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合集下载

第6讲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第6讲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3.意义近似的同义词称近义词。 • 祭——祀 往——逝 • 开——张 开—— 闢
(二)同义词的辨析
• 1.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 辨析同义词,可以从词义、用法、 色彩等几方面进行。
(1)从词义差异上辨析
• [府——库]都是藏财务的地方,但“府” 指收藏文书、财宝的库房。《说文》: “府,文书所藏也。”“库”是藏兵器、 战车的库房。《说文》:“库,兵车所 藏也。”二者用途有别。 • [模——范——型]都是指制造器物的模 型,但质地不同,用土做的叫型,用木 头做的叫模,用金属做的叫范(一说用 竹子做的叫范)。
B.加缀复词 从词义的 单义词 角度分 多义词
从语法功 实词 能角度分 虚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代词 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 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 最小意义单位,它以音为义的 信号,音和义在约定俗成的原 则下结合起来,便形成口语的 词。 • 字是词的记录符号,它用字 形来标识词,并从词那里承受 到音与义,因而形成一个形音 义的结合体。
第七讲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 • •
一、词的分类 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词 三、汉语中的单音词 四、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单纯词、 复合词) • 五、同义词
• 一、词的分类
从语音角 单音词 度分 复音词 单纯词 词 的 分 类 从语素角 合成词 度分 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 A.复合词(联合式、偏正式、 动宾式、主谓式)
• 由多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复 音词(或多音词)。 • “踯躅”、“良人”、“玄 黄”、“千里马”、“骐骥” 、 “社稷”、 “不穀” • 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 单纯词与复合词。
• • • •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用)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用)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和复合词是从语素数量上讲的。一个语素 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 成的词叫复合词。
先讲单纯词。
单纯词有两类:
一是单音节单纯词,如:天、地、人、马、大、 水、丈、从、围、梁、军等。
一是多音节单纯词(复音单纯词),复音单纯词 中主要是联绵词和叠音词。联绵词如:仿佛、彷 徨、参差、依稀、葡萄、崔嵬等。叠音词如:坎 坎、依依、杲杲、关关等。
2、从写法上看,有“字无定写”的特点。由于 记录联绵词的两个字,只表示读音,不分别表示 意义,因此往往会有多种写法。例如:
“望洋”还可以写成望羊、望阳、盳洋;“徘徊” 也作裴回、徘回;
“逶迤”也作委移、逶陀、委它、委他、威夷、 委蛇、委施;
“匍匐”也作匍伏、蒲伏;“黽勉”也作闵勉、 闵免、文莫、密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联绵词在语音上的联系指的是 古代的读音。有的联绵词过去有双声或叠韵的关 系,到了现在这种关系已经没有了,这是因为语 音发生了变化
4、从构成上看,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应是一个 语素,所以不能拆开解释。
①犹豫,《礼记·曲礼》正义:“此二兽进退多 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豫。”有人还认 为犹是兽名,豫是预先的意思(见《汉书·高后 纪》颜师古注)。清代王念孙父子对此提出了批 评。(详参沈祥源主编《古代汉语》P158)
音节、语素、词和字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示 为: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A目:一个音节 一个字 一个语素 一
个词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B面目:两个音节 两个字 两个语素 一个词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窈窕:两个音节 两个字 一个词
一个语素
崤山 朋友 虎符 好恶 声望 摇篮——合成词 複音詞

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意义不是组成他们的两个单音语素意义的简单拼合, 而是产生新的意义。 如:《左传》:“天下之恶一也。”旧说地在天之 下,故称大地为天下。古籍中经常以家、国、天下 连称,指的则是最高统治者所管辖的范围。此外还 有“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等。”
五、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古代汉语里同义词很多。但绝大多数同义词的意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单音词、复音词概念
单音词: 复音词:
二、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中古时期,社会剧烈运动,新事物不断涌现,战争、
移民、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 等各种因素,对汉语词汇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 量新的词汇来承载纷繁复杂的新生概念。这就是汉 语词汇复音化形成的外在动因。(受多音节语言的 影响)

联绵字的特点:


