听内容,在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3.2 内容创作的繁荣视听新媒体的兴起为内容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广大用户可以自由地创作和分享自己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内容生态系统。
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也得到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和经济回报。
3.3 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在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用户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用户对于视听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从娱乐、教育到新闻等各个领域,用户的需求正不断地推动着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和创新。
4. 视听新媒体的挑战与机遇4.1 内容监管的难题视听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内容监管的难题。
由于视听新媒体平台的庞大用户群体和涉及的内容种类繁多,导致了内容审核的难度加大,监管机构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内容。
如何在保护用户利益的同时,促进视听新媒体良性发展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盈利模式的探索虽然视听新媒体在用户规模和影响力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盈利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传统的广告模式逐渐失效,对广告的免疫性与日俱增。
视听新媒体平台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付费内容、电商营销等,以实现可持续的经营。
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预测

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预测网络视听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产业。
伴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发展,网络视听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最初的在线音乐、网络视频,到现在的在线直播、短视频,网络视听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包罗万象、不断创新的领域。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未来趋势三个方面探讨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现状目前,网络视听行业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截至2019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9.7亿,网民每天平均观看在线视频时长超过2小时。
在线音乐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9年,中国用户规模已达2.68亿,市场规模超过450亿元。
此外,短视频已经成为继直播后的又一网络视听热点。
截至2019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也已经超过7亿,市场规模达到了769亿元。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网络视听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市场潜力巨大。
除了用户规模的增长,网络视听行业也在商业模式、内容制作、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线音乐平台通过推出付费会员、版权收购、合作收入等多种商业模式,渐渐达到盈利的目标。
在线直播、短视频等领域也开始探索多种变现方式,包括为主播提供打赏、赞助、广告收入等收益渠道。
同时,内容制作在网络视听行业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大平台积极发掘良好的内容资源,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内容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最后,技术创新是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从最早的在线播放、下载,到现在的4K、VR、AI等技术应用,网络视听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保持领先。
二、市场规模随着用户的增长和商业模式不断完善,网络视听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
根据2019年中国网络文化发展指数报告,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
其中,网络视频行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达1481亿元,增长率达到了31.6%;在线音乐行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达到了466亿元,增长率为25%;短视频行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达769亿元,增长率达158%。
网络视听行业报告

网络视听行业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视听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行业概况。
网络视听行业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音频内容传播和播放的产业。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升,网络视听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
目前,网络视听行业主要包括在线视频平台、音频平台、直播平台等多个细分领域。
其中,在线视频平台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为代表,音频平台以喜马拉雅、蜻蜓FM等为代表,直播平台以斗鱼、虎牙等为代表。
二、发展现状。
1.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观看视频、听音频的场景不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到10亿人以上,占比超过70%。
2.内容生产持续升级。
为了吸引更多用户,网络视听平台不断加大对内容生产的投入。
优酷、爱奇艺等平台纷纷推出自制剧、综艺节目,喜马拉雅、蜻蜓FM等平台也加大了对原创音频内容的生产力度。
3.技术创新不断推进。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网络视听行业在高清、VR、AR等技术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高清、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三、未来趋势。
1.内容付费化趋势明显。
随着用户对内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网络视听平台将更加注重内容的付费化。
未来,付费会员制度将成为网络视听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
2.用户需求个性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听平台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的个性化。
通过智能推荐算法,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跨界融合加速推进。
网络视听行业将与游戏、电商等行业进行更加深入的融合,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形式。
未来,用户可以在网络视听平台上观看视频、直播、购物等多种业态的内容。
四、面临挑战。
1.内容审核与版权保护。
随着内容生产的不断扩大,内容审核和版权保护成为了网络视听行业的一大挑战。
视听节目发展现状

视听节目发展现状近年来,视听节目发展迅速,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的电视电台节目到现在的网络直播、短视频、音频平台,视听节目不断创新,满足了人们对各种内容和形式的需求。
首先,视听节目在内容方面呈现了多样性和个性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无论是综艺、剧集、纪录片、脱口秀还是美食、健康、科技等领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目。
此外,一些平台提供个性化推荐功能,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进行精准推荐,进一步丰富了节目选择。
其次,视听节目在形式上愈加多元。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不再局限于电视机前观看节目,而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收看。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如火如荼,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更加符合人们碎片化时间的观看需求。
