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有效历史教学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创设有效的历史教学情境
摘要:情境教育的好处是把教材演活了,把学教活了,把教学过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因此,“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探索。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经过不断的尝试和革新,情境教学法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它的运用将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持久的活力。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灵动情境
历史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学生课外喜欢看一些历史故事,在日常的谈话和作文练习中常常引用历史典故,但他们在历史课上却无精打采,成绩也不理想。灵动的历史在我们的课堂上变成失去血肉的骷髅、没有羽毛的孔雀。如何将血肉填充进去,如何让孔雀长出羽毛,如何让本身灵动的历史在课堂上活起来呢?我们可以尝试创设情境,用情境教学把我们课堂中缺失的东西补进去。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配合其他如语言、挂图、实物、模型以及录音、录像等手段,共同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的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悟历史,从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一、利用图物营造情境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
物、模型等直观的材料,创设物具情境,展示物具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不仅可以使课上的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经久不忘,还可以把较为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例如:在讲《文化大革命》一课时,怎样评价毛泽东,成为了这节课的难点。于是我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徽章的图片,问:大家如何看待毛泽东?能不能因为文化大革命就否定他呢?
学生甲: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为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学生乙: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学生丙: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快速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丁:由于被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教师总结: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发动的,但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而产生了动乱的局面。但我们不能因为毛泽东的晚年过失而否认毛泽东的贡献。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要做到全面评价,看主流、看本质。
通过不同时期毛泽东徽章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回想不同时期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从而形成了对毛泽东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的知识迁移,是学生内化的知识。
二、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能够巧设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之一。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即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心愤口悱”的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讲授“全面内战爆发”时,为了体现问题探究的情境,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老师:同学们,最想发动内战的是谁?
学生:蒋介石。
老师:那么蒋介石凭借什么发动内战?
学生:有美国做帮凶。
老师:美国为什么帮蒋介石,而不帮共产党?
学生:蒋介石听命于美国,甚至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
老师:蒋介石想要发动内战,为什么还要三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呢?
学生:为了欺骗群众,赢得准备时间。
老师:如果你是毛泽东,你去不去谈判?为什么?
学生甲:不去,因为个人的生命难以保证。
学生乙: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共产党要和平的诚意。否则,国民党可以把不要和平的帽子扣在共产党的头上。
老师:大家认为重庆谈判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学生甲:没有意义。因为谈判的最后结果还是发动内战,而且为国民党赢得了准备战争的时间,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而言,没有避免战争的爆发。
学生乙:有重大意义。谈判让中国人民了解了要发动内战的是国民党,展示了共产党希望和平的诚意,使共产党得到了民心,为以后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堂课,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带入到解放战争前夕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线索,学生还在互动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情境中,为从根本上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身临其境感受情景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创设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历史场景,把古今联系起来,贴近学生生活,从视觉、听觉、心理等多方面给予信息刺激,有助于将抽象、枯燥的历史事物及历史事件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由今忆古,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讲授《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教科书描述了战前宗主国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人民日益紧张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这样来领会这
一关系。
老师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五角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
(教室里一片哗然)
学生嘟囔:“这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比商店里还贵?”,“我的钱如果买了纸,就不够午饭了,怎么办”,“怎么别的老师不收钱”。
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老师一再说:“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所有的学生都交了钱,试卷上的题是: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请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由于老师利用现实的状况模拟美国独立战争前美国人民的生活苦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实感觉创设情境,回味历史,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师设计的试卷题目,学生从自我情感体验迁移到美国独立战争前美国人民的感受。
四、角色扮演重现情境
历史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很遥远的,学生去体会当时的情景确实有一些难度。如果让学生像演戏一样,分角色扮演历史上的人物,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再现当时的情境,那么学生就可以在愉悦中掌握知识了。
我在讲授《香港、澳门的回归》一课时,对于其回归历程安排了如下的历史剧:
老师(过渡):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是那么容易的,就香港回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