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栓塞材料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因素导致的肝脏病变的基础上。
由于其生长快速、转移早、手术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的治疗方式效果不佳。
为此,介入治疗成为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作用在于直接注入抗癌药物或热疗剂、肝动脉栓塞或栓塞剂等来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一、治疗效果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可靠、生活质量好等优点,治疗后早期疗效明显,直接注射的抗癌药物可以快速到达病变区域,对瘤组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而肝动脉栓塞可以有效地降低瘤组织的血供,使瘤组织死亡。
经过介入治疗后,可以明显降低肿瘤的大小和数量,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二、安全性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较为安全,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
介入治疗主要通过局部作用,可避免对全身机能造成影响;用药量控制得当,可避免毒副作用。
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不良反应,减少风险。
三、并发症尽管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安全性较高,但并不代表无风险。
部分患者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等情况,有时会引起肝功能损伤或出现消化道溃疡等并发症。
此时,应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积极处理并发症,及时干预。
四、适用病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适用于肝癌面积较小、数量较少、肝功能较好的患者,以及不适于手术治疗、放疗治疗的患者。
介入治疗的适用情况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医生的综合考虑决定。
总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相关并发症。
将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介入治疗的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提升生活质量。
36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 牙槽 骨 内旋 入 ,挤 压组 织 ,促使 较 好 的机械锁 合作 用 产生 , 为 种植 体 的稳定 性创 伤 了条件 。且种植 体 多在皮 质骨 内固定 , 使皮 质骨 内种植体 的长度增 加 ,也使 固位稳 定性增强 。微螺钉 种植 体支抗 将 口腔 种植学 与 口腔正 畸学完美 结合 ,较好 地解决 磨牙 下垂 及前颌 骨发育不 足等 口深正 畸难题 [ 7 】 。微创种 植体 因 有小 巧的体 积 ,于颌 骨任意部 位均可种 植 ,且创 伤较小 ,患者
的具体疗 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参 照 WH O制 定 的相关肿 瘤疗效 标准 对具 体 的临床疗效 进 行 评估 ,主要分 为 四个等级 。( 1 ) 完全缓解 ( C R ) :相关 临床症状 A F P也 有所 下降 ; ( 2 ) 部 分缓解 ( P R ) :相关 临床症状得 到一定 改 善 ,经腹部 C T检查 发现瘤 体体 积未 发生改变 ,同时 ,A F P有少 量减少 ; ( 3 ) 稳定 ( s D ) :相关临床症状未得到任何改善 ,经 C T检 查 发现瘤体 体积并 无改变 ,甚至稍有 增长 ,同时 ,AF P也未任 何缓解 ; f 4 ) 进展 ( P D ) :相关 临床症状改善并不 明显 ,经腹部 c T 检查发现瘤体有所增长 , 同时 , A F P并无缓解或 出现远处转移 】 。
素1 O 2 0 m g 、碘化 油 1 0 ~ 3 0 m 1 ,将这些药物 混合均匀形成 悬乳 液再使 用。对于封堵 动静脉 漏 ,可视 患者具体情 况采用 明胶海 绵操作 。在术后对全部 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止血 、抗感染 、
1 . 3 疗效 评定 标准
所在 医院收治 的 3 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 研究 ,分析介入治疗 护肝等 。
明胶海绵微粒经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

【 要】 T C 摘 A E是 治 疗 原 发性 肝 癌 的 常 用 手 段 之 一 , 明胶 海 绵 一 直 作 为 重 要 的栓 塞 剂 广 泛 应 用 于 临
床 。虽 然 , 种 类 型 栓 塞 剂 不 断 研 制 并 应 用 于 肝 癌 T E治 疗 , 作 为 最 传 统 的栓 塞 剂 , 各 AC 但 明胶 海 绵 微 粒 近
自 17 9 9年 日本 学 者 N k k m a au a等 n首 次 报 道 经导 管 动 脉 内注 入碘 化 油 治疗 肝 癌 后 , 碘化 油 作 为
血 和去血 管 化 。应用 明胶 海绵 栓塞 治疗 肝癌 最早 追
tea e t rc d rsfrp may h p tc l lrc rio h rp ui p o e u e o r r e ao el a acn ma ( C) Asa mp ra ta d e sl—v i b e c i u HC . n i otn n ai a al l y a
ma eac mp e e s erve b u eai p n e Jltre t do ,2 ,2 k o rh n i e iw a o tglt s o g .( nevn il 01 v n Ra 1 0:1 1 —0 3) 0 01 1
【 ywod 】 hp t e ua ac o a it vn o a teay glt og a il Ke r s e a cl lr r n m ; ne e t n rp ; e i s n e rc s o l c i r i lh an p pt e
年 来 在 肝 癌 介 入 治 疗 领 域 也 取 得 诸 多 进展 。本 文综 述 如 下 。
【 键 词 】 肝 癌 ; 入 治 疗 ;明胶 海 绵 微 粒 关 介
恩度联合TACE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研究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v o l v e m e n t E n d o s t a r i n f u s i o n c h e mo t h e r a p y a n d e mb o l i z a t i o n i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a d v a n c e d l i v e r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
t r e a t me n t o f a d v a n c e d l i v e r c a n c e r w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s i n g l e u s e o f T AC E i n c o n ro t l g r o u p , t h e r e wa s s i g n i i f c nt a d i f f e r e n c e( P < 0 . 0 5 ) . I n
超选微导管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0年 9
壁£ !12 窆
。815。
超选微导管介入治疗肝癌 的临床研究
上海市浦 东新 区公利 医院(20ol35) 徐志峰 陈石伟 乔德林
