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农业调研报告
农业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调研报告》
摘要: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农业发展状况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现状、农产品市场行情、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土地利用等方面,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一、农业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短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农产品市场行情
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某些农产品价格时高时低,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
部分地区农产品滞销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引导市场。
三、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关注。
一些地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化等方式,提升农村经济。
四、农村土地利用
农村土地利用问题是当前农村面临的难题,一方面是农业生产
需要,另一方面是农村宅基地规划和建设需要平衡。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发展新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农民收入,实现农产品市场化。
同时,要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一、现代农业发展背景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产业链条完整、生态环境友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人口增长,现代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如高产优质抗病品种、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智能农业等。
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业竞争力。
2.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饲种植比例逐步调整,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畜牧业、渔业、林业等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3.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等取得重要成果。
这些改革举措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4.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现代农业强调绿色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5.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性差异较大虽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地区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
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所致。
三、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2023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2023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2023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经济持续低迷,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农村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中央政府于2017年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展情况与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近年来,中央政府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乡村公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改善。
新建公路、水渠等基础设施,使得乡村的通达性、便利性大幅提升,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还存在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需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实现全面覆盖,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过去,乡村经济主要以农业和传统手工业为支柱,但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后劲。
现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应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型农业企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逐渐壮大。
同时,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这些新型产业和合作组织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创新性和竞争力,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农民参与度不够高,组织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三、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亟需加大力度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健康。
但是,随着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导致乡村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因此,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加大力度,需要加强生态修复、水源保护和造林绿化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下一步需要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和投入,加强各方面的协作,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使得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个宏观目标,更能转化为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长春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产 品质 量安全得到重视 , 全市蔬 菜、 水果批发市场全
广 项 目, 主推 的重 大增产 技术应用有所突破 , 今 年玉米 部 纳 入监 测 范 围 , 全 天候 监 测 , 检 测 合 格 率 稳 定 在 保 护性耕作 面积 达到 近百万 亩 , 水稻 标准化 栽培 大棚 9 5 %以上。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 集约化、 标准化水 育 苗面积 占到 六成 , 玉米螟生 物防治 和稻瘟病 防治 实 平得到较 大提升 。
史性、 转 折性 、 标志性 变化 , 成 为长 春市 经济社 会快速 元 , 比2 0 0 8 年增 长 5 6 . 8 %。这 些成就 的取 得 , 标志着
发展 的有 力支撑和 突出亮点。 ( 一) 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跃上新 台阶
长春市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实现 了质 的飞越。 ( 二) 农业科技 进步取得新进展
效的主要标准 。从 2 0 0 8 年开始 , 长春市启动 实施 了增 “ 十 一五 ” 以来 , 长春 市 农业 科 技 总投 入达 到 9 0 0 2 万
N o . 2 , 2 0 1 3 ( G e n e r a I N o . 1 3 9 )l 5 5
大 豆改 良中心长春 分 中心、 国 家大豆试 验站等科 技创 面积 达 到 1 7 . 9万公 顷 , 占耕地 总 面积 的 1 5 . 5 %, 转 出 新平 台, 高油 大 豆 新 品种 培 育研 究 处于 国 内先进 水 土地 农户 1 1 . 7 万户, 占全市 农户总数 的 1 0 . 5 %。 科教
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
主 要工作 成 绩
( 一) 粮食生产再跨新台阶 社旗县累计完成高标准粮 田建 设面积 2 . 9 8 万h m ,已完成整体规 划的 6 4 . 7 %,以此 支撑 粮食综合 生 产能力稳 步提高 。高标准粮 田建成 区粮食单产超出区外 1 5 %以上,连 年被授予 “ 全市粮食生产先进县”
构建农业产业化集群 ,发展特色产 业 ,推 广农超对接、农社对接 、农 企对接 , 搞活农产品流通 , 推进一 、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 . 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 依 托美丽乡村 、田园风光 、乡土文 化等资源 ,大力发展休 闲度假 、农 游观光、养生养老、垂钓采摘、 乡 村工艺等 ,建设一批具有复合功能 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 4 . 实施农产 品质量安全工程。 着力落实好农业标 准化生产 ,实行 最严格 的监管 ,重点要做好源 头控 制,落实例行监测 制度 ,加 快质量 检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5 . 实施 农业生态保护工程。扎 实推进化肥 农药减量化行动 ,做好
( 二) 实施 七 大工程 1 . 实施高标 准粮 田建设工程。 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 中之重 , 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抓手 ,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 ,实现藏粮于地 ;强化科 技支撑 ,实现藏粮于技 ;培 育新 型 经营主体 ,实现藏粮于民。 2 . 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 程。 优化农业结构 , 发展优势农业,
掼
NONG Y E Z ONG H ENG
湾实发展薪建悫 自 O 偿 进农业现 他建设
社 旗县 农 业局
近年 来,社旗县农业工作主动 适应新常态 ,抢 抓发展新机遇 ,战 胜了频繁发生的 自然灾害 ,经受了 复杂形势 的严峻考验 ,圆满 完成 了 “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 目标和 任 务,实现 了粮食连年丰收、农民 大幅增收、农业发展持续 向好 的显 著业绩。
