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与座椅与作业空间设计

合集下载

工作空间设计

工作空间设计

图a 可调节高度的工作桌
作业空间设计
3.容膝空间
与手操作相比,脚操作力大,但精确度差,且活动范围较小, 一般脚操作限于踏板类装置。
正常的脚作业空间位于身体前侧,座高以下的区域,其舒适的 作业空间取决于身体尺寸与动作的性质。容膝空间最好有200mm 以上,容足空间最好达到150×150mm以上。
4.垂直作业面范围
作业岗位的设计
——岗位选择分析
②立姿作业岗位
是为从事中作业、重作业以及坐姿作业岗位的设计参数和工 作区域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而组织的。因而下列基本特征是选 用立姿岗位的依据。 ①当其作业空间不具备坐姿岗位操作所需的容膝空间时。 ②在作业过程中,常需搬移重量超过4.5 kg物料时。 ③作业者经常需要在其前方的高、低或延伸的可及范围内进 行操作。 ④要求操作位置是分开的,并需要作业者在不同的作业岗之 间经常走动。 ⑤需作业者完成向下方施力的作业,如包装或装箱作业等。
图a 男子上肢水平面作业区域
作业空间设计
2.工作面高度
进行作业场所设计时,作业面高度是必须选择的要素之一。作业面如 太低,则背部过分前屈;如果太高,则必须拾高肩部,超过其松弛位置, 引起肩部和颈部的不适。
作业面高度的确定应遵从下列原则: ①如果作业面高度可调节,则必须将高度调节至适合操作者身体尺度 及个人喜好的位置。 ②应使臂部自然下垂,处于合适的放松状态,小臂一 般应接近水平状 态或略下斜;任何场合都不应使小臂上举过久。 ③不应使脊椎过度屈曲。 ④若在同一作业面内完成不同性质的作业,则作业面高度应可调节; ⑤工作面可根据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避免弯曲腰部、颈部,同时防 止视力受损。
作业岗位的设计
——岗位选择分析
③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
因工作任务的性质,要求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作 业姿势来完成。具有下列特点时,建议采用坐、立姿交替岗 位。 ①经常需要完成前伸超过41cm或高于工作面15cm的重复 操作。如果不考虑人体可及范围和静负荷疲劳的特点,可取 坐姿作业岗位;但考虑人的特点,应选择坐、立姿交替岗位。 ②对于复合作业,有的最好取坐姿操作,有的则适宜立姿操 作,从优化人机系统来考虑,应取坐、立姿交替岗位。

第三章工作空间设计分析

第三章工作空间设计分析
膝空间; 5. 作业时起坐的频率等。
2020/10/21
21
• 应该尽量避免的姿势
– ① 站着不动的姿势(特别对女性); – ② 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指脊背弯曲角超过
15°); – ③ 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或半坐姿势; – ④ 经常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 – ⑤ 手臂长时间向前伸直或伸开等。
2020/10/21
– 因此,坐—立姿交替作业能吸收各自的长处, 弥补各方面的短处,应尽可能用坐—立姿交替 作业方式。
2020/10/21
20
选择人体姿势和体位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工作场地的大小、照明条件与视觉; 2. 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 3. 工作场所各种物质 (包括必需的工具、加工
材料等)的安放位置; 4. 控作台或工作台的台面高度,有无合适的容
22
3.3 作业空间设计
一、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坐姿作业空间是人坐在工作台前手能够活动到的整个三维空
间,它随作业面的高度、手偏离身体中线的距离及手举高度的不 同而变化。
其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肩关节的高度和手臂长,图 5-2为第5百分位的人体坐姿抓握活动时的空间范围,以肩关节为 转动中心的直臂抓握空间半径,男性为650mm,女性为580mm。
2020/10/21
8
4.躺卧姿势:俯伏撑卧、侧撑卧、仰卧等。
2020/10/21
9
3.1.3 人体活动空间尺度
即适应行为要求的室内空间尺度,是相对的概念,亦是 动态的尺寸。(生理需求、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
2020/10/21
10
根据室内环境的行为表现,活动空间可分为大空 间、中空间和小空间等不同的活动空间范围。
2)个体作业场所 作业者周围与作业者有关的,包括设备等因素在内的

人体工程学-工作空间设计

人体工程学-工作空间设计

工 程
工作用椅
舒适性与方便性,稳定性

多用椅
多种功能
31

5.2.2 坐椅设计细则


a、坐 高:休息用安乐椅取380-450mm,工作椅取430-500mm;

b、坐 宽:一般取430-450mm,扶手椅≧500mm;

c、坐 深:休息用椅取400-430mm,工作椅取350-400mm;
d、坐面倾角:休息用椅取19°-20°,工作椅取2.4°-6°;

两腿交叉时的膝高,使膝部可上下活动(178mm);桌下空

间的宽深应保证双腿可以自由活动与伸展,以便变换姿势,

而椅面下应缩进脚部的空间,以便自由起坐;

f、正常情况下,作业面高度应在肘部以下50-100mm。

(表5-1)
11
2.3 工作台的设计


2.3.1 设计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视觉与舒适稳定的坐姿。
人体工程学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1
第五部分 工作空间设计


内容:空间布置、坐椅设计、工作台设计、空间环境设计


1 人的作业范围

手和脚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所能触及的最大轨迹所构 成的空间范围。
1.1 有关概念
1.1.1 近身作业空间 1.1.2 个体作业场所 1.1.3 总体作业空间

c、身体的主要重量应由臀部坐骨结节承担;
d、坐椅前沿处,大腿与椅子之间的压力应尽量减少;
e、腰椎下部应提供支承,设置适当的靠背以降低背部紧张度;

