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铸铁的扭转坏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破坏试验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破坏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b285085dd88d0d233d46ad1.png)
低碳钢扭转破坏试验实验报告黄冬2015-10-29低碳钢和铸铁扭转破坏试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点s τ、抗剪强度b τ和铸铁的抗剪强度b τ,观察扭矩—扭转角曲线(T -φ曲线)。
2.观察两类材料试样扭转破坏断口形貌,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测定低碳钢的切变模量G 。
4.验证圆截面杆扭转变形的胡克定律(p /GI Tl =Φ)。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3. 装夹工具。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遵照国家标准(GB/T10128—1988)采用圆截面试样的扭转试验,可以测定各种工程材料在纯剪切情况下的力学性能。
如材料的剪切屈服点s τ和抗剪强度b τ等。
圆截面试样须按上述国家标准制成(如图4-1所示)。
试样两端的夹持段铣削为平面,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试验时试样在试验机卡头中打滑。
图 4-1试验机软件的绘图系统可绘制扭矩一扭转角曲线,简称扭转曲线(图4-2a 、b 中的T —φ曲线)。
从图4-2a 可以看到,低碳钢试样的扭转试验曲线由弹性阶段(oa 段)、屈服阶段(ab 段)和强化阶段(cd 段)构成,但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均不像拉伸试验曲线中那么明显。
由于强化阶段的过程很长,图中只绘出其开始阶段和最后阶段,破坏时试验段的扭转角可达π10以上。
a )低碳钢 b) 铸铁图 4-2图4-2b 所示的铸铁试样扭转曲线可近似地视为直线(与拉伸曲线相似,没有明显的直线段),试样破坏时的扭转变形比拉伸破坏时的变形要明显得多。
从扭转试验机上可以读取试样的屈服扭矩T s 和破坏扭矩T b 。
由T s s /W T =τ和T b b /W T =τ计算材料的剪切屈服点s τ和抗剪强度b τ,式中:16/30T d W π=为试样截面的抗扭截面系数。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塑性材料,采用实心圆截面试样测量得到的剪切屈服点s τ和抗剪强度b τ,高于薄壁圆环截面试样的测量值,这是因为实心圆截面试样扭转时横截面切应力分布不均匀所致。
扭转破坏实验报告
![扭转破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ea84b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5.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扭转试验机的操作方法。
2. 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和剪切强度极限。
3. 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及其破坏形式。
4. 分析试件断口形貌,了解两种材料的扭转性能差异。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1. 扭转试验机2. 游标卡尺3. 低碳钢圆轴试件4. 铸铁圆轴试件三、实验原理扭转试验是材料力学实验中的一种基本试验,通过测定材料在扭转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破坏情况,来研究材料的扭转性能。
在扭转过程中,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呈环形分布,最大应力出现在试件的边缘,最小应力出现在试件中心。
四、实验步骤1. 将低碳钢和铸铁圆轴试件分别安装在扭转试验机上。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直径,记录数据。
3. 设置扭转试验机,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
4. 开启试验机,开始进行扭转试验。
5. 观察试件的变形情况,记录屈服扭矩和破坏扭矩。
6. 取下试件,观察断口形貌,分析破坏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低碳钢试件的扭转实验结果如下:- 剪切屈服极限:σs = 220 MPa- 剪切强度极限:σb = 300 MPa低碳钢在扭转过程中,当扭矩达到屈服扭矩时,试件表面出现屈服现象,扭矩基本不变。
随着扭矩的继续增大,试件进入强化阶段,变形增加,扭矩随之增加。
当扭矩达到破坏扭矩时,试件发生断裂。
2. 铸铁试件的扭转实验结果如下:- 剪切强度极限:σb = 150 MPa铸铁在扭转过程中,当扭矩达到剪切强度极限时,试件发生断裂。
由于铸铁为脆性材料,其扭转过程中的变形较小,几乎没有屈服现象。
3. 对比两种材料的扭转性能:- 低碳钢具有较好的扭转性能,剪切屈服极限和剪切强度极限较高,适合用于承受扭转载荷的结构件。
- 铸铁的扭转性能较差,剪切强度极限较低,不适合用于承受扭转载荷的结构件。
4. 分析试件断口形貌:- 低碳钢试件断口为纤维状断口,表明其断裂原因主要是由于拉伸断裂。
- 铸铁试件断口为解理断口,表明其断裂原因主要是由于剪切断裂。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5221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3.png)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比较两种材料的扭转特性差异。
实验装置:
1. 扭转试验机
2. 低碳钢样件
3. 铸铁样件
4. 数据采集仪器
实验步骤:
1. 根据样件尺寸和试验要求,制作低碳钢和铸铁样件。
2. 将样件安装到扭转试验机上,并连接数据采集仪器。
3. 调整实验参数,如扭转角度、扭矩等。
4. 开始进行扭转实验,记录数据,包括扭矩和转角。
5. 完成实验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
1. 低碳钢的扭转特性:记录低碳钢样件在不同扭转角度下的扭矩和转角数据,并绘制相应的扭转曲线图。
2. 铸铁的扭转特性:记录铸铁样件在不同扭转角度下的扭矩和转角数据,并绘制相应的扭转曲线图。
结果讨论:
1. 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特性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它们的扭转强度以及变形能力的差异。
2. 分析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曲线,可以了解其材料性能的优劣。
3.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应用于不同领域,以满足对扭转强度和变形能力的不同要求。
结论:
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它们的扭转特性有所不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相关领域,以满足不同的扭转要求。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b3f8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4.png)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工业中,钢和铸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
它们在建筑、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在扭转试验中的表现。
实验设计:本实验使用了一台扭转试验机,通过施加扭矩来测试不同材料的扭转强度和变形能力。
实验中使用了相同的试样尺寸和几何形状,并确保试样表面的光洁度一致。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清洁和标记试样,确保试样表面无杂质和损伤。
2. 安装试样:将试样固定在扭转试验机上,确保试样与扭转轴线平行。
3. 施加负载:逐渐增加扭矩,记录每个扭矩值下的变形情况。
4. 测量数据:使用应变计和位移传感器等设备,测量试样的应变和位移。
实验结果: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试样进行扭转实验,得到了以下结果:1. 扭转强度:低碳钢表现出较高的扭转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而不发生破坏。
相比之下,铸铁的扭转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
2. 变形能力:低碳钢在扭转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变形能力,能够经受较大的扭转角度而不失去其原有形状。
而铸铁则在受到较小扭矩时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形和断裂。
3. 韧性:低碳钢具有较高的韧性,能够在扭转过程中吸收更多的能量。
而铸铁的韧性较低,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实验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低碳钢在扭转试验中表现出更好的力学性能。
这可以归因于低碳钢的晶格结构和化学成分。
低碳钢由铁和少量碳组成,碳的存在使得钢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塑性。
相比之下,铸铁中的碳含量较高,导致其较低的强度和韧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试样的制备和处理过程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此外,实验中只考虑了扭转加载情况下的性能比较,而在实际应用中,材料还需要满足其他力学要求,如拉伸和压缩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试验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低碳钢具有更高的扭转强度和变形能力,以及更好的韧性。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扭转实验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扭转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24135a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4.png)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扭转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时的力学性能,包括扭转屈服极限、扭转强度极限等。
2、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现象,分析其破坏形式和原因。
3、熟悉扭转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1、扭转试验机2、游标卡尺三、实验原理在扭转实验中,材料受到扭矩的作用,产生扭转变形。
扭矩与扭转角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试验机测量得到。
对于圆形截面的试件,其扭转时的应力分布为:表面最大切应力:$\tau_{max} =\frac{T}{W_p}$其中,$T$为扭矩,$W_p$为抗扭截面系数,对于实心圆截面,$W_p =\frac{\pi d^3}{16}$,$d$为试件的直径。
当材料达到屈服极限时,对应的扭矩为屈服扭矩$T_s$;当材料断裂时,对应的扭矩为极限扭矩$T_b$。
四、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采用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圆柱形试件,其尺寸如下:低碳钢试件:直径$d_1 = 10mm$,标距$L_1 = 100mm$铸铁试件:直径$d_2 = 10mm$,标距$L_2 = 100mm$五、实验步骤1、测量试件的直径,在不同位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2、安装试件,确保其中心线与试验机的轴线重合。
3、启动试验机,缓慢加载,观察扭矩和扭转角的变化。
4、当低碳钢试件出现屈服现象时,记录屈服扭矩$T_s$。
5、继续加载,直至试件断裂,记录极限扭矩$T_b$。
6、取下试件,观察其破坏形式。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低碳钢试件屈服扭矩$T_s = 45 N·m$极限扭矩$T_b = 68 N·m$计算屈服应力:$\tau_s =\frac{T_s}{W_p} =\frac{45×16}{\pi×10^3} ≈ 226 MPa$计算强度极限:$\tau_b =\frac{T_b}{W_p} =\frac{68×16}{\pi×10^3} ≈ 358 MPa$低碳钢试件在扭转过程中,首先发生屈服,表现为沿横截面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形成屈服线。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坏实验报告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a99a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b.png)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坏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扭转实验,研究和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性能和断裂行为,从而了解不同材料的扭转性能差异。
实验原理:扭转实验是一种用来研究材料的刚性和塑性特性的方法。
在扭转实验中,材料样品受到外部力矩的作用,从而发生旋转。
在达到一定的应变条件下,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的低碳钢和铸铁样品。
确保样品尺寸均匀一致。
2.将样品固定在扭转仪的夹具中,确保样品在实验过程中不会移动。
