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墨家:墨家显然没有与上述 相关的陈述显然没有。(墨 家在治理一套乱世中的社会 改良方案中,从它的“非 攻”“非命”“兼爱”等观 念中足以了解,但在哲学方 面,它对于宇宙、人生等根 本问题上几乎都未及给出一 定的说法。)
• 道家:《老子》对本体无疑是有所说的, 而且也见到了本体原是具有复杂性的。他 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 可作证。这里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不 是在指明本体原具复杂性又是什么呢? 但《老子》哲学虽然有见于本体的复杂 性,却毕竟未见到这个复杂性原来也是可 以有序发展的,并且其中很关键的一点, 显然就在于它未能见到我们是当尊心而重 物的。就是在本体层次上的这一点点差异, 从根本上造成了道、儒二家哲学的分野。 试想,若老子已见到我们当尊心而重物, 又怎会发出“道失而德、德失而仁、仁失 而义、义失而礼”的观点?倘若他果真见 到当尊心而重物,就几乎与儒家等同了。 但他终于流于“无为、寡欲”,而“不敢 为天下先”了。这就证明道家哲学终未能 像儒家般地强调我们当作自家主人翁。
• 在这里孟子不仅仅是把两个人的思想对立起来看。更重要 的是,他点明了杨朱与墨子的思想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他 们的共同点是把自我与他人分开来看。他们的区别在于, 在看待我和他人的关系上,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以他 人为中心。
• 因此墨子所提倡的“趋利避害”,并非是损人利己的行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墨家的思想其实是将个人的小我 融入了国家这个大我之中了,当墨者在做趋利的事情时, 实际上是往大了讲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虑的,从小了讲 在企业的发展中这一“利”是有益于整个企业整体发展的 “利”。在墨家思想的指导下,遵从人性中“趋利避害” 本能,加以正确地引导,必然能够使得企业乃至整个社会 向着积极地方面发展。
• 墨家的人文精神之本身就在于实行。
“言必行,行必果”,重功而利行,是墨 家的一贯的传统。因此弘扬墨家的人文精 神就在于我们如何效法他们的实践精神, 以它的“兼爱”的实行精神做为兼爱的动 力与目标,在生活中实践兼爱,使它成为 现代社会最需要的爱。
• 三、墨家学说的实践性
• 墨子的“三表法”-----“用之”,就在于, 如果是对于人没有用处的学问,即使有 历史的依据、逻辑的思路,也不能成立, 因为他是“宗教——”刑政“——“操作” 的思路,不能落实在现世操作,一切都 无意义。为了确立墨家自己的终极的价 值理想,和其所要建立的当下的制度与 规范,墨子一系用充满工具理性色彩的 思想来维护价值理想的思想。其实就是 一种希望沟通历史依据、价值理性和实 用工具理想的方法。
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民利”是用财的标准;加费而又加于民利的事是可以做的 ;加费而不加于民利的事是不可以做的。
• 墨子还主张“节葬”,反对儒家所鼓吹的厚葬。他认为厚 葬使已经生产出来的财富被埋葬,使能够从事生产的人长 期不能参加生产,这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 墨子还用同样的理由来“非乐”,反对音乐,认为音乐的 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应该禁止
• 因此,我们组的观点认为,墨子的“趋利避害”观点符合 仁义的观点,也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
• 以人性为中心,从人性出发来开展工作,是管理的基本要 求,这是真正理解到管理的要害问题了。
第二篇
墨家与道儒二家
墨家与道家、儒家的区别:
1、在论事物的本原上 儒家:认为其便应当是一个具有复杂
性的存在。然而本体虽具复杂性, 却也不是混杂一团的,而乃是可 以有序发展的。这里最值得记取 的,就是心为主、物为辅,二者 相反而相成,从而本体也能得以 进进不息、发展不已。所以如果 我们真悟到了本体,则我们也就 应当尊心而重物,却万不能尊心 而遗物,或者唯心而遗物,又或 者唯物而遗心。
•“非命”、“天志”、“明鬼”。墨子批评当时的天命论, 认为天命论是统治者们编造出来愚弄人民的,如果相信它, 便要受苦了。
•墨子“非命”,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这 反映他所代表的平民小私有者重视物质生产以及对贵族们过 寄生生活的不满。
•墨子一方面反对天命,另一方面又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 在。在他看来天是有意志的,天的意志是衡量人世间一切言 行的尺度。天志的具体内容是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他 说:天希望“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顺着 天的意志去做,必得赏;违背天的意志,必得罚。