人机工程学 第六章 作业空间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六章 作业空间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二节 作业区域设计
• A1—肘与肩之间距离的水平投影长度(上臂与水平面 约成65°夹角,A1=CE=180mm);
• A2—肘与拇指尖点的距离(A2=CP=380mm); • θ—上臂的水平投影与工作台边缘的夹角(0°~
90°)。
• 斯夸尔斯指出,通过左右手的移动轨迹---两条曲线的 顶端作切线,并由两切点分别向左右两边各延长25cm 所确定的区域为操作者容易操作的范围。美国海军中 的各种仪表板和控制台采用此法设计,有效的提高了 使用效率。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2、作业姿势 • 在作业中使用良好的作业姿势可使作业者时刻处于轻
松的状态。 三种作业岗位的特征
坐 姿 作 业 岗 位
西安工程大学


姿




姿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⑴ 坐姿
坐姿适用操作力和操作范围不大,精细的或需稳定连 续进行的工作。
• ① 坐姿作业特点:a、不易疲劳,适合持续时间长的工 作;b、身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适合精密作业; c、手脚可以并用作业。
• (3)功能原则:把具有相关功能的元件编组排列;
• (4)使用顺序原则:按使用顺序排列布置各元件。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3、总体作业空间
不同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构成总体作业空间。总体 作业空间不是直接的作业场所,它反映的是多个作业 者或使用者之间作业的相互关系,如一个办公室或计 算机房。
人机工程学
第二节 作业区域设计
• 三、垂直面作业区域 • 1、坐姿作业区域 • 采用法莱法则确定坐姿工作面高度 • 最大工作区域的最高点: • (N95+ F5+K5) • 正常工作区域的最高点: • (N95+ M95+ J5) • 其中,K5 为第5百分位数上肢前展长;

安全作业空间的设计

安全作业空间的设计

3、常见作业姿势 4、选择的姿势原则
力方向; 3〕工作场所各种物质 〔包括必需的工具、加
工材料等〕的安放位置;
4〕控作台或工作台的台
面高度,有无适宜的容
膝空间;
5〕作业时起坐的频率。
一、坐姿作业空间 1.坐姿作业的特点
优点
最合理的作业姿势是坐姿作 业。因此,必需坐着工作的,
宜承受坐姿的作业 就肯定要保证坐着工作。可
1〕坐姿工作面的高度
坐姿工作面的高度主要由人体参数和作 业性质等因素打算。
从作业性质来说,作业需要的力越大,则工作面高 度就应越低;作业要求视力越强,则工作面的高度 就应当越高。 b对视力强度要求较高的工作, 如微型机械和仪表的组装,准确 复制和画图等,台面高度一般选 为840±20毫米,眼睛到被观看 物体的距离为250-350毫米,能 区分直径小于l毫米的零件;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根本原则
为了使作业空间设计得既经济合理,又能 给作业人员的操作带来舒适和便利,作业 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1.总体布局和局部协调 2.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
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即以人为主体进展设 计,首先考虑人的需要,为人制造舒适的作业条件,再把有关 的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和工具等〕进展合理的排列布置。其 中考虑人的活动特性时,必需考虑人的认知特点和人体动作的 自然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应用有关人体测量数据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需至少在90%的 操作者中具有适应性、兼容性、操纵性和可达性。
安全作业空间设计
一、作业空间的概念
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包含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
作业接触空间
作业活动空间 安全防护空间
在工作系统中,人、机、环境三 个根本要素都占有用肯定的空间, 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空间 的总和,就叫作业空间。

现场工位精益设置

现场工位精益设置

现场工位设计工位设计既直接影响产品生产的节奏,也影响产品的流动。

在生产现场,为了完成某一工段的工艺加工,需将该工段分为几个不同的位置加工,而这些不同的加工位置即称为工位。

1.精益工位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出于对产品工艺的考虑,企业管理者将工序设计为不同的工位。

因此有人将工位理解为工作岗位。

那么,工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位置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早期制造业中,只有简单的工序划分,每人单独完成一个工序,也就是说一个工序里只有一个工位,每位员工成为该工序不可或缺的成分。

在企业中由于单个工序流程较多,若仅由一个工位来完成,往往会造成很多浪费。

单工位作业不仅动作复杂,而且也常常因为某个环节的遗漏或者错误,造成整体工序的失败。

20世纪初,美国人亨利·福特对工厂内某个工序进行专业化分工。

在初期阶段,他发现仅一个生产单元的工位多达7882种。

最后经过多次实验,终于确定了合理的工位分布,最后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1)每一个工位都是整体生产的基础。

工位是整体生产流中的最小单位,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基础。

工位不仅是组成整条生产工艺的重要补充,而且也是支撑整体生产流动的重要环节。

只有产品能在每一个工位上正常流动,才可以使整体生产流程顺畅。

(2)工位的效率影响着整体生产的效率。

工位作为整体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其效率的高低都决定着整体生产流程的工作效率。

(3)工位是节约成本的关键。

通过对工位进行合理布置,可以消除一切可能的浪费。

通过对每个工位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其在动作经济、产品生产方面的浪费,实现工作的节约。

2.工位空间衡量工位空间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这里所说的工位空间是指在工位设计完成以后,工位布置所占据的空间。

