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复习
期末复习---世界当代史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整理第一章:战后世界格局一、名词解释1、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
这篇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的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土的一项具体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年代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转向积极干预世界事务、夺取世界领导权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由此步入了全球扩张的时代。
2、戴维营会谈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举行的会晤。
双方就美苏关系、德国及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有达成实质性的一致。
戴维营会谈是美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开创了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用首脑会议形式调整彼此关系并操纵国际事件的先例。
3、新东方政策新东方政策是1969年由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提出的。
新东方政策改善了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缔结了相应的条约。
其实质是联邦德国承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同时试图改善欧洲内部的各种关系,以便有朝一日和平统一德国。
新东方政策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去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促进了世界战略格局多元化趋势,有利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4、三环外交是二战后50~60年代英国两党共同奉行的由丘吉尔提出的基本外交政策。
“三环”是指是以英美联盟为基础的说英语的国家、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
“三环外交”指英国的外交政策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并以英国为中心,发展外交优势。
该政策的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振兴西欧,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以对抗苏联,以及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
由于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三环外交并未能继续贯彻下去,但这种政策的痕迹仍然存在于当代英国外交之中。
5、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
世界当代史复习
世界当代史复习世界当代史复习名词1.联合国:1945年3月5日,美、苏、中、英、法五国向当时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发出邀请,准备召开联合国大会。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50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共计282名代表,1726名顾问和记者。
最后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有51个国家(包括波兰),《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标志联合国正式建立。
联合国设立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机构。
联合国成立后,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冲突以及经济和社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2.冷战:“冷战”是相对于“热战”而言的,“热战”通常是指直接使用军事手段的战争。
而“冷战”是指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峙时,采用的除直接战争手段以外的其它方面的对抗,有时也有局部战争。
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全面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
3.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1日,来自苏联、中国、美国等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协调各国经济,恢复战后经济。
会议最后通过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规定建立两个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除此之外,还确定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这些文件和规定共同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与金融产生了重要影响。
4.忠诚调查:是战后初期美国政府颁布的一项反共反民主的法令。
1947年3月,杜鲁门政府签署“9835号”行政命令,也叫“联邦忠诚法”。
主要内容:规定由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和各地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对美国190万政府雇员进行审查,审查他们是否忠诚美国政府。
同时规定政府职员、大学教师、学术机关的研究员也必须宣誓效忠政府,如果发现不忠诚或不宣誓者,要强迫辞职或被解职,是战后初期美国政治反动的表现之一。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他指的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确定的协议,以及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对雅尔塔会议上所确定的个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这所有协定的总和。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出法西斯主义,承认欧洲现状,建立联合国以及划分远东势力范围这四个方面。
雅尔塔体系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但它在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1-22日,中美苏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体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协定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该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占主导地位,合法地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建立了各国货币和美元的固定比价,确定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它对战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气到了积极作用。
70年代后遭到严重削弱,逐渐失去它的作用。
3、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宣称在当今的世界历史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间进行选择。
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制度。
在世界任何地方,凡是以直接或间接侵略把极权主义制度强加给自由国家的人民,都将危害世界的和平,同时也会危害美国的安全。
因此,美国将帮助自由人民维护他们的制度和国家的完整。
这项政策声明很快便被开始成为“杜鲁门主义”。
它成为美国五六十年代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全面开始。
同时它也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经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开始了由局部扩张转变为全球扩张的时代4、冷战从广义上来讲,冷战指的是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的非武装、非流血形式的对抗、对立和斗争。
狭义上的“冷战”具有特定的历史内容和涵义,它是指二战结束后不久直到苏东剧变之前,美国和苏联以及他们各自的盟国,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相互对峙和对抗而又不发生大规模战争的状态或者现象。
世界当代史 复习资料(答案整理)
