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李晓明工笔《雪竹双雀图》,依据宋画改编的作品

合集下载

图文教程丨李晓明《出水芙蓉图》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

图文教程丨李晓明《出水芙蓉图》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

图⽂教程⼁李晓明《出⽔芙蓉图》绘制步骤(含详细⽂字解析)《⼯笔写意视频教程》每天与您共同学习往期回顾:图⽂教程⼁李晓明《凤丹⽩》绘制步骤(含详细⽂字解析)出⽔芙蓉图吴炳(传)绢本原⼤:23.8×25.1cm简述:本幅⽆款,旧题吴炳绘,⽆据。

本画虽⼩,画得却⼗分精致⽣动。

此画系⽤没⾻法。

⽤笔轻细,敷⾊柔美,⼏乎不见笔迹,浅粉⾊的花瓣、嫩红花蕊似乎还带有拂晓时分的露珠,这正是花苞初发的最佳时刻。

粉红⾊的莲花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妍艳丽。

此图绘出⽔荷花⼀朵,淡红⾊晕染,花下亲以绿叶,叶下荷梗三枝。

作者⽤俯视特写⼿法,描绘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污泥⽽不染的特质。

《⽔上芙蓉图》临摹要诀:本作中,花瓣的描绘技法类似后世的“没⾻”法,不见勾勒之迹,渲染出花瓣既轻盈⼜腴润的质感。

画家的写实功⼒极为扎实,每⽚莲瓣的形状、⾓度、⾊泽和光感都安排得⽆懈可击。

⾄于瓣上红丝、蕊端⽴粉,也⼀⼀仔细料理,微妙之处,使⼈叹为神⼯!荷叶的画法有着作者⾃⼰独特的风格,⽯绿的表⾊下,微微露出的荷叶类似鱼鳞状脉纹均⽤淡花青勾勒后再在表层罩染头绿,若隐若现,⾮常写实。

荷叶正叶的叶筋⽤线⾮常有⼒、⼊纸三分,和花瓣的娇嫩柔美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

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绢本已经⼗分陈旧,⾊泽⼏近墨褐⾊,可事先空出花头及叶⼦部分,⽤隔夜的偏黄⼀些的、含有渣滓的赭墨⾊多次平涂为宜。

第⼀步:花头⽤极淡的墨⾊,细笔游丝描勾勒,⽤线要婉转灵动,要绵⾥藏针,中锋⾏笔为主,避免松软。

花房及反叶、荷杆等以中墨勾勒。

正叶因为⾊泽较深,⽤重墨勾勒,叶筋根部⽤笔稍粗,⾏笔笔速稍快,叶筋的线条要挺拔流畅,荷叶边缘的起伏⽤线要顺滑⾃然。

第⼆步:背景先整体刷⼀层极淡的⽶黄⾊(藤黄加朱磦加少许墨)底⾊,然后空出花头部分再将四周整体平涂淡赭墨⾊,最后再空出所有物体,将背景平涂⼀层中等浓度的赭墨⾊。

⼲后,花头平涂淡⽩粉,正叶平涂⽼绿⾊(草绿加少许胭脂),反叶和荷杆及正叶叶筋、莲蓬平涂汁绿⾊(酞青蓝加藤黄加少许朱磦)。

书画作伪手段与辨伪

书画作伪手段与辨伪

书画作伪手段与辨伪真正元人以前无论用何种手段所作的画,只要有水准,如今也是博物馆的珍品,即使明代及清代早期人之伪作,也是这种情况,因此,它们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仍有特殊地位。

然而,了解一下明代以后书画作伪手段,对于我们今天鉴识书画仍有启发。

我们把当代最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得出的一些结论辑录在此,一定能给书画爱好者些许启发。

(一)明代书画作伪的情况明代社会经济日趋发达,商品生产和交换打开新局面,主要在淮扬和苏、杭一带较为明显,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书画艺术,也随之成为商品,因此书画作伪的情况比前代增多,一时古今名家的赝品,充斥泛滥,作伪的手法各式各样。

经常见到的一种手法,是把原画改款、添款,加以改头换面。

这种现象,在明?quot;院画"和"浙派"画中屡有发现。

有些作伪者,把明代院画家的作品名款挖去,改成宋代某画家的名款,冒充宋画出售。

添款的例子如明代的一幅山水画《阔渚晴峰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无款。

画原为宣德宫廷画家师法郭熙之作,为后人挖去原款,在右下角添上郭熙伪款,企图当成郭熙的山水画。

又明宫廷画师朱端的一幅人物故事画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原画左边中上部有"朱端"二字款,下铃有印章二方。

作伪者将"朱端"二字挖去,印章也刮得模糊不清,把标签写成《宋马远弘衣渡口图》,但经过鉴定比较,其画法风格不类马远,时代风格又不相俘,详细观察,发现画上方中部铃?quot;钦赐一樵图书"朱文方印,此乃皇帝钦赐朱端的专用印章。

他人不能假借。

还有一幅马磷款的《观瀑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但从它的风格看,很明显是明代"浙派"一路画风,因而马磷款是伪造。

再如上海博物馆藏有周臣《观瀑图》轴,是件功力深厚,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后人擦去原款,画上补书唐寅诗题,抬高身价。

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在文献著录中也有过这方面的记载。

清顾复《平生壮观》卷十林良条云?quot;迩来三人(即指林良、吕纪、戴进)之笔寥寥,说者谓洗去名款,竟作宋人款者,强半三人笔也。

历代名家竹画赏析

历代名家竹画赏析

历代名家竹画赏析北宋文同墨竹图立轴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石室先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