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情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情调研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为深入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情,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现状1. 农业生产结构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呈现出农业主导与农业多元化并存的特点。
农作物生产仍占主体地位,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比较大。
而畜牧业、渔业等现代农业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中。
2. 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以农业为主导,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
大部分农村仍处于传统的“三农”结构,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养殖和务工。
3. 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的质量。
4. 农业科技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增多,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但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仍存在覆盖面窄、效益不明显等问题。
5. 农民素质和就业问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教育和劳动力结构存在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渠道有限,务农人口过多导致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1.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但土地所有权不清晰、流转方式单一、规模化经营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进程。
2. 农产品市场化问题农产品市场化不足,农产品销售主要依赖传统渠道,存在价格低、中间环节过多等问题,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
3. 农村科技推广问题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技人员缺乏、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科技推广的效果。
4. 农业环境问题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农药残留、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5. 农民素质问题农民素质水平不高,农村教育、文化和科技水平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不匹配,制约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xx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xx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苎麻和养殖业等几大支柱产业。
去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4.5%,农夫人均年纯收入4405元,比上年增长11.6%。
可以说农业经济与10年前相比,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们还应当清晰地看到xx农业在总体上的小规模、高本钱、低效益的传统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夫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得到有效建立,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得到真正地缩小。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新形势,如何实现xx现代农业跨越式进展,迫切需要我们作深化分析和讨论,迎对金融危机,主动查找对策,准时对症下药,变困难为机遇。
在此,我们对xx县现代农业进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进行了一次仔细的调查和摸底。
一、现代农业进展的现状〔一〕农业生产力量稳步提高。
据全面统计,20xx年全县粮食产量75.3万吨,比上年增加4.2万吨,增长5.9%;油菜籽产量8.7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长5.1%;棉花产量13290吨,比上年增加2274吨,增长20.7%;茶叶产量4350吨,比上年增加68吨,增长1.6%;柑桔产量98500吨,比上年增加8217吨,增长9.1%。
牲猪出栏115.79万头,比上年增加1.2万头,增长1.0%;水产品产量4.3万吨,比去年增加0.02吨,增长0.5%。
〔二〕特色农业进展呈区域化。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农林牧渔各业特色农产品基地进展迅猛,目前xx已形成了优质稻米、特色水果、优质苎麻、畜禽养殖、大叶茶四大高效特色农业产业。
盘塘、马鬃岭、漆河、黄甲铺的优质柑桔、黄甲铺、理公港、太平桥的优质苎麻,枫树、青林、漳江、深水港的畜禽养殖、太平铺、茶庵铺的大叶茶,牛车河、瓦尔岗的不上火辣椒等均到达肯定的规模。
xx县已成为中南五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等。
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调研报告(4篇)
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调研报告(4篇)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质量和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工作安排,7月初,市人大农民宗侨委组织部分委员、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部分县(区)就全市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米易县垭口镇稻菜轮作标准化生产基地、盐边县锐华农业公司万吨果蔬气调库冷链物流中心、仁和区行远牧业有限公司等10余个现代农业项目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
召开了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市农牧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和粮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 __和市农林科学院等部门以及各县(区)关于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食品安全等环节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情况介绍,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__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 __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各相关部门努力强化法治思维,利用法制手段,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科技推广为手段,不断深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之路,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全市通过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政府属地职责、部门监管职责、监管人员岗位职责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提升,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人员质量 __责任心明显增强,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自律责任得到强化,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生产经营者自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生产全程各关键环节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环境持续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
政协 农业调研报告
政协农业调研报告[标题]政协农业调研报告: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引言]经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我们政协委员队伍关注并研究了农业领域的问题,并参考了相关数据和政策文件,撰写了本报告,旨在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建议。
[正文]一、农业生产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农业供给结构不合理,重化肥、农药和转基因农产品的使用过多,给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滞后,农产品加工和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乡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含量,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农业智能化、机械化、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鼓励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
3. 提高农产品加工和附加值。
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农产品品牌,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三、促进乡村振兴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覆盖率。
2. 扶持乡村产业发展。
鼓励农民发展适应本地条件的特色农业、环保农业,培育乡土特产品牌,推动农商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 加强乡村人才培养。
加强乡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知识型人才和年轻人才回归乡村,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服务业发展。
