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生产及危害综述

合集下载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范文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范文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范文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行业。

然而,氯乙烯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害性,需要进行防治措施,以保护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从氯乙烯的危害特点及影响、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氯乙烯的危害特点氯乙烯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以下是氯乙烯的主要危害特点:1. 较高的毒性:氯乙烯的LD50为3700mg/kg,属于较高的毒性物质。

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和呼吸衰竭。

2. 刺激性和腐蚀性:氯乙烯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氯乙烯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

3. 致畸和致癌性:氯乙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定为2A类致癌物,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

长期接触氯乙烯可增加患肺癌、肝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风险,对胎儿的发育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4. 环境污染:氯乙烯的挥发性和水溶性使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释放到大气和水体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氯乙烯被归类为环境激素,会对水生生物和陆生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良影响。

二、氯乙烯的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减小氯乙烯所带来的危害,需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保护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1. 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进氯乙烯生产设备和操作流程,减少氯乙烯的挥发和泄漏,避免污染的发生。

可采用密封式设备、闭路操作、通风净化等方式,降低氯乙烯的浓度和接触风险。

2. 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在接触氯乙烯时应佩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氯乙烯。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工作服,防止氯乙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紧急处理措施:对于氯乙烯泄漏和事故应急情况,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措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并通过应急消防设备和装置进行紧急处理。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溶剂等工业领域。

然而,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从氯乙烯的危害特性、危害路径和危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氯乙烯的危害特性1. 爆炸性:氯乙烯是一种易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且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爆炸。

当氯乙烯浓度大于3.6%时,遇到明火即可自燃。

在封闭容器中,其爆炸下限为3.6%,爆炸上限为32%。

2. 强致癌性:氯乙烯是一种高度致癌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类致癌物。

长期暴露于氯乙烯环境中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尤其是对呼吸道、肝脏和泌尿系统的损害更为显著。

3. 神经毒性:氯乙烯能够渗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

长期暴露于氯乙烯环境中,可引起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

4. 呼吸系统刺激性:氯乙烯具有刺激呼吸系统的作用,使人体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氯乙烯环境中,可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5. 环境危害:氯乙烯对水体和土壤具有毒性,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影响。

它的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氯乙烯的危害路径1. 职业接触:氯乙烯主要通过工作环境中的蒸气、气溶胶、粉尘等途径进入人体。

化工生产、制造业、喷漆工等行业的工人易受氯乙烯的职业接触。

2. 环境污染:氯乙烯的排放来源主要包括化工厂生产废气、废水、废渣、生活污水等。

这些废物中的氯乙烯可以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的传播途径进入人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潜在威胁。

三、氯乙烯的危害防治1. 安全生产措施:氯乙烯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

包括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高生产设备的密封性和防爆性能,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等。

(聚)氯乙烯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安全与防护

(聚)氯乙烯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安全与防护
聚氯乙烯生产安全与防护
PVC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物料,如电石、乙炔、 氢气、氯气、氯乙烯等,加之某些工艺操作条件比较严格,所以整个生产过 程火灾、爆炸、腐蚀、化学灼伤、高温烫伤的危险性较高,另外生产过程中 大量使用机、泵等转动设备和电气设备,也容易造成机械伤害和电击伤害。
接下来学习主要危害和如何进行防护。
2、毒性危害
Cl2、VCM、HgCl2:吸入发生急慢性中毒事故。 VCM:极度危害物质。 急性中毒: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 中毒: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造成死亡。皮肤接触:红斑、水肿、坏死。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四肢末端麻木、感觉减退,肝肿大、肝功能 异常和消化功能障碍。 皮肤:干燥、皲裂、脱屑、湿疹、手部肢端溶骨症等。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为致癌物。安全培训、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发现中毒者,应立即移到新鲜空气处,及时就医。
5、其他危害
• 装置中存在各种塔、器、高位槽、高大框架结等,需要在高处操作、巡检 和维修作业,如不采取防护措施,有发生坠落的危险。
以上介绍了聚氯产的工作人员一定学习详细的安全生产与 防护知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3、汞污染
传统的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工艺:合成VCM所必需的HgCl2对环境造成 严重污染。
4、粉尘危害
电石库、电石加料间、电石破碎间、电石发生工序、聚氯乙烯包装。 吸入鼻腔,进入呼吸道,灼烧呼吸系统。 粘附在皮肤上,出汗时灼伤皮肤。 水解产生的乙炔气扩散到大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电石入库管理、选择合适的破碎机器和除尘设备。 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直接接触、佩戴防尘过滤口罩,穿好防护服装。
1、火灾/爆炸
乙炔发生、VCM合成、VCM聚合:主要物料和某些催化剂易燃、易爆。 电石是危险化学品、遇湿易燃固体。 贮存、输送:遇水、水汽等生成乙炔引起火灾爆炸。 破碎、输送:粉尘爆炸。 严禁潮湿,库房是耐火建筑,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用防爆灯。 开车期间不准动火,停车动火需办理动火证,VCM< 0.5%,乙炔< 0.2%。 系统开车前用氮气置换,排气要求O2< 3%。