曾官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

又受命守湖州,故人称“文湖州”。

传派即为湖州竹派,影响深远。

传世作品有《墨竹图》。

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以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浓淡相宜,灵气顿显。

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

北宋赵昌竹虫图立轴绢本设色纵99.4厘米横54.2厘米(日)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图画幽篁疏影,双钩填彩,以色之而飞,又绘天牛、螽蜥,无不刻画入微,瓜赞,相阿弥题签,天室和尚题跋。

浓淡来显叶之向背、竿之盘曲。

枝叶饱满,叶果实又仿效徐崇嗣的“没骨”画法。

设姿态多样。

另有花卉野瓜、蝴蝶蜻蜓萦绕,色浓丽而又不隐墨骨。

元顾安风雨竹图卷纸本墨笔纵25.1厘米横18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为画家暮年墨竹名作。

以浓淡墨笔画大叶竹两竿,枝干斜覆,竹叶下垂,表现了风雨中竹子的枝叶挂满雨水、纵横披离、摇曳多姿的自然形态。

用笔潇洒苍润,墨气浓重,严谨自然,劲挺有骨,悉尽笔墨之能事,清润之气扑人眉睫。

元王蒙竹石图立轴纸本墨笔纵77.2厘米横27厘米苏州博物馆藏王蒙,生年不详,卒于1385年,字叔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烦外孙。

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

明洪武初年出任泰安知州,因胡惟庸案受牵连,死于狱中。

工诗文书画,尤擅画山水,师法董巨、赵孟烦而有发展变化,自具风格,为“元四家”之一,其山水画风对明清山水画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传世作品有《林泉清集图》《春山读书图》《丹山瀛海图》《竹石图》等。

图绘丛竹和坡石,竹子枝叶疏落,坡石皴笔短促而苍劲。

疏竹布于左上方,坡石居下,中间的空白处以楷书诗题相连,起到了贯穿气息、参与构图的作用,体现出元代文人画所强调的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

此图为王蒙传世作品中较早的一件。

元吴镇墨竹谱册页纸本墨笔纵53厘米横68.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竹谱》共计二十四开,是吴镇画竹的代表作。

第5课.笔情墨韵绘珍宝+课件++2024—2025学年人美版(北京)(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5课.笔情墨韵绘珍宝+课件++2024—2025学年人美版(北京)(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故宫书画作品欣赏
双清图 恽寿平 《恽寿平双清图轴》是 清代画家恽寿平创作的 一幅绢本设色画。
故宫书画作品欣赏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是明 末清初书画家陈洪绶创作的 绢本设色画,画中为荷塘一 角,芦苇丛生,清澈见底的 水面上,一对鸳鸯相伴而游, 在它们上面荷叶碧绿似伞, 几朵红荷正绽吐芳菲。花鸟 画法工整细致,虚实相合。 荷叶的脉络、荷花的红丝及 荷柄之上的细刺都描绘得极 其生动,而水波、水草、芦 苇只以淡墨数笔勾染而成。 笔法虚实结合,使画面呈现 一种空灵润泽的感觉。
笔情 墨韵 绘珍 宝
新课导入
故宫的书画作品多是以线为 造型基础,这些线条丰富细 腻,极具表现力。欣赏、临 习故宫收藏的艺术作品,尝 试运用线条描绘故宫珍宝。
故宫书画作品欣赏
《梧桐双兔图》是中国清代画家 冷枚创作的绢本设色画,此图景 物细腻逼真,色彩和谐宁静,具 有光影的效果和体积感,是受西 画影响的中国画作品。
故宫书画作品欣赏
九兰图 清 恽寿平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知识拓展
课堂小结
笔情 墨韵 绘珍 宝

江寒汀《孔雀图》赏析

江寒汀《孔雀图》赏析

6月号·书画艺术/9名作赏析SHYS《孔雀图》 江寒汀 纸本设色136cm×68cm析江寒汀(1903-1963年),江苏常熟人,现代杰出画家,工花鸟,尤擅描绘各种禽鸟。

《孔雀图》,是画家花鸟作品中的精品,代表了典型的寒汀构图。

只见,图中岩石嶙峋,石上两只孔雀正相向而立,其一身体右侧凝视后方,另一只也被它影响正引颈注视前方——两雀羽毛皆鲜艳夺目。

孔雀背后一株玉兰树直上蓝天,树干苍劲挺拔,树枝盘曲四展,树顶繁花满冠,一派盎然生机。

山石的周围开满了各色山花,似乎想与美丽的孔雀一比高下。

画家以没骨法写意两雀,用笔大胆从容,干脆利落,清疏雅淡,不但造型准确而且设色雅丽。

另外,两雀居中居上各种山花居周围的构图法,更显画家匠心——既突出了主题,又构成了稳定均衡的画面。

画家写意花鸟画的造诣高超,从此图中足见画家写意花鸟画精妙高超的表现能力及清新雅致、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此外,此幅图作中画家运用了多种技法,使孔雀形神俱备栩栩如生。

整个画面充满了春回大地鸟语花香幸福祥和的景象,而两雀相依相偎同视一方的神情,更令人忍不住生出无限遐想——它们是在共同欣赏这美好春光展望幸福未来?还是在那不远的地方,正有几只它们的子女正在草地上逐食嬉戏?从那平静、爱怜的眼神中,也许二者都有吧!如此温馨的一幕,又怎能不让人心动呢。

