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培训课件
脊灰培训课件
![脊灰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951b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a.png)
疫苗接种效果:可预防脊 髓灰质炎,降低发病率和 死亡率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确保 疫苗质量,避免接种后不 良反应
脊灰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对象:适龄儿童
1
接种时间:按照国家
2
免疫规划要求进行
接种方式:口服或注
3
射
接种后观察:观察接
4
种后反应,如有不适
及时就医
接种后护理:保持接
5
种部位清洁,避免感
染
接种后饮食:避免辛
06
脊灰疫苗接种的未 来展望
脊灰疫苗接种的发展趋势
01
疫苗研发:新型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免疫 效果和持久性
02
疫苗接种策略:优化疫苗接种策略,提高疫苗 接种覆盖率
03
疫苗供应:扩大疫苗生产规模,确保疫苗供应 充足
04
疫苗监测:建立疫苗监测系统,监测疫苗效果 和副作用
05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疫苗研发和生 产技术,提高全球脊灰疫苗接种率
脊灰疫苗接种的监测结果分析
监测方法:通过监 测脊灰疫苗接种覆 盖率、疫苗效果、 疫苗不良反应等指 标进行评估
监测结果:脊灰疫 苗接种覆盖率逐年 提高,疫苗效果得 到显著提升,不良 反应发生率较低
监测意义:通过监 测结果分析,可以 了解脊灰疫苗接种 的实际效果,为优 化疫苗接种策略提 供依据
监测建议:加强脊 灰疫苗接种的监测 和管理,确保疫苗 接种质量和效果, 保障儿童健康。
6
辣刺激性食物,多喝
水,保持饮食清淡
05
脊灰疫苗接种的效 果评估和监测
脊灰疫苗接种的效果评估
A
B
C
D
评估指标:疫苗覆盖率、 疫苗保护率、疫苗效果
脊髓灰质炎专题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脊髓灰质炎专题知识宣讲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0b7a8cf61fb7360a4c6540.png)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综合征
3、横贯性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 脊髓炎
4、多神经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视病理改变当之的处,部请联位系本不人或同网站,删除瘫。 痪期可 分为以下4种类型,其后果相差甚大。
①脊髓型:最常见,主要引起四肢及 躯干肌麻痹,其中以下肢麻痹者最多, 上肢与下肢之比约为1∶19。幼儿期发 生麻痹时,可引起同侧肢体骨骼发育 障碍,以致两侧肢体长短不等。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传染源为本病的瘫痪型、非瘫痪型患者, 隐性感染者和健康的带病毒者亦可传播。 本病以粪-口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病毒 主要从粪便及鼻咽部分泌物中排出,其 传播途径主要为经污染饮食、脏手及各 种用具等直接通过消化道或由空气飞沫 经呼吸道而发生传染。
本文急档所性提迟供的缓信息性仅麻当供之参痹处考(,之请用A联,F系不P能本)作人病为或科网例学站依删:据除所,。请有勿1模5仿岁。文以档下如有不 出现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怀 疑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PF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 、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潜伏期 平均为5~14天。在此 期间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属隐性病 例,但本期末有传染性。
脊髓灰质炎培训.pptx
![脊髓灰质炎培训.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813f66dce2f0066f53322c2.png)
瘫痪前期
多数病人由前驱期进入,少数与前驱期热退47 天出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未出现瘫痪。 如经3~5d恢复,则为无瘫痪型。 少数病人进入瘫痪期。
瘫痪期
◆ 多在起病2~7d后,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 瘫痪,以后逐渐加重,48h内达高峰
◆ 一般体温正常后,瘫痪亦停止进展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
–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 – 病人、 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
传染源 – 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
源,通过粪便排毒,排毒时间可达数月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病初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三.流行病学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
同型 病毒持久的免疫力。Ⅰ型和Ⅱ型间 存在交叉免疫 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或的 免疫力
◆ 延髓麻痹为IX、X及XII对脑神经 麻痹,表现为软腭、声带和咽部 肌肉瘫痪,而有吞咽困难、饮水 易呛、声音嘶哑及咽反射消失等
(2)呼吸中枢瘫痪
◆ 病变部位 延髓网状结构外侧 ◆ 临床表现 中枢性呼吸障碍,表现为
呼吸浅表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 呼吸、潮式呼吸、呼吸变慢及呼吸 暂停等,严重者有缺氧及呼吸衰竭
☆镜下所见
●早期为神经细胞胞浆染色体溶解,尼氏小体消失, 此为可逆性变化。
●病变进一步发展,引起神经细胞胞核浓缩及坏死, ●周围组织充血及水肿,局灶性和血管周围炎症细胞
浸润, ●神经胶质纤维增生。 ●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纤维发生萎缩。 ●可有淋巴结和肠道淋巴组织的增生和炎症; ●局灶性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及肝、肾等全身病变。
二.病原学
● 抵抗力 本病毒在外界生活力强:
– 不含脂蛋白包膜:能抵抗乙醚、乙醇和胆盐 – 耐酸、耐碱、耐低温。粪便和污水中存活时间长 – 对热、干燥及氧化剂敏感
脊髓灰质炎PPT演示课件
![脊髓灰质炎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eb5c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3.png)
未来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的应用,包括疫苗接种、抗病毒治疗、康复训 练以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
挑战和机遇并存
挑战
尽管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病毒变异导致的疫苗逃逸、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 用难题以及康复训练的个性化需求等。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建议
1 2
疾病知识普及
向患者详细解释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原因、症状表 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 知。
自我护理指导
