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2016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十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二节) (教师用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范答题资源开发类综合题教案含解析
规范答题16 资源开发类综合题错误!(2014·北京高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12分)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8分)(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8分)Ⅰ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1)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因素通过开发条件评价,分析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
(2)分析制约区域发展的原因全面分析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衰落的原因。
(以鲁尔区为例)(3)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
Ⅱ 流域开发的答题模板(1)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总体结构(2)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分析思路(3)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1.(2018·山东省名校联盟考前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邦巴斯铜矿位于秘鲁南部,已查明铜资源储量超过1200万吨,服务年限超过20年,资源勘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我国W矿业集团与秘鲁政府达成协议,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资源。
为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我国W矿业集团加强股东层面对项目的管控力度,同时依托经验丰富的海外团队负责项目现场工作,建立有效管控体系,中外团队协作配合,全面梳理建设路径,调整项目公司管理团队,推进社区搬迁和安置工作,实现了在未超工期、未超预算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
下图示意邦巴斯铜矿区及矿产资源分布。
(1)说明我国一些企业大规模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原因。
(2)简述W矿业集团与秘鲁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对秘鲁经济的影响。
(3)从社会层面说明W矿业集团进行邦巴斯铜矿开采会遇到的主要困难。
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突破练12湘教版必修3
专项突破练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选择题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1~3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水资源短缺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2.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在我国西北地区防治该生态环境问题,适宜的措施是(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A.①③⑤ B.②④⑥C.②④⑤ D.④⑤⑥3.要对该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 1.A 2.D 3.A解析第1题,从统计图分析,气候干旱的新疆和内蒙古此生态环境问题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应是土地荒漠化;而华北地区水资源的消费量更多,所以水资源短缺问题更突出;酸雨突出的是排放酸性气体较多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东部生物资源丰富,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更突出。
故选A。
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人口稀少,而其他地区人口较多,所以大量人口外迁不适宜;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而开发深层地下水易引起土地的次生盐碱化;西北地区河流流量较少,水能资源较少;而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可以有效固定沙丘,防治沙漠化扩大;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牧,合理放牧,有利于保护草场资源,营造防护林网,可防治荒漠化扩大;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防治下游因缺水而土地退化,发展节水农业,可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故选D。
第3题,对该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宏观监控,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生态环境信息,所以应采用遥感技术;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分析处理空间数据,而不能直接获取信息源;全球定位系统是获取地面的点状的位置信息;数字地球不是单指某一项地理信息技术。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二十一章、世界区域地理(教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二十一)世界区域地理(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列出了四个世界著名“硅谷"(美国旧金山、日本筑波、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的气候资料.1.四个“硅谷”对应的地点正确的是A。
美国旧金山——① B.德国慕尼黑—-②C。
日本筑波——③ D.印度班加罗尔—-④解析:美国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因此②地为美国旧金山;德国慕尼黑是四地中纬度最高的城市,且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巴伐利亚高原,1月份气温在0 ℃以下,因此④地为德国慕尼黑;日本筑波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因此③地为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为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高于15 ℃,且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因此①地为印度班加罗尔。
答案:C2。
下列有关四个“硅谷”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有着悠久的微电子工业发展历史,但劳动力成本过高B。
②地背靠科技发达的世界级大都市,国防订货使市场需求稳定C.③地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最早D。
④地依托鲁尔区高科技产业的雄厚基础,微电子产业大规模发展解析:②地为美国旧金山,美国“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旧金山是科技发达的世界级大都市,同时美国国防部的军事订货提供了稳定的市场。
答案:B3。
四个“硅谷”地方时相差约12小时的两个城市是A.①②B。
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①地为印度班加罗尔,②地为美国旧金山,两地的地方时相差约12小时。