3.选择适当的扭转速度和扭转角度。
开始实验前,确保扭转仪的仪器读数和实际情况一致。
4.开始扭转实验,记录下扭转过程中的力矩读数。
5.当样品发生断裂或者达到预定的扭转角度时,停止实验。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我们得到了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结果。
其中,低碳钢在扭转过程中的力矩逐渐增加,并在一定扭转角度后突然减小,发生断裂。
铸铁则在扭转过程中的力矩增长速度较低,且在一定扭转角度后出现塑性变形,但并未断裂。
实验分析与讨论:从实验结果来看,低碳钢的扭转性能较好,表现出较高的刚性和强度。
而铸铁的扭转性能相对较差,表现出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这是由于低碳钢中含有较少的碳元素,使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拉强度;而铸铁中含有较高的碳元素,使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但相对较差的塑性和韧性。
此外,低碳钢的断裂是突然发生的,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脆性。
而铸铁在扭转过程中出现塑性变形而不断裂,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韧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性能和断裂行为有了一定的了解。
低碳钢具有较好的刚性和强度,而铸铁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这些性能差异源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be36aa9e3143323868932e.png)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2·扭转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τs 。
和剪切强度极限近似值τb 。
2、测定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τb 。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扭转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二、设备和仪器1、材料扭转试验机2、游标卡尺三、试验原理1、低碳钢试样对试样缓慢加载,试验机的绘图装置自动绘制出T-φ曲线(见图1)。
最初材料处于图1 低碳钢是扭转试验弹性状态,截面上应力线性分布,T-φ图直线上升。
到A 点,试样横截面边缘处剪应力达到剪切屈服极限τs 。
以后,由屈服产生的塑性区不断向中心扩展,T-φ图呈曲线上升。
至B 点,曲线趋于平坦,这时载荷度盘指针停止不动或摆动。
这不动·3·或摆动的最小值就是屈服扭矩T s 。
再以后材料强化,T-φ图上升,至C 点试样断裂。
在试验全过程中,试样直径不变。
断口是横截面(见图2a ),这是由于低碳钢抗剪能力小于抗拉能力,而横截面上剪应力最大之故。
图2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端口形状据屈服扭矩 ps W T 43s =τ (2-1) 按式2-1可计算出剪切屈服极限τs 。
据最大扭矩T b 可得:pb b W T 43=τ (2-2) 按式2-2可计算出剪切强度极限近似值τb 。
说明:(1)公式(2-1)是假定横截面上剪应力均达到τs后推导出来的。
公式(2-2)形式上与公式(2-1)虽然完全相同,但它是将由塑性理论推导出的Nadai 公式略去了一项后得到的,而略去的这一项不一定是高阶小量,所以是近似的。
(2)国标GB10128-88规定τs和τb均按弹性扭转公式计算,这样得到的结果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材料的扭转性能,但与实际应力不符。
II、铸铁试样铸铁的曲线如图3所示。
呈曲线形状,变形很小就突然破裂,有爆裂声。
断裂面粗糙,是与轴线约成45°角的螺旋面(见图1-3-2b)。
这是由于铸铁抗拉能力小于抗剪能力,而这面上拉应力最大之故。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7105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a.png)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材料进行扭转实验,探究它们在受力情况下的性能差异,为工程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
扭转实验是通过在材料上施加扭转力,来研究材料在扭转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性能。
通过测量扭转角度和扭转力,可以得出材料的剪切模量和屈服强度等参数。
三、实验装置和材料。
本次实验所用的实验装置包括扭转试验机、扭转力传感器和扭转角度测量仪。
实验材料为一块低碳钢试样和一块铸铁试样。
四、实验步骤。
1. 将低碳钢试样和铸铁试样依次固定在扭转试验机上;2. 通过扭转试验机施加相同的扭转力,记录下扭转力和扭转角度的变化;3. 当试样发生破坏时,立即停止施加扭转力,并记录下此时的扭转力和扭转角度。
五、实验数据和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低碳钢试样在扭转作用下表现出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较小的扭转角度,具有较好的抗扭转性能;2. 铸铁试样在扭转作用下表现出较低的屈服强度和较大的扭转角度,具有较差的抗扭转性能;3. 通过对比两种材料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低碳钢具有较好的抗扭转性能,适用于需要承受扭转作用的工程设计。
六、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作用下的性能差异,并为工程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低碳钢具有较好的抗扭转性能,适用于需要承受扭转作用的工程设计,而铸铁的抗扭转性能相对较差。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扭转实验研究了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作用下的性能表现,为工程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八、参考文献。
[1] 材料力学实验教程。
[2] 张三,李四.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以上就是本次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ac0c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9.png)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过程中的性能差异,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探讨两种材料的扭转特性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
