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摄影感光材料

合集下载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
(三)底层,底层是乳剂层与片基的结合膜,在乳剂层和片基之间涂一层明胶,使乳剂层牢固地粘合在片基 上。
(四)片基:片基是胶片的支持体。乳剂虽然是形成影像的主要材料,在胶片中占主要地位,但它因缺乏足 够的机械强度而无法使用,只有粘附在片基上,才有使用价值。片基本身要求具有透明度好、韧性好和一定的物 理机械强度。片基一般由三醋酸纤维素酯制成。这种片基着火点和普通的纸张差不多,称为安全片基。
使用的还有一些胶片,耐低温,不发脆,收缩性小,几何尺寸稳定,机械强度高,片基薄,重量轻,这是使 用聚酯(也称涤纶)、聚碳酸酯等新材料制成的片基。
感光纸
黑白感光纸(即相纸)的结构,从剖面看虽比黑白胶片简单一些,但也是多层物质组成的,一般有保护层、乳 剂层、钡底层,纸基。
(一)保护层:感光纸的保护层也是明胶,其作用和感光片相同。
介绍
介绍
制版感光材料感光材料是照相中所使用的胶片、胶卷和相纸等材料的总称。感光材料一般分为黑白感光材料 和彩色感光材料两大类。在照明、电影电视摄制、印刷制版领域中所用各类在光的作用下能进行光化学变化而达 到使用要求的材料。分为银盐感光材料和非银盐感光材料 2大类。它的特点就是在无光的状态下呈绝缘性,在有 光的状态下呈导电性。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正是利用了这种特性。在复印机中,感光材料被涂敷于底基之上,制成 进行复印的所需要使用的印板(印鼓),所以也把印板称之为感光板(感光鼓),感光板是复印机的基础核心部 件。复印机上普遍应用的感光材料有硒、氧化锌、硫化镉、有机光导体等都是较理想的光电导材料。
常用材料
感乳剂层、底层、片基和防光晕层等多层物质组成的。
(一)保护层:乳剂上面涂一层明胶薄膜,目的是避免乳剂层和外界直接接触,防止乳剂层受到摩擦而产生 摩擦灰雾、黑纹和摩擦丝等弊病,对乳剂层起到保护作用。

刑事侦查学课件第六章:刑事现场摄影

刑事侦查学课件第六章:刑事现场摄影
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 相和现场细目照相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节 现场方位照相
一、概念
以整个现场和现场周围环境为拍照对象,反映犯罪现场 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事物关系的专门照相。
二、拍照内容
拍照现场所处的位置及现场周围环境。
三、拍照对象
发案现场的地点。
四、作用:
反映发案现场所处的位置、方位以及与周围关系,表达 现场的外部情况。
1、先拍概貌,后重点部位、细目。 2、先拍原始的,后拍移动的。 3、先拍容易破坏、容易消失的,后拍不容易破坏、不容易
消失的。
4、先拍地面,后拍上部。 5、先拍急,后拍缓。 6、先拍易,后拍难。 7、现场方位拍照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五、查漏补缺
整个现场拍照完成后,应该检查有无漏拍、错拍以及技术 失误。如需对现场全部或部分保留时,应及时向现场指挥 人员提出。
(1) 不论黑白照片还是彩色照片,均应景仰清晰,曝光 适当,密度适宜,反差适中,层次丰富。
五、比例尺
黑底白刻度、白底黑刻度和彩色比例尺、透明比 例尺。比例尺以mm为最小单位,刻度误差不得 超过1%。还应备有钢卷尺、皮尺。
六、照明设备
应备有两只以上的电子闪光灯,闪光指数应在28以上,并配 备2m~5m长的同步线或同步感应嚣。还应备有碘钨灯,现 场勘查灯,小型聚光灯。
七、附属设备
应备有快门线,暗房袋,痕迹物证编号签,简易背景幕,柔 光、反光、遮光器具。偏远地区还应备有简易黑白冲洗器 具。
1、拍摄现场概貌应以反映现场的整体状态及其特点为重点。 照相取景构图时,应把现场中心或重点部位置于画面显要 位置。尽量避免重要场景、物证互相遮挡、重叠。
2、拍摄现场概貌一般采用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也可 拍照连接片。 运用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拍照时,拍照距离、镜头 俯仰角度、用光要保持一致。

照相机与感光材料

照相机与感光材料

照相机与感光材料照相机与感光材料2012040601210高瑞绪照相机现代照相机可分为胶片相机与数码相机两大类胶片相机是现代照相机的一种类型,而所有当今数码相机的原理,皆源自胶片相机。

