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成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岩浆岩(酸性岩)(ppt文档)
产状和分布
二、侵入岩
花岗岩岩体多呈巨大的岩基、岩株产出,岩体内部岩相带 的变化比较明显,许多岩体同中性侵入岩共生而构成中— 酸性杂岩体。 花岗岩体内部岩相的变化,其规律一般是:中心(内部)相岩 石结构较粗,岩性均一,多为块状构造,是正常的花岗岩; 边缘相岩石结构复杂些,出现细粒、斑状结构,构造不均 匀。许多花岗岩体岩石类型单一,是一次侵入活动形成的。
二、侵入岩
矿产
花岗岩类是重要的含矿岩石,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钨、锡、 铋、钼、金、银、铜、铁、铅、锌、稀有、稀土和放射性 元素等。一些花岗岩是良好的乃至名贵的建筑石料。
三、喷出岩
流纹岩
流纹岩的成分相当于花岗岩,岩石呈灰、砖红、灰白等颜 色,常具流纹构造和斑状结构,斑晶中有透长石、斜长石 (更长石)、石英(高温石英)及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新鲜岩 石中的透长石呈自形晶,长板状,无色透明,石英呈浑圆 状。基质多为隐晶质和玻璃质。流纹岩的主要鉴别标志是 含石英斑晶,据此可同其它喷出岩区别之。
四、喷出岩(酸性玻璃质岩石)
黒曜岩
四、喷出岩(酸性玻璃质岩石)
黒曜岩
黒曜岩显微构造图
四、喷出岩(酸性玻璃质岩石)
松脂岩
具松脂光泽,呈黑色、红色、褐色、浅黄绿色等,由酸性火山玻璃 组成,含水量高,约8%。
四、喷出岩(酸性玻璃质岩石)
松脂岩
松脂岩显微构造图
四、喷出岩(酸性玻璃质岩石)
珍珠岩
是具有珍球状裂隙的玻璃质岩。珍珠岩可作为制造膨胀珍珠岩(轻质 保温材料)的原料。
四、喷出岩(酸性玻璃质岩石)
珍珠岩
珍珠岩显微构造图
四、喷出岩(酸性玻璃质岩石)
产状
玻璃质喷出岩多产于火山口附近或火山颈中,同各种火山岩共生, 呈层状或岩墙产出,也可作为喷出岩岩体的表皮相或边缘相产出。 因为玻璃质是一种不稳定物质,在热液作用下易发生蚀变,或经过 长久的地质年代后发生老化,从而变成不同结晶程度的物质,此即 “脱玻化”作用。
《岩浆岩的成因》课件
按照产状分类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 却后形成
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内部, 冷却后形成
火山碎屑岩:火山喷发时, 喷出的碎屑物质冷却后形成
火山熔岩:火山喷发时,喷 出的熔岩物质冷却后形成
岩浆岩的地质意 义
形成矿产资源
岩浆岩是形成矿产资源的重要来源 岩浆岩中的金属元素和矿物成分丰富 岩浆岩中的矿产资源包括铁、铜、金、银等 岩浆岩中的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添加 标题
沉积岩和岩浆岩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相互影 响,例如沉积岩的形成可能会受到岩浆岩的影响, 而岩浆岩的形成也可能会受到沉积岩的影响。
与变质岩的关系
岩浆岩是地壳中 最常见的岩石之 一,主要由岩浆 冷却凝固形成。
变质岩则是地壳 中另一种常见的 岩石,主要由原 有岩石在高温、 高压等条件下发 生变质作用形成。
岩浆岩和变质岩 在形成过程中都 会受到地壳运动 的影响,但形成 机制不同。
岩浆岩和变质岩 在成分、结构、 颜色等方面都有 所不同,但它们 都是地壳的重要 组成部分。
岩石圈的循环过程
岩浆岩的形成: 地幔中的岩浆上 升至地壳,冷却 凝固形成岩浆岩
沉积岩的形成: 地表岩石风化、 侵蚀、搬运、沉 积,经过压实、 胶结形成沉积岩
岩浆岩的成因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02
岩浆岩的分类
03
岩浆岩的地质意义
04
岩浆岩与其他岩石的 关系
05
岩浆岩的研究方法和 应用前景
06
添加章节标题
岩浆岩的形成过 程
地球内部物质熔融
地壳运动:地 壳板块相互挤 压、碰撞,产
生高温高压
熔融过程:地 壳中的岩石在 高温高压下熔 化,形成岩浆
第十三章岩浆岩成因
• 一元论的观点难于解释大规模花岗岩的成因。如果花 岗岩都来自玄武岩岩浆,那么就应该见到基性岩的量 多于中性岩,更多于酸性岩。但实际上花岗岩与玄武 岩都是地壳中分布广泛的岩石,而且花岗岩比辉长岩 的分布量要大几十倍。列文生-列信格曾计算过,通 过玄武岩浆分异只能得到5%的花岗岩。
• 而且即使玄武岩浆能分异出大量花岗岩,必然也能分 异出更大量超基性岩,但事实并非如此;此外,在花 岗岩体的底部也没有见到比玄武岩浆更基性的岩石堆 积。在大面积出露的玄武岩岩区,一般也很少见到花 岗岩的分异体。所以至上世纪30年代,多数人抛弃了 一元论的观点。
• 由上述条件的变化,原生岩浆的种类不可能是二、三 种,更不可能是一种。例如,目前多数人认为:
• 基性的拉斑玄武岩浆、碱性橄榄玄武岩浆;
• 超基性的金伯利岩浆、科马提岩浆、碳酸岩浆;
• 中性的安山岩浆;
• 酸性的花岗岩浆、花岗闪长岩浆等都可能是原生岩浆。
• 原生岩浆通过演化可形成各种派生岩浆。它们在不同 的条件下可结晶形成种类繁多,成分不同的岩浆岩。
• 岩浆上升是一个降压的过程,围压逐渐减小,但其中 的PH20则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降低或升高,或振 荡式的变化,也可基本保持不变。
• 某些岩浆由于体积大和上升迅速,其温度变化幅度很 小,直到结晶作用发生后才逐渐下降。