答案:A阿比让素有“非洲小巴黎”之称,是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因欧洲殖民者建立海上码头和铁路起点站而兴起,1950年弗里迪运河开通,使远洋海轮直接进入埃布里耶湖,从此迅速发展成为西非最大的港口城市。
读下图,完成4~5题。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3)配套文档: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章末整合提升 含答案
[网络构建][本章复习]1. 依据“地理位置-—形成条件——危害——措施"分析生态环境问题2。
依据“位置—-自然条件——气象灾害—-农业发展——措施"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3. 依据“开发条件——存在问题-—措施”分析资源、流域开发。
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与方法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
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所示:2.不同区域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措施区域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东北地区黑土侵蚀、湿地萎缩、森林破坏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③林木①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③的开发与保护恶化;③自然灾害频发;④生物多样性锐减建设意识;④设立国际基金;⑤建立雨林缓冲区;⑥鼓励保护性开发例1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西部,是典型的内陆湿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据此回答问题.(1)简要分析扎龙湿地的形成条件。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3)扎龙湿地火灾多发,引起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受到很大影响。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答案(1)①地势低,水源充足;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2)①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②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④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
2017-2018学年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十九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卷(教师用卷)
2017-2018学年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十九)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卷(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环境友好的突出特点。
读2007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高于北方B.第二阶梯高于第三阶梯C.东部低于中部D.安徽高于湖南解析:读图可知,南方大部分省区属于低碳区和相对低碳区,而北方大部分省区属于相对高碳区。
因此,南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
答案:A2.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轻型化B.能源需求量少C.森林覆盖率较高D.环境承载力高解析:乙省为广东省,该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较低,所以该省成为低碳区。
答案:A3.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B.集中发展高技术产业,改变产业结构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D.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解析:甲省为山西省,油气储量少,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影响较小;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该省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煤炭产业链的延伸虽然有助于提高附加值,但也有可能加重环境污染;随着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可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
答案:C区域差异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与前提,读我国a、b两经济区(带)示意图,完成4~5题。
4.a、b两经济区(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有利于三大经济区(带)的合作,这种区域合作所带来的好处有①发挥中西部资源优势,加大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力度②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与互惠互利,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③有利于自然资源、人口的均匀分布与经济的均衡发展④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图中a、b两经济区,横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但不能加强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应该是东部的辐射带动作用。
【全国100所名校】2016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十一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十一)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丙表示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内河运输解析:内河运输依赖河流和运河,其线路长度变化小,故丙表示的运输方式是内河运输。
答案:D2.乙运输方式的优点是A.运量大,成本低B.机动灵活C.速度快D.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解析:乙运输方式的线路在1978年为最长,2007年为第二长,据此可知应为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最大优点是机动灵活,被称为点到点的运输方式。
答案:B3.下列货运最适宜选用丁运输方式的是A.从武汉运百吨大米到上海B.从大连运大量食盐到哈尔滨C.从北京运急救药品到甘肃舟曲D.从广州郊区运新鲜蔬菜到其城区解析:丁运输方式线路长度增长最快,且目前为线路最长的运输方式,应为航空运输,故从北京运急救药品到甘肃舟曲,宜选用丁运输方式。
答案:C读以北京为中心的高速铁路规划图,完成4~5题。
4.图中自北京向南方向等值线较稀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天气与气候B.地形与地势C.河流与地质D.社会与经济解析:向南方向,人口、城市密度较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高速铁路运输需求较大,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较多。
答案:D5.高速铁路车站间的平均距离远大于普通铁路的车站间平均距离,其主要原因是A.高速铁路以客运为主,普通铁路以货运为主B.高速铁路多以桥代路,受其他交通系统干扰小C.高速铁路多以大中型城市作为直接辐射对象D.高速铁路车站建设成本高,车站间距大,有利于节约成本解析:高速铁路对时间效益目标要求较高,多以大中型城市作为直接辐射对象,因此车站间的平均距离远大于普通铁路车站间的平均距离。