【摘 要 】 目的 研究超选微导管系统在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 法 将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患 者分为普通栓塞组和微导管栓塞组 ,普通组 55例 ,微导管组 85例。普通栓塞组常规采用 5F RH导管或 5F Cobra导 管行超选择栓塞治疗 ,微导管栓塞组采用 SP 3F同轴微导管作超选肝段或者亚肝段的肿瘤供血血管 栓塞治疗 ,并观 察疗效 和不 良反应 。结果 治疗 3周后 ,超微导管组 的治愈率为 77%(65/85),较 普通 导管组 51%(28/55)明显提高 , 碘油沉积量方面 ,超微导管组较普通导管组明显提高(P<0.05),2组治疗后 甲胎蛋 白较术前明显降低 ,以超微导管组 更为明显 (JP .05),而不 良反应方 面 ,超微导管组 的肝功能损害较普通导管组轻 ,差异有统计学j薛义 (JP .05)。结论 微导管 的使用可提高栓塞 的疗效 ,避免并发症 ,肝功能损害轻微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it has a pratical value of the clinical 8pplication. 【Key words J Microc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eter system; Liver neopla sms;Radiology,mint orvention; Chemoebol ization,t her ap eut ic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作者:刘金明赵震宇李涛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1期[摘要]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及TACE联合PEI 3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
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
分别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TACE+PEI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TACE组(70%)和PEI组(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17-02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的生命及健康[1]。
有研究显示,采用介入治疗的手段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2-3]。
本院分别对单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单独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以及TACE+PEI 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
TACE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平均(53.1±10.1)岁;PEI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3~69岁,平均(54.3±8.1)岁;TACE+PEI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67岁,平均(53.2±10.5)岁。
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应用不同栓塞剂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应用不同栓塞剂的研究进展
3结 论
20 年 5 09 月至 l 月止计 7 1 个月时 间, 个特 殊行业 , 3 共布放 15 0 个蝇笼 , 捕蝇数及构成 比情况 : 家蝇 2 5 (58%)厩 腐蝇 8 0 只 1. 3 、 8只(. % 、 光绿蝇 68 )丝 O 7 0只(48 %)铜绿蝇 1 8 9 8 、 1 5. 3 、 2 只( . %)亮绿蝇 2 8 9只( . %) 新陆原 伏蝇 24 、 2 l 7只( . %) 粪种 蝇 1只 ( 0 %) 复 厕 蝇 2只 ( . % ) 葱地 种 蝇 2只 11 、 3 O8 、 01 5 、 ( . %)金蝇 2 (. %)骚家蝇 1 O 8 、 01 5 、 只 O1 5 、 只( . %)截尾厕蝇 2 (. %) 0 只 01 5 。共 捕获 1 9 2 5只 , 蝇种 为 l 种 , 均蝇密度为 l . 只, ; 2 平 2 3 笼 丝光绿蝇 是绝对优势 3 种, 其次是家蝇 。 特殊行业蝇类季节消长中 9月份有 1 次高峰。3 个特殊行业 中副食品厂蝇密度最 高, 种类最多 , 北江 、 图们江水 口区域 中未发 现与城内环 境不一样的种类 。 、 编辑/ 雅兰
2 结 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比情况 , 家蝇 1 1 9 、 只( . %)丝光绿蝇 2 只 ( 1 5 、 5 0 3 . %)铜绿蝇 2 只( 6 1 、 7 3 3 . %) 5 亮 绿蝇 5只( %)新陆原 伏蝇 1 1 9 、 74 、 9 只( . %)黑尾黑麻 蝇 1 5 0只( 5 7 、 1. %) 8 骚 家蝇 2只(.7 、 31%)葱地种蝇 1 1 9 。 只( . %) 共捕获 6 5 3只, 蝇种为 9种 , 平均 蝇密度为 1. 只, ; 2 6 笼 铜绿蝇 、 丝光绿蝇是绝对优势种 。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TACE术进行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主要方式,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法,具有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创伤小等特点,目前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1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1,2]。
有研究显示,肝癌组织主要血供来自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可使肿瘤血供减少90%以上,因此TACE可以阻断肿瘤血供、控制肿瘤生长。
另一方面,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使肝脏的药物浓度是全身血药浓度的100~400倍,疗效明显优于全身化疗[3]。
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介入栓塞方法为:碘油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以及PVA颗粒栓塞治疗方法等。
虽然TACE为一种微创、安全的介入技术,但随着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普及,在临床中也出现不少严重并发症,如肝脓肿、栓塞性胆囊炎、上消化道出血等[4]。
由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本身就存在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这就有可能在介入后出现肺部感染。
张鸿文[6]等研究结果提示肝癌患者在介入术后可出现肺部炎症;多发生于右肝癌及巨块型肝癌患者,影像学多以右肺下叶肺段不张为主,多伴有胸腔积液。
2TACE联合手术目前,原发性肝癌患者是否术前进行TACE,还存在着争议。
有研究者认为,术前进行TACE可以缩小肿瘤体积、诱导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防止术中肿瘤细胞扩散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也有学者认为,术前辅助TACE治疗可导致肿瘤与肝周组织发生粘连,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还有可能加重肝硬化,增加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另外,术前TACE治疗降低了手术切除率,增加肝内外转移的几率[7]。
