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合集下载

管理学基础(第4版)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第4版)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它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专业核心课程。

管理学是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

围绕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创新等职能展开各章内容。

这些基本原理对于各行各业的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任何将来有可能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的这门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既要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其感到管理的实用性,又可以奠定专业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各专业管理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管理学基础》的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为突破口,以树立学生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为核心;以塑造学生的管理责任感为灵魂,重视在指导思想和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以解决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管理意识与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管理能力为根本。

课程以案例为主线,按照“管理认知、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将课程分为六大模块。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中心,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目标,建立“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即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它既区别于以宏观管理、概念技能为主的高层综合管理能力,又区别于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生产、营销、财会等职能管理技能;以管理基础知识和管理思想为两大基础,使学生掌握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等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绩效考核的能力等四大关键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管理学基础》教案

《管理学基础》教案

03
团队建设活动
团队拓展训练、定期团队建设 活动、团队内部沟通会议等。
04
解决团队冲突的方法
了解冲突来源、积极沟通协商 、寻求第三方协助、制定并执
行解决方案。
04
计划与决策管理
计划类型及编制方法
01
战略计划
长期、全面的发展计划,涉及 组织使命、愿景和目标的设定

中期计划,为实现战略计划而设 计的一系列行动方案。
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方案制定
方案选择
根据收集的信息,制定多个可行的解 决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实 施。
方案评估
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优 缺点和风险。
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 实施与监控:实施选定的方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 调整。
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 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组织内部的
持续改进的意义
适应变化、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制定改进计划
设定目标、制定时间表、分配资源。
评估改进效果
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识别改进机会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确定改进领域。
实施改进措施
采取行动、监控进度、确保按计划进行。
持续改进循环
将改进过程纳入组织文化,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07
资源、能力和文化等因素。
信息因素
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等 对决策质量有重要影响。
个人因素
决策者的个人背景、经验、价值观 等也会对决策产生影响。
05
领导艺术与沟通技巧
领导风格类型分析
01
02
03
04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80070总学时:54学时学分:3适用专业: 会计电算化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1)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1)二、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1)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2)一、总体目标 (2)二、分类目标 (2)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3)一、学习内容结构安排 (3)二、教学单元内容要求 (4)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9)一、教学实施建议 (9)二、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9)三、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9)第五部分附录 (10)一、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管理学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2、课程定位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居于辅助地位的必修课。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学习领域描述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

以学习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一、总体目标课程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所授课程的管理基础知识与先进管理思想;主要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计划与组织的能力、领导与控制的能力、协调与沟通的能力和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二、分类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和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了解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内容。

2、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目标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制部门:管理工程系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管理学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与酒店管理等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二)课程设计理念管理学基础作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三)课程设计思路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作为一门带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设计既要重视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学生管理思维的培养、管理艺术的熏陶、管理技能的训练和管理素质的养成。

基于以上这个前提,我们应采用“理论+实践”二元混合的灵活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

在教学方法设计中,通过教学讲义、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管理游戏、视频、音频资料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的教学方法体系.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管理在人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理解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管理活动现象、利用管理学思想分析管理活动本质、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一)知识目标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2.理解管理活动的性质、职能和流程。

(二)技能目标1.培养对管理活动现象与本质的观察力与分析力.2。

《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05284C建议课时数:54适用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学先修课程:药事管理、药品营销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医药营销类专业专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医药营销类专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以及当前医药企业缺乏竞争力这一状况,加强医药企业的研究,以及加大医药企业管理理论普及力度,对于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医药企业管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一门管理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医药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如何运用医药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根据现代医药企业的特点来构建企业目标、文化、经营理念等企业战略,以提高企业效率,实现企业目标。

还可以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管理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运用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基础理论(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绪论、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药品经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学习基本管理技能;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学习管理实践(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管理、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药品生产企业营销管理、医药电子商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医药企业管理实践实际操作流程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药品医药企业经营运转模式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管理规范的要求与实践。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训和实际操作,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Management Foundation)●课程代码:0601423●课程学时:40,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0,实践教学学时10●课程学分:2●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开设时间:第六学期●制订时间:2008年6月(V.20080601)●修订时间:2019年7月(V.20190711)●修订成员:●审核小组: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或课程组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职业基础课程;是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9级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

本课程以《服务接待礼仪》、《旅游经济学》、《旅游标准》、《市场调查与分析》、《旅游心理》、《景区专业英语》、《顶岗实习》、《跟岗实习》等前置课程为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景区管理岗位群及“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景区管理工作任务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毕业就业为导向,以管理学中的工作知识为主体,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情境中的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夯实理论基础、职业能力及全面素质培养相结合为目标,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组织与组织结构、管理者及管理思想的演变、目标与计划、预测与决策、人员配备与权力的分配、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三、课程学习目标根据《2019级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确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分为综合素质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和专业技能目标三个层次。