1. 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相同尺寸和形状的低碳钢和铸铁试样,分别进行了扭转实验。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试样固定在扭转实验机上,然后施加扭矩,记录下扭转角度和扭转力的变化情况。
实验过程中,保持试样表面光滑,以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首先,低碳钢的扭转强度明显高于铸铁。
在相同的扭转角度下,低碳钢所承受的扭转力要明显小于铸铁。
这表明低碳钢具有更好的抗扭转性能,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扭转力的工程应用中。
其次,铸铁在扭转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
在扭转到一定角度后,铸铁试样出现了明显的塑性变形,而低碳钢试样则表现出较小的变形。
这说明在一些需要承受较大变形的工程场合,铸铁可能更适合使用。
3. 实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性能上各有优劣。
低碳钢具有较高的扭转强度,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扭转力的场合,如机械零部件的制造;而铸铁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变形的场合,如建筑结构的支撑。
4. 结论。
综上所述,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性能上各有其优劣,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本次实验为工程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和材料选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 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实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2] 王五, 赵六. 工程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5.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谢谢阅读。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4610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f.png)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低碳钢和铸铁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扭转破坏试验比较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强度差异。
1.实验目的:(1)了解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2)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加载下的强度差异。
2.实验仪器和试件:(1)扭转试验机:用于施加扭转力;(2) 低碳钢试件:长度为200mm,直径为10mm;(3) 铸铁试件:长度为200mm,直径为10mm。
3.实验步骤:(1)准备两组试件,分别为低碳钢和铸铁试件;(2)将试件固定在扭转试验机上,保证试件端部垂直于扭转轴线;(3)施加扭转负荷,并记录扭转力和扭转角度;(4)当试件出现破坏时停止加载,记录破坏负荷和扭转角度。
4.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1)记录低碳钢和铸铁试件的初始长度、破坏负荷和扭转角度;(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两组试件的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参数;(3)对比分析两组试件的性能差异,并解释可能的原因;(4)结合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5.实验注意事项:(1)在加载过程中,避免超过试件的承载能力,以防止试件破坏过程过快或损坏设备;(2)实验后及时清理和维护实验设备,确保下次实验的可靠性。
6.实验结论: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试件进行扭转破坏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低碳钢的强度和延伸率较铸铁更高;(2)铸铁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断裂;(3)低碳钢在扭转加载下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使用其中一种材料时,根据工程要求和所需力学性能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如低碳钢或铸铁。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6e3dce81c758f5f61f67da.png)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扭转试验机操作。
2、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τs 。
3、低碳钢和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τb 。
4、观察比较两种材料的扭转变形过程中的变形及其破坏形式,并对试件断口形貌进行分析。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材料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1、低碳钢扭转实验低碳钢材料扭转时载荷-变形曲线如图(a )所示。
T T bT s0 φ图1. 低碳钢材料的扭转图1. 低碳钢材料的扭转图(a) (b) (c) 图2. 低碳钢圆轴试件扭转时的应力分布示意图ττsτsdAρ低碳钢试件在受扭的最初阶段,扭矩T 与扭转角φ成正比关系(见图1),横截面上剪应力τ沿半径线性分布,如图2(a)所示。
随着扭矩T 的增大,横截面边缘处的剪应力首先达到剪切屈服极限τs且塑性区逐渐向圆心扩展,形成环形塑性区,但中心部分仍是弹性的,见图2(b)。
试件继续变形,屈服从试件表层向心部扩展直到整个截面几乎都是塑性区,如图2(c)所示。
此时在T-φ曲线上出现屈服平台(见图1),试验机的扭矩读数基本不动,此时对应的扭矩即为屈服扭矩T s 。
随后,材料进入强化阶段,变形增加,扭矩随之增加,直到试件破坏为止。
因扭转无颈缩现象。
所以,扭转曲线一直上升直到破坏,试件破坏时的扭矩即为最大扭矩T b 。
由t s d s As s W d dA T τρπρρτρτ3422/0===⎰⎰)( 可得低碳钢材料的扭转屈服极限t s s W T 43=τ;同理,可得低碳钢材料扭转时强度极限tb b W T43=τ,其中316d W t π=为抗扭截面模量。
2、铸铁扭转实验铸铁试件受扭时,在很小的变形下就会发生破坏,其扭转图如图3所示。
TT b图3. 铸铁材料的扭转图从扭转开始直到破坏为止,扭矩T 与扭转角近似成正比关系,且变形很小,横截面上剪应力沿半径为线性分布。