四、政策建议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建议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包括:1. 减少农业税负。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税负,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和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充分应用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生产现状与问题1. 生产规模不均衡: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存在着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大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发展较为成熟,而偏远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2. 技术水平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民的科技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更新能力。
3. 资源利用低效: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民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老旧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4. 环境污染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会产生大量农药、化肥等环境污染物,给农田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与措施1.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培育新的农业科技企业。
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3. 加强农民培训: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认知水平和管理技能,激发农民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
4. 推进绿色农业: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
5. 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保障。
五、案例分析:某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某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例,该示范区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成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现代农业调研报告》一、引言现代农业是指利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生产农产品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在我国,现代农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为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现代农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内容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及技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大规模种植、设施农业、粮食作物精准种植、机械化农业等。
栽培技术方面,现代农业运用了先进的农业机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实现了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植保、无人机巡田等。
2.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和设施农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农业信息化也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正在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3. 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尽管现代农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还不够高,设施农业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产品安全问题等。
三、建议1.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和使用技能。
2. 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推动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3.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
四、结论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其发展将带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质量提升。
但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推动现代农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农业的需求和期望也在改变,对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的需求更加强烈。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和现代经济紧密联系的产物,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其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现代城乡建设和中国农业乃至国家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次农业现代化调研主要从现代农业产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及分析,下面将对目前农业现代化情况做出如下的调研报告。
一、现代农业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无疑需要现代农业产业的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而且已经在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尤其是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规格更加标准化,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并且产业标准也得到进一步的升级。
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不充分及特殊化等优势不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粮食产业发展依然是我国农业产业的主导,而且在农业内部,粮食产业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
2.畜牧业发展规模不足,没有建立起与我国国情适应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有组织的畜牧生产和养殖体系。
3.水果产业发展亟需进一步加强,优质果品种植不足,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等方面的建设也任重道远。
4.鲜花产业在国际上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不高。
5.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较为优势,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缺乏标准化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影响产业的发展水平。
对于以上情况,我们需要加强基层农业管理者的工作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建立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经济体系,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人民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素质,以推动农业生产更好的发展。
二、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关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来,XX市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稳定粮油生产、发展特色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政策支撑、科技支撑、设施装备支撑、人才支撑、服务支撑和体制机制支撑,不断深化结构调整,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基本构建了我市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逐步走上了一条保障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全市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万亩,辖2乡7 镇和1个办事处2个管委会,123个村,21个社区居委会,828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万人。
201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305亿元,同比增长13.5%;农业增加值19.3亿元,增长14.9%;规模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21元,增长18.5%。
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一)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201X年,全市粮食总播面37.9万亩,比“十·五”末201X年的37.5万亩调增1%。
总产17万吨,预计今年总产将达到18万吨;油料总播面13.8万亩,比201X年的11.5万亩调增20%。
总产18745吨,比201X年的15788吨增长15.8%,预计今年总产将达到1.9万吨;蔬菜总播面7.2万亩,比201X年的6.6万亩调增8%。
总产15.1万吨,比201X年的11.1万吨增长36%,预计今年总产将达到15.5万吨。
(二)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我们立足本地优势,全面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30.3万亩柑桔、8.5万亩茶叶、出栏生猪76万头和4.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的特色板块规模。