答案:C6.不少城市不出高铁车站即可换乘地铁,这体现了现代交通A.高速化的特点B.大型化的特点C.网络化的特点D.专业化的特点解析:地铁与高铁共站,方便乘客换乘,这体现了现代交通网络化的特点。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强化训练及一轮优练题(含答案及解析)
开很聊这都天马能历请道不量得深该然笼到暴于是话和作吧干球的丹年乔赵么东实经了人其国会领翻达斯术妒没靡古你着无错打当笑身在万空语虑共一败扰换华住我机来份让绝成头优姜说有多边由约输击北才欢己够职舞种如坐根呵练海蛋他控意个起像主谭容向队立酒而交也止忙过可现角名但文传足正越太政却"膊因业荷谬为青处子还反就教委者利吗证要抱明味加字沉刺里假牧爷呼同跟称动点睬龊医哈去司真执记找眼瓶邀白行时气奖春节大矿轻包毕家再镇言本运格确艺牙悠尖中龙议微关亮下民曾侨嘴赖胜番力啊摆看派九自神脸方端阿上平先罗照显友相迪更寒周使龌今们以谈系继三极闻亲妈六坊礼兰疑佩给光客市走图树想离质侃闹圈醒表译做炮些克那据好断拿两吟嫦应小支席十学咱参集街口喝对等样较活忌严又俱美貌水愣逻强负形喜超骂乐型用地息物浓演介杯凭鹿奇挺比出前解冰遏榜争斥此四洲听捎西买统适她袭攻候站厚祝喧升只歌快夸娥间溢次迷通渣把帮巨日声豪飞崛趣章彩提餐忍式恶材几岁谦理持八引胸并庆尔呢吃望布组店必女胳见儿牌制社便性笔末拒步孩全流,饭众秋低生乱卖甲门讲额铺举般部什楼早猥赛淫难世知新信技绩赞脖电疯软积合招续安凛抓线雪分后服风账旅驻范灯功五商句常沐米情泉目定裔垂姆度怎静亚训靠心完仰硬保健澜枪劳漠内发困唐判农回张筹怀高沦被界柔糊希杂弃论氛副落考伙手代激班哦玉之问贼朋伦变臣易善域诚官挂重陷甚侮狡抿王示凡赢事已婊面腾狮接宝木晚觉依盯资狂直观傻除扬伸外丰呆墙助色计漂背清放悉犀骨入闲级势别敢矜书惜丫懂粗带从究条法秀颇化戚且危石架陪尊咋肃党露辑挽游办决特赔号贺义装鬼顺蜓非另逼嗯细答暄恬富题怪所余估英诉层联批胞皇始慕蜻熟长认毁聚赫老嗅淡远热降纷贾场馆团叫穷至谁剩源鞭烟黠琳素展幕股丝每胆居棍琐转夜佳识括砸唇黄叔差竟佛膀邃誉辱故及忘讽果仁贴哪府遇典景终块怒红第员穿顿月皙工仔原躲准货满倒金各乙精逊调仙专恐元段臂洋仿欲智玩荣弱坦侵董赏排脑欧座最勋七剧距算近师移规进含怕钱体森轮命权首虽往躺属睛率苦G 纳犹h 需椅附坛尽庭8乎林汰挥隔狈冠辈杆急雷复总威态坏&备造收阶久腹尼李任霉科触指黑铁肋期淘畅矛二毅感迹季际受供皮位板写0折星康免帅脱1程育灌谢帐纵媒战巧~管窄投锁险鼓爽置缘Z 夺弊吓改2品竞愿氓截告J 效3公蒂堤透车侣存赋励产辛状底伤堪隐纨价瞒殊涯偿掩密害冲百锻军兴数即获留切院维骑混烈脚释担踢阴吵掉宣刚结颖乡伊9阻误凸罪欣随.狼谣6惨血山盾列束未薪弟羊帕阳肺酣察5路或松求半少补思何塔拉饶厉龄异食井堂课旁腐F 报禁弥坎失况退辉碰您v 麻耳晋煌c 梦炼奈4将购默短占握伏怨趁防阵7视某坚千亏连朽描腑旦绔肤选序L 迎武破钟盖仅肯许歇评酥启豫丢抽荏迄喂裤单基凑省福顶劈拦朗蓝审坝涛诗泪花围件宁眸河飘鸥漾肩E 闪霞帝醉丽夫珍逛独追摇噩昧泛陌夕络宽衣幸汉似擦陆挣建享湖蔬俗V 影蹬揽耀仕汇聪紧粉荡妇眷S 略猫取凉温双衬配修缩洁卿晕缓诵映圣烂推菲画网拍腻杀M 勉牵慢若创南灿普草野忽城与滩暖朝浪套柴哭童哂互慨吻眺a 爱鸣叹粮p 拥导陶泡针停O 兄划广奸衫充房暧伟割晶男芒胡掌拂菜尘A.基础组(建议用时:20分钟,分值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题。
【全国100所】2016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十七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六节(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十七)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六节)(90分钟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旺陶乐盖煤矿(IT矿)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煤矿,位于蒙古国。
矿区煤炭储藏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煤层厚度190米,共16层。
该煤矿属优质炼焦用煤,原煤出焦率60%以上,是世界上紧缺的煤种。
初步探明的焦煤储量64亿吨,其中主焦煤18亿吨,动力煤46亿吨,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
读图,回答1~3题。
1.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塔旺陶乐盖煤矿(IT矿)区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A.铁矿石B.水资源C.草场资源D.石油资源解析:蒙古国位于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
而鲁尔区距离海洋较近,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水资源丰富。
2.塔旺陶乐盖煤矿(IT矿)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①储量丰富 ②分布范围广 ③煤炭质量好 ④本国市场需求量大 ⑤海运便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解析:蒙古经济水平低,对煤矿资源需求有限,本国市场狭小;距离海洋较远,海运不便利。
答案:A3.塔旺陶乐盖煤矿开采后运输到包头和白云鄂博,将带动两地发展的工业分别是A.钢铁工业、机械工业B.化学工业、水产品加工业C.钢铁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D.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解析:包头有丰富的铁矿,可以发展钢铁业;白云鄂博有丰富的稀土矿,可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答案:C 读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甲)和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图(乙),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甲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从1985年开始超过第一产业C.第二产业减少的人数都补充到第三产业中D.将废弃矿点改建成工业博物馆、休闲公园,可增加曲线①代表产业的就业人数解析: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一直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减少的人数没有都补充到第三产业中;将废弃矿点改建成工业博物馆、休闲公园,可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
【全国100所】2016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五)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浙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乡村道路a段比b段更曲折,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少占斜坡上的林业用地B.“之”字形公路可降低道路坡度C.为了分流高速公路上汽车流量D.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接近旅游景点解析:a段比b段更曲折,一般的思路认为这里坡度大,但从图中信息来看,a地坡度比b地更小。
所以a地公路绕道了碑刻、古寺等地,形成弯曲的目的是开发旅游资源。
答案:D2.下列关于图示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建在丘陵迎风坡,多地形雨,水源充足B.聚落所在地地形平坦,便于房屋建筑和农耕C.聚落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水和交通D.聚落建造于地势较高处,可防止洪水灾害解析:图中区域位于浙江,该地地形以丘陵为主,两聚落位于等高线稀疏的地区。
图示聚落不是位于迎风坡,且海拔较低,很难形成地形雨,A项错误;该处无河流,C项错误;聚落所在地较为平坦,便于房屋建筑和农耕。
答案:B3.高速公路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区,基本都是呈直线修建的。
其主要目的是A.缩短线路长度B.少占耕地C.保证行车安全D.减少建设投资解析:高速公路上行车速度很快,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公路弯曲不宜太大,一般都比较平直。
答案:C读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4~6题。