胶片相机分为单眼相机及双眼相机,胶片相机用的就是底片而已,因此在成本上,消费者要购买底片的费用,要洗成照片,又需要底片的冲费与相纸的费用,算一算每一卷负片所要花费的成本大约是60元上下,如果是正片,大约是40元上下。

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在工作原理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将被摄景物发射或反射的光线通过镜头在焦平面上形成物像。

数码相机最常用的用途可以简单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指的是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这是单反相机与其它数码相机的主要区别。

卡片数码相机在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

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传统对家用机定义不是很清楚,一般对成像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主要用来拍摄人物的都可称作家用机。

单反相机:单反数码相机指的是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单反数码相机品牌有:尼康、佳能、宾得、富士等。

工作原理: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

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在DSLR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感光元件(CCD或CMOS)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然后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

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概述

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概述

保护层 乳剂层 底层 片基保护层 乳剂层 聚乙烯纸基(a) 黑白负片 (b) 涂塑相纸感光材料的种类与应用机理概述感光材料是一种能够感受可见光、红外光、紫外线、X 射线等电磁辐射信息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经过曝光和一定的加工后,能得到固定影像的物品。

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早在汉代,我们劳动人们就在常年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将某些可以“感光”的物质涂抹在陶器表面制备美丽的图案。

今天,感光材料作为信息记录和显示的重要媒介,在文化、教育、科学以及国防等各个领域都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站有重要的地位。

感光材料涉及的范围很广,按照材料的光敏介质可将其分为:银盐感光材料和非银盐感光材料,本文将按照传统感光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机理做简单介绍。

1. 银盐感光材料在感光科学领域,将以银盐(卤化银)为感光介质的感光材料称为银盐感光材料。

自从1727年J.Schulge 发现AgNO 3的感光性能至今,银盐感光材料已有两百余年的发展历史。

银盐感光材料具有感光度高、成像层次丰富、成像稳定的优点,是传统摄影领域使用的最主要成像材料。

但是基于银盐感光材料存在制作工序复杂、需暗室显影定影、不能实时显示等缺点,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贵金属银。

自2005年以来,数码影像技术和产品飞速发展,传统银盐照相产品的需求快速萎缩,已进入迟暮之年。

但是银盐感光材料是人类科学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的一些研究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1 银盐感光材料的结构从构造上简单的说,银盐感光材料是由乳剂层、支持层和一系列辅助层构成的。

不同的品种的感光材料,由于其照相性能和用途的不同,结构上稍微有些差异。

图1为几种常见银盐信息记录材料的结构特征。

图 1 两种常见银盐信息记录材料的结构(一) 乳剂层乳剂层是感光材料的光敏涂层,直接决定了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

印刷行业中使用的银盐感光材料如基层的厚度在5 ~ 25 μm 之间。

尽管乳剂层很薄,但是整个照相过程,从曝光、显影、定影到形成稳定的影像,这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都发生在这薄薄的乳剂层中。

照相材料

照相材料
④其他非银盐成像体系。
谢谢观看
照相材料
光学信息记录材料
01息
照相材料包括感光材料、显定影材料以及如滤光片之类的辅助材料。感光材料是一种光学信息记录材料,它 在接受光学信息(如影像)之后能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信息固定、放大和贮存起来。感光材料通常是由涂在某 种载体上的一层或多层感光乳剂组成的。
分类
分类
根据化学成分,这些材料可分为银盐与非银盐两种;根据加工方式,可分为常规方法与非常规方法两种;根 据感色范围可分为正色片、全色片、红外片等等;根据用途可分为缩微片、X射线片、电影胶片、天文胶片、航空 胶片、全息胶片等;根据相片制作过程的要求可分为负片、正片、中间片、反转片。按片基种类,可分为照相干 版、照相软片和照相纸等类型。材料分类
②显影。卤化银虽然在受光后能分解出银,但在一般情况下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化学方法加工才能形成可见 的影像。这种看不见的影像称之为潜影。使用显影液可在几分以至几秒钟之内使潜影转化为可见影像。显影剂使 有潜影部分的卤化银还原为银。曝光愈强处,潜影愈强,因而还原出的银愈多。由于高度分散的银呈黑色,颜色 也愈深,而曝光甚弱的卤化银则不被作用,从而成比例地反映景物的层次。最常用的显影剂是氢醌和米吐尔。由 于这两种显影剂的显影能力不同,氢醌显影速度慢而所得照片的反差大;米吐尔显影速度快而反差小;通常把这二 者放在一起以调节其显影能力。近年来许多显影液使用菲尼冬以取代米吐尔,可以得到较好的显影效果。
操作流程
黑白照相
彩色照相
黑白照相
①照相乳剂。是卤化银的微晶(尺寸由百分之几到几个微米)分散在明胶中组成的,卤化银(氯化银、溴化银、 碘化银)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为银和卤素。其中氯化银感光度最低,溴化银中等,而含碘化银的溴化银感光度最高。 印相纸用很慢的氯化银乳剂,放大纸含溴化银或氯溴化银乳剂。