氯乙烯安全生产要点

氯乙烯安全生产要点

氯乙烯安全生产要点背景介绍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用于制造聚氯乙烯和其他塑料,也可以用作溶剂和反应原料。

然而,氯乙烯也是一种危险品,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储存,可能会造成火灾、爆炸和严重的人身伤害。

因此,在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氯乙烯的安全风险氯乙烯具有不稳定性、易燃、易爆、毒性大等特点,可能会引起以下安全风险:•确定,氯乙烯具有对人体神经和消化系统产生毒性的作用。

如果吸入或接触高浓度的氯乙烯,会引发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氯乙烯有较大的蒸汽密度,易在地面形成高浓度的蒸气,建议在氯乙烯使用现场进行通风换气。

•氯乙烯的汽油与空气可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在高温、高压或火源的作用下,会骤然气化并产生火灾爆炸。

氯乙烯的安全生产要点为了预防和消除氯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确定和标识氯乙烯的储存和使用位置应在氯乙烯存放处和使用现场设置明显的标志,标识存放和使用条件,以及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以便人员随时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储存区域的门要保持锁闭状态,不得向外界开放。

2. 保证储存区域的安全氯乙烯的存放区域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

存放容器要保持原栓塞不拆除、密封完整。

禁止使用大量火源和电器设施。

3. 应有严格的设备操作规程在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

并应对操作现场的氧、温湿度、电器、机械等设备进行监控和测试,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 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建议针对氯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并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发生危险事件时应尽快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最小化损失,并防止危险进一步扩大化。

5. 操作人员应加强安全培训在使用氯乙烯的生产操作中,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储存氯乙烯,并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合理使用防护装置。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的重要工程塑料,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危险。

为了确保聚氯乙烯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需要对其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

1.化学性质:聚氯乙烯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易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大量热量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更重要的是,在受热条件下可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有机氯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与氧气混合后极易引起爆炸。

2.储存条件:聚氯乙烯通常以固体颗粒或颗粒状产品形式储存,其融点较低,易燃。

在不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容易发生自燃,引发火灾。

3.加工过程:在聚氯乙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常涉及高温操作,如挤出、压延、热成型等,这些工艺操作易导致聚氯乙烯在高温条件下燃烧或分解产生有毒气体和易燃气体。

4.设备漏气:在聚氯乙烯生产设备中由于设备老化、漏气等原因,易导致氯气等有害气体泄漏,一旦与空气混合会引发爆炸或火灾。

1.严格控制储存条件:对储存的聚氯乙烯产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安全要求,避免自燃发生。

2.严格控制加工过程: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障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因设备漏气导致火灾。

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安全防护措施:在生产车间中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防护设备,如火灾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灭火器等,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予以控制和扑灭。

5.建立应急预案:制定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火灾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6.使用防火阻燃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使用防火阻燃材料,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7.加强设备监控:采用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8.遵循安全生产标准: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和规定,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确保聚氯乙烯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氯乙烯生产过程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

氯乙烯生产过程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

氯乙烯生产过程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摘要:PVC在生活中很常见,在现有的电石法PVC生产过程中,氯乙烯生产过程的设计,安装还有各个工艺之间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长时间的使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本文就针对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对相关行业的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氯乙烯;气柜;电石法;优化改进湿式氯乙烯气柜在电石法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气柜的恒压特性对氯乙烯合成系统进行压力调节,确保上下游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其次,氯乙烯气柜对生产过程中的氯乙烯气体具有缓冲和临时储存的作用,可以再次利用气体,所以,气柜的平稳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

1 氯乙烯气柜概述1.1工艺流程有合成转化器反应生产的粗氯乙烯经除汞,降温,水洗,碱洗去除夹带未反应的氯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后,一部分的粗氯乙烯经过气液分离的方式进入到气柜中,另一部分经机前冷却机器、除雾器降温和除水后进入螺杆式压缩机加压,然后输送给精馏工序进行更加精细的处理。