(一)综合素质目标1.从国学中学东方管理智慧,更好地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从党史中学组织管理经验,加强学生的党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3.从实践中学自我管理的职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培养学生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创新、科学、互助的团队精神;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红色工匠精神。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三)素质目标:
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课程知识脉络:
管理基础模块管理概述管理思想计划职能管理职能模块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选择模块企业管理者目综标合:
本课程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课程服务面向:
高职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相关专业的管理基础课
3、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工具和方法进行管理实践,形成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技能点
1.培养提高自身权威与有效运用权力的能力;
2.培养有效指挥的能力;
3.培养激励员工的能力;
4.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5.培养协调与交涉的能力;
6.培养化解冲突,构建和谐的能力;
7.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
七、项目6控制职能(约8学时)知识点:
1.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理解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
2.掌握控制的要领、过程与方法;
3、在教学方法上,管理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构建参与式、互动式和模拟教学的方法体系。
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主教材,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师与企业家合讲、讲授与多媒体结合的立体化系统。
5、在教学特色上,《管理学》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
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2)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的重点案例采取录像播放方式,以增强感染力,并要制作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助学课件,最终建立系统性、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体系。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1.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来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管理技能培养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实际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管理技能的培养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实践的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管理体验,激活他们的管理创新思维。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管理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让学生掌握管理原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和控制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基层综合管理技能。

(二)分类目标1.能力目标(1)管理组织机构和团队组建能力;(2)工作任务的计划与决策能力;(3)组织设计与人事管理能力;(5)领导理论和领导方式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能力;(6)运用控制方法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1)了解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2)熟悉管理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3)熟悉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体验实际管理活动过程,使他们认识到管理技能来源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

通过构建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实践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

本课程教学目标包括:1. 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组织理论、决策理论、计划与控制理论等;2. 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和前沿理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和案例分析方法;3.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模块:1. 管理学基础理论:介绍管理学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和原理;2. 组织结构与设计:介绍组织结构类型、组织设计原则和方法;3. 人力资源管理:介绍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4. 领导与沟通:介绍领导理论、沟通技巧、团队建设与管理等;5. 决策与计划:介绍决策过程、决策方法、计划编制与调整等;6. 控制与协调:介绍控制方法、协调技巧、危机管理等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上述模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同时,注重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管理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案例分析等活动。

五、教学资源与建设本课程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案例库、习题库等。

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制部门:管理工程系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管理学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与酒店管理等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

(二)课程设计理念管理学基础作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

(三)课程设计思路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作为一门带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设计既要重视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学生管理思维的培养、管理艺术的熏陶、管理技能的训练和管理素质的养成。

基于以上这个前提,我们应采用“理论+实践”二元混合的灵活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

在教学方法设计中,通过教学讲义、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管理游戏、视频、音频资料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的教学方法体系。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管理在人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理解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管理活动现象、利用管理学思想分析管理活动本质、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一)知识目标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

2.理解管理活动的性质、职能和流程。

(二)技能目标1.培养对管理活动现象与本质的观察力与分析力。

《酒店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酒店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酒店管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酒店管理基础知识课程代码:3202总学时:45学分:3适用专业:酒店管理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依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是高等院校旅游及饭店管理专业一门基础必修课。

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酒店经营活动的运作流程为中心线索,力图使学生全面、迅速地掌握本行业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行业的前景有所展望。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分别从酒店管理概述、酒店组织管理、计划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管理、信息管理、绿色饭店管理、酒店品牌经营、酒店管理集团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

突出了酒店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服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关键问题;增加了大量实例;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适用性强。

对饭店这一实体内涵和外延的介绍,对饭店运行规律的描述,提出饭店管理的基础理论;三、课程目标1。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饭店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饭店运行的规律;同时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国情、文化、历史这个大背景,突出中国式的旅游饭店和中国式的饭店管理。

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以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

具体目标(1)了解酒店业发展的现状及动向(2)了解酒店组织结构以及酒店编制定员的基本方法(3)掌握酒店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4)掌握酒店营销组合设计的内容(5)熟悉酒店物资、设备采购的方法以及酒店安全管理的内容(6)了解酒店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方法(7)了解绿色饭店的内涵和创建方法(8)熟悉世界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及其下酒店品牌(9)了解酒店的主要经营项目,客房、餐饮、康乐等.(10)了解酒店的一般营销手段,营销方案(11)了解酒店人事、工程等部门的服务管理流程,熟悉信息工程在整个酒店经营过程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设计与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参考学时数:45学时。

管理学基础(第2版)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第2版)课程标准

学院《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时数: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是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管理研究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结合。

在多变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前途和命运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研究如何充分开发人的智力与体力,将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任务。