• 原生岩浆从产生到形成岩浆岩,其成分多少会发生变 化,原因主要是:自身成分的分离变化、围岩物质的 加入及两种不同成分岩浆的混合。
第十三章 岩浆演化的机理
• 3.1 原生岩浆问题
• 不同的岩石学家对原生岩浆的种类提出了不同的看 法。
• 首先是,1928年鲍文提出自然界仅有一种玄武岩 浆,所有的岩浆岩都是由玄武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 用派生的,这就是所谓的一元论观点。
岩石学《岩浆岩》.ppt
在我国岩石名称大多数采用岩石中矿物组合的名称,如辉 长岩、闪长岩等,有些采用外文意译,如粗面岩和响岩,少 数还借用日文汉字命名,如玄武岩和花岗岩(见下表)。
火成岩命名原则
岩浆岩描述要点
深成(侵入)岩 岩浆侵入到地壳较深处冷凝形成,多形成沉 积盆地的基底或大面积分布的岩株、岩基。
浅成(侵入)岩 为岩浆侵入到地壳较浅处冷凝形成,多呈岩 墙、岩脉、岩床,厚度一般不大。
产状、分类、成因、演化、分布规律,学习岩浆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知识,也是以后学习岩屑录井, 岩屑描述的一个重要内容。
监督培训
岩浆 岩的概念
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含挥发物质的、高温 而粘稠硅酸岩熔融体。
岩浆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由深处侵入地 壳地表或喷出地表,经过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按其生成环境不同,通常分为侵入岩和喷发岩。
斑杂构造
一种不均匀构造,岩石的不同组成部会在结构 和成分上有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岩浆与围岩之 间不彻底同化混染作用或与另一种成分不同的岩 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以及各种成因岩石包体、残 留体、残留晶的存在所造成的。
球状构造
侵入岩中分布有球状或椭球状体,是由不同成分 矿物围绕某些中心呈的韵律式同心层状分布而成。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因岩浆是天然岩浆冷凝而成,所以在矿物 成分、结构、构造产状等方面也有别于变质岩 和沉积岩其主要鉴别标志如下。
1以块状的结晶岩石为主,部分为玻璃质结 构的岩石。
2、气孔、杏仁、流纹构造为特有构造。 3、岩体无层理,一般与围岩有明显的界线, 且接触处常见热变质现象。 4、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即“捕虏体”。 5、岩体中缺乏任何生物遗迹。
地球圈层目构录造的岩表层石是学由固体的岩石组成的。 岩一石、是岩天然浆产岩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
火成岩命名原则
岩浆岩描述要点
深成(侵入)岩 岩浆侵入到地壳较深处冷凝形成,多形成沉 积盆地的基底或大面积分布的岩株、岩基。
浅成(侵入)岩 为岩浆侵入到地壳较浅处冷凝形成,多呈岩 墙、岩脉、岩床,厚度一般不大。
产状、分类、成因、演化、分布规律,学习岩浆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知识,也是以后学习岩屑录井, 岩屑描述的一个重要内容。
监督培训
岩浆 岩的概念
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含挥发物质的、高温 而粘稠硅酸岩熔融体。
岩浆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由深处侵入地 壳地表或喷出地表,经过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按其生成环境不同,通常分为侵入岩和喷发岩。
斑杂构造
一种不均匀构造,岩石的不同组成部会在结构 和成分上有显著差异,主要是由于岩浆与围岩之 间不彻底同化混染作用或与另一种成分不同的岩 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以及各种成因岩石包体、残 留体、残留晶的存在所造成的。
球状构造
侵入岩中分布有球状或椭球状体,是由不同成分 矿物围绕某些中心呈的韵律式同心层状分布而成。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因岩浆是天然岩浆冷凝而成,所以在矿物 成分、结构、构造产状等方面也有别于变质岩 和沉积岩其主要鉴别标志如下。
1以块状的结晶岩石为主,部分为玻璃质结 构的岩石。
2、气孔、杏仁、流纹构造为特有构造。 3、岩体无层理,一般与围岩有明显的界线, 且接触处常见热变质现象。 4、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碎块,即“捕虏体”。 5、岩体中缺乏任何生物遗迹。
地球圈层目构录造的岩表层石是学由固体的岩石组成的。 岩一石、是岩天然浆产岩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
13岩浆岩的成因
• 2)对于熔点高于岩浆温度的围岩,岩浆通过离子交 换反应,改变围岩及捕虏体的成分直到达到平衡。 • 基本特征:反应过程中围岩物质处于固态,离子交换 反应主要受离子在固相中的扩散速度的控制,由于扩 散系数小,反应不彻底,最终将形成含围岩捕虏体的 混染岩石。 • 如花岗岩岩浆同化基性围岩(辉长岩或角闪岩)时, 岩浆中的H2O、Si、K、Na 会对围岩捕虏体进行交代, 而围岩中的Mg、Fe、Ca 则向岩浆中迁移,其结果是 基性斜长石可反应成更长石,暗色矿物出现由橄榄石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变化。捕虏体经反应后成 分近似于闪长岩。如果捕虏体进一步破碎则形成散点 状,分散于花岗岩之中,形成成分较基性、颜色较深 的混染岩。
