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认识时间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时分秒教材分析 (1)(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时分秒教材分析 (1)(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时、分、秒一、教学内容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掌握单位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在认识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时间不像长度、质量等概念那样直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

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关于时间的经验,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首先,让学生感知“1秒”“1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时,通过听滴答声,眨眼、拍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帮助学生对标准时间单位建立清晰、准确的感知。

其次,设计了“1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记录运动前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等多种体验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计的方法。

最后,注重体现估计的方法。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教材安排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时、分、秒-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时、分、秒-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时、分、秒-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时间、计算时间的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

3. 时间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时间概念。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时间,例如:“你们知道现在几点了吗?”2.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1)介绍时、分、秒的定义,让学生明确1时=60分,1分=60秒。

(2)利用钟表模型,演示时、分、秒的走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认识钟表(1)让学生观察钟表,学会看时间。

(2)讲解钟表的构造,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4. 时间计算及应用(1)讲解时间加减法,让学生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2)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时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时间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培养时间管理意识。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和完成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定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秒的认识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师: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二.一!”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2.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过“秒”呢?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红绿灯转换.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二.互动新授1.秒的认识.(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预设: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5个小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2)认识1秒.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秒”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3)体验1秒钟.①提问:1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1秒有多长.)钟表发出“嘀嗒”声,两次“嘀嗒”声之间是1秒.②1秒钟你能做什么?(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点一下头……)③在我们的生活中,“秒”可以如何表示?(可以出示收集的信息: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火车每秒约行55米;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等等.)小结:1秒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每1分每1秒.(4)探索计量“秒”的工具.质疑: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表达想法:①电子表(或钟);②有秒针的钟表;③秒表.2.自主探究秒与分的关系.提问: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钟表课件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走了60个小格,走1小格就是1秒,走60个小格就是60秒.分针走了1个小格,也就是走了1分钟.因此得出:1分=60秒.)3.切身体验1分和1秒.看着自己手中的钟表感受1秒和1分有多长.学生谈感受:生1:1秒特别短.生2: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过得也非常快.……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1)师生合作,教师计时,学生按书上的活动要求进行活动.(2)学生记录活动结果并汇报.2.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试一试1分钟你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1)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2)班内交流汇报.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畅所欲言: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2.“秒”经常出现在“倒计时”中.3.1分=60秒……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时间的计算第 2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2.让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猜谜语:兄弟三人手拉手,从早到晚一直走.(钟表)2.提问:对“兄弟三人”你们了解多少呢?和大家说一说.(“兄弟三人”分别指的是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3.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我对对碰.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刻.4.质疑:我们已经学会看钟面上的时刻,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二.互动新授1.时间的换算.(1)盛泰高尔夫里面的景色非常的美.今天,我有幸被邀请到里面游览了两个小时,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课件出示:2时=()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汇报:生1:60+60=120分.生2: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生3:钟面上时针走了两大格,分针就会走两圈,就是120分.(2)师:你们真聪明!小精灵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出示课件“做一做”:60秒=()分 3分=()秒 1分40秒=()秒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2.时间的计算.(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页例2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①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②小组讨论.交流.③方法一:观察钟面分针从数字6走到数字9,走了3个大格,是15分.方法二:因为都是7时多,我直接用45-30=15(分).方法三: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7:45-7:30=15(分).方法四:7:30过15分钟就是7:45,因此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离家的时刻和到校的时刻,然后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三.反馈完善1.填空.(1)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了()分;时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2经过了()时.(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名汇报,并说说第1小题的解题思路.[答案](1)20 3 (2)40 10 102.提问:汽车从石家庄开往北京,9:10发车,下午1:4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长时间?(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上前讲讲解答过程.(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动手拨动指针.)[答案]4小时35分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练习一第 3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2.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大家了解了有关时间的哪些知识?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1.小组合作,整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2.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生1: 1时=60分1分=60秒生2:时分秒60 60……二.互动新授1.体验1分钟的长短.(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1)课件出示秒表,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2)播放录音:《登鹳雀楼》和《广播体操》,判断所用时间的长短.2.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师: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让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3.比较大小.(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2)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3)集体订正.4.计算结束时间与经过时间.(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1题.)(1)让学生观察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小组交流.讨论.(3)选出代表,班内汇报.师归纳: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4)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如:①中午11:30同学们在做什么?②第一节课课间休息多长时间?③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用了多长时间?……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先说说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填写时刻并计算出两表之间经过的时间.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先让学生读一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解答.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让学生先认一认秒表,然后通过时间的比较,判断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引出问题: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同学们来到操场排好队,看到开来的一辆辆大巴,兴奋地喊:“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生1: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两个班.生2: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二(1)班有39人,二(2)班有44人.生3:三(1)班有33人,三(2)班有36人;四(1)班有36人,四(2)班有38人.生4:五(1)班有41人,五(2)班有42人;六(1)班有39人,六(2)班有43人.生5:三(2)班的学生人数和四(1)班的学生人数相同.生6:一(1)班的学生人数比一(2)班的学生人数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主要信息板书.二.互动新授1.教学教材例1.提问:(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境图)大巴车开来了,大家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35+34=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要想求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要先算出一年级两个班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质疑:那么35+34应怎样口算呢?独自思考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1)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2)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3)交流: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算法?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小组1:35+30=65 65+4=69小组2:30+30=60 5+4=9 60+9=69小组3:30+34=64 64+5=69师:你们太聪明了!能想出这么多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可以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其中的整十数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所得的结果再和一位数相加.)2.