摄影基础感光材料

摄影基础感光材料
风光摄影中,摄影师需要选择具有宽广动态范围和出色色彩再现能力的感光材料 ,以捕捉自然风景中的丰富细节和色彩。同时,为了表现自然景色的宏大和壮丽 ,摄影师通常需要使用三脚架或其他稳定设备来确保画面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是专注于拍摄人物的艺术形式。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人像摄影师通常需要使用具有 柔和、自然质感的感光材料。
高动态范围(HDR)技术
总结词
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扩大照片的动态范围,使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得以保留,呈现出更丰 富的色彩和层次。
详细描述
通过多张不同曝光度的照片合成,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记录下比传统相机更广泛的亮度 范围,从而在照片中保留更多的细节。这种技术尤其在拍摄风景、建筑和逆光人像等场
景时具有显著优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人像摄影中,感光材料的分辨率和感光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其色彩再现能力和质 感表现。为了使人物皮肤看起来更加自然,人像摄影师通常会选择使用低感光度的感光材料,并在拍 摄时注重光线的柔和和均匀。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是记录和传递新闻信息的摄 影形式。为了快速、准确地捕捉新闻 事件,新闻摄影师通常需要使用具有 高感光度和快冲洗速度的感光材料。
02
感光材料的特性
感光度
感光度
指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通常 以ISO值表示。ISO值越高,感光材料 对光线的敏感度越高,适合在暗环境 下拍摄。ISO值越低,适合在明亮环 境下拍摄。
感光度对画质的影响
高ISO值会增加噪点,降低画质。低 ISO值则能保持较好的画质。
分辨率
分辨率
指感光材料能够捕捉到的细节程度,通常以像素表示。像素越高,分辨率越高,能够记录的细节越丰 富。

感光材料与照片制作技术

感光材料与照片制作技术

四、数码彩色照片的制作
二、使用扫描仪输入图像时应该考虑的几个因素 2、设置扫描分辨率。分辨率决定了扫描仪所记录的图像细致程度,它
的单位是 dpi (每英寸的点数)。 dpi 数值越大,扫描分辨率越高,得 到的图像文件也就越大。不过,尽管比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可以 提高扫描 图像的品质,但是这是有限度的。当分辨率大于某一特定值时,就会使 图像文件大到难于处理,而不会改善图像的品质。对于大多数的应用而 言,扫描到 300 dpi 就已经足够了。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两种分辨率的区别: 一是光学分辨率,指的 是扫描仪的实际分辨率,是决定图像清晰程度的关键因素;二是插值分 辨率,这是一种通过软件方式提高分辨率的手段,对于扫描黑白图像或 者放大比较小原稿时十分有用。
溴化银 + 显影剂
溴化物 + 银粒(黑色)
(二)定影:定影就是把感光胶片中那些没有感光 的银盐去掉。 1、2AgBr + Na₂S₂O₃= 2NaBr + Ag₂S₂O₃
溴化银银盐 大苏打 溴化钠 不可溶性复银盐
2、 Ag₂S₂O₃ + Na₂S₂O₃= Ag₂Na₂(S₂O₃)₂
不可溶性复银盐 大苏打 不可溶性复银盐
印像夹
印像箱 内电路
二、黑白照片的制作
(四)黑白 照片的放 大
黑白照片放大机
二、黑白照片的制作
(五)黑白照片的 印、放工艺程序
1、曝光 2、显影 3、停显 4、定影 5、水洗 6、干燥
三、彩色照片的制作
(一)彩色负片的冲洗 1、套药 C-41 冲洗工艺程序: (采用冲洗罐进行冲洗)
工序 药液 温度(º C) 时间
(二)彩色照片的放大与扩印
2、彩色全自动扩印冲洗系统