的确,这不仅是画家花鸟作品中的代表作,也是现代花鸟画坛中的精品佳作,不但极具欣赏价值,更极具艺术价值。

江寒汀《孔雀图》赏析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老年教育(书画艺术)英文刊名:Education Journal for Senior Citizens年,卷(期):2014(6)引用本文格式:伊名江寒汀《孔雀图》赏析[期刊论文]-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14(6)。

李晓明工笔牡丹技法解析(DOC)

李晓明工笔牡丹技法解析(DOC)

《李晓明工笔牡丹技法解析》工笔牡丹设色技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工笔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典型的艺术特征逾越于其他绘画艺术,像一枝绚丽的花朵盛开在中国画坛之上。

工笔花鸟则是工笔画的一个重要科属,起源于盛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元时期。

而这本书中则介绍了工笔花鸟画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笔牡丹。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牡丹1990年被定为中国的国花,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观赏性花卉。

笔者从事工笔牡丹的绘制20多年,曾多次赴洛阳、菏泽、亳州等地为花写照,勤观古今工笔牡丹名作,笔耕不缀,对工笔牡丹的绘制略有心得。

特编辑此册工笔牡丹设色技法,供喜爱工笔牡丹的朋友们研习借鉴基础技巧篇一、关于用线工笔画中,线是画面的灵魂。

我们在评论到某个画家的工笔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画家的笔力不错。

”那么,究竟什么是“笔力”呢?所谓的“力透纸背”又该如何理解?绘画或书法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视觉艺术”,所谓的“力度”其实就是画面上的线条带给人们的一种视觉联想。

譬如:铁线描就比游丝描感觉凝重、斧劈皴就比披麻皴感觉有力、苍涩的线条就比光洁的线条感觉粗糙。

传统绘画中,各种笔力的运用来源于持之以恒的训练,来源于画家对纸张颜料性能的掌握,来源于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

而当代画坛肌理盛行,也就是将创造这种视觉效果的技巧步骤化、技术化了而已。

这种带有制作意味的技巧难度,显然要低于传统的笔墨技巧难度。

所以,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锻炼好自己的线条能力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用线,首先要考虑中锋,只有中锋行笔,笔锋才会始终在笔划的中央行进,所以中锋画出的线条两边都是光洁的,线的顺滑和力量感觉都较好。

侧锋的线则如图谱所示,一边光洁一边毛涩,其力度感觉较之中锋线条相比要单薄许多。

只有在一些需要皴擦的部位或者是特殊的场合才会用到侧锋线条。

李晓明----百花白描画稿

李晓明----百花白描画稿

李晓明----百花白描画稿
定期发布各种【工笔图文教程,名家作品展示,会员作品,国内工笔画展,工笔视频教程,文字教程,】等活动消息。

四条屏-001(牡丹太平、荷花鹭鸶)四条屏-002(翠竹绣眼、葵花鹦鹉)麻雀翠竹荷花翠鸟图翠竹太平鸟牡丹昆山夜光牡丹大山雀牡丹玉芙蓉梨花梨花蛱蝶桃花凤尾蝶富贵竹兰花粉蝶牡丹羊脂白鲤鱼玉兰灰喜鹊猪笼草荷花翠鸟荷花千瓣莲牡丹金琉璃牡丹赵粉牡丹洛阳春牡丹状元红鸳鸯睡莲荷花水草紫藤绶带牡丹二乔荷花绿翠鸟牡丹蛱蝶梅花八哥图牡丹凤丹白月季临宋竹鸠图梅竹双雀(临宋)石榴黄鹂(临宋)牡丹翠竹牡丹白头翁苹果花蜜蜂梨花蜜蜂荷花水草浮萍牡丹青龙卧墨池花蓝图(临宋)八哥枯树(临宋)荷花扇面牡丹寿带鸟红荷绿翠牡丹双蝶金合欢山雀竹雀图(临宋)。

宋代花鸟画家和作品

宋代花鸟画家和作品

宋代花鸟画家和作品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在贵族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上中上阶层的需求及工艺装饰,也促使了花鸟画的发展和活跃。

涌现出大量技巧高超的名手,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就达一百余人,如北宋的黄居寀、赵昌、崔白、吴元瑜,南宋的李安忠、林椿、李迪、毛松等都在艺术上各有独诣专长。

花鸟画家继五代之后,仍坚持身临自然深入观察花鸟的情态,作为创作构思的基础,技巧上有多方面的创造。

代表作有黄居寀的《山鹧(zhè)棘雀图》。

北宋真宗时期四川赵昌以画色彩明丽的折枝花果著名,他每于清晨朝露未干之际,观察花卉妍艳之态并执笔调色图写,生动逼真,被誉为"与花传神"。

画家们熟悉动植物结构形态。

《图画见闻志》论及花鸟画,提出应了解"四时夏侯,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萼(è,花瓣下的小绿叶)后先及翎毛诸禽形态名件"。

精密不苟的工笔花鸟攀上新的高峰,水墨写意也开始发展,两宋文人画家文同、扬补之、赵孟坚及僧人法常都有不同贡献。

宋人不仅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而且从中表现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把自然属性与道德品格相联系,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

