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学选择题百题练
哲学与生活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生活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人与自然的关系B.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自然辩证法答案:C3. 哲学上的“形而上学”是指:A. 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B. 研究存在本质的学科C. 研究超越感官经验的非物质世界D. 研究社会历史的学科答案:C4. “存在即合理”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5.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体现了:A. 客观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它强调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变化的,并且这种变化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主张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
7.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与辩证唯物主义有何联系?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在于,它们都坚持物质决定意识,都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即事物内部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8. 解释“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哲学命题。
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它认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不能独立于物质存在,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且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哲学对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哲学对生活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世界和人生的本质。
哲学生活选择题100题
哲学生活100题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2.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A.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B.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3.古语说:“智人则哲。
”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A.哲学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掌握了哲学,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4.真正的哲学: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③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
”这说明:A.哲学作为一种思辨活动,与社会生活无关 B.哲学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基础上C.哲学的发展就是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D.哲学要创新就必须抛弃已有的思想材料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哲学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之所以要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是因为:A.无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还是人的全面发展,哲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哲学社会科学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根据下列材料完成7-8题。
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存在即是被感知④气者,理之依也⑤上帝创造一切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7.上述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②③④⑥ B.③④ C.①②③⑤ D.④⑥8.上述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9.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10.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精神的本性是思想,二者彼此独立,互不相干。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命题人:李正试卷说明:1.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3.本试题由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组成第I卷(选择题)一、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共60分。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2. 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这两者 (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D.不矛盾,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这说明(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③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④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4.“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哲学的()A.内涵 B。
起源 C。
任务 D。
性质5.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
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
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6。
哲学选择题精选100例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精选100例1、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完成这一任务的根本方法是 AA.矛盾分析法 B.科学思维法 C 创新的方法 D 实践的方法2、从本义上说,哲学是 C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D A.辩证法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B.辩证法就是思考C.哲学就是辩证法 D.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CA.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B.物质世界C.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D.世界观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别在于A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是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是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8、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9、“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这一观点属于 C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0、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D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 ①②B②③C③④ D ④11、、“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 A.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心外无物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12、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范畴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D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 A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④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5、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哲学生活》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试试题
《哲学生活》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了事物是( )A.变化发展的B.静止的C.联系的D.孤立的2.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这表明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3.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的是( )A.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B.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C.力量强大的事物战胜力量弱小的事物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4.下列属于新事物的是( )A.苏联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所代替B.中国市场经济的出现C.科技电脑算命D.生物的退化5.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B.事物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7.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防微杜渐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人才培养要以提高质量为主,不要单纯追求数量。
这是因为( )A.只有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B.量变只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C.量变的意义不大D.并非任何质变都是从量变开始的9.李大钊在被北洋军阀杀害前,大义凛然地宣告:“试看明日之环球,将是赤旗的世界。
”可见李大钊( )A.坚信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B.预料到新事物的发展进程是曲折的C.认识到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D.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0.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是当年温州人闯市场的生动写照,也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实践性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答案:D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性C. 可分性D. 多样性答案:A3.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它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动力。
2. 什么是实践?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是什么?答案: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在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获取直接经验,并通过实践的不断深入,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的飞跃实现的,即量变引起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
在社会管理中,通过识别和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高中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测试题
哲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时迷了路,天色已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
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
于是,他们找来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