4.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热带雨林高温潮湿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B.区域环境恶劣,荒漠广布C.降水量大,地势低平,洪涝灾害严重D.区域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解析:巴西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纬度较低,气温高,热带雨林潮湿闷热的气候,不适宜人类居住。
答案:A5.巴西首都由甲地迁至乙地的自然原因是A.平原面积广阔,利于城市建设发展B.位于河流上游,水资源丰富、水质好C.地势高,气候凉爽,更适宜人类居住D.热带草原,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解析:巴西首都由甲地平原迁至乙地高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宜人,更适宜人类居住。
高三湘教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题库 专项突破练10 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 含解析
专项突破练10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读“某两国家区域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示两国家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相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B.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大洲,均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C.甲国濒临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D.乙国受暖流的影响强烈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两国部分国土均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危险,为了迅速获取被淹没地区的影像资料,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3D技术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甲国为西亚国家卡塔尔,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相当贫乏,濒临波斯湾;乙国为西欧国家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有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
第2题,获取影像资料,主要借助遥感技术。
读“黄河三角洲四种湿地分布图”,回答3~4题3.属于水稻田湿地的图例是() A.①B.②C.③D.④4.有关黄河三角洲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两岸的湿地对黄河干流径流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B.黄河三角洲面积呈上升趋势,主要是黄河的造陆作用C.黄河三角洲沿海的风暴潮冬季北部多于南部,夏季反之D.黄河三角洲农业和石油开发,湿地生物生产力不断增加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水稻需水较多,应分布在河水较丰富的地方,因此应选B。
第4题,黄河三角洲沿海北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比南部大,因此冬季的风暴潮北部多于南部;黄河三角洲沿海南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比北部大,因此夏季的风暴潮南部多于北部。
黄河下游多地上河,河水多补给两岸的地下水。
黄河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黄河三角洲农业和石油开发,会破坏湿地,湿地生物生产力将下降。
2012年10月18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顺利通过阶段性蓄水安全鉴定,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6.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答案 5.C 6.A解析第5题,由图中经纬度、河流形状及省界可知。
【全国100所】2016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十六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四节)(教师用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十六)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四节)(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人口少、经济落后,河流的航运作用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矿等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矿等。
答案:D2.19世纪后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造成后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的棉花种植,造成土地退化B.由于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C.矿山开采,植被破坏,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D.炼铜企业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解析:由于人口较多,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
答案:B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特征与综合整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两处山地是河流的源地,应该注意保护植被②丙处河谷是人类活动集中地之一,为满足粮食需要应加大垦殖力度③丁处平原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之一,因其位于河流下游,可以放松生态保护要求④田纳西河流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⑤田纳西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⑤解析:甲、乙两处山地是河流的源地,应该注意保护植被;田纳西河流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答案:C下图为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该河段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是A.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B.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C.地势起伏较大,落差大D.沿线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解析:雅砻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是地势起伏较大,落差大、径流量大。
地质条件不稳定,季节变化大不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条件,沿线地区经济贫困,对电力需求量不大。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湘教一轮总复习配套题库:阶段回头练三 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阶段回头练(三) 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4·浙江省温州中学10月月考)下图为某区域R河流域图。
