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考试必备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考试必备

2) PCM 复用与数字复接有何区别,目前普遍采用数字复接的理由是什么? 【答】PCM 复用:对多路的话音信号直接编码复用的方法。缺点是编码速度非常高,对电路及元器件 的精度要求很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数字复接:将 PCM 复用后的低速率信号再进行时分复用,形成更多路的数字通信。优点是经过数字复 用后的数码率提高了,但是对每一个基群的编码速度则没有提高,实现起来容易有几种? 【答】数字复接的方法分:同步复接、异源复接、异步复接。复接的方式分:按位复接、按字复接、 按帧复接。 6章 1) 数字基带传输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8
Rb RB n f s k Rb 10 8 10 3 3 2.4 10 5 bit / s 设一个模拟信号 f (t ) 9 10 cos t ,若对 f (t)进行 41 级均匀量化,求编码所需的二进制码组
长度和量化台阶。 【解】因为 25<41<26 所以二进制码组长度 K 应取 6。 量化台阶: 4章 1) 简单增量调制原理,并画框图 增量调制器的(编码器框图) ; 对调制时和解调时画出各点的波形
0
双极性 +E 非归零码 -E 传号 +E
1
0
0
1
1
0
0
0
0
0
1
0
0
1
1
1
非归零码 -E
CMI 码 数字 双向码 条件 双向码
6-2 已知数字码元序列为 10011000000110000101,画出它所对应的单极性归零码、AMI 码和 HDB3 码的 波形。 【解】各种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码型变换器 发送滤波电 接受滤波 信道 电路 噪 位定时提取 电路 器 取样判决器 码元再生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将信号的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画在以________为横轴的平面上得到的图称为振幅频谱图。

2、二进制数字信号在1分钟内共传送了576000个码元,则其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

3、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的过程称为A/D转换,最主要最基本的A/D变换方法是脉冲编码调制,简称PCM,PCM的三个基本步骤包括抽样、_______和编码。

4、ΔM调制与PCM调制的本质区别是,ΔM调制只用1位二进制编码进行编码,但这1位码不表示信号抽样值的大小,而是表示抽样时刻信号曲线的________。

5、2ASK信号的解调可用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是常用的一种非相干解调法,这种方法所用的检波器往往是一个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再加上一个低通滤波器。

6、若二进制基带信号的带宽为BB,2FSK的两个载频分别位f1和f2,则2FSK信号的带宽大约为________。

7、产生PSK调相信号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直接调相法是先将单极性NRZ信号变换成______________信号后再直接与载波相乘。

8、对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进行______________,然后再进行绝对调相,就可获得2DPSK信号。

9、设信息速率为106bit/s则进行QPSK调制后,已调信号的谱零点带宽为______________。

10、设发送端发送的序列为C=11010100111,接收端收到的序列为R=01101011011,则差错图样E= 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组码(1101101001)的码长是10,码重是______。

12、设调制信号为f(t)载波为tccos,则已调信号的频域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信号的频谱不是从直流开始,而是在fL ~fH之间,带宽B=fH-fL,通常当________时该信号就被称为带通信号。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_张卫钢_第1章_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_张卫钢_第1章_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总之,数字通信的优点很多,但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数字通信的许多 长处是以增加信号带宽为代价的。比如, 一路模拟电话信号的带宽为4kHz,而一 路数字电话信号大概要占20~60kHz的 带宽。这说明数字通信的频带利用率低。 尽管如此,数字通信仍将是未来通信的 发展方向。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通信系统
• • 1.2.1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用于进行通信的设备硬件、软件和 传输介质的集合叫做通信系统。需要强调 的是,过去对通信系统的定义没有软件部 分,但随着计算机进入通信系统,通信软 件就成为组成通信系统的基本要素,因此 我们在定义中加入软件这一模块。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 念
• • • • • • 1.1 通信的概念 1.2 通信系统 1.3 通信方式 1.4 信道和传输介质 1.5 信号与噪声 1.6 信号频谱与信道通 频带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 • • • •
1.7 信息的度量与香农公式 1.8 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 1.9 常用的通信手段 1.10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 1.11 通信技术发展史
数字通信系统示意图信源信道模拟通信信道数字通信数据通信信道信源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需要说明的是自从有了数据通信系统之后这种以信道传输信号的种类为标准对通信系统进行的分类就显得不够严谨因为数据通信系统的信道可以是传输数字信号的信道也可以是传输模拟信号的信道或者说数据通信中的数据信号既可以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数字信道中传输比如局域网也可以转换成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比如通过猫调制解调器上网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通信方式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概述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概述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概述通信原理是指在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是如何实现的一种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而通信技术是指应用于通信原理的具体技术和工具。

本文将从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概述、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关系以及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概述1. 通信原理的定义和作用通信原理是指在通信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方式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一种基本规则和规范。

