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说课稿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课课件
机械设备中的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难以直接观 察,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故本节内容采用情景 教学法,其步骤为:感知—理解—深化。
观看动画
提出问题 探究验证 归纳总结
二、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机械基础 说课过程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课后总结
学 法
二、学法分析
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与自主学习,从中 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 协作学习: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 力。
二、急回特性的产生条件——重点 提问:如何衡量机构急回特性的快慢程度? 提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概念:
设计目的: 通过提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这一概 念,使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简单易懂,便于学 生掌握。
三、急回特性的应用 缩短非工作时间,提高生产率。 四、复习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本课第二个内容——死点 设定情景,播放动画:学生观看缝纫机踏板机构 的工作过程。 提出问题:若对踏板机构操作不够熟练会出现 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结合生活经验得知踏板很容易卡死, 不能动或出现飞轮倒转。 教师讲解:机构出现卡死或运动不确定的现象, 称为死点位置。 死点产生的原因是本节中的第二个难点,采用以 下几个步骤进行讲解。
说 课 课 件
课程:机械设计基础
《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特性》
教材分析 说课内容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一、地位及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电专业基础能力培养 的主干课程,本节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阐述了 铰链四杆机构的三大特性——曲柄存在的条 件、急回特性和死点,是机电设备加工、运 行及检修能力培养的基础知识。本次说课内 容为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及死点。
本节课是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特性的第一节课,在教学 中注意以下几点: 1.本节课通过采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体现了 新的教学理念。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说课稿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说课材料【教学内容】《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本次开课为第六章第二节第2课时的内容。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各种各样的机构为人们服务着。
本课题的学习既是对铰链四杆机构分类的进一步探究,也为后面学习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模式。
【学情】我任教的班级是10机械班,全班共25人。
1、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本班学生有其特殊性,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弟,相比本地学生文化课基础更加薄弱,但他们又不同于本地学生,有想学好的愿望,平时上课纪律好。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如上学期的车工初级考证,合格率100%)。
学生的基础课成绩之所以差,主要是缺乏学习的方法和兴趣,更缺乏学习的自信。
2、现有知识学生参加过车工考证训练,也参加过铣、磨、刨床的认识训练,对机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基本类型及其应用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我们专业部正在向所有教师倡导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实施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
对于专业基础课,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我认为对于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完成任务中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训练目标。
结合本次评优课“让教法更贴近学生”的活动主题,同时结合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信心的有效建立;责任的有效养成;技能的有效生成;知识的有效建构,设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曲柄是铰链四杆机构中的关键构件。
②掌握曲柄存在的条件。
③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方法,并会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自主探究为中心,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做中学、演讲等方法,自主感悟和理解曲柄存在的条件,并通过归纳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定的方法,学会应用判定方法进行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并能与人分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的观察,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
《机械设计基础》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机械设计基础》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首先来看教学分析,它共有4个部分:一、教学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第四版《机械基础》中第七章的第3节。
整个第七章讲的是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共阐述了三大问题: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
本次说课中只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含概的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第七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2、学情分析授课的对象是xx中职学校15级6班学生。
就本班级级实际学情,有如下特点:专业能力需求:学生跨出校门将走进各种机械职业岗位,他们需要具有①分析机械功能、动作及使用一般机械的能力;②终身学习的能力。
但是目前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接受能力比较缓慢。
学习态度分析:近70%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想跳出农门,愿意学习专业课,特别是实践技能性强的课程;同时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学习起点能力分析:①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机器、机构等专业基础知识;②第二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知识点的学习,为本节课“平面四杆机构”的分析和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产生的条件(2)明确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在实践中的应用(3)掌握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的概念能力目标:(是利用本节所学知识点加以拓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急回特性和死点的产生条件,产生条件对于指导实践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强化、突出;教学难点为急回和死点产生原因,产生原因的推导相对学生的基础而言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问题诱导方式分步进行化解。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说课稿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说课稿济宁高新区职业中专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实行阐述。
首先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出处及地位本节课选自高教出版社李世维老师主编《机械基础》第六章第一节《平面连杆机构》中的内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