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棉条断开,稻草遇氧而燃,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获救脱险。
小灵,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出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A.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B.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D.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2、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民缺乏商品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参与市场、改进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常受“小富即安”“福不可重受”等观念影响。
这表明: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物质生活条件制约。
B、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C、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受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心理等主观因素影响D、农民活动的利益出发点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3、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这是由于:A、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B、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C、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4、“旗帜的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正确的理论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则起促进作用C、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对实践起重大指导作用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5、关于现象、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本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现象,理性认识总要表现为感性认识B、不论认识现象还是认识本质,都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C、人们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感性认识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事物的本质6、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哲学选择题(含答案)
哲学选择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 庸俗唯物主义C 近代唯物主义D 宗教哲学(A)2 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A 多元论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 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D 朴素唯物论观点(D)3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A 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回答B 对精神决定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解C 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的认识D 对世界怎样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4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 唯心主义B 经验主义C 不可知论D 二元论5 “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
”“悬而未决”是A 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可知论观点D 不可知论的观点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古希腊、古罗马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D 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7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A 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 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 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 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A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 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B 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C 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B)(C) (C)(C)(D) (D)D 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C)10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A 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 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B)11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哲学答题题库及答案详解
哲学答题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D.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A. 客观存在的B. 主观意识的产物C. 神的创造D. 人类社会的产物答案:A3.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A. 事物是静止不变的B. 事物是孤立的C.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D. 事物是一成不变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形而上学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观点属于唯心主义:A. 世界是神创造的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决定意识D.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答案:A, B三、判断题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答案:正确2.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答案: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量变质变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否定之否定规律则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五、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也是人的认识和思想得以实现的途径。
实践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
六、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用哲学原理解释其现象。
案例: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最终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答案:此案例可以用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来解释。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是量的积累,这些量的积累最终导致了企业质的飞跃,即实现了持续发展。
《生活和哲学》人教版必修4的选择题错题集100道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错题集100道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哲学的基础知识】1、“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的智慧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对实践的追问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中写道:"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搁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它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这段话说明,哲学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目的是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幸福B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3、2011年11月18日是第1个“世界哲学日”,哲学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知识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一切知识的总汇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A 哲学是理论体系,具体科学不是理论体系B 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C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D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5、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6、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表明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是不科学的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问题展开的A.②③④ C.②④B.②③⑤ D.①③⑤8、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理由是①它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③它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④它决定着一切哲学体系的基本性质和方向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10.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①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②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③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哲学与生活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生活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 人和宇宙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精神B. 物质C. 神D. 理念答案:B3.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质量互变B. 对立统一规律C. 否定之否定D. 联系和发展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先导C. 基础D. 条件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 个人自我实现B.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 个人财富的积累D. 个人地位的提升答案:B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A. 随心所欲B. 摆脱一切约束C.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 个人独立自主答案:C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
A. 主观的B. 客观的C. 绝对的D. 相对的答案:B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
A. 自然规律B. 思维规律C. 社会发展规律D. 经济规律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 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D. 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答案:ABCD1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
A. 联系的观点B. 发展的观点C. 矛盾的观点D. 静止的观点答案:ABC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AB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