刘洪锋[8]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但对于可切除肝癌术前TACE能否真正更远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做更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3TACE联合放疗随着临床技术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作为一种比较科学和先进的放疗技术得以在临床上应用。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探究肝癌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疾病,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一种。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而TACE(经动脉化学栓塞术)是一种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
然而,TACE后复发进展的情况也不容忽视,本文将探究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可能原因。
TACE是一种通过介入技术将肝癌部位的血流进行栓塞,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相比于手术切除等方法,TACE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时具有更小的创伤、更少的并发症等优势。
然而,TACE术后的复发进展情况也不能轻视。
研究表明,TACE术后复发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治疗前的肿瘤状态、治疗后的生物学改变、手术技术等多种因素。
治疗前的肿瘤状态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肝癌患者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肝功能状态等均会对TACE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肿瘤较小、单个、不邻近重要血管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而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则更易出现复发进展情况。
此外,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等生物学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治疗后的生物学改变也是TACE术后复发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治疗后,肝癌细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坏死等生物学改变,这些改变也会影响肿瘤的复发进展。
一些研究表明,术后肝内癌细胞活动可能继续进行,引起术后复发,而其他研究则认为术后肝内炎性反应也是导致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手术技术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TACE术中的栓塞剂种类、栓塞量以及栓塞位置等均会影响治疗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术中栓塞剂种类选择不当、栓塞量过小、栓塞位置选择不合理等均会导致术后复发进展。
总之,TACE是一种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状态、治疗后的生物学改变以及手术技术等多个因素。
对于TACE术后的复发进展情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究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TACE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研究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6.084TACE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研究徐樟琦,简以增,廖霁婷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目的探究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
参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研究组采用TACE综合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肿瘤缓解率、肿瘤直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肝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为93.88%,高于参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0.29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肿瘤直径、AFP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9、3.793,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7、0.515、0.26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ST、ALT、TBIL 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7、4.775、7.721,P<0.05)。
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与参照组的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结论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综合介入治疗,可以提升肿瘤控制效果,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6(a)-0084-05Clinical Effect of TAC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Its Influence on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XU Zhangqi, JIAN Yizeng, LIAO Jiting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Longyan Second Hospital,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Fujian Province, 36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is treatment on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Methods Ninety-eight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admitted to the Second Hospi⁃tal of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envelope method,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ACE alon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AC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linical effects (tumor remission rate, tumor diameter, tumor marker alpha-fetoprotein), changes in liver function indexe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3.8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77.5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333, P<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umor diameter and alpha-fetoprotein (AF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0.222, 0.298,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umor diameter and AFP in the study group[作者简介] 徐樟琦(1985-),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肝胆外科。