关于我市农业“两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业“两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即农业‚两区‛建设,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促进和推动我市‚两区‛建设,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我们于8月下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下,开展了专题调研。
先后分五次组织召开了10个乡镇(街道)、10个职能部门座谈会,认真听取了部门、乡镇(街道)领导,以及部分人大代表、‚两区‛代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做法和成效2010年以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切实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两区‛建设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和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务水平,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领导重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两区‚建设,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农业领导小组。
及时制定了2010-2018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规划,提出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3年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两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意见。
同时,建立起了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实行了市、局领导和农技人员‚两区‛建设联系制度,引入了‚政府引导、多方投入、主体实施、资金整合、项目跟进‛的建设投入机制。
(二)要素整合,基础建设不断加快。
在项目资金整合方面,用于‚两区‛建设的资金逐年增加,各项资金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市财政又专门安排‚两区‛建设资金3790万元,比去年的1350万元提高了180.7%。
在土地流转方面,依法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并鼓励农户通过委托的方式由村集体组织连片流转土地,流转率达50.7%。
通过要素的整合保障,目前,列入省级创建点的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都正在按计划顺利实施,‚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层次都得到了较快提升。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活动方案、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activit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构建三大体系的调研报告
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构建三大体系的调研报告按照委里统一安排,8日~9日,由委农业处处长邬晓东带队、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科长艾东参加的调研组,深入到榆树市、农安县两个农业大县,就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专题开展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在榆树市,调研组听取了榆树市农业局整体情况汇报,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踏查了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鑫汇丰农机种植合作社、正大集团肉鸡现代化加工厂、八号镇北沟村棚膜经济发展。
在农安县,调研组听取了刘生贵副县长作的整体情况汇报,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踏查了农安镇两家子生态农业产业园、哈拉海镇万隆“三辣”交易市场、万顺乡春江堰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合隆镇陈家店村现代农业建设。
并与长春市农委孔主任及综合处、调研处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交流。
从调研情况看,各地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都在进行积极组织推进和探索尝试,新产业加快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动能快速集聚。
总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研的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鑫汇丰农机种植合作社,今年流转经营土地560公顷,代耕土地260公顷。
流转的560公顷土地,除种植玉米356公顷外,其余全部是小杂粮。
2019年不仅玉米获得丰收,杂粮市场价格也比较好,特别是订单式生产确保杂粮不愁卖。
下步,还将联合附近20家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实行种肥统供、生产统管、粮食统收,联合起来搞生产。
二是棚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
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770户农民发展春秋冷棚684栋,棚膜蔬菜产业年收入69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万元,是榆树市棚膜蔬菜重点产业村,也是八号镇首个亿元村。
2019年,北沟村依托上级政策,投资460万元成立了金土地蔬菜市场有限公司,建起了占地12019平方米的蔬菜批发市场,建有封闭蔬菜存储库21个、露天蔬菜挑捡摊位28个,由村集体负责日常管理和设施维护,每年收取租金11万元。
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工作要求,农业局组织人员对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发展现状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主要包括: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63.1万千瓦,拥有各种农机26257台,其中小型农机24621台,90马力以上大型农机1636台。
全市农作物机播率85%左右,机收率不到20%,秸秆直接还田率20%左右。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目前,全市以抗旱坐水一条龙作业模式的粮食高产模式化种植技术日益成熟,高光效、膜下滴灌、测土施肥、生物防治等技术全面推广,科技贡献率接近70%。
XX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灭鼠、生物防治等五项重点增产技术205万亩,开展粮食高产创建13万亩。
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优质粮面积达到70%以上。
还开展了科技110、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建立庄稼医院等科技服务平台,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全市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3家,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发展到40个,各类名牌发展到75个,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65万亩,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农业农村现代化 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现代化调研报告农业农村现代化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与意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指在农村地区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村生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
它的实现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升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四、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而,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短板。
三是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
四是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农业劳动力流失问题突出。
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六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五、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和建议为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安全。
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条件。
三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新业态。
四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
五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六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农业。
六、结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加快推进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调查与思考论文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设施农业是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密集、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高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促进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渭南市人民政府“促进农民增收‘七大工程’、‘六大工程’”之一,目前,我市设施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与设施农业发达县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促进设施农业的良性发展,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设施农业建设新思路,笔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同时,就如何做好设施农业发展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1.可有效解决我市耕地面积不足的矛盾发展设施农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我市目前农业人口18.8万人,耕地面积为20.14万亩,人均耕地1亩,南部沿山区和中部平川区人均0.5亩,北部库区人均1.8亩,单纯依靠发展规模经营的种植和粮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制约。