平面连杆机构是一种常用机构,而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就是铰链四杆机构,本节介绍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所以,本节既是本章知识基础,又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2、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机电专业一年级学生。
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相关机械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感性理解基础。
对抽象的理论推导缺少兴趣,学习缺少主动性。
但善于观察,喜欢动脑思考,有一定的求知欲望。
3、教材处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思路:(1)让学生亲自操作自制的模型或观察运动着的机构简图,引导学生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⑵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以任务驱动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索铰链四杆机构的特点,继而总结类型判别方法。
⑶在掌握曲柄摇杆机构和双曲柄机构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曲柄存有的条件。
具体措施:在讲授“曲柄存有的前提”(Lmin+Lmax≤L′+L″)时,把“利用数学知识,实行理论推导”的方法,换成“观察多个生活实例,发现总结规律”的方法,符合学生的现状和认知需求。
4、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曲柄存有条件2)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方法(2)水平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水平。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的水平(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思考习惯。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
5.教学重点、难点确定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水平,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曲柄存有的条件确立理由:因为只有准确把握了曲柄的存有条件,才能真正理解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通州中专机电工程部陆静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的一部份。
《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今天说课的内部实质意义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所讲的内部实质意义归属第四版《机械基础》中第三章的第2节。
整个第三章讲的是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施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共论述了三大问题: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
本次说课中只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部实质意义含盖的常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部实质意义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所以这部门内部实质意义是第三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2、学情分析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常识结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
在学习本节内部实质意义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机构,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常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部实质意义的理论基础,可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常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又正处于叛逆生理较重的青春期。
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部实质意义,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部实质意义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讲义常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常识进行融会贯通。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4、教材处理:
本着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原则,我对教材
做如下处理 (1)通过直观演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方法,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通过观察、分 析、归纳总结得到曲柄存在的条件、急回特 性和死点产生原因。 (2)通过补充急回特性系数这一概念,使 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简单易懂。
二、 教法设计:
牛头刨的主运动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刨刀安装在横梁上,速度较慢的工作行程用 于切削,降低了表面粗糙度;速度较快的空 回行程,用于刨刀迅速复位,提高了生产率。 其实,曲柄摇杆机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还很多,如搅拌机。教师的抛砖引玉,进 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促使他们对 曲柄摇杆机构进行热烈的讨论,以达到能力 提升的目的。(这部分内容需要10分钟左右)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说 课 稿
§ 5-2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 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教材分析:(从以下四方面加以分析) 1、地位作用 2、教学目标 3、重点与难点 4、教材处理
1、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机械专业的重要内容,是教材第 二篇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的核心,也是继前 一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后, 对四杆机构的进一步分析和认识,这些知识 是四杆机构设位置:
这是本节课的了解性内容。教师首先用实例
使学生对死点位置有所感触,从而完成由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
有了前边两个实例,学生对死点位置的概 念较易理解。教材中死点位置的概念,是以 曲柄摇杆为蓝本,描述的内容较多,教师引 导学生归纳出能揭示死点位置本质的概念, 即驱动力对从动件的有效回转力矩为零,这 一概念有助于对死点位置进行有效分析。 (这一部分大约需要不到10分钟)
认识铰链四杆机构说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 组成。 掌握基本类型及判别 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机构认识及探 究判别方法的过程, 进一步提升观察分析、 探究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树 立结合生活经验主动建构知 识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别方法 学生建构铰链四杆机构判别方法的过程
枯燥乏味 难懂难记
教材学情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教材学情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课前 准备
课中 教学
课后 拓展
10’ 15’
65’
30’
结构
C B 1 A 2 4 3 D
类型
如何探究机构类型判别方法
环节一:“独具慧眼”
环节二:“敢想敢做”
70
教材学情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主次明确
• 学生为主 教师引导
信息应用
• 图文音像 模拟实验
学习过程
• 协作探究 做中有学
课题:认识铰链四杆机构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崔振民、张让梓主编 陈文华主编
目录
教材特点:围绕与汽车 紧密相关的案例聚焦理 论知识。 §16.3汽车常用平面连杆机构 项目五 识别汽车常用机构 教材特点:以“教学 项目+工作任务”形式 开展教学,轻理论重 实践。
教材学情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教材学情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业高一 (11)班42人
知识与能力储备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通州中专机电工程部陆静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的一部份。