TAE和TACE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对比

TAE和TACE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A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笔者2012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三组。
其中52例接受TAE治疗,52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化疗,52例接受TACE治疗。
治疗结束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1年,就患者的生存情况展开分析。
结果:治疗结束后,统计出TACE患者治疗总有效48例,TAE治疗总有效46例,而TAI组治疗总有效仅为42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1年,TACE患者生存40例,TAE生存33例,TACE显著优于TAE和TAI组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年后行CT检查发现,TACE组患者肿瘤团块较术前有明显缩小,TAE组团块有的无明显变化,有的甚至持续增大,TAI组患者团块无明显变化。
结论: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E和TACE介入治疗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就长远来说,TACE远期疗效要高于TAE。
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病情比较危重,是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常常出现肝区肿大、上腹部包块的情况,有的患者甚至伴有低热、黄疸、腹泻及上消化出血等严重情况。
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TAE和TACE两种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1]。
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156例患者展开分析,探讨TAE和TACE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笔者2012年3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
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52例。
中西医结合介入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16例经 B超 、 0 腹部 c 、 动脉造 影、F T肝 A P等检 查确诊 的肝
采 用健 脾理气 中药结合 T C A E术的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
2年 及 3 生存 率 、 欲 和 体 质 量 、 浆 白蛋 白和 血 红 蛋 白 年 食 血
的改善 、 化疗的毒副作用等各项指标与单纯采 用 T C A E术 的
康方治疗 3例。 中药肝康方基本方 由香附 、 白术 、 炒 茯苓、 郁 金、 月札 、 八 凌霄花、 三棱 、 莪术等组成, 辨证加减 , 并及 时处 理并发症。结果 :8例死亡患者 的平均生存期为 8 3个月 , 7 . 中位 生存 期 为 7个 月 。其 中 中药 组 5 2例 平 均 生存 期 为 7O . 4个月 ; 中药加介入治疗组 2 3例平均生存 期为 1 . 14个 月;中药加手术和介 入治疗组 3 例平均 生存 期为 2 5个月。
进入 中晚期 , 失去早期手术机会 , 中西医结合介入灌注 和栓
塞 治疗 中晚 期 肝 癌 疗 效 确 切 , 目前 已广 泛 用 于 临 床 , 已逐 渐
成 为趋势 , 笔者现将近 1 O年临床中西医结合 治疗 原发性肝
癌进展综述如下 :
法: ①经皮股动脉 穿刺肝动脉灌注 化疗 ( 部分栓塞) 中药 加
周 学 义 等n ] l 观 察 治 疗 18例 原 发 性 肝 癌 患者 中 发现 , 脑床 1
~ 一 文
~ 献~ 疗后拔管) 上路从左锁骨 下动脉或胸主动 脉插管 ( 植入动 一, 综一
癌患者采用 S l ig r法插管, e dn e 下路从股动脉插管 ( 插管治 脉导管药盒系统) ,导管分别经腹主动脉进入肝固有动脉 , 超选择进入肝脏 肿瘤 区靶 动脉 ,行化疗药灌注或化疗性栓 塞 。综合治疗组 ( 中药 +介入) 2例 , 6 在介入 治疗的同期或 前后服 用中药, 气滞血瘀型用膈下逐瘀汤, 肝郁脾虚型用逍 遥 散,肝胆湿热 型用 茵陈五苓散 ,阴虚 内热型用滋水清肝 饮。 结果 : 综合治疗组在肝 区疼痛 、 疲乏无力、 食欲不振的症 状改善方面, 明显优于单纯介入组 (<0 0 ) P .5 。邵 中兴等 5 ] 将 6 例 中晚期肝癌 随机分成 2组 , O A组 3 , 用中药肝 0例 应 癌 I ( 号 口服 ) I号 ( 、 I 外敷) 联合肝动 脉化疗栓塞术 治疗, B 组3 O例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 。 结果显示在肿瘤缩小程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研究进展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研究进展孙世蒙;郭应兴;雷振武;汪浩杰【摘要】目前以TACE为基础的联合介入治疗方法,均可在不同程度控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进展的同时达到缓解门静脉高压、解除门静脉阻塞、控制顽固性腹水、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概率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该文就近年国内外TACE联合其它介入方法治疗PHC伴门静脉癌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At present,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at is based o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technique can control the progression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in different degrees,at the same time the clinical objectives,such as relieving portal hypertension,eliminating portal vein occlusion,controlling refractory ascites and lower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robability,can be reliably achieved.Thus,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survival time will be reliably prolonged.This paper aimsto mak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bout the medical articles concerning TACE combined with other interventional therapies for PHC complicatedb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which have been published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provide practical help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HC.