教育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包括保持个人卫生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以促进康复。
3
康复训练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 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肢体功能和 生活质量。
脊髓灰质炎
汇报人:XXX
2024-01-12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预防措施及策略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 统,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 引发肢体弛缓性麻痹。
疫苗研发
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疫苗研究一直是热点领域,目前已有多种疫苗被
成功研发并应用于临床,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
等。
02
抗病毒治疗
近年来,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病毒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一
些小分子化合物和单克隆抗体等药物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抗病毒活性
。
03
免疫学研究
深入了解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学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策略的
脊髓灰质炎专题培训培训课件
![脊髓灰质炎专题培训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2654b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b.png)
脊髓灰质炎专题培训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脊髓灰质炎简介•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的全球现状与控制•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脊髓灰质炎的治疗措施•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风险与公众参与目录01脊髓灰质炎简介脊髓灰质炎(Polio)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
定义脊髓灰质炎病毒最早于1908年被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多次脊髓灰质炎疫情,造成了大量病例和死亡。
历史定义与历史传播途径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症状感染病毒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皮疹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肢体麻痹、呼吸肌麻痹等。
传播途径与症状预防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方法。
全球范围内都在推广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脊髓灰质炎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
预防与治疗02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其中灭活疫苗有IPV和Salk两种,减毒活疫苗有OPV和bOPV两种。
疫苗种类不同国家根据本国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接种计划,但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类似的接种计划,如婴儿在2、4、6月龄分别接种三剂次IPV或bOPV,并在1岁和2岁时各接种一次OPV。
接种计划疫苗种类与接种计划疫苗效果根据多个研究结果,脊髓灰质炎疫苗在预防脊髓灰质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常见副作用常见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副作用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但这些反应大多属于轻微且短暂,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疫苗效果与副作用一些常见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误区包括认为接种疫苗会增加自闭症风险、认为疫苗不安全或无效等。
然而,这些观点已经被科学证据所反驳,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
注意事项在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接种前应了解疫苗的种类、接种计划和注意事项;其次,接种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最后,应注意储存和运输疫苗的安全,避免疫苗失效或被污染。
脊髓灰质炎培训课件
![脊髓灰质炎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44cd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d.png)
03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
常规卫生习惯
01
02
03
勤洗手
在接触公共场所后,以及 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都 应该立即洗手。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 位,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保持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 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
疫苗接种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是预防该疾病的最有 效方法。
在疫苗接种期间,应 该注意饮食和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 传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肢体
疼痛、肌肉无力等。
尽管已有有效的疫苗,但由于疫 苗覆盖率不均,仍有பைடு நூலகம்些地区脊
髓灰质炎疫情持续存在。
对未来预防和应对脊髓灰质炎的建议和展望
01
加强疫苗接种计划,提 高疫苗覆盖率,尤其在 疫情严重的地区。
02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 高公众对脊髓灰质炎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实时监测和报告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 ,确保及时发现并上报疫 情,为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
紧急物资储备
提前储备足够的防护用品 、消杀药品等紧急物资, 以满足疫情应对的需要。
疫情控制和消除策略
强化病例隔离和治疗
强化社区参与
对确诊病例实行隔离治疗,以减少传 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鼓励社区参与疫情控制和消除工作, 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整治等。
疫苗接种计划成功案例
总结词
某地区成功实施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计划,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疫情。