世界当代史列举题10选51、列举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参与德国方面作战的国家:匈牙利,保加利亚【参与对德国方面作战的国家:英国,法国,俄国,美国,中国,塞尔维亚,希腊,波兰】2、组成欧共体的其他三个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列举赫鲁晓夫期间苏美三次危机以及爆发时间:①1958年欧洲大陆的第二次柏林危机②1961年8月至10月在欧洲大陆的第三次柏林危机③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4、列举不结盟运动的5个发起国和领导人:南斯拉夫—铁托;埃及—纳赛尔;印度—尼赫鲁;印度尼西亚—苏加诺;加纳—恩克鲁玛5、按先后顺序列举最先爆炸核武器的五个国家:1945年美国;1949年前苏联;1952年英国;1960年法国;1964年中国6、按照先后顺序列举70—80年代美国总统的名字: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7、列举60s中苏关系恶化的三个重要事件:1960年苏联撤走在华科技专家并挑起边界纠纷1962年,苏联在新疆伊犁地区策动叛乱并指责中国对印的自卫反击战为入侵印度1969年3月苏联入侵我国珍宝岛事件。
8、列举日本右翼分子制造的有损中日关系的三个重要事件: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宪法、中日毒饺子事件9、列举50s美国出面组织的四个军事集团的名字: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日安全条约》、《美澳新安全条约》;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美蒋共同防御条约》;1955年:《巴格达条约》10、列举20c80-90s先后加入欧盟的国家:1972年1月22日。
英国、爱尔兰、丹麦和挪威加入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20世纪80年代之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名词解释5x5`=25`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以民间身份访问美国的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富尔敦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
大学世界当代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甘地主义:甘地主义属于“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
它的基本内容是: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以经济争议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甘地主义作为印度的政治文化,是从道德上、从个人解放的角度,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其基础是把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印度现代政治的基础。
他针对英国的殖民地文化和印度西化派的影响,利用传统宗教形式宣传民族主义。
他注重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这一丰富政治资源的开发,动员他们普遍参与政治,超越了西化派的有限而消极改革和个人恐怖的无益而有害的行动,对印度民族民主运动进程实现了重大突破。
2.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也叫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
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波兰成为德国“闪击战”的第一个牺牲品。
3.布哈林:生于莫斯科市的一个教师家庭。
1906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他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参与领导莫斯科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 他先后担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领导成员、党的机关报《真理报》主编、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主要领导人,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理论家和苏联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超详细版本)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超详细版本)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冷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经济:一、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增强(统一性的建立、表现);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原则、核心内容)一、二战后经济统一性的增强的背景/原因:1、二战后各国恢复法西斯经济的要求,即避免再次爆发如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各国也需要他国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2、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扩大和法西斯集团的崩溃,为重建世界经济统一性创造了条件,即苏联加入反法西斯阵线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空前的密切起来;二、布雷顿森林体系:1、定义: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会议。
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
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决定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汇率固定在百分之一幅度内波动。
从而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在这两个机构中,美国都拥有最多的投票权。
2、历史背景:世界大战造成国际金融关系极度混乱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为美元的霸权地位创造了特殊条件;美英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每盎司黄金兑换35 美元;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第三、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第四、美国作为储备货币的发行国有两点基本责任: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稳定了国际金融秩序,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他们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岁月”。
大学历史世界当代史复习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个人崇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个人崇拜是指这样一种思潮:它把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看成是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完全、彻底的运用于实践的超人,是党和国家智慧的化身;它认为领袖的思想和意志就是党和国家的思想和意志,就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最高准则,是不成文的法律条文。
个人崇拜是一种社会思潮,并不是简单的对某一领袖人物的过分颂扬。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个人崇拜要有三个条件: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伟大胜利,这是个人崇拜的前提条件②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形成个人崇拜的物质基础③领袖人物本身也有较严重的农民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这是形成个人崇拜的主观条件凡此种种条件,只有到斯大林当政时的苏联,才开始具备。
2.赫鲁晓夫改革时间:1953—1964年历史背景:①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中化和行政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②苏联长期以来存在着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的现象③为了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力求建立一支超过美国的军事力量,以取得对美国的全面军事优势。
主要内容:农业方面:①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②改变计划体制③鼓励庄员发展副业经济④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⑤改变苏联的粮食结构,发起玉米运动⑥取消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工业方面:①精简机构,权力下放②理论探索3.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领导时期,在苏联所建立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主义体制。
斯大林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
可以归纳为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统一。