【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7(026)007【总页数】4页(P668-671)【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作者】孙世蒙;郭应兴;雷振武;汪浩杰【作者单位】810001 西宁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我国原发性肝癌(PHC),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但早期确诊仍为临床难点,确诊时患者多已伴发门静脉癌栓。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介入治疗

短期效果
肿瘤缩小
介入治疗通过栓塞肿瘤血 管、注入化疗药物等方法 ,使肿瘤体积在短期内明 显缩小,改善患者症状。
疼痛缓解
对于有疼痛症状的患者, 介入治疗后短期内疼痛可 以得到明显缓解,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肝功能改善
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肿瘤负 荷,减轻肝脏负担,使肝 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பைடு நூலகம்
栓塞后综合征
总结词
栓塞后综合征是指肝癌介入治疗后,由于栓塞剂引起的组织缺血坏死所导致的发热、疼 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右上腹疼痛、恶心等症状。治疗上,可给予抗炎、止痛等对症治疗 ,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肿瘤破裂出血
总结词
肿瘤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介入 治疗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 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微波消融(MWA)
总结词
微波消融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破坏肝癌组织的治疗方法,通过微波辐射在肝癌组织内部产生热量,使肝癌细胞坏 死,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MWA通常在CT或超声引导下进行,通过细针穿刺至肝癌组织,插入微波辐射器。MWA具有消融范围广、热效 率高、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的优点,适用于较大的肝癌或多个病灶的患者。
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总结词
冷冻消融是一种利用低温冷冻破坏肝 癌组织的治疗方法,通过插入冷冻探 头至肝癌组织,利用低温冷冻使肝癌 细胞坏死。
详细描述
Cryoablation通常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通过细针穿刺至肝癌组织,插入冷 冻探头。Cryoablation具有微创、安 全、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较小的肝 癌或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
禁忌症
原发性肝癌双介入化疗栓塞血流与疗效研究

螺 旋 C 行全 肝 平 扫 后+ 强 扫描 ,对 比剂 为碘 海 醇 ,总 量 按 T 增
1 m /g . Lk 计算 ,全 部增强病例均 采用高压注射器 经肘静 脉快速注射 对 5
床 症 状 的 变化 。结果 A组 疗 效 9.% 高于 B组 8 % ( = 3 9 3 0 3 . ,P< 0 5 ;增 强 c 7 . ) 0 T检 查肿块 6 个 ,彩超 发现 肿 块 6 ,超 声 造影 发 5 6个
现肿块 6 4个 。三 者 比较 差 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术 后 门静脉 血 流 量 (3 36 8 )mLmi 于术 前 (52 ±7 .)mLmi ( : 235 P 10 .±9 。 6 / n低 15 . 23 7 /n t . , 4 < 0O ) . ;术后脾 静 脉血 流 量 (038 0 ) 高于 术前 (0 5 士2 .)ml n ( = 235 5 87 .±3. 6 15 . 98 9 / mi t . ,P < 00 ) 4 . ;不 同显像 方法 阳性率 比较差 异 无 5 显著 性意 义。结论 肝 动脉 门静 脉双 介 入化 疗栓 塞治疗 原 发性 肝癌是 安 全有 效 的方法 。 【 键 词】 肝 ;肝 细胞 癌 ;介 入治疗 关
・
临床研究 ・ 2 0 7
参 考 文献 [】 闰 国染 . 血管 减压 术 治 疗 面肌 痉 挛 的探 讨 [ _ 医 药实 践 , 1 微 J 临床 ]
2 0 ,77: . 0 81 () 5 5
[ 马慧仙. 2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护理[ 冲 国实用护理杂 J 】
栓塞微球在肝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栓塞微球在肝癌治疗中的新进展郭银锋,郑绚,杜玲然•(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511436)摘要: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其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被认为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姑息性治疗的首选疗法。
而检塞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栓塞系统,具有精准化、人性化、多学科协作的特点,并且在疗效、安全性方面优于常规的栓塞剂。
因此,本综述先阐述了肝癌现状与治疗,其次概括了栓塞微球常见的合成材料、制备工艺以及质量评价,最后总结了近年来栓塞微球包括栽药微球、可视化微球、放射性微球等在肝癌治疗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栓塞微球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29X( 2021 )04-0251-04Doi : 10.12048/j. issn. 1674-229X.2021.04.002New Progress of Embolic Micros pheres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CarcinomaG U O Yinfeng,ZHENG Xuan,DU Lingran(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36, China)ABSTRACT :Hepatic carcino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China.The current treatment mainly includes surgical treatment and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mong which TAC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preferred