工位图见图1。

图1 工位图要准确地衡量一个工位所占空间大小,首先要测量机器的长度和宽度,确定工位的数量以及计算总面积。

第五章作业空间设计

第五章作业空间设计
设计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①椅子可以移动,以便在立姿操作时可将它移开; ②椅子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身高者的需要; ③坐姿作业时应提供脚踏板(脚垫),否则,会因 工作座椅坐面过高,人的双脚下垂,造成座面前缘压迫大 腿,使血液循环受阻。踏板中心位置高度应为座面高度减 去坐姿小腿加足高的第95%百分位数,以保证容膝空间适 应90%以上的人群。
般家务工作时使用的座椅。 设计要点: 设计这类座椅要突出通用性,并要设计成便于移动的。
(3)休息椅 专供休息用的座椅, 例如:沙发椅、躺椅等。 设计要点: 设计这类椅子要突出舒适性,使人坐在上面姿势自然,
感到轻松、舒服。
2.作业用座椅设计的工效学原则 (1)座高:是指地面至就坐后面上坐骨支承处的高 度。合适的座高应使臀部受力符合要求。
(a)
(b)
(c)
(d)
工作座椅
对立姿工作岗位,如其 工作面高度相对较低,为了 减轻因弯腰引起人体疲劳, 可采用支撑物:
图(a)脚踏板和搁臂垫 组合。
图(b)脚踏板和支承凳 组合。
图(c)回跳凳
作用:
支撑物能够给操作者身 体一个平衡力,但操作活动 又不受这个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操作者斜靠 在这类支承物上,比正坐在 其他椅凳上更便于改变姿势 和方便操作。
(6)靠背
座椅靠背可分为肩靠和腰靠。
作业场所使用腰靠较多,腰靠不宜太高,也不宜太宽, 要柔软与人腰形状相符。
靠背与座面的角度要有弹性或可调性,可随人的背部活 动而改变角度。一般取靠背与座面角度在950~1100之间,靠 背宽度在320~370mm之间,靠背高为130mm左右。
例如:办公坐椅,客车坐椅等。
(4) 1600~1800mm:操作不方便区,视觉条件不好,少 装开关。

工作台设计

工作台设计

工作台设计1. 引言工作台是一个用于工作和学习的空间,它的设计应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舒适度。

一个好的工作台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工作材料和工具,减少疲劳和错误。

本文将探讨几个关键因素,以帮助您设计一个理想的工作台。

2. 工作台尺寸和高度一个合适的工作台尺寸是确保舒适工作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工作台的宽度应该足够容纳您的工作材料和工具,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空间供您进行手部活动。

根据您的工作需求,工作台的深度可以根据您的需要进行调整。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工作台的高度。

一个合适的工作台高度可以避免腰背疼痛和手腕疲劳。

一般来说,工作台的高度应该使您的手肘与工作台表面成直角或略微小于直角。

如果您是使用电脑工作,您还需要考虑显示器和键盘的高度,以保证一个正确的姿势。

3. 工作台的组织和储存一个好的工作台设计应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组织和储存您的工作材料和工具。

首先,您可以考虑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些储物架或抽屉,这样您可以将常用的工作材料和工具放在手边,以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您还可以使用一些储物盒或文件夹来分类和储存您的文件和文档。

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电线和插座的管理。

您可以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些电缆管理设备,如电线槽或电线夹,以保持工作台的整洁和安全。

4. 工作台的照明充足的照明是一个理想的工作台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良好的照明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和不适,并提高工作效率。

您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台灯或壁灯来补充工作区域的照明。

另外,您还可以考虑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些可调节的照明设备,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5. 工作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工作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是保持长时间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您可以考虑在工作台上放置一些舒适的椅子和垫子,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减轻身体的压力。

此外,您还可以考虑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些防滑垫和支撑装置,以保持您的工作材料和工具的稳定和安全。

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工作台的通风和温度调节。

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帮助保持工作台的清洁和舒适,而恰当的温度调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舒适度。

第五章+作业空间设计2

第五章+作业空间设计2
(5)1800mm以上:报警器、音响装置等。
三.立姿工作台设计
双手操作时,上臂自然下垂,前臂自然弯曲时,最省力、 最舒适,工作台一般在肘部以下。
立姿作业控制台一般布置的尺寸范围如图5-30所示。
另外,工作面高度不仅与身高有关,还与作业时施力的 大小、视力要求和操作范围等很多因素有关。如被加工件越 大,工作台面越要低些;操作需用力时工作台面也应低一些, 这样可以利用身体的重力作功(图5-27)。
1.座椅的基本类型
不同的工作采用不同类型的坐椅。
(1)专用工作椅 例如:汽车驾驶员座椅、飞行员座椅、办公室座椅、
学校课桌椅等都属专用工作椅。 工作坐椅 立姿作业时,若工作面高度较低时,为了减轻因弯腰
引起人体疲劳,采用支撑物。
(2)多用座椅 指不是为某种固定工作,而可供多种场合使用的座椅。 例如:餐厅、会议室、候车候机室使用的座椅以及从事
3.座椅设计的新观念
近年来,座椅设计有新的发展。一般的座椅设计仅从座
椅的固有形状与尺寸关系上进行调整性设计。而新的座椅设
计则从座椅最根本的功能要求的角度着手,从设计观念上有
所突破与创新。
(1)“动态”座椅(图5-21) 其设计特点是座椅能对坐者的动作与姿势做出自动响应
(2)前倾式座椅(图5-22) 研究表明,采用座面适当前倾设计的工作椅会更适合于
(a)
(b)
(c)
(d)
工作座椅
对立姿工作岗位,如其 工作面高度相对较低,为了 减轻因弯腰引起人体疲劳, 可采用支撑物:
图(a)脚踏板和搁臂垫 组合。
图(b)脚踏板和支承凳 组合。
图(c)回跳凳
作用:
支撑物能够给操作者身 体一个平衡力,但操作活动 又不受这个力的影响。