它不仅包括信息的编码、调制和解调等技术,还包括信道的选择、信号传输、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内容。

通信原理的作用是保证信息的准确、实时和安全地传输。

2. 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分类通信技术是指应用于通信原理的具体技术和工具,用于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有线通信技术(如电话、电报、传真等)、无线通信技术(如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等)和网络通信技术(如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等。

二、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关系1. 通信原理对通信技术的影响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的基础和支撑,它规定了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通信技术是根据通信原理的要求,应用具体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来实现信息传输的过程。

2. 通信技术对通信原理的推动和发展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了通信原理的进步和完善。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通信原理得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通信过程中,同时也通过实践和应用对通信原理进行了验证和改进。

三、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应用1.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在电信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电话通信利用了模拟调制解调技术和数字编解码技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输;而无线通信利用了无线电波传输信号,通过调制和解调将信息传输到接收端。

2.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互联网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通信网络,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互联网通信利用了数字编码、分组传输和路由选择等技术,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数据包进行传输,在接收端经过重新组装后还原成原始信息。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课后答案1.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是指通过传输媒介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它包括了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解调等关键步骤。

- 通信原理的核心是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传输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信号衰减、噪声干扰、失真等。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通信原理引入了多种技术手段,如编码、调制、复用等。

- 在通信原理中,信道是指信息传递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不同的信道特性决定了不同的传输方式和技术选择。

2.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指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它包括了信号处理、传输介质选择、调制解调、编解码、多路复用、网络协议等多个方面。

- 通信技术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如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等。

- 近年来,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通信网络的普及和进步,通信技术正向着高速、大容量、低延迟、高可靠性等方向不断发展。

3.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的关系- 通信原理是通信技术的基础,它指导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通信技术是通信原理的具体实现,通过技术手段将通信原理转化为实际的通信系统和设备。

- 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通信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人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信手段,并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4.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信、无线通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 在电信领域,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用于实现电话、传真、数据通信等服务,提供了远程通信的手段。

- 在无线通信领域,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用于构建移动通信网络,如2G、3G、4G等无线技术标准。

- 在互联网领域,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用于构建互联网骨干网络,以及实现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等功能。

- 在广播电视领域,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用于信号的传输和处理,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

青岛理工大学通信原理与技术样题级参考答案

青岛理工大学通信原理与技术样题级参考答案

青岛理⼯⼤学通信原理与技术样题级参考答案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样题⼀填空题1、按信道传输信号特征分类,可将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2、按照数据传输⽅向和传输时间,数据通信⽅式可以分为单⼯⽅式、半双⼯⽅式和全双⼯⽅式。

3、衡量⼀个通信系统好坏的主要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4、基带信号经放⼤后直接传输,这种传输⽅式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信号通过调制后传输,这种传输⽅式称为频带传输。

5、根据调制参数的不同,可将调制分为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6、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处理步骤变成数字信号的A/D 转换⽅式称为脉冲编码调制。

7、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包括连续谱和离散谱,其中连续谱是始终存在的。

8、2ASK 的解调⽅式有包络检波和相⼲解调。

9、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PCM 终端设备、数字复⽤设备、光端机、光纤和光中继设备组成。

10、在FDMA (频分多址)中,不同地址的⽤户占⽤信道不同的频带进⾏通信,在 TDMA 中,不同地址的⽤户占⽤信道的不同时隙进⾏通信。

⼆单项选择题1、消息中所含信息量的多少与()有关。

A )消息的重要程度B )消息的内容C )消息的种类D )消息发⽣的概率 2、⼋进制数字信号每分钟传输18000bit 的信息量,其码元速率为()。

A )300Bd B )600Bd C)100Bd D )200Bd 3、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定义为)1(0Bn S Blb C +=,当所允许的信号功率增加时,信道容量()。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为∞4、所需传输带宽最窄的是()信号。

A )AMB )SSBC )VSBD )DSB5、已知调制信号为 x(t)=cos ωm t , 已调信号的表达式为s(t) = Acos[ωc t +A m cos ωm t ],则该信号为()。

A )调频信号B )基带信号C )调相信号D )⽆法确定 6、设某模拟信号的频谱范围为1~5 kHz ,则合理的抽样频率为()。

通信原理与技术

通信原理与技术

通信原理与技术通信原理与技术是指人类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的科学和技术领域。

无论是现代化的电信系统,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视、互联网等设备和应用都离不开通信原理与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步骤,并探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发展。

一、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1.信息传输:通过将信息转化为电磁信号或其他形式,然后传输到接收端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2.信道:信息传输的介质或通道,在信道中信息通过电信号、光信号、无线信号等形式进行传输。

3.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回原始信息。

4.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具有容错能力的码字,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码字转换回原始信息。