palli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age hepatic carcinoma. As a new type of drug delivery and embolization system, embolic microspher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sion, humaniza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and thu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embolic agents in term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Therefore, this review initially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patic carcinoma and its treatment principles, then generalizes the common synthetic material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embolic microspheres,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results of embolic microspheres, including drug-loaded microspheres, visualized microspheres, and radioactive microspheres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carcinoma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hepatic carcinoma;TACE;embolic microspheres肝癌作为全球高致死率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 人类健康。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8-07-06T15:19:14.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作者:陈刚赵许亚王瑞娜[导读] 目前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
(贵州省安顺市贵航三0二医院介入科贵州安顺 561000)【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中运用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对患者所起到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都采用了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在肿瘤直径方面,在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肿瘤直径有了明显地缩小,与治疗之前相比在AFP指标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把聚乙烯醇栓塞微球运用到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原发性肝癌;TACE【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195-01目前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1],即TACE。
传统选用的栓塞材料是化疗药物混合乳剂栓塞与明胶海绵栓塞颗粒和碘化油[2]。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属于一种新型的栓塞材料,能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文分析了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手术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治疗效果。
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1.1 临床资料概述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者。
这142例患者都经历了CT或者MRI扫描以及实验室检查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微球患者有22例。
患者中男性82人,女性60人,患者年龄在25~71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是(34.6±2.7)岁。
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一种高发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非常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而在这些治疗方法中,TACE联合5-氟尿嘧啶已经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观察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并总结其临床应用的意义。
一、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理论基础TACE是介入性血管介入治疗的一种,通过导管经动脉插入体内,将肿瘤阻断供血的血管进行栓塞,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而5-氟尿嘧啶是一种抗癌药物,通过阻断癌细胞的DNA合成,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TACE联合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既通过介入技术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又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接受TACE治疗后往往需要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进行辅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还可以在手术前后进行,既可以在手术前通过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手术难度,又可以在手术后通过阻断残留肿瘤的供血、预防转移,降低肿瘤复发率。
三、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1. 缩小肿瘤体积:目前临床研究表明,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控制肿瘤复发: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复发,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3. 延长患者生存期: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四、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及风险尽管TACE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及风险。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
吴雪飞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30)002