感光材料的结构、种类与性能

感光材料的结构、种类与性能
• 五,APS感光片 • 专供APS相机使用的感光片,在银盐感光片基础 上又采用磁性技术,将年、月、日、时等数据记录在
胶片上,冲印时相关数据以电子技术读取并印在照片 上。APS感光片的画面尺寸为16.7X30.2毫米。
l
六,特殊感光材料--一步成像片
l
专供一步成像相机使用,又叫“波拉”(
Polaroid)片。由感光胶片和装有糊状显影、定影合一
摄影常选用ISO400/27°的感光片。
l
富士公司推出的富士MS100/1000专业反转
片具有多种感光度,可作为ISO100、200、400、
800、1000来拍摄。
• 黑白感光片还有一些特殊品种: • 红外片,能感受红外线,拍出人眼看不到的 特殊影像;
• 紫外片,记录紫外线影像; • X光片,记录X光下的影像; • 一次成像片,经一次成像相机拍摄后在几十 秒时间内就可获得一张照片。
l
6,1871年,英国业余摄影家马杜克斯发明溴
化银明胶干版法。感光能力提高,摄影操作简化,
使摄影术开始大发展。最高拍摄速度达1/25秒。
l
7,1889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用赛璐珞做片
基的软片。
l
8,1906年,德国化学家研制出全色黑白胶片
,开始用硝酸纤维做片基。
• 9,1907年,德国卢米埃尔公司生产出彩色负片 --微粒彩屏干版。
物色彩,成为潜影--经显影使溴化银被还原的氧化
物与混合在乳剂中的成色剂反应,形成颜色,--经
漂定处理,洗去黑色影像,底片上只留下彩色影像。
l
彩色片涂有多层感光乳剂,每层有不同的感光性
能。一般至少有感红层、感绿层、感蓝层三层,分别
感受红、绿、蓝色光。
l

感光材料及其种类

感光材料及其种类

二、感光材料及其种类(一) 传统感光材料1、按成像颜色分(1)黑白片经拍摄曝光之后以黑、白、灰三个色界组成画面影像的感光片叫作黑白胶片。

1)银盐型黑白片以金属银盐为乳剂制作而成的黑白感光片称作银盐型黑白片。

它在拍摄以后得到的是光的潜影,需要用D-76或者D-23、DK20等化学显影液进行冲洗后才能得到可见的影像。

a. 全色片这里讲的全色片其实就是常用的黑白片,它是指能对人眼所能够看到的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可见光全部都会感光的黑白负片。

它适合于拍摄可见光照射下的各种景物,因此它是一种最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黑白负片。

b. 分色片分色片也叫正色片,它是一种只能感受黄、绿、青、蓝、紫光线;而不能感受红、橙光线的黑白负片。

它对黄、绿景物的表现影调和层次特别逼真和丰富,所以用它拍摄人像和风光的黑白照片具有极佳的效果。

c. 色盲片色盲片也叫无色片,它是一种只能感受蓝、紫及紫外光线;而不能感受其它光线的黑白感光片片。

它得到的景物影像层次表现力很差,但是反差却很大,例如对于红、橙、黄色的景物得到的影像则成了白、浅灰、灰白色(黑白照片的图像是黑、灰黑、深灰、);对于蓝与紫色的景物其影像便成了灰黑与黑色。

(黑白照片的图像是灰白与白色)主要用于翻拍文稿、印制幻灯片和拷贝电影片。

d. 黑白X光片X光片又称X射线胶片,它只感受蓝、紫与X光线,是一种专供人体内部组织的医学诊断和工业机器设备内部结构检查之用的黑白摄影感光片,但是它必须用X线作为光源才能摄取这些人眼无法入内看到的影像,因为它在普通光源下只能感受蓝、紫光线下的景物外表形像而没法感受X光线。

e. 黑白红外片它是一种只能感受可见光中的蓝、紫光线;但是却能感受我们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的黑白感光片片。

由于它具有红外热效成像的功效,所以能穿透烟雾和混浊的水气;因而常用于军事、刑侦、医学、考古、航天、气象、地质、水下、夜间等摄影中,它还能在普通的风光摄影中取得非常特殊的效果,如能使白昼如夜、树叶变白、水色变黑、明暗反差极强、并能提高远景的清晰度。

摄影感光材料[专业知识]