花岗质岩浆房 底部出现玄武 岩枕状堆积体
玄武质岩浆注入到 酸性岩浆房,往往 在酸性岩浆体中形 成骤冷的枕状构造 或淬碎的岩块。
花岗岩中的 枕状辉长岩
岩浆混合作用的因素: 两端元岩浆的物 理化学性质和流体动力学性质。 • 例如: • 幔源玄武质岩浆与壳源花岗质岩浆的的混合: • 1)密度较大的玄武质岩浆在下地壳中形成底垫, 并导致上覆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密度较小的 花岗质岩浆。两种岩浆的密度相差较大,可形成 重力稳定的分层,或者形成具上轻下重的层状岩 浆房。岩浆对流作用一般只限制在不同的重力分 层内部,不易产生不同岩浆层之间的混合。
分异作用 :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 入的情况下,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组分的 火成岩的作用。
未发生相分离:扩散作用、熔离作用;
结晶相和流体相分离:分离结晶作用、气体搬运作用
1、岩浆分异作用
1)、熔离作用
原来混溶的熔体因物理或化学的原因分离为不混溶或混 溶程度低的两种熔体的过程。 物理因素:温度、压力的变化; 化学因素:第三种成分的加入。 实例: 在富铁的拉斑玄武岩中见到晚期的富硅的花岗质不混溶体; 月球玄武岩中的富铁球粒存在于富硅富钾的玻璃基质中; 某些基性和超基性岩体中的铜镍氧化物、铬铁矿及钒钛磁 铁矿床,可以从岩浆中熔离出来;
岩浆岩课件
火山角砾岩
2.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冷凝后岩体的形态、岩体所 占据的空间量以及它与围岩的相互关系。
火山喷发是猛烈而壮观的事件 之一,但大部分岩浆仅仅上升到地 下某一深度就冷凝了。地下深处的 侵入体一般位于地下,我们是无法 直接看到的,只能当侵入体隆起或 遭受侵蚀后,我们才能看到并研究 它们。
(一)岩浆岩分类
根据岩浆岩的产状、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及其共生规律等特征进行分类。见下表。
岩浆岩分类表
颜
色
浅
深
岩浆类型
酸性
中性
基性
超基性
SiO2 含 量(%) 石英含量(%) 长石种类及含量
>65%
65~52%
52~45% <45%
>20%
<5%
<5% 无或很少
无
钾长石>斜长石 钾长石为主 斜长石为主 斜长石为主 一般无长石
块状 斑状
火山玻璃:黑曜岩、浮岩等
流纹岩
粗面岩 安山岩 玄武岩
科马提岩 苦橄岩
浅 岩床
斑状
侵 成 岩墙
全晶细粒
入 岩
深 成
岩株 岩基
块状
结晶斑状 全晶中、
粗粒
花岗斑岩 花岗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长斑岩 闪长玢岩 辉绿岩 金伯利岩
正长岩
闪长岩
辉长岩
橄榄岩 辉岩
(二)常见岩浆岩的鉴定特征
类 型
岩石 名称
颜色
结构
构造
主要 矿物成份
隐晶质结构(玄武岩)
3. 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 分为:
(1)等粒结构
(2)不等粒结构
(3)斑状及似斑状结构
若岩石中两类矿物晶粒大小悬 殊,则大的晶粒矿物称为斑晶,小 的称为基质。
2.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冷凝后岩体的形态、岩体所 占据的空间量以及它与围岩的相互关系。
火山喷发是猛烈而壮观的事件 之一,但大部分岩浆仅仅上升到地 下某一深度就冷凝了。地下深处的 侵入体一般位于地下,我们是无法 直接看到的,只能当侵入体隆起或 遭受侵蚀后,我们才能看到并研究 它们。
(一)岩浆岩分类
根据岩浆岩的产状、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及其共生规律等特征进行分类。见下表。
岩浆岩分类表
颜
色
浅
深
岩浆类型
酸性
中性
基性
超基性
SiO2 含 量(%) 石英含量(%) 长石种类及含量
>65%
65~52%
52~45% <45%
>20%
<5%
<5% 无或很少
无
钾长石>斜长石 钾长石为主 斜长石为主 斜长石为主 一般无长石
块状 斑状
火山玻璃:黑曜岩、浮岩等
流纹岩
粗面岩 安山岩 玄武岩
科马提岩 苦橄岩
浅 岩床
斑状
侵 成 岩墙
全晶细粒
入 岩
深 成
岩株 岩基
块状
结晶斑状 全晶中、
粗粒
花岗斑岩 花岗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长斑岩 闪长玢岩 辉绿岩 金伯利岩
正长岩
闪长岩
辉长岩
橄榄岩 辉岩
(二)常见岩浆岩的鉴定特征
类 型
岩石 名称
颜色
结构
构造
主要 矿物成份
隐晶质结构(玄武岩)
3. 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 分为:
(1)等粒结构
(2)不等粒结构
(3)斑状及似斑状结构
若岩石中两类矿物晶粒大小悬 殊,则大的晶粒矿物称为斑晶,小 的称为基质。
普通地质学课件-第三章-岩浆岩
2)流动构造 指岩石中柱状或片状矿物或捕虏体
平行定向排列,常见于熔岩。火山熔岩 中不同颜色条带和拉长气孔平行排列即 为流纹构造。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二、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2 岩浆岩的构造