同时,氯乙烯会被聚合装置,糊树脂还有精馏装置回收,回收的氯乙烯经过汽水分离器由单独的管线输送到气柜中。

1.2氯乙烯气柜的工作原理气柜运行的原理主要是气体管道穿过水槽底板和水槽中的水进入钟罩,从而实现了气体的输入和排出。

上下相连的塔节间用水封挂圈连接并实现了密封。

当向气柜压送气体的时候,钟罩就会不断的上升,而下面挂圈就会从水槽中取出水,当钟罩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钟罩下挂圈于第二塔节上挂圈连接,第二塔节上面挂圈立板就会插入到钟罩下面挂圈封水,这个时候第二节也就会被吊起来。

在气体被输出的时候,钟罩和塔节的动作过程就会反过来,钟罩及塔节依靠导轨和导轮可以保证升降的平稳性。

1.3氯乙烯气柜的作用氯乙烯气柜的主要作用有以下3个方面:(1)压力平衡调节通过对气柜顶部配重块进行调整来恒定气柜压力的,进而是合成系统压力稳定,保证装置安全平稳的运行。

主要原理是在聚合装置回收气,糊树脂装置回收期呈现出连续且压力不稳定的状态时进入气柜汽水分离器入口后,通过气柜的压力平衡,可以将气柜汽水分离器至压缩机进口氯乙烯压力稳定控制住,为后续的机械运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氯乙烯的危害特性

氯乙烯的危害特性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oethylene中文名称2:乙烯基氯英文名称2:vinyl 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64CAS No.:75-01-4分子式:C2H3Cl分子量:62.5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氯乙烯≥99.99% 75-01-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环境危害: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

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

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等行业的有机化合物,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源。

本文将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角度出发,对氯乙烯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

一、氯乙烯的制备过程氯乙烯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乙烯氯化反应、脱水、脱碳酸、高温裂解等环节,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1、储罐泄漏或爆炸:由于储罐内气体压力较高,如果储罐密封不良或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储罐泄漏或爆炸的风险。

2、反应温度控制不当:氯乙烯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温度非常关键,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就会导致反应失控或产生不良反应,从而使设备或人员发生危险。

3、催化剂中毒:氯乙烯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通常是有毒的,如果操作不当或催化剂泄漏,就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的风险。

4、固体或液态物资堆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或液态物资,如果操作不当或存储不当,就可能导致堆积崩塌或泄漏的风险。

氯乙烯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储存和运输,储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1、泄漏或泄露:氯乙烯储运过程中,如果容器或管道泄漏或泄露,就有可能导致爆炸、火灾等事故的风险。

2、火源或静电:在氯乙烯储运过程中,如果存在火源或静电,就可能引起氯乙烯爆炸的风险。

3、储存条件不良:如果氯乙烯储存条件不良,如储存温度过高或过低,就会导致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危险的释放或产生不良反应。

1、操作不当:在使用氯乙烯时,如果操作不当,如使用不当的设备或不到位的保护措施,就可能导致人员中毒或设施损坏的风险。

2、有害气体释放:氯乙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释放有害气体,如氯气等,如果没有合适的排放措施,就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

综上所述,氯乙烯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源,需要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来防范和解决潜在危险。

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温度控制、储罐密封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采取稳妥的防护措施。

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应关注容器和管道的完整性,并采取密闭储存或排放措施,减少氯乙烯泄漏风险。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聚合物、橡胶和溶剂等行业。

然而,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介绍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和使用过程中的危害。

首先,从生产过程来看,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害。

首先,氯乙烯的生产会释放大量的有机物和氯气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其次,氯乙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原料和催化剂,如氯化铝、氯化亚铁等,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防治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工艺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次,要进行环境保护工作,采取防止有害气体泄漏的措施,如安装排气装置、封闭操作设备等。

同时,对有害气体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治理,如利用吸附、吸收、催化氧化等技术,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其次,从使用过程来看,氯乙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首先,氯乙烯属于可燃物质,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其次,氯乙烯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氯化氢、二氯乙烷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此外,氯乙烯对环境也有一定污染作用,如污染水体、土壤等。

针对氯乙烯使用过程中的危害,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防治。

首先,要加强火灾和爆炸防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防火和防爆设备。

其次,要加强通风和排气工作,减少有害气体的积累和浓度。

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对于有害气体的处理,可以采用吸附、吸收、催化氧化等技术,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总结来说,氯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为了防治这些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选择安全可靠的工艺和设备、进行环境保护和有害气体处理、加强火灾和爆炸防护、做好个人防护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中减少危害,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PVC)的制造、溶剂的生产以及合成橡胶等领域。

然而,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首先,氯乙烯是一种剧毒的物质,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接触氯乙烯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损伤。

