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简述科学研究的第一,二,三,四范式

第一范式:实证主义1.实证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科学研究范式,其核心理念是建立在经验和实证观察的基础之上,认为唯有通过观察和实验,才能获取可靠的知识。
实证主义强调客观、可重复的科学方法,强调科学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和可验证的数据,反对主观假设和信念的干扰。
2.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哲学家康德、波普尔等,他们强调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在严格的逻辑推理和事实观察之上,强调理论的测试和修正,以验证其有效性和真实性。
实证主义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对现代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3.实证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其过分强调客观事实和可验证性,忽视了科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理论、观念和假设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实证主义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和批评,因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对象较为复杂多样,难以仅仅依靠客观观察和实验来完全解释。
第二范式:解释主义1.解释主义是对实证主义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强调科学研究应该关注人类行为的意义和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客观事实的观察和实验。
解释主义认为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具有复杂多样的内在意义和规律,需要通过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来解释和理解。
2.解释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等,他们强调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现象不是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是受到文化、历史、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解释主义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对于深入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3.解释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其过分强调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忽视了客观现实和普遍规律。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解释主义方法可能会受到各种主观偏见和误导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第三范式:批判理论1.批判理论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新型科学研究范式,其核心理念是对科学方法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强调对权力、压制、不平等等社会问题进行挑战和改变。
探索社会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

探索社会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通过探索社会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可以更好地解析社会现象和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宏观与微观视角、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主义,而方法论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等。
一、宏观与微观视角宏观社会学视角关注整个社会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微观社会学视角则关注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研究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意义构建。
在实际研究中,社会学家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选择宏观或微观视角。
比如,研究国家政治制度的宏观社会学研究,通常采用统计数据和大样本调查等方法;而研究小团体互动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则主要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方法。
二、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强调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内在功能。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社会的稳定和动态发展。
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多采用统计数据和比较研究,以了解社会制度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以教育为例,功能主义研究会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例如培养人力资源和社会化新成员等。
三、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变革构成的,强调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变革的驱动力。
冲突理论关注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和社会变革的过程,探究社会中的支配与被支配、压迫与反抗的关系。
冲突理论的研究重点通常在于社会阶级、性别、种族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与权力关系。
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案例研究和社会运动的观察分析等。
四、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个体之间的意义构建和社会互动的意义。
符号互动主义认为社会现实是通过社会互动中的符号和意义构建而建构起来的,个体根据这些符号进行交流和理解。
符号互动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和参与观察,通过对个体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行观察和解读,以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符号。
总结起来,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多样且相互关联。
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价值性范式