3)球状构造
指不同矿物围绕同一中心呈同心层状, 各层中的矿物为放射状排列,其结晶程度、 晶粒大小都不相同,常见于侵入岩。
液体/熔岩:熔岩流——舌状、席状、带状、绳状
熔岩瀑布——熔岩自高而低流动在陡崖处形成瀑布状
火山:火山喷出物质堆积形成的锥状山体,有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组成
第二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一、概述
熔岩流形成的柱状节理
第二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一、概述
火山猛烈爆 发后形成的 破火口
第二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普通地质学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一、岩浆岩的物质成分特征 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 三、岩浆岩分类
四、常见的岩浆岩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三、岩浆岩的分类
4 常见岩浆岩
基性岩—粗粒辉长岩
辉长岩的结构——辉长结构的显微照片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三、岩浆岩的分类
4 常见岩浆岩
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2 分类表
则称为玢岩;如果斑晶为石英、碱性长石、似长石,则称为斑岩。
岩石类型 SiO2含量
颜色
主要矿物
超基性岩
<45% 黑-绿黑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基性岩
中性岩
45%-52% 52% -65% 深灰-黑 灰-灰绿
钙长石 辉石 角闪石
中长石、碱性 长石、角闪石 黑云母
酸性岩
>65% 灰白-肉红
平行定向排列,常见于熔岩。火山熔岩 中不同颜色条带和拉长气孔平行排列即 为流纹构造。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二、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2 岩浆岩的构造
3)球状构造
指不同矿物围绕同一中心呈同心层状, 各层中的矿物为放射状排列,其结晶程度、 晶粒大小都不相同,常见于侵入岩。
液体/熔岩:熔岩流——舌状、席状、带状、绳状
熔岩瀑布——熔岩自高而低流动在陡崖处形成瀑布状
火山:火山喷出物质堆积形成的锥状山体,有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组成
第二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一、概述
熔岩流形成的柱状节理
第二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一、概述
火山猛烈爆 发后形成的 破火口
第二节 喷出作用与喷出岩
普通地质学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一、岩浆岩的物质成分特征 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 三、岩浆岩分类
四、常见的岩浆岩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三、岩浆岩的分类
4 常见岩浆岩
基性岩—粗粒辉长岩
辉长岩的结构——辉长结构的显微照片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三、岩浆岩的分类
4 常见岩浆岩
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第四节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2 分类表
则称为玢岩;如果斑晶为石英、碱性长石、似长石,则称为斑岩。
岩石类型 SiO2含量
颜色
主要矿物
超基性岩
<45% 黑-绿黑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基性岩
中性岩
45%-52% 52% -65% 深灰-黑 灰-灰绿
钙长石 辉石 角闪石
中长石、碱性 长石、角闪石 黑云母
酸性岩
>65% 灰白-肉红
岩浆岩因素分析PPT.
金川岩体剖 面图
• (2)碱性岩:成矿属性也较强,有关矿化主要是稀有和
稀土元素矿床,如①铌:烧绿石,钙铌钛铈矿、铌铁矿等; ②锆:锆石,异性石;③钍:钍石类,独居石;④稀土:氟 碳铈矿,氟碳钙铈矿,烧绿石,磷灰石,钍石;⑤铀:铀钍 石,烧绿石等。
•
钠质火成岩类和云霞正长岩类具有不同的成矿类型。钠
• 目前,在西澳碱性煌斑岩中还发现了大型金刚石矿床。
• (3)中酸性岩:
• 成矿专属性较复杂。中酸性岩成因类 型多,因此有关的矿产类型也多,主要 有W、Sn、Li、Be、U、Th、Fe、Cu、Pb、 Zn等有色金属矿产、稀有、稀土和放射 性矿产。
• 据徐克勤和涂光炽等人研究,我国 华南地区花岗岩成因类型有四种,其成 矿专属性亦有所不同:
1、了解晕厥的原因。
株、岩盆产出;岩石化学成分SiO 为62- 腿部放松表明应聘者不受拘束
一、什么叫煤气中毒呢?