1)从语音形式看,绝大多数联绵字的两个音节在语音上都是有联系的, 有双声:参差、犹豫、倜傥、仓猝; 有叠韵:即韵部相同,而不考虑韵头:望洋、逍遥、窈窕、绸缪、逶迤; 有双声兼叠韵的:辗转、缱绻、燕婉; 有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权舆、跋扈、狼藉、滂沱。
2)从意义上看,表示联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解释,实 际上只是记录音节的标音符号:马虎:办事不认真;萧瑟:景色凄凉或指 风吹树木的声音(萧,艾蒿;瑟,古代弦乐器);艾蒿:一种含有香味的 草本植物。琵琶,一种乐器;


A:同义复合词
由两个同义语素组成,它的意义与两个语素的意 义相同或相近。汉语大部分双音词都是经过临时 组合阶段的。开始由两个同义词多次地长期并列 使用,逐步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主要有以下三种 情况:
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新2015.11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新2015.11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给……看。
有教然後政治也,政治然後 民
政:政事。
治:得到治理,清明。
不一定。
劝也。 贾谊(新书·大政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 (师说)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周易· 丰卦)消:消减; 息:增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道。 (礼记· 学记)
知:懂得; 道:道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 (《论语•里仁》)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
策》)

畜养 皮 肤 肌 肉 獲穫 生 产
(2)方式状态不同
[盟—誓] 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 也。”《左传•隐公元年》) 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侵—袭]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信公四年,》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隐公元 年》
古汉语词汇构成总览 单音词
联 绵 词
词 汇
复音词
单纯词
叠 音 词 并 列 式 偏 正 式 动 宾 式 同义复词
合成词
转义复词
动 补 式 主 谓 式
附 加 式 偏义复词
(三)单音词连用貌似现汉的双音词(辨识)
小学而大遗。
(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五人墓碑记)
偏正
终岁不闻丝竹声。 (琵琶行) 保为将军破之。 (赤壁之战)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李白诗 古者黔首悗密蠢愚,故可以虚名取也。(韩非子)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活板)
(3)偏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素组合而成,其 中一个语素成为意义承担者,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因为这种复合式合成词的整体词义偏落在其中一个词素 上,所以被称为偏义复合词,简称为偏义复词。例如: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 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而不售,酒酸。 《史记· 匈奴列传》:举事而侯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 亏则退兵。 《墨子· 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列子》:无羽毛以御寒暑。 《史记· 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5、褒贬感情色彩不同。 征、伐、侵、袭、攻;诛、杀、弑 6、语法功能不同。 适、往 “往”一般不带宾语,“适”带宾语。 耻、辱

同义词的辨析
1、互换法 兵、卒 2、对举法 贫、穷 3、察源法 世、代在父子相承的意义方面是同义词,但“世” 的本义是三十年为一世。而“代”的本义是更也。 在此意义上,世为数词,代为动词。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單音詞 由一個音節構成的詞是單音詞,如 “人”“曰”“道”“車”等等,由兩個及兩個以 上音節構成的詞是複音詞,如“社稷”“天 下”“諸侯”“司馬”等等。在古代漢語中,單音 詞在數量上佔有優勢,在上古漢語中尤為突出。而 在現代漢語中,複音詞佔有優勢。我們在學習古代
漢語時,要注意兩種相反的不同情況,一種情況

一個音節,而不表示意義。
三、同义词
所謂同義詞是指意義相同或相近但語音形式不同的詞。其
中意義相同的那部分又叫“等義詞”。在古代漢語中這一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義詞是非常少見的。如:“盗”和“窃”,在“盗窃”的
意义方面为同义词,除此之外,就不是同义词了。词义是发 展变化的,几个词同义与否也是发展变化的,一些词起初同 义,后来可以变得不同义,如:我后不恤我众(后:帝王); 故百王之法不同。(王:帝王);天子之妃谓之后(帝王的
正妻)。

有一些词,起初不同义,后来变得同义了。如: 纠纠葛屨,可以履霜。(屨,n;履:v) 《诗经》 ;郑人有且置履者。(n)《韩非子》
同义词的辨析
辨析同义词,就是要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别。同义词 之间的差别是多种多样的: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对象不同 人 民 在人类社会成员方面,二者是同义词, 但其适用范围不同。“人”是相对于禽兽来说的, 是人类社会成员的统称,使用范围大。而“民”是 人中愚昧无知的部分,也指不做官的人,是被治理 的对象,适用范围小。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学古代汉语需要掌握词汇相关的知识,有三个需要掌握的关键点:单音词和复音词词本义和引申义古今词义的异同以下是我自己听课后总结的重点,如有错误,感谢指出修正。