试件破坏时的扭矩即为最大扭矩T b ,铸铁材料的扭转强度极限为tbb W T =τ。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doc(一)2024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doc(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2e9ac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8.png)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doc(一)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低碳钢和铸铁材料在扭转实验中的研究报告。
扭转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力学实验方法,可用于评估材料的扭转性能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讨论等方面对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实验中的行为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1. 实验设计1.1 选择材料:低碳钢和铸铁1.2 实验目的: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实验中的性能差异1.3 实验装置:扭转实验机、力传感器、扭转角度传感器等2. 实验过程2.1 试样制备:根据标准规范,制备相应尺寸的低碳钢和铸铁试样2.2 装配试样:将试样固定在扭转实验机上,保持试样处于正常运转状态2.3 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扭转实验机的转速和扭矩参数2.4 数据记录:利用实验装置的传感器,记录扭矩和扭转角度的随时间变化情况2.5 实验重复:对于每个材料类型,重复三次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3. 实验结果3.1 低碳钢材料的扭转性能结果3.1.1 扭转角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3.1.2 扭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3.1.3 扭转刚度的计算结果3.1.4 最大扭转角度及断裂点的确定3.2 铸铁材料的扭转性能结果3.2.1 扭转角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3.2.2 扭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3.2.3 扭转刚度的计算结果3.2.4 最大扭转角度及断裂点的确定4. 数据分析与讨论4.1 低碳钢与铸铁的扭转性能比较4.1.1 扭转角度和扭矩的趋势对比4.1.2 扭转刚度的比较4.2 对低碳钢和铸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潜力进行讨论 4.2.1 强度和韧性的比较4.2.2 材料成本和可加工性的考量4.2.3 抗腐蚀性能的评估5. 结论本实验研究了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实验中的表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低碳钢在扭转性能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应用潜力,但铸铁在特定工程应用中可能更为适用。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仍有待开展,以深入了解这两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实际应用潜力。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96ce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e.png)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
仪器与材料:
1.低碳钢试样
2.铸铁试样
3.扭转试验机
4.电子天平
5.尺子
6.计算机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低碳钢和铸铁试样分别称重,并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和
直径。
2.装夹试样:将试样的一端放入扭转试验机的夹具中,并夹紧。
3.实施扭转试验:启动扭转试验机并设定转动速度。
开始加载直至试
样断裂。
记录加载时间和加载断裂前试样的扭转角度。
4.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扭力大小、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并得出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强度和塑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进行扭转试验后,我们得到了低碳钢和铸铁试样的断裂扭转角度、
加载时间以及试样的长度和直径。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两种材料的
应力和应变。
首先,计算扭力大小。
扭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扭力=2π×弹簧常数×扭转角度
然后,计算应力和应变。
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应力=扭力/(π×半径的平方)
应变=扭转角度/长度
实验结论:
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进行扭转实验,我们得到了两种材料的扭转强度和塑性。
低碳钢表现出较高的扭转强度和塑性,而铸铁则表现出较低的强度和塑性。
这与低碳钢的较高碳含量和较细的晶粒结构有关。
这些结果对于材料选择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材料以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15527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0.png)
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现象,比较它们的力学性能差异。
2、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和剪切强度极限,以及铸铁的抗扭强度。
3、熟悉扭转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1、扭转试验机2、游标卡尺三、实验原理1、低碳钢扭转低碳钢属于塑性材料,在扭转过程中,其变形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
在弹性阶段,扭矩与扭转角呈线性关系,材料符合胡克定律。
当扭矩达到屈服扭矩时,试件表面出现沿横截面的滑移线,进入屈服阶段。
屈服阶段过后,材料进入强化阶段,变形继续增加,扭矩也随之增大,直至试件断裂。