3.与客户建立互信关系
2
目教标学: 目通标过:教学6让学5生%明白,防A地震l/工作的N重要a性+。 K+2Ca<1.0,87Sr/86Sr<
孩子的安全
0.703。有关矿化主要是小而富的Cu、Fe 小提示27:在正式面试之前与应聘者做非正式接触,以甄别他们是否合适。
期后,多属被动侵位,少数为底辟构造主动侵 位,常与S型花岗岩形成杂岩体,并且多处于 杂岩体的中心部位,具多期、复式侵入及高侵 位特点。岩石中SiO 2>65%~72%,铝过饱和, Al 2O 3>12%,Al/K+Na+2Ca<1.05 87Sr /86Sr=0.703-0.71,常形成二长花岗岩、白云 母花岗岩。该类花岗岩为金属矿的主要来源, 早期产物有Be、Li、Nb、稀土矿产组合;较晚 期有矽卡岩型及脉状W、Sn、Bi、Mo矿产组合; 更晚期则有含Au组合和Cu、Pb、Zn矿产组合。
岩浆岩体构造ppt课件
和流面构造; 5—花岗岩体纵节理; 6—花岗岩体流线构造
岩浆侵入体与后期堆积地表构成的熔岩被或熔岩流, 覆盖在先构成的岩层或岩体之上所构成的 接触关系,称为喷出接触。
〔四〕断层接触
岩浆岩体构成以后又遭到断层破坏, 使岩浆岩体与围岩之间呈断层接触。
岩浆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
第六章 岩浆岩体构造
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 岩浆岩体的次生构造 岩浆岩体的接触关系和构成时代
第一节 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
一、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
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是指岩浆向上运 移,侵入上覆围岩或喷溢地面并逐渐冷凝 固结构成岩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
〔一〕侵入岩体的流动构造
在岩浆流动过程中,由于岩浆内部某 些先期结晶的矿物颗粒、析离体或落入岩 浆内的围岩捕虏体等,受岩浆流动的影响 而发生定向陈列,从而构成原生流动构造。 分为线状流动构造和面状流动构造两种。
1.线状流动构造
会理摩挲营花岗岩中由微斜长石构成的流线
2.面状流动构造
侵入岩体中线状流动 构造和面状流动构造
黑块示捕虏体 密集短线示析离体 短粗线示板状矿
流线与流面产状关系
〔二〕侵入岩体的塑变变形构造
侵入岩体的塑变变形构造指除流线、流 面外,岩体中还可构成反映塑性变形的构 造。
岩浆塑变阶段常在岩体边缘发育塑变变 形构造,如面理和线理以及相关的边缘片 麻岩带和褶皱,面理上发育了黑云母和捕虏 体等 。
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成侵入接触关系平面表示图 1-整合岩浆侵入体;2-不整合岩浆侵入体
〔二〕堆积接触
堆积接触又称为冷接触。当岩浆侵入 体构成以后,因地壳蒙受剥蚀而显露地表, 后来又被新的堆积物覆盖,两者之间的接 触关系即为堆积接触 。
1—岗岩体内部相; 2—花岗岩体过渡相; 3—花岗岩体边缘相; 4—花岗岩体层节理
岩浆侵入体与后期堆积地表构成的熔岩被或熔岩流, 覆盖在先构成的岩层或岩体之上所构成的 接触关系,称为喷出接触。
〔四〕断层接触
岩浆岩体构成以后又遭到断层破坏, 使岩浆岩体与围岩之间呈断层接触。
岩浆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
第六章 岩浆岩体构造
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 岩浆岩体的次生构造 岩浆岩体的接触关系和构成时代
第一节 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
一、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
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是指岩浆向上运 移,侵入上覆围岩或喷溢地面并逐渐冷凝 固结构成岩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
〔一〕侵入岩体的流动构造
在岩浆流动过程中,由于岩浆内部某 些先期结晶的矿物颗粒、析离体或落入岩 浆内的围岩捕虏体等,受岩浆流动的影响 而发生定向陈列,从而构成原生流动构造。 分为线状流动构造和面状流动构造两种。
1.线状流动构造
会理摩挲营花岗岩中由微斜长石构成的流线
2.面状流动构造
侵入岩体中线状流动 构造和面状流动构造