教学教材例2.探究: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算法,那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出示教材第10页例2情境图)用你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算一算吧!(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9+44=(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3)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4)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5)班内展示.(课件展示)如:39 + 44 = 83 39 + 44 = 83 39 + 44 = 83或:39+40=79 30+40=70 30+44=7479+4=83 9+4=13 74+9=8370+13=83小结:同学们,我们在口算时可以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也可以依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觉得哪种方法适合你,就选用哪种方法计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1).(2)题,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可以让学生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了解它们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2)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 40 4 79 30 9 13 40 4 70 74 30 9②集体汇报.订正.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计算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2题.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教师提出要求:四个小组,每组两道口算题,计算得既准确又快的小组获胜.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第 2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正确口算100以内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某学校学生乘车去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情景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那么,现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33+29= 23+31= 68-4= 32-6=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瞧,同学们上了开往世博会的大巴车,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3)动车的票价比世博专线大巴贵多少钱?(4)普通快客的票价比世博专线大巴贵多少钱?(5)动车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6)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多少钱?……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提问: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可真聪明!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列式计算呢?(1)学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小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发言.(4)教师归纳并板书:65-54= 65-48= ……交流:你怎样计算出结果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可以选择一道题.)(1)学生尝试做.(2)小组内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3)班内汇报.①选择“65-54=”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生1: 5-4=1,60-50=10,10+1=11师板书:相同数位相减,列竖式的方法.生2: 65-50=15,15-4=11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生3: 65-4=61,61-50=11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生4: 65-60=5,5+6=11师板书:凑整法.师小结: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口算方法,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可以和同桌说一说.②选择“65-48=”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生1: 65-40=25,25-8=17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生2: 65-8=57,57-40=17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生3: 65-50=15,15+2=17师板书:凑整法.生4: 15-8=7 50-40=10 10+7=17提问总结:为什么你用15减8,而不是用5减8呢?(5不够减8,所以需要退位.)为什么是50-40,而不是60-40呢?(这也是用了相同数位相减,个位不够减,所以需要从十位上退1当10用的方法.)交流:把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除了你喜欢的方法,再另找一种方法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3.观察对比,完善口算方法.(1)课件出示:“65-54=”和“65-48=”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这两个减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65-54=”是不退位减法;“65-48=”是退位减法.在口算时可以用“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或“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或“凑整法”进行计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要求说出口算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5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制作两张数字纸条,组长拉动纸条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口算练习.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第 3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地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提问:(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同学们下车来到世博园,世博园纪念品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前来买纪念品的游客络绎不绝.据统计,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根据我们所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生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生3: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个“海宝”?2.汇报列式,揭示课题.(1)指名完整叙述问题,并列出算式.380+550=550-380=(2)师点出课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这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学生汇报.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师板书课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二.互动新授1.学习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1)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出380+550的得数呢?(2)计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组织学生汇报:生1:用口算.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生2: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4)表扬:同学们能想到两种这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真是太棒了!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将每个数位上的数对齐,如果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但是老师还有疑问:为什么得数的百位上不是8呢?(因为十位上的8+5=13,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应该就是3+5+1=9,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口算380+550,算出38+55后要记得在末尾写上0……)(5)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么谁能说说在计算中有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的?(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2.探究退位减的计算方法.(1)教师出示算式:550-380=(2)提问:怎样计算呢?①学生独立思考,试算.②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③全班反馈:生1: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生2:550可以看成55个十,380可以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剩下17个十,也就是170.生3:用竖式计算.(让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3)让用笔算方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师适当引导:十位上的5不够减,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当十,所以百位上是4减3.)(4)请全班学生动笔算一算,交流笔算需注意的问题.(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1,本位加十再减.)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学生小组合作,每人算两道题,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做完后小组内互相订正.看哪个小组做得最认真.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2题.(1)第1题: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第2题:先让学生找出要求的问题.接着说一说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小组讨论后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加.减法的估算第 4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清明节”到了,学校要安排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学校组织全校1~6年级学生到巨幕影院观看电影.你们认为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二.互动新授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出示教材第15页情境图)学生回答:(1)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2)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3)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尽可能多地提出数学问题.同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课件出示):一到六年级一共来了多少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作出引导和肯定.2.解决问题.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先求出什么?(需要利用“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2)那么“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这个问题你将如何解答呢?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①学生思考.②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③全班交流反馈:方法一:221+239≈400(人)方法二:221+239≈450(人)(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哪种估算的方法合理.学生自由回答,说出各自的理由.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因此方法一的估算不合理.生2: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50,坐不下.因此方法二的估算合理.师小结:在估算时可以把非整十.整百的数看作与它较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5页最下面的问题.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5题.先让学生思考求近似数的方法,然后小组内互相说说所给数的近似数,并完成习题.3.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6~8题.(1)学生独立思考,试做在答题纸上.(2)小组交流,讨论估算方法.(3)集体交流估算方法.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整理和复习第 5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练习,学生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方法和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内容,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估算策略的灵活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组内交流.整理知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第一单元单元分析内容及简析: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3.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通过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及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数学思考: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解决问题: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体验具体时间的长短,进一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点。