详细描述
该地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计划。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接种率,有效 降低了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
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成功案例
脊髓灰质炎培训精品PPT课件
![脊髓灰质炎培训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34342cc8d376eeaeaa31d6.png)
制
肠上皮细胞和 淋巴结内增殖
病毒血症
第二次病毒血症 通过BBB 通过BBB进入 进入CNS
CNS
症 无症状 状
上呼吸道感染症 再次发热(双峰 发热,瘫
状:发热 咽痛 热) 头痛、呕吐、 痪并进行
胃肠道症状:恶 颈背肌痛、嗜睡、性加重,
心 呕吐 腹痛 腹 易激惹、皮肤感 热退后瘫泻Biblioteka 便秘觉过敏、拒抱、 痪不进展
肌张力
是指在安静情况下,肌 肉的紧张度,对确定病变 的存在和部位有非常重 要的提示意义
检查时可触肌肉的硬度 及作被动运动,体会其 肌紧张度,了解其阻力
❖ 肌张力减低时 肌肉弛缓松软,被动运动 时阻力减退,关节运动的 范围增大
❖ 肌张力增强时 触摸肌肉较坚硬,被动运 动时阻力增大,运动范围 减小
反射检查
脊灰病毒分离
✓ 排病毒时间长至2月 ✓ 发病后2周粪便排病毒最多 ✓ 发病2周内采集的标本进行
病毒分离阳性率高
脊灰临床分型-瘫痪型分型
1、脊髓型:最常见
① 单瘫多见,尤以下肢瘫多见
② 其次双肢瘫
③ 三肢、四肢瘫少见
特点:弛缓性瘫痪
影响到膈肌、肋间肌,可 出现呼吸困难
腹 肌 损 害
脊灰临瘫床痪分期型表-瘫现痪型分型
2、脑干型:第Ⅹ对、第对颅神经损 害多见
① 吞咽困难(Ⅹ) ② 面瘫(Ⅶ) ③ 呼吸中枢损害(延髓) ④ 血管运动中枢损害(延髓)
对感觉刺激引起的不随意运动反应称反射 反射的分级:消失、存在但减弱、正常、活跃、亢进 反射减弱或不能引出时,应重复,加强法反复多次
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 深反射:上肢: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
下肢:膝反射、踝反射、踝阵挛、髌阵挛
【医学课件】脊髓灰质炎
![【医学课件】脊髓灰质炎](https://img.taocdn.com/s3/m/1ac4dc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a.png)
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性,这给疫苗研发和病毒控制带来了挑战。 科学家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疫苗,以应对病毒变异。
新技术和应用
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和防控工作。例如,数字地图和大数据分析 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病毒的传播情况和疫苗接种的覆盖情况。
疫苗生产和分发
新技术如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使得疫苗的生产和分发更加 便捷和经济。这将有助于提高疫苗的可及性和接种率。
发病机制和病理
发病机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口咽部或鼻咽部进入人体,在肠道中繁 殖,然后侵入淋巴组织,最终到达脊髓和脑部。
病理
脊髓灰质炎病毒在脊髓和脑部增殖,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脊髓 灰质炎症,从而引起肌肉萎缩和瘫痪。
流行病学
分布
脊髓灰质炎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但近年来在发达国家也有零星 病例。
并发症
呼吸肌麻痹
可导致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 等。
心肌炎
可导致心肌炎、心包炎等。
脑炎
可导致脑炎、脑膜炎等。
肌萎缩
可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病史、查体等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鉴别,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03
治疗和康复
疫苗接种
预防接种
病毒溯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起源和传播,全球的科学 家们正在进行病毒溯源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 预防和控制策略。
研究方向和挑战
疫苗接种覆盖率
虽然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疫苗接种的覆盖率仍然不够理想。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是脊髓灰质炎控制 的重要方向。
脊髓灰质炎培训课件
![脊髓灰质炎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74fd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d.png)
总体有效,保护率可达80%-90%,对减少脊髓灰质炎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效,保护率可达90%-95%,对减少脊髓灰质炎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05
脊髓灰质炎现状和未来
脊髓灰质炎主要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一些地区流行,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
脊髓灰质炎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脊髓灰质炎概述脊髓灰质炎预防措施脊髓灰质炎治疗及康复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现状和未来相关链接和参考文献
01
脊髓灰质炎概述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
脊髓灰质炎定义
脊髓灰质炎病毒最早于1908年被发现,而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由于疫苗的普及,脊髓灰质炎在全球范围内几乎被消除。
影响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有潜在的危害,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害和后遗症。由于瘫痪和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的出现,脊髓灰质炎也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症状与影响
02
脊髓灰质炎预防措施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健康教育
流行病学监测
常规预防
疫情期间预防
要点三
加强疫情报告和个案调查
及时报告脊髓灰质炎疫情,开展个案调查,了解患者发病过程、接触史等信息。
全球脊髓灰质炎现状
流行地区
每年全球约有40万人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中大部分在亚洲。
感染人数
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虽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部分地区的卫生条件差、疫苗供应链不足等。
疫苗接种情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已经没有脊髓灰质炎的本土病例,但每年仍然有数十万例输入病例。
脊髓灰质炎讲课课件
![脊髓灰质炎讲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da7d9f7f1922791788e802.png)
! !