• 法兰克福学派以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
以及马克思的批判和革命学说为基础,以分析现 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主要目标,将现代资本主义社 会内在固有局限和不合理性作为研究的重要主题。 在学术观点上,它们与实证主义势不两立,并进 行了激烈的论战。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纯经验性和 数量化方法,拒绝“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 涉”,坚信理论知识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倡导批 判性的社会理论及其改造社会的作用,认为科学 的目的不是解决“是什么”,而是解决“应该是 什么”的问题。批判理论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和苏 联式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表现出狭隘的和非 人性化的“技术理性”,颠覆了启蒙理性的理想。 因此,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成为 其根本的职责。
⑤主张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强调的个体是有意义 行为唯一承担者,社会结构只不过是个体行动和 活动的副产物或结果,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社 会整体概念可以还原为个体的行动。个体依据特 定情境中的其他个体的预期行为来指导其行动, 由此创造了社会情境。
⑵结构功能主义:又称社会系统理论,孔德 和斯宾塞是基奠基者,涂尔干尤其是帕森 斯是其系统化的主要建构者。20世纪50年代 曾经取得过统治地位。结构功能主义基本 立场是,社会系统像其他的有机体一样, 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社会各组成 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整体发 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 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⑶冲突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科 塞尔、米尔斯文、德国的多伦多夫等开始 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精确性进行怀 疑和批判,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思、 韦伯、西美尔等人的有关冲突论思想,强 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来解释社会 变迁,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之后 立即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范式之一。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的优缺点
优点
批判理论范式强调对既有理论和观念的 反思和质疑,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和提 出新的观点;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 和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 象。
VS
缺点
批判理论范式过于强调对既有理论和观念 的批判和反思,可能导致忽视一些有价值 的理论和观点;同时,该范式在实践中可 能面临操作困难和验证难题。
深度访谈法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化的 访谈,以探讨被研究者的经验、感受、信念 和态度等。这种方法有助于获取被研究者的 内心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 解和解释。
建构主义范式的优缺点
优点
重视个体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强调个体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
关注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对知识构建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对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 由,以及社会对人的压迫和束缚。
批判性思维方法
01
反思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强调对既有观念、理 论和假设进行反思和质疑,以发 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分析性思维
02
03
创新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要求对问题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以揭示其内在的 逻辑关系和本质特征。
归纳-解释方法
归纳推理
解释主义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一般性 的理论或解释。
解释性理解
解释主义强调研究者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以揭 示其背后的意义。
语境敏感性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意义与其所处的具体语境密切相关,因此研 究者需要关注现象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具有综合性,它涉 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需要 研究者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和研究 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提要-范本模板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提要第一讲导论一、理解社会科学研究1、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义: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吗?要点:科学的三大特性:逻辑性、可经验验证性(实证性)和客观性二、理解认识世界的方式第二讲社科研究方法基础一、社科研究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涉及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方法论规定着进行社科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技术的理论和逻辑基础;方法论体系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2、研究方式:是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要点: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式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四种研究方式有着各自最适合的研究问题或领域,研究者应该结合自身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可能的研究资源,灵活选择一种或多种研究方式开展研究(1)调查研究适合描述一个大的总体的状况,以及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2)实验研究适合用来探索和证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文献研究适合探讨那些时空范围跨度大、研究对象不容易或不方便接触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4)实地研究适合深入理解复杂的社会现实,从中提炼和建构理论3、具体方法和技术:抽样技术、问卷设计技术、量表制作技术、编码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以上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二、理论与研究1、理论概述(1)定义: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2)构成要素:1)概念(Concept):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对概念的解释和说明就是概念的定义变量(Variable):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2)命题(proposition):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假设(hypothesis):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3)理论的三个层次:宏观理论、中观(层)理论、微观理论(4)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解释范围越广,解释越精确,结构越简练,越是好的理论2、社科研究过程中的理论(1)社科研究过程五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从中选择、确定合适的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收集资料——〉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2)“科学环”(Walter L。
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

第四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范式库恩的“范式”概念:科学家集团的基本研究假设、理论视角、概念术语、解题模式、研究方法的综合一、瑞泽对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划分(70年代)(一).社会事实范式:实证主义方法论。
特点:定量研究、结构功能主义、组织社会学、宏观研究(二)社会行为范式:实证科学方法论。
特点:把人作为动物,运用刺激反应、理性选择模式(扩展到经济学)。
由微观到宏观研究。
(三)社会定义范式: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特点:关注人的主观意识、行为意义、文化、宗教、价值观念。
从理解个人和集体的文化观念、语言、动机来阐释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
社会事实范式:外因——行为、社会现象社会定义范式:观念——行为、社会现象社会行为范式:社会生物学、经济学的出发点个人本能、需求、利益——行为、社会现象瑞泽的范式只是反映了西方70年代的研究倾向,并且忽视了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批判性社会研究。
二、佩里90年代对社会研究的五种范式的划分:实证范式、社会定义、社会机制、社会生态、社会创造范式。
前三种与瑞泽的范式类似。
社会生态范式强调在研究中注重社会与环境、社会各组成部分(城乡、区域、男女、种族、群体之间)的协调,结合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方法。
社会创造范式类似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假设,强调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认为研究者应当对未来发展提供创造性建议,在研究中结合哲学思辩和人文学科的方法。
三、范式的特点与互补性①影响研究范式的因素:(1)、科学发现。
(2)、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3)、社会结构变迁、如美国40-50年代研究范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舆论调查、抽样调查盛行。
委托人是大企业、政治家、政府部门。
80、90年代世界性的比较研究、文化研究兴起,以及与语言学转向相联系的意义研究、交往研究、网络研究都反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②多元性并存:社会人文科学中存在着多种范式并存的状态,这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目的的多重性有很大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社会进行技术性控制,而且还包括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包括对社会的批判、反思。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一.什么是范式?(一)范式的含义“范式”(Paradigm),源自希腊文,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
托马斯·库恩在1963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范式概念。
他用范式概念来解释科学革命,将科学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
在他看来,科学家通常在占主导地位的范式框架内进行研究工作,但是随着反常现象的逐渐增多,传统的范式框架难以容纳和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提出新的范式,进而用新范式来取代旧范式。
科学的历史就是范式革命的历史。
库恩本人没有直接明确地给范式下定义。
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将范式理解为:范式是用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它不仅形塑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而且也影响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
人们看世界,就像相框装照片一样,所选用的相框会影响人们对照片的看法,对范式的选择也会影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看法。
凡是包括一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如关于知识本质的看法、方法论、有效性标准。
范式远比理论要复杂。
人们也永远跳不出某种范式来看世界。
每个人看世界,都是把世界装入自己的“框架”当中。
(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及其特点1.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具有不同研究范式的两个人对于同一个社会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马尔萨斯和马克思关于人口学说就是一个例子。
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导致人口过剩。
马克思:人口相对过剩,阶段性。
两者用不同范式解释同一现象,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社会科学的范式之间相互竞争。
(1)凡是竞争能够促进学术发展。
主要表现:①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对某个范式的过度的、非理性的迷信;②可以更好地理解用不同范式所得到的观点和行为;③能够跨出固有范式,得到意外惊喜。
(2)范式之争也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论,使社会科学研究陷于停滞。
(3)情境差异和社会变迁对范式会有影响。
范式的选择代表着对不同层次的社会现实的选择。
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知识点