4.情感与态度:通过时间的计算,了解经过时间是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进率及推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各种各样的钟、钟面、课件等。

教学措施:和以前教学时间概念一样。

1.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心理解时间概念。

2.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心理解时、分、秒间的干系。

如能够拿一个实际的钟观察一下,秒针滚动和分针滚动的干系,数数1分有多长,等等。

3.要增强对于一段时间的体验,渐渐树立时间观念。

课时安排:(5课时)秒的认识………………………………………2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练习……………………………………1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2~P3页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研究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讲授重点:借助厚实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讲授难点:时间单位的进率。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钟表,钟面模型。

讲授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说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解决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解决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2. 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 运用时、分、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关系。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交流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图片,如钟表、日历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提问:你们知道时间有哪些单位吗?学生回答:时、分、秒。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关系。

3. 举例说明时、分、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方法。

2. 举例说明时、分、秒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强调运用时、分、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 时、分、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    时、分、秒

本单元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探索并发现1时=60分,1分=60秒,学会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之前已经初步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教学的。

考虑到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很少需要精确到秒,因此这部分内容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秒”的时间短暂,了解15秒内不同事件的完成程度,体会时间的宝贵。

然后再安排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续学习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新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其主要知识点是:秒的认识;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

在教育教学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借助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教育教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认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1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突破计算经过时间这1教育教学教学难点。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1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是本单元教育教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育教学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2.重视直观教育教学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10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1定的困难。

为此,教育教学教学时,应相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1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知识,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时、分、秒关于“时、分、秒”这一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学会了看整时,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学会了读、写几时几分,知道了1时=60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通过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秒的认识教材第2~3页的内容。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课件、钟表。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2.师:人们倒计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秒。