!
!
!! ! !!!! ! !!
!!!
!
!
!
!!!!!!!!!!
! ! !
!!!!!!!!!!!!!!!!!!!!!!!!!!!!!!!!!!!!!!!!!!!!!!!!!!!!!!!!!!!!!!!!!!!!!!!!!!!!!!!!!!!!!!!!!!!!!!!!!!!!!!!!!!!!!!!!!!!!!!!!!!!!!!!!!!!!!!!!!!!!!!!!!!!!!!!!!!!!!!!!!!!!!!!!!!!!!!!!!!!!!!!!!!!!!!!!!!!!!!!!!!!!!!!!!!!!!!!!!!!!!!!!!!!!!!!!!!!!!!!!!!!!!!!!!!!!!!!!!!!!!!!!!!!!!!!!!!!!!!!!!!!!!!!!!!!!!!!!!!!!!!!!!!!!!!!!!!!!!!!!!!!!!!!!!!!!!!!!!!!!!!!!!!!!!!!!!!!!!!!!!!!!!!!!!!!!!!!!!!!!!!!!!!!!!!!!!!!!!!!!!!!!!!!!!!!!!!!!!!!!!!!!!!!!!!!!!!!!!!!!!!!!!!!!!!!!!!!!!!!!!!!!!!!!!!!!!!!!!!!!!!!!!!!!!!!!!!!!!!!!!!!!!!!!!!!!!!!!!!!!!!!!!!!!!!!!!!!!!!!!!!!!!!!!!!!!!!!!!!!!!!!!!!!!!!!!!!!!!!!!!!!!!!!!!!!!!!!!!!!!!!!!!!!!!!!!!!!!!!!!!!!!!!!!!!!!!!!!!!!!!!!!!!!!!!!!!!!!!!!!!!!!!!!!!!!!!!!!!!!!!!!!!!!!!!!!!!!!!!!!!!!!!!!!!!!!!!!!!!!!!!!!!!!!!!!!!!!!!!!!!!!!!!!!!!!!!!!!!!!!!!!!!!!!!!!!!!!!!!!!!!!!!!!!!!!!!!!!!!!!!!!!!!!!!!!!!!!!!!!!!!!!!!!!!!!!!!!!!!!!!!!!!!!!!!!!!!!!!!!!!!!!!!!!!!!!!!!!!!!!!!!!!!!!!!!!!!!!!!!!!!!!!!!!!!!!!!!!!!!!!!!!!!!!!!!!!!!!!!!!!!!!!!!!!!!!!!!!!!!!!!!!!!!!!!!!!!!!!!!!!!!!!!!!!!!!!!!!!!!!!!!!!!!!!!!!!!!!!!!!!!!!!!!!!!!!!!!!!!!!!!!!!!!!!!!!!!!!!!!!!!!!!!!!!!!!!!!!!!!!!!!!!!!!!!!!!!!!!!!!!!!!!!!!!!!!!!!!!!!!!!!!!!!!!!!!!!!!!!!!!!!!!!!!!!!!!!!!!!!!!!!!!!!!!!!!!!!!!!!!!!!!!!!!!!!!!!!!!!!!!!!!!!!!!!!!!!!!!!!!!!!!!!!!!!!!!!!!!!!!!!!!!!!!!!!!!!!!!!!!!!!!!!!!!!!!!!!!!!!!!!!!!!!!!!!!!!!!!!!!!!!!!!!!!!!!!!!!!!!!!!!!!!!!!!!!!!!!!!!!!!!!!!!!!!!!!!!!!!!!!!!!!!!!!!!!!!!!!!!!!!!!!!!!!!!!!!!!!!!!!!!!!!!!!!!!!!!!