崔白与宫廷花鸟画之变两宋宫廷画院中花鸟画创作一直非常活跃。

北宋前期,黄筌之子黄居寀在画院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表现的宁静平和、细腻艳丽的"黄家富贵"之风,成为宫廷花鸟画的标准。

突破这种成规的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崔白,字子西,今安徽人,活动年代在仁宗、神宗之际,工画花竹翎毛,尤以画带有野情野趣的败荷凫雁驰名,也能画佛道人物及山水。

《双喜图》《寒雀图》崔白善于表现在不同季节自然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变化及相互关联,如《双喜图》中在肃杀秋风中飞鸣的山鹊和被惊扰的野兔;《寒雀图》中,严寒气候中依缩枯枝的麻雀等。

崔白"性疏阔度",画风"体制清赡",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特别是画败荷、苇岸、芦汀、寒塘、秋江、烟波中的野禽鹭鸶尤有创造。

李晓明《牡丹十二钗》欣赏,以及十二种牡丹绘制步骤和讲解,美得各有千秋,太惊艳了!

李晓明《牡丹十二钗》欣赏,以及十二种牡丹绘制步骤和讲解,美得各有千秋,太惊艳了!

李晓明《牡丹十二钗》欣赏,以及十二种牡丹绘制步骤和讲解,美得各有千秋,太惊艳了!李晓明工笔牡丹十二钗作品的规格为:40×38cm×12张品种命名依次为:玉楼点翠、飞艳红装、银粉金鳞、紫烟暖玉、瑶池贯月、花中魁首、火炼金丹、冰肌玉骨、雪映桃花、金背大红、蓝海碧波、璎珞宝珠。

玉楼点翠背景:1、用水色淡墨绿平涂三四次,表现石色的厚重得先有水色打底。

2、再加头绿平涂三次,花头:1、平涂淡白粉,2、花辨统染和分染草绿色,3、根部墨绿色分染,4、提染白粉,第一遍淡面积大,第二遍浓面积小,最亮的反辨等处提染三次。

花房:平涂汁绿,分染草绿和墨绿色(花茎与萼片同此法)正叶:1、平涂草绿。

2、统染花青。

3、分染花青墨,要染足。

4、亮面提染头绿。

5、罩染薄头绿(或薄翠绿)。

6、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

7、中墨复勾三根筋。

8、胭脂复勾中间的主筋。

反叶:1、平涂汁绿色。

2、统染草绿色。

3、分染墨绿色。

4、提染四绿。

草绿复勒并勾勤细叶脉(或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

叶梗:正面:平涂草绿。

侧面:平涂汁绿托叶:1、平涂汁绿。

2、根部统染草绿。

3、尖部分染朱磦。

4、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花蕊:浓白粉点蕊勾花丝,淡曙红勾蕊线。

飞艳红装背景:赭石+少量白粉平涂七、八次左右花头:平涂淡粉红色,浓曙红多次统染和分染,花辨根部暗红小面积提染,亮面提染白粉,面积小而浓。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和分染花青墨,亮面提头绿和罩染翠绿,中墨复勒三根筋,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胭脂复勒主筋。

反叶:平涂汁绿,统染草绿,分染墨绿,亮面提染四绿,草绿复勒并勾勒细叶脉,(或淡胭脂复勒和勾细叶脉)花蕊:浓粉黄色点蕊银粉金鳞背景:翠绿+三青平涂七、八次左右花头:平涂淡白粉,统染和分染曙红多次,要染足,暗部小面积提染胭脂,亮面提染白粉。

正叶:平涂草绿,统染花青,分染花青墨,再次罩染翠绿,桔黄色提染亮面,中墨复勾三根筋,淡墨(或花青)勾细叶脉,胭脂复勾中间的主筋。

古代花鸟画中的雪竹意象

古代花鸟画中的雪竹意象

古代花鸟画中的雪竹意象作者:蒋瑜菡来源:《大观》2020年第02期摘要:竹子作为最能体现文人气节以及品质的自然物象,最受文人画家的欢迎,因此从古至今表现竹子的作品不计其数,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

而雪竹作为竹子的一种自然状态,更是有其特殊的表现寓意。

雪景中的竹展示给人的是凌寒不屈的高尚品质,这一品质赢得了很多文人画家的欣赏,使其对雪竹的表现手法的探索乐此不疲。

文章对中国古代花鸟画中表现雪竹的作品以及对雪竹意象的表现手法进行罗列和赏析。

关键词:雪竹;文人气节;意象;花鸟画从为数众多的古代花鸟画及其相关研究来看,竹子是最受欢迎的花鸟画题材之一。

竹子所代表的品质是凌寒不屈、坚定挺拔,所以文人墨客们非常乐意以竹为主题来进行艺术表达和创作。

据统计,就《宣和画谱》中所列的三大门类中,单画有“雪竹”作品的就占了很大一部分。

雪竹作为在特定环境下的竹子,一直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画表达意象之一。

一、雪竹意象塑造的自然和历史背景(一)自然背景下的雪竹中国是个拥有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而中国画作为中国所特有的绘画种类,其绘画表现与文化背景和环境紧密相关,中国山水画有着深刻的道家思想的影子,而中国花鸟画也尊崇道法自然的说法,所有入画的素材首先都必须是真实存在,艺术家们再加以个人的不同的艺术感觉进行加工创作,把自己的审美感受用不同的形式和表现手法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观念中非常崇尚自然,画家在创作时往往触景而发,享受自然物象对于他的内在情感的那一份最初触动,再把他心中的那一份最初触动用画笔表现出来。