黑块示捕虏体 密集短线示析离体 短粗线示板状矿
流线与流面产状关系
〔二〕侵入岩体的塑变变形构造
侵入岩体的塑变变形构造指除流线、流 面外,岩体中还可构成反映塑性变形的构 造。
岩浆塑变阶段常在岩体边缘发育塑变变 形构造,如面理和线理以及相关的边缘片 麻岩带和褶皱,面理上发育了黑云母和捕虏 体等 。
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成侵入接触关系平面表示图 1-整合岩浆侵入体;2-不整合岩浆侵入体
〔二〕堆积接触
堆积接触又称为冷接触。当岩浆侵入 体构成以后,因地壳蒙受剥蚀而显露地表, 后来又被新的堆积物覆盖,两者之间的接 触关系即为堆积接触 。
1—岗岩体内部相; 2—花岗岩体过渡相; 3—花岗岩体边缘相; 4—花岗岩体层节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岛land弧Arc
D扩ivBeor张guennd板taPryl块ate (EPR边, M界AR) Mid-洋Oce中an 脊Ridge
25
麻粒岩相岩石,由玄武岩或中酸性岩石变
下地壳 质形成很好而来
35 Moho
上地幔
中地壳 下地壳
地温增加
发生部分熔融, 形成中性、酸性岩浆
例如玄武质岩浆侵入
如:花岗岩绝大多数起源于下地壳
13
岩浆的演化
一、原生岩浆和次生岩浆
1. 原生岩浆——上地幔或者地壳物质经 局部熔融所形成的最初的岩浆。
2. 次生岩浆——原生岩浆通过发展和演 化所形成的岩浆。
由于岩浆 + 固体的岩石,往往只能改变岩浆局部的成分
判断同化混染的标志:
(1) 岩体中捕虏体多 (2) 颜色、结构、构造不均一,如斑杂构造 (3) 有非岩浆成因的矿物,如石榴石、刚玉等是同化围岩
的结果
17
3. 岩浆混合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确定的比例 混合,产生一系列过渡类型的岩浆和岩浆岩。
布面积广,不与玄武岩共生)。
3、岩浆二元论:由列文生—列森格和肯尼迪
(Kenndy,1933)重新倡导存在花岗岩浆和玄武岩
浆
4、岩浆多元论:由于环太平洋“安山岩线”和
阿尔卑斯型超基性侵入岩的存在,提出存在安山
岩浆和橄榄岩浆 。
2
目前认为:
种类繁多的岩浆岩就是从橄榄岩浆、玄武岩 浆、安山岩浆、花岗岩浆通过复杂的演化作 用形成的。
Moho面,Vp突变至8.0-8.2km/s, 100-150km出现低速层,Vp, Vs均衰减,厚几十到200km,是部分熔融层,岩浆
高速度石榴石,地幔的主要矿物——Ol+Py+Grt > 80 %,但是均有高压相,如Ol有
D'',Vp由14 km/s 骤减为 8 km/s,S波中断 S波无法通过,应为液态的外核,Fe为主+轻元素 ,Fe+(S, H, O, Si, P) 固态的内核,天体化学和地震波研究认为是一个F e(Ni)核
14
二、导致岩浆演化的过程
1. 分异作用: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没有 外来物质加入,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 产生不同成分岩浆的过程。
包括:
岩浆分异作用 分离结晶作用
15
1. 分异作用
(1) 岩浆分异作用
指在结晶之前,液态时发生的分异作用
熔离作用——P,T变化,分离出2种不混溶的岩浆,如条带构造 扩散作用——温度梯度导致不同组分的迁移 气运作用——挥发分位于上部,向上运移,形成上部出现伟晶岩
(2) 分离结晶作用
一些矿物先结晶,导致残余岩浆成分变化,使岩浆向富硅、 富碱的方向发展
重力分异作用——先结晶、比重大,到底部,如四川力马河。 流动分异作用——岩浆流动中,先结晶的会因摩擦力而滞留。 压滤作用——岩浆演化的晚期,晶体之间的残余岩浆被挤压而迁移
16
2. 同化混染作用
岩浆同化了围岩或捕虏体,使岩浆发生成分改变。依据
特征和判断办法:
(1) 矿物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2) 可以运用地球化学方法加以判别,微量元素和同位素
西藏曲水岩体 的岩浆混合作 用
18
具有冷凝边的暗色微粒包体
19
不规则状及阴影状——决不是 同化混染作用!!
20
北美板块
太平洋板块 科克斯
加勒比
阿拉伯 非洲板块
南美板块 纳斯卡
欧亚板块 菲律宾
含水(n%)的橄榄岩——形成玄武岩岩浆,碧玄岩
岩浆,金伯利岩浆
含CO2的橄榄岩——形成玄武岩岩浆,碧玄岩岩 浆,霞石岩,碳酸岩,金伯利岩浆
总体说:地幔岩石产出的都是基性、超基性岩浆12
(2) 大陆地壳产生的岩浆
0km
包括沉积盖层,以及地表可见 的各种岩
上地壳 石,主要是绿片岩相岩石
15
中地壳 主要是角闪岩相岩石岩石
4
为什么产生岩浆?