作业空间设计与用具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与用具设计

精选ppt
12
9.1.2作业空间设计的要求
一、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
(1)以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不能超出作业者的 作业范围。
(2)从人的要求出发,处理好总体空间和局部空间之间 的关系。
(3)处理好个体场所之间的相互关系。
(4)要保证作业的安全,尽量减少疲劳。
(5)各控制器、显示器装置要根据他们的重要程度和使 用频率依次布置在作业者作业范围的最佳区、易达区 和可达区。
精选ppt
8
9.1.1活动空间
图9-1 立姿上身及手的活动空间
精选ppt
9
图9-2坐姿上身及手的可及范围
精选ppt
10
图9-3 单腿跪姿上身及手的可及范围
精选ppt
11
图9-4 仰卧姿势手及腿的活动空间
➢以上这些活动空间均以成年男性第95百分位(身高
1775mm)为基础,女性活动空间均为男性的0.9346倍。
一、座椅的尺寸
根据功能不同,座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工作
用椅、休息用椅、特殊专用椅。
座椅的设计尺寸在GB/T 14774—9及JB/Z308— 88(《工作岗位一般人机工程要求》)中有明确 的规定。
精选ppt
48
一般工作用椅的结构形式
工作用椅必须 有主要构件:座面、 腰靠、支架,视情 况而设辅助构件扶 手。
46
椎间盘受力分析
正常姿势
前弯姿势
驾驶员舒适的驾驶坐姿
正常姿势下,腰曲弧线正常,椎间盘上所受压力均匀而轻微,韧带不
拉伸,腰部无不舒适感。
前弯坐姿时,椎骨之间间距发生改变,相邻两椎骨前端间隙缩小,从
而受到推挤和摩擦,迫使它向韧带产生推力,从而引起腰部不适感,长

现代服务场景布置方案

现代服务场景布置方案

现代服务场景布置方案现代服务场景布置方案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温馨、舒适、高效的环境,提供给顾客良好的服务体验。

以下是一个关于现代服务场景布置方案的示例。

一、空间规划1. 功能区划分:根据服务的不同需求,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接待区、咨询区、放松区、私人服务区等。

2. 流线设计:合理设置通道和走廊,使顾客能够方便自如地移动,同时减少拥堵和混乱。

3. 色彩搭配:选择温暖舒适的色彩,如浅蓝、淡粉、灰色等,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4. 光照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源,为场所增加光线,提高室内的舒适感。

二、软装设计1. 舒适座椅:选择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座椅,提供顾客舒适的坐姿,同时考虑到座椅材质的舒适度(如布艺沙发)和易于清洁。

2. 软装饰品:选择一些温馨的软装饰品,如柔软的地毯、舒适的靠垫、别致的绿植等,使场所更加温馨与有活力。

3. 艺术装饰品:选择一些现代艺术品和装饰画来增加空间的美感与艺术氛围,如壁画、挂画等。

4. 环境音乐:适当播放柔和的音乐,为顾客营造放松的氛围。

音响系统应隐藏在场景中,避免暴露,以保持整体环境的美感。

三、设施设计1. 基本设施:提供舒适明亮的洗手间、更衣室和存储柜,方便顾客使用。

2. 充电设备:在座椅附近设置充电插座,以便顾客随时充电。

3. 播放设备:在重要的空间中设置广告播放器或电视屏幕,以提供相关信息或产品宣传。

4. WIFI覆盖:为顾客提供无线网络连接,方便顾客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

四、服务人员布置1. 专业着装:服务人员需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或制服,体现公司的形象,同时提供身份识别。

2. 工作台:为服务人员设置专属的工作台,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便于工作和交流。

3. 信息中心:为顾客提供信息咨询台,设立一个便于顾客和服务人员交流的区域。

4. 接待柜台:设置接待柜台,提供查找预约等服务,并配备多功能终端设备。

5. 服务标识:在场所中设置标识牌和指示牌,方便顾客找到服务区域。

综上所述,现代服务场景布置方案旨在通过合理规划空间、精心设计软装和设施,为顾客提供舒适的服务环境和专业的服务体验。

露天休息椅(含工作台)设计方案 ppt课件

露天休息椅(含工作台)设计方案  ppt课件
效果图及功能详解解效果图及功能详开始先看一张普通的整体效果图整体造型是一个仿生设计模仿了大树的抽象形态给人一种在树下休息乘凉的感觉效果图及功能详解解效果图及功能详能够适应各种场景如步行街球场公园校园等等下面是各种场景中的产品效果图作为举例说明步行街夜景中效果图及功能详解解效果图及功能详球场中的休息避暑处效果图及功能详解解效果图及功能详公园小湖边惬意空间效果图及功能详解解效果图及功能详在校园中也很适合展开的工作台效果图及功能详解解效果图及功能详广场中央效果图及功能详解解效果图及功能详在看完以上的场景效果图后相信老师对我的这一设计的整体理念和定位已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对具体的细节部分的功能和特点还不是非常清楚所以还需要我在接下来结合之前的解决方案和局部效果图进行一个讲解在此之前我的设计理念我还想再说明一下
为了方便查阅,我将以上分析的数据及确定的尺寸做了如下的表格来 汇总,这样更加清晰易懂:
人 机 尺 寸 数 据 分 析 及 确 定
名称 坐高 坐宽
尺寸范围(mm) 395 600
坐深
左面倾角
420
14°
靠背
宽度340 高度650 倾角115°
有了以上几个步骤的分析总结,有了要针对解决的问题和相关方法, 有了人体尺寸的确定数据,接下来就是画草图建模型了,相信有以 上几个步骤的坚实基础,可以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产品。
效 果 图 及 功 能 详 解
PPT课件
14
能够适应各种场景,如步行街,球场,公园,校园等等,下面是各种场景 中的产品效果图,作为举例说明~
效 果 图 及 功 能 详 解
步 行 街 夜 景 15中
PPT课件
效 果 图 及 功 能 详 解
球场中的休息避暑处
PPT课件 16
效 果 图 及 功 能 详 解

