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口政策理论基础的发展_邱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03-15[作者简介]邱红(1966-),女,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

马利彪(1964-),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经济政策。

2002年第3期 人口学刊

No .3,2002(总第133期) PO PU LA TI ON JO URNA L (Tot .No .133)

论中国人口政策理论基础的发展

邱 红1

,马利彪

2

(1.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51)

【摘 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取得了很大成功。在新形势下,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也必将有所发展,从两种生产理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两种生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C 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29X (2002)03-0031-04

【Abstract 】From planning economic to market economic ,China has achieved huge successes .At the same time ,Famil y Planning policy als o gets success .Under new backgrounds ,The basic theory of China 's population policy must have some develop ments ,that from two kinds of p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is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Key words 】two kinds of prod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1975年的人口出生率为23.01‰,自然增长率为15.69‰,到1999年人口出生率降低为15.23‰,自然增长率为8.77‰。90年代末期,中国人口发展更开始进入低生育率水平时期,总和生育率自1992年首次降到更替水平(1992年TFR 为1.97)以下之后,一直没有反弹,1998年为1.75,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人口转变历程。这20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 。这些变化,使得我国人口政策今天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于70年代末。因此,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也必须有所发展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一、

从两种生产理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是用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作为中国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的。所谓两种

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二者统

一于社会生产中,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两种生产相适应的规律是指: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水平上按比例地发展,内容包括:①人口总量必须与社会拥有的消费资料总量相适应;②劳动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必须与社会拥有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以及当时的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③人口增长必须与国民收入增长相适应。可见,当时理解人口多与少是相对于物质资料而言的,既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计划的,人口的生产也必须是计划的。这就是当时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

现在我国已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加入WTO 更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也就是说两种生产中的物质资料生产已不再实行计划,完全由市场控制,那么人类自身生产将如何发展呢?是不是像物质资料生产一样也由市场控制,不再需要计划生育了呢?显然不行。现阶段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什么呢?80年代前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并取得共识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我认为作为我国现

31—

阶段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非常合适。因为可持续发展理论表明人口问题已不单纯只与经济相联系,也不仅仅只是一国的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它的解决已不可能单靠简单的人口政策来完成,而必须和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相适应,才能最终解决人口问题。这说明,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反过来,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发展现状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也非常大。这不仅对我国如此,整个世界都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全球应成为一个整体,它的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推卸自己的责任。1992年6月,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与组织所承认和接受,并成为指导各个国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可见,从两种生产理论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

二、两种生产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理论的关系

两种生产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应该说它们是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而从两种生产理论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是系统论观点在人类社会实践上的应用。

两种生产理论的思想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一些提法,后来恩格斯在184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也就是说,两种生产的提出,是在19世纪中叶,这时人类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对自然的认识与利用正突飞猛进地发展,对自然的认识仅停留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并没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因为当时人类自身的发展还没有遇到像今天这样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此,只把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联系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国在70年代末提出计划生育政策时,人口理论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加之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们当时的思想状况,引入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正符合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也很好地解释了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今天的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全球一体化及我国加入W TO,所有这些都使得原有理论逐渐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时如果还抱着原有理论不放,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应具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最强调的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发展两种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正是两种生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用系统论观点来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察,那么两种生产理论就是在发展的大系统中只考虑人口与经济(经济中只考虑物质资料生产)两个因素,把人口与经济作为两个子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把全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等相关因素,人口作为其中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共同支持大系统的运行。可见,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不是否定两种生产理论,而是在发展大系统中增加了社会、资源与环境等相关因素,这是人类认识由不全面到逐渐全面的一个必然过程,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

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念,关于它的定义,据1998年哈瑞斯的统计,全球已达113种。现在,在全球取得比较共识的概念理解是:“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这是1989年5月第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做出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正确辨别两大基本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互为调试,协同进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