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该文章也会逐渐补充完整。

今天先来说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

单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尤其是在古汉语中。

复音词:由多个音节构成。

复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占优。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双音词多由古代单音词构成。

切记不要把两个古代单音词当成一个现代双音词。

不要把古汉语的双音词拆开来理解成后世的单音词。

单音词细说: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等。

第二种是加上词头词尾。

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

第三种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儿子”。

古代单音节词很多,可以认为和词一样死了;但作为语素,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存在的。

如:“虑”字,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存留在“顾虑”、“考虑”等复音词里,或者出现在“深谋远虑”、“沉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像古代汉语里《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诗经·小雅·雨无正》:”弗虑弗图。

“里一样作为单音词自由运用了。

复音词细说:古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举例: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上)*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叫圃。

这里只有“园”起作用,“圃”字无意义。

很多人没有得失就活不下去。

(《史记·刺客列传》)*人多了不能无失。

“得”字无意义。

也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或偏义组合)”。

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那也应该认为是复合词。

20.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20.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纯复音词,含有两个以上语素的是合成复音词。
1.单纯复音词

单纯复音词又分为:联绵词、音译外来词两种。 (1)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连语”,由两个音
节构成,两个音节连缀成义。包括:

双声 叠韵


双声兼叠韵
重言
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双声联绵词:
参差 仿佛 伶俐 陆离 坎坷
犹豫 唐突 匍匐 踌躇 倜傥 叠韵联绵词: 逍遥 彷徨 依稀 从容 须臾 蹉跎 徘徊 龙钟 窈窕 逶迤

④重言联绵词与单音词的重叠形式是不同的。
单音词重叠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
夷《代悲白头翁》) “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 “


⑤两音节无语音联系的联绵词中,有个别词是 由原单音词分裂而形成的。
“孔——窟笼、窟窿” “瓠——壶卢、壶芦、葫芦、瓠芦”,“
返回本章目录
速度: 步 <
跑 : 动物以足爬地,读pá o,如虎跑泉。
情态不同-泣、哭…
泣 哭 号
有泪无声 有泪有声 有泪有声有言
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
沬(h uì )血饮泣。 《报任安书》
范仲淹《渔家傲》
睡=寝
注:中古以后,睡=寐
情态不同-望、视、见…

远看 近看
故愿望见太后。《战国策· 赵策》
视 观
览 察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左传· 庄公十年》
有目的地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看壮观的场面 《观沧海》 无目的地看 仔细地看 看的结果, 看见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 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返往,至于终 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 《说文》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用)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用)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汉语的单音词1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情况很不相同。

只要翻阅任何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特点。

例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篇短文共140个字,其中双音词仅12个,即:河伯(出现2次)、欣然、天下、北海、面目、望洋、以为、且夫、仲尼、伯夷、大方。

其余都是单音词,共116个。

如果译成现代汉语,这些单音词中有许多词就必须用双音词来表示。

2 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拿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至——到来以——认为视——观看殆——危险②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秋——秋天流——水流灌——灌注道——道理叹——感叹③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虎——老虎果——果子石——石头3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

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

例如:①虽然——《墨子·公输》:“王曰:‘善哉!雖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句中的“虽然”是“尽管这样”、“虽然如此”之意,是个词组,“虽”是转折连词,“然”是代词,不同于现代的转折连词“虽然”。