人因工程第三章作业空间设计

人因工程第三章作业空间设计
上显相示互 仪对表应的。排如列123置当要... 上面跟按按按相板功重作使上能互仪对呼要业用表应应程顺频比的度序率较控多制进进进的旋行行行时钮到布布布候在的为作,位置置置器了,件防各,止个应作控够放业制的到过器距人程之离的中间最发要佳生留操误有作操足范围内 4. 按功能对应性进行布置 5. 控制器的间距
14
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范围
D. 根据手臂的活动范围,可以确定坐姿作业空间的 平面尺寸。按照能使95%的人满意的原则,应该:
① 经常使用的控制器、工具、加工件放置在最舒适 范围
② 不常用的控制器、工具放在最舒适范围外的最大 可及范围
③ 特殊的易引起危害的装置,布置在最大可及范围 外 从垂直平面看,人体上肢的最舒适作业区是一个 梯形区,如图3-4
40
如果坐姿不正确或座椅设计不合理,会 给身体带来伤害: a) 长时间采用坐姿,静脉压力会增加,大 腿局部受到压力,血液回流阻力增加, 会造成下肢肿胀、麻木 b) 不正确的坐姿还会因腹部肌肉松弛,脊 柱前弯而影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 能 c) 人体躯干过于前倾或后仰,则会造成颈 椎炎等疾病
38
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中涉及到的显示器、控制
控制面板的布置原则 在完成某一作业的过程器中可所能使不用止的一控个制,器这时应按照各器件对完成 是有一定顺序的,为了作方业便起、作快用捷的地重操要作程,度来布置,即最重要的 在配置这些器件时也应器按件照布这置一在使人用的顺最序佳操作和视觉范围内,如 布置。一般对有操作顺序的控急制停器开应关按应照该放在人的正前方 当控制面板中的显示竖器直、方控向制由器上较而多下时、在,水作要平成业方过向程自中左,向有右一的些显示器、控制器的 组排列,功能相关的器件应放在一顺起序或进使在行用位排置频列率高于其他器件,对于这些经常用

《人机工程学》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人机工程学》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8 - 10 垂直面工作区域(适用于男、 女性立姿作业)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表8 - 9 男、 女性操作者立姿作业位置设计参数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表8 - 10 正常工作区域和最大工作区域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的距离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3. 坐—立姿交替操作工作区域设计 采用坐—立姿交替的作业姿势时, 其水平面工作区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由于人的肘部高度各不相同, 因此为使工作面的 高度适合于不同肘高的操作者, 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 法: 一是调节机器的高度, 此办法适用于机器有固定 的操作者或者轻便机器; 二是通过高度可调的座椅或 脚垫板调节操作者肘部的高度, 使之与工作面保持适 宜的距离; 三是调节工件的高度。 上述三种办法中, 通常以第二种办法最为经济、 方便。
0.9346倍。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 8 - 1 立姿活动空间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8 - 2 坐姿活动空间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8 - 3 单腿跪姿活动空间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8 - 4 仰卧活动空间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1. 立姿活动空间 立姿时人的活动空间取决于身体尺寸、 保持身体 平衡的微小平衡动作以及身体放松状态。 当脚的站立 平面不变时, 为保持平衡, 必须限制上身和手臂能达 到的活动空间。 图8 - 1为立姿活动空间及上身和手
作区域。 美国的法莱(Farley)将最大工作区域定义
为以肩峰点为轴, 上肢伸直在矢状面上移动时, 手的 移动轨迹所包括的范围; 将正常工作区域定义为上臂
自然下垂, 以桡骨点为轴, 前臂在矢状面上移动时,
手的移动轨迹所包括的范围。

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
(一)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 1.人-椅界面:首先要求作业者保持正确坐姿,并 采用适当尺寸、结构和可以调节的座椅。 2.眼-视屏界面:要求满足人的视觉特点并选用可 旋转和可移动的显示器。 3.手-键盘界面:要求上肢能舒适的工作,可选择 高度可调的平板放置键盘。 4.脚-地板界面:适当设计台、椅、地三者的高度 差,避免引起下肢的静态负荷,避免造成大腿受 工作台面下部的压迫。 典型的计算机人机界面设计(下图)。
2010.11.22
本章内容
1 作业岗位概述 2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3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4 作业空间人体尺度 555 作业空间设计
一、作业岗位概述
1、概念: 作业岗位指作业者从事体力和(或)脑力劳动的地点
(位置)。 作业岗位与岗位间的时空关系的优化设计,可以满足生
产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等要求。
坐姿作业具有以下特点:不易疲劳,持续工作时间长;身 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手脚可以并用作业;脚蹬范围广, 能正确操作。
人体最合理的作业姿势就是坐姿作业。以下作业应采用坐 姿作业:精细而准确的作业;持续时间较长的作业;施力较 小的作业;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
(二)工作体位
②立姿作业 立姿通常是指人站立时上体前屈角小于30°时所保持的姿势。立姿作业
①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 指视网膜中心窝处的视力,又称中心视力。1.5º~3º,其 特点是对该区内的事物的视觉最为清晰。
②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º,其特点是通过眼球的转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该区内物体的清晰形象。
③有效视力范围,视角50º,其特点是利用头部和眼球 的转动,在该区内注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方能有足 够的清晰视觉。
①个人心理空间