出示教材第3页的情境图。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

)师:你知道都有什么样的表?(电子表、手表、钟表和秒表。

)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

师: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我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还有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钟表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师: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用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的动作。

请同学仔细观察。

师:请同学们谈谈对1秒钟有什么感受。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课件中的表(老师演示秒针走一圈),你发现了什么?(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也在走,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所以1分=60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知道1小时=60分钟。

(2)培养学生认识钟面,学会读写时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钟。

(2)学会认识钟面,会读写时间。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认识小时和分钟(1)介绍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1小时=60分钟。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时和分钟在生活中的应用。

2.2 认识钟面(1)教会学生认识钟面的数字、刻度。

(2)引导学生学会读写时间,如1时30分、3时15分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学会认识钟面,会读写时间。

3.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小时和分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学会读写复杂的时间,如1时30分、3时15分等。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1)钟面模型或图片。

(2)计时器。

(3)教学卡片。

4.2 学具准备:(1)学生钟面模型或图片。

(2)学生计时器。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5.2 探究新知(1)介绍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讲解1小时=60分钟。

(2)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学会读写时间。

(3)小组讨论:小时和分钟在生活中的应用。

5.3 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互相交换答案,检查纠正错误。

5.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时、分钟及钟面的认识。

(2)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5.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新版】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新版】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第一单元《时、分、秒》 (3)第1课时《时、分、秒》 (3)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8)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1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3)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4)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6)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9)第4课时《估算》 (23)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6)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30)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33)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36)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40)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44)第6课时《解决问题》 (48)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 (52)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52)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53)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 (54)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56)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8)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61)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62)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64)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67)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69)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71)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1节) (74)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74)第二课时 (75):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75)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76)第四课时:练习课 (77)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78)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80)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81)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82)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82)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83)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85)※数字编码 (86)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90)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90)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91)第三课时:周长 (91)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93)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94)第六课时:估计 (95)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3节) (96)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97)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99)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100)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102)第十单元总复习(3节) (104)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

第一单元时、分、秒一、教学内容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3.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对“时间”这个可以计量的量,掌握单位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是认识时间概念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认识了时间单位“秒”之后,安排对分与秒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时间单位的系统;在认识单位后,安排对其计量工具的认识,包括钟面、电子表和秒表,了解其使用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时间不像长度、质量等概念那样直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

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深入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大量关于时间的经验,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首先,让学生感知“1秒”“1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时,通过听滴答声,眨眼、拍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观,帮助学生对标准时间单位建立清晰、准确的感知。

其次,设计了“1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1分钟有多长”“记录运动前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的次数”等多种体验活动,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同时渗透估计的方法。

最后,注重体现估计的方法。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教材安排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计算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主要包括:
1. 第一单元《时、分、秒》:学习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其关系,掌握单位换算。

2.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习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以及三位数的加法、减法。

3. 第三单元《测量》:学习长度单位,包括毫米、厘米、分米、米,了解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深入学习三位数的加法、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5.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学习倍的概念,理解倍与加、减法的关系,掌
握简单的倍数计算。

此外,还有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等章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具体了解,可以参考教辅或学校课本。

第1单元(时、分、秒)母题答案版(人教版三年级上)

第1单元(时、分、秒)母题答案版(人教版三年级上)

第一单元(时、分、秒)母题答案版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母题是指一些基础的数学题目,通常被用来测试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母题覆盖第1单元基础知识点,通过完成母题可以了解孩子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于针对性进行强化。

一、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它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

2、时针走1大格为(1)小时;分针走1小格为(1)分钟,分针走1大格为(5)分钟,分针走1圈为(60)分钟,分针走1圈时针走(12)大格,即(1)小时;秒针走1小格为(1)秒钟,秒针走1大格为(5)秒钟,秒针走1圈为(60)秒,秒针走1圈分针走(60)小格,即(1)分。