此外,直播平台的兴起也为用户提供了与主持人互动的机会,增加了娱乐互动性。
再者,视听节目在技术应用上有了显著进步。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等新技术被应用于节目制作中,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同时,音频节目也受到了热烈欢迎,很多人通过耳机收听有声小说、广播剧、播客等节目,享受独特的听觉盛宴。
然而,随着视听节目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等不良影响时有发生,不仅让观众感到困扰,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监管,完善法规,引导视听节目健康发展,确保节目内容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视听节目在内容、形式和技术应用上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需要以健康向上的态度引领节目发展,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娱乐体验。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正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视听新媒体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对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媒体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视听新媒体的定义与特点⑴视听新媒体的定义视听新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以视频和音频为载体,提供各种内容形式的媒体形式。
它包括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等多种形式。
⑵视听新媒体的特点(1)互动性:视听新媒体通过用户参与的方式,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评价和分享内容。
(2)多样性:视听新媒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涵盖了新闻、娱乐、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
(3)个性化:视听新媒体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为其推荐符合其需求的内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⑴视听新媒体的用户规模和增长趋势(1)用户规模: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视听新媒体用户数量已超过30亿,其中中国用户超过10亿。
(2)增长趋势:随着智能方式、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升,视听新媒体的用户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⑵视听新媒体的内容创作与传播(1)内容创作:视听新媒体的内容创作方式多样,除了传统的专业媒体机构,许多个人和自媒体也积极参与到内容创作中。
(2)传播方式:视听新媒体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和观看。
⑶视听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1)竞争压力:视听新媒体具有更加灵活、个性化的特点,与传统媒体形成了竞争关系,使传统媒体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2)融合发展:为了应对竞争压力,传统媒体开始向视听新媒体借鉴,进行融合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和服务。
四、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⑴发展趋势(1)智能化:视听新媒体将更多应用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2)内容付费化:随着用户对内容的需求提升,视听新媒体将逐渐实现付费模式,提供高质量、独家内容。
2023年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视听新媒体行业一、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视听新媒体行业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视听媒体作为一种融合了音频、视频和互动功能的新媒体形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视听新媒体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据统计,2019年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对视听内容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
三、产业链结构视听新媒体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内容制作、平台运营、设备制造、分销渠道等环节。
内容制作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高质量的内容是吸引用户和实现商业变现的关键。
平台运营方面,可以通过自身平台的推广和内容分发来吸引用户和广告主。
设备制造环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播放和录制设备,如耳机、音响和相机等。
分销渠道则是将内容分发给用户,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
四、主要玩家及竞争格局在视听新媒体行业中,主要的玩家包括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一些专业的视听平台,如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等。
目前,BAT主要通过其强大的用户基础、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来占据市场份额,而专业视听平台则通过自己的内容优势来吸引用户和广告主。
竞争格局相对激烈,但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新玩家也有机会进入市场。
五、市场变化与趋势1. 视听新媒体行业将更加注重内容品质和用户体验,提供高质量的视听产品和内容,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 直播和短视频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增长点,以其实时性和互动性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广告主。
3. 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推动行业的发展,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内容筛选和推荐的精准度。
4. 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速度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高质量的视听内容。
5. 付费订阅模式的推广将成为行业的一种趋势,用户愿意为高质量的内容付费,而不仅仅依赖于广告收入。
视听新媒体研究报告-视听新媒体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2024年

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构建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和消费习惯,为 精准营销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视听新媒体在营销策略上的成功经 验和不足之处。
视听新媒体技术发
04
展与应用前景
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视听新媒体技术概述
01
包括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在传媒领
产业融合加速
视听新媒体将与电商、线 下娱乐等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更完整的音视频生态 链。
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基于AR、VR、MR等技术 的创新应用将不断涌现, 提升用户沉浸感和互动体 验。
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
机遇
5G商用带来传输速度大幅提升,为视听新媒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AI技术 深度融入,提升内容生产、审核、分发等各环节效率。
视听新媒体用户行
02
为研究
用户群体特征分析
年龄分布
视听新媒体用户主要集中在年轻 人群,特别是18-35岁年龄段, 他们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和消费
潜力。
地域分布
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这些 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消费水平较高 ,对视听新媒体的需求也更为旺盛 。
教育背景
大多数用户具备较高的教育背景,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据较大比 例,他们注重文化消费的品质和内 涵。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市场规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视听新媒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和活跃度持续增 长。