②然而——《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寻常 原来是两个表示长度单位的意义相 对的单音节词,“寻”是八尺,“常” 是十六尺。 • 后来“寻常”由短语变成复合词,同时 意义也发生了转化,被用来表示“平常、 普通”的意思。
• 消息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 “消”指消亡,“息”指生长。如《周 易· 彖辞》:“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丰· • 后来“消息”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表 示“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 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 复非乡里。”
• 荀子:“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 兼。” • 汉代以后的训诂家不再象《尔雅》那样 主要以单音词训释单音词,而是经常采 用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训释单音词, 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 其次,词汇系统本身的急剧发展还表现 在词义的发展上。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 体现在多义词的产生。过多的单音多义 词的存在势必影响交际。汉语双音词比 单音词表义精确、明晰。一个单音词有 多个词义,一旦进入复音词中其意义也 就单一了。因此为了明确表义,也促使 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 转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复合词, 是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词素 合成的,其复合词的意义既不同于两个 词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词素义 的简单相加,出现词义转化的现象,这 种复合词叫做转义复词。
• 春秋 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对的单音节词, 分别指“春季”和“秋季”。如《礼 记· 王制》:“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 • “春秋”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同时意义 发生了变化,被用来表示“光阴、岁月” 的意思。
• • •

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这类同义词原本不同义,后来一方经过 引申便变得与另一方同义了。 官:吏: “官”本义指“官署”,即 政府办公和收藏文书的地方。后来引申 指“官员”才与“吏”同义。“吏”本 义“官员” 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 《韩非子· 八说》

古汉语通论(二) 单音词,

古汉语通论(二)  单音词,

• 在第三阶段,即复音词阶段: • (1)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可 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作为词素看,它们 还留存在复音词里。 • 例:“虑 ”—古代单音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弗虑弗图。(小雅•雨无正) • 现在“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 “考虑”等复音词或“深谋远虑、深思熟 虑”等成语里,不能作为单音词自由运用 了。
• b.偏正式构词法 • 把两个具有偏差关系的语素组合起来,构 成一个整体,组合后的意义,不是两个语 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表示一个新的概 念。 • (1)名+名 名词
• (2)形+名 名词
(3)动+名 名 • (4)数+名名词
• (5)形+动名 (6)形+动 动词
• c.附加式构词法。 把两个语素组合起来,一个是词根, 一个是附加成分。 • 词头: 有 词尾:
• 古人对于这种松散型组合中的同义词常常 加以区别。 • 例:婚姻:“寡人不敢顾婚姻”(左传•成 十三)
• 在复音词与词组并存的阶段,复音词的每 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在 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 他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 • 例1、恐惧: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战国策•齐策 君 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 吾甚恐。(孟子•梁惠王下)
• (2)原先的词组结合后产生了整体的意 义,又在此基础上引申。引申后的意义与 词素义已不直接相关。
• 单音词复音化的方式有二:一是双音节的 音变构词法;二是结构构词法。
A.双音节的音变构词法
• a.叠音构词法。 把两个完全同音的音节重叠起来,构 成叠音词,这是双音节音变构词中的一大 类。叠音词一般是状态形容词,或模拟自 然的声音,或描绘自然的状态。
• 例: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诗经•小 雅· 伐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采 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复习签到3: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复习签到3: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复习签到3: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代单音词转化现代复音词的三种情况:(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如克——战胜;弈——下棋;常——规律;师——军队(2)加上词头词尾。

如杯——杯子;虎——老虎(3)两个反义词或同义词构成一个复音词。

如儿子,人民,言语,道路。

(许多古汉语的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成词了,但还作为语素留存在现代汉语里。

如”虑”,在现代汉语中只保存在”考虑””深谋远虑”等几个词中,而不能作为单独语素存在。

)二、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的三种情况:(1)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如“阻、隘、险”,“民人”也叫“人民”。

(2)对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分。

如“婚姻”很早就是复音词,但也有所区分,如《说文》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

又如,“饥馑”也是复音词,朱熹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3)构成这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语素,往往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在这个地方它是一个复音词,在其他地方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

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

”三、古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的变化情况:(1)两个语素仍保持他们原有的意义。

如“蓄积”的“蓄”是“积聚、贮藏”之意,“积”是“积蓄、积累”之意,贾谊《论积贮疏》:“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 “蓄积”是“储粮积蓄”的意思。

(2)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失去其意义,只是充当陪衬,这就是所谓“偏义复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的词的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质是作为陪衬),如得失,园圃,缓急等。

(3)两个语素失去原义而产生一个新义。

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拆开来讲和原来意思完全不同,如天下,布衣,君子,小人等。

