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系统辨识法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系统辨识法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电流 的预 测辨识 出转 子位 置和速度 , 出一种 基 于 系统辨识 理论 的无传感 器控 制 策略 , 提 解决 了控制
过程 中转子 速度 、 置的估 计 问题 。使 用该 策略 建 立 了 P M 无传 感 器 矢量控 制 系统 。仿 真 和 实 位 MS 验 结果表 明 了无传 感 器控制 策略 的有 效性 。
m o o sn d nt c t n m e h d tru ig ie i ai t o i f o
S N H iu G O Qn —ig , G O Sn—e , Y N ii U a- n , U igdn j A o gw i A G L-a jn
( .c ol f l tc yE g er g Se yn nvri f ehooy S eyn 10 3 C i ; 1S ho e r i ni ei , hna gU i s yo T cnlg , hnag10 2 , hn o E cit n n e t a
推 测 出 电机 转 子 的位 置 和 转 速 , 代 机 械 传 感 器 , 取
维普资讯
第1 2卷
第 3期
电 机 与 控 制 学 报
ELECTRIC M ACHI NES AND CONTR0L
V0 . 2 No 3 11 . Ma 2 0 v 08
20 0 8年 5月
系统 辨 识 法 永 磁 同步 电机 无 传 感 器 控 制
孙 海 军 郭 庆 鼎 , 高 松 巍 杨 理 践 , ,
( . 阳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 宁 沈 阳 10 2 ; . 1沈 辽 10 3 2 沈阳工业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沈 阳 102 ) 10 3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全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全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了高频信 号 注入 法和 增广扩展 卡 尔曼滤 波算 法复合 的估计 算法 。在起 动和低 速 时采 用 高频信 号 注
入法,在 中高速时采用增广扩展卡尔曼滤波法 ,在过渡区域采用高频信号注入 法和增广扩展卡 尔曼
滤 波算 法融合 的 方法 ,实现从 零速 到 高速 全速 范 围 内高精 确 度 无位 置 传 感 器控 制 。仿 真 和 实验 结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In position sensorless control for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a sin·
(安徽工 程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安徽 芜 湖 241000)
摘 要 :针 对 永磁 直线 同步 电机无位 置 传感 器控 制 时 ,单一 的位 置估 计 算法难 以在 宽 范 围 内精确 估
计动 子速 度和 位置信 号 的 问题 ,为 了进 一步 适应 直 线 电机往 复运 动 、速 度 变化 范 围 大的特 点 ,提 出
提 娟 (1991- ),女 ,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向 为 直线 电机 无 传 感 器 控 制 技 术 ;
高文根 (1973一 ),男 ,硕 士 ,讲 师 ,研 究方 向 为 电机 运 动 控 制 ; 陈 其 工 (1961一 ),男 ,硕 士 ,教 授 ,硕 士导 师 ,研 究方 向 为运 动 控 制 理 论 。 通讯 作者 陆华 才
第 4期
陆 华才 等 :永 磁直 线 同步 电机全 速 无位 置传 感器 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范文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篇一一、引言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是一种重要的电动传动系统部件,因其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良好的调速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PMSM控制系统通常需要使用位置传感器来获取电机的位置信息,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还可能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并实现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以提高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永磁同步电机基本原理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与定子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使电机转动。

PMSM的转子不需要外部供电,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等优点。

然而,要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必须准确获取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传统的PMSM控制系统通过位置传感器来获取这些信息,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则通过电机内部的电气信号来估算电机的位置和速度。

三、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主要通过电机内部的电气信号来估算电机的位置和速度。

常见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包括基于反电动势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滑模观测器法等。

本文采用基于反电动势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通过检测电机的反电动势来估算电机的位置和速度。

四、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

本文采用基于矢量控制的策略,通过实时调整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来控制电机的位置和速度。

在低速阶段,采用初始位置估算和误差补偿技术来提高位置的估算精度;在高速阶段,则采用反电动势法来准确估算电机的位置和速度。

此外,还采用了自适应控制技术来应对电机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的影响。

五、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需要使用位置传感器来获取转子位置信息,以实现精准控制。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不断下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进行综述,从原理、应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原理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需要通过位置传感器来获取转子位置信息,以实现精准的控制。

位置传感器不仅增加了系统成本,还会增加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利用电机本身和其他信号来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计算电机的反电动势和电流信息,从而实现对电机转子位置的估计。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传感器融合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电机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电流、电压等信息的测量和计算,来进行转子位置的估计;而基于传感器融合的方法则是利用多种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来实现位置的估计。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对成本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比如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工业生产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应用。

由于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可以减少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相比传统的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如可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减少维护成本等。

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控制算法和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对电机参数变化敏感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尽管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在现实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精准的位置估计、控制算法的设计、系统稳定性等问题。