短期接触高浓度的氯乙烯可引起眼刺激、呼吸急促、头痛和晕眩等症状。

因此,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面具、防护服和防护手套等。

其次,氯乙烯是一种易燃物质,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风险。

氯乙烯的爆炸下限为3.6%,一旦浓度超过该限值,就可能引发爆炸。

因此,在氯乙烯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氯乙烯的浓度,防止其超过爆炸下限。

同时,要做好火灾防护工作,如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设备和防爆设施等。

此外,氯乙烯也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氯乙烯与其他物质接触,特别是碱性物质,以减少腐蚀风险。

同时,要严格控制氯乙烯的pH值和温度,避免出现腐蚀性的反应。

为了防治氯乙烯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管理:加强对氯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危害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加强防护设施:建立完善的个人防护措施,为工人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护设备,确保其有效性。

3. 控制泄漏:加强氯乙烯的泄漏监测和控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泄漏物质扩散,并减少对环境和周围人群的影响。

4. 加强火灾防护:严格控制氯乙烯的浓度,防止超过爆炸下限,安装有效的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加强火灾防护措施。

5. 加强监测和检测:建立氯乙烯的监测和检测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氯乙烯浓度、pH值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

综上所述,氯乙烯在化工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只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加强管理和控制,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危害的发生。

氯乙烯是有毒易燃易爆气体

氯乙烯是有毒易燃易爆气体

氯乙烯是有毒易燃易爆气体氯乙烯是一种无色、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

它主要用于制造聚氯乙烯(PVC)树脂、涂料、溶剂、塑料、橡胶、农药和医药等产品。

但是,在使用氯乙烯时,我们也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氯乙烯的危害氯乙烯的主要危害是其毒性和易燃易爆性。

接触氯乙烯会导致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甚至致盲和呼吸困难。

长期暴露于氯乙烯环境中的人可能会患上皮肤病、肝脏和肾脏损伤、癌症等疾病。

此外,由于氯乙烯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它在遇到火源时极易燃烧甚至爆炸,而这种爆炸可能对人员和设施造成伤害。

氯乙烯的安全使用为了避免氯乙烯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下面是一些安全使用氯乙烯的建议:1.保持氯乙烯的通风性:在使用氯乙烯时,确保使用场所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减少空气中氯乙烯的浓度。

同时,避免在封闭的空间中使用氯乙烯。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氯乙烯时,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防止氯乙烯进入人体和接触皮肤。

3.避免火源:氯乙烯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在使用氯乙烯时,必须避免火源附近的情况。

同时,也要禁止吸烟等行为以防止点燃氯乙烯。

4.严格管理:在使用氯乙烯时,要进行严格管理,例如要对使用氯乙烯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确保他们知晓遇到危险和紧急情况时应该怎么做。

5.废气处理:在使用氯乙烯时,产生的废气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以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总结综上所述,氯乙烯是一种有毒、易燃易爆的气体,对人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在使用氯乙烯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我们应该对氯乙烯的危害有清晰的认识,并注重使用氯乙烯的安全问题,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的危险。

本文将从火灾危险性分析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火灾危险性分析:1. 原料储存和处理:PVC生产中需要使用氯气、乙烯等原料,氯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而乙烯也是易燃气体,因此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的隐患。

2. 反应过程:PVC生产中需要进行聚合反应,此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过氧化和气相聚合等方法,这些方法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火花,进而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 电气设备:PVC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炉、开关等,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和火花,可能引发火灾。

4. 危险废物管理:PVC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危险废物,如废气、废水等,这些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对策:1. 严格管理原料储存和处理:储存和处理氯气等易燃易爆原料时,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程执行,如采用密闭容器、合理排气等方式,确保原料的安全存储和处理。

2. 控制反应过程: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温度的升高,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和火花,如使用冷却装置控制反应温度、采取加/冷料法控制反应速度等。

3. 定期维护电气设备:对于涉及到高温和易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采取防火措施,如安装防火板、设置防火墙等。

4. 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气、废水等的处理和监管,避免废物的积聚和泄漏,减少引发火灾的可能。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的危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这些对策包括严格管理原料的储存和处理、控制反应过程的温度和速度、定期维护电气设备以及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等。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对策,才能有效地减少火灾的发生,并确保聚氯乙烯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

2023年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2023年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2023年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引言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中,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然而,氯乙烯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害性。

本文将探讨氯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氯乙烯的危害1. 毒性氯乙烯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有较强的损害作用。

暴露于高浓度的氯乙烯会导致呼吸系统症状,如嗜睡、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

长期接触氯乙烯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引发肝脏损害、神经系统疾病等。

2. 爆炸性氯乙烯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其爆炸范围为3.9%-12.5%。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氯乙烯容易泄漏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破坏臭氧层氯乙烯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大的气体。