四、古汉语中单纯复音词的类型单纯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连绵字,通常有两个音节,但只表示一个语素。

古代汉语第六讲(一)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代汉语第六讲(一)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① 重言词
有的重言词的含义与记录该词的字的含义有关。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诗经·召南·草虫》) (忡忡,忧愁之貌;忡,忧虑不安貌) 有的重言词的含义与记录该词的字的含义无关。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小雅·车攻》) (萧萧,马鸣之声;萧,艾蒿)
重言词与词的重叠的区别
重言词与词的重叠的意义与组成它的单 字的意义无关;而词的叠用却和原来的 单字意义有关。
其实——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其实——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 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非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与将立之而卒。又问焉, 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肸死矣。 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 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母亲——(袁)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
树木——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禁止——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 地方——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 一。
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生理——吾辈无生理矣。 身体——故圣人以身体之。 责备——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 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 于一人。
二、古汉语单音词
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的词。 单音词在古代汉语中占优势,特别是在 先秦汉语里这一点尤其明显。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 词
阴谋——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 衣裳——东方未明, 颠倒衣裳 虽然——王曰:善哉!雖然,公输般为我为 云梯,必取宋。
然而——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所以——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 矣。 可以——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汉语的单音词1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情况很不相同。

只要翻阅任何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特点。

例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篇短文共140个字,其中双音词仅12个,即:河伯(出现2次)、欣然、天下、北海、面目、望洋、以为、且夫、仲尼、伯夷、大方。

其余都是单音词,共116个。

如果译成现代汉语,这些单音词中有许多词就必须用双音词来表示。

2 古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比较拿古汉语的单音词同现代汉语的双音词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①从古代单音词到现代双音词,换了完全不同的词:至——到来以——认为视——观看殆——危险②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一个实义语素,合成现代的双音词:秋——秋天流——水流灌——灌注道——道理叹——感叹③利用古代的单音词作语素,再加上词头或词尾:虎——老虎果——果子石——石头3 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古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有时候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相同,如果以现代双音词的意义去粗粗解释,而不细加推敲玩味,似乎也讲得通,但实际上却错解了古书的含意。

对于这种情况,必须细加辨别。

例如:①虽然——《墨子·公输》:“王曰:‘善哉!雖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句中的“虽然”是“尽管这样”、“虽然如此”之意,是个词组,“虽”是转折连词,“然”是代词,不同于现代的转折连词“虽然”。

②然而——《孟子·梁惠王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教学大纲】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词为主,故不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误认为双音词中的一个词素。

复音词中要注意偏义复词和单纯联绵词。

要注意辨析古汉语中的同义词,可以从含义差别、使用范围、使用条件等方面辨析。

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的特点,以提高阅读古文的水平。

一、字和词的区别。

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字是书写符号,是组成词的要素,而词则是最小的能够独立活动的有意义成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在古汉语中,有些字的本身就是词,如“上” “天”“香”“祸” “山”“牛”“热”“乐”等,因为它们都具有作为一个词的条件:是最小的成分,都有意义,都能独立活动。

有些字本身不能成为词,必须与别的字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词,如“葡萄” “苜蓿”“蟋蟀”等连绵词。

有些字在有的情况下是词,有的情况下仅仅是字,如“犹”和“豫”都是词。

“犹”有“像 , 一样”的意思,“豫”有事先的意思,它们都能够独立运用,具备词的条件,但在“犹豫”一词里,它们各自不能独立活动,不表示任何意义,仅仅起记录音节的作用。

二、单音词概说(一)概念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词,一般是用一个字记录,如“学”“而”“时”“习”等。

(二)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着绝对的优势1.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为主。

例一:韩厥梦子与谓己曰:“旦辟左右。

”故中御而从齐侯。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韩厥俛定其右。

《齐晋鞌之战》(教材 32 页)这段文字共计83 个字, 73 个词,其中单音词64 个,复音词 9个,分别是韩厥 3 次、子与 1 次、齐侯 1 次、邴夏 1 次、綦毋张 1 次、君子 2 次,复音词占 88%。

例二:秦国轻而无礼必败。

这句话译为现代汉语为“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 ,字数增加 1 倍。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为主。