哲学生活测试题
哲学生活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什么是真理B.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什么是美D. 什么是幸福2.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A. 事物是静止不变的B. 事物是孤立的C. 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的D. 事物是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的3.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A. 唯物史观B. 自然辩证法C. 辩证唯物主义D. 形式逻辑4.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道家的无为而治B. 儒家的仁义礼智C. 墨家的兼爱非攻D. 法家的严刑峻法5.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主要探讨了:A. 道德伦理问题B. 认识论问题C. 美学问题D. 宗教信仰问题6.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A. 事物是静止不变的B. 事物是孤立的C.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D. 事物是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的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地理环境B. 人类理性C. 阶级斗争D. 科学技术8. 尼采的“超人”哲学主张:A. 人应该超越道德约束B. 人应该追求物质享受C. 人应该服从权威D. 人应该追求精神自由9. 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这主要强调的是:A. 人的自由选择B. 人的本质是固定的C. 人应该遵循传统D. 人的行为是被决定的10. 下列哪项不是东方哲学的特点?A.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B. 强调道德修养C. 重视逻辑推理D. 强调内心体验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主要内容。
12. 简述庄子的“齐物论”及其哲学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14. 论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5. 阅读以下案例:某公司在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决定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以求生存和发展。
请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该公司的决策过程,并讨论其决策背后的哲学原理。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基础检测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基础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共计60分)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瑰”C.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B.水是万物之源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细胞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和遗传规律C.18世纪法国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4.“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这句话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7.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
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
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2014年是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等“马上体”迅速在网上走红,成为人们最热门的祝福语。
生活哲学试题及答案
生活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活哲学的核心是什么?A. 物质享受B. 个人成就C. 人际关系D. 个人价值的实现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生活哲学的基本原则?A. 乐观主义B. 悲观主义C. 现实主义D. 理想主义答案:B3. 以下哪个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生活哲学?A. 人是理性的动物B. 人是社会性动物C. 人是政治的动物D. 人是经济的动物答案:C4. 以下哪位哲学家强调了“存在即合理”的观点?A. 尼采B. 黑格尔C. 康德D. 柏拉图5.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生活哲学?A. 享乐主义B. 无为而治C. 自我实现D. 社会和谐答案:B6. 以下哪种生活态度是现代生活哲学所推崇的?A. 消极逃避B. 积极进取C. 随波逐流D. 固步自封答案:B7. 以下哪种生活方式是符合生活哲学的?A. 过度消费B. 极简主义C. 奢侈浪费D. 盲目攀比答案:B8. 以下哪种行为是生活哲学所反对的?A. 助人为乐B. 追求真理C. 损人利己D. 勇于创新答案:C9. 以下哪种心态是生活哲学所倡导的?B. 自卑C. 自信D. 自负答案:C10. 以下哪位哲学家主张“知行合一”?A. 孔子B. 王阳明C. 老子D. 孟子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活哲学中认为人应该追求的价值观包括哪些?A. 物质财富B. 精神满足C. 社会地位D. 个人成长答案:B 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哲学?A. 家庭背景B. 教育水平C. 社会环境D. 个人经历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生活哲学中提倡的生活态度?A. 知足常乐B. 追求完美C. 乐观向上D. 消极悲观答案:A C4. 以下哪些是生活哲学中认为重要的生活技能?A. 沟通能力B. 逻辑思维C. 情绪管理D. 批判性思维答案:A C D5. 以下哪些是生活哲学中认为重要的生活目标?A. 健康长寿B. 财富积累C. 知识增长D. 精神愉悦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生活哲学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
哲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哲学测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本质属性是:A. 广延性B. 可分性C. 运动D. 可塑性答案:C二、填空题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______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答案:客观实在性2.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______的统一。
答案:量变和质变三、简答题1. 简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答案: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强调事物的全面性、发展性和矛盾性。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事物之间相互独立,强调事物的孤立性、静止性和片面性。
2. 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味着任何理论或观点的正确与否,都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四、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辩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矛盾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解决来实现的。
- 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矛盾。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中体现的哲学思想。
案例:某公司在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决定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通过深入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公司成功开发了新产品,并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答案:本案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公司通过实践(市场调研和产品创新)来解决面临的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同时,公司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体现了辩证法的矛盾斗争和解决过程。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哲学生活是高二思想政治必修四课本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单元练习能够让同学们更加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的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 生活中,哲学无处不在、无事不有。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①哲学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②哲学总是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③哲学总是不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④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需要哲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4.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C事物的运动是由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5.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所谓方法论是指 ( )A.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共同原则和共同方法B.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原则和关键方法C.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具体原则和具体方法D.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6.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表明A.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8.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生活与哲学测试题2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2.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一()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一()①它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是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就其根源讲,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
据此回答5八-7题。
5.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后,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6.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
这说明()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D.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存在着相对静止7.上述事实说明()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C.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D.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
据此回答题。
8.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不切实际的幻想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9.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生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外因B. 内因C. 外因和内因的统一D. 偶然性4.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矛盾的普遍性B. 联系的普遍性C. 发展的普遍性D. 矛盾的普遍性和联系的普遍性5.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自身的()。
