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设计说明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学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教学内容跟生活密切相关,五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设计利用课件出示例题,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2.放手让学生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在教学中要尽量放手让学生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本设计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取值方法。
之后,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去尾法”和“进一法”的例子,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应用以前学习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直接引出新课内容,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讨论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例10(1),学习“进一法”。
(1)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课件出示例题和情境图)引导学生交流题中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并独立列式计算。
2.5÷0.4=6.25(个)(2)设疑:我们求得的结果是6.25个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6.25个瓶子吗?符合生活实际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里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得数应该保留什么数?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3)小组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这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为什么?(4)学生汇报讨论的情况:瓶子不能有6.25个,应取整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但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计算方法。
2.能够将分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如何将分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案例和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实际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运算过程。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对分数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过程繁琐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运算过程。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加减法运算过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分数加减法的实例和运算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加减法。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引出分数加减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开学虽然有一段时间,但通过课堂教学及学生的练习作业等反馈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的纪律观念淡薄;(2)基础不够扎实,大部分同学的书写格式不规范,成绩不理想;(3)学习主动性欠缺,课堂上不喜欢动脑,回答问题的同学是少之又少,对于偶尔布置的一些课外作业很少部分同学才能完成;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的性质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求取商的近似值。
4.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为下个单元学习新的应用题做好准备.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例如: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时,强调突出这是与整数除法的法则基本一致,主要的不同就是小数点位置的处理。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运算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小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与口算及一些简便运算。
2.教学难点:在小数除法运算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能灵活运用简便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五、单元评价要点1、考察学生的运算技巧与运算速度以及运算的准确度.;而且要学生自己是否能通过检验来考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评价学生对整数运算律具有的普遍意义的了解与推广到小数除法中,对这些知识的加深理解和掌握程度.3、要考察开学一段时间以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提高,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尤其是大部分后进生愿意去学习和提高,教师需要如何去及时调节. 六、各小节课时安排小数除以整数…………………………….4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课时商的近似数……………………………………1课时循环小数………………………………………2课时用计数器探索规律……………………………1课时解决问题………………………………………3课时练习课…………………………………………6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第三单元《统计》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统计单元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利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利用已有的旧知识,迁移类推,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4、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2、加强常规训练,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数(三)教学内容:练习课,教材P51-P52 练习十第7-13题教学目的: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熟炼地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1)a+a=()a×a=()(2)当a=5时,2a=(),a的平方=()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
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1) 30x(2)30x+a(3)a—30x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1、独立解答P51 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 第8题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 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2 第10-12题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5、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让学生顺着往下念。
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三、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四、发展练习:1、讨论P52 第13题请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让3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a b×b a2. 解简易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五上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周晓妮参与研讨老师:沈小琴谭汝红甘世鹏杨剑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主备老师:周晓妮参与研讨老师:沈小琴谭汝红甘世鹏杨剑辉过程 2、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3、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小结:(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2)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22.4÷4=5.6千米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作业教学反思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主备老师:周晓妮参与研讨老师:沈小琴谭汝红甘世鹏杨剑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3)主备老师:周晓妮参与研讨老师:沈小琴谭汝红甘世鹏杨剑辉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讨论记录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掌握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及应用。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根据24÷6=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说说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二、新课探究1、教学例4(1)出示例4情境图(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7.65÷0.85=观察:这个除法和我们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是小数)想想:能不能把它转化成一个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呢?如果能,该怎样转化?转化后应该怎样计算呢?(3)学生先试算,在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4)学生汇报方法一:0.85米=85厘米 7.65米=765厘米 765÷85=9(个)方法二:用除法竖式计算(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备课方案单元导学本单元的要紧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讨规律、解决问题。
学习小数除法的必要性有三。
第一,构建完善的运算体系。
小数除法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四那么运算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二,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
现实中需要运用小数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十分丰硕。
第三,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提高计算能力,形成灵活选用合理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展数学思维。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继续学习小数四那么运算的重要基础。
学好这部份知识关于尔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备内容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课时)大体算理和算法;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整数部份不够商1。
一个数除以小数(1课时)大体算理和算法;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
商的近似数(1课时)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解决问题(1课时)用“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计算器探讨规律(1课时)用计算器探讨规律的方式。
循环小数(1课时)熟悉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穷小数。