【摘要】目前,介入治疗作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在近几年,广泛用于肿瘤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介入治疗的工作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机做向导,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及治疗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介入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机理及作用.
【总页数】3页(P6-8)
【作者】吴雪飞
【作者单位】138000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介入治疗应用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放射介入治疗应用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王明利;贾一松;冯琦;董莉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7(002)021
【摘要】目的对放射介入治疗应用在肝癌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巨块型肝癌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弥漫型患者有效率为89.7%,结节型患者有效率为72.2%,治疗总有效率为80.4%.弥漫型患者有效率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患者18个月后的生存率为75.0%.19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较好,操作简便,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王明利;贾一松;冯琦;董莉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J], 杨飞
2.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J], 赵荣丽;
3.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J], 聂丹
4.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J], 杨飞
5.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J], 刘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介入栓塞材料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李 靖1 马亦龙2 综述作者单位:530021 南宁1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2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通讯作者:马亦龙。
E m a i:l M aYL74@yahoo cn摘要 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 er arteri al che m oe m bolizati on,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栓塞剂的选择及对肿瘤血管的栓塞程度对疗效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不同栓塞材料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栓塞材料;应用中图分类号 R 73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5671(2010)02 04doi :10 3969/j i ssn 1674 5671 2010 02.28原发性肝癌(pri m ary hepatic carc i nom a ,PH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多中心生长,病灶呈分散性分布,尤其是在不同的肝叶内,而且50%~90%的原发性肝癌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脏代偿能力差,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很低,术后复发率高。
目前,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术、消融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生物治疗、全身化学疗法和激素治疗等。
其中TACE 已成为公认的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1 栓塞治疗肝癌的原理肝脏为双重供血器官,肝组织血供的80%~85%源于门静脉,15%~20%源于肝动脉,而原发性肝癌病灶血供的95%~99%来源于肝动脉[1]。
所以,通过肝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使肿瘤组织坏死、病灶缩小,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甚小。
实验表明,肿瘤化疗的疗效与抗癌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肿瘤的接触时间成正比。
动脉灌注后,药物在组织内的峰浓度比值比静脉给药提高40%~200%,药物浓度增加1倍,杀伤癌细胞的能力可增加10~25倍[2,3],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肿瘤内药物浓度,提高疗效,使全身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有效化疗药物剂量可以大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治疗作用;而且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混合后栓塞治疗肝癌可以延长药物在病灶局部停留时间,阻断肿瘤的大部分血供,可使肿瘤缺血坏死,从而使疗效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2 理想的栓塞材料目前栓塞材料种类繁多,可以适应不同部分、不同性质病变的需求,理想的栓塞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无毒、无抗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迅速闭塞血管,能按需求闭塞不同口径、不同流量的血管;#易经导管传送,不粘管,易取得,易消毒[4];∃无致畸和致癌性。
3 栓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3 1 固体栓塞材料[5~7,10]固体栓塞剂(如弹簧圈、明胶海绵等)进入靶血管后,在其直径相仿的血管停留下来,形成机械性栓塞,栓子周围和被栓血管的远端常可以并发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血流中断,多用于栓塞小动脉或动静脉瘘,不能超选择性插管时也可以用于保护性栓塞。
3 1 1 永久性固体栓塞材料 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永久性固体栓塞材料有聚乙烯醇(PVA )颗粒、海藻酸钠微球、微弹簧圈、白芨粉、真丝、自体毛发等。
目前微弹簧圈的制作材料有铜、钨及铂等,由于铂对X 线的透性不好,且非常柔软,其弹簧性能极好地适应栓塞部位的形状和大小,因此临床多用铂制微弹簧圈。
而海藻酸钠微球无毒,组织相溶性好,且栓塞彻底、作用持久,3~6个月降解,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 1 2 可吸收性固体栓塞材料 临床上已使用的可吸收性固体栓塞材料包括明胶海绵、自体血块、微胶原纤维止血剂(牛皮胶原的一种衍生物)、闭塞胶(玉米胶蛋白、泛影钠、罂粟油和丙二醇混合制成)等。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明胶海绵,它能被组织吸收,堵塞血管后起到网架作用,能快速形成血栓。