A. 消灭B. 肯定C. 否定D. 否定之否定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人与自我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7.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A. 创造者B. 旁观者C. 被动者D. 被领导者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基础B. 认识的来源C. 认识的目的D. 认识的动力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
A. 主观的B. 客观的C.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 绝对不变的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2. 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3.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理解人的自由?4. 简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2. 论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 根据所学哲学原理,分析以下案例:某企业在面临市场变化时,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和产品,成功转型并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百题练(一)参考答案:1-5ABCBA6-10CBDCD11-15CDDCD16-20DCABC21-25AACBB26-30CCDBD 31-35DBCBD36-39BCCB1. 2010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
网络热词现象出现表明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
”这表明①任何真理都有其使用的条件和围②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③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3.2011年3月19日,省涡阳县举行“与先哲对话——老子文化高端论坛”。
处下不争,是老子的立身处世原则。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④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我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监测显示,2月15日,第24周太阳活动期爆发最大级别耀斑,引起了我国上空的电离层突然骚扰,导致短波信号的衰减甚至中断。
有关部门提醒,应尽量避免在此期间进行对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依赖性较高的活动。
这说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人们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④人们能够把握事物的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古代的拉帕努伊人曾在复活节岛上创造过辉煌和文明,但这种辉煌是建立在森林砍伐、土地滥用、过度渔猎基础上的。
欲壑难填终于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丧失。
15世纪后,岛上的大棕榈树灭绝了,森林的消失导致水土流失,文明走向了终结。
这个关于人类开发与生态关系的案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②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应坚持实践的观点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6.幸福是什么?恋爱中的人说,幸福像花儿一样;远行的人说,幸福是家人一条关爱的短信;快乐的人说,幸福尽管抓不住,摸不着,但实实在在。
上述观点说明了A.幸福的感觉多种多样,离不开物质载体B.价值判断因时因人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D.世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7.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
这里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帅作用B.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C.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8.“危难之时,国是我家,这是我们这几天来最深切的感受。
”这是同胞撤离后的心里话。
下列说法与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D.祸兮福依福兮祸伏9.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近日提出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模型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危机的产生或减小危机带来的灾害。
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设想进一步佐证了①科学家的兴趣和思考是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源泉②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推进建造“活地球模拟器”的根本动力③人类的能力是巨大的,能创造出新事物④把握事物的规律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0.右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中鸡雏实则“今日相争”,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
该画蕴含的哲理是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虽然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人均国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1/10。
这一看法表明:A.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矛盾B.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前提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D.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12.喝上干净水是我国干旱地区农民一直以来的梦想。
在我国开展了10多年的援建“母亲水窖”活动是将雨水集到水窖储存,配备专用的雨水净化器,让干旱地区农民喝上干净水。
“母亲水窖”的创意A.源自人们的科学想象和思维创新B.说明实践的结果由认识主体决定C.说明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D.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13.作家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这体现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往往会因人而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某用户在网络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信息被关注和转发,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社会公众参与街拍、慈善基金参与、警方出警调查核实……“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由此可见①信息的传递是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②信息的传递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③信息的传递是一个人与人不断互动建立具体联系的过程④信息的传递是一个人与人改变条件建立固有联系的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阿联酋发明“人造雨”技术,人工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自动依附尘埃,在太产生的强热上升气流作用下,携带含有负离子的尘埃粒子上升到了云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滴,无数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进而化作雨滴落到地面。
这一发明,表明①人工制造负离子是对尘埃的辩证否定②人们通过实践可以超越和主宰自然界③人们可以改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④人们可以按照实践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6.“与风竞速,京津城际上,他创造了中国第一速;星光夺目,国庆大典上,他把铁路人的风貌向祖国展出。
”这是铁路局“十大领军人物”评委会授予动车组司机东晓的颁奖辞。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高速铁路的创造、发展,给予了东晓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这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①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②需要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③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④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下列选项和图11漫画《推磨》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逆水行舟,不进财退C.人心不齐,成就难祈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18.图12是某大城市统计部门2010年所做的—项调查统计结果。
图息反映了①物质决定意识,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一定物质基础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幸福感越强反映人们收入越高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收人阶段人的幸福感不同④量变会引起质变,收入的不断增加才能提升幸福感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9.2011年1月26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开幕。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介绍年会主题时说,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
认清当前复杂多样的新形势,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本次大会的重心。
这表明①物质决定意识,使客观符合主观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④矛盾具有不平衡性,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20.2011年3月11日日本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核泄漏,损失惨重,引发人们思考。
“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
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但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普通人来说,这种模糊预测法显然远远不够。
这说明:①大自然的变动规律无章可循②人类仍不能准确掌握地震下一次“发脾气”时间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世界上还有很多神秘领域无法让人们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国家主席1月19日出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
奥巴马引用中国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祝福两国,放眼未来。
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②“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谵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为东檄蜀文》)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A.①②B. ①③C.②④D. ①④22.古人云: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意思是说,过于坚硬刚强,则容易折断;过于干净洁白,则容易受到污染,变得肮脏。
以下观点与题干哲学寓意相同或相近的是①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3.2010年11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通过普查能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从而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体现的哲学依据是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客观规律②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
据此回答24—25题。
24.“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这里的“神悟”A.表明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5.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6.过去的30年,被誉为“中国梦想的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