温度
压力
B
-DP
DT
A
D PH2O
(1) 升高温度 ( D T ) (2) 减小压力(- D P) (3) 液相线下移
初始熔融条件变化, 如流体加入
•部分熔融-迁移聚集-岩 浆房-喷发或侵入 • 研究发法:实验岩石学
5
局部熔融:
在岩石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区间内,岩石 中的易熔组分(酸性组分)先熔化,产生酸性熔体, 残留体为较基性的难熔固体物质。随着温度增高, 熔体数量增加,其基性成分也逐渐增加;当温度 达到或超过岩石全部熔化的温度时,岩石全部熔 化,熔体成分和被熔化的原岩成分一致。
10
目前认为:
橄榄岩浆、玄武岩浆、安山岩浆、花岗岩浆 是上地幔和地壳底层的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通过局部熔融(重熔)产生的。
11
(1) 上地幔产生的岩浆 对假定的地幔岩石进行实验(看实验产物如 何),发现上地幔岩石,产生各种基性和超基 性岩浆岩浆
干的地幔橄榄岩——不同P,T 条件下,形成玄
武质岩浆
太平 洋板 块
印度-澳洲板块
斯科提亚
南极洲板块
21
板块构造与岩浆形成 板块构造的主要观点:
A. 大洋中脊是开裂,不断产生新岩浆,形成新岩 石
B. 洋壳是可以俯冲消减的——
C. 板块是漂移的——
因此板块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岩浆
板块汇聚带——洋陆汇聚,洋洋汇聚,陆陆会聚
主要机制是脱水
板块离散带——
22
会Con聚ver板gen块t Pl边ate 界 ((马Ma里Brioanu亚an加,dTa纳r)oyng,a) 汤
3
产生岩浆的部位?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及高温高压实验——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及下地壳
0
岩
石 圈
2200
100
软 流 圈
410
1000
2900 5100 6371
地壳
上 地 幔
过渡带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壳:大洋10 km, 大陆35 km,Vp连续增大至6.87.2 km/s,总体成分是花岗闪长质,平均Vp 6.2-6.3
岩浆岩的成因
主要内容: 1、为什么产生岩浆? 2、地球上哪里可以产生岩浆?产生 何种岩浆? 3、岩浆如何演化?
1
目前关于岩浆种类的认识:
1、最早期的岩浆二元论:在十九世纪中叶布恩
森(Bonson,1851)提出,但花岗质岩浆未受到重视。
2、岩浆一元论:由戴里(Daly)和鲍文提出,风
行于二十世纪初。无法解释一些现象(花岗岩分
6
部分熔融的实例 a. 颗粒内部的部分熔融
在矿物颗粒内部,可以形成麻点状构造
7
b.颗粒边部的部分熔融
8
c、部分熔融范围的扩大
刚开始,由于表面能的影响,部分熔融 作用只发生在符合低共熔比例的矿物颗 粒接触处。
9
d、熔浆的聚集与分离
随着部分熔融程度的增加,熔浆数量达 到一定比例时,就可以从源区岩石中分 离出来形成岩浆。
D扩ivBeor张guennd板taPryl块ate (EPR边, M界AR) Mid-洋Oce中an 脊Ridge
25
麻粒岩相岩石,由玄武岩或中酸性岩石变
下地壳 质形成很好而来
35 Moho
上地幔
中地壳 下地壳
地温增加
发生部分熔融, 形成中性、酸性岩浆
例如玄武质岩浆侵入
如:花岗岩绝大多数起源于下地壳
13
岩浆的演化
一、原生岩浆和次生岩浆
1. 原生岩浆——上地幔或者地壳物质经 局部熔融所形成的最初的岩浆。
2. 次生岩浆——原生岩浆通过发展和演 化所形成的岩浆。
由于岩浆 + 固体的岩石,往往只能改变岩浆局部的成分
判断同化混染的标志:
(1) 岩体中捕虏体多 (2) 颜色、结构、构造不均一,如斑杂构造 (3) 有非岩浆成因的矿物,如石榴石、刚玉等是同化围岩
的结果
17
3. 岩浆混合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确定的比例 混合,产生一系列过渡类型的岩浆和岩浆岩。
布面积广,不与玄武岩共生)。
3、岩浆二元论:由列文生—列森格和肯尼迪
(Kenndy,1933)重新倡导存在花岗岩浆和玄武岩
浆
4、岩浆多元论:由于环太平洋“安山岩线”和
阿尔卑斯型超基性侵入岩的存在,提出存在安山
岩浆和橄榄岩浆 。
2
目前认为:
种类繁多的岩浆岩就是从橄榄岩浆、玄武岩 浆、安山岩浆、花岗岩浆通过复杂的演化作 用形成的。
Moho面,Vp突变至8.0-8.2km/s, 100-150km出现低速层,Vp, Vs均衰减,厚几十到200km,是部分熔融层,岩浆
高速度石榴石,地幔的主要矿物——Ol+Py+Grt > 80 %,但是均有高压相,如Ol有
D'',Vp由14 km/s 骤减为 8 km/s,S波中断 S波无法通过,应为液态的外核,Fe为主+轻元素 ,Fe+(S, H, O, Si, P) 固态的内核,天体化学和地震波研究认为是一个F e(Ni)核
14
二、导致岩浆演化的过程
1. 分异作用: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没有 外来物质加入,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 产生不同成分岩浆的过程。
包括:
岩浆分异作用 分离结晶作用
15
1. 分异作用
(1) 岩浆分异作用
指在结晶之前,液态时发生的分异作用
熔离作用——P,T变化,分离出2种不混溶的岩浆,如条带构造 扩散作用——温度梯度导致不同组分的迁移 气运作用——挥发分位于上部,向上运移,形成上部出现伟晶岩
(2) 分离结晶作用
一些矿物先结晶,导致残余岩浆成分变化,使岩浆向富硅、 富碱的方向发展
重力分异作用——先结晶、比重大,到底部,如四川力马河。 流动分异作用——岩浆流动中,先结晶的会因摩擦力而滞留。 压滤作用——岩浆演化的晚期,晶体之间的残余岩浆被挤压而迁移
16
2. 同化混染作用
岩浆同化了围岩或捕虏体,使岩浆发生成分改变。依据
特征和判断办法:
(1) 矿物出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2) 可以运用地球化学方法加以判别,微量元素和同位素
西藏曲水岩体 的岩浆混合作 用
18
具有冷凝边的暗色微粒包体
19
不规则状及阴影状——决不是 同化混染作用!!