增长趋势
未来,随着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视听新媒体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 迎来更多合作机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同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视 听新媒体产业也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现状全景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现状:1.巨大的用户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数以亿计的网民,用户需求巨大,网络视听行业市场潜力庞大。
2.快速增长的收入规模: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中国网络视听行业收入持续增长。
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络视听行业总体收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3.多元化的内容供应:网络视听行业包括视频、音乐、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供应商众多,内容多样化,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4.用户体验升级: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视听体验,例如高清视频、VR/AR技术的应用,使用户能够更加沉浸式地享受内容。
5.强大的竞争态势:网络视听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包括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纷纷涉足该行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
全景分析:1.政策环境优化:政府对于网络视听行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例如,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技术引领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例如5G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加速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快速、更流畅的服务。
3.内容创作的多元化: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内容创作将更加注重多样性和个性化,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
4.自制内容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加大对于自制内容的投入,通过自己的原创内容提升竞争力,提高用户粘性。
5.广告营销模式的改变:随着付费会员制在行业中的普及,广告营销模式也在逐渐改变,品牌商更加注重精准投放,提高广告效益。
行业发展趋势:2.产业链合作加强:网络视听产业链包含内容创作、平台分发、终端用户等多个环节,未来将会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
3.国际市场拓展: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优秀的内容输出到全球。
中国网络视听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外市场发力,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目录摘要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日益多样化与便携化,手机、ipad、手表、汽车等等新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新媒体的新军。
而随之而来的微电影、新媒体剧、网络视频栏目、iptv、电子游戏等等新媒体视听内容品类正在不断涌现并发展成熟,其类型特征亟待梳理廓清。
在2014年8月份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可以说2014年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元年。
在2013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网络经济的政策措施,中国网络视听业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各行业开始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
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原本处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内容制作文化娱乐产业,与原本处于媒体传播末端的网络视听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
基于资本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基于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基于融合网络平台的网络视听产业新生态必然在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
本文系统梳理各方观点,剖析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中国网络视听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云计算;网络视听第一章绪论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视听新媒体服务应运而生,由于视听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广播影视和互联网新兴传播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视听节目服务,也受到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敦促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一步步推进,视听新媒体作为三网融合的产物,其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形成了一个由内容提供商、集成播控平台、网络服务商等多方构成的比较成熟的产业形态。
视听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海量的内容资源、多样化的互动功能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传统广电媒体、互联网媒体运营商、电信网络运营商以及各类内容提供商等市场主体争相进入视听新媒体行业。
综观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格局,整体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态势,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的业务服务种类以及多元化的竞争合作关系,无一不对整体行业发展环境造成影响。
本文力图通过对视听新媒体行业各种业务的分类研究,由小及大、由微观及中观、由现象及本质,在深入剖析每一类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展望视听新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第二章视听新媒体的基本情况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1996年到2000年为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的萌芽期,2001年到2007年为发育期。
2008年至今为快速发展期,期间视听新媒体发展逐步提升到国家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国家媒介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随着三网融合脚步的推进,新媒体业务中将会包含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同时融入了各类自制视频、微电影等新兴节目,同原有媒体节目相比较,新媒体的节目没有时效性,随时都可以观看,其吸引力将会逐步增强,经过一段时期的新旧共存,可能取代原有媒体。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优化,互联网的带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面临的带宽瓶颈将得到明显缓解,产业规模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网络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移动化:计算机上网从最初的台式机加拨号的方式,到笔记本电脑加无线网卡的方式,再到平板电脑加WIFI和3G的方式,人们的上网逐渐脱离了位置的限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和无线网络的发展,使用手机登录互联网的人将越来越多,只有实现网络的无线化,才能最终实现人类行动自由的理想。
因此,互联网的移动化是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必然方向。