5.多路复用:将多个信号通过一个通道同时传输,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

二、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发展1.信号传输:通过能够传输信号的介质(如导线、光纤、空气等)将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调制与解调技术:通过调制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并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将信号转换回原始信号。

3.编码与解码技术:通过编码使得信息能够在传输过程中具有容错能力,并在接收端通过解码还原原始信息。

4.信道容量:衡量信道传输能力的指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来表示。

5.误码率:在信道传输中,由于噪声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比特数与传输比特数之比。

6.调制方式: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等。

7.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中对信号进行处理加工,以提高信号质量和系统性能。

8.网络协议:用于在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组规则和标准。

三、通信系统的步骤1.信号发生:原始信息经过信源产生,如声音、文字、图片等。

2.信号调制:将原始信息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如通过调幅、调频等方式进行调制。

3.信号传输:调制后的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如通过电缆、无线电波等传输介质进行传输。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表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表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表第一学期1. 通信原理与技术- 课程简介: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解码等内容。

- 主要内容:信号与系统、调制与解调技术、数字通信基础、编码与解码原理等。

- 学习目标: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调制解调技术,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

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课程简介:介绍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和微波技术的应用,包括电磁波传输、天线设计等内容。

- 主要内容: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传输、微波器件与电路、天线设计等。

- 学习目标:掌握电磁场的基本理论,了解微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简介: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包括数字滤波、谱分析等内容。

- 主要内容: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数字滤波器设计、谱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等。

- 学习目标: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滤波和谱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学期1. 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简介:介绍光纤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包括光纤传输、光纤放大等内容。

- 主要内容: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传输特性、光纤放大技术、光纤通信系统等。

- 学习目标: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传输和光纤放大的技术。

2. 无线通信技术- 课程简介:介绍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调制解调、无线信道等内容。

- 主要内容:无线通信系统、调制解调技术、无线信道特性、无线网络等。

- 学习目标:了解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无线调制解调和无线信道的特性。

3. 通信网络与协议- 课程简介:介绍通信网络的结构和协议,包括互联网、传输控制协议等内容。

- 主要内容:通信网络结构、互联网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安全等。

- 学习目标: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掌握互联网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的工作原理。

以上是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的典型课程表。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掌握通信设备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为未来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_张卫钢版 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_张卫钢版 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_张卫钢版课后答案1-1 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答】参量(因变量)取值随时间(自变量)的连续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信号,或者通俗地讲,波形为连续曲线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主要特点是在其出现的时间内具有无限个可能的取值。

自变量取离散值,参量取有限个经过量化的离散值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实际应用中的数字信号一般是只有两个取值“0”和“1”的脉冲序列。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本质区别在于:模拟信号的取值为无限多个,而数字信号为有限个取值,通常只有“0”和“1”两个值。

1-2 为什么要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对抽样间隔有什么要求?【答】为了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传输以提高通信质量,首先需要将模拟信号转化位数字信号,而这种A/D转换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把模拟信号变成离散信号。

为了能从抽样后的信号(离散信号)中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要求抽样间隔小于等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分量所对应信号周期的一半,或者说,要求抽样频率大于等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

1-3 为什么要对离散信号进行量化?【答】离散信号尽管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其幅度的取值却有无限多个(注意不是无限大),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模拟信号,因此,没有实用价值。

只有把离散信号进行量化,把无穷个取值变成有限个,把离散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才能使模拟信号发生质变。

可见,离散信号是模拟信号通往数字信号的桥梁。

1-4 设信道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20dB,若传输二进制信号,则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解】因为已知信噪比为20dB,即:所以由香农公式可得信道容量为:1-5 设英文字母e出现的概率为0.105,x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及x 的信息量。

【解】e的信息量x的信息量1-6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B,C,D和E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

通信原理资料1、通信系统的两项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别反应通信系统的什么性能?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对应的这两项指标是什么?有效性反映通信系统的传输的容量大小。

可靠性用于反映通信系统的传输的质量的好坏。

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即提高有效性则可靠性下降。

抗干扰能力强,差错可以控制,从而改善传输可靠性;便于进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保密性强,有利于实现综合利用通信网。

模拟通信对应有效性的指标是传输带宽,对应可靠性的指标是信噪比。

数字通信对应有效性的指标是传输数率,对应可靠性的指标是差错率。

2、用香农公式解释调频方式和调幅方式性能上的优劣?公式表示在信道容量一定的情况下,信道带宽越宽(有效性下降),则要求信道可提供的信噪比可以越小(可靠性提高),即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对于调幅方式,其占用的频带要比调频方式占用的频带小,而抗干扰能力要比调频方式的差,这正好符合香农公式所反映的二者关系。

3、PCM传输的基本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抽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时间上的离散。