!!!!!!!!!!!!!!!!!!!!!!!!!!!!!!!!!!!!!!!!!!!!!!!!!!!!!!!!!!!!!!!!!!!!!!!!!!!!!!!!!!!!!!!!!!!!!!!!!!!!!!!!!!!!!!!!!!!!!!!!!!!!!!!!!!!!!!!!!!!!!!!!!!!!!!!!!!!!!!!!!!!!!!!!!!!!!!!!!!!!!!!!!!!!!!!!!!!!!!!!!!!!!!!!!!!!!!!!!!!!!!!!!!!!!!!!!!!!!!!!!!!!!!!!!!!!!!!!!!!!!!!!!!!!!!!!!!!!!!!!!!!!!!!!!!!!!!!!!!!!!!!!!!!!!!!!!!!!!!!!!!!!!!!!!!!!!!!!!!!!!!!!!!!!!!!!!!!!!!!!!!!!!!!!!!!!!!!!!!!!!!!!!!!!!!!!!!!!!!!!!!!!!!!!!!!!!!!!!!!!!!!!!!!!!!!!!!!!!!!!!!!!!!!!!!!!!!!!!!!!!!!!!!!!!!!!!!!!!!!!!!!!!!!!!!!!!!!!!!!!!!!!!!!!!!!!!!!!!!!!!!!!!!!!!!!!!!!!!!!!!!!!!!!!!!!!!!!!!!!!!!!!!!!!!!!!!!!!!!!!!!!!!!!!!!!!!!!!!!!!!!!!!!!!!!!!!!!!!!!!!!!!!!!!!!!!!!!!!!!!!!!!!!!!!!!!!!!!!!!!!!!!!!!!!!!!!!!!!!!!!!!!!!!!!!!!!!!!!!!!!!!!!!!!!!!!!!!!!!!!!!!!!!!!!!!!!!!!!!!!!!!!!!!!!!!!!!!!!!!!!!!!!!!!!!!!!!!!!!!!!!!!!!!!!!!!!!!!!!!!!!!!!!!!!!!!!!!!!!!!!!!!!!!!!!!!!!!!!!!!!!!!!!!!!!!!!!!!!!!!!!!!!!!!!!!!!!!!!!!!!!!!!!!!!!!!!!!!!!!!!!!!!!!!!!!!!!!!!!!!!!!!!!!!!!!!!!!!!!!!!!!!!!!!!!!!!!!!!!!!!!!!!!!!!!!!!!!!!!!!!!!!!!!!!!!!!!!!!!!!!!!!!!!!!!!!!!!!!!!!!!!!!!!!!!!!!!!!!!!!!!!!!!!!!!!!!!!!!!!!!!!!!!!!!!!!!!!!!!!!!!!!!!!!!!!!!!!!!!!!!!!!!!!!!!!!!!!!!!!!!!!!!!!!!!!!!!!!!!!!!!!!!!!!!!!!!!!!!!!!!!!!!!!!!!!!!!!!!!!!!!!!!!!!!!!!!!!!!!!!!!!!!!!!!!!!!!!!!!!!!!!!!!!!!!!!!!!!!!!!!!!!!!!!!!!!!!!!!!!!!!!!!!!!!!!!!!!!!!!!!!!!!!!!!!!!!!!!!!!!!!!!!!!!!!!!!!!!!!!!!!!!!!!!!!!!!!!!!!!!!!!!!!!!!!!!!!!!!!!!!!!!!!!!!!!!!!!!!!!!!!!!!!!!!!!!!!!!!!!!!!!!!!!!!!!!!!!!!!!!!!!!!!!!!!!!!!!!!!!!!!!!!!!!!!!!!!!!!!!!