2、铸铁扭转铸铁属于脆性材料,在扭转过程中,其变形很小,几乎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
当扭矩达到一定值时,试件突然断裂。
四、实验步骤1、测量试件的直径,在不同位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2、安装试件,确保试件与扭转试验机的夹头同轴。
3、启动扭转试验机,缓慢加载,观察试件的变形情况,并记录扭矩和扭转角的数据。
4、当低碳钢试件出现屈服现象时,记录屈服扭矩;当试件断裂时,记录最大扭矩。
5、对于铸铁试件,记录其断裂时的扭矩。
6、实验结束后,取下试件,观察其断口形状。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低碳钢直径测量:测量低碳钢试件的三个不同位置的直径,分别为 d1 =1002mm,d2 = 998mm,d3 = 1000mm,平均值 d =(d1 + d2 + d3) / 3 = 1000mm。
屈服扭矩 Ts = 50 N·m最大扭矩 Tb = 80 N·m根据公式计算剪切屈服极限τs 和剪切强度极限τb:τs = Ts /(πd³/16) = 50×16 /(π×10³) ≈ 251 MPaτb = Tb /(πd³/16) = 80×16 /(π×10³) ≈ 402 MPa2、铸铁直径测量:测量铸铁试件的三个不同位置的直径,分别为 d1 =1005mm,d2 = 1003mm,d3 = 1004mm,平均值 d =(d1 + d2 +d3) / 3 = 1004mm。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7c12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d.png)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二、实验步骤1.实验材料准备:从实验室仓库中取出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分别切割成相同尺寸的试样。
2.实验装置搭建:使用扭转试验机搭建扭转实验装置。
将试样夹紧在扭转试验机上的夹具上,确保试样稳固。
3.扭转实验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扭转速度、载荷范围和记录数据的采样频率等参数。
4.实施扭转实验:开始扭转实验,逐渐增加载荷,直至试样发生破坏。
5.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扭转力和扭转角度等。
绘制载荷-扭转角度曲线,并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载荷-扭转角度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扭转强度:从载荷-扭转角度曲线中可以得知,低碳钢的扭转强度明显高于铸铁。
在相同载荷下,低碳钢试样的扭转角度较小。
这表明低碳钢具有更高的抗弯刚度和耐疲劳性能。
2.断裂特性:低碳钢试样的断裂面一般较光滑,而铸铁试样的断裂面通常呈现比较粗糙的形态。
这说明低碳钢的延展性较好,而铸铁的断裂韧性相对较低。
3.力学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计算出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刚度。
低碳钢的扭转刚度明显高于铸铁,这意味着低碳钢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抗变形能力。
四、实验结论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比较1.低碳钢具有较高的扭转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适用于对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结构中。
2.铸铁的扭转韧性较低,适用于对抗冲击性和磨损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3.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材料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五、实验改进1.增加试样数量:本实验只使用了少量试样,如果增加试样数量,结果的可靠性将会有所提高。
2.扭转速度的影响:本实验未考虑扭转速度对试样扭转性能的影响,今后可以进行不同扭转速度下的实验,以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3.其他材料比较:本实验只比较了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性能,今后可以将其他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纳入比较范围,以全面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铸铁扭转实验报告
![低碳钢铸铁扭转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dea44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c.png)
一、实验目的1. 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试验中的性能差异;2. 了解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形式;3. 学习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扭转试验是材料力学实验中的一种基本试验,用于测定材料的扭转性能。
在扭转试验中,试样受到一对相互垂直的力矩作用,产生扭转变形。
根据胡克定律,扭转应力和扭转角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当试样达到剪切屈服极限时,扭矩不再随扭转角线性增加,出现屈服平台。
当试样破坏时,扭矩达到最大值。
三、实验设备及试样1. 实验设备:扭转试验机、游标卡尺、百分表、砂轮机、钢尺等;2. 实验材料:低碳钢、铸铁;3. 实验试样:圆轴试样,直径约为10mm。
四、实验步骤1. 将低碳钢和铸铁试样分别固定在扭转试验机的夹头上;2. 启动试验机,缓慢增加扭矩,同时记录扭矩值;3. 观察试样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形式;4. 记录试样破坏时的扭矩值;5.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破坏后的直径变化;6. 对试样断口进行观察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低碳钢试样在扭转试验过程中,当扭矩达到屈服极限时,出现屈服平台。
试样破坏时,扭矩达到最大值。
试样破坏后,直径变化较大,断口呈平面状,属于剪切破坏;2. 铸铁试样在扭转试验过程中,当扭矩达到屈服极限时,出现屈服平台。
试样破坏时,扭矩达到最大值。
试样破坏后,直径变化较小,断口呈斜面状,与轴线成45°~55°角,属于剪切破坏。
六、实验结论1. 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试验中的性能存在差异。
低碳钢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而铸铁具有较好的脆性;2. 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形式不同。