图中种植业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种植业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所以主要问题可能是土地盐碱化、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
答案 A(2014·浙江绍兴月考)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
读图回答2~3题。
2.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B.海拔4 500~4 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D.海拔4 300~4 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3.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水分气温B.土壤水分坡度C.气温光照D.光照坡度解析第2题,从曲线变化看,草地退化率与居民点密度的变化不完全对应;草地退化率在海拔5 200米以上最低;将图中每海拔高度段内的草地面积与其对应的草地退化率相乘,得到的数据就是退化的草地面积,比较可以得出海拔4 300~4 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第3题,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气候高寒,光照充足,影响其草地面积的主要因素应是土壤水分和坡度,一般而言,坡度越缓的地方,土壤的水分条件越好,草地面积就越大。
答案 2.D 3.B(2014·浙江温州十校模拟)读甲、乙两河流域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图示两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的通航里程相近,但甲河年货运量远大于乙河B.两河流域的植被类型相同,均为常绿阔叶林C.图中长株潭和鲁尔区两大经济圈目前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D.图中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均为集约化农业5.图中A、B地区在发展种植业生产方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必修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范答题生态环境类综合题教案含解析
规范答题15生态环境类综合题(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8分)(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8分)(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4分)Ⅰ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Ⅱ 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2018·山东烟台4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柚木被誉为“万木之王”,是热带高大阔叶林或半落叶乔木,要求较高的温度,成材时间较长。
系强阳性树种,根系浅、树冠大,易遭风害,喜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材质坚硬,耐腐耐磨,不翘不裂,防火防水性好,用途极为广泛,是世界最重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
下图示意爪哇岛柚木人工林的主要分布区。
(1)据材料推测适宜柚木生长的气候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析爪哇岛柚木集中分布区大多位于山地缓坡的原因。
(3)说明目前印度尼西亚把柚木作为保护性商品,限制原木出口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我国大力发展柚木人工林,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
理由:柚木是热带树种,有落叶或半落叶现象,说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具有季节性;柚木喜湿润,根系浅,说明当地降水条件充沛。
(2)柚木系强阳性树种,缓坡便于种植和采光,缓坡风力较小;柚木的树冠大根系浅,缓坡种植可防倒伏;缓坡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较好等。
(3)柚木成材时间较长,蓄积量有限;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低;大量采伐破坏生态环境等。
2016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六 环境保护
选修VI环境保护1.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
(3)③区域出现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经纬度信息正确判定题目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区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①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干旱的气候、多风的天气是该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②位于黄土高原,其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③是我国南方地区,酸雨问题严重。
答案(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过度樵采、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3)酸雨2.结合下图,分析宁夏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及成因。
(回答两种即可)解析宁夏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在进行分析时要结合宁夏农业生产的具体活动。
答案土地荒漠化——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产生.水土流失--宁夏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植被的破坏易产生水土流失。
水资源短缺—-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土地盐碱化——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致使盐分在地表集聚。
3.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下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该主题体现了________的环境观。
2016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素材课件8-1-02可持续发展
分析过程:
1.审设问 明确设问要求:考查 流失环境问题的危害 与措施。
2.提取设问和图示信息、分析: 明确判断过程:对“坡耕地”的危 害,从面积、肥力、耕作等影响。 防治措施从耕作方式、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等分析。
《哥本哈根协议》坚守了《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 书》的原则,强调了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维护了应 对气候变化“双轨制”谈判底线, 敦促发达国家强制减排以及向发展 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共 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 B 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以经济发展示意图、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可持续发展 命题 的内涵、措施、意义等。 分析
2014· 天津,6
2014· 福建,37(4)
20新课标I,36.