脊髓灰质炎ppt课件
![脊髓灰质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ded358bceb19e8b8f6bae2.png)
病例:任何15岁以下,出现急性软瘫的儿 童
编辑版ppt
4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编辑版ppt
5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肠道病毒
按抗原性分Ⅰ、Ⅱ、Ⅲ型,各型 间很少交叉免疫,以Ⅰ型病毒最 易致瘫
编辑版ppt
33
无特殊治疗,所有措施均是对症处理 处理原则:
减轻恐惧 减少骨骼畸形 预防及处理合并症 康复治疗
编辑版ppt
34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的治疗
卧床休息(重要治疗方法):
持续至热退1周,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 可减少瘫痪的病发数或减轻其程度
对症治疗:
①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 和疼痛
编辑版ppt
24
呼吸麻痹者 易继发支气管炎、肺炎、
肺不张 尿潴留者 易并发泌尿系感染 长期卧床者 易发生褥疮、骨质脱钙、
肌萎缩等
编辑版ppt
25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编辑版ppt
26
脑脊液检查 瘫痪前期:细胞-蛋白分离 瘫 痪 期:前蛋白-细胞分离期 呈细胞蛋白分离。
编辑版ppt
37
瘫痪期的治疗
延髓型瘫痪: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用低头位(双脚抬高成20°~25°) 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 ② 每日测血压,防治高血压脑病 ③ 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行气管切开; 呼吸受损行人工辅助呼吸
编辑版ppt
17
脊髓型
最常见 弛缓性瘫痪(flaccid paralysis):
脊髓灰质炎培训资料课件
![脊髓灰质炎培训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8b1c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e.png)
THANK YOU
感谢聆听
100%
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 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感 染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80%
环境卫生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食物 的监管,及时处理粪便和垃圾等 污染物。
控制措施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系 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隔离和治疗
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和治疗,特 别是对重症患者提供特别护理 和治疗,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脊髓灰质炎培训资料课件
汇报人:任老师
2023-12-28
目
CONTENCT
录
• 脊髓灰质炎概述 • 脊髓灰质炎概述 •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 脊髓灰质炎的治疗与康复 • 脊髓灰质炎的防控策略 • 脊髓灰质炎的国际合作与进展
01
脊髓灰质炎概述
预防措施
80%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 效的方法,多数国家已经将脊髓 灰质炎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计划。
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或主动的关节活动, 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 节僵硬和畸形。
平衡与协调训练
针对脊髓灰质炎患者容易失去 平衡和协调的问题,进行平衡 训练和协调性训练,以提高患 者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日 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 食、洗漱、如厕等,以提高患 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对高危人群和接触者进行紧急脊髓灰 质炎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提高公众意识与健康教育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脊髓灰质炎防 控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
和预防意识。
培训与指导
脊髓灰质炎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脊髓灰质炎专业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32335bfc4ffe473368ab9b.png)
目的要求
熟悉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机制与病理。 掌握本病各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本病的预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引言
由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引起,是主要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20世纪50年代成功地研制了疫苗以后,本病得 到了有效的控制。 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目标要求在2000年全 球消灭脊灰 。 1993年以来开展全国免疫日为形式的强化免疫 活动,从1994年10月以后我国未再发现由脊灰 本土野毒引起的病例。
腰段……上腹肌 下肢、下腹、背下部肌
第 7对 颅 神 经第 9、 10、 12 对
第 11 对 第 3、 4、 6 对
腹肌瘫痪 下肢瘫痪,活动受限,背肌瘫痪,不能坐和翻身 以及尿潴留,便秘 面瘫 舌、咽、喉肌瘫痪,吞咽 困难,声嘶,语带鼻音, 饮水呛咳,软腭不能上提悬雍垂拉向健侧,伸舌 偏向患侧 颈无力,肩下垂 动眼障碍,眼睑下垂等
者)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瘫痪前期
7~10d 。 热退后1~6d,体温再度上升(双峰热) 。
兴奋、多汗、四肢疼痛、感觉过敏、拒抱、
颈背肌肉疼痛(三角架征) 。 可有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异常。 若3~4d体温下降,症状消失。 迅速恢复者为无瘫痪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的带毒者,
人类是唯一天然宿主。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发病1周内。
脊髓灰质炎病毒PPT课件
![脊髓灰质炎病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1d7ea969eae009591bec05.png)
编辑版pppt
2
编辑版pppt
3
2.培养特性
仅能在灵长类来源的细胞内增殖,常 用人胚肾、人胚肺、人羊膜及猴肾细胞 、Hela(人宫颈癌细胞)、Vero(非洲 )等,在易感细胞中增殖后引起CPE。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6
• 2.分离培养 .
• 接种人胚肾、人羊膜、猴肾细胞、HeLa、 Vero等易感细胞中,增殖后观察细胞致病 性,做中和试验等进行鉴定。
编辑版pppt
7
• 3. 免疫学检测:1周末达到高峰,IgM
阳性可做早期诊断,取发病早期和恢复 期双份血清,若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 增长可进行诊断。
编辑版pppt
12
编辑版pppt
13
编辑版pppt
14
• 1.传播途径?
思考
• 早期诊断检测方法?