管理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

通过管理学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打下基础,并在今后管理工作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必将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水平。

1.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本课程的设置依据是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相应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我院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学生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最基础的职业能力。

《管理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功能正是培养学生管理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各行业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作为管理类(财经商贸等)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熟悉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悉管理学概论、管理理论,计划、决策、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沟通、控制、创新等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管理问题。

本课程采用讲述、多媒体、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

本课程确定以计划、决策、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沟通、控制、创新管理为设计思路,实际项目设计既有在企业中应用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又能最为有效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以达到本课程的目标。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1)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1)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管理会计 0412001总学时数:48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审计、投资理财、企业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管理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它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巧妙地把“管理”与“会计”结合起来,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扩充了会计的职能,使会计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生产过程作如实反映,单纯地提供初始信息,而且进一步利用这些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并对日常经济活动按预定的目标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考核,以保证用较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收益。

可以说,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标志着企业内部管理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掌握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能动作用。

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必须熟悉管理会计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其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个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管理会计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本课程定量分析的实践能力,展现本课程的应用性和先进性,是课程改革内容的重点。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702008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模式:项目驱动计划学时:72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1、《管理学基础》是教育部制定的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是我院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

开设在第二学期。

2、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突出职业特色、坚持面向社会办学的办学方针,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学生主要来自河南各地的第三批大专录取的学生,少数学生为高中的中专、职高毕业生。

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科技和人文素质。

我系开设的管理类专业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在校生规模为1000多人。

专业培养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本门课程定位是培养具有完整的人格道德、综合的管理技能和优秀职业素质的基层管理人员。

管理学基础是上述两专业的一门训练学生管理基础能力的关键性显性课程。

本课程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课程服务面向:高职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相关专业的管理基础课3、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工具和方法进行管理实践,形成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4、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经济数学、大学语文,后设课程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创新教学为基本理念,具体思路和构架为:1、在教学目标上,管理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际管理技能为根本,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2、在课程内容体系上,管理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企业管理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企业管理基础适用专业:总学时:60一前言1课程性质企业管理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是硅酸盐、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培养生产、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企业管理基础的教学中,应本着理论适度和够用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顺利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课程介绍企业管理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把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以及使用管理的基本工具和软件的一门基础课程。

内容上根据中职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管理技能和职业素养来选择教学内容,力求把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最基础的东西传递给学生。

体系上把管理学原理和企业管理实务两条线索穿插起来安排课程内容,把管理学中单列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或创新等几个基本职能,融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具体实务活动中去,如此这样,既能掌握管理学原理中的基本理论,又能领悟企业管理职能活动中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在竞争激励的企业中生存及发展。

知识目标:1 了解企业管理的意义及原则;2 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基本原理;3 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内容;4 掌握不同管理者的类型及其领导方式;5 掌握企业预测、决策的方法;6 了解商品采购、销售、储存的方法;7 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质量管理、物资管理等内容。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企业管理的理论;进行企业管理。

2能够适应不同管理者的风格,参与企业建设3能够对企业经营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初步决策,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 4能够运用管理理论,进行商品销售。

5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初步的组织,对流水生产线进行常规管理。

素质目标:1养成遵纪守法、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2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3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服从管理,尊重他人;4掌握沟通技巧,善于团结他人;5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遇事多从集团整体利益。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为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物业管理专门人才的重要技能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物业管理管理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基础作用。

本课程是根据三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面向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物业管理人才的专业目标定位,在职业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由企业一线人员、专任教师、课程专家开发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课程主要介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结合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联系中国管理思想和实践,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的各项职能、管理的任务、程序和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

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科学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二、课程标准构建思路本课程标准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管理学”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如何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培养从业能力为中心,开发能力本位的课程;课程设计整体思路是:以医药行业基层管理岗位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1.充分体现岗位需求。

课程内容选取把医药基层管理职业岗位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根据国家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用商品营业员、医用商品采购员等高级工种要求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选取,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物业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与必备知识。

2.充分结合实践。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强化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结合的本质就是将“工作”和“学习”融合,形成有机整体。

以工学结合为理念,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实用、先进、普遍性为原则,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为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物业管理专门人才的重要技能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物业管理管理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基础作用。

本课程是根据三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面向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物业管理人才的专业目标定位,在职业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由企业一线人员、专任教师、课程专家开发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课程主要介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结合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联系中国管理思想和实践,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的各项职能、管理的任务、程序和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

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科学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二、课程标准构建思路本课程标准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管理学”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如何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培养从业能力为中心,开发能力本位的课程;课程设计整体思路是:以医药行业基层管理岗位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1.充分体现岗位需求。

课程内容选取把医药基层管理职业岗位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根据国家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用商品营业员、医用商品采购员等高级工种要求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选取,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物业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与必备知识。