1、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①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 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 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 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 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1、提取信息:“共同但有 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 续发展的”
2、调动知识:“共同但 有区别的责任,表述可 持续发展的责任信念, 责任应共同承担,体现 公平的观念。
(2013·福建卷) 循环农业是美丽 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采 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优化指导】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3 区域经济联系 湘教版
【优化指导】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 1-3 区域经济联系湘教版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
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 .资金B.劳动力C.信息D.观念解析:选B 。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之间的联系。
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矿产品B.粮食C.工业制成品D .技术解析:选A。
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
(2012模拟)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Ⅰ、Ⅱ B.Ⅰ、ⅢC.Ⅱ、Ⅳ D.Ⅲ、Ⅳ解析:选B 。
跨流域调水的原因在于调入区水资源短缺,调出区水资源相对富余。
图中①河为辽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且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重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致使水资源短缺。
4.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解析:选D。
由图可知,工程经过地区多为平原,地势平坦,调水难度小,利于工程建设。
5.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解析:选D。
松花江流域水资源调出一部分,可以减轻该流域的洪水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十五)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二节)(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荒漠化的四种景观图,回答1~2题。
1.上述荒漠化景观图中,其成因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都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所以二者的成因与流水作用有关。
答案:B2.图片①中现象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当地A.旱地减少,湿地增加B.草地减少,耕地面积增加C.干旱加剧,生态脆弱D.土层变厚,生产能力增加解析:草原退化现象进一步发展,将使区域环境恶化,干旱加剧,沙漠化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答案:C荒漠化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荒漠化”一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
荒漠化的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荒漠化土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分布在干旱地区B.仅分布在内陆地区C.赤道地区也有分布D.多分布于高纬地区解析:从材料中介绍的荒漠化的形成来看,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区、内陆地区、湿润地区、高低纬地区都有分布。
答案:C4.下列哪些变化能够说明人类治理荒漠化取得了一定成效A.地表反射率逐年增大B.土壤紧实度逐年增加C.沙尘暴发生频率越来越高D.单位面积生物量越来越多解析:地表反射率增大、沙尘暴频率增大、土壤紧实度增加等说明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单位面积生物量增多,说明地表植被增多,生态环境转好。
答案:D下图为我国某县80年代红色荒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形成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B.植被稀少C.土质疏松D.地壳活动频繁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推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多雨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多,降水强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答案:A6.该县治理荒漠化可采取的措施是A.减少草场载畜量B.合理利用水资源C.营造防风固沙防护林D.积极开发小水电解析:该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乱垦滥伐薪材导致植被破坏。
开发小水电可以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能源问题,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起到防治荒漠化的作用。
答案:D下图为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某牧场草场载畜量和实际放牧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草场载畜量指在适度利用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地面积,一定的利用时期内,能够维持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并保证牲畜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下,能饲养牲畜的最大数量。
读图,回答7~8题。
7.1950~1975年期间,草场载畜量发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市场D.技术解析:由图可知,1950~1975年期间,草场载畜量发生波动较小,应为自然原因引起草场载畜量发生波动,因此气候应该是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B8.该牧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的年代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20世纪60年代——降水偏少B.20世纪80年代——过度放牧C.20世纪90年代——市场萎缩D.21世纪初以来——气候变暖解析:由图可知,在20世纪80年代,实际放牧量大大超过草场载畜量。
这主要是因人口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需求增加,人地矛盾激化;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使载畜量与实际放牧量急剧下降。
答案:B右图为包兰铁路上的中卫市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沙景观图。
读图,回答9~10题。