编辑版pppt
1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6
4
• 4.抵抗力
• 强,-70度~20度存活数年,在粪便和污 水中可存活数月。酸性环境中稳定,不被 胃酸和胆汁灭活。耐乙醚,对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氧化剂及紫外线、干 燥等敏感。
编辑版pppt
5
二、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
发病1周内采集咽拭子或咽漱液,1周后采 集粪便 , 血 液 , 脑 脊 液 。疑似该病死亡 的尸体标本可可采集中枢神经系统和降 结肠标本。
• 二 脊髓灰质炎病毒
• 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又称小儿麻痹症 • 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灰实验室检查
粪便、咽分泌物、血 液、脑脊液
排病毒时间长至2月 发病后2周粪便排病毒最多
脊灰病毒分离
发病2周内采集的标本进行
病毒分离阳性率高
对发病2周内病后未再服苗的病人,间隔24-48小时 采集两份足量(≥5g)粪便,冷藏(4℃以下)运送CDC实验室
脊灰实验室检查
早期:感染10-15天内、
脊灰后遗症期
发病后1~2年以上、瘫痪肌肉 仍不能恢复即进入后遗症
期
① 持久瘫痪及肌肉挛缩 ② 肢体或躯干畸形:脊柱前 凸或侧凸、足下垂和足内 翻或外翻等 ③ 骨骼发育受阻
脊灰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要点
运动检查:即肌力,肌张力,肌体积 腱反射 感觉检查 脑膜刺激征 病理征
肌力分级
5 = 正常肌力
天随访时无论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的病例,经
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上诊断为非脊灰其他疾病 的AFP病例
脊灰病例分类
4.脊灰临床符合病例
无标本或无合格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无论
60天随访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专家诊
断小组审查,临床不能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
脊灰病例分类
4+ = 抗阻力,但较最大运动稍差
4 = 中等程度运动抵抗阻力 4- = 微弱运动抵抗阻力 3 = 抗重力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2 = 在床面作关节活动,不能抗重力
1 = 仅有肌肉收缩
0 = 无肌肉收缩
肌张力
是指在安静情况下,肌 肉的紧张度,对确定病变 的存在和部位有非常重 要的提示意义
检查时可触肌肉的硬度 及作被动运动,体会其 肌紧张度,了解其阻力
3-35天 (5-14天)
病毒在鼻咽部、 第一次 肠上皮细胞和 病毒血症 淋巴结内增殖 无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症 状:发热 咽痛 胃肠道症状:恶 心 呕吐 腹痛 腹 泻或便秘 流感样症状:头 痛 疲倦 肌肉酸 痛 即顿挫型
第二次病毒血症 通过BBB 进入CNS 通过BBB进入 CNS 再次发热(双峰 发热,瘫 热) 头痛、呕吐、 痪并进行 颈背肌痛、嗜睡、性加重, 易激惹、皮肤感 热退后瘫 觉过敏、拒抱、 痪不进展 动之即哭、脑膜 刺激征 肢体 瘫痪、 肌肉 萎缩
持久瘫痪、 肌肉萎缩、 肢体畸形
即隐性感染
即无瘫痪型
即瘫痪型
脊灰临床分型
I. 根据临床表现,分四型 无症状型(即隐性感染): 90~95%
II. 顿挫型:有症状,但无CNS损害表现,4~8% III. 无瘫痪型:无菌性脑膜炎 IV. 瘫痪型:1~2%
脊灰临床分型-瘫痪型分型
1、脊髓型:最常见
① 单瘫多见,尤以下肢瘫多见
② 其次双肢瘫
③ 三肢、四肢瘫少见
特点:弛缓性瘫痪
影响到膈肌、肋间肌,可 出现呼吸困难
腹 肌 损 害
脊灰临床分型 -瘫痪型分型 瘫痪期表现
2、脑干型:第Ⅹ对、第对颅神经损
害多见
① 吞咽困难(Ⅹ)
② 面瘫(Ⅶ)
③ 呼吸中枢损害(延髓) ④ 血管运动中枢损害(延髓)
脊灰临床分型-瘫痪型分型
VP1-VP4组成病毒蛋白,VP1在病毒表面暴露最充分,是引
起中和反应的最主要抗原;根据其抗原性不同,病毒分为Ⅰ、
Ⅱ、Ⅲ型 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国内外引起瘫痪型脊灰的多为I型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耐潮湿、寒冷
低温下(-70℃)活力可保存8年
在4℃冰箱可保存数周
不耐热,加热56℃30min可 使之灭活 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 将其杀死 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 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杀 死
我国1955-56年报道的580例脊灰年龄分布
2~6个月
8.9%
7~12个月
1~3岁 5岁以下
26.4%
46.5% 91.6%
100 50 0 2-6个月 1-3岁
百
<5岁
脊灰临床表现
潜伏期 前驱期
1-3天
瘫痪前期
3-5天或更长
瘫痪期
5-10天 少数12-16 天
恢复期
数月
后遗症期
时 间 机 制 症 状
隔离
进行消化道隔离,隔离期限40天,粪便进行消毒后排放
脊灰的处理原则
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通过应用疫苗有效 预防
包括:免疫调节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治疗并发症
1.免疫调节:α-干扰素100万U肌注/天,14天为1疗程; 2.瘫痪肢体处理:保护瘫肢免受外伤和压迫,并置于功能位; 神经营养药使用;
恢复期
CSF蛋白增高 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
并可用于鉴别肌肉病和周围
神经病
脊灰肌电图示神经源性受损
脊灰实验室检查
其他检查: 血常规:5-15X109,中性粒细胞40-80% 血沉:1/3可增快 心肌酶:可增高 心电图 血气分析 电解质 胸片等
脊灰诊断标准