20
北美板块
太平洋板块 科克斯
加勒比
阿拉伯 非洲板块
南美板块 纳斯卡
欧亚板块 菲律宾
含水(n%)的橄榄岩——形成玄武岩岩浆,碧玄岩
岩浆,金伯利岩浆
含CO2的橄榄岩——形成玄武岩岩浆,碧玄岩岩 浆,霞石岩,碳酸岩,金伯利岩浆
总体说:地幔岩石产出的都是基性、超基性岩浆12
(2) 大陆地壳产生的岩浆
0km
包括沉积盖层,以及地表可见 的各种岩
上地壳 石,主要是绿片岩相岩石
15
中地壳 主要是角闪岩相岩石岩石
4
为什么产生岩浆?
温度
压力
B
-DP
DT
A
D PH2O
(1) 升高温度 ( D T ) (2) 减小压力(- D P) (3) 液相线下移
初始熔融条件变化, 如流体加入
•部分熔融-迁移聚集-岩 浆房-喷发或侵入 • 研究发法:实验岩石学
5
局部熔融:
在岩石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区间内,岩石 中的易熔组分(酸性组分)先熔化,产生酸性熔体, 残留体为较基性的难熔固体物质。随着温度增高, 熔体数量增加,其基性成分也逐渐增加;当温度 达到或超过岩石全部熔化的温度时,岩石全部熔 化,熔体成分和被熔化的原岩成分一致。
10
目前认为:
橄榄岩浆、玄武岩浆、安山岩浆、花岗岩浆 是上地幔和地壳底层的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通过局部熔融(重熔)产生的。
11
(1) 上地幔产生的岩浆 对假定的地幔岩石进行实验(看实验产物如 何),发现上地幔岩石,产生各种基性和超基 性岩浆岩浆
干的地幔橄榄岩——不同P,T 条件下,形成玄
武质岩浆
太平 洋板 块
印度-澳洲板块
斯科提亚
南极洲板块
21
板块构造与岩浆形成 板块构造的主要观点:
A. 大洋中脊是开裂,不断产生新岩浆,形成新岩 石
B. 洋壳是可以俯冲消减的——
C. 板块是漂移的——
因此板块的不同部位形成不同岩浆
板块汇聚带——洋陆汇聚,洋洋汇聚,陆陆会聚
主要机制是脱水
板块离散带——
22
会Con聚ver板gen块t Pl边ate 界 ((马Ma里Brioanu亚an加,dTa纳r)oyng,a) 汤
3
产生岩浆的部位?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及高温高压实验——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及下地壳
0
岩
石 圈
2200
100
软 流 圈
410
1000
2900 5100 6371
地壳
上 地 幔
过渡带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壳:大洋10 km, 大陆35 km,Vp连续增大至6.87.2 km/s,总体成分是花岗闪长质,平均Vp 6.2-6.3
岩浆岩的成因
主要内容: 1、为什么产生岩浆? 2、地球上哪里可以产生岩浆?产生 何种岩浆? 3、岩浆如何演化?
1
目前关于岩浆种类的认识:
1、最早期的岩浆二元论:在十九世纪中叶布恩
森(Bonson,1851)提出,但花岗质岩浆未受到重视。
2、岩浆一元论:由戴里(Daly)和鲍文提出,风
行于二十世纪初。无法解释一些现象(花岗岩分
6
部分熔融的实例 a. 颗粒内部的部分熔融
在矿物颗粒内部,可以形成麻点状构造
7
b.颗粒边部的部分熔融
8
c、部分熔融范围的扩大
刚开始,由于表面能的影响,部分熔融 作用只发生在符合低共熔比例的矿物颗 粒接触处。
9
d、熔浆的聚集与分离
随着部分熔融程度的增加,熔浆数量达 到一定比例时,就可以从源区岩石中分 离出来形成岩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