备目标知识与技术进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依照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方式。
2.把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数,能依如实际情形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3.熟悉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穷小数。
4.能借助计算器探讨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经历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进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2.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进程,让学生感受到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3.经历探讨循环小数的进程,提高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能力。
4.经历用计算器探讨规律的进程,使学生在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取得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视图与投影”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
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所以在本册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三、重难点 1.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四、本单元教学建议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
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并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3、部分建议例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说明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建议:(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
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稿教案《小数除法》
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1课时预设教学设计一、导入1.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
2.计算。
268÷4 224÷4 256÷6 345÷15二、教学实施讲解教材第24页例1。
创设故事情境,引出王鹏晨练的故事。
(1)谈话:了解学生晨练的益处。
(2)投影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提问: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4÷4(4)观察算式并回答。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
思考: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5)先思考,再尝试解答。
提问: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聆听学生想法的同时,及时概括出学生的方法,说明方法的弊和利。
(6)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教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 这样的计算会吗?学生算出来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表示2个一)第2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3.理解被除数个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4.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教师在教案撰写时所体现出的思想观点、内容知识以及传授方法都应该是准确的、科学的、富有效益的。
为保证科学性,教师对教材应经历懂、深、融的过程。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
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⑴指名读题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5.3王春心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主备人五(3)班王春心一、单元主题:小数除法二、单元内容: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商的近似值3.循环小数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5.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单元目标: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
四、单元重点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五.单元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
六.单元易错处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1、每个油桶最多能油装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这样的油桶?(进一法)2、服装厂选用一种花布做上衣,做一件上衣需用布1、15米,服装厂购进这种花布130米,最多可以做多少件上衣?如果每件上衣的售价是47、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去违法)七:课时教学达成目标策略1.引导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结合现实情景进行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教学的内容,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如购物、乘车、计算用水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时引入计算器。
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计算。
教材把握时机,不仅在新授内容和练习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备课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测量某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提高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教学难点: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教具:多媒体、实物模型。
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课时数:13课时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课时:1 累计课时:1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几何表象2、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信息窗1中各个实物],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吗?看到这些物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二)探究研讨,学习新知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让学生分组讨论]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指名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生踊跃发言,投影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师生共同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问:它叫什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复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整理和复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基本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
2. 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基本的计算,如分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四则运算和百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 概念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单元的概念,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深层含义和实际应用。
2. 计算技能的熟练掌握: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教学方法:1. 引导发现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1. 教材和教案:准备好教材和教案,确保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2. 教具和学具:准备好教具和学具,如计算器、练习册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以及基本的计算方法。
2. 自主学习:-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 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
)÷4=(
)米
2、 4 22.4
我会:
那么
是怎么来的?
竖式中被除数的整部分除过后还余 2,2 表示余(
)个十分之一,
并与十分位上的 4 合并成 24 个十分之一,哦!24 个十分之一,除以 4 得
6 个十分之一,6 个十分之一是(
)所以商的 6 前点上小数点才行。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我自己独立完成 4 22.4 ,因此 22.4÷4=(
56 个十分之除以 7 得 8 个十分之一,因此商得( 3、哦!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不够除的部分商为( 点同样与被除数的小数点( )
4、1.8÷12=(
)
余数不够除,后面怎么办?
12 1.8
添上(
)再除
自我检测 1、2.5÷5 6.4÷8 1.8÷20 6.3÷6
2、王鹏爷爷每天坚持慢跑 540 米,王鹏每天跑 5 分钟爷爷每天跑 6 分钟,爷爷每天跑多少千米?
自我检测 1、4.8÷3 13.2÷6 (保留一位小数)
0.54÷2.7
1÷0.3
2、5.095 精确到 0.01 的还可以表述为(
)
3、求商的近似数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 4、72.3÷26 (保留一位小数) 324.57÷7 9÷11 32÷6 (精确到两位百分位) (把千分位后的尾数省略) (求近似整数)
69.2145≈
3、自主探究:19.4÷12 先试除 发现商出现怎样的情况,我发现商 ( )如果是钱一般情况下只记数到(元、角、分)也就是小数部分 只有( )位小数,那么 19.4÷12=( ) 19.4÷12≈( ) 4、我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1)先看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小数除以整数(一)教学内容:课本第24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部分够商1)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145÷15=416÷32=1380÷15=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呢?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除法)2、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已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下。
方法一:22.4千米=22400米22400÷4=5600(米)5600米=5.6千米方法二:22.4×10=2244×10=403、师: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思考:(1)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这个24又表示什么?(2)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3)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分之一呢?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比较:224÷4与22.4÷4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2)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版人教版)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集体备课教案(最新版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m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课时:1课时主备人:执教人: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预设)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ppt课件等有关资料主要教法选择利用知识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引入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576÷48=832÷32=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不够商1,o占位。