• 墨子说“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 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 也”(同上书,第116页)。墨家是在主张顺天之志、 敬天之意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兼相爱,交相
利”,行天所欲之义,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 而来确立人的存在定位后所肯定的人的存在价值。
墨家趋利避害思想的合理性
• 1.从人性本能的角度看
• 道家:"道说"是“无为而 无求”
• 儒家:"仁爱"是“有为而 无求”
• 墨家:"兼爱"是“有为而 有求”(说的出,做的 到)
• 与道家学说的区别
• 一,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道家则代表没落奴隶 主贵族的利益; 二,墨家的影响主要限于先秦(至少表面上如此),道家 的影响则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中国仅次于儒家的第 二大学派; 三,墨家提倡生产劳动,道家则是脱离生产劳动的; 四,墨家的影响主要限于下层社会,而道家在知识分 子中有较大影响; 五,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和"非攻”,但主要是通 过和平方法和个人行动来阻止战争;而道家则主张 清静无为,并不反对战争,且对军事思想有贡献; 六,在哲学上,墨家主要贡献是逻辑,而道家的长 处则体现在直觉上; 七,两家都对科技有贡献,都主张节欲. 八,墨家是集体主义,道家则可以说是个人主义; 九,墨家主张”明鬼”,而道家则从鬼神的影响中 跳了出来. 十,墨家为达到目的往往不惜牺牲自己,而道家则 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 十一,墨家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全部成员只服从 于”巨子”一人,而道家则没有严密的组织. 十二,墨家主张用贤能治国,道家则反对”尚贤”, 主张无为政治.
• 论实体所见上

道、儒、墨三家最基本
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曾试
图直接影响现实政治和人生,
而最大的区别,或者分野,则
也正在于各自对于实体所见有
不同,自有见、无见看,儒、
道皆有见,但墨则未见,自所
见真与不真看,则儒所见较真,
而道所见则不真。
• 3、在伦理上

儒家显然是讲伦理的,有家庭、
亲族、乡党之谊,讲“三纲五常”、
墨家思想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篇
墨家思想精华
墨家的基本思想
• “兼爱”。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实行普遍的、无差别的互 相友爱。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 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 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即“兼以 易别”。所谓“兼相爱”,就是“视人之国,若其国;视 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其身。”使彼此的利益兼 而为一。这样,“为彼,犹为己也”,就会彼此相爱,从 而达到“交相利”。
•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也是人性的本能,这种本能是生 物与生俱来的,也是生物不断向高级进化的保证。
• 对于人而言,对利和害的认识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 和价值观体系(包含对利与害的判断标准)是决定人的行 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 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 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并在社会活动中指导自己的趋利避害 行为。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 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人的高度 发达的大脑给了人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人可以更好的趋利 避害。
• 3.从义利观的角度看
• 墨家创始人墨翟极为重视利,而也是很注重义。他认为义 和利并非相互反对,而是统一的,利就是义。