量化:将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幅度取值上的离散。

编码:将时间离散和幅度离散的多进制数字信号编成二进制码。

信道:用于信号传输媒介和设备。

干扰:传输信号的信道和设备所带来的噪声。

译码: 码的反变换过程。

低通:将译码输出的样值信号平滑还原成原始模拟信号。

4、模拟和数字调制其原理基本一样,但在实现时为何数字调制却不采用模拟调制电路来实现?由于数字信号可以看做是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因此从调制的原理来看是完全一致的,数字调制不采用模拟调制器来实现的原因是数字调制可以利用数字信号的开关特性来实现调制,这样可以实现方便、电路简单。

5、△M调制和PCM调制有何异同?增量调制是在PCM调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的方法,可以看做PCM的一个特例。

它具有码位少(只有一位)、编码设备简单、单路时不需要同步优点。

它产生的二进制代码表示模拟信号前后两个抽样值的差别(增加、还是减小)而不是代表抽样值的大小。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四版) 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四版) 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编码:授课语言:汉语授课方式:线下课程类别:专业发展课程性质:必修学分:3学时:48学时(授课40学时,实验8学时)适用对象: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等开课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在学生修完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等相关课程后开设的,课程涉及通信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建立了完整的通信系统架构以及对通信信号和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系统模型。

通过学习本课程, 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现代通信,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基本分析和实现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以后在相关领域工作或从事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表9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六、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建议教材张卫钢主编,《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四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1.主要参考资料[1]张卫钢、曹丽娜主编,《通信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年。

[2]张甫翊主编,《通信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3]樊昌信主编,《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年。

七、其他根据专业特色与定位要求,课程大纲内容可进行删减与补充,具体按教务处规定执行。

课程的内容包括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模拟调制、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数字复接与同步数字序列、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差错控制编码及相关的通信技术等。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授课方式,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力图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掌握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和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3版第9章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3版第9章

图9-3 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示意图
19
第九章 数据通信与通信网
同步串行通信:
(1) 同步信息添加在每一个数据块上; (2) 数据块是一批字符或二进制位串组成的数据; (3) 分为面向字符和面向位流两种传输方式:
• 面向字符:每个数据块的头部用一个或多个同步字符SYN来表 示数据块的开始;而尾部用另一个字符ETX代表数据块的结束 。
第九章 数据通信与通信网
1
主要内容
9.1 数据通信与数据通信系统 9.2 通信网 9.3 现代通信网的支撑技术 9.4 通信网的发展历程
第九章 数据通信与通信网
2
9.1 数据通信与数据通信系统
第九章 数据通信与通信网
数据:能够由计算机或数字终端设备进行处理并以某种方式编制 成二进制码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的集合,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3)路由选择:灵活的路由选择技术可以帮助网络绕开发生故障 或拥塞的节点,以提供更可靠的服务质量。
(4)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一种使目的端通信实体可以调节信源 端通信实体发出的数据流量的协议机制,可以调节数据发送的数量和 速率。
最大传输速率: 信道传输数据的速率上限叫做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也就是信道容量。
10
第九章 数据通信与通信网
码元传输速率(波特率): 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叫做波特率(Baud)。
吞吐量 : 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信息量,单位一般为比特/秒。
利用率: 利用率是吞吐量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之比。
延迟: 从发送者发送第一位数据开始,到接收者成功地收到最后一位数 据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图9-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9
第九章 数据通信与通信网
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

第1章
绪 论
6. 按收信者是否运动分 按收信者是否运动分 通信还可按收信者是否运动分为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移 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由 于移动通信具有建网快、 投资少、 机动灵活, 它使用户能随 时随地快速可靠地进行信息传递,因此,移动通信已被列为 现代通信中的三大新兴通信方式之一。 另外,通信还有其它一些分类方法,如按多地址方式可 分为频分多址通信、时分多址通信、码分多址通信等。按用 户类型可分为公用通信和专用通信等。
第1章
绪 论
1.4.2 信息及其量度
(1) 消息中所含信息量I是消息出现的概率P(x)的函数,即
I = I [ P ( x )]
(2) 消息出现的概率愈小, 它所含信息量愈大; 反之信 息量愈小。 且
P = 1时 P = 0时
I =0 I =∞
第1章
绪 论
(3) 若干个互相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 所含信息量等于各 独立事件信息量的和, 即
第1章
绪 论
3. 克服数字通信不足的办法 克服数字通信不足的办法 由于数字信号占用的频带宽,而使数字通信的频带利用率 低。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可用系统允许最大传输带宽(信道的 带宽)与每路信号的有效带宽之比来表征,即
BW n= Bi
式中,BW 为系统允许最大频带宽度;Bi 为每路信号的频带宽 度;n为系统在其带宽内最多能容纳(传输)的话路数。n值大, 说明系统利用率高。
第1章
绪 论
5. 按业务的不同分 按业务的不同分 目前通信业务可分为电报、电话、 传真、 数据传输、 可视电话、 无线寻呼等。 另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广播、 电视、 雷达、 导航、 遥控、 遥测等也应列入通信的范畴, 因为它们都满足通信的定义。由于广播、电视、雷达、导航 等的不断发展,目前它们已从通信中派生出来,形成了独立 的学科。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章 (8)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章 (8)

