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槐乡的孩子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槐乡的四季
春天,我那枝条上早早地就发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芽子,一个个小芽就像是一棵棵刚蹦 出土地的小草,可惹人喜爱了。在和煦的春风里,我那叶子很快舒展长大,又是一树绿 意。下小雨了,同学们都躲在我下面跳皮筋,玩沙包,做游戏。顿时,我的下面又是一片 欢声笑语!
夏天,我开花了,我的兄弟紫槐的花比我的花美,但只有我乳白色的花能吃,不信你 尝尝就知道了。告诉你,困难的年代,许多人都靠食用我的花蕾熬过了饥荒。到了酷暑难 熬的那几天,同学们就到我这儿来乘凉,虽然我也挺热的,有时候连叶子也晒蔫了,但看 到同学们那高兴的神情,我顿时又有了精神。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1) 画出生字词。 (2) 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 事?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 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勤劳的槐乡孩子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你读懂了什么?想 对他们说些什么?
﹏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 ﹏ 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

4槐乡的孩子PPT精品课件

4槐乡的孩子PPT精品课件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 满载而归 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 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着 着 着 槐 乡 孩 子 的 篮 子 里 满 载 ,满载 ,满载 。
月落柳梢,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 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他们在梦里梦见了

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嗡嗡嗡,小蜜蜂飞 来了,……噼噼啪啪, 孩子们跑来了……
劳动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只有 付出艰辛地劳动,才能得到丰厚的回 报。 ——尹黎ຫໍສະໝຸດ 槐 槐乡的孩子第一课时
我会认
huái
kuì


bāo rǎn dā sāi 花苞 染 料 耷拉 塞 着 mì lǚ chuī dàng 觅食 缕缕炊 烟 飘 荡
我是槐树,一般高15- 25米。在每年7—9月间开花, 花淡黄色,能散发出淡淡的 清香,我的花苞米粒般大小, 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花呢?
我叫槐花,人 们又常称我为“槐 米”。我的花和果 实可以入药,还可 以做染料。
点此播放视频
八月, 槐树打了 花苞,那 花苞米粒 般大小, 散发着淡 淡的清香, 不仔细闻 是闻不到
点此播放视频
读读议议: 1、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是什么 样的? 2、槐米有什么用处? 3、课文哪些部分介绍了槐米? 4、八月份,天气很热,这样炎热的天 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 情景? 5、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 不会错过割槐米的时节,他们是怎样 分工合作割槐米的?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我会读:
花苞 槐树 一般 耷拉 塞着 几缕 炊烟 磨刀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它 们一点儿也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 贝。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槐树什么时候 开花?那花苞什么 样的?文中又把槐 花叫什么?槐米有 什么用处?请画出 有关句子读读。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 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复备栏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
: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
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 用冒 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 请你 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 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 经看 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一 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读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怎么样?


又他
爱们
劳 动
真 是
!又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 刀一下请又画一出他下有们地关是削的怎着句么槐子样米读割。读槐一。花簇的簇?槐米 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 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 蓝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 的小鸭子。
⑤指导有感情朗读第 2~5 句话。 自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赛读。 (5)指 导朗读第 3 自然段。 ①做好准备,参加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一 名 代表上来读。 ②各组代表比赛读,师生共同评议,评出 第 一名。 ③全班有感情齐读第 3 自然段。 (6)指导 背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 众?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汇报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 化。 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三、抓住重点句
,感悟人物品质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 的马草。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
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 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 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 场,请继续 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 晨?”
12* 用心灵去倾听 一、 教材分析 本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我国《参考消息》翻译 并刊登
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 交往的过程
,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 子的善良品质, 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 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 4.槐乡的孩子课件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4.槐乡的孩子课件 新人教版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 耷耷拉拉 着 翅 膀 , 狗 热 得 吐 出 舌 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 知了”。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 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 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 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 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 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槐乡的孩子,从小就 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 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 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 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劳动是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只有 付出艰辛地劳动,才能得到丰厚的回 报。
——尹黎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 的内容,以免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谢谢欣赏!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 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 候,孩子们满载而归 ,田野里飘 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槐乡的孩子 (1)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槐乡的孩子 (1)精品课件