摄影感光材料[专业知识]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感光片的发展
❖1935年,柯达公司成功研制出柯达彩色胶 片,这便是今天的彩色胶片的先驱。
❖20世纪70年代,塑料片基开始代替醋酸片 基,胶片的感光能力进一步提高。
10
高等教育
LOGO
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相纸的发展史
❖感光纸(相纸)就是采用纸来做片基的感 光材料。
❖19世纪70年代末,相纸为蛋白相纸, 1880年出现了溴化银印相纸,19世纪80 年代,开始出现粗面纸和布纹纸制作照片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涂塑纸、纤维纸 基相纸。
❖ 快速片是指感光度高于ISO400/27°的感光片。
❖ 普通摄影常用ISO100/21°左右的感光片,而新
闻摄影常选用ISO400/27°左右的感光片,以满
足多种光线下拍摄的需要。
25
高等教育
LOGO
彩色感光材料
❖彩色胶片怎样看颜色? ❖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我们周围世界
的可见光,即指我们常说的“白光”,它 实际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的 不同色光组成。 ❖白光的色散实验
37
高等教育
LOGO
1.感光度
❖影响感光度的高低主要因素,一是感光片 上卤化银颗粒的大小,二是颗粒表面所形 成的感光中心的多少。
❖拍摄的时候需要根据拍摄条件和目的选择 底片的感光度。感光度高的胶片,能在光 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拍摄,但拍出的底片 颗粒较粗;感光度低的胶片,需要良好的 照明和理想的光线,拍出的底片则细腻且 层次丰富,适用于高倍率放大。
第六章 摄影感光材料
LOGO
摄影感光材料
❖一、感光材料的发展简史 ❖二、感光材料
黑白感光材料 彩色感光材料 ❖三、感光材料的性能 ❖四、感光材料的选用及其他注意事项

感光材料 (1)

感光材料 (1)

感光材料
影响感光度的因素: 光源成分、
曝光温度、
乳剂成分、
保存情况、
显影条件。
感光度对胶片感光性能的影响
感光度低的感光胶片:
感光材料
颗粒细、反差系数大、感光宽容度小、解像力 和清晰度高,灰雾度低、影纹清晰、色调明朗、适用
于高倍率放大。
感光度高的感光胶片:
颗粒性粗、反差系数小、感光宽容度大、解像力
n 在明胶中悬浮着的光敏物质是卤化银颗粒。
n 卤化银晶体具有一经曝光其结构就发生变化的特性。
先了解感光材料的感光过程
光线 卤化银晶体
卤化银晶体相互聚结
聚结形成潜影 显影
二、黑白感光胶片的照相性能
感光材料
感光度、感色性、颗粒性和颗粒度,反差和反差
系数、宽容度、密度、解像力和清晰度、灰雾度、可 保存性。 1、感光度(胶片速度) 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程度,即感光 的快慢。用S表示。
SGB
1 10 lg H D0 0.1
H D0
表示感光胶片达到一定密度所需曝光量。
感光材料
我国采用“GB”制,它相当于“DIN”制。用“GB X”表
示。如:GB18,GB21,GB24。 每差3°/10,相当于光学密度相差0.3,即感光能力相差 1 倍。 即:感光度数值每相差3,感光度相差一倍。即摄影
光圈相差一档,或者快门速度相差一级。
感光材料
感光度对照表
GB 15° 18° 21° 24° 27°
DIN 15° 18° 21° 24° 27°
ASA 25 50 100 200 400
ISO 25 50 100 200 400
若使用ISO100胶片时,测光值为f/4、1/60,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

显影条件对感光胶片照相性能的影响: 显影条件对感光胶片照相性能的影响:
显影条件 1、延长显影时间 2、提高显影温度 3、搅动快 4、显影液的 PH 值高 5、显影液浓度大 缩短显影时间 1、缩短显影时间 2、降低显影温度 3、搅动慢 4、显影液的 PH 值低 5、显影液浓度小 感光度 灰雾度 颗粒性 解像力 反差系数 宽容度
感光材料
密度与阻光率对应数值表
密 度 阻 光 率 1 1.26 1.6 2 2.5 3.2 4 5 6.4 8 10 100 100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 3.0
感光材料 4、特征曲线 、
最大密度
4 3
5
密度 2 曝 光 量
全透明部分就是没有受到光照射的部胶片上那些没有感光的也就是没有发生结构变化的光敏感微粒在显影过程中被一种称做定影剂的化学药品洗去这些部分呈现浅灰或透光敏感微粒一经曝光立即产生潜影一种看不见的影像
第三讲
感光材料
什么叫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
能起光化学反应,经(显、定)处理能形成 能起光化学反应, 影像的材料。 影像的材料。
反差系数表示影像反差再现景物反差的程度。 反差系数表示影像反差再现景物反差的程度。其值为 “1”, ” 说明影像反差保持了原景物的反差;其值大于“ ” 说明影像反差保持了原景物的反差;其值大于“1”,说明影 像 反差扩大了原景物的反差;其值小于“ ” 反差扩大了原景物的反差;其值小于“1”,说明影像反差缩 小
8
、 1/60; 或者使用 ; 或者使用f/4、 1/250 、