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是苏联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带有历史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这个体制所体现的社会、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上在某些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上在特定的时间内有力地推动了苏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高速度地向前发展。
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概括地说就是过分的集中,过度的集权,过多的统一。
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题
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题世界当代史期末复习题第一章一、名词。
联合国: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1945年春英、美、中、苏等50个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六个机构。
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联合国的建立是人类共同构建战后和平的重要成就,虽然它具有强权政治这一时代特征,在战后初期为某些大国所操纵,但它实现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再次实现了世界各国的联合的合作,成为战后世界代表最广泛、规模最庞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组织。
纽伦堡审判:二战欧洲战事结束后,如何惩治战败后的德国、根绝法西斯主义和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成为世界性的重要问题。
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法院大厦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审判,这次审判不仅对20多名德国主要战犯作出了严厉裁决,所公布的罪行也使纳粹失去了公共基础,沉重的打击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纽伦堡审判时德国纳粹党彻底瓦解,从核心领导到基层骨干的罪行都得到了应有的惩处,也进一步推动了德国人民对战争的认识,使德国走出历史阴影,融入欧洲大家庭。
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三个重要的国际关系。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公平的国际关系格局。
主要内容是: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雅尔塔体系对战胜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维护并扩大了集体安全原则。
联合国促进了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确立了法西斯国家非军事化,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进程,把和平共处原则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其消极影响是大国强权政治、大国主宰世界。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份咨文,他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对此美国必须提供援助,并认为这是美国的伟大责任,随即向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这篇咨文及其解释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世界当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当代史复习提纲世界当代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马歇尔计划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
1947年6月5日由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
根据1948年4月国会通过的《经济合作法案》制定。
主要内容是: 由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但受授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产品;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等。
西欧各国相继接受这些条件,并分别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
计划原定期限5年 ,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以《共同安全计划》代之。
该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西欧各国政权,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根据中、苏、美、英、法等51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而建立的普遍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纽约。
其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 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应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会员国不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他国国政等。
其主要机关有: 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行政首长为秘书长。
该国际组织为促进国际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有159个成员国。
旧金山和约美、英、法等48个国家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1952年4月28日生效。
主要内容: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极及其附近的岛屿的权利;将琉球、小笠原等岛屿置于美国“托管”下;“盟国”可同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放弃对日本赔偿要求,承认日本主权国家资格,享有自卫权等。
条约宣告了美国对日本全面军事占领时期结束,日本取得主权国家地位,确立起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日、美特殊关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简称北约。
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世界当代史期末考点复习
世界当代史期末考点复习名词解释1.秘密报告2.公平施政3.东京审判4.欧共体5.“塔夫脱——哈特莱”法案6.“布莱德利效应”7.美国白人种族主义与“逆向歧视”8.分权思想与美国政治实践简答题1.对斯大林的评价2.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原因3.欧洲共同体的产生的原因4.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5.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6.1956年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原因论述题1.麦卡锡主义的兴起的原因2.日本经济腾飞的奥秘3.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认识名词解释:1.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195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大会议期间,赫鲁晓夫主持召开内部会议,并作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即“秘密报告”。
该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揭露和反对个人崇拜,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禁锢,解放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主要内容:(1)集体领导是苏联共产党领导的最高原则,斯大林破坏了这一原则。
(2)个人崇拜的最大危害是破坏革命法制,使许许多多过去维护党的路线的无辜的人们吃了苦头。
(3)个人崇拜的危害之二是使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受到不应有的严重损失。
(4)个人崇拜的危害之三是阻碍了苏维埃社会的发展。
(5)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是斯大林的个人不良品质。
评价:首先,反对个人崇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