第8章 差错控制编码 香农在1848年和1957年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适
用于有扰信道的编码理论某些成果》两篇论文中提出了关于有 扰信道中信息传输的重要理论——香农第二定理。该定理指出:
C,则只要信道 中的信息传输速率R小于C,就一定存在一种编码方式,使编码
后的误码率随着码长n的增加按指数下降到任意小的值。或者
第8章 差错控制编码
但是,当干扰超过系统的限度时,就会使数字信号产生误码, 从而引起信息传输错误。数字通信系统除了可以采取与模拟系 统同样的措施以降低干扰和信道不良对信号造成的影响之外, 还可以通过对所传数字信息进行特殊处理(即差错控制编码) 对误码进行检错和纠错,以进一步将误码率降低,从而满足通 信要求。因此,数字通信系统可以从硬件上的抗干扰措施和软 件上的信道编码两个方面对信息传输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控制和 纠正。
延时,也就是发送端从发错误码组开始,到收到NAK信号为止
所发出的码组个数,图中N=5。接收端收到码组2有错,发送端
在码组6后重发码组2、3、4、5、6,接收端重新接收,发送端 继续发后续码组。这种返回重发系统的传输效率比停发等候系 统有很大改进,在很多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第8章 差错控制编码
在前向纠错系统中,发送端将信息码经信道编码后变成能 够纠正错误的码组,然后通过信道发送出去;接收端收到这些 码组后,根据与发送端约定好的编码规则,通过译码能自动发 现并纠正因传输带来的数据错误。前向纠错方式只要求单向信 道,因此特别适合于只能提供单向信道的场合,同时也适合一 点发送多点接收的广播方式。因为不需要对发送端反馈信息, 所以接收信号的延时小、实时性好。这种纠错系统的缺点是设 备复杂、成本高,且纠错能力愈强,编译码设备就愈复杂。

电子通信知识点

电子通信知识点

电子通信知识点电子通信是指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子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原理、常见的通信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子通信的基本概念电子通信是指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它包括了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三个基本环节。

在信号的产生过程中,信息会被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传输媒介进行传输,最后被接收方解码还原为原始的信息。

电子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通过调制和解调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二、电子通信的原理电子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解调四个过程。

信号的产生是指将原始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调制是指将产生的电信号转化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

传输是指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传输媒介传送到接收方的过程,传输媒介包括电磁波、光纤和导线等。

解调是指将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的过程,解调方式与调制方式相对应。

三、常见的通信技术1.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了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无线电通信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调制和解调的方式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移动通信是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常见的移动通信网络包括GSM、CDMA和LTE等。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卫星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通过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2.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它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纤通信通过将信息转化为光信号,利用光纤的全反射特性进行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光纤通信在长距离传输和高速传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等领域。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它具有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和兼容性好等优点。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一、前言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常见的一门核心课程,是我们了解和掌握通信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以《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为基础,参考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具备解决通信领域基本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能够: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通信信道传输、基带信号传输和模拟调制原理2.理解数字通信系统、采样定理、数字调制方法和编码技术3.掌握编码解码技术、传输信道表达和芝诺定理等内容4.熟练掌握通信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和技术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一共分为6个章节,内容涵盖了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体系。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模型和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等内容。

第二章:基带信号与数字传输第二章主要讲解了基带信号的产生、采样定理和基带信号的传输理论。

第三章:模拟调制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模拟调制的基本知识,包括模拟调制的基本概念、幅度调制和频率调制。

第四章:数字调制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数字调制的基本知识,包括抽样调制、带通调制和相干调制等。

第五章:编码和解码第五章主要讲解了通信系统中的编码和解码技术。

第六章:信道传输第六章主要介绍了信道传输中的信噪比、误码率和信道容量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经典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等。

经典教学经典教学主要包括名师名著的课堂讲授、PPT课件展示等,着重讲解通信原理和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主要依托于通信领域的典型案例,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原理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的方法和手段。

它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首先,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础是信息传输。

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载体传输,如电磁波、光信号等。

这些信号可以在媒介中传播,并通过发送和接收设备进行转换。

其次,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的核心是信息编码和调制。

为了有效地传输信息,需要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

通过编码和调制技术,可以将信息转化为特定的信号模式,并加入适当的调制方法进行传输。

再次,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还涉及信道传输和传输信号处理。

在信道传输中,信号会受到传输介质和环境噪声的影响。

为了减小信号传输中的噪声和失真,需要采用相应的信号处理技术,如均衡、解调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还包括无线通信和网络通信。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和终端设备,通过无线信道进行信息传输。