3 2 液体栓塞材料[8~11]液体栓塞材料可直接注入肿瘤组织内,完全适用于不同大小和各种形状的肿瘤,使肿瘤组织和栓塞材料之间不留任何空隙,从而达到完全性栓塞。
而且液体栓塞剂(如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碘化油等)多通过化学破坏作用损伤血管内皮,并使血液有形成分凝固破坏成泥状,淤塞毛细血管床,从而使液性栓塞剂得到较长时间滞留于肝窦内和微小动脉内,并引起小动脉继发血栓形成,多用于栓塞肿瘤的血管床和动脉。
液性栓塞剂还可以作为载体,携带化疗药物等物质,在肿瘤内缓慢释放,起到延长治疗时间的作用。
4 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广泛应用的介入栓塞材料4 1 碘化油%155%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年6月第2卷第2期 Ch i n J of Oncol Prev and T reat ,J un e 2010,Vol 2,No 2碘化油经肝动脉注入后可长期选择性滞留于肝癌组织中,所以抗癌药与碘化油结合可用于治疗肝癌[12]。
且碘化油与抗癌药所配制剂的物理稳定性和药物释放速度是决定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13]。
在TACE中碘化油有3个作用[14]:!碘化油可作为一种对比造影剂,籍此更容易在TACE治疗中显示肿瘤形态;∀碘化油可作为一种栓塞剂,籍此有效阻断肝细胞癌的血供;#碘化油可显示肿瘤组织的优势血供,并且可作为有靶向作用的载体输送细胞毒性或放射性药物进行治疗。
碘化油选择性聚积于肝癌组织的机制[15]:!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血流量大而产生的虹吸作用;∀肿瘤血管缺乏弹力层和肌层,常发生不规则扭曲,不能冲刷出黏滞的碘化油;#肝癌细胞分泌和释放渗透增强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利于包括碘化油在内的各种物质渗透出毛细血管,使碘化油易滞留于肿瘤内;∃肿瘤组织缺乏能清除碘油的单核巨噬系统和淋巴系统;&坏死所致死腔形成,单核巨噬系统难以将其清除。
目前碘化油乳剂的主要配剂在临床上常用的有各种化疗药物、无水乙醇、可降解淀粉微球、放射性标记物和基因药物等不同类型,其相应栓塞特点各有不同。
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的同时,抗肿瘤药物在肿瘤局部缓慢释放起到长时间化疗作用。
但是,碘化油呈黏液状,栓塞肿瘤血管、阻断血流后容易被排出,虽然碘化油已充满肿瘤血管,但是血流还是缓慢流动的,只是将血流减少而已,碘化油栓塞后由于液态原因不能完全阻断血流,加上血流不断冲刷使原已在肿瘤内的碘化油受到冲刷而减少,且肝癌组织仍有一部分血供来自门静脉,即使肝动脉栓塞彻底,肿瘤组织也不能完全坏死,其l、2、3年生存率仍较低。
4 2 明胶海绵明胶海绵为较早开发的栓塞剂,具有较好的可压缩性和再膨胀性,被压缩后可以通过直径较小的导管,到达血管后再膨胀复原,在机械性栓塞的基础上,其海绵状结构内可使血细胞聚集并触发局部凝血反应,最终将血管栓塞[7]。
由于其具有可压缩性,易注射,无抗原性、易得、廉价、能消毒;可剪成不同大小,以栓塞不同直径的血管;可为机体吸收使血管再通,为再次治疗留下通路等优点,目前仍为临床常用的栓塞剂,主要用于栓塞小动脉。
明胶海绵属蛋白基质海绵,其堵塞血管后起到网架作用,能快速形成血栓,闭塞为非永久性的,时间约为几周至几个月,临床上一般与碘化油乳剂联合应用栓塞治疗肿瘤。
张跃伟等[16]应用明胶海绵微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 CE)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12例患者,TACE术后3d CT示瘤体密度显著降低,大部分瘤体呈蜂窝状坏死,1例应用直径150~ 350 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瘤体后完全液化坏死。
术后1个月9例病人瘤体显著缩小,2例稳定,l例肿瘤增大。
由此可见,明胶海绵微粒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癌,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4 3 聚乙烯醇(PVA)颗粒由聚乙烯醇泡沫与甲醛经交链、干燥、粉碎、过筛而制成,为非水溶性,遇水性液体可膨胀,体积将增加20%,生物相溶性好,在体内不易降解吸收,为永久性栓塞物。
PVA颗粒为150~1000 m,使用时将其混入造影剂以悬浮液的形式经导管注入病变部位,机械性阻塞并诱发血栓形成,从而将血管闭塞。
PVA的弥散性或穿透性和其颗粒大小及悬浮液的浓度有关。
小颗粒和低浓度PVA的PVA多用于闭塞小的血管,大颗粒高浓度的PVA多用于闭塞较大的血管。
PVA颗粒的优点是:注射时相对不受时间的限制,在微导管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栓塞治疗,注射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控制。
缺点是:由于闭塞血管彻底、永久,因此再次栓塞治疗时肿瘤血管主干闭塞,导管难以超选择至后期形成的肿瘤侧支血管。
另外,PVA颗粒是一种化合制剂,具有化学药物性能,栓塞后可引起化学反应,且输送注射PVA需要较大直径的导引微导管,对如脑AVM这样的病症,微导管不能理想地进入畸形团,而且,由于畸形血管的直径粗细不一,需选用不同大小的颗粒进行栓塞,其效果势必受影响[4]。
彭怀玉等[17]应用国产PVA颗粒对10例肝癌并行栓塞治疗并行疗效分析,结果10例患者肝区疼痛改善90%,瘤体缩小80%,A FP下降90%有效,且肝功能损害较轻,表明PVA颗粒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疗效优于其他类型的栓塞材料。
4 4 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是固体栓塞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组织相溶性,其材料安全、无毒,3~6个月降解,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克服碘化油流失的弊端,增强栓塞效果,提高栓塞疗效。
其栓塞治疗肿瘤的优点为[18]:!栓塞更彻底,KM G是固体的栓塞剂,它的颗粒细小而均匀,能彻底阻断肿瘤血供,栓塞后造影立即显示肿瘤血管完全彻底阻断,肿瘤立即处于缺血状态。
∀KM G栓塞作用持续时间更持久,完全克服了碘化油因为血流不断冲刷而流失的缺点,其栓塞可持续2~3个月,在此期间肿瘤完全缺血,不受血流冲刷的影响。
#对于中低血供病灶,KM G更有其独特的作用,KMG 很容易将稀少的肿瘤血管给予栓塞阻断血供,使其本来就不丰富的肿瘤缺血坏死,使得原来很难治疗的中低血供病灶取得很好疗效。
∃肿瘤坏死明显,体积缩小快。
由于KM G颗粒均匀细小,能到达肿瘤末梢血管,而且不易形成侧枝循环,经过1~ 2次治疗后肿瘤组织明显坏死,以后逐渐吸收、外形缩小。
有资料表明,KM G与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KM G位于其末梢小动脉,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血,使肿瘤组织坏死,同时阻断了血流对碘油及药物的冲刷作用,使药物在栓塞部位缓慢释放,在肿瘤组织内保持较高的浓度和较长的时间,可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具有化疗和栓塞双重作用[19~21]。
刘丹等[22]以中华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对多柔比星海藻酸钠微球(DOX AM)进行体内肝动脉栓塞后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示DOX AM在肝脏行动脉栓塞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以显著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对肝脏的副反应小于碘油多柔比星肝动脉栓塞。
并且将DOX与海藻酸钠制备成微球,能达到30%的载药量,显著延缓药物的释放,大大降低了DOX在外周血中的血药浓度,从而降低了对全身的毒副反应;与碘油乳剂相比,DOX AM载药量大,包封率高,AU C和M RT显著延长,在肝脏内具有更为明显的缓释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呈现出比碘油乳剂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