其次,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错误的批判,起到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作用,为苏联后来逐步展开的经济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最后,在国际共运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为各国党大胆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2.杜鲁门的“公平施政”1949年1月5日正式提出,杜鲁门向国会提出的战后第一个关于内政问题的综合性咨文,是在继承了美国历史上进步主义改革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新老问题,提出的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方案。
主要内容是:1946年2月20日签署《1946年就业法》,规定政府有保证人民有工作的责任;扩大社保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建立一系列廉租住房;扶植农业等。
世界当代史复习题
世界当代史1、雅尔塔体系一般来说,雅尔塔体系是指以雅尔塔会议决议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关系。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召开的所有重要会议发表的宣言、公开或秘密达成的一切协定。
2、第一次亚非会议第一次亚非会议是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万隆会议”。
中国总理周恩来啊率代表团参加。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
会议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问题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立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
3、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C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
4、新思维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政治、经济、外交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
总括起来说,它的基本内容是:“全人类的价值高于阶级价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公开化、民主化、多元论”三个倡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
5、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18个成员国和20个观察员国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
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中国于1992年成为其观察员国。
6、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7、谈一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战后,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实行“新政”,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时避免国有化形式。
世界现当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当代史柯磊一、名词解释:1、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 日,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境内靠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组织了以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
奥匈帝国皇储、军人当首领弗朗兹费迪南亲临检阅,被赛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刺死。
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门户开放政策19世纪末,美国为了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市场,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以竞争的方式来实现扩张。
1899年和1900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两次向其他国家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同时要求列强承认他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权益。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新阶段。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其目的是在于在列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的美国向中国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打开方便之门,根本不是为了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3、“大棒政策”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
他曾说:“应付国际关系的正当办法在于说话温和,手里要提根大棒。
”来说明他任内(1901~1909)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20世纪初,美国凭借其大为增强的军事经济力量,积极推行向外扩张计划,加强了对拉丁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侵略。
罗斯福根据A.T.马汉的制海权理论,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
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用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国家事务,以达到支配拉美各国的侵略目的。
4、“金元外交”美国从塔夫脱总统提出的鼓励和支持银行家扩大海外投资,以实现向外扩张的外交政策。
西奥多·罗斯福总行的“大棒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故塔夫脱和鼓吹积极的经济扩张政策。
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他们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近年来,世界当代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备受关注。
它涵盖了从二战结束以来的各个重要历史事件和变革,对于理解当代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学科。
一、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冷战是二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主要特征之一。
它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
复习冷战时期需要了解其起因、发展和结束的原因。
其中,二战后的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都是冷战时期的重要节点。
而冷战的结束则源于苏联的解体和柏林墙的倒塌。
此外,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全球化的兴起、恐怖主义的威胁等。
二、经济全球化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重要特征之一。
复习经济全球化需要了解其起因、发展和影响。
其中,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跨国公司的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等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演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发展问题也是世界当代史中的重要议题。
复习发展问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以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三、文化多样性与全球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当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复习文化多样性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
其中,全球化对于文化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
全球化使得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但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此外,全球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关注各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四、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复习环境问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的环境压力、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国际合作机制。
