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2.5热质传递模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2 薄膜理论
1)静止膜模型
与固体表面紧密接触的流体,可以恰当地说成是静止 的。鉴于传递阻力主要集中在非常接近两相边界区域内的 事实,奈斯特(Nernst)于1904年提出了膜理论。其要点 是:当空气流过一湿壁时,壁面上的空气流速应该等于零; 因此在接近壁面处有—层滞流流体薄膜,其厚度为 ;由 于是滞流薄层,传质过程必定是以分子扩散形式通过这一 薄层;全部对流传质的阻力都集中在这一薄层内。 根据薄膜理论,传质速率就可以用扩散方程来计算了。 对于二元系统,通过静止气层的传质系数 K C 可以定义为 DAB p KC (2 5 5) pB,lm
KC 2 DAB
c
(2 5 6)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2 薄膜理论
式中 c 为旋涡在界面的暴露时间。
渗透理论推导出 K C 与 DAB 成正比,比起薄膜理论较为 符合实际。但是式中的暴露时间 c 与薄膜理论中薄膜厚 度 一样,都是难以确定的。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1 同时进行传热与
传质的过程
一般地说,质量传递过程总是伴随着热量传递过程, 即使在等温过程中也照样有着热 量的传递。这是因为在传质过程中,随着组分质量传递 的同时,也将它本身所具有的治值 带走,因而也产生了热量的传递。 在等温过程中,由于组分的质量传递,单位时间、单位 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为: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2 薄膜理论
2) 溶质渗透模型
1935年郝格比(Higble)提出的(溶质)渗透理论,证明 了KC 应与DAB 的0~1次方成正比的推论。渗透理论认为,传 质过程主要靠紊流的旋涡运动,流体微团由流体内部运动 至界面,经过很短时间(称暴露时间)后,又由界面向流体 进行非稳态涡流扩散。之后,存在于界面的原来旋涡又被 其他旋涡所代替,并且反复进行这个过程。该模型给出的 平均传质速率,取决于界面上旋涡的暴露时间,以及在这 个时间内扩散组分穿过界面传递的旋涡数量。由此推导出 传质系数为
2.5.2 薄膜理论
目前对于同时进行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计算,一般都 是根据薄膜理论模型。因此在具体介绍计算之前,简单介 绍一下传递模型。 在所讨论的热质交换过程中,大部分都涉及到空气与 水之间的热质交换,空气与水之间的热质交换是通过一层 很薄的饱和空气层来进行的,由于贴近水表面区域内的状 态难以观察或难以用实验方法测量,所以需要建立传递模 型,再由实验进行验证。
qm Ni M i c pi T T0
i 1 m
(2-5-1)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1 同时进行传热与
传质的过程
式中N i ——组分的传质速率, kmol m 2 s ; c pi ——组分i的定压比热容, kJ kg K ; T ——组分i的温度,K; T0 ——焓值计算的基准温度,K。 M i ——组分i的摩尔质量, kg kmol ;
2.5 热质传递模型
传热传质模型 薄膜理论 同一表面上传质速率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刘伊斯关系式
Leabharlann Baidu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 热质传递模型概述
经过《流体力学》、《传热学》及本课程前期部分内 容的学习,已经讨论了流体的动量传递、能量传递、质量 传递这三个重要的传递过程。但基本上都把它们当作独立 的问题来看待,在分析问题时,认为一个传递过程对另外 的传递过程彼此互不相关。实际上,工程实践中的许多情 形都是同时包含着这三个传递过程,它们彼此是相互影响 的。最简单的例子是热空气流经湿表面的热质交换的过程。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1 同时进行传热与
传质的过程
如果系统中存在温差时,则传递的总热量为
qT qh qm
(1)导热传热时:
(2-5-2)
(2)对流传热时:
dT qh dy qh hT
(2-5-3)
(2-5-4)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 热质传递模型概述
一方面,由于对流和辐射,热量从热空气传到湿表面,另 一方面,湿表面上被蒸发的蒸汽连同它本身所具有焓一起 传递到流动中的热空气中去,在不同的蒸发速率下,热空 气和湿表面之间的热交换及动量交换就有所不同。空调领 域中大量存在着这些热质交换同时发生的问题:表面冷却 器的冷却除湿、喷水室、冷却塔中水与空气的热质交换、 湿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等等。本节将分析热质交换同时进 行的过程,讨论传质与传热过程的相互影响。
(2-5-7)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3 同一表面上传质速
率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2)由分子扩散进入微元体的组分A和B本身所具有的热量为 (2-5-8) 当达到稳定状态时,进入微元体的热流量应该等于流出微 元体的热流量,因此有下式成立: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2 薄膜理论
需要指出,当根据薄膜理论进行计算时,得出了传质系 数Kc与扩散系数DAB的一次方成正比的结论,这个结论只有 在贴近壁面处才成立。因为在贴近壁面处.紊流渐渐消失, 分子扩散起主要作用。此时,传质速率与扩散系数的一次 方成正比是正确的。但是在薄膜层以外,分子扩散作用渐 渐消失,紊流扩散起主要作用,所以传质系数Kc应与扩散 系数DAB的零次方成正比。因此,总起来说,Kc应与DAB的0~1 次方成正比。
2018年6月10日
热质交换过程与设备. 第二章
2.5.3 同一表面上传质速
率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如图2-10所示,设有一股温度为T2的流体,流经温度 为T1的壁面,传递组分A、B向流体主流方向进行热质传递, 传递速率分别为NA和NB。假定靠近壁面处有一层滞留薄膜, 其厚度为y0,则壁面与流体之间的热质交换可分析如下: 在膜层内取一厚度为dy的微元体,在x、z方向上为单 位长度,如图2-11所示。那么进入微元体的热量由两部分 组成: (1)由温度梯度产生的导热量 dT q1 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