《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电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今天说课的内部实质意义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所讲的内部实质意义归属第四版《机械基础》中第三章的第2节。
整个第三章讲的是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施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共论述了三大问题: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
本次说课中只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部实质意义含盖的常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部实质意义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所以这部门内部实质意义是第三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2、学情分析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常识结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
在学习本节内部实质意义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机构,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常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部实质意义的理论基础,可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常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又正处于叛逆生理较重的青春期。
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部实质意义,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部实质意义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讲义常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常识进行融会贯通。
铰链四杆机构说课稿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冯殿红40岁,教龄20年,新安县职业高中机械专业课教师。
我的教学体会是:教师首先应唱好课堂教学这出重头戏,通过直观、启发、演示、电教等手段充分吸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师应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全国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机械基础》中的第五章第二节。
《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能直接用于指导生产的课程。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铰链四杆机构不仅本身应用广泛,而且是平面四杆机构、多杆机构的基础,同时为以后如凸轮等机构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其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本节课在学习了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应用后,再进一步探索其基本性质即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及行程速比系数K、死点位置,为掌握其他形式的铰链机构打基础,为学习专业知识和今后利用机械原理进行技术革新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和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理解急回特性的概念、行程速比系数K的含义及死点问题的处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理解、思维和运用等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增加他们做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技术工人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曲柄的存在条件,因为只有准确把握了曲柄的存在条件,才能真正理解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转化,理解通过改变某些构件的形状、相对长度或选择不同的构件作为机架得到的一些其他演化形式的机构,为今后对机械机构进行维护、技术创新等打下良好基础;次重点是急回特性,它用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K对于设计、改造机构,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难点是急回特性,K与极位夹角θ有关,并且与铰链四杆机构的第三个基本性质死点位置也有关系,要运用物理中运动学、工程力学中力学性质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
铰链四连杆机构说课PPT课件
04
铰链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平面运动学
平面运动学研究四连杆机构在平面内的运动,包括连杆的长度、角度、速度和加速 度等参数。
平面运动学主要通过解析几何和向量运算等方法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四 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
平面运动学分析有助于理解四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空间运动学
铰链四连杆机构说课ppt 课件
• 引言 • 铰链四连杆机构概述 • 铰链四连杆机构的结构分析 • 铰链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铰链四连杆机构的设计与优化 • 铰链四连杆机构的实践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介绍
铰链四连杆机构的定义
铰链四连杆机构的重要性
铰链四连杆机构是一种由四个杆件通 过铰链连接而成的机械机构,常用于 实现某些特定的运动轨迹或运动规律。
空间运动学研究四连杆机构在三 维空间中的运动,考虑了机构的
旋转和平移等自由度。
空间运动学需要利用三维坐标系 和向量运算进行建模,分析机构 的位置、姿态、速度和加速度等
参数。
空间运动学分析能够全面揭示四 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为复杂运 动要求的机构设计提供支持。
运动仿真与分析
运动仿真与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 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实时模 拟和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铰链四连杆机构设计理念 ,通过优化算法提高了其性能,为相关领 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ຫໍສະໝຸດ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铰链四连杆机构的动 态特性、优化算法和新型应用
领域。
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探索铰链四 连杆机构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 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实际应用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铰链四 连杆机构应用于更多工程领域 ,推动其产业化进程。
铰链四杆机构说课稿
铰链四杆机构说课稿《铰链四杆机构》说课稿一、教科书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第3期“机械传动装置及零件”课题4的第一项任务。
研究和讨论了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条件。
可以说,本课程是专题4的核心,是机械基础课程的重点,在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习情境分析(1)专业水平《铰链四杆机构》这节内容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它实用性很强,而职校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也不好,观察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力都比较差。
(2)采取措施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学生将花费大量时间观察动画和引用生活实例,采用微格课堂教学,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从而使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
3.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和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原理。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正确判别它们各为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何种类型(3)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求知欲,养成积极学习的习惯,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操作和积极参与学习。