对雪竹意象的塑造,首先其必须是客观实在和存在的,即是自然界中的雪中之竹。

在古人的眼中,雪竹大概有两种含义,一是竹种名,二是雪天之竹。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更熟悉的肯定是自然界的雪天之竹,它们在雪中展现了傲然之姿,也体现了铮铮傲骨。

(二)中国画历史背景下的雪竹在唐代中期以后,士大夫追求的是高远淡泊的人生态度,这种艺术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美术史。

李晓明临宋代工笔小品50图!供广大的工笔画爱好者赏析

李晓明临宋代工笔小品50图!供广大的工笔画爱好者赏析

李晓明临宋代工笔小品50图!供广大的工笔画爱好者赏析“厚积薄发”,是我个人所喜欢的发展方式。

对传统院体工笔的推广,也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故而,我从多年来的临宋作品中,精心挑选了40张临本,每张作品还在原作的扫描电子图中截取了4张高清局部图,并对原作做简单概述,整理成文,供广大的院体工笔画爱好者赏析。

(李晓明) 李晓明《临宋雪树寒禽图》宋,李迪,《雪树寒禽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15.2厘米,横:52.8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图写竹叶覆雪,轻染薄雪的棘树上,栖息着一只伯劳。

山坡以粗笔勾出,写一丛衰草,更添雪意。

双钩写竹、树干,敷色渲染。

雀鸟以没骨及钩勒相结合绘出,写实生动。

此画是作者晚年的精心之作。

高清局部图▼李晓明《临宋枇杷绣羽图》《枇杷山鸟图》是传为南宋林椿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纵26.9cm,横27.2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枇杷山鸟图》中,硕大的枇杷叶和成熟的果实,在盛夏的阳光中金碧璀璨,闪烁着诱人的魅力。

俊俏的小鸟立于枝上,伸着尖细锋利的嘴巴,紧瞅着爬在枇杷上的蚂蚁,生动细密的构图,使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作者以精雕细刻的画笔,对花果、鸟、虫的形象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小鸟娟秀的形态,光洁的羽毛和那炯炯有神的紧盯蚂蚁的眼睛,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就是小如针孔的蚂蚁,它的头尾足须都画得清晰可见,说明了作者扎实的写生功力。

高清局部图▼李晓明《临宋吉祥多子图》南宋,鲁宗贵,《吉祥多子图》,绢本设色,24x 25.8 cm,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吉祥多子图》又名《橘子、葡萄、石榴图》。

这是一幅少见的有确切题款的南宋作品。

画面的中央堆满了橘子、葡萄和石榴,在中国传统风俗中,这三种水果均有吉祥的寓意,石榴、葡萄是多子多孙之意,中国古代以多子孙为福,多子多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桔”“吉”古音相谐,故为吉利吉祥之意。

高清局部图▼李晓明《临宋争禽图》宋,佚名,《争禽图》是一幅水墨设色绢本画,纵:23.5厘米,横:26.67厘米,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李晓明工笔牡丹作品与白描作品欣赏,画友必看!

李晓明工笔牡丹作品与白描作品欣赏,画友必看!

李晓明《富贵天香图》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李晓明《富贵天香图》2012年作构图解析:这是一张四尺中堂作品,采用了全景式构图。

这种构图,也是明清以后,大幅工笔花鸟作品中,最常采用的构图形式之一。

所谓的“全景式”,就是画面的内容基本包含了地面、花卉、禽鸟、坡石等基本元素,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不再像小品或条屏作品那样大多是“折枝式”取景。

传统作品中,较为典型的有宋代赵佶的《梅竹聚禽图》、李迪的《雪竹寒禽图》;明代吕纪的《桂菊山禽图》、边景昭的《三友百禽图》等。

后世所常见的“中堂画”,大多数都是全景式构图,如清代马逸《国色天香》,近代俞致贞所绘的《百花争妍》、《耄耋长寿》、《长寿永昌》等等。

全景式构图,重在大场景的描绘,重在画面整体气势的体现。

所以,画面的重心通常处于画面的下方。

构图也大多以正反“C”形为主,条屏构图中最常采用的“S”形构图在全景式画幅中采用较少。

即使是有着“S”形的气脉走向,通常也会夸张下方的弧形而将“S”上部的弧形加以弱化。

展开剩余86%本作的构图也是如此。

通过构图示意图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本作的主要动态线,就是主线一、二,主线三只是起着衔接、丰富“C”形的作用。

画面的整体构图虽然很简单概括,但是,穿插其中的几组叶片和花苞以及坡石后方的杂草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功用。

例如,辅线一和二就分别起着打破主线一的功用,而辅线三却又和主线一方向一致,但是长短粗细却并不相同,起着强化主线一气脉走向的作用。

随后,在主线一和辅线三之间,支线一和四又横向生出,对主线一和辅线三之间的平行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分割。

作为支线二的牡丹老干,则起着支撑起主线三的作用,虽然描绘面积短小,却有着极强的支撑力。

作为整体走向左倾的杂草也就是支线三,更多的还是呼应着主线二。

需要注意的是,本作的“承”点有两处,这和传统的、典型的“S”形构图有所不同。

这也是“C”形构图,尤其是“C”形全景式构图的一个重要特点。

步骤一:花头基本以细铁线勾勒,叶子则以钉头鼠尾描勾勒。

名家画荷:李晓明工笔荷花37张,百看不厌!