网络通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

网络通信系统包括多个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

最后,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在手机通信、互联网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和质量,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信技术基础--轻松了解通信原理

通信技术基础--轻松了解通信原理

程控交换机
1.2 通信基本概念
• 电信号通常分为两大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某一电参量(幅度、频率)在一定取值范围内
连)在一定取值范围内 跳跃变化,仅有有限个取值的信号。
1.2 通信基本概念
1.2.2 脉冲编码调制(PCM)
数字信号在性能方面优于模拟信号,但是很多原始信号产 生时是模拟信号,所以要想使用数字信号实现通信就需要 先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常见的模数信号转换方 法就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PCM)。 PCM信号的形成是模 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 编码 ”三个步骤实现的。
通信技术基础
你知道吗?你想知道吗?
什么是通信?什么是电通信? 什么是交换,交换技术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传输,传输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通信网络?为什么网络无处不在? 什么是FDMA、TDMA和CDMA及其区别? 什么是GSM?什么是3G?什么是4G?
通信网络概述
1. 通信的发展历史 2. 目前的通信技术 3. 基本的通信技术概念 4. 通信系统中全程全网的概念和组成 5.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中通信的过程
FDM主要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的频分制信道,主要用于电 话、电报和电缆电视(CATV)。在数据通信中,需和调 制解调技术结合使用。 优点:多个用户共享一条传输线路资源。 缺点:给每个用户预分配好子频带,各用户独占子频带,
使得线路的传输能力不能充分利用。
2.频分多路复用(FDM)
图示 FDM原理示意图
那么,什么又是媒质呢?
1.1.1 通信的概念
什么是媒质?媒质即“介质”,当一种物质存在于另一 种 物质内部时,后者就是前者的介质。在通信中所指的媒质 是能传输信息的渠道。如有线介质、无线介质。其中铜介 质、光纤介质等属于有线介质,而空气则属于无线介质。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第19章 卫星通信技术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三版)第19章 卫星通信技术
(7)按运行方式可分为同步卫星通信系统和非同步卫星 通信系统。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卫星通信大都采用同步卫星通信 系统。
第19章 卫星通信技术
19.2.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空间部分的通信卫星和地面部分的
地面站、测控系统、监控管理系统组成。通信卫星和地面站 是直接用来进行通信的;测控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是为保证 系统正常运行而设置的,如图19-2所示。
第19章 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属于宇宙无线电通信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地面 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波中继通 信是一种“视距”通信,即只有在“看得见”的范围内才能 通信。而通信卫星的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微波中继站, 由于作为中继的卫星离地面很高,所以经过一次中继转接之 后即可进行长距离的通信。图19-1是一种简单的卫星通信 系统示意图,它由一颗通信卫星和多个地面通信站组成。
第19章 卫星通信技术
19.1.3 卫星通信的特点 (1)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 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的40%左右,因而
利用三颗同步卫星即可实现全球通信(除南、北两个极点 外),它是远距离越洋通信和电视转播的主要手段。卫星通 信建站费用和运行费用不因通信站之间的距离远近、两站之 间地面上的自然条件恶劣程度而变化。这在远距离通信上, 比地面微波中继、电缆、光缆、短波通信等有明显优势。除 了国际通信外,在国内或区域通信中,尤其对边远、交通及 经济不发达地区,卫星通信是极有效的现代通信手段。
第19章 卫星通信技术
19.2.3 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数据和电视
等信息,根据系统所传基带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 相应地将卫星通信系统分为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基带信号 不同,相应的发射、接收设备的调制与解调方式也不同,但 它们的工作过程从总体上来说是类似的。下面以传送多路电 话为例,来说明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_张卫钢版)课后答案(1-8章详解)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二版_张卫钢版)课后答案(1-8章详解)

1-1 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答】参量(因变量)取值随时间(自变量)的连续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信号,或者通俗地讲,波形为连续曲线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主要特点是在其出现的时间内具有无限个可能的取值。

自变量取离散值,参量取有限个经过量化的离散值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实际应用中的数字信号一般是只有两个取值“0”和“1”的脉冲序列。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本质区别在于:模拟信号的取值为无限多个,而数字信号为有限个取值,通常只有“0”和“1”两个值。

1-2 为什么要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对抽样间隔有什么要求?【答】为了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传输以提高通信质量,首先需要将模拟信号转化位数字信号,而这种A/D 转换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把模拟信号变成离散信号。

为了能从抽样后的信号(离散信号)中无失真地恢复出原始信号,要求抽样间隔小于等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分量所对应信号周期的一半,或者说,要求抽样频率大于等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