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知识点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知识点社会科学研究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分析和解释的一种方法,而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社会学研究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收集、整理和分析社会学数据,从而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机理。
本文将介绍社会学中的几种常见研究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
一、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收集来自被调查者的数据和信息来了解特定的社会现象。
调查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旨在收集大量的定量和定性数据。
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数据,研究者可以得出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和预测。
二、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较为少见,但在某些情况下,研究者也会采用实验方法来探索特定社会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实验研究法通常在实验室等受控环境中进行,通过操纵自变量和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来验证研究假设并推断其因果关系。
三、历史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是社会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它通过对历史文献、档案、记录和其他可用的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了解过去社会现象的演变和发展。
历史研究法通过研究过去的社会现象,揭示并解释现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特点。
四、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一种将不同社会体系、社会群体或文化进行比较与对比的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群体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可以得出关于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论。
比较研究法可以帮助社会学研究者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间进行横向比较,并从中发现共同点和差异。
五、观察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是直接观察和描述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
观察研究可以采用参与观察或非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中与其一同参与社会活动,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在研究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和运行机制。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实证社会研究客观验证逻辑的 三个假设
语句的真假值取决于该语句和该语句所描 述的外在世界是否吻合,即“真理符合论”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二、学科类型与研究取向
自然科学:自然事实 社会科学:社会事实 人文科学:心灵事实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三、社会研究方法的类型与取向
实证主义(positivism) 人文主义
–诠释社会科学(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ISS)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实证主义的基本论点
研究的目的 –承认社会规律的存在 –社会研究的目的是确立客观的社会规律 验证逻辑(logic of justification) –“价值中立” –客观检验 研究准则或方法技巧 –量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research
外在世界的现象是独立与人的存在而存在 的,即“简单实在论”(simple realism)。
人的感官所感觉的事物是相同的,感官是 客观的或起码是“互为主观”的。( objectivity or intersubjectivity of senseperception)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 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 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
一、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共46页PPT

▪ 发现或建立一个情境中的二个或多个变 量间所存在的关系或关联。
▪ ex.
• 广告活动对销售产品具有什么影响? • 压力与突发性心脏病的关系? • 出生率与死亡率关系? • 七天连假与旅游人次的关系? • ……
19.07.2021
22
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 澄清一个情境或现象中二个变量为什么或如何具有关系? (Why and How)
▪ 研究目的
• 描述情境、现象、问题或事件
▪ 研究资料收集
• 变量透过名义尺度或次序尺度測量
▪ 资料分析
• 主要了解情境、现象、或问题的变化,并非将其数量化
19.07.2021
26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 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 ➢ 行动者的主观经验 ➢ 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 ➢ 行动者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构二重性
19.07.2021
32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研究的区别
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差异:
▪
研究对象具有不可重复性、
个性事件、难以模拟、难以控
制、复杂性、难以简单化、难
以量化、认识对象反作用等,
它意味着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抽
取更多的样本,而且难以作出
准确的长期预测,研究结果的
推广范围小。
▪ 研究更多地受研究者主观因 素的影响,包括研究者的阶层 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 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环 境等因素。
研究方法
问访观调统 卷谈察查计
Method vs Methodology
▪ 方法(Method) • 收集资料的工具或研究技巧
▪ 方法论(Methodology)
• 研究过程所秉持的哲学;
社会研究方法:范式、理论与研究