其中,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是环境问题的核心议题。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而可持续发展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复习可持续发展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
世界当代史第一单元复习思考题
第一单元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开始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影响(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二战结束前夕,美、苏等国在一系列国际会议上通过一系列决议与条约,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各自势力范围的协议,最终所确立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具体内容:①重新确定了战后欧亚地区的国家版图②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③宣布对法西斯战败国的殖民地和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④建立联合国等国际组织⑤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2)雅尔塔体系的影响:A积极影响:①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②主张国际普遍和平与安全的原则,以及在此原则基础上建立的联合国组织,对于巩固战后世界和平,发展国际合作起了积极作用③提倡和平、民主的原则,促进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民主化潮流的高涨B消极影响:①是美、苏等国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做出的重新安排,是大国间相互妥协的产物,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②造成了某些国家的分裂,日后出现许多边界、领土纠纷问题③加深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不利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形成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使国际局势趋于紧张,人类始终面临战争威胁2、联合国(成立过程、作用)(1)联合国成立过程:①提出构想:A、1941年8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提出要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B、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②联合国的雏形:1944年8月21日-10月7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③联合国的正式成立:A、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B、6月26日,51个国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标志联合国正式建立,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2)联合国的作用:①积极调停大国冲突,防止发生全球性战争②推进世界非殖民化进程,维护人权③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④是制定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主要机构⑤致力于文明间对话,强调通过文明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局限性(1)作用:战后相当长时期对国际金融与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有序发展、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加速化起了决定性作用(2)局限性:①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所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缺乏代表权和发言权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一直为美国所控制③基金贷款的范围有限,主要给了欧洲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斗争激烈4、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的邀请,在杜鲁门的家乡一一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即铁幕演说。
《世界当代史》复习指要
《世界当代史》复习指要1、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2、在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是时代主流,是推动世界前进和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3、1945年制宪会议召开, 6月25日,全体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
26日,与会国完成宪章签字手续,会议当晚闭幕。
这一天后来被联合国定为“”。
4、成为战后世界代表最广泛、规模最庞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组织。
5、联合国下设6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
6、1945年11月20日,国际军事法庭在正式开庭,宣判戈林、李宾特洛甫等12人处以绞刑。
7、美英苏三国从、到会议,就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成达了一系列公开的或秘密的、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由此构成雅尔塔体制。
8、1946年5月30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正式开庭,审判日本甲级战犯,即著名的“”。
在法庭上,国际检察团对等28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起诉。
9、在伊朗和问题上的争执,预示着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关系向对手关系发展。
10、1946年1月16日,应邀访美。
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到富尔顿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的重要演说。
这篇“铁幕”演说,成了美国发动“”的序曲。
11、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一篇咨文。
渲染希、土危机,后来被称为“”。
标志着美、苏“冷战”年代的开始。
12、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呈送了长达8000字的电报报告。
最早地提出了针对苏联的“”政策。
13、1947年1月1日,美英合并两国占领区,成立所谓“”,这是分裂德国的开端。
14、1948年2---6月与英、法、比、荷、卢在伦敦举行了六国外长会议。
会议使德国走上了政治和经济全面分裂的道路。
15、危机是东西方关系第一次“冷战”的高潮。
16、1948年6月21日,美英法根据六国伦敦会议的决定,在西占区实行,23日又下令在柏林西占区实施同样改革。
期末复习---世界当代史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整理第一章:战后世界格局一、名词解释1、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
这篇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的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土的一项具体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年代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转向积极干预世界事务、夺取世界领导权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由此步入了全球扩张的时代。
2、戴维营会谈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举行的会晤。
双方就美苏关系、德国及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有达成实质性的一致。
戴维营会谈是美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开创了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用首脑会议形式调整彼此关系并操纵国际事件的先例。
3、新东方政策新东方政策是1969年由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提出的。
新东方政策改善了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缔结了相应的条约。
其实质是联邦德国承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同时试图改善欧洲内部的各种关系,以便有朝一日和平统一德国。