1-3 为什么要对离散信号进行量化?【答】离散信号尽管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其幅度的取值却有无限多个(注意不是无限大),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模拟信号,因此,没有实用价值。

只有把离散信号进行量化,把无穷个取值变成有限个,把离散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才能使模拟信号发生质变。

可见,离散信号是模拟信号通往数字信号的桥梁。

1-4 设信道带宽为3KHz ,信噪比为20dB ,若传输二进制信号,则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 【解】因为已知信噪比为20dB ,即:NSlg 1020=所以100=NS由香农公式可得信道容量为:bps C 19941647.63000)1001(log 30002≈⨯≈+=1-5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 bitI e 25.3105.01log 2== x 的信息量 bit I x 97.8002.01log 2==1-6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z 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答】参量(因变量)取值随时间(自变量)的连续变化而连续变化的信号,或者通俗地讲,波形为连续曲线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主要特点是在其出现的时间内具有无限个可能的取值。

自变量取离散值,参量取有限个经过量化的离散值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实际应用中的数字信号一般是只有两个取值“0”和“1”的脉冲序列。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本质区别在于:模拟信号的取值为无限多个,而数字信号为有限个取值,通常只有“0”和“1”两个值。

1-2 为什么说模拟通信是信号的波形传输,而数字通信是信号的状态传输?数字信号只有两种状态,有电(1),没电(0),是状态的传输 模拟信号时时有信号强弱的,一般为正弦波波形,不同时刻信号强度不同,是波形的传输1-4 设信道带宽为3KHz ,信噪比为20dB ,若传输二进制信号,则最大传输速率是多少? 【解】因为已知信噪比为20dB ,即:NS lg1020=所以100=NS由香农公式可得信道容量为:bps C 19941647.63000)1001(log 30002≈⨯≈+=1-5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 bit I e 25.3105.01log 2==x 的信息量 bit I x 97.8002.01log 2==1-6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即信息源的熵)(log )(12i ni i x P x P H ∑=-=165log 165163log 16381log 8181log 8141log 4122222-----=符号比特/23.2≈1-7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

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 不同的字母是等概率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 若每个字母出现的概率为:P A =1/4,P B =1/5,P C =1/4,P D =3/10 试计算平均信息传输速率。

【解】(1) 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的,即出现概率均为1/4。

每个字母的平均信息量为 符号比特/241log 4142=⨯-=H 因为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所以每个字母所占用的时间为23101052--=⨯⨯=Ts则每秒传送的符号数为 )秒(符号Baud TR B /1001==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M R H R R B B b/2001002log 2=⨯==⋅=(2) 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符号比特/985.1103log 10341log 4141log 4151log 512222=----=H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H R R B b /5.198100985.1=⨯=⋅=1-8 对于二进制独立等概率信号,码元宽度为0.5ms ,求波特率和比特率;若改为四进制信号,再求波特率和比特率。

【解】因为是二进制信号,所以一个码元表示一个符号,则有码元速率(调制速率))秒(符号Baud T R B /2000105.01132=⨯==-比特率等于波特率:s b R R B b /20002==在保证信息速率不变的前提下,若改为四进制信号,则两个二进制码元表示一个四进制符号,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间:sT 001.0105.023=⨯⨯=-波特率(单位时间传输的符号数)为:)秒(符号Baud T R B /1000101134===-注:此时的波特率实际上是四进制符号(码元)的传输速率,比二进制波特率小一半。

比特率为:s b M R R B b /200021000log 2=⨯==若信息速率可变,则波特率仍为二进制时的2000Baud ,而比特率为4000b/s 。

1-9 已知电话信道的带宽为3.4kHz 。

试求: (1)接收端信噪比为30dB 时的信道容量;(2)若要求该信道能传输4800b/s 的数据,则接收端要求最小信噪比为多少分贝。

【解】(1) 1000/=NS (即30dB )信道容量s b NSB C /)104.3()10001(log 104.3)1(log 4232⨯≈+⨯=+=(2)因为)1(log 2NSB C +=所以dB NSB C 2.266.112124.3/8.4/==-=-=1-10 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传输计算机数据,电话信道带宽3.4kHz ,信道输出的信噪比为20dB 。

该终端输出128个符号,各符号相互统计独立,等概率出现,计算信道容量。

【解】100/=N S (即20dB )信道容量s b NS B C /)1026.2()1001(log 104.3)1(log 4232⨯≈+⨯=+=1-11 黑白电视图像每幅含有3×105个象素,每个像素有16个等概率出现的亮度等级。