名家画荷:李晓明工笔荷花37张,百看不厌!

名家画荷:李晓明工笔荷花37张,百看不厌!
李晓明,安徽巢湖人氏。

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杨柳青画社独家签约作者、河北美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安徽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50余本工笔画相关专著。

李晓明老师致力于工笔画的教学,在网络上无私地分享了很多教程,衷心感谢李晓明老师对国画艺术的大力支持和推荐!
在李晓明老师的笔下,荷花风情万种:盛夏的莲池,浴沐在一片沁人的绿意里。

鲜碧、茂密的莲叶,迎风舒卷摇曳,朵朵红莲、白莲亭亭玉立,散发醉人的清香……以下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想了解更多李晓明老师的作品与教程,可以去中国工笔画论李老师的主页。

工笔画,古代绘画,崇尚写实,求形似,是以工整者多;至唐王维创水墨画法,尚意轻形,题材由人生转变为描写自然,大致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因而画法有工笔与写意之分。

在工笔画中,线是画面的灵魂。

我们在评论某个画家的工笔作品时,经常会说:“这个画家的笔力不错”。

那么,究竟什么是“笔力”
呢?所谓的“力透纸背”又该如何理解?
绘画或书法归根到底是一种“视觉艺术”,所谓“力度”其实就是画面上的线条带给人们的一种视觉联想。

譬如,铁线描比游丝描感觉凝重,斧劈皱就比披麻效感觉有力,苍涩的线条就比光洁的线条感觉粗糙。

各种笔力的运用来源于学习者持之以恒的训练,对纸张、颜料性能的掌握,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

当代画坛盛行肌理制作,这是将视觉效果的技巧步骤化、技术化而已,这种带有制作意味的技巧难度显然要低于传统的笔墨挂巧。

.所以,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锻炼好自己的线条能力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中国绘画名品 徐熙雪竹图 文同墨竹图

中国绘画名品 徐熙雪竹图 文同墨竹图

目录分析
《中国绘画名品》编 委会
导言
徐熙雪竹图 文同墨竹图
作者介绍
这是《中国绘画名品·徐熙雪竹图 文同墨竹图》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中国绘画名品·徐熙雪竹图 文同墨竹图》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国绘画名品·徐熙雪竹图 文同墨竹图》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中国绘画名品·徐熙雪竹图 文同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作品
文同
雪竹
分段
中国
徐熙
绘画

徐熙
名品
导言 雪竹 图
内容摘要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书法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 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 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 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 者介绍、辑封、作品简述、分段解析、递藏八个部分。本稿为《中国绘画名品》之徐熙《雪竹图》、文同《墨竹 图》。这两图在技法和境界上迥然不同,《雪竹图》描绘的雪后的窠石枯竹的全景景象,谢稚柳认为是徐熙独特 的“落墨法”绘成,而《墨竹图》以墨笔作画,开文人画竹之法门。因此将两幅合而为一册。
谢谢观看

李晓明工笔牡丹《独占韶华》,附多张高清细节图。

李晓明工笔牡丹《独占韶华》,附多张高清细节图。

李晓明工笔牡丹《独占韶华》,附多张高清细节图。

李晓明《独占韶华》【新作】作者简介李晓明,安徽巢湖人氏,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杨柳青画社独家签约作者、河北美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安徽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50余本工笔画相关专著。

画家微信:gongbi1972 网址:作品介绍《独占韶华》尺寸:40×133cm 材质:云母熟宣时长:35小时年代:2015年07月作者絮语本作为重绘作品。

这张作品更早的一个版本是前年绘制的,曾经参与了我去年的工笔牡丹七城市巡回展并且也在杨柳青的我的个人工笔牡丹作品集中发表过。

这张作品的风格我比较喜欢,尤其是淡青绿色的底色搭配很养眼。

但是上一个版本中背景就只是单纯的烘染,其中并没有描绘任何物体。

所以,最终的成品图虽然效果还可以,但是,总是觉得画面有一些空荡荡的感觉。

所以,这一次重绘时,特意采用了类似写意的没骨手法将背景中增加了一些虚虚的竹叶。

没骨的轻灵和工笔的厚重相互映衬,让画面的生趣得以体现。

另外,在上一个版本中绘制的两支相思鸟,其中左下的那个造型不很满意。

这次索性改成了一支白芙蓉鸟注视着两只蜜蜂,观众视线的“牵引感”可能会更强烈一些吧。

因为是重绘作品,所以也就没有扫描步骤图了。

上一个版本的绘制步骤图及详细文字解释,出版社都已经出版过。

同时等大的白描画稿,也同时出版了相应的白描专集。

大家可以自行去中国工笔画论坛的官方店()查阅。

局部欣赏中国工笔画论坛微信公众平台id:中国工笔画论坛网址:定期发布各种【工笔图文教程,国内工笔展赛,论坛书画竞赛,组织写生观摩,工笔教学培训,名家作品展示,书画电子期刊】等活动消息。

李晓明《富贵天香图》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

李晓明《富贵天香图》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

李晓明《富贵天香图》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李晓明《富贵天香图》2012年作构图解析:这是一张四尺中堂作品,采用了全景式构图。

这种构图,也是明清以后,大幅工笔花鸟作品中,最常采用的构图形式之一。

所谓的“全景式”,就是画面的内容基本包含了地面、花卉、禽鸟、坡石等基本元素,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不再像小品或条屏作品那样大多是“折枝式”取景。