新东方政策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去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促进了世界战略格局多元化趋势,有利于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4、三环外交是二战后50~60年代英国两党共同奉行的由丘吉尔提出的基本外交政策。
“三环”是指是以英美联盟为基础的说英语的国家、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
“三环外交”指英国的外交政策要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并以英国为中心,发展外交优势。
该政策的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振兴西欧,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以对抗苏联,以及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
由于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三环外交并未能继续贯彻下去,但这种政策的痕迹仍然存在于当代英国外交之中。
5、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金融体系。
大学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主观题)复习全资料
世界现代史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布尔什维克联共产党建党初期党的一个派别。
意为多数派。
1903年7、8月举行的俄国社会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在制定党章时,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人发生激烈争论。
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会和党的机关报《火星报》编辑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
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俄文意为少数派)。
俄国1905年革命时期,两派提出两种不同的策略路线。
1905年革命失败后,大部分孟什维克变为主取消革命,取消革命党的取消派。
布尔什维克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而布尔什维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
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亦称布尔什维克主义。
2、二月革命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因不堪忍受一战所带来的苦难,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
1917年3月8日,首都普梯洛夫工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其后,彼得格勒爆发全城政治总罢工,前来镇压的士兵也转到工人一边,革命者占领了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其影响迅速扩及全国。
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300余年的统治。
至此,革命结束,由于此次革命爆发于俄历二月,故称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两个政权即工兵代表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具体表现在第一,工兵代表维埃是在革命起义过程中诞生的,它不仅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而且具有临时工农革命政府的性质,是“工人政府的萌芽”。
在二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天,工兵代表维埃是唯一存在的实际权力机关,完全可以掌握全部国家政权。
但为何没能完全掌握国家政权?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二月革命前的布尔什维克常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列宁被迫侨居瑞士,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二是由于广大工农群众过去长期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从思想觉悟上和组织程度上都还跟不上急剧转变的形势;三由于掌握维埃领导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坚持资产阶级革命只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主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维埃只要在一旁“监督”就可以了,从而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以建立。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世界当代史复习题汇编杨帆整理编辑一、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该体系是在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故名。
其主要内容是:以黄金为基础,确立“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两大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它的确立,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2.雅尔塔体系:美、苏、英三大国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它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3.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判。
经过长达10个多月的审理,对20多名主要战犯作出严厉裁决,判处德国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党卫队等为犯罪组织。
它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同时也是盟国在战后一次重要的国际行动。
4.东京审判:1946到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日本法西斯首要战犯的审判。
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审理,对20多名主要战犯作出裁决。
这次审判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正义,但它并没有彻底根除日本的法西斯主义,为日后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略历史埋下祸根。
5.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这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技等一切领域进行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它的推行,加剧了美苏间的对抗状态,对战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6.“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的名为《和平砥柱》的反共反苏演说。
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而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共产主义威胁。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一、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1、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会议。
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赖顿森林举行。
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决定把各国货币与美元以固定比价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因此会议在布雷顿森林召开,因此该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3、尼克松主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任内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纲领的统称。
1969年7月尼克松发表“关岛声明”,同年11月将关岛主义明确归结为三项原则,1970年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主旨的“新和平战略”。
上述原则和战略被推广为全球外交政策。
尼克松主义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尼克松主义是关岛主义及其延伸,广义的除含有狭义的内容外,还包含“新和平战略”的内容。
广义的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有:调整美国的海外义务,从全球进攻态势转为防守态势;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将成为一种伙伴关系;增强实力,继续在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缓和与苏联、中国的关系,以谈判代替战争;世界政治呈现为美、苏、中、日、西欧的“多极政治”等。