作业场所布置设计

作业场所布置设计

作业场所布置设计作业场所布置设计包括生产区的布置设计、车间的布置设计和作业布置空间(或作业岗位)的设计。

各部分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遵循上述布置原则的同时,还应根据各部分特点不同综合考虑。

()1.厂区的选址要求厂址布设要考虑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要求,应综合考虑生产、污染特点及区域的水文地质、气象和当地布局情况。

厂区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有严重污染和危害的厂区应远离城区内和居民区,三废排放要符合要求、不危害周围。

除了要考虑本厂区不对周围产生污染和危害以外,同时,还应考虑周围是否存在威胁本厂区的不安全因素。

在实际安全管理中,应注意周围不安全因素对本厂区的威胁,对周围存在可能威胁到本单位安全的施工单位、存在火灾、爆炸或其他危险的单位,应及时加以协调,督促这些单位尽快消除不安全因素。

2.生产区布置设计生产区的布置首先应从整个生产的工艺流程来考虑,布置必须适宜生产程序和物料流程,应做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转运路线短、运输安全。

其次,应考虑安全与卫生的要求,做到全面规划、布局合理。

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蒸气、烟、雾、粉尘、臭气、噪音、震动、超声波和无线电磁波、静电及电离辐射的车间,应避免对其他车间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仓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火、防爆等保障安全的措施。

可燃材料和有毒材料应采取防护墙或防火墙,隔间存放。

通往仓库的交通路线必须畅通和良好,以便发生事故时的应急需要。

管线敷设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以及防火、防爆要求,应尽量采取直线少弯,平行道路中心线和建筑物走向,专用线路应沿管较稀地带布置或有专用管道通行线。

遇火燃烧、爆炸的原材料、设备和产品的上方,均不得架设架空管线。

3.车间布置设计车间布置首先应根据生产流程特点与要求,将整个车间进行功能分区。

考虑控制装置的合理布局,将使用频率高的控制装置布置在最适于作业的区域,并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它们相互之间尽量安排得近一些,形成一个流畅的作业线路。

作业姿势和空间设计

作业姿势和空间设计

13
立姿作业
定义:人站立时上体前屈角小于300时所保持的姿势
优缺点
优点
可活动的空间增大 需经常改变体位的作业,立位比频繁起坐消耗能量少 手的力量增大,即人体能输出较大的操作力
减少作业空间,适合没有坐位余地的场所、显示器和控制 器配置在墙壁上的情况
缺点
不易进行精确和细致的作业 不易转换操作 立姿时肌肉要做出更大的功来支持体重,容易引起疲劳 长期站立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等
避免小臂上举状况的发生 : (2)手与键盘、鼠标的关系
表2坐姿肘离地高(mm)
最自然的手的姿势是手
左右对称,处于正中线的位
置,在使用键盘或鼠标过程
中,要使手保持正常自然的
姿势,上臂应自然放松,垂
直向下,上臂与小臂之间呈略大于90°的角度,放置鼠标的位置高度不易过高, 有利于保持手腕的顺直。
【视频】使用电脑时的人体工程学
3
引例:基于人性化的电脑桌子设计
二、对桌面高度选择的研究
(1)人眼与视屏的关系
人眼与视屏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不受电子射线的伤害。屏面的 大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与人眼成不大于30°的夹角,以17英寸显示 屏为例,屏幕边长约为305mm,此时的视距最小为300mm。屏幕越大视距 应越远,一般情况下取为600~700mm。
(1)重要性原则
5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0
低 高
(三)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频率 重要性 功能 使用顺序
中 原则的使用水平
组织的生产(作业)方式、工艺(过程)特点决定了总体作业空间结构
【视频】住宅建设新技术——工业化装配式住宅
12
坐姿作业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包括作业者在操作时所需的空间与在作业中所需的机器、设备、工具与操作对象所占的空间范围。

作业空间的设计是指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以与作业姿势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进行合理的布置、安排,并找出最适合本作业的人体最佳作业姿势、作业范围,以便为作业者创造一个最佳的作业条件。

一个设计优良的作业空间,不仅可以使作业者作业舒适、安全,操作简便,而且有助于提高人机系统的作业效率。

本章主要分析了影响作业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在“人”方面有: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作业姿势等因素;在“机”方面有:单个机器设备的控制面板布置以与多个机器布置时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坐姿作业空间与站姿作业空间,虚拟车间、工厂,以与作业空间的辅助用具如座椅、工作台的设计等;最后论述了作业空间的设计评价。

第一节作业空间设计概述研究作业空间的设计,首先要明确以下几个相关概念:一、近身作业空间是指作业者在某一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保持站姿或坐姿等一定的作业姿势时,由于人体的静态或动态尺寸的限制,作业者为完成作业所与的空间范围。

如人在坐姿打字时,四肢(主要指上肢)所与的空间范围,就是近身作业空间。

近身作业空间作为作业空间设计的最基本内容,主要依据作业者在操作时四肢所与范围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来确定。

根据人体的作业姿势不同,近身作业空间又可分为坐姿近身作业空间与站姿近身作业空间。

二、个体作业场所是指作业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简称作业场所。

如电脑、计算机桌、电脑椅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作业场所。

同近身作业空间相比,作业场所更复杂些,除了作业者的作业范围,还要包括相关设备所需的场地。

当仅有一台机器设备时,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个体作业场所来设计,而不必考虑多台设备布置时总体与局部的关系。

三、总体作业空间多个相互联系的个体作业场所布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总体作业空间。