3、一天有(24)小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4)圈。

4、填单位小红每天约睡10(小时);小东系红领巾大约20(秒);小希用了2(小时)画一幅画;朗诵一首古诗大约需要20秒,9个小朋友一起朗诵需要(20)秒。

5、1分钟我们可以做完的事是(C)A、跑5千米B、写一篇300字作文C、做20道口算题二、时间换算1、时、分相邻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B)A、10B、60C、10002、填空90秒=(1)分(30)秒156分=(2)时(36)分350分=(5)时(50)分1时50分=(110)分3时38分=(218)分5分20秒=(320)秒3、请按时间长短排序59秒3分1小时25分4秒(4秒)<(59秒)<(3分)<(25分)<(1小时)150秒2分1小时25分2分35秒(2分)<(150秒)<(2分35秒)<(25分)<(1小时)4、下面是五位小朋友100米跑的成绩统计表(1)哪位小朋友跑得最快?答:小玲跑得最快(2)跑得最快的小朋友和跟得最慢的小朋友相差多长时间?28秒-19秒=9秒答:跑得最快的小朋友和跟得最慢的小朋友相差9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单元认识时间专项试卷 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单元认识时间专项试卷 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认识时间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26分)1.时间的单位有()、()、(),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作单位。

2.钟面上有()根针,走得最快的是()针,它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分针走一圈是()分,也就是()小时;时针走一圈是()小时。

3.钟面上每两个数字之间为1大格,钟面上一共有()大格,1大格有()小格,一共有()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分针走1大格是(),秒针走1大格是()。

4.钟面上,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这一时刻是()时整;时针走过8,分针指向6,是()时()分。

5.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分,此时秒针正好走了1圈,也就是()秒,所以1分=()秒。

6.秒针从数字“9”走到“12”,经过了()秒;分针从数字“9”走到“12”,经过了()分钟;时针从数字“9”走到“12”,经过了()小时。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1.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0秒。

()2.小丽上学用了8分钟,放学时按原路返回用了10分钟,小丽放学时走得快。

()3.小贝早晨6:20起床,小米早晨6:30起床,小贝起床早。

()4.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5.时针在4和5之间,分针指向10,这时是4时10分。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1.用30秒左右的时间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是()。

A.读一首古诗B.系好红领巾C.做一顿饭2.在400米跑步比赛中,下面三人中用时最长的是(),跑得最快的是()。

A.小浩B.小贝C.小亮3.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

A.1圈B.5圈C.60圈4.一天的时间里时针在钟面上走()圈。

A.1 B.2 C.45.把一根木头平均锯成2段要2分钟,把这根木头平均锯成5段要()分钟。

A.5 B.8 C.10四、能干的你,会解决。

(共54分)1.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时间专项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时间专项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核心考点专项评价1.认识时间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30分)1.时间的单位有( )、( )、(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 )作单位。

2.秒针走2大格是( )秒,走半圈是( )秒。

3.钟面上,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这一时刻是( )时整;时针走过8,分针指向6,是( )时( )分。

4.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 )分,此时秒针正好走了1圈,也就是( )秒,所以1分=( )秒。

5.时针从“3”走到“6”,经过了( )时,分针从“3”走到“6”,经过了( )分,秒针从“3”走到“6”,经过了( )秒。

二、圈出合适的答案。

(每小题5分,共10分)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3分,共12分) 1.用30秒左右的时间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是( )。

A .读一首古诗B .口算5道题C .观看一集电视剧2.下面是三位同学做3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

用时最长的是( )。

A. B. C.3.( )大约需要1秒。

A.读一篇课文B.翻一页书 C.做一套眼保健操4.一天的时间里时针在钟面上走( )圈。

A.1 B.2 C.4四、能干的你,会解决。

(共48分)1.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每空2分,共8分)华华跳绳40下大约看一集动画片约用用时30( )。

15( )。

小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跨年演唱会约用3( )。

时间不少于1( )。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每空2分,共10分)4分=( )秒360秒=( )分80秒=( )分( )秒 1时10分=( )分3.在○里填上“>”“<”或“=”。

(每空2分,共12分) 10秒○1分 200秒○120分 8分○80秒3时○150分 1时6秒○66分 1时30分○90分4.行2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把出行方式和相应的时间连起来。