5.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简称VDPV) 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 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
不能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
脊灰的处理原则
传染病报告
所有15岁以下出现AFP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做为AFP病例 各级医疗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 以最快方式报告到当地辖区疾控机构
诊断原则:
① 流行病史:接种史、与确诊脊灰患者接触史
② 临床症状与体征:符合AFP
③ 实验室检查:粪便病毒分离、血清特异性抗体
④ 排除其它疾病
鉴别诊断:和AFP鉴别
脊灰诊断标准
脊灰病例临床诊断分类: 1.脊灰疑似病例 2.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 3.脊灰排除病例 4.脊灰临床符合病例 5.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简称VDPV)
在水、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
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
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
耐酸、耐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是脊灰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患者、隐性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最重要的传染源) 脊灰潜伏期的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发病后2周排毒最多) 热退后传染性减小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发病早期咽部排毒可
3、混合型:兼有脊髓及脑干损害 ① 脊髓前角损害:肢体瘫痪 ② 颅神经损害 ③ 呼吸中枢损害 ④ 血管运动中枢损害
脊灰临床分型-瘫痪型分型
4、脑炎型 ① 发热等感染症状 ② 弥漫性脑损害表现:谵妄、 惊厥、昏迷等 ③ 或局灶性脑损害表现:上运 动神经元瘫痪
脊灰恢复期
急性期后(1~2周)开始 时间:1~18个月不等
经飞沫传播
易感性:人对脊灰普遍易感,主要是隐性感染,麻痹型 患者少,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株持久免疫力
流行病学
脊灰呈全世界分布,温带多见
终年散发,以夏秋季为主,可呈小流行或酿成大的流行
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发病减少,或无发病 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3岁以下占88%
3%的感染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引言
“脊髓灰质炎”回顾
概念
致病原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处理原则
概
脊髓灰质炎(pooimyelitis) (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 是由脊灰病毒(poliovisu)引 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 细胞的运动神经元 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 痪后遗症,是致残的主要疾 病之一 是小儿主要致残疾病之一
应用ELISA法, 检测出病毒IgM
血清脊灰病毒 特异性抗体检测
恢复期:IgG
抗体滴度升高≥急性期
4倍 但不能区别疫苗株和野毒株
脊灰实验室检查
WHO规定:
与Sabin株相比VP1区核苷酸变异率≥15%的脊
灰病毒定义为脊灰野病毒
脊灰实验室检查
CSF常规、生化: 瘫痪前期、早期 CSF细胞增高(50-300)、蛋 白含量正常(细胞-蛋白分离) EMG: 适用于弛缓性麻痹患者 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和受损 程度
脊灰的处理原则
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治疗并发症)
3.其它治疗: ①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呼吸、心率、血压和意识 ② 对症处理:降温、止痛、保证出入量、水电解质平衡、降颅压、镇静、吸氧等 ③ 支持治疗:吞咽困难者及时给予鼻饲、清除咽部分泌物、预防窒息,呼吸困难者及 时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4.治疗并发症:预防感染(呼格便标本,做好AFP病例的完
整性和准确性 脊灰虽无特效治疗,但可防可控,OPV和IPV可有效预防
脊灰的处理原则
治疗
二)恢复期治疗:一旦麻痹不再进展,立即康复 治疗(针灸、按摩、理疗等) 三)后遗症期治疗:严重肢体畸形,可手术
脊灰的处理原则
预防 1. 主动免疫 2. 被动免疫
脊灰预防:OPV和IPV有效预防
总
结
脊灰是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严重者可
致死,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是致残的主要 疾病之一 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细胞,以AFP为主要表现 广大医务工作者处在AFP监测工作的前哨,早期识别AFP病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报告与监测
神经内科朱瑞
2015.7
内容
引言 “脊髓灰质炎”回顾
急性弛缓性瘫痪的报告与监测
引言
引言
引言
引言
脊髓灰质炎
引言
WHO于2014年5月将“脊灰”定为第二个“国际 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原因:“脊灰”死灰复燃,在巴基斯坦、阿富 汗、尼日利亚等国呈暴发流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