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A)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
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迭,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他们在乡间承担
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
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里”字从田从土,反映了“恃田而
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仪礼·士冠礼》中提到有“乡先生”,郑玄注说:“乡先生,乡中老人为卿大夫致仕者。”之所以叫“先生”,是,因为他们兼任着乡间的教育。从“二十五史”到各地方志,以及通
俗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官僚告老还乡后,与当地“士”一同教授乡里,行化一方的故事。像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即教授诸生,“择诸生,然后为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后汉书·朱云传》)。宋之理学大家如二程、陆九渊、朱熹等,无一不是体官后还乡讲学,培育后进者。宋吕大防兄弟四人都是“国家干部”,但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却出自他们之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蓝田《吕氏乡约》。南宋朱熹又对这《乡约》作了增损,由此而传播开来,对明清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地方志中,我们可以看到更详细的关于乡绅作为的记述。
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予的理想。这些乡绅,他们怀着四方之志,在青壮年时期通过科举、铨选,离开家乡,为国家效力。晚年归乡,则带着一身的荣耀相见于乡亲父老。他们的成就、德望为一乡民众所瞻仰,他们的学问知识为一乡学子所钦慕,他们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后辈学子奋发向上。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回归故里,换来的是一批又一枇的才俊走出乡土。如此而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人才大循环,使中国乡土变成了人才生
长的沃壤。
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济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置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流向
城市。“叶藩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则上世纪后
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颁被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费源配置的巨大
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且是枯死!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价值观的摧毁。“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工业文明追求效益与利益的观念,冲刷了传统学人曾有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精神。
(摘编自刘毓庆《乡绅消失后的乡村命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绅”是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具有为官的阅历、广阔的视野和高于
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精神素养,因此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B。“乡绅”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而“乡绅”群体的核心则是退居乡村的官员“绅”,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C.“乡绅”在乡村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将下层民众的生存状况等民情上报官府,将官方的意旨贯彻到民间,他们还参与地方的教育和管理等。
D.中国古代的村落称“里”,它从田从土,是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的反映,世世代代生活
于其中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扎根乡土,对乡土充满了感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魇代的史书记载中,多有“乡中老人为卿士大夫致仕者”告老还乡后,与当地的
“士”一同教授乡里,行化一方的故事。《仪札》中称这样的人叫“乡先生”。
B.宋代吕大防四兄弟写下了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蓝田《吕氏乡约》,南宋朱熹又对它
作了增损,由此而传播开来,对当时的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C.汉代直言进谏的朱云,宋代的理学大家程颢、程颐、陆九渊、朱熹等人无不是休官退居乡里后,讲学教授诸生,为乡间做了大量教化民众的事情。
D.年轻时为追求理想而宦游他乡,年老时则“叶落归根”,这样,致仕者回归故里,青年
才俊走出乡土,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使乡土变成了人才生长的沃壤。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冲击,“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
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乡村的凝聚力随着“乡绅”的消失而消失。
B.在“农业文明”熏染下,中国乡土成为了人才循环成长生生不息的沃土,但在商业经
济和“新式教育”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城乡平衡格局开始被打破。C.乡村是农业文明的根,农业文明则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因为城乡资源配置的悬殊,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植根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面临凋敝、甚至枯死的境地。
D.传统的乡绅阶层的消失,缘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卫业文明”的冲击,但更是这场变
革把传统价值观,比如“叶落归根”这样的传统思想摧毁的结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日:“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
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