未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改进位置估计算法、优化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摘要】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是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通过对该技术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的概况,然后详细分析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基于适应性方法的控制技术以及基于滑模控制的应用。

在展示了这些控制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的也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需改进的地方。

我们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模型控制,适应性方法,滑模控制,研究总结,发展趋势,挑战与应对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性能和广泛应用的电机类型,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需要利用位置传感器来获取电机转子的位置信息,这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通过利用电流和电压的反馈信息,结合适当的控制策略,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精准控制。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成本,还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研究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旨在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进行综述和总结,系统地介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推动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在没有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精准控制。

通过研究不依赖位置传感器的控制策略和技术,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研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还可以拓展永磁同步电机在各种应用中的适用范围,推动新能源车辆、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工业、汽车、家电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传统控制技术常常需要安装位置传感器来提供电机的实时位置信息,这既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又增加了成本。

因此,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技术及其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应用与实现。

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1. 基本原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主要通过检测电机电压、电流等电气量,结合电机模型和算法来估计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

它避免了使用传统的位置传感器,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

2. 控制算法常见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包括反电动势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滑模观测器法等。

这些算法在电机运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适用性,可以根据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三、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实现1. 启动阶段在电机启动阶段,由于没有转子位置信息,需要采用特定的启动策略。

常见的启动策略包括预定位法、转矩辅助启动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电机启动阶段提供足够的转矩,使电机顺利启动并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2. 运行阶段在电机运行阶段,根据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

例如,在低速阶段可以采用反电动势法来估算转子位置;在高速阶段则可以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或滑模观测器法等更精确的算法。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还需要对控制算法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在全速度范围内实现电机的稳定运行,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

与传统的有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相比,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成本和更简单的结构。

五、结论与展望本文对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在全速度范围内实现电机的稳定运行,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

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f c i n t a r u o i u u o t o ,s h tt s il to f s s e wa a e e fe tv l ,t yse s r t r mp o e un to o c r y o t c ntn o s c n r l o t a he o c la i n o y t m s we k n d e c i e y he s t m tuc u e i r v d. Th M O ga n tt e p r m e e a i to n h nc ra n i si fg od r b s n s . eS a i s h a a t rv r a i n a d t e u e t i te so o o u t e s
wa ein dt si t moo oo o io n p e . h MO a o tdaj sal aa tr o g i u cina h wi h sd sg e et e trrtr s ina dsed T eS d pe du tbep rmees f imodfn t stes t o ma p t s o c
上不 安装 电磁 或光 电传感 器 的情 况下 ,利 பைடு நூலகம்检测 到
用 参 数 可 调 的 曲线 函数 作 为 滑 模 观 测 器 中 的 开 关
函 数 , 实现 了连 续 控 制 。并 同时 有 效地 削弱 了系 统的 “ 抖动 ”, 同 时去 除 了L F P 与截 止 频率 整 定环
节 。在不 失鲁棒 性 的前提下 , 改善 了系 统结 构 ,减
电工 电气 (0 No5 2 1 .) 1
无传感器永磁 同步 电机控韵系统设计
无传感器永磁 同步 电机控 制系统设计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研究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研究
取 。传 统的获取 方法 是在 转轴上 安装 光 电编码式 或 其他 形 式 的位 置传感 器 , 不仅增 加 了成 本 . 而且 影响
i  ̄+
U* d
U d
u l








_ _


s M
系统 的可 靠性 。为此许 多估 算转 子位 置角 的无传 感
Ab t a t T i a e e in l e mo e o s r e t an s i h c n r l rr ls h tb l y o y tm n lz s b sr c : h s p p r d s s a s d — d b e v rwi g i w t o t l u e . e sa i t fs se a ay e y g i h c oe T i
F u d t n P oetS potd b c n e a d T cnlg lnig F n fH nn Poic N .0 0 J 19 ; o n ai rjc :u pr y Si c n eh o y Pann u d o u a rv e( o2 1F 3 1 ) o e e o n
m ge n hoo s trP M)bsdo MS 2 L 20 sea peteep r e t eut poeta t bevr ant y crnu o(MS s mo ae nT 3 0 F 8 8a xm l, x e m na rsl rv th osre h i l re s Co r lM e ho fPe m a ntM a n tS nc o usM o o s a c n e o ls nt o t d o r ne g e y hr no tr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共3篇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共3篇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共3篇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1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已成为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机械传动装置。

其效率高、输出力矩大等优点使得其广泛应用于轻工、重工等行业。

然而,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需要借助位置传感器,以保证电机的运行安全和性能稳定。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位置传感器未必能满足使用需要,如传感器引线长度过长、机械磨损等,都可能会引起位置传感器测量误差,从而影响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效果。