其释放到大气中后,会损耗臭氧分子,造成臭氧层的稀释和破坏,增加紫外线的辐射,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二、氯乙烯的防治措施1. 生产过程中的防护在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包括:(1)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安全准备工作;(2)使用密闭的设备和系统,避免氯乙烯的泄漏;(3)加强现场管理,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处理漏底、漏泄现象;(4)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储存和运输措施氯乙烯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包装容器,如耐压耐腐蚀的钢质储罐和专用运输罐;(2)采取密闭、防火、防爆措施,确保氯乙烯的安全存储和运输;(3)定期检查储存罐和运输罐的密封性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4)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操作。

3. 废气处理和排放控制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排放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如催化燃烧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等,对氯乙烯废气进行净化处理;(2)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气的产生;(3)合理设计废气管道和排放口,确保废气的安全排放,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4)定期监测和检测废气的成分和浓度,及时调整和改进废气处理系统。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模版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模版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模版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化学物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就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氯乙烯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氯乙烯具有较高的毒性,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具有一定的刺激和损害作用。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氯乙烯环境中,会导致眼睛、皮肤、呼吸系统等部位的刺激症状,如眼结膜炎、皮炎、咽炎等。

同时,氯乙烯还可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中毒反应。

此外,长期接触氯乙烯还可能引发某些慢性疾病,如肝脏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

2.对环境的危害氯乙烯在大气中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其挥发后容易形成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

这些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这些废物含有氯乙烯和其它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二、氯乙烯的防治模版1.加强管理和监控要加强对氯乙烯生产企业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同时,对生产车间、设备、仓库等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维护,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2.改善生产工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废物产生。

采用先进的蒸馏、吸附和净化技术,提高产品纯度,减少废物生成。

此外,注重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其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3.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培训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氯乙烯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加强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的编制和培训,确保操作员熟悉操作流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4.加强监测和检测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对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测。

定期对企业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抽样分析,确保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氯乙烯自聚对聚合系统生产及PVC质量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氯乙烯自聚对聚合系统生产及PVC质量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在聚合系统投料时, 氯乙烯单体管道内压力为 1.2 pMa,投料结束后阀门迅 速 关 闭 ,管 道 内 未 能 泄 压,仍然保持在氯乙烯单体入料时的压力,在此种环 境下, 管道内的氯乙烯单体便会产生低聚合度的 PVC。 因此,在投料结束后必须对氯乙烯单体管道进 行泄压,使其压力同单体贮槽内的压力平衡,减少氯 乙烯管道内自聚。 3.5 改善操作条件
危化品行业被列入 全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重点领域 近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 “打非治违” 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与此同日,国 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 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从 4 月中旬至 9 月底 集中 6 个月时间, 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 “打非治 违”专项行动,危化品等 9 个行业列入此次专项行动 的重点。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指出, 当前全国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非法违法、违规违章 行为仍然是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重要 原因。 马凯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以煤矿、
在正常生产中, 氯乙烯单体贮槽必须保持一定 的液位, 合成送的氯乙烯单体需在贮槽内静置一段 时间方进行投料。在这种条件下,(具有一定温度、压 力、含水、同金属接触)可形成一定的自聚物沉积在 贮槽内。 因此必须控制氯乙烯单体贮槽的液位在可 供聚合投料一次即可, 以缩短氯乙烯单体在贮槽内 的停留时间。生产实践证明,氯乙烯单体贮槽温度为 15 ℃以下时,不易产生自聚。 聚合车间的回收系统 和氯乙烯单体贮槽是相联的,回收的单体经一、二级 冷 凝 器 (CN-1F、CN-2F) 冷 凝 后 , 进 入 回 收 单 体 贮 槽 (TK-3B),单体回收流程见图 1。
3.6 避免氯乙烯单体和氧直接接触产生自聚 在检修和单体接触的设备、管线后,再次使用前要

氯乙烯生产过程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

氯乙烯生产过程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

氯乙烯生产过程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摘要:现阶段,在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一旦管控不严格,就有可能导致氯乙烯气产生泄漏事故,一旦遇到火源就会产生燃爆,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有可能带来人员伤亡事故。

基于此,本文就氯乙烯生产过程危险分析及安全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氯乙烯;生产过程;危险;安全;1 氯乙烯性质、气柜、聚氯乙烯生产工艺1.1 氯乙烯性质氯乙烯(C2H3Cl)又名乙烯基氯(Vinylchloride)是一种易液化、无色且有醚样气味的气体,沸点-13.9℃(常温气态),闪点-78℃,极易燃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3.6%~31.0%(体积比),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空气密度比为 2.15:1,比空气重,泄漏后向低洼处聚集,并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氯乙烯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氯乙烯既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急性中毒表现为麻醉作用:轻度中毒时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