感光度的高低表示感光胶片对光敏感程度 ,感光度 高的胶片一点儿光线就可以使乳剂中的大量卤化银晶体 感光。这类胶片称做高速度胶片。 感光。这类胶片称做高速度胶片。有些胶片对光敏感性 弱,需要较大的光量才能使乳剂中的卤化银晶体产生感 光做用。这类胶片被称为慢速度胶片。 光做用。这类胶片被称为慢速度胶片。 中速片, 中速片,“GB 21°” ° 快速片, 快速片,“GB24°” ° 慢速片, 慢速片,“GB18°” °

感光材料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与优化

感光材料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与优化

感光材料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与优化在摄影技术发展的初期,黑白摄影是唯一的选择。

而感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黑白摄影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感光材料在黑白摄影中的应用与优化,帮助摄影者了解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合的感光材料,以获得最佳的摄影效果。

一、感光材料的类型在黑白摄影中,常见的感光材料主要包括胶片和底片。

胶片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光线转化为影像的透明基材,而底片则被用于印刷制版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摄影者可以选择适合的感光材料。

二、感光材料的选择原则1. ISO感光度感光材料的ISO感光度决定了它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较高的感光度能在较低的光线条件下拍摄清晰的照片,但也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因此,在选择感光材料时,应根据实际拍摄环境和主题,权衡清晰度和噪点的平衡。

2. 颗粒度感光材料的颗粒度越低,照片的细节表现力和清晰度就越高。

因此,选择颗粒度较低的感光材料可以获得更具艺术感和质感的照片。

3. 对比度不同的感光材料有着不同的对比度特点。

高对比度的感光材料适用于拍摄高反差场景,而低对比度的感光材料可以更好地还原中间调和阴影细节。

摄影者可以根据主题和个人风格选择适合的对比度类型。

三、感光材料的应用1. 风景摄影在拍摄风景照片时,摄影者通常追求高清晰度和广阔的画面效果。

因此,选择颗粒度较低、对比度适中的感光材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样可以更好地还原细腻的纹理和自然的光线变化。

2.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对皮肤细节和光影效果的还原要求较高。

为了获得更加柔和的表现和卓越的细节还原,选择颗粒度较低、对比度适中的感光材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街拍摄影街拍摄影需要捕捉瞬间的真实感和明亮的色彩。

对于这类摄影,选择颗粒度稍高、对比度较高的感光材料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和鲜明度。

四、感光材料的优化技巧1. 光线控制合理的光线控制是获得理想照片的关键。

摄影者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拍摄时间、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等方法,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优化感光材料的表现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光型胶片在日光下拍摄画面偏蓝
② 日光型彩色胶片。

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色温在5 500K左右 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下拍摄。
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 200K左右的碘钨灯 或照相强光灯下拍摄,画面就会偏红橙 色调,拍摄时应在镜头前加蓝色色温转 换滤色镜。

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画面偏红橙色调
① 专业彩色胶片。
反差系数γ 过大或过小都不理想,黑白 负片的反差系数一般都小于1,负片的反差 系数一般在0.65~0.7左右,和原景物 的反差相比大约压缩为65%~70%。一 般黑白正片的γ 约为2.8~3.2,照相纸 因有不同的纸号,反差特性有很大的差别, 其γ 值大约为1.8~4.0之间。
反 差

反 差 小
二、感光材料的性能
1.感光度: 感光材料对光线作用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高胶片对光线越敏感。
感光度的标记: ISO80、ISO100、ISO160、 ISO200、 ISO400
2.感光度与摄影
(1)在同一光线条件下,使用不同感光 度的胶片曝光要有变化,感光度提高一 倍,曝光量相应地要减少一档。 (2)拍摄时在相机上要调好胶片的感光 度。DX胶卷用于具有DX识别装置相机 时,相机可自动识别胶片的感光度。
2、反差系数
反差是指景物或影像中主要部位的明暗差 别。这种差别大,称为景物或影像的反差大; 反之称为反差小。
反差系数(γ)=影像反差/景物反差
反差系数γ 既和胶片的特性有关,又和显 影程度有关,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γ 值都会 改变。当显影条件固定时,γ 值的大小可以反 映胶片的反差特性。
从特性曲线上看反差系数为曲线 中直线部分的斜率。
第六章 摄影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对光敏感,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 得到固定影像的材料。 胶卷:将感光材料涂布在透明韧性载体上。 相纸:将感光材料涂布在纸基上。 黑白感光材料 彩色感光材料
第一节 黑白感光材料的构造
黑白感光材料:以黑白灰不同阶调层次反映 被摄物。 1.保护层 2.乳剂层 3.结合层
4.片基
6、解像力(分辨率)