二、创设情境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
他计划4周跑步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思路分析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4。
让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学生会看出这道算式的被除数是小数。
3.揭题:那么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三、互动新授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组织小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笔记3 小数除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其中重点是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正确灵活地计算小数除法。
教科书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十分关注算法探究经验的积累,让学生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重视计算方法的概括,给出计算法则的结语,并且呈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循“认知序”定“教学序”,展现教学的基本脉络与思路,实现认知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商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以便切实掌握。
在教学中应注意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发现,理解算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如果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
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
因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以计算教学为媒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数除法计算的新知教学中,◎教学笔记要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
如“一共的路程÷周数=每周跑的千米数”“一共的千米数÷天数=每天跑的千米数”“一共的米数÷每个中国结的米数=中国结的个数”“羽毛球的总价÷个数=每个羽毛球的价格”……这些数量关系的积累,为分析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数量关系熟悉了,就可以迁移到其他的、更复杂的问题解决中。
◎教学笔记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教学内容教科书P24例1,完成教科书P24“做一做”和P26“练习六”第1题前两组算式和第2题。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联系小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会运用小数除以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与推理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探究知识的快乐,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课件出示习题。
(1)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指定三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
师:这三道算式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吗?【学情预设】学生交流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习题。
(1)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教学提示】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笔记(2)指名其他同学说一说想法。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整数除法及小数意义的知识经验进行复习导入的设计,通过新旧知识的连接,为后面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1.课件出示教科书P24例1,引导理解题意。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么列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4÷4。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学情预设】因为题中是把22.4km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揭示新课,感受学习价值。
师:刚才我们计算过224÷4,它与22.4÷4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情预设】预设1:两个算式都是除法算式,而且除数相同,都是4。
预设2:224÷4的被除数224是整数,22.4÷4的被除数22.4是小数。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数的除法计算也会经常见到。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小数除法,首先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3.提出问题,自主思考算法。
师:应该如何来计算22.4÷4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你们的想法。
(教师进行巡视,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之中,提出指导意见。
)4.教师引导,交流不同算法。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解题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我想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将22.4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成224,将4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成40,算式就变成了224÷40。
这样就将小数除法变成整数除法,可是后面的我就不会做了。
【教学提示】怎样计算22.4÷4,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想法,特别是竖式计算的方法和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想法一:◎教学笔记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你的思路不错,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整数除法,虽然没有算下去,却提示我们小数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预设2:我是先把22.4km改写成22400m,再来计算。
想法二: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师:通过单位换算把这道题变成了整数除法,想法很好。
虽然可以算出结果,过程却比较麻烦,而且如果没有单位转换的话就不能计算。
5.分步探讨,理解竖式算理。
师:根据前面两种想法,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列竖式计算小数除法的方法。
(1)引导学生计算,并适时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教师用小纸片遮挡住被除数的小数部分,并适时板书)(2)引导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十分位的算理,并适时提问: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教师揭去遮挡的小纸片,并适时板书)(3)引导学生计算422.4,并适时提问: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教师适时板书)6.观察对比,归纳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的位置。
师:观察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学笔记【学情预设】小数点上、下对齐了。
(教师适时补充板书)(2)引导学生比较“22.4÷4”和“224÷4”的竖式计算。
师:比较“22.4÷4”和“224÷4”的竖式计算,它们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3)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学习整数除法的经验,学生会归纳出:①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竖式的计算过程,更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算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简单地告诉学生如何计算,而是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个性化的再造,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尝试,最后结合数的含义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三、巩固提高1.完成教科书P24“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全班交流。
2.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第1题前两组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师:每组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整数除法与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列竖式计算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一定要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本题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让学生熟悉不同的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呢?师生共同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在计算时要注意的地方。
▶板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教学反思【教学提示】让学生比较“22.4÷4”和“224÷4”的竖式计算,发现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归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打基础。
这节课对于教科书P24例1的教学用时比较长,因为它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笔记此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释计算过程,并结合数的含义来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这样学生不仅明确了计算过程,更弄懂了为什么这样算,最后通过讲练结合、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四、一只大熊猫一周(7天)能吃掉竹叶21.14kg,这只大熊猫平均每天吃掉竹叶多少千克?五、同样品质的苹果,李阿姨在甲超市买6kg用了58.8元,王阿姨在乙超市买3kg用了34.5元。
哪个超市卖得便宜些?参考答案四、21.14÷7=3.02(kg)五、甲超市:58.8÷6=9.8(元)乙超市:34.5÷3=11.5(元)11.5>9.8,甲超市卖得便宜些。
第2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2、例3,完成教科书P25“做一做”和P26“练习六”第3、4题。
▶教学目标1.经历计算的分析、推理过程,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2.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3.通过整数除法的验算知识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验算,养成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和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和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笔记(1)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