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类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应避免接触、沾染到氯乙烯。

1.2 氯乙烯气柜结构储气作为产气与用气之间的平衡调节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储气容器称为气柜。

气柜是用水作密封介质的储气罐,它是在水槽内置放塔节及钟罩,钟罩带塔节随气体的充入或放出而升降。

按照储气压力大小,气柜分为低压和高压两类;低压气柜按照密封方式的不同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湿式气柜用钢量少,机械加工件少,施工难度低,但是水封导致柜体易腐蚀,维护保养要求和投入较高。

无外导架直升气柜结构简单,制造较容易,但抗倾覆性能较差,台风地区及地震带地区不宜采用;而且无外导架直升气柜一般只用于单节气柜。

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

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

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氯乙烯是一种危险物质,在室温下为无色易燃气体,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PVC塑料的单体。

氯乙烯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认定为致癌物质,长期吸入氯乙烯“可能与脑癌、肺癌和一些血癌有关”。

氯乙烯燃烧时可产生光气和氯化氢等有毒气体。

光气可致人呕吐和呼吸困难,在最急性接触中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氯乙烯的用途1.氯乙烯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

氯乙烯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3.6%~33%(体积),闪点-78℃,在加压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2.用途:氯乙烯是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即PVC,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

也可与乙酸乙烯酯、丁二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偏氯乙烯等共聚,制造胶黏剂、涂料、食品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

利用其低沸点的特性可用作冷冻剂;还可用作染料及香料的萃取剂。

3.对环境的危害: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由于其挥发性强,在大气中易被光解、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故不会造成持久的环境危害。

废弃后应使用焚烧法处置。

氯乙烯比空气重还是轻?氯乙烯密度更大。

氯乙烯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是空气的2.15倍。

氯乙烯有毒,属于易燃物。

氯乙烯与空气接触会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

氯乙烯的危害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等媒体2月13日报道,当地时间3日晚,一列运载危险化学品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脱轨起火,导致危险化学物质氯乙烯泄漏。

大火从3日21时延续到次日早上。

而相关的多个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榜。

这次事故究竟有多严重?泄露的化学物质氯乙烯到底为何物?泄露的化学物质为何物?有多危险?报道称,丙烯酸丁酯是一种透明的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水果气味,常用于制造塑料和油漆,可以通过皮肤接触摄入,尽管丙烯酸丁酯容易与水混合且在环境中移动很快,但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剧烈。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行业资料:________ 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10 页化工生产中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在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都有接触氯乙烯的可能,尤其是生产聚氯乙烯的聚合釜的清理,清釜工的慢性氯乙烯中毒可能性最大。

应用聚氯乙烯树脂或含有氯乙烯的共聚物熔融后制作各种塑料制品时,释放出氯乙烯单体,有时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氯乙烯浓度很高,极易引起中毒。

2、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脏损伤、消化功能障碍、肢端溶骨症、皮肤损伤等。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神经系统:表现为眩晕、头痛、乏力、失眠或嗜睡、多梦、易惊醒、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等。

有时呈头重感、定向障碍、性情改变、四肢酸痛、手掌多汗,手指、舌和眼睑震颤等。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呃逆、腹胀、便秘等。

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皮肤改变:有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或有手掌角化、指甲变薄等改变。

肢端溶骨症:聚氯乙烯制造的清釜工多见。

表现为手指发麻,指尖有刺痛或酸痛感。

手部x线拍片显示,末节指骨的一个或多个粗隆边缘有半月形缺损,甚至骨干有溶骨性缺损。

有时指关节排列不齐。

致癌: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已列为国家法定职业病名单。

第 2 页共 10 页3、预防措施1.设备密闭氯乙烯制造和聚氯乙烯制造过程中,都必须做好管道的密闭。

注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杜绝跑、冒、滴、漏。

2.清釜技改以往聚合釜人工清釜,一釜一清,清釜工要接触大量氯乙烯。

技术改造后,聚合釜壁涂防结剂,几十釜甚至上百釜清一次。

清釜用高压水(10MPa)清洗,避免了工人直接接触氯乙烯。

3.抽取单体从聚氯乙烯树脂成品中经冷却真空抽取氯乙烯单体,使成品中的氯乙烯单体含量由原来的1%左右,降到10ppm以下。

氯乙烯的危害特性

氯乙烯的危害特性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oethylene中文名称2:乙烯基氯英文名称2:vinyl 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64CAS No.:75-01-4分子式:C2H3Cl分子量:62.5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氯乙烯≥99.99% 75-01-4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环境危害: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乙烯简介第一部分氯乙烯物理化学性质1 名称化学名:氯乙烯(chloroethylene)、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2 物理性质2.1 性状:无色、有醚样气味、易液化气体,沸点-13℃,临界温度151.5℃,临界压力5.57MPa。