针对这一情况,研究内置式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内置式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最为简洁,其核心是通过与电机内部磁场形成的反电势信号来计算电机转子位置和转速,并通过反电势信号的大小及相位差来调节电机控制器的控制信号。

与传统位置传感器方法相比,内置式控制方法不需要额外的位置传感器,从而简化系统结构并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和维护难度。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有多种实现方案,比较常用的两种是基于滑动模式观测器和基于鲁棒自适应观测器。

其中,滑动模式观测器以其简单直观、易于实现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无位置传感器电机控制领域。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滑动面的设计,来实现对电机位置和速度的准确观测,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对不确定性干扰的抗干扰能力。

鲁棒自适应观测器则通过调节系统参数来抑制估计误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在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基于滑模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并通过模拟电机的转速、转矩、电流等实验数据,验证了其控制效果及理论准确性。

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无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电机的运行稳定,控制效果与传统的位置传感器方法相当。

综上所述,内置式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具有简单、可行、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点,是近年来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一种高效、高功率密度和高力矩/体积比的电机。

在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PMSM控制方法需要使用位置传感器来实时测量转子位置信息,以便实现准确控制。

传感器的安装和维护等问题使得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某些特殊环境下的应用。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使用适当的算法,从电机的电流、电压和转速等信号中间接地推断转子位置信息。

根据其推导转子位置的方法的不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可分为观测器,阶跃响应和卡尔曼滤波等方法。

观测器方法是最常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设计一个观测器,通过推测反馈回路中的一些信号,估计出转子位置。

根据观测器的结构和使用电流、电压、速度以及其他信号的方式的不同,观测器方法又可以分为反电动势(BEMF)观测器、扩展观测器和高阶观测器等。

BEMF观测器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观测器方法。

它基于电动势BEMF的理论,通过回馈电流和电压信息,估计转子位置。

BEMF观测器在低速和低转矩情况下可能会失效,并且对参数变化比较敏感。

扩展观测器通过引入额外的状态变量来提高观测性能,并且对参数变化比较鲁棒。

高阶观测器是在扩展观测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非线性扰动补偿算法,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阶跃响应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其基本思想是在电机转矩产生突变时,通过观察电流或速度的阶跃响应来推测转子位置。

阶跃响应方法需要较大的电流突变,限制了其应用。

卡尔曼滤波是一种经典的状态估计方法,也可以用于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中。

卡尔曼滤波通过建立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利用过去信息和测量信号,对未来的状态进行估计。

在PMSM控制中,卡尔曼滤波可以通过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对模型误差和参数不确定性进行补偿。

卡尔曼滤波方法计算量大,实时性较差,对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整要求较高。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摘要】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综述。

在介绍了研究动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阐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在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动机、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基本原理、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发展前景、不足之处、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能够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性能运行,减少系统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深入研究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对于推动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的发展,提高系统的性能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将对工业自动化、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地总结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探讨该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为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为工业应用和科研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性能和降低系统成本做出贡献,促进我国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3 研究意义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电机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位置传感器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会受到限制,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永磁同步电机新型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新型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新型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优良的控制性能在诸多领域,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自动化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PMSM控制系统通常依赖于位置传感器来获取电机的转速和位置信息,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还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并开发无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对于提高PMSM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新型的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旨在解决传统PMSM控制系统对位置传感器的依赖问题。

文章将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将详细阐述滑模观测器的设计原理及其在PMSM无传感器控制中的应用,包括滑模观测器的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和优化方法。

在此基础上,将探讨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转速估计、矢量控制和调速策略等。

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系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PMSM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提高PMSM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类型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望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概述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是一种高性能的电动机,其设计基于同步电机的原理,并采用永磁体作为其磁场源,从而省去了传统电机中的励磁绕组和相应的励磁电流。

由于其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以及优良的调速性能,PMSM在电动汽车、风电、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PMSM的控制系统是实现其高性能运行的关键。

传统的PMSM控制系统通常依赖于高精度的位置传感器(如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来获取电机的转子位置信息,进而实现准确的矢量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综述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机类型,其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性能和低噪音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工业驱动等领域。

PMSM在控制过程中需要准确地获取转子位置信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

传统的PMSM控制需要使用位置传感器来获取转子位置信息,位置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系统复杂性和成本。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进行综述,介绍其发展历程、控制方法和应用前景。

传统的PMSM控制技术需要使用位置传感器(如编码器、霍尔传感器)来获取转子位置信号,以实现闭环控制。

位置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并且可能存在故障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风险。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无位置传感器的PMSM控制技术,以减少系统复杂性和成本。

最早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是基于反电动势观测的方法,即通过测量电机绕组的反电动势来估计转子位置。

这种方法在低速和低转矩区域的性能较差,且容易受到参数变化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成为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热点。

MPC通过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流、转矩和转子位置,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实施控制。