4.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本着教材内容和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水平,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1:判断机构中有无曲柄存在。
成立理由:学生只有学会判断机构中是否有曲柄,才能进行下一次教学。
关键点2:判断杆长之和的条件是否满足。
确立理由:让学生明白当四杆机构成为铰链四杆机构时才能进行类型判别。
②难点: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成立原因:并非所有四根杆都能形成铰链式四杆机构。
2.教与学DDD强调启发式的指导思想1、在教法方面:《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理论为基础,强调学习的实践性。
注重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平时多观察。
本节课以“诱发ddd质疑ddd探讨”为主线,通过“观看动画、演示dd理论推导dd实验验证dd分析讨论dd归纳总结”的程序,自然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每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说课稿尊敬的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是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基础》第四版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以研究机构和机器为对象的入门学科,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类零件以及液压传动三部分内容。
本章是在学习完机械传动的基础之上学习的,是后面学习其他机构的基础,同时本小节的内容又是分析其他机构的基础,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学情分析本堂课的教学对象为机械类专业中技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该小节的内容之前,学生已学过机械制图及该课程中机械传动部分的内容,并参加过一定量的生产实习,学生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类:1)知识目标:①学生能判断四杆机构中是否有曲柄存在,并能区分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②能判别曲柄摇杆机构是否具有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并分析其产生条件和适用场合。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区分生产实习过程中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分析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且能制定出相应的利用措施。
3)情感目标:①通过讨论法,使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②通过直观演示法,使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4、重点和难点铰链四杆机构中有无曲柄存在是判别铰链四杆机构属于何种类型的机构的前提,所以是教学的重点,同时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又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
因为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理解死点位置产生的原因和分析它的应用相对来说较困难,所以死点位置产生的原因及应用是教学的难点。
5、教材处理本小节的内容分为:曲柄存在的条件、急回特性和死点三部分。
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的原则,我将教材作了如下处理:①通过直观演示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通过观察、讨论,分析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②通过动画、教具演示,得出急回特性条件及应用;③利用多媒体,结合实例讲解,使死点位置产生的条件和应用简单易懂。
全国说课5-11:铰链四杆机构
缺乏合作精神 不爱思考 经常感觉乏味
目录
1 2 3 4
铰链四杆机构
学
法
教
法
设
三段
计
思
路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法:过程引导法 学法:分组讨论法
教法:收集总结法 学法:课后练习法
目录
1 2 3 4
铰链四杆机构
课
活动
堂
实
施 课
教师
• 巡回指导 • 辅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
后
• Pad检查
提 升
活动
铰链四杆机构
复习 引入 提问 新课
课 前 准 备
课 堂 实 施
课 后 提 升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自主 学习
学习 提问
动手 制作
展示 知识 总结 延伸
学生展示
图示运动
变换运动
依次展示
教师破难
杆长和条件
展示 总结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知识 延伸
小组一 飞鹰队
小组三 英雄队
小组二 联盟队
小组四 烈火队
铰链四杆机构
复习 提问
引入 新课
自主 学习
学习 提问
动手 制作
展示 总结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知识 延伸
课
前 准
学生
• 制作机构 • 出现安装问题,能自行解决
备
• 完成pad练习
课
习
课 后
课
导
前
入
提
复
巩固知识概念 翻转课堂模式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返回
教材分析与处理
根据本节课内容及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
本节内容在时间安排上宜采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曲柄存在的条件和铰链四 杆机构类型的判别,第二课时介绍急回 特性和死点产生的条件和应用。
返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并运用曲柄存在的条件,判断铰链四杆
机构的类型。 2、掌握急回特性,急回特性系数的含义 3、了解死点位置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偏好,主动参与 意识和科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返回
重点和难点
重点:曲柄存在的条件和判断铰链四杆
机构的类型
难点:急回特性和死点产生的的原理分
析。
返回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综合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 态度认真,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
新授
1、必须有最短杆 2、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必须小于或
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新授
补充整转副的概念——得出推论 总结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步骤: 1 、找出最短杆和最长杆。 2、判别最长杆与最短杆长度之和与其余两杆长度 之和进行比较。如大于,则无论哪个杆件为机 架,均为双摇杆机构。如小于则进入步骤3。 3、看机架是哪个杆 (1)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故得双曲柄机构。 (2)取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时,得到曲柄摇杆机 构。 (3)取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时,得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说课稿)
江阴华姿职业学校 陈凌云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
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铰链四杆机构优质说课课件
铰链四杆机构优质说课课件一、说教材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全国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机械基础》中的第五章第二节。