相对密度2.2%。

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3.6%~33% (体积),在加压下更易爆炸。

2.2 贮运: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3 化学性质结构式: CHCL=CH2不饱和度:1分子式C2H3CI 相对分子量62.4987密度(空气=1) 2.2 闪点-78℃熔点159.7℃危险性符号R11 R12 R45 R23/24/25 R39/23/24/25CAS登录号75-01-04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数有机溶剂EINECS登录号200-831-0 UN危险货物UN1086 2.1稳定性:稳定危险反应:与强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烈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禁配物:强氧化剂危险的分解产物:氯化氢第二部分氯乙烯的生产1 氯乙烯的发现1835年法国人V.勒尼奥用氢氧化钾在乙醇溶液中处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

20世纪30年代,德国格里斯海姆电子公司基于氯化氢与乙炔加成,首先实现了氯乙烯的工业生产。

初期,氯乙烯采用电石,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加成的方法生产,简称乙炔法。

以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转向以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

194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二氯乙烷法。

为了平衡氯气的利用,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又开发了将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联合生产氯乙烯的联合法。

1960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乙烯经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开发成以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发展。

乙炔法、混合烯炔法等其他方法由于能耗高而处于逐步被淘汰的地位。

2 氯乙烯的生产技术进展VCM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生产方法采用电石为原料的乙炔法路线,电石水解生成乙炔,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VCM。

由于该工艺能耗较高,污染严重,因此自以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问世之后就逐渐被淘汰。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95%以上的VCM产能来自乙烯法工艺。

此外还开发出以乙烷为原料的VCM工艺路线。

2.1 乙炔法VCM生产工艺乙炔法路线是电石水解生成乙炔,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VCM。

该方法虽然是生产VCM 最早的工业化方法,设备工艺简单,但耗电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该方法在国外基本上已经被淘汰,由于我国具有丰富廉价的煤炭资源,因此用煤炭和石灰石生成碳化钙(电石)、然后电石加水生成乙炔的VCM生产路线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我国VCM的生产目前仍以乙炔法工艺路线为主。

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VCM可采用气相或液相工艺,其中气相工艺使用较多。

将气相反应物与循环气体活化后送人反应器,压力和温度缓慢上升,与催化剂接触后急冷并部分液化,VCM产品从反应器后的第一只塔顶作为液相获得,大部分塔顶产物(如HCL、C2H2、C2H2CL)循环至反应器。

反应物组成根据催化剂性能可从1:1到1:10(moL) (HCL过量),乙炔转化率达95%~100%。

反应通常采用多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以活性炭负载HgCL2为催化剂,Hg含量为2%~10%(wt)。

另外沸石和分子筛也可用作催化剂载体。

由于Hg的挥发性对反应器操作和产量至关重要,因此常添加氯化铈、氯化铜及一些聚合物以降低催化剂的挥发性。

在电石法制VCM工艺技术中,精馏的效果直接影响VCM的质量。

使用传统精馏装置,VCM纯度仅能达到99.8%,而且由于精馏装置的结构与材质原因,装置运行过程中易结垢腐蚀泄漏、连续运行时间受限。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开发了适用于VCM精馏的新型高效导向筛板精馏塔,并研制出复合孔径高效导向筛板,可将VCM纯度提高至9.9%以上,增加了乙炔法制VCM的产品价值。

首次开发的单套生产能力26万吨/年的高低沸物精馏塔和高效VCM精馏系统,精馏中乙炔等低沸物杂质含量降至2×10-6以下,二氯乙烷等高沸物杂质含量降至3×10-6以下。

2.2 乙烷法VCM生产工艺为了充分利用富含乙烷的天然气资源,降低原料成本较低,Goodrich魯姆斯孟山都,ICI及EVC等公司都在研究开发乙烷氧氯化制VCM的新工艺。

其工艺的关键是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减轻设备腐蚀并减少副产物的生成量,副产的氯代烃可转化成VCM,提高乙烷的转化率;另外,该新工艺将乙烷和氯气一步反应转化为VCM,仅使用1个反应器;由于不以乙烯为原料,所以VCM的生产不必依赖乙烯裂解装置。

新工艺与乙烯法工艺相比,因乙烷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生产成本可降低20% -30%。