总体作业空间不是直接的作业场所,它更多地强调多个个体作业场所之间尤其是多个作业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台与座椅与作业空间设计6.1 工作台设计6.1.1 工作台的基本类型工作台一般均由面板和支承部分构成。

根据组合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桌式工作台、柜式工作台和平台式工作台三种。

1)桌式工作台桌式工作台是常见的工作台,它包括各种办公桌、课桌、微机操作台及各类服务性柜台等(图6.45)。

桌式工作台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视野开阔,采光好,桌面上可任意组放各类供操作使用的物品。

桌面下方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分割出供储备的使用空间。

桌式工作台的桌面一般多做成水平的,也可根据需要做成带10°-20°倾角的斜面。

因为桌式工作台在使用时多采用坐姿,所以,在设计和选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工作座椅的配套问题。

2)柜式工作台柜式工作台是指控制器和显示器均固定安装在面板上的专用工作台。

按工作台面板组合形式的不同,一般又可分为直柜式工作台、弯折式工作台和弧面形工作台等。

柜式工作台的操作一般多采用坐姿或站、坐姿。

因此在没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操作姿势的座椅配套问题,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容膝空间问题。

①直柜式工作台该形式工作台的支承部分多是一字形排列的箱柜,台面由几块面板按平面、竖面或斜面组合而成。

其特点是台面沿横向尺寸较大,既可单件使用,也可多件组合使用;既可一人操作,也可供多人同时操作(图6.46)。

②弯折式工作台该形式工作台是在直柜式工作台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即根据需要把直柜式工作台的左、右两边各弯折一次,形成三面相交的形式。

其基本要求是,弯折后各面板的中心距人眼的垂直距离应大致相等,并保证在最佳视野范围内(图6.47)。

③弧面形工作台该形式工作台是在弯折式工作台基咄上的进一步变形 (图6.48)。

弧面形工作台的特点是,弧面上布置的各显示器与操作拘视距相等,观察时不需调节视距,因而准确、便捷。

各控制器与人肢体活动距离一致,因而操作也能较为方便、快捷。

若不需观察和监视台外情况,还可做成球面形。

3)平台式工作台平台式工作台多见于工厂里供施力加工的工作台,如钳工操作台和木工操作台等。

平台式工作台的特点是,结构较为简单且敦实。

由于该形式工作台多用于施力加工,因此其造型尺度也不同于桌式工作台和柜式工作台(图6.49)。

6.1.2 工作台的造型尺度6.1.2.1操作姿势的选择人的任何操作动作都是在一定姿势下进行的。

姿势不同,肢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也不同,因此工作台的造型尺度也不同。

一般来说,人在工作台上的操作姿势多为立姿、坐姿或立、坐姿交替三种。

据测定,人立姿作业的能量消耗约为坐姿操作的1.6倍,若上身倾斜操作时可高达10倍。

另外,坐姿操作的准确性通常都高于立姿。

所以,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作业姿势应尽可能地采用坐姿。

对于作业时间持续较长,操作精度要求较高,需要手脚并用的场合,更应优先选用坐姿操作。

只有在手或脚操作时需要较大空间且要经常改变操作体位的,或没有容膝空间而使坐姿操作有困难的情况下,才宜采用立姿操作。

6.1.2.2桌式工作台的造型尺度桌式工作台一般分为操作型、装配型和服务型三种。

其基本操作姿势多为坐姿。

①操作型工作台的基本特点是,台面上供操作用的各种装置相对固定安放,人在台上仅完成某些操作动作。

如微机操作台等。

通常情况下,这类操作台的台面可做成水平面向下约15°(12~24°的斜面,显示屏平面应在正平面向后约15°左右的位置为佳。

②装配型工作台主要是供较小机件的装配或包装等工作使用的。

因此,台面必须做成平面,面积也应根据放置机件的大小和数量而定。

③服务型工作台除了应满足人与物的造型尺度外,还应考虑到与服务对象的相互关系。

下面以图6.51为例来分析讨论。

(a)可看出,工作台上都有一屏障,使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有一种隔离感。

其次,室内地面比服务厅地面高出260mm,从设计者来说可能是为了让坐着的工作人员与站着的被服务对象视线保持平行。

但是,当工作人员站立时就会对服务对象产生一种居高临下感。

显然,这种设计是不合适的。

图(b)是经过改进后的工作台,其显著特点是拆除了屏障。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消除了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心理屏障。

另一方面也扩大了空间,活跃了气氛。

其次是室内外地面高度一致,改过去工作人员的俯视为仰视,即使站立工作时也仅为平视。

在顾客是"上帝"的今天,工作台造型尺度上的这种细小问题,也是值得有关人士思考和借鉴的。

6.1.2.3 平台式工作台的造型尺度在工作场合或家庭事务中,站着操作的工作台并不鲜见。

如厨房里的清洗台,工厂里的木工操作台和钳工操作台等。

据有关研究人员对成年男性清洗器皿时肌肉活动的测试结果显示,身体向前或向后倾斜以不超过10~15度为宜.工作台高度为身高60%人在距身体前方200mm,高为900mm的点位,人体能量消耗最少,越远离这一点,体能消耗越增大(图6.53)。

一般来说,女性按此高度减去50mm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该测试高度是便于工作的点位,并不是工作台的高度。

如烹调台则应减去菜板的高度等。

6.1.2.4柜式工作台的造型尺度柜式工作台是操纵控制装置中普遍采用的工作台,其中尤以直柜式工作台最为常见。

直柜式工作台的造型尺度是根据操纵控制装置的功能范围,人体适宜的操作姿势而定。

下面分别讨论。

坐姿操作的直柜式工作台造型尺度P121(2)站姿操作的工作台造型尺度通常情况下,单纯采用站姿操作较少,一般多采用站一坐姿可交替的操作方式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布局直柜式工作台。