《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能直接用于指导生产的课程。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铰链四杆机构不仅本身应用广泛,而且是平面四杆机构、多杆机构的基础,同时为以后如凸轮等机构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其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本节课在学习了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应用后,再进一步探索其基本性质即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及行程速比系数K、死点位置,为掌握其他形式的铰链机构打基础,为学习专业知识和今后利用机械原理进行技术革新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和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理解急回特性的概念、行程速比系数K的含义及死点问题的处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理解、思维和运用等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增加他们做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技术工人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曲柄的存在条件,因为只有准确把握了曲柄的存在条件,才能真正理解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转化,理解通过改变某些构件的形状、相对长度或选择不同的构件作为机架得到的一些其他演化形式的机构,为今后对机械机构进行维护、技术创新等打下良好基础;次重点是急回特性,它用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K对于设计、改造机构,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难点是急回特性,K与极位夹角θ有关,并且与铰链四杆机构的第三个基本性质死点位置也有关系,要运用物理中运动学、工程力学中力学性质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呢?单纯的讲授法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我结合“学案”引导法来讲授,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如(事先)参观法、实物演示或投影法、图示法等,辅以设问、分析推导、讨论练习、归纳练习、归纳综合等教学方法,实现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认识、理解、记忆、掌握,将目标逐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及应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及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基本情况、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思路做一下阐述。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学生好动),在本次课堂教学中以铰链四杆机构的真实工作情境导入教学内容,提出本次课的工作任务,并以教学载体为主线组织教学,完成工作任务。
学生课前做模型,老师评,课中展示模型,找问题,课后按所学新知改进模型,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路。
通过解析教学载体,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
二、教学基本情况:
1.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由孙大俊、范继宁、华玉玲老师主编的《机械基础》(第四版)。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选自教材的第七章第二节《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平面四杆机构由于其结构简单、应用广泛,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接近实践的纽带。
我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把教材内容整合为四个课题,这是课题二,研究
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动画演示,使教学更直观,增加了生活实例,强调学习的实践性,着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生。
专业能力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所以学生将来要跨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他们需要具有①分析机械功能及使用机械的能力;②自主学习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认知特征:中职生的心理规律都表现为依赖到独立,学习方法从模仿到顿悟,思维方式从形象到抽象。
学习起点能力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机器与机构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机械制图、CAD、平面机构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
学习态度分析:学生普遍基础差,目标不明,好奇心强,缺乏学习动力,但自尊心强,渴望受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机械的感性认识,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但对于形象直观的动画、实物敏感,喜欢动手,对实践性强的课程有一定的好奇心。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去探索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团结互助的职业素养。
4.教材重点与难点
依据:由于铰链四杆机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本课对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介绍。
所以制定了学习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依据:由于部分铰链四杆机构的结构复杂,运动特点分析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制定了学习难点: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为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突破:多媒体演示,激发兴趣,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与验证.提高效率,归纳总结,加强认识。
5.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本节课为两节课时,清点人数、导入新课8分钟,新知识的探究75分钟,课堂总结与教学评价5分钟,课后拓展2分钟。
6.教法学法
基于学生的学情,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本节课主要选择了引导探究法、直观教学法,并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讲解使学生讨论分析、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发现问题、验证猜想、分析问题等探究学习。
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并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基于学情分析和上述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及动手实践等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形成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
针对学生认知层次不同,有的学生机械基础好,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基础较弱,进行合理分组,要引导学生注意各项能力的优差组合,激发团队意识,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核心和灵魂,本课的设计主要着重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生产实际。
分为课前准备、新课导入、任务实施、实时评价、课后作业等五个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动手自制模型,通过师生互动自由轻松的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或课本收集相关铰链四杆机构应用的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完成每一个任务,并填写任务书,在“学中做、做中学”,在热烈愉悦课堂气氛中,掌握教授内容和知识点。
2.新课导入:
上课伊始,结合学生闲暇时常玩的游戏进行导入,即播放一段漂移(卡丁车)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乘机提问,大家可否知道,驾驶员是怎么把方向盘的回转,转变为车轮胎的转动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最后让学生观看汽车转向机构的Flash,操作转向机构的三维模型,从而引入今天的内容:铰四杆机构。
3.任务实施:
本节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主要完成三个任务,达到一个教学目标。
即任务一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任务二探索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任务三探索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目标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每一个教学任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符合中职学生认识规律。
任务一:
准备阶段:先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4人,并选取1名负责人,负责内部协调和组织工作,并为组员分配各自任务。
课前每位同学制作一个简易的铰链四杆机构模型,材料可用木条,也可以用硬纸壳代替,用图钉固定在1块木板上(硬纸壳也可)。
提问阶段:四个木条用图钉依次连接在木板上,观察四杆如何运动,哪根杆不动,哪些杆可以活动?(引出机架、连架杆和连杆概念)。
任务二:
展示阶段:学生把各自制作好的铰链四杆机构模型按运动方式进行分类。
(各小组派代表上来演示并展示到黑板上,相同的运动方式模型不重复展示)教师逐步引导得出铰链四杆机构可以分成三个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