胶片的解像力也称分辨率,它是评价 胶片成像质量的一个指标,指胶片记录 景物细微部分的能力,通常以胶片每毫 米宽度上能记录的清晰可辨的平行线对 的最大数目来表示(线条/毫米)。感 光度越高的胶片解像力越低。
7.清晰度
胶片的清晰度又称为锐度,是用于 评价照相显影边缘质量的,清晰度高的 胶片,影像边缘清晰,边界分明。清晰 度低的胶片,影响边缘模糊,我们从放 大的照片上可以比较出不同胶片的清晰 度的差别。
曝光宽容度
曝光宽容度=胶片宽容度/被摄景物亮度间距
胶片的宽容度必须容纳景物的亮度范围。 一般情况下,黑白胶片宽容度在1:128左右 彩色片宽容度在1:64左右 大多数景物亮度在1:32~1:64 左右
4.感色性

感色性是指感光材料对各种不同波长光 波的敏感性。
我们使用的黑白负片能感受全部红、绿、 蓝等可见光。
密度——是胶片冲洗候影像变黑的程度, 用符号D来表示,其定义为以10为底数的影像 透光率的负对数。
特性曲线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这就是趾部, 直线部与肩部。
(1)曝光不足部分(趾部)
趾部呈曲线状。在趾部范围内,曝光量的 增加与密度的增加不成正比,密度增长率小与 曝光量增长率。
(2)曝光正确部分(直线部)

5、颗粒度

底片经高倍放大以后(一般在影像 放大5倍到10倍时)我们就会看到在影 像原来密度均匀的地方出现了不均匀的 颗粒状结构,这种颗粒不均匀的感觉就 称为颗粒性。 对构成影像的银颗粒粗细程度的量 值为颗粒度。
影响颗粒度的大小因素有:
1.感光乳剂中卤化银颗粒的大小。 2.曝光量的影响,曝光过度时影像颗粒变粗。 3.显影条件的影响 微粒显影液显影得到的影像颗粒细,普通 显影液显影得到的影像颗粒粗。显影时显影液 的温度高,影像的颗粒也会变粗。 4.胶片的感光度越高,影像的颗粒越粗。 5.与放大倍数有关,放大倍数越大颗粒越粗。
一、感光材料的特性曲线
二、感光材料的性能
三、胶卷性能的内在规律
一、感光材料的特性曲线
Dmax
感光材料受 到的曝光量与 它所产生的影 像的密度之间 的关系曲线。
曝 光 不 足 部 分
曝光 正确 部分
曝 光 过 度 部 分
反 转 部 分
lgH
曝光量(H)等于照度(E)和时间(t) 的乘积:H=E•t
二、黄滤色层:过滤掉那些没有被感蓝层全部吸 收的蓝色光。
三、成色剂(偶合剂)
成色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本身不是染料, 而是一种能产生染料的中间体。
已感光的银盐彩色显影剂 金属银氧化生成物
氧化生成物成色剂
染料(彩色影像)
四、其他构造层
第三节 感光材料的种类
一、感光胶片(黑白和彩色 ) 1.黑白胶片 (1)黑白负片。 产生与原景物明 暗相反的负像, 成为一般印片、 放大用的底片。
2.彩色胶片
(1)彩色负片。 彩色负片经拍摄冲 洗后,可获得明暗与被 摄体相反、色彩与被摄 体互为补色的的彩色底 片。

彩色负片的主要用途是印放彩色照片。
① 灯光型彩色胶片。Fra bibliotek灯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3 200K左右 的碘钨灯或照相强光灯等灯光光源下拍 摄。

灯光型胶片在色温5 500K左右的日光下 或用电子闪光灯拍摄,会使再现的彩色 影像画面产生偏蓝色调。拍摄时应在镜 头前加琥珀色色温转换滤色镜。
第五节 感光材料的保存与使用
一、保存条件 (1)防热防潮。 (2)防放射线和有害气体。 (3)防静电。 (4)防潜影衰退。
二、使用时注意的问题
1.注意有效期 2.注意乳剂号
2.彩色照相纸