(12分)30分2分5分10秒5.在学校完成作业后,天天和龙龙进行200米赛跑。

(根据问题在□里画“√”)(6分)谁花的时间多?天天□龙龙□谁跑得快?天天□龙龙□答案一、1.时分秒秒【提示】本题考查常用的时间单位,时间单位有时、分、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时、分、秒》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探究发现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不是及时补充)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生:……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二、问题导航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2.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关于课题的什么知识?生1:1秒有多长?生2:秒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生3:怎样读钟面上的时间?三、探究学习1.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2.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小组合作,展示汇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 = 60秒,1时 = 60分。

2. 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 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 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 难点。

- 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理解1分 = 60秒,1时 = 60分的关系。

- 能够准确地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三、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时钟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时、分、秒的关系。

2. 活动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一些与时间相关的活动,如1分钟跳绳、1分钟写字等,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1. 时、分、秒的认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秒针,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 第2课时:探究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练习。

2. 时间的计算(2课时)- 第1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如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

- 第2课时:解决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如火车的发车时间和到达时间等。

五、教学资源准备。

1. 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2. 与时间相关的练习题、活动材料(如跳绳、写字本等)。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 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2. 难点。

- 理解口算和笔算的算理,尤其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 提高估算的准确性,能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三、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认识时间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26分)
1.时间的单位有()、()、(),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作单位。

2.钟面上有()根针,走得最快的是()针,它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分针走一圈是()分,也就是()小时;
时针走一圈是()小时。

3.钟面上每两个数字之间为1大格,钟面上一共有()大格,1大格有()小格,一共有()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分针走1大格是(),秒针走1大格是()。

4.钟面上,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这一时刻是()时整;时针走过8,分针指向6,是()时()分。

5.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分,此时秒针正好走了1圈,也就是()秒,所以1分=()秒。

6.秒针从数字“9”走到“12”,经过了()秒;分针从数字“9”走到“12”,经过了()分钟;时针从数字“9”走到“12”,经过了()小时。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2
分,共10分)
1.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0秒。

()
2.小丽上学用了8分钟,放学时按原路返回用了10分钟,小丽放学时走得快。

() 3.小贝早晨6:20起床,小米早晨6:30起床,小贝起床早。

() 4.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 5.时针在4和5之间,分针指向10,这时是4时10分。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
分,共10分)
1.用30秒左右的时间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是()。

A.读一首古诗B.系好红领巾C.做一顿饭2.在400米跑步比赛中,下面三人中用时最长的是(),跑得最快的是()。

A.小浩B.小贝C.小亮
3.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

A.1圈B.5圈C.60圈4.一天的时间里时针在钟面上走()圈。

A.1B.2C.4
5.把一根木头平均锯成2段要2分钟,把这根木头平均锯成5段要()分钟。

A.5B.8C.10
四、能干的你,会解决。

(共54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每空2分,共8分)
“飞人”刘翔110米观看一期《欢乐喜剧人》
跨栏约用13()。

约用120()。

小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跨年演唱会约用3()。

时间不少于1()。

2.请你按时间的长短排一排。

(每空1分,共10分)
(1)15秒、50秒、6分、1时、10分
()<()<()<()<()
(2)5分15秒、5秒、35分、1时50分、35分20秒
()<()<()<
()<()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每小题2分,共16分) 4分=()秒90分=()时()分
360秒=()分80秒=()分()秒
1时=()分1时10分=()分
120分=()时1分35秒=()秒
4.在里填上“>”“<”或“=”。

(每小题2分,共16分)
10秒1分200秒120分
1分60秒4时24分
8分80秒3时150分
1时6秒66分1时30分90分
5.行2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把出行方式和相应的时间连起来。

(4分)
答案
一、1.时分秒秒
2.3秒60160112
3.125601小时5分5秒
4.8830
5.16060
6.15153
二、1.×2.×3.√4.√5.×
三、1.C
2.A C【点拨】所用时间越短表示跑得越快。

3.B4.B
5.B【点拨】锯2段用2分钟相当于锯1次用2分钟,锯5段要锯4次,一共需要4×2=8(分钟)。

四、1.秒分钟小时小时
2.(1)15秒<50秒<6分<10分<1时
(2)5秒<5分15秒<35分<35分20秒<1时50分
3.24013061206070 2 95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