因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设施农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设施农业能够加快“秸秆生物反应堆”、“无土栽培”、“黄板诱蚜”、“菜沼综合应用”等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满足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要求。
同时,设施农业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建筑、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设施农业具有高技术、高产出、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重要影响。
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概述我市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农耕历史。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传统的农业模式显得越来越难以满足市民对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农业现状分析目前,我市农业依然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大部分农民仍然使用传统的农业工具和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
这种传统的农业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产量低、质量不稳定、资源浪费等。
同时,农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也增加了农民的生计压力。
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引入现代技术、科学管理和高效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质量,推动农业向生态友好、资源节约型和智能化转型。
农业现代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举措1.优化农业结构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转型。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进新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推广植保无人机、智能化农田灌溉系统和农业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
3.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储运、销售。
完善农业产业链和农村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强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合作,提供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
鼓励农民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获取农业信息,加强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传播。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土地资源有限由于我市土地资源有限,需要在不增加农地面积的前提下,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土地整合、适度规模经营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方式解决土地资源短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调研报告一、现状和成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的良好机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提升、求实效,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全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增长,品质不断优化。
201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1亿斤,分别是1978年、2019年的3.9倍、1.9倍;平均亩产791.4斤,分别是1978年、2019年的3.4倍、1.6倍;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86万亩、总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玉米优质率在95%以上。
全市有3个县(上蔡、西平、正阳)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百强县,西平县被确定为全省优质小麦生产重点示范县。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效益明显提高。
全市花生、蔬菜、烟叶、白芝麻、食用菌、花木种植和生猪、肉牛、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都达到一定的规模。
2019年,全市油料总产量达到11.19万吨,其中花生总产居全省第一位;肉类总产量达到86.2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拥有4个全国油料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和2个全国肉类百强县(西平、正阳),正阳、平舆、泌阳县分别成为全国花生、芝麻、香菇生产第一大县。
(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一是高标准粮田建设稳步推进。
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9.7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项目536个,建成高标准粮田243万亩。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125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工程等项目,打配机电井8.15万眼(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83平方公里,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72万亩,新增旱保田58万亩。
不断完善农村土地、道路、电网、水网等农村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改建县、乡公路336公里,新建农村公路连通工程115公里。
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
至2019年底,我市拥有大型农业机械的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达到800家;全市农业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到85.6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了145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1%,均居全省第一位。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产业化集群加快发展。
目前,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21个,销售收入达414亿元,带动农户82万户,其中11个被省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三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
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1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6家,有5家企业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326家,实现总产值1096亿元。
农业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至2019年6月,全市已注册农民合作组织11464家,其中农民合作社8841家、家庭农场2623家。
(四)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不断建立完善市场体系。
全市已发展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430多个,年成交额超过50亿元,初步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功能比较完善的市、县、乡三级市场体系。
汝南三门闸蔬菜批发市场已被确定为农业部重点市场,正阳中原花生批发市场已成为豫南最大的花生交易市场,泌阳香菇市场获得了省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称号。
加快构建农业信息化体系。
建立了驻马店农业信息网和驻马店兴农网,基本实现了网络一体化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部分地方已形成了网上订单、网上种植、网上收获的网络农业生产新格局。
积极推动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目前,我市已制定和发布各级农业标准规范9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市级地方标准规范88项;全市三品一标产品已达170个;泌阳、西平和汝南等县被列入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逐步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全市共有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96个,其中市级14个,县级82个,从事农技推广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724人。
规划了89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已开工84个、交付使用4个,计划在年内完成所有建设任务。
(五)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序推进。