彩色照相纸用于彩色底片制作彩色照片。 彩色照相纸除了感光度和彩色胶片有所不同外, 在结构和成色原理方面,均与彩色胶片基本相 同。彩色照相纸也是由多层乳剂组合而成,上 面是感红层,中间是感绿层,下面是感蓝层, 采用倒型排列。 纸面有大光、无光和绸纹三种 。
第四节
感光材料的性能
4.反转部分
从D点开始再增加曝光量时,密 度不但不增加反而下降,因为形成 反转,一般将此现象称为倒易率失 效。
倒(互)易律
所谓互易律特性,即在正常的情况下,相 同光谱曝光同一感光材料时,曝光量大的部分, 产生的影像密度也大,而且在一定照度范围内, 只要曝光量相等,显影后所得银影密度也相等, 换句话说,照度E和曝光时间T不论如何改变, 只要它们的乘积的值是不变,其光化学反应生 成的量即曝光量H=(E.T)也是不变的。也就 是说,照度和时间的量值,可以互相置换,例 如在照度为50勒克司时,曝光1/50秒,或者, 照度为1勒克司时,曝光1秒,所得的曝光效果 相同,这就叫作互易律。
彩色反转片的特点:
① 色彩真实饱和,影像的清晰度、明度比 较高,影像的保存度也好。
② 曝光宽容度较窄,稍微不足或过度,都 会影响影像质量,拍摄反转片曝光一定 要准确。
二、照相纸
1.黑白照相纸 分为印相纸和放大纸,按照反差大小 分为不同的纸号。例如,1号代表软性, 2号代表中性,3号代表硬性,4号代表 特硬性等。 在放大时密度差大的底片选配软性相纸, 密度差小的底片选配硬性相纸, 密度差中性的底片选中性相纸。
8、灰雾度
感光材料上未曝光的感光乳剂经显 影后产生的密度称为灰雾度。 这是由于乳剂本身性能不稳定造成的。 灰雾度大反差下降,画面沉闷。
三、胶卷性能的内在规律
感光度高——反差性小——宽容度大——颗 粒度大——解像力小——灰雾度大——保存 性差: 感光度低——反差性大——宽度度小——颗 粒度小——解像力大——灰雾度小——保存 性好。
BC为直线部。在直线部范围内,曝光量的 增长与密度的增长成正比。直线部可表示胶卷 的反差性与宽容度。
(3)曝光过度部分(肩部)
CE为肩部,其中D表示最大密度,在 CD范围内,曝光量增长率大于密度增长率; 在DE范围内,曝光量增加,密度反而下降, 故又称反转部。CD长一些,表示对亮部表 现力强一些,即能使被摄体亮部层次丰富 些,对曝光过度的表现力强些。
(4)红外片。


红外片是一种对红外光比较敏感的特殊胶 片,应用于科学实验与军事等方面,摄取人眼 看不到的影像,例如摄取云层内的层次等。用 红外线片也可以进行普通的摄影,但是以拍摄 建筑、风光片为最好。 在使用红外片拍摄时,必须在照相机镜头 前加用红色滤色镜片,这样才能把可见光滤去, 以获得需要的影像。
冷 暖 颜 色 对 比 形 成 反 差
利用黑白加强反差
3、宽容度(L)
宽容度是指胶片对不恰当曝光所允许的程 度,在此范围内曝光稍有不足或过度仍能得到 一个正常的影像。对胶片的特性曲线来讲是指 直线部分两个端点在横坐标上的投影所包含的 曝光范围。也就是感光材料能按比例地记
录景物的亮度范围。
L=H1:H2 一般胶片的宽容度在1.8~2.1之间,相对于 景物的亮度在1:64~1:128之间。
互易律失效:
同一感光片上曝光量相同而产生密度不同 的现象称之为互易律失效。

互易律失效的原因: 不是胶片本身的缺陷,由于曝光时间过长 或过短、照度太低或太高造成的。
互易律失效表现为: 密度小,反差低,色彩失真,影调层次平淡。
弥补和防止互易律失效的方法
1.适当地增加曝光量。
2.彩色摄影时还要运用彩色补偿滤色镜校 正偏色。
黑白负片的基本构造
5.背面层
一、保护层 由明胶组成,其作用是保护卤剂层不 被划伤。 二、乳剂层 乳剂层的作用是记录影像。主要成分 是卤化银、明胶和增感乳剂。 卤化银的最大特性是见光分解为卤素 和银。光线越强,卤化银分解的越多,在 底片上形成的银影像密度越大。
三、结合层 结合层由明胶和有机溶剂组成。 其作用是使乳剂层和片基牢固地结 合,以免冲洗中药膜脱落。 四、片基 片基是乳剂的承载体。片基有纸 基、醋酸片基和涤纶片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