低碳钢试样破坏后,断口呈平面状,而铸铁试样破坏后,断口呈斜面状;3.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性能与其材料性能密切相关。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低碳钢和铸铁试样的扭转性能差异可能与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等因素有关;2. 实验过程中,低碳钢和铸铁试样的变形和破坏形式可能与材料的屈服极限、抗拉强度等因素有关;3. 实验过程中,低碳钢和铸铁试样的扭转性能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扭转实验报告断口特征(3篇)
![扭转实验报告断口特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7fab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扭转试验,观察并分析不同材料(如低碳钢、铸铁等)在扭转过程中的断口特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剪强度等,以及不同材料在扭转破坏时的断口形态差异。
二、实验原理扭转试验是一种研究材料在扭转力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
在扭转试验中,试样的两端受到扭矩的作用,试样内部产生剪切应力。
当扭矩达到一定值时,试样将发生断裂。
通过分析断口特征,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 低碳钢- 铸铁2. 实验设备- 扭转试验机- 游标卡尺-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将低碳钢和铸铁材料分别加工成标准尺寸的圆柱形试样。
2. 试样安装:将试样安装在扭转试验机上,确保试样中心线与试验机轴线对齐。
3. 施加扭矩:启动试验机,逐步施加扭矩,直至试样断裂。
4. 断口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断口特征,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低碳钢断口特征低碳钢在扭转试验中,断口呈现典型的杯锥形,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纤维区:位于断口的外围,呈纤维状,反映了材料在扭转过程中的塑性变形。
- 放射区:位于纤维区内部,呈放射状,反映了材料在断裂前发生的微裂纹扩展。
- 心部区:位于断口的中心,呈锥形,反映了材料在断裂瞬间的应力集中。
低碳钢的断口特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能够在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2. 铸铁断口特征铸铁在扭转试验中,断口呈现沿大约45°斜截面破坏,断口粗糙,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纤维区:位于断口的外围,呈纤维状,反映了材料在扭转过程中的塑性变形。
- 解理区:位于纤维区内部,呈层状,反映了材料在断裂前发生的解理断裂。
- 心部区:位于断口的中心,呈锥形,反映了材料在断裂瞬间的应力集中。
铸铁的断口特征表明,其抗拉强度较差,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3. 断口形态差异分析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试验中的断口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如下:- 材料性能差异: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够在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铸铁的抗拉强度较差,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363d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c.png)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
一、试验介绍
1.1 试验环境
本次试验环境属于室内,空气稳定。
室温介于20℃-25℃。
1.2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材料有低碳钢和铸铁样品,碳含量分别为0.22%和2.97%。
1.3 试验装置及设备
本次试验使用Sener力学屈服试验机,及相应的试验台座,试样治具,以及拉力传感器等装置设备。
二、试验结果
2.1 低碳钢样品
在拉伸过程中,低碳钢样品受到拉伸力后,首先出现抗拉强度现象,然后弹性模量保持稳定,最后出现屈服现象,最终在20MPa处扭转破坏。
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三、数据分析
3.1 抗拉强度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得出,低碳钢的抗拉强度为13.34MPa,而铸铁的抗拉强度为
21.56MPa,可知铸铁的材料强度要比低碳钢高很多。
四、结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低碳钢与铸铁相比,抗拉强度差距明显,铸铁抗拉强度比低碳钢高很多;屈服强度也有很明显的差距,铸铁屈服强度要比低碳钢高5MPa。
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低碳钢也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但是它的强度仍比铸铁要差,在扭转破坏方面还是需要注意安全防护的。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c1ca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e.png)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研究不同材料的扭转性能及破坏特点。
实验原理:扭转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用来研究材料的扭转强度、扭转刚度和扭转变形能力。
扭转实验时,将试样固定在两个固定夹具之间,然后在样品两端施加扭矩,使样品发生扭转变形。
通过测量施加的扭矩和样品的扭转角度,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扭转应力和扭转模量。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选择相同尺寸的低碳钢和铸铁试样,保证试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一致。
2.搭建实验装置:将试样固定在扭转实验机的夹具上,保证试样与夹具之间的接触面积均匀,并且夹具可以固定试样,以防止试样的滑动或移位。
3.施加扭矩:调整实验机的扭转角度和速度,开始施加扭矩。
记录下施加的扭矩大小和扭转角度。
4.观察破坏情况:当试样发生破坏时,记录下破坏发生的扭转角度。
同时,观察试样的破坏形态和裂纹分布情况。
5.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强度和扭转模量,比较两者的差异。