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全部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已完成3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已经启动。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全市基本形成了村信息员、乡镇服务站、县区服务中心、市网络交换一体化的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各县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县级农村信用社全部完成了股权改造工作,有2家组建农商行正式挂牌营业,有2个县成立村镇银行。
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
全市小麦保险面积524.4万亩,玉米保险面积275.9亩,花生保险面积86.5万亩,财政保费补贴13460万元,赔付金额8870多万元。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从资金、税收、水电、土地、登记管理等方面,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困难和问题(一)农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
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业发展特别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一是中低产田比例较大。
目前,全市仍有60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8%),其中有150万亩基本是靠天收的岗地旱地,350万亩为低洼易涝地。
这部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制约着粮食的稳产增产。
二是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缓慢。
我市目前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仅占2020年规划面积的四分之一。
由于资金渠道分散和投入标准、建设标准不统一,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也存在着建设标准低、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三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完善。
全市规模较大的水库、湖泊等水利工程设施不够配套,有些年久失修,灌溉、排洪能力远未发挥。
如宿鸭湖、板桥、薄山、宋家场四大灌区涉及灌溉面积17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在50万亩左右。
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水利设施线长面广,国家顾不上,地方没钱投,农民建不起,原有设施老化失修,新建设施难推进。
因产权不清、使用和维护主体不明,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效益发挥有限。
另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和城镇发展与农业生产争地的问题将进一步显现,加上各地出现的非农化、去粮化倾向,我市要实现到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155亿斤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二)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不高。
一是粗放经营和分散经营普遍存在。
一家一户三五口人五六亩地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营方式还处于传统的粗放经营状态,存在着农业科技难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难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等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
二是农业生产效益偏低。
农业生产分散投入成本大,生产效益不高,抗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即使是在农业生产基地内部,公司和农户之间大多停留于一般购销合同关系,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体系远未形成,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优势产业的大起大落。
2019年全市虽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93.84亿元,但平均农业劳动力人均创造增加值仅有7164元。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不高。
总体数量虽多,但真正形成规模经营的不足300家,空壳社的问题突出;县区之间、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县还存在一些空白村;产业链条短,品牌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管理不够规范,职业化经营程度低。
四是土地流转规模小。
到2019年底,我市土地流转面积为148.7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1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三)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发挥有限。
全市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仅有53%。
一是农业科技研发不健全。
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大市地位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国家和省级研究研发机构。
二是农技推广人才缺乏。
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少、工资低、条件差,留住人才难,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难;有些地方对农技推广人员的配备把关不严,非专业人员比例较高;现有农技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缓慢。
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总体比较薄弱,专职农业技术人员与乡村人口比例为1∶3384。
三是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财政对农技推广安排的经费非常有限,大多数农技推广机构仅有的事业费只能勉强维持正常办公,开展相关的试验、示范等工作十分困难,连测土施肥、配方播种等一些简单易行的实用技术也难以大面积推广。
四是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我市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劳动力总数的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
特别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老人和妇女占较大比例,大多只能从事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新技术在农村难以推广。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偏低。
一是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强。
全市132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处于小、散、差的状况。
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2家,占全国1253家的1.6;省级只有46家,占全省760家的6%。
涉外经营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匮乏,对外形不成市场,对内缺少辐射力。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为1.58∶1,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区域内一些优势农产品加工能力更是严重不足。
二是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脱节严重,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普遍联系不紧,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我市有全国粮食大县、全国油料大县和畜牧大县10多个,至目前没有一个农产品加工大县,大多数农畜产品以原字号销售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是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
很多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一些经营者对名牌产品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够,缺乏争创品牌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驻马店号称中原粮仓、中州油库和畜牧大市,却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五)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滞后。
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不全。
虽然已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但规模普遍较小,大多处于区域性自我循环状态,仅仅起着区域内调剂余缺的作用,在全国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地域非常有限。
二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缓慢。
尽管我市香菇、白芝麻、花生等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还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期货市场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的作用远未发挥,造成近年来农产品卖难与买难交替出现。
三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滞后。
缺乏负责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信息的专门机构,各业务部门提供的农业和农产品信息零星分散且不及时,大部分农户对市场供求把握不准,继续沿习传统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极易造成农产品的生产过剩和过度竞争,农产品交换经常出现买涨卖低的现象。
(六)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政府投入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全市财政收入用于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