传统作品中,较为典型的有宋代赵佶的《梅竹聚禽图》、李迪的《雪竹寒禽图》;明代吕纪的《桂菊山禽图》、边景昭的《三友百禽图》等。

后世所常见的“中堂画”,大多数都是全景式构图,如清代马逸《国色天香》,近代俞致贞所绘的《百花争妍》、《耄耋长寿》、《长寿永昌》等等。

全景式构图,重在大场景的描绘,重在画面整体气势的体现。

所以,画面的重心通常处于画面的下方。

构图也大多以正反“C”形为主,条屏构图中最常采用的“S”形构图在全景式画幅中采用较少。

即使是有着“S”形的气脉走向,通常也会夸张下方的弧形而将“S”上部的弧形加以弱化。

展开剩余86%本作的构图也是如此。

通过构图示意图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本作的主要动态线,就是主线一、二,主线三只是起着衔接、丰富“C”形的作用。

画面的整体构图虽然很简单概括,但是,穿插其中的几组叶片和花苞以及坡石后方的杂草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功用。

例如,辅线一和二就分别起着打破主线一的功用,而辅线三却又和主线一方向一致,但是长短粗细却并不相同,起着强化主线一气脉走向的作用。

随后,在主线一和辅线三之间,支线一和四又横向生出,对主线一和辅线三之间的平行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分割。

作为支线二的牡丹老干,则起着支撑起主线三的作用,虽然描绘面积短小,却有着极强的支撑力。

作为整体走向左倾的杂草也就是支线三,更多的还是呼应着主线二。

需要注意的是,本作的“承”点有两处,这和传统的、典型的“S”形构图有所不同。

这也是“C”形构图,尤其是“C”形全景式构图的一个重要特点。

步骤一:花头基本以细铁线勾勒,叶子则以钉头鼠尾描勾勒。

明代画家吕纪花鸟画作品《四喜图》高清大图赏析

明代画家吕纪花鸟画作品《四喜图》高清大图赏析

明代画家吕纪花鸟画作品《四喜图》高清大图赏析绢本绘四只喜鹊,有报喜传福之意,是具有吉祥性质的花鸟画。

画这类题材一般是有为皇帝祝福或祈福的目的。

《四喜图》属于他的接近北宋院体画经典的工笔重彩画类型,是比较正统的宫廷画风格,寓意吉祥,设色浓丽,用笔工致,具有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趣味。

吕纪,(1477~?)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

以花鸟画著称,初学边景昭工笔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响,后临仿唐宋诸家名迹,遂自成一体,独步当代。

其花鸟画风呈两种面貌,一作工笔重彩,精工富丽,多绘凤鹤、孔雀、鸳鸯之类,辅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气。

另一类为水墨写意画,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

他亦兼善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马远、夏圭画法。

他的花鸟画风在当时宫廷内外影响甚大,继承者不乏其人。

吕纪是明代画家,历经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三代,官至锦衣卫指挥使。

吕纪擅画临古花鸟,初学边景昭,后研习唐宋诸家名作,继承两宋“院体”,以工笔重彩,又在水墨写意方面受林良影响。

擅花鸟、人物、山水,尤以花鸟著称于世。

吕纪的花鸟绘画,水墨淋漓,气势宏大,甚至是日本屏风画的来源之一。

明弘治年间,入值仁智殿,官至锦卫指挥使,是明代与边景昭、林良齐名的院体花鸟画代表画家。

其绘画风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水墨为主略淡彩,用笔较为豪纵,另一类则是设色浓丽,用和工致,具有富丽的宫廷装饰趣味。

吕纪由水墨淡色画转为工笔重设色画,更直接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不同皇帝的不同口味,具体说来就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欣赏口味不同于他的父辈成化皇帝朱见深,从而造成了吕纪多画凤凰、雉鸡、仙鹤、孔雀、鸳鸯之类,杂以花木草石,具有生气。

工笔着色与水墨写意能,并善于将两体结合。

吕纪初学唐宋各家和同时代的边景昭,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的花鸟设色鲜艳,生气奕奕,被称为明代花鸟画第一家。

据说吕纪在画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对皇帝劝谏,皇帝知其用心,曾说:“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

画竹禽哪家强

画竹禽哪家强

画竹禽哪家强竹禽图北宋赵佶绢本设色 33.8x55.4cm 大都会美术馆藏山崖之侧,绿竹枝头有双鸟栖止,顾盼有情怡然自得。

竹叶以细笔双勾画出并涂以石绿,布置得疏密有致。

劲健的笔墨写竹枝,鲜明自然,毫无拘板之感。

二雀所绘精致曼妙,又以生漆点睛,隐然隆起于绢素。

此图合墨笔及工笔重彩画法于一体,具有典丽优雅的情致,是北宋院体花鸟画中的上乘之作。

瞧,眼睛鼓鼓的,是一滴生漆!雪树寒禽图南宋李迪绢本设色 52.9x116.1cm 上海博物馆藏暮雪,寒柯,灰伯劳,雪叶纷纷,轻覆竹叶。

此图并未叙事,灰伯劳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卧在荆棘枝上做一只美鸟,描绘精妙写实而不呆板,生气十足。