视觉化:2005年前后,计算机硬件、存储硬件和网络的不断进步,视听新媒体逐渐进人低价时代,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文本信息为主的阶段,从信息形态和传输文本化阶段进人视觉化时代,并且这种状态仍在高速发展过程中。
对于人类来说,视觉获得的信息一般要占其获取信息总量的70%以上。
所以,视觉化是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必然。
各种视频网站的兴起,正是网络新媒体视觉化时代到来的表现。
向导化: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急剧膨胀,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无从下手。
在网络新媒体上,各类视听节目铺天盖地,很多人沉迷其中,或大海捞针一般一无所获,或难辨真伪不知东西。
因此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识别、加工、利用能力,为在信息海洋中苦苦挣扎的人们指明方向,已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娱乐化: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主要功能就是娱乐。
网络视听新媒体包罗万象,凡是人脑可以想象甚至难以想象的娱乐形式都可以在网络新媒体上实现和创新。
视听新媒体的界定前文我们己经提到,目前学界和业界关于“视听新媒体”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依据互联网技术变化来划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视听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董年初在《视听新媒体概述》中按照互联网技术(CIP网络协议)的划分方式,将视听新媒体界定为“与网络媒体有关的一些视听业务形态”,并将视听新媒体划分为“IP电视、手机电视(基于移动通信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播客等”。
另一种是依据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来划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在《中国视听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按照这种划分方式,将视听新媒体界定为“近10年中出现的、在传播空间上发生重大变化的视听业务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视听新媒体形态划分为“两大类6种业务:一类是侧重发展互动功能的视听媒体,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包括网络广播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另一类仍为单向传播方式,但加速了传播渠道的分化和传播空间(终端)的延伸,主要是指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和各种公共视听载体。
”[36]不过,在后文的具体业务分析中,我们发现这里所提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公共视听载体事实上也己基本具备互动的功能。
为了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我们必须对本文所研究的“视听新媒体”概念进行界定。
从以上两种界定方式来看,第一种方式强调互联网技术对视听媒体的革新,范围十分明确;然而在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参与到视听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将视听新媒体界定为“与网络媒体有关”的视听业务略显不够全面。
第二种方式则以时空为界来划分,其所涉范围更开放,也可以与时俱进,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断变化,视听新媒体的业务形态也不断拓展,一切最新出现的视听媒体形式都可以被纳入讨论的范畴;然而将时间范围划在“10年”之内略显不当,随着时间的推进,很可能会让研究者忽视了视听新媒体最初的形态,选取一个更为合适的时间节点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视听新媒体的主要业务种类随着媒体形态的不断丰富,媒体分类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我国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基本都是三网融合的产物,多数视听新媒体业务都处于跨行业运营的状态中所以视听新媒体的分类问题一直都不明确。
由于后半部分要分类别对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剖析,所以必须先对视听新媒体的分类方式进行确定,在写作初期笔者曾想到多种视听新媒体的分类方式:按照终端设备种类可以将视听新媒体分为个人终端的视听新媒体(包括PC 终端、手持移动终端等);家庭终端的视听新媒体(以电视终端为主);以及开放式公共视听新媒体终端(如户外大屏幕电视、楼宇电视)。
按照平台所属机构可以将视听新媒体分为:国有广播电视机构开办的视听节目平台(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民营网站开办的音视频网站;“国有+民营”合办的视听新媒体平台。
按照平台的类别可以将视听新媒体分为:门户网站、垂直网站、广播电视直播平台、音视频搜索平台、音视频分享平台等。
这些分类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依据,但由于视听新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趋于融合,依据这几种分类方式得出的结果难免出现交叉和重合的情况,几经考虑之后,笔者决定选用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推出的《视听新媒体蓝皮书》中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分类方法。
尽管这个分类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笔者仍然选其作为本文论证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因为,其一,来源于国家行政部门发布的报告,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其二,其业务分类方式及其对各类业务的界定相对比较明确,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第三章云计算及视听新媒体的应用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从技术层面上讲,云计算功能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DFS),或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允许文件通过网络在多台主机上分享的文件系统,可让多机器上的多用户分享文件和存储空间。
在这样的文件系统中,即使系统中有一小部份的节点脱机,整体来说系统仍然可以持续运作而不会有数据损失。
为保证云计算的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经济性,通常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来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以高可靠软件来弥补硬件的不可靠,从而提供廉价可靠服务的系统。
目前,云计算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主要有GFS(Google File System)和Hadoop开发团队开发的开源系统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通过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视听新媒体系统可以提供无限的廉价存储和计算能力,为用户提供庞大的视听“云端”。
虚拟化虚拟化(Virtualization)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应用这些资源。
这些资源的新虚拟部份是不受现有资源的架设方式、地域或物理组态所限制。
“云”的本质在于系统本身的非实体化,而非一个物质实体,可以认为云计算是为用户量身定制一台虚拟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因此成为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通过虚拟化技术,单个服务器可以支持多个虚拟机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从而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通过虚拟化还可提供灵活可变、可扩展的平台服务。
虚拟化后硬件成本和能耗可以明显降低,同时由于有统一和专业的虚拟化管理工具作支撑,单个工作人员管理的设备数量可以达上千台,人力成本还可以更为节约。
此外,虚拟化后设备的迁移和更新更为容易,给管理带来一种新的灵活性。
视听新媒体的业务升级改造周期短,业务转型变化快,虚拟化后可以基于已有的服务和应用在短时间内推出新业务,在突发情况下还可以合理灵活地分配资源。
视听新媒体运用云计算虚拟技术,业务可用性和资源使用效率将大幅提高。
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或Meg adata),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
大数据必须借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比对、解析方能得出客观结果。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则是在探讨用以解析大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