要求每秒钟传输30帧图像。

若信道输出信噪比30dB ,计算传输该黑白电视图像所要求的信道的最小带宽。

【解】每个像素所含信息量bit H416log 2==信息传输率即信道容量 s b C /)106.3(30103475⨯=⨯⨯⨯=又因为信道输出 1000/=N S(即30dB )所以信道最小带宽为Hz N S C B )106.3()10001(log 106.3)/1(log 6272⨯=+⨯=+= 2-1 已知两个线性已调信号为(1)t t t f c ωcos cos )(Ω=(2)t t t f c ωcos )sin 5.01()(Ω+=式中Ω=6c ω。

分别画出他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解】(1) t t t f c ωcos cos )(1Ω=的波形见图2-1(1)-(a ),其频谱为)]}()([*)]()([{21)(1c c F ωωδωωδπωδωδππω++-Ω++Ω-=)]5()7()5()7([2Ω-+Ω-+Ω++Ω+=ωδωδωδωδπ频谱图见图2-1(1)-(b )(2)t f t f c ωcos )sin 5.01()(2Ω+=的波形如图2-1(2)-(a ),其频谱为 +++-=)()([)(2c c F ωωδωωδπω)]}()([*)]()([{25.0c c jωωδωωδπωδωδππ++-Ω+-Ω- +Ω++Ω-=)]6()6([ωδωδπ)]5()5()7()7([4Ω-+Ω+-Ω--Ω+ωδωδωδωδπj 频谱图2-1(2)-(b )2-2 一调制系统如题2-2图所示。

为了在输出端得到f 1(t )和f 2(t ),试确定接收端的本地载波c 1(t )和c 2(t )。

)))(2t c t cos ω0发送端接收端习题2-2图【解】A 点信号为t t f t t f 0201sin )(cos )(ωω+,这是两个互相正交的双边带信号,它们分别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所以可确定t t c 01cos )(ω= t t c 02sin )(ω=上支路:相乘后:)(cos ]sin )(cos )([00201t t t f t t f ωωω+ t t t f t t f 002021cos sin )(cos )(ωωω+= t t f t t f t f 020112sin )(212cos )(21)(21ωω++= 经低通,得到)(211t f 。

下支路:相乘后:)(sin ]sin )(cos )([00201t t t f t t f ωωω+ t t f t t t f 022001sin )(sin cos )(ωωω+= t t f t f t t f 022012cos )(21)(212sin )(21ωω-+= 经低通,得到)(212t f 。

2-3 如题2-3图(a )所示调制系统,已知f (t )的频谱如题2-3图(b ),载频21ωω<<,H ωω>1,且理想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1ω,求输出信号s (t ),并说明是何种调制信号。

f )12(a)(b)习题2-3图【解】设左边输入端相乘器的入点为A 点,上下两个低通滤波器的入点各为B 和C 点,两个低通滤波器的出点各为D 和E 点,相加器上下两个入点分别为F 和G 点,相加器的出点为H 点,则该调制系统各点的波形如题2-3解图所示。

从H 点的波形可以看出,该调制系统是一个采用混合方法产生SSB 信号的调制器。

其时域表达式为:t t f t t f t s t t f t t f t s S F t s USB LSB H )sin()(ˆ21)cos()(21)()sin()(ˆ21)cos()(21)()]([)(121221211ωωωωωωωωω---=+++==- 2-4 证明在题2-4图电路中,只要适当选择放大器增益K ,不用滤波器也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f )(t 习题2-4图22222222222121)cos )((cos )()(2)()(]cos )([]cos )([)(cos )(]cos )([t A b aK t A t f b aK t f b aK t A t f b t A t f aK bx ax t s tA t f x t A t f K x c c c c DSB c c ωωωωωω-+++-=--+=-=-=+=可见,要使系统输出为DSB 信号,只需02=-b aK 即可。

即当放大器增益满足abK =2时,不用滤波器也可实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

2-5 什么时候适合采用FDM ?【答】FDM 是一种利用频谱搬移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所以,要进行FDM ,首先要求信道的通频带必须大于预复用各路信号频谱宽度总和的二倍(对于双边带信号而言),且各路载波能够实现。

其次,该信道的频率资源不紧张,允许用比较宽的频带传输信号。

最后,对电路的复杂性和经济性要求不苛刻。

2-6 FDM 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FDM 的理论基础就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讲过的调制定理,也叫频谱搬移定理。

该定理的内容是:信号)(t f 与正弦型信号(t c ωcos 和t c ωsin )相乘,相当于把)(t f 的频谱)(ωF 搬移到c ω±处,频谱形状不变,幅度减半,搬移后的频谱仍然保留原信号的全部信息。

2-7 设信道带宽为10MHz ,信号带宽为1.5MHz 。

若采用FDM 进行多路传输,试问该信道最多可传输几路信号?【答】若采用双边带调制,则每路信号带宽为MHz W 35.12=⨯=,考虑留出保护带(各路信号频谱之间的空白带),10MHz 带宽的信道最多可复用3路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