枝柯坚实有力,用笔提按有致。

弹雪的火候也把控得恰好,气氛轻盈而不做作。

雪竹寒禽图南宋佚名绢本设色 24.3x25.7cm 台北故宫藏枯柯,竹枝,鸟雀,片片落雪。

一只肥啾被同伴排挤嫌弃,几种画面元素,俨然已成套路。

竹雀图南宋佚名绢本设色 24.1x23.4cm 德国国立民族博物馆藏别说了,这两只都很肥。

暮雪寒禽图南宋马麟绢本散页设色 27.6x42.9厘米仍是暮冬之际,岩壁下白雪覆盖著荆棘与翠竹,一对黄尾鸲相依避寒。

通幅色泽沈厚,笔墨苍润稳健,为其粗笔风格的作品,作者充分地掌握住一份寒冷中详和宁静的气氛,再配上诗句,更表现出了诗文因画而生,画因诗文而意足的旨趣。

竹鸠图南宋李安忠绢本设色 25.5cmx27cm 台北故宫藏一只超肥的楔尾伯劳鸟静栖于荆棘枝上,描绘十分精致谨实,静而不呆,蓬松软绵。

图中用笔一气,勾画严谨而略带写意,提按有致,鸟爪、荆棘、竹叶用笔没骨味很浓,谨写相谐。

梅竹寒禽图南宋林椿绢本设色 24.8x26.9cm 上海博物馆藏此图画翠竹寒梅,残雪未消,寒雀剔羽枝头,栩栩如生。

梅枝用苍劲顿挫的皴笔画出,竹用劲细的墨笔双勾后染色,寒雀用细毫写羽毛,梅花用粉晕染而成,意韵清拔隽逸,是南宋小品画的佳作。

竹树驯雀图南宋佚名绢本设色 24.8X24.8cm 台北故宫藏梅竹戏禽图南宋佚名绢本设色 25.7x26.8cm 大都会美术馆藏绘梅竹枝上三只雀鸟栖息,枝上绿萼梅正绽放,二只麻雀正走神,低枝上一只似乎正在啄自己的爪子,形神毕肖,顽劣可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李晓明工笔《雪竹双雀图》,依据宋画改编的作品。

李晓明《雪竹双雀图》【新作】1
作者简介李晓明,安徽巢湖人氏。

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杨柳青画社独家签约作者、河北美院客座教授、安徽省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杨柳青画社、安徽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有50余本工笔画相关专著。

微信:gongbi1972 网址:作品介绍《雪竹双雀图》尺寸:35×32cm 材质:云母熟宣时长:20小时年代:2015年08月作者絮语很多初学者,对牡丹荷花之类的色彩鲜艳、民俗风格比较明显的作品比较感兴趣,会不厌其烦的反复临习。

但是在学习宋画的时候却感觉泛泛,很难提起兴趣进行深入的研究。

主要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流传至今的宋画作品大多色彩灰暗,有的画面甚至色彩剥蚀严重,很难去推敲出原画的神采。

这一点,也和初学者的审美修养没有提升到相应的水准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在于各大专科院校包括美院
以及专攻工笔花鸟画的专业、职业画家的心中,宋画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

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宋代的院体绘画,是我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巅峰。

” 那么,宋画到底好在哪里呢?我本人从事职业画家这个职业已经有很多年了,大约在1999年的时候就开始正式入行。

初期的时候,和很
多初学者一样,只是喜欢描绘一些色彩艳丽、造型饱满、画风明媚的题材,有一个阶段,专门给新加坡那边绘制了一大批的“风水工笔画”,花红叶绿,绿叶,要绿到仿佛用绿色的
油漆刷过一般。

红花,也绘制到红的让人接近于窒息的感觉。

这个时期的一些作品,虽然在东南亚的市场上反响还算不错。

但是,画面的整体风格总显得过于艳俗,色彩上不够沉稳,火气重,粉气足,很缺乏含蓄典雅的艺术美感。

从2006年开始,我针对自己的不足,重点的、有规划的系列临摹宋人作品。

就是这几年,哪怕事情再忙,我也会固定的抽出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临摹宋画。

十年来,收获是非常大的。

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从网上找到我2006年以前的作品,和现
在的作品相比较一下,即使是重彩作品,前后的绘制水准差异是非常巨大的。

宋画的好,主要还是体现在造型生动、
构图优美、设色精细、气息沉稳、描绘精微这几个方面。

尤其是画面中时刻洋溢的“书卷味”和“静谧”的气息,是后代的画家们很难达到的。

而且,从古流传至今的宋画,因为年代悠久的缘故,画面大多呈现一种古旧纸绢的“古铜色”,画面其
上的线条及色彩,也在很多时候,由于时光的流逝,逐渐的磨蚀,不火不燥,温文尔雅,读起来有如陈酒,回味无穷。

所以,有志于在工笔花鸟这条道路上继续跋涉的画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特别需要抽出一段时间来重点的研究学习宋元的院体画风。

临宋不是制作假画,“学以致用”是最为关
键的。

我们要在学习宋画的过程中,将所感悟到的画面气息,所学习到的绘制技巧能巧妙的引入到自己的原创作品中去。

本作的原图,是传为宋代赵佶的一张作品《腊梅双禽图》。

本图就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改编,以宋人的气息入画,糅合而成的一张新“院体花鸟”。

局部欣赏绘制步骤中国工笔画论坛微信公众平台id:中国工笔画论坛中国工笔画论坛网址: 定期发布各种【工笔图文教程,国内工笔展赛,论坛书画竞赛,组织写生观摩,工笔教学培训,名家作品展示,书画电子期刊】等活动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