2.充分结合实践。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强化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结合的本质就是将“工作”和“学习”融合,形成有机整体。

以工学结合为理念,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实用、先进、普遍性为原则,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

从实践教学环境和氛围上,营造企业真实工作场景,通过模拟教学,有效实现工学结合,使学生“零距离就业”。

实行顶岗实习。

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去医药行业企业营销岗位开展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同时,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管理。

学校聘请更多的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企业工程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等。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很强,学生首先要明确,必备的基本技能的任务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必须的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地实践,真正掌握管理的真谛,形成基层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与技能。

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环节:明确管理实践中的具体任务要求,即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以任务为中心,学习必须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科学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3.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团结协作,分工合作的职业观念,具有对组织企业负责的情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内容及实施设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设计一览表项目内容学时1. 管理活动 1一、管理活动 2. 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1与管理者 3. 管理的对象与管理环52 境实训:案例分析:管理者 1实施那一项职责?二、管理理论 1. 早期管理思想 1的 2. 古典管理理论 14 发展演3. 行为管理理论 1进 4. 现代管理理论 11. 决策概述 2三、决策2. 决策过程及决策的影2 6 响因素实训:决策方法 21. 计划概述 1四、计划2. 计划的编制 16 实训:目标管理 2实训:编制学习计划 21. 组织概述 22. 组织设计 2五、组织 3. 人力资源管理 2 8实训:企业调研,了解本2地企业组织结构六、领导1. 领导概述 27 2. 领导权力 23. 领导理论 1 实训:我来做班长 2 1. 激励概述 2七、激励2. 激励理论 28 3. 激励的原则与方法 2实训:激励拓展训练 21. 沟通概述 12. 沟通的形式 1八、沟通 3. 沟通管理 1 64. 冲突 1实训:如何解决冲突 2九、控制1. 控制概述 110 2. 控制过程 1合计60 五、课程考核评价《管理学》课程考核内容、方式及分值比例一览表:考核方考核项考核标准式目每个学生一学知识、能期课堂回答 2 次课程成绩课堂抽以上,要求回答力问答(100%)查(20%)内容基本正确、(10%)口齿清楚、思维敏捷课堂考遵守课堂纪律、勤、学习无迟到早退、听态度课反应积极(10%)按照给定的专题,在规定的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和决项目教策,制定解决方学案,并进行当堂(15%)答辩,要求基本观点正确、条例项目型清晰,论据充考核分、表达清楚以(30%)及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案例讨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寻求论报告解决的方案,要(15%)求能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独到的见解仿真实以特定情景为基础,承担并完成特定角色的工作,训要求能结合情景的要求,(20%)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试卷测对所学的专业期末综试理论合鉴定知识进行全面性知识(30%)(20%)的考核对相关的专业试卷测信息进行分析试实践评价,考核学生能力对专业知识的(10%)综合运用能力管理学课程的考核大致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种类型,分值分别占 70%和 30% ,每类考核中都包括了理论知识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形成性考核中的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分值分别占20%和 50% ,总结性考核中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分值分别占20%和 10%左右,基本能够实现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鉴定,尤其是形成性考核分值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课程教学组织《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应用型专业必修课程,因此,教学中不仅要对物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原理、特点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解,更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依照物业管理专业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完成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通过必要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实际操作,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营销技能。

按照物业管理职业工作流程围绕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组织课程教学。

七、课程教学团队(一)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历,拥有丰富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拥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和相应的技能,能全面了解课程的内容,熟悉相关实训活动实施的要求和方法,并能指导其他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以保障本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二)教师团队1.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兼具不同等级职称和年龄的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活力。

2.学历层次较高,应具备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

3.教师团队中,聘请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专家参与操作性、技能性较强的实训教学,有效解决职业情境设计等实训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4.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

八、教学资源(一)硬件设施本课程需配备安装了计算机、多媒体制作播放设备等先进设施的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网络资源本课程可通过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练习、阅读书目、视频教学资料等,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实训条件为确保本课程的实训教学环节的质量,应配备相应的实训室,配置足够数量的计算机、会议桌、椅子、音响系统等硬件设施,比如:企业商务谈判模拟软件、 ERP 实训室、人力资源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等,为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参考文献1.李英,任丽 .管理学基础 .大连理工出版社, 20092.【美】菲利普 ?科特勒.市场营销华夏出版社,20033.周三多 .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4.张晓、王丽丽.市场营销策划:理论、实务、案例、实训;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01 出版 )5.周建临 .管理学教程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美】斯提芬· P·罗宾逊 .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冯国珍 .管理学原理与案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九、说明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因此,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实地教学法、实地调查法、培训法、实战训练法等方法开展教学,管理学基础教学从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发展成为“营销理论+医药案例 +模拟实践 +课程实习 +营销论坛”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模拟教学和实战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