2.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对的优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1)汉语词汇是以单音节的方块汉字作为表达意义的符号,而汉字又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具有极大的独立性,这为单音词的产生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可以说,古汉语单音词占主导地位,是古汉语词汇与作为表意符号的汉字的单音节、表意性、独立性等特点相适应的必然结果。

(2)古汉语单音节占主导地位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

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把字刻在龟甲、兽骨、竹简上,这样的书写条件,要求文字越简单越好。

古人在写文章时,总是力求用最少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古汉语单音词显著的特点——多义性。

古汉语单音词最重要的特点是多义性,就是一个词包含几个意义。

例一: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谢——推辞)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谢罪)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

(谢——辞别)④多谢后世人,戒之慎无忘。

(谢——告诫)⑤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谢——凋谢)例二: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负——用背部背)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承担)秦食,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负——依仗)④相如度秦王虽齐,决赴约不偿城。

(负——违背)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负——辜负)虽然古代汉语单音词具有多义性,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只有一个确切的含义。

换句话说,一个词尽管有好些个意思,但它每一次使用时,实际上得到实现的只是其中某一个意义,其余的意义则处于潜在的或者被抑制的状态。

三、复音词概说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单音词演变为复音词,复音词的数量不断增多,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向现代汉语复音词占优势的转折点是:唐·敦煌变文时代。

汉语的音节是非常有限的。

据统计,《广韵》有音节 3894 个,《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有音节 1336 个。

汉语音节的数量减少,但是我们的交际并没有受到影响,主要是靠多音化的帮助。

例如:“辞之”,这个“辞”究竟是“辞退” “告辞”还是“拒绝”?单音节的语言清晰度较低,如变成多音节,清晰度就得以较高的提升。

双音词的增加,克服了单音词无限膨胀,大量产生同音词或一词多义影响理解的局限,使汉语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交际需要。

如:赵元任《施氏食狮史》游戏文字。

(一)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复音词。

如:君子、朋友、弟子、诸侯等。

(二)古代汉语单音词和现代汉语复音词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1.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

与——参加师——军队途——道路息——呼吸御——抵挡除——台阶觞——酒杯目——眼睛叩——敲击舟——船舶2.在原单音词基础上加上词头或者词尾虎——老虎杯——杯子石——石头怡——怡然夏——有夏鼠——老鼠鼻——鼻子骨——骨头3.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词素,再加一个相关的词素构成复音词。

儿——儿子牙——牙齿恐——恐惧皮——皮肤道——道路(三)复音词的分类1.单纯词所谓单纯词是指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记录单纯复音词的两个汉字只起标志音节的作用,各自不为义,不能拆开来训释。

①联绵词(又称连绵字、连语)连绵字是由两个不同的字构成的单纯词,其中每个字只代表一个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

这两个字只有连缀在一起才能表达意义,拆开来解释有的没有意义,有的各有各的意义,与连缀起来的意义毫无干涉。

如“窈窕” 、“徘徊”、“逍遥”、“蹉跎”、“绸缪”、“犹豫”、“参差”、“仿佛”、“踌躇”、“倜傥”。

联绵字有以下三个特点:A语音上,大多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有的还是双声兼叠韵。

双声:参差、踟蹰、伶俐叠韵:须臾、徘徊、逍遥双声兼叠韵:辗转非双声叠韵:滂沱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从古音来说的,现在念起来不一定是双声叠韵了。

联绵词对我们的创作和古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B构词上,不能拆开,联绵词是单纯的复音词,只包含一个语素,虽然由两个字组成,但这些字本身只代表音节,不代表意义,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望洋兴叹”“犹豫”“狐疑”C书写上,联绵词大多各有好几种写法,组成联绵词的字只表示一个音节不表示意义,由于时代、地域习惯的不同,同一联绵词因此可以写成不同的形式,大都具有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如:匍匐——扶服、蒲服彷徨——旁皇、仿徨仿佛——彷佛、髣髴犹豫——犹与、犹预、由夷、优与②叠音词叠音词是两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