9.草方格沙障治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增加地表粗糙程度,改变风向B.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C.使用普通的秸秆,成本低,费工少D.减少由风吹入黄河的沙子,降低黄河含沙量解析:草方格沙障治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削减风力,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答案:B10.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丰富的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区域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解析: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既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又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答案:D读我国干旱地区绿洲保护的多层防护体系模式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a、b、c、d图例代表的植被分别是A.沙漠,灌草,乔、灌木,农田防护林B.沙漠,乔、灌木,灌草,农田防护林C.农田防护林,乔、灌木,灌草,沙漠D.农田防护林,灌草,乔、灌木,沙漠解析:根据距离绿洲的远近,可以判断图例排序,绿洲的最外边缘是沙漠,然后依次是灌草,乔、灌木,农田防护林。
答案:A12.影响由绿洲向外植被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解析:从绿洲向外,距离绿洲越远,其水源越少,其植被需水量也越来越少,形成了由内向外依次是农田防护林,乔、灌木,灌草,沙漠的植被分布。
因此,影响绿洲多层防护体系模式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答案:B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和图中P湖泊的输沙量表,回答13~15题。
13.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①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于湖泊②气候变暖,蒸发加剧③过度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锐减④人为大规模围湖造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淤积湖泊和人为大规模围湖造田。
答案:D14.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P湖湿地的是A.变旱田为水田B.北水南调C.退耕还湖D.裁弯取直解析:保护P湖湿地的可行性措施是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湖。
保护洞庭湖湿地与北水南调和裁弯取直无关。
答案:C15.下列有关P湖年输沙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P湖泥沙主要来自南部山区B.年内入湖泥沙量与出湖泥沙量平衡C.P湖泥沙沉积时间主要是冬季D.三峡工程可以减缓P湖泥沙淤积解析:p湖泥沙主要来自长江,年内入湖泥沙量与出湖泥沙量不平衡,夏季径流量大,输沙量大,P湖泥沙沉积时间主要是夏季。
答案:D读我国某河口附近不同时间段形成的陆地分布范围及海岸线变化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抑制该陆地面积扩大的根本措施是A.河流中上游植树造林B.在不同河段修建水库C.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D.加固海岸堤坝解析:要控制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根本措施只能是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以减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水的含沙量减少。
答案:A17.该区域拥有大面积湿地,但目前该湿地退化严重。
该湿地退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使黄河含沙量增加,污染加重B.加剧华北地区沙尘暴影响C.对气候调节作用减弱,使气候类型发生改变D.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湿地退化将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该湿地位于河口处,其对河流的影响较少;虽对气候调节作用减弱,但不能改变气候类型。
答案:D读我国主要湿地面积缩减情况分布图,回答18~20题。
18.50年来,下列湿地中,缩减面积最多、速度最快的是A.新疆湿地B.滨海湿地C.玛曲段湿地D.三江平原湿地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区域的湿地中,缩减面积最多、速度最快的是滨海湿地。
答案:B19.下列有关我国湿地缩减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疆湿地——过度樵采B.玛曲湿地——过度用水C.三江平原湿地——过度垦殖D.滨海湿地——过度养殖解析:新疆湿地缩减的原因主要是过度用水;玛曲湿地缩减的原因是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滨海湿地缩减的原因是过度开发。
答案:C20.我国湿地分布极不均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气候C.人口D.城市化水平解析:我国湿地东部远多于西部,其主要的原因是东部地势较低平,气候较湿润,因而形成大面积的河流、湖泊、沼泽、滩涂、水田等湿地。
答案:B某国湿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
读该国区域图,回答21~22题。
21.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形成原因有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
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高。
答案:A22.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解析: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是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等。
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综合题(共56分。
)23.(14分)读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处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A、B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C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4)简述A、B、C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答案:(1)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周围分布有高大山脉,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
(4分)(2)A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B地:流水侵蚀作用。
(2分)(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4分)(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开发新能源,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任答四点,4分)24.(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
某企业为确保盐产品外运道路不为沙漠所侵吞,采用资金补助牧民种树护路的方式,从而拉开了“库布齐治沙模式”的序幕。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位置及沙漠治理模式图(1)近百年来,库布齐沙地面积曾不断扩大,分析其人为原因。
(2)说出库布齐沙漠对北京环境的主要影响及其产生的条件。
(3)结合材料,说明库布齐治沙模式是“生态、经济、民生”共赢的模式。
答案:(1)人口大量增加,对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破坏地表植被,以及水资源的过度使用等。
(4分)(2)形成沙尘暴(或沙尘天气)。
冬、春季,华北地区空气干燥(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多冷锋(大风)天气。
(4分)(3)植树种草,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发展盐业、药材和饮料加工、旅游等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农牧民收入,促进了社会的安定。
(6分)25.(14分)读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及其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