• 对于辨别一个行为的义还是不义,墨子认为,唯一的根据, 即在于此行为之利或是不利。有利就是应当,而无利就是 不应当的。墨子很注重义,他曾说:“天下莫贵于义”, 又说:“义也者,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 义则乱。吾义此知义之为正也。”墨子讲义为正,也从效 果来说,就是,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故义为正,换句话 说,就是,义有利于天下,所以为正。可见墨子思想的根 本出发点是利也。
• 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在某一特定的价值判断下指 导的趋利避害行为,成功将为使这一价值判断得 到强化,不成功将使得其被削弱甚至改变,在这 样不断强化的过程中,价值观将更清晰而明确地 指导趋利避害的行为。 这就是价值观的习得过程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信息及情景 让人产生“利害”的判断并做出一定程度的趋避 反应,使得对“利害”的感知不断得到强化,逐 步溶入人的价值观中,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价值观 体系。
•2.从兼爱的深层含义角度看
•引用孟子对于墨子的思想的概括:“孟子日:“杨子为我,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 之”。
•由于杨朱把自己和天下(他人或社会)对立起来看,因此, 损害自己的利益、减少自己的快乐的事情是绝对不干的。由 于其中心思想是“为我”,所以,并不排除杨朱可以做有利 于他人的事情,当然前提是给我带来更大的快乐。与之相反, 墨子是以他人为中心的。在这里“天下”不是社会大多数人, 而是他人。为了他人的快乐,自己情愿受苦受难。“兼爱” 不是爱自己、而是强迫自己去为别人服务。在自然状态下, 没有人愿意吃苦的,没有人愿意接受痛苦。孟子给“兼爱” 的定义是很准确的:我“摩顶放踵”,我吃苦,是为了“利 天下”,为了让他人获得更大的快乐。
墨家思想中的“趋利避害”
• 不管是“兼爱”、“非攻”还是“尚贤”,我们从墨子的 基本思想中不难看出,对于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的墨者而 言,正是由于其阶级的背景,考虑问题所站的角度,因此 墨者认为只要是符合“兼相爱、交相利”,符合“趋利避 害”原则的行为都是可行的。
• 墨子的一系思想属于十分坚定的现世实用主义,他们有一 种极为实用的思路,为了‘富裕’、‘繁庶’、‘安定’ ,为了消除三大忧患,那种理想中的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 可以取消,一切围绕着实际社会的现实问题展开思索,儒 者总是说‘正其谊不谋其利,名其道比计其功’,属于理 想主义的人文思潮,而墨子一系则不同,……把思考的基 础放在现世的的合理性上”
• 我们的伟人毛泽东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话中“利 己”还是Hale Waihona Puke Baidu利人”的概念体现的就是墨子哲学的利害思想: 真正的仁义是以他人为中心的道德行为。他人的物质利益 或快乐就是我的精神的享受。用“利害”的概念来充实抽 象的仁义的概念,在以他人为中心的思想框架里,就表现 为真正的仁义,真正的道德内涵。我不能空着手去爱他人。
“贵贱有序”。
• 道家就起而反之,以为道失而德、 德失而仁、仁失而义、义失而礼, 以及礼者忠义之薄而乱之首,强调 小国寡民,虽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 不相往来,可说是反伦理的。
• 而墨家在伦理上则也是反儒家的, 比如它要反“仁爱”而倡“兼爱”, 其中被抽离掉的一个重要因素,就 是家庭乃至家族伦理。
• 4、在行为方式上
• “非攻”。墨子把非正义战争称为“攻”,反对侵略和掠 夺战争。战争对于败者而言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 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 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 有意义的行为。
• “节用”、“节葬”、“非乐”。 • 墨子反对贵族的铺张浪费,主张“节用”,他说:“凡足
• 墨家与儒家学说的区别 本质区别是代表的利益即社会 基础的不同。
墨家代表的是城市小手工业者, 小商人,自耕农以及下层官吏 的利益。
儒家代表的是传统贵族,高级 官僚以及文人的利益。
因为这些本质上的区别,使得 两者对礼教,道德和如何治理 国家有截然相反的主张。
• 也许会有学者会从儒家的进路和标准出发, 而担心墨家缺少终极关怀缺乏超越就精神, 而在笔者看来,墨子的人文精神并非没有 超越精神,更不可能说它没有对人类的终 极关怀,而只能说它没有象儒家那样仅仅 从个人内在的心性、良知上去一味地追求 内在超越和终极关怀只不过墨家的超越性 不是内在的心性超越,它不追求不可企及 的、绝对的、极端的、终极的和高调的道 德理想主义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