分析破坏形态和裂纹分布情况,总结不同材料的扭转性能和破坏特点。
实验结果: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试样进行扭转实验后,得到了相应的数据和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计算出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强度和扭转模量,并比较两者差异。
同时,观察试样的破坏形态和裂纹分布情况。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低碳钢的扭转强度和扭转模量较高,表现出较好的扭转性能。
2.铸铁的扭转强度和扭转模量较低,表现出较差的扭转性能。
3.低碳钢和铸铁的破坏形态和裂纹分布有所不同,低碳钢可能会出现塑性变形和断裂,而铸铁可能会出现脆性断裂。
4.低碳钢适用于承受较大扭转力和变形的场景,而铸铁适用于对扭转强度和刚度要求较低的场景。
以上为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得出了不同材料的扭转性能和破坏特点,为工程领域的材料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钢、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扭转试验机操作。
2、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τs 。
3、低碳钢和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τb 。
4、观察比较两种材料的扭转变形过程中的变形及其破坏形式,并对试件断口形貌进行分析。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材料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 1、低碳钢扭转实验
低碳钢材料扭转时载荷-变形曲线如图(a )所示。
T T b
T s
0 φ
图1. 低碳钢材料的扭转图
1. 低碳钢材料的扭转图
(a) (b) (c) 图2. 低碳钢圆轴试件扭转时的应力分布示意图
τ
τs
τs
dA
ρ
低碳钢试件在受扭的最初阶段,扭矩T 与扭转角φ成正比关系(见图1),横截面上剪应力τ沿半径线性分布,如图2(a)所示。
随着扭矩T 的增大,横截面边缘处的剪应力首先达到剪切屈服极限τ
s
且塑性区逐渐向圆心扩展,形成环形
塑性区,但中心部分仍是弹性的,见图2(b)。
试件继续变形,屈服从试件表层向心部扩展直到整个截面几乎都是塑性区,如图2(c)所示。
此时在T-φ曲线上出现屈服平台(见图1),试验机的扭矩读数基本不动,此时对应的扭矩即为屈服扭矩T s 。
随后,材料进入强化阶段,变形增加,扭矩随之增加,直到试件破坏为止。
因扭转无颈缩现象。
所以,扭转曲线一直上升直到破坏,试件破坏时的扭矩即为最大扭矩T b 。
由t s d s A
s s W d dA T τρπρρτρτ3
4
22/0
===⎰
⎰)( 可得低碳钢材料的
扭转屈服极限t s s W T 43=
τ;同理,可得低碳钢材料扭转时强度极限t
b b W T
43=τ,其中316
d W t π
=
为抗扭截面模量。
2、铸铁扭转实验
铸铁试件受扭时,在很小的变形下就会发生破坏,其扭转图如图3所示。
T
T b
图3. 铸铁材料的扭转图
从扭转开始直到破坏为止,扭矩T 与扭转角近似成正比关系,且变形很小,横截面上剪应力沿半径为线性分布。
试件破坏时的扭矩即为最大扭矩T b ,铸铁材料的扭转强度极限为t
b
b W T =
τ。
低碳钢试样和铸铁试样的扭转破坏断口形貌有很大的差别,图4(a )所示低碳钢试样的断面与横截面重合,断面是最大切应力作用面,断口较为平齐,可知为剪切破坏;图(b )所示铸铁试样的断面是与试样轴线成45度角的螺旋面,断
面是最大拉应力作用面,断口较为粗糙,因而最大拉应力造成的拉伸断裂破坏。
φ
O
图4.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端口形状
四、实验步骤
低碳钢实验步骤:
1.测量试样尺寸在试件两端及中部位置,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试样直径,以其平均值计算个横截面面积。
2.检查设备线路连接是否接好,并打开设备电源以及配套软件操作界面。
3.在试样上安装扭角测试装置,将一个定位环夹盒套在试样的一端,装上卡盘,将螺钉拧紧。
再将另一个定位环夹套在试样的另一端,装上另一卡盘;根据不同的试样标距要求,将试样搁放在相应的的V形块上,使两卡盘与V形块的两端贴紧,保证卡盘与试样垂直,以确保标距准确,将卡盘上的螺母拧紧。
4.将试验机两端夹头对正,装夹试件,进行保护,清零。
5.选择低碳钢扭转实验方案,记录低碳钢试件的屈服扭矩T s和最大扭矩T b。
6.实验结束后,取下试件,观察试样破坏断口形貌,打印实验结果,关闭软件,关闭电源。
铸铁实验步骤:
与低碳钢扭转实验步骤相同。
铸铁是脆性材料,只需记录铁铸试件的最大扭矩T b,无需安装扭角测量装置。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表1. 试件尺寸
试件直径d(mm)
平均直径
d
(mm)
最小横
截面面
积
4
2
d
A
π
=
(mm2)
抗扭截面系数
16
3
d
W
t
π
= (mm3) 截面1 截面2 截面3
低
碳
钢
9.96 9.98 10.00 9.9878.19195.07
铸
铁
9.90 9.88 9.88 9.89 76.73 189.65
表2. 实验记录及数据计算
试
件
低碳钢铸铁
实验数据屈服扭矩T s= 39.98 N·m
最大扭矩T b= 89.68 N·m
最大扭转T b= 34.05 N·m
扭转屈服应力:
=
=
t
s
s W
T
4
3
τ153.73 MPa
扭转极限应力:=
=
t
b
b W
T
4
3
τ344.80MPa
剪切强度极限=
=
t
b
b W
T
τ179.5MPa
六:实验数据拟合
铸铁的扭转破坏实验,扭矩-扭角曲线如下图所示:
低碳钢的扭转破坏,扭矩-扭转曲线如下图所示:
在弹性范围内进行圆截面试样扭转实验时,扭矩与扭转之间的关系符合扭转
变形的胡克定律P GI TL /=Φ,试中,32/4
0d I P π=为截面的极惯性矩。
当试样长度l 和极惯性矩Ip 均为已知时,只要根据弹性阶段的扭矩-扭角图拟合出新的图形即可得出低碳钢的切变模量G 。
如图所示:横坐标为ΦI P ,纵坐标为TL ,即该直线的的斜率78.12GPa 即为低碳钢的切变模量。
七:实验注意事项
1.推动试验机移动支座时,切记用力过大,以免损坏试样或传感器。
2.低碳钢实验时,在安装扭角测量装置时使卡盘与V 形块的两端贴紧,保证卡盘与试样垂直。
装夹试件时先要注意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
3.夹好试样后,由于此时试样已经在受力,注意按保护键,使试样中的初始力为零或接近零。
4.进入软件前请确定试验机电源已经打开。
5.退出软件前请确定试验机电源已经关闭。
八:心得体会
1.实验前一定要预先全面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步骤,以免发生错误或者误差,刚开始我们做实验时没有预先学习,所以导致不知道V 形块和卡盘的作用,也不清楚
怎么进行实验,所以说预先学习实验非常重要。
2.在装夹试件时一定要对实验设备小心,谨慎的进行操作,防止损坏实验设备。
3.要培养自己做实验的良好习惯,做实验时要想好每一步该如何操作,要测量什么数据,要记录什么数据,以保证实验数据处理顺利进行。
4.拟合曲线所得低碳钢的切变模量与公式)1(2/μ+=E G ,有材料手册查得弹性模量和泊松比μ,计算得到材料的切变模量相差比较大,应该考虑下误差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