2016/11/14
槐乡的孩子,从 小就和槐树结成了 伴.槐乡的孩子离 不开槐树,就像海 边的娃娃离不开大 海,山里的孩子离 不开石头.
2016/11/14
让我们一起走进槐 乡, 了解一下槐乡的 孩子!
2016/11/14
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到了 槐乡孩子的勤劳?
2016/11/14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 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2016/11/14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
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
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2016/11/14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
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我是槐树,一般高15-25米。在每年 7—9月间开花,花淡黄色,能散发出淡 淡的清香,我的花苞米粒般大小,你们 想不想看看我的花呢?
2016/11/14
我叫槐花,人们又常 称我为“槐米”。我的花 和果实可以入药,还可以 做染料。
2016/11/14
槐乡
2016/11/14
槐 槐乡的孩子
2016/11/14
Hale Waihona Puke 2016/11/14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 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 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 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2016/11/14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 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满载而归
2016/11/14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 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满载而归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 说 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 沉 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 着从何 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 桑娜向丈夫 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 默是带着试探意 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4 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 的日子
,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 也 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 可以感 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 穷 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 伟 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
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 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 和当
时的时代背景。
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 但是
!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
垂下来。 母亲
的临死的时候,拿
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
包住他们的小脚。 2.指导有感情
的朗读。 四、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 化的时 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
我会读:
花苞,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它 们一点儿也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 贝。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4.《槐乡的孩子》PPT课件(共32张)

4.《槐乡的孩子》PPT课件(共32张)
槐米:槐树的花蕾称“槐花”或“槐米”。
第5页,共32页。
我来说
这种符号表示是 略读课文.
这是什么 意 (shén me) 思呢?
第6页,共32页。
第7页,共32页。
我会读:
花苞 柳梢 觅食
入药 染料 耷拉
黎明 一簇簇
缕缕 炊烟 (lǚlǚ) 归
满载而
第8页,共32页。
读书点睛 这是同学们学习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学习,同学们要多朗读、思考(sīkǎo)、质疑、发表自己见 解;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体会和品味,都应该 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
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第14页,共32页。
1、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 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dà hǎi),山里的 孩子离不开石头。
2、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 飘动。
3、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 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 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不给 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第16页,共32页。
1、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 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 开石头。
2、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 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3、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 甜蜜的微笑(wēixiào)进入梦乡。
第31页,共32页。
我能认清(rèn qīnɡ)下面的字: 槐( ) 拉( ) 散( )
愧( ) 粒( ) 撒( )
漂( ) 翅( ) 捡( ) 飘( ) 翘( ) 检( )
第32页,共32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04槐乡的孩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读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怎么样?


又他
爱们
劳 动
真 是
!又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 刀一下请又画一出他下有们地关是削的怎着句么槐子样米读割。读槐一。花簇的簇?槐米 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 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 蓝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 的小鸭子。
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
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
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 了不起的伟
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
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 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 读有关语句 。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 、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 得多” ? 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 收集 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 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1/5
6、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 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 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2016/11/5
4、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子一 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5、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 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 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2016/11/5
2016/11/5槐 树2Fra bibliotek16/11/5
槐 花
2016/11/5

2016/11/5

1、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 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2、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像爸爸妈妈伸手要 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2016/11/5
7、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 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 梦乡。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 甜密的微笑进人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也说明了 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一、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二、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很勤劳……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很可爱…… 我多么想和槐乡的孩子一起采槐米…… 我想像槐乡的孩子一样…… ……
三、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016/11/5
染料 一簇簇
耷拉
满载而归
惹人注意
随风飘动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 写中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互相说一说, 和同桌讨论一下;
2016/11/5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可爱之处有以下几点: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4*
槐 乡 的 孩 子
2016/11/5
*
2016/11/5
我来说
这种符号表示是略读 课文.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读书点睛]
这是同学们学习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学习,同学们要多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体会和 品味,都应该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怎样学习略读课文? 以下学习步骤供参考: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和同学讨论。
2016/11/5
我会读:
花苞
柳梢
觅食
入药 黎明 缕缕炊烟
2016/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