如“关关”表示鸟叫声。

“夭夭”:少壮的样子。

“灼灼”:花盛的样子。

“蚩蚩”:忠厚的样子。

应当注意,这种叠音词不是单音词的重叠使用。

单音词的重叠使用每个字都有其意义,而这个与字义无关。

如“关、夭、灼”的意义与“关关”、“夭夭”、“灼灼” 意义不一样。

单音词的重叠使用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单音词的重叠使用往往词义不变只是意义加重或表示每一等。

又如“斤”——“斤斤计较”。

2.合成词所谓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主要是复合词,如“君子” 、“国家”、“不谷”、“诸侯”等。

(1)复合式复音词偏正式:布衣、黎民、百姓、小人、君子、天下联合式:干戈、国家、社稷、朋友、纯粹、嫉妒动宾式:将军、司令、知府、祭酒、当道、食言补充式:提高、推动主谓式:冬至、霜降、人定、口吃、月食(2)附加式合成词讨论:有学者认为“北风其凉”的“其”是词头?有学者认为“君子于役”的“于”是词头?四、复合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一)两个语素仍然保留原来的意义。

恐惧、恭敬、蓄积、战斗、聆听(二)两个语素失去原义而产生一个新的意义。

不能理解为两个词素在意义上的简单相加,要注意到有的从泛指变为特指,有的从表示动作变成指人或职务,有的意义向有关事物转化,有的成为典故的压缩形式。

“先生”:从字面上看,谓早出生,是偏正词组。

但是,实际含义是指“有学问的老年人” 。

“走狗”:单从词素的含义来看,“走”是跑,与“狗”结合,指善于跑的狗,这是偏正词组。

古书多用作特指,指猎狗,因为猎狗最善于跑。

“小人”:“小”本来可以指年幼的、晚辈的,但与“人”结合成一个词,却不表示年纪小的人或晚辈的人 (另用“小子”、“小生”来表示 ),而用来诬称劳动人民。

如《孟子·许行》:“有大人 (指统治者 ) 之事,有小人之事。

”又用来指品行不端的人。

“下榻”:这是从典故压缩而成的词,更不能从字面上去讲解。

据《后汉书·徐稚传》,陈蕃任豫章太守,向来不接待宾客,但对名士徐稚另眼看待,特设二榻招待他。

徐稚一走就把这榻悬挂起来,不给旁人使用。

“五马”:本来是五匹马的意思。

古代一辆车驾四匹马,按《汉宫仪》规定,太守出行时增加一马,用五匹马,后来就以“五马”作为太守的代称。

(三)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它的含义偏重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词素则只作陪衬。

1.由两个反义词素构成的偏义复词:这类偏义复词大多是由两个形容词性的语素组成,所组成的偏义复词一般是名词,词义多偏向不好方面的意义,但不具有普遍性。

“得失”:作为词组,指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优点和缺点等两个相反的方面。

作为词,是个偏义复词。

如《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这里“得”无义,只有“失”方面的含义,指差错。

无生得失,即无生失,难免不出差错。

一说“失”无义,“得”指捉到。

无生得失,即无生得,难免不被活捉。

“缓急”:“缓”是缓和,“急”是急迫,分别指两个对立的方面。

如《韩非子· 难一》:“凡对问者,有因大小缓急而对也。

”( 对,回答。

因,根据 ) 作为偏义复词,则仅仅指急的一面,指情势急迫、困厄。

如《史记·游侠列传序》:“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休祲”:“休”指吉兆,“祲”指阴阳二气相侵所形成的征象不祥的云气。

用作偏义复词,“休”字无义,只指“祲” ,即妖气,不祥之兆。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认为:这类偏义复词的产生,常常是为了要表示比较委婉的语气。

有时出现或者估计出现某种不好的情况,如果用一个单音词来表示,则语气是肯定的。

如果用反义语素组成的复音词来表示,从形式上看好坏两方面都存在,预期就显得委婉缓和一些。

2.由两个类义的语素构成的偏义复词:这类偏义复词一般是由两个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性语素组成,仍为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

“国家”:古代诸侯称“国” ,大夫称“家”。

连用时多用作偏义复词,只指国,不指家。

如《韩非子·爱臣》:“社稷将危,国家偏威(指君权旁落于大臣之手 ) 。

”国家”跟“社稷”连文称说,显然就是指国,不包括家。

这种用法现在还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