EVC公司在德国Wilhelmshaven兴建了一套1000吨年乙烷法中试装置,该工艺的特点是其催化剂可使反应在低于400℃的温度下进行,降低了对建筑材料的依赖。

反应器流出物部分冷凝后送人分离器,分成三种物流,即湿气相物流湿氯化烃液相物流和含大量HCI 的液相物流。

HCI通过干燥塔进行回收。

该工艺的关键之处是氧氯化反应器。

送人的乙烷与再循环的氯化氢混合,并与氧气(或富含氧气的空气)和来自这个工艺中另一处的饱和氯化烃一起,导人到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反应生成VCM。

在墨西哥海湾地区建有一套15万吨年工业生产装置,且还在筹建一套30万吨年的新装置。

吉林大学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利用研究所合作,以乙烷为原料,经氧氯化催化合成VCM。

研究结果表明,该合成路线是制备VCM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工艺路线。

他们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uCL-KCL-LaCl3三组分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乙烷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体系中乙烷的转化率较稳定,乙烯和氯乙烯初始选择性之和超过80%。

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氯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明显下降。

XRD、N2吸附,TGA/DTA和XPS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中的活性物种Cu2+还原成Cu+,并且积碳的产生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减小。

活性物种Cu2+的减少及比表面积的降低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该结果对催化剂的改进及乙烷氧氯化制VCM的工业进程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3 乙烯法VCM生产工艺乙烯氧氯化法由美国Goodrich公司于1964年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工艺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合理,目前世界上采用本工艺生产VCM的产能约占VCM总产能的95%以上。

乙烯氧氯化法的反应工艺分为乙烯直接氯化制EDC、乙烯氧氯化制EDC和二氯乙烷(EDC)裂解3个部分,生产装置主要由直接氯化单元、氧氯化单元EDC裂解单元、EDC精制单元和VCM精制单元等工艺单元组成。

直接氯化有低温氯化法和高温氯化法;氧氯化按反应器型式的不同有流化床法和固定床法,按所用氧源种类分有空气法和纯氧法; EDC裂解按进料状态分有液相进料工艺和气相进料工艺等。

具有代表性的Inovyl公司VCM工艺是将乙烯氧氯化法提纯的循环EDC和直接氯化的EDC在裂解炉中进行裂解生产VCM。

经急冷和能量回收后,将产品分离出HCI( HCI循环用于氧氯化)、高纯度VCM和未反应的EDC(循环用于氯化和提纯)。

来自VCM装置的含水物流被汽提,并送至界外处理,以减少废水的生化耗氧量( BOD)。

采用该生产工艺,乙烯和氯的转化率超过98%,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0多套装置采用该工艺技术,总生产能力已经超过470万吨/年。

3 生产工艺总结乙烯法是现今工业生产VCM的主导方法。

目前,采用该方法生产VCM装置在催化剂的开发应用和工艺改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今后应该继续加大新型催化剂以及现有生产工艺的节能改进,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置的利用率。

对于乙炔法生产工艺,今后应该继续集中于改进传统的生产工艺,解决汞催化剂污染。

回收利用VCM尾气,降低能耗及节省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

传统的直接氯化工艺是氯气和乙烯混合后进人直接氯化反应器,反应器中有一定浓度催化剂FeCl3 的EDC液体。

反应温度控制在85~95'C,压力为115 KPa。

乙烯在液相中被氯化生成EDC,反应器中的反应热由EDC汽化移走。

目前,世界VCM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未来亚洲地区仍将是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地区,但中东地区发展将十分迅速。

随着我国PVC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VCM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仍将得到- -定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VCM大都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工艺,在技术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今后仍应该加大乙烯法工艺路线的技术开发,以便提高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保证我国PVC行业健康稳步发展。

第三部分氯乙烯的危害1 危险性概述1.1 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1.2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1;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加压气体;致癌性,类别1A1.3 标签要素:1.4 象形图1.5 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体,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即使没有空气仍可能发生爆炸反应。

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1.6 物理和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7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氯乙烯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冻伤,出现局部麻木,继之出现红斑、水肿,以至坏死。

眼部接触有明显刺激症状。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

重度中毒可引起肝硬化。

皮肤经常接触,见干燥、皲裂,或引起丘疹、粉刺、手掌皮肤角化、指甲边薄等;有时偶见秃发。

少数人出现硬皮病样改变。

肝血管肉瘤系氯乙烯所致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职业性肿瘤,本症主要见于清釜工。

1.8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2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

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

安全储存:防日晒,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上锁保管。

废弃处置:本品及内装物,容器依据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 PC-TWA:10mg/m3[G1]美国(ACGIH) TLV-TWA:1ppm监测方法: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