4、《蒙巴顿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制订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
1947年6月3日,由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发表,故名。
同年7月英国国会通过。
根据人民的宗教信仰,印度被分割为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国(包括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印度教的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两个自治领和王公土邦(可自由加入任一自治领)。
历史复习当代世界史
历史复习当代世界史近代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
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关系更加紧密。
因此,了解并复习当代世界史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世界发展趋势、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以及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代世界史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战争的爆发源于政治与经济上的竞争,导致了众多国家的广泛参战。
中央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与协约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之间展开了长期与残酷的战斗。
战争结束后,凡尔赛条约使得德国承担了沉重的赔偿责任,使世界进一步陷入了不稳定的状态。
二、二战及冷战二战(1939年-1945年)是世界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纳粹德国及其盟友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战后,世界局势再次紧张,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逐渐升级,形成了冷战格局。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通过经济、军事和外交手段进行较量,导致世界分裂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发展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苏联成为全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引领了东欧国家和一些亚非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也在194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对于当代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四、殖民地独立和后殖民主义思潮20世纪中叶,殖民主义体制逐渐崩溃。
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迅速兴起,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并争取独立。
在联合国的支持下,亚非拉国家陆续实现了独立。
后殖民主义思潮进一步推动了历史进程,使世界向着多极化和多样性方向发展。
五、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跨国公司的兴起、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
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当代史复习名词1.联合国:1945年3月5日,美、苏、中、英、法五国向当时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发出邀请,准备召开联合国大会。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50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共计282名代表,1726名顾问和记者。
最后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有51个国家(包括波兰),《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标志联合国正式建立。
联合国设立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机构。
联合国成立后,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冲突以及经济和社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2.冷战:“冷战”是相对于“热战”而言的,“热战”通常是指直接使用军事手段的战争。
而“冷战”是指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峙时,采用的除直接战争手段以外的其它方面的对抗,有时也有局部战争。
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全面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
3.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1日,来自苏联、中国、美国等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协调各国经济,恢复战后经济。
会议最后通过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规定建立两个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除此之外,还确定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这些文件和规定共同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与金融产生了重要影响。
4.忠诚调查:是战后初期美国政府颁布的一项反共反民主的法令。
1947年3月,杜鲁门政府签署“9835号”行政命令,也叫“联邦忠诚法”。
主要内容:规定由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和各地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对美国190万政府雇员进行审查,审查他们是否忠诚美国政府。
同时规定政府职员、大学教师、学术机关的研究员也必须宣誓效忠政府,如果发现不忠诚或不宣誓者,要强迫辞职或被解职,是战后初期美国政治反动的表现之一。
5.丘吉尔富尔顿演说: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成功地领导了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但他却无力阻止战后英国的衰落,面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他开始有意与美国联合,对抗苏联。
为了在美国国内制造苏联扩张和威胁的舆论,经过事前策划,1946年3月5日,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这篇演说以“铁幕”一词而闻名。
他宣称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降落下来。
铁幕后边的中、东欧国家受苏高压控制,由极权主义统治,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丘吉尔还提出:美国应负担起对未来的责任和使命。
丘吉尔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公开出笼作了舆论准备。
6.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一项国情咨文,是借援助希腊、土尔其之机,抛出的战后初期的美国外交政策。
内容:宣称世界划分“自由世界”和“极权政体”两大阵营;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极权政体,危害美国和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美国要援助某些国家复兴,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这一外交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7.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
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
1947年1月,杜鲁门提名马歇尔为国务卿,由他主持研究具体的援欧计划。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参加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发表演说,概述了美国具体援欧的方针,此计划称“马歇尔计划”。
为了推行马歇尔计划,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多亿美元。
该计划帮助战后欧洲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
同时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在政治上也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8.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同盟组织。