知识。
主观知识:这一点开启了个性的、主观知识的大门,还包括直觉知识。 过程知识:有些女性觉得她们掌握了通过客观过程获取知识的方法。 建构知识:作者们把这一点描述为“一种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女性把
所有知识看作识相互关联的,是她们自己创造了知识,创造了获得知识 的主观及客观策略的价值观”。
演绎式理论的建构
演绎(deduction):一种逻辑推理模式,从通则发展而 来的某一具体假设。
开始: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目,一定是你有兴趣并想加以解
释的事情。 整理既有的知识或想法。一方面,写下自己的观察和
想法;另一方面,了解其他学者曾说过什么。 内省是洞察力的来源。考察个人的内心过程:反应、害
或称为“常人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of the people)
常人方法论者的技巧之一就是打破常规(break the rules),也就是违背人们的期望。譬如,你们要和教授 讨论学期报告的事,但是教授却不停地谈足球,这其中 可以透露你们对教授的期望。我们也可以从中知道你们 如何解释教授的行为(你们可能认为“或许教授用足球 作为比喻,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系统理论”)
Herbert Mead(米德,1863-1931)强调人类扮演他人 角色的能力,也就是想象在特定的情况下他人的感觉 和行为能力。当我们知道一般人怎样看待事物时,我 们就有了米德所谓“概化的他人”的意识。米德认为 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其它符号系统来取
得共识,即所谓的符号互动主义。
常人方法论
操作化的例子
要对高中生进行调查,可以用下述问题操作犯罪变 量:“你是否曾经偷过东西?”回答“是”的被归类 为不良少年;回答“不是”被归类为正常青少年。同 样,也可以用下列问题操作家庭收入:“你家去年的 总收入是多少?”附带提供几个选项:10,000$及以 下,10,000$-24,999$,25,000$-49,999$, 50,000$及以上。现在操作化的假设是:家庭收入最 低(10,000$及以下)的受访者中不良青少年的数量 最多;其次是10,000$-24,999$的;而50,000$及以 上的家庭出现不良青少年的比例最低。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共57页59页PPT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Hale Waihona Puke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PPT文档36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科学的分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 用科学等。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
一、社会科学的含义 关于人类社会运行和人类行为的知识体系。
二、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研究和解释人类行 为及各种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三、社会科学能够成为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科 学吗?
第五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
第六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维度
一、根据“怎样使用研究”来划分: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
二、根据“研究的目的”来划分:探索,描述和解 释;
三、根据“研究的时间维度”来划分:截面研究 (cross-sectional),纵贯研究 (longitudinal),个案研究;
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来划分: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质性研究(qualitative);
第四节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家对理论和研究所持的共同取向。
二、研究范式的三种取向 根据不同研究范式对社会现实的本质,认识 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将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划分为三大/四大基本 类型,即:(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和批 判主义范式等。
三、各种范式Biblioteka 较解释:上海男人为什么做很多家务?
专家:男人对女人的照顾; 传统:大多数上海男人一直以来都做家务,
是一种延续; 常识:上海男人很懦弱; 媒体:对上海男人形象就是这样宣传的,小
说,网络,电视等; 个人经验说:老爸(其他男性亲戚)就是这
么做的。
第二节 科学是什么?
一、科学的含义 科学是一套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 律的知识体系。
第一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目录
1.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 2.什么是科学? 3.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 5.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 6.社会科学研究的维度
第一节 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
我们所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是怎么获得的? 常见的途径有哪些?
1.权威 2.传统 3.常识 4.媒体 5.个人经验 ……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