(3)站一坐姿操作的工作台造型尺度站一坐姿交替操作的优点在于:能使操作者在作业中变换体位,从而避免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而引起的肌肉疲劳。

由于站-坐姿操作的姿势是可变的,而工作台的尺寸是不变的,因此采用站一坐姿势操作时,首先与工作台相配套使用的座椅在高度方向应是可调节的,以适应不同身高人的使用。

其次椅子必须是可移动的,以便在坐姿改为站姿操作时方便地向后移动。

另外,工作台下部必须设置脚踏板,以便坐姿操作时放脚,通常要求脚踏板的高度也应是可调节的。

其调节范围一般取在20-230mm之间。

(4)标准工作台造型尺度 P123表6-16.1.3 办公台设计现代化办公室内电子设备的更新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电子化办公室。

与其电子设备相适的办公家具设计,已显得非常重要。

6.1.3.1 电子化办公台人体尺度现代电子化办公室内大多数人员是长时间面对显示屏进行工作,因而要求像控制台一样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以避免工作人员肌肉、颈、背、腕关节疼痛。

按照人机工学原理,电子办公台尺寸应符合人体各部位尺寸。

图6-9 是依据人体尺寸确定的电子化办公台主要尺寸,该设计所依据的人体尺寸是从大量调查资料获得的平均值。

6.1.3.2 电子化办公台可调设计,见图6-10由于实际上并不存在符合平均值尺寸的人,即使身高和体重完全相同的人,其各部位的尺寸也有出入。

因此,在电子化办公台按人体尺寸平均值设计的情况下,必须给予可调节的尺寸范围,如图,下部三个高度尺寸范围和座椅靠背调节范围等。

电子化办公台调节方式有:垂直方向的高低调节、水平方向的台面调节以及台面的倾角调节等,如图示,国外电子化办公台使用实践证明,采用可调节尺寸和位置的电子化办公台,可大大提高舒适程度和工作效率。

6.1.3.3 电子化办公台组合设计,见图6-11采用现代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即意味着办公室内部的重新布置,因而要求办公室隔断、办公单元系列化、办公台易于拆装、变动灵活等特点。

为适应这些要求,电子化办公台大多设计成拆装灵活方便的组合式,根据电子化办公台的几种基本组合单元,可组合成各种型式多变的办公单元系列。

6.1.4工作台面板布局工作台的形式一经确定,面板上显示器和控制器的合理布局就是关键问题。

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体疲劳,面板的设计原则应尽可能地让操作者不转动头部和眼睛,更不必移动操作位置,便可方便地操作,并可从显示器上获取全部信息。

为此,面板区域的合理划分,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合理配置就成为首要问题。

6.1.4.1 面板的区域划分—显示器常用的主要仪表应尽可能配置在视野中心3°范围内,一般性的仪表可布置在20°~40°范围内,次要的仪表可布置在40°-60°的范围内,80°以外的视野范围一般不允许布置仪表。

当视距为800mm时,人的正确认读时间与水平视野的范围如图6.58所示的关系。

由图中可看出,当水平视野在20°范围内为有效认读范围,当超过24°时,其正确认读的时间便急剧增加。

6.1.4.1 面板的区域划分—控制器p96图6.59所示是有关学者对控制器分区布局设计的研究成果(以坐姿为基础)。

图6.60所示是两种控制台面板布局设计的示意图,可供设计布局时参考。

6.1.4.2 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布置方法控制器与显示器的布置涉及问题很多,但就单项的控制器或显示器的布置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按重要程度配置即把最重要的控制器布置在最佳操作区域内,依次类推;把最重要的显示器布置在最佳的视域内,依次类推。

②按使用频率配置即把经常使用的控制器布置在最佳操作区域内,把需要经常认读的显示器配置在最佳视区内。

③按使用顺序配置即把控制器的操作顺序按人习惯动作(如水平方向习惯从左到右,垂直方向习惯从上到下等)的顺序进行配置.同时也把显示器的认读顺序按人的视感觉习惯顺序进行配置(如水平方向习惯从左到右,垂直方向习惯从上到下,周围方向习惯于按顺时针方向等)。

6.1.4.3控制器与显示器的配置原则控制器和显示器在生产操作中常常是组合在一起使用的。

两者配合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

一般来说,控制器与显示器的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空间一致性是指显示器与控制器在空间相互位置关系的一致性。

②运动一致性是指同一对象的控制与显示,在运动方向上的一致性。

一般旋钮顺时针为增加,反时针为减少③概念一致性指控制器与显示器编码的意义要和其作用一致。

例如用表示危险的红色指明制动,用表明安全的绿色标明运行等。

④通用定型性通用定型就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共同习惯,也称习惯定型。

例如收音机顺时针旋转表示音量增大;电闸向上推表示“接通”、向下表示“断开”;汽车的离合器踏板在“左” 制动器踏板在“右”等。

控制器与显示器的配置应尽可能遵守以上四项原则。

若是彼此发生矛盾时,应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再进行配置。

6.2 座椅设计座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工作、学习、出门旅行、在家休息都离不开座椅。

关于座椅的设计问题至今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从50年代初,美国的科甘对整形外科的医用座椅进行研究以后,40多年来关于座椅的设计问题已有多位学者进行过系统科学的研究,各种设计参数也相继见于诸多资料。

但就目前来看,尚不能说一把真正获得公认的理想的舒适座椅已经问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