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内容:集体武装防卫,协商共同行动,对一国或几国的进攻将被视为是对全体的进攻。
组织机构:北约理事会、防务委员会、盟军最高司令部。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成立之初其性质属于防御性的军事同盟组织,并且反苏的宗旨非常明确。
冷战结束后,北约的性质已经改变,变成了进攻性的军事同盟组织。
9.第四点计划: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部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美国同苏、英、法等国争夺广阔的第三世界,即经济不发达的亚非拉地区。
1949年1月,杜鲁门发表继任总统的就职演说,概述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其中的第四点,杜鲁门特别强调。
他指出:对广大的落后地区,我们必须着手拟定一个新的大胆的计划。
强调美国的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远远超过其他各国,美国愿意帮助落后的国家。
第四点计划主要提供的是技术援助,比如为实行第四点计划,美国向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派出了2445名技术人员。
亚非拉共有33个国家和地区接受了第四点计划。
第四点计划是马歇尔计划的补充,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计划的推行对受援国有一定的好处。
10.麦卡锡主义:1950年代美国出现的反共运动。
1950年2月9日,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惠林市发表演说,指责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在他任职参议员期间,大肆渲染共产党侵入政府和舆论界,促使成立“非美调查委员会”,在文艺界和政府部门煽动人们互相揭发,许多著名人士受到迫害和怀疑。
11.蒙哥马利事件:1955年12月,在亚拉巴马洲的蒙哥马利市,一位黑人妇女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坐在了白人座位上,并且她因拒绝给白人让座而被捕。
称其是违反了市公共汽车公司关于种族隔离的法规规定,这激起广大黑人的义愤。
广大黑人在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开展了抵制乘坐公共汽车运动。
运动坚持了一年多,最终取得了胜利。
最高法院1956年12月,判决在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是违反宪法的行为。
这一事件揭开了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新高潮的序幕。
12.小石城事件:发生在学校的一起反种族隔离的事件。
1957年9月,阿肯色洲有9名黑人学生获得批准进入小石城州立中学就读,但遭到阿肯色洲洲长、种族主义者福巴斯的反对,并由此造成流血事件。
当时正好有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在世界舆论的谴责下,艾森豪威尔平息了小石城事件,并允许9名学生就读该学校。
这一事件是黑人对美国种族隔离教育制度一次猛烈的抨击。
13.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
他先后就读于克拉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于1955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到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得克斯基督教浸礼会教堂做了一名牧师。
他受甘地主义和基督教教义影响很深,是一位典型的和平主义者。
因此他主张非暴力斗争,强调在争取黑人自由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不应该干违法的事。
他的主张得到了美国当政者的赞赏。
他是美国50、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
并为广大黑人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力,同时引起美国政府更加关注黑人问题。
马丁•路德•金最终被种族主义者暗杀。
14.水门事件:包括案件本身和案发后引起的一系列司法问题。
1972年6月17日,争取尼克松连任委员会的5名成员闯入设在华盛顿水门饭店的民主党总部,实施非法窃听和偷拍文件,被当场抓获,民主党就此事提出诉讼。
随着案件的调查不断深入证明,作为总统的尼克松从事件开始就对案件的调查设置障碍,并向公众、国会撒谎大两年之久,滥用职权,破坏美国宪法的三权分立原则。
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对尼克松进行指控并列出其罪状,尼克松面临被弹劾和辞职两个选择,他选择了辞职。
水门事件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宪法危机,它使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大大受损。
15.“多米诺骨牌理论”:1953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任后与他的国务卿杜勒斯一直在酝酿美国的外交政策。
1954年4月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即你摆好一排多米诺骨排,只要推倒第一块,那么最后一块也会迅速倒下。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国家落入共产党人之手,其它国家也会迅速陷落,那将对美国非常不利。
根据这一理论,1957年,艾森豪威尔在第二任期内提出了美国企图称霸中东的计划,后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
内容是美国对中东地区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必要时以武力保护,以防止共产主义在中东的扩张。
并要求国会两年内拨款四亿美元,向中近东国家提供援助。
16..列宁格勒案件:1949年列宁格勒党组织的一大批负责干部和著名人士突然被捕。
此案牵连到联共中央领导人,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库兹涅佐夫以及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罗吉奥诺夫。
1950年9月,最高法院军事法庭确定以上三人犯有“叛国罪”,判处死刑。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上宣布这是贝利亚等人策划的冤案,宣布为受害者和列宁格勒党委会恢复名誉。
1957年2月,苏共中央监委会决定恢复沃兹涅先斯基等人的党籍。
17.医生谋杀案:18.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1947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交流经验和配合行动的国际联合组织。
又称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1947年9月22~27日,在波兰南部西里西亚举行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代表大会。
会议决定成立欧洲工厂党和工人情报局,由九国党各派两名代表组成,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
其主要任务是组织交流经验,必要时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情报局自1947年9月到1956年4月,总共存在将近九年。
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苏联通过情报局加强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甚至一度把内部斗争放在了首位,成为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压制各国的工具。
19.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加强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建国伊始采取了同苏联结盟的战略决策。
(1950年2月14日,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内容:两国为反对侵略和保卫和平,保证共同采取措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精神发展巩固两国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条约有效期30年。
中苏结盟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加强,以及反击美国的冷战攻势起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改善了自己的外部环境,取得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利条件。
20.苏共二十大:1956年2月14日,在赫鲁晓夫主持下召开的,这是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首次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会议有三项议程,第一,由赫鲁晓夫作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主要是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第二,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大大增加了支持赫鲁晓夫的委员人选;第三,通过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这次会议初步确立起了赫鲁晓夫的领导体制。
21.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为对抗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