MPC能够克服传统闭环控制的调参困难和性能受到参数变化影响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除了MPC,基于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成为了PMSM控制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并且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工业驱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基于反电动势观测的方法基于反电动势观测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是最早的研究成果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机绕组的反电动势来估计转子位置。

这种方法简单易实现,但在低速和低转矩区域的性能较差,且容易受到参数变化的影响。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课件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课件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 制课件
• 引言 • 永磁同步电机基础 • 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策略 • 实验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 发展,交流伺服系统在高性能的伺服系统领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而永磁同步电机(PMSM)由于其高效、 高性能、高精度的特点,在交流伺服系统中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然而,对于PMSM矢量控制,一般需要使 用位置传感器来检测电机的位置,这不仅增加了系统 的成本,也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因此,研究无位置 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 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观测器算法设计与分析
算法设计
观测器算法是一种通过对系统状态进行估计和预测来实现控制的方法。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观测器算法被用 于估算电机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常见的观测器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等。
分析
观测器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是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关键之一。通过对观测器算法的误差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 提高估算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电机的控制性能。同时,还需要考虑观测器算法的稳定性和实时性要求,以满足实 际应用的需求。
对于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策略的具体 实现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 化。
未来研究可以探索新的无位置传感器 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进一步简化电机控制系统结构。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现状与发展
要点一
现状
目前,对于PMSM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已经有 很多研究者和企业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其中,最为常见的 算法包括基于反电动势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基于磁 通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位 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等。这些算法在性能上各有优劣,但都 能够实现PMSM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

基于磁链观测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基于磁链观测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基于磁链观测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摘要:本文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机模型出发,推导了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计算方法,应用一种速度自适应积分器,从理论上消除了积分器的直流偏置和初始相位问题。

搭建了基于磁链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模型,分别对磁链观测器的磁链观测、速度和转子位置估算、动态和负载突变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磁链观测器算法的可行性。

搭建了基于RT-LAB的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分别对启动过程、磁链观测以及速度和位置估算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了磁链观测算法的正确性。

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磁链观测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跟随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系统响应快、鲁棒性强。

关键字:永磁同步电机;磁链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RT-LAB引言永磁同步电机因其具备高效率、高精度、结构简单、转动惯量低等特点,近年来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自动控制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是,电机机械传感器限制了永磁同步电机在高性能场合的应用,因此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成为研究重点。

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是指利用电机绕组中的相关电信号,结合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应用合适算法来估算转子的位置和转速,从而代替机械传感器来实现电机的控制。

本文应用磁链观测器来估算PMSM速度和转子位置,同时采用速度自适应环节来补偿纯积分环节的直流漂移和相位延迟,给出了基于磁链观测器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对磁链观测器的磁链观测、速度和转子位置估算、动态和负载突变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磁链观测器的可行性;搭建基于RT-LAB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平台,分别对启动、磁链观测、位置和转子速度估算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了该磁链观测器的正确性。

1永磁同步电机磁链观测器1.1磁链观测器在同步旋转dq0坐标系下,PMSM数学模型的电压表达式为:1.2转子位置估算误差的补偿为了解决纯积分环节引入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用一阶低通滤波器来替换纯积分环节。

电动飞机电推进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综述

电动飞机电推进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综述

电动飞机电推进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综述
米彦青;袁兵;邹成智
【期刊名称】《电机与控制应用》
【年(卷),期】2024(51)1
【摘要】随着绿色航空的发展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飞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作为电动飞机的核心,电推进系统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永磁同步电机(PMSM)凭借其功率密度大、效率高等优势成为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

由于不依赖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动
飞机对高空复杂环境下高可靠性的要求。

首先,对当前电动飞机推进用永磁同步电
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

其次,针对转子起始位置检测、低速起动以及中高速运行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目前研究中存
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17页(P60-76)
【作者】米彦青;袁兵;邹成智
【作者单位】天津内燃机研究所;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天津市航空
装备安全性与适航技术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51
【相关文献】
1.无位置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综述
2.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全速范围控制技术综述
3.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分数阶滑模控制技术仿真研究
4.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综述
5.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传感器控制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传感器控制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传感器控制摘要:在永磁电机控制系统中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的使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因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现有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法主要进行零低速或中高速条件下转速的估计,缺少零低速向中高速平滑切换的方法研究,存在着适用转速范围有限等问题。

利用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进行零低速时转子的位置估计,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法进行中高速时的转速估计,从而实现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度范围的无传感器控制。

对于某一表贴式永磁电机,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永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全速度范围;引言: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在工业、农业、水利、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可用作驱动电机、发电机、励磁机等。

随着几年来稀土永磁材料的不断发展,永磁材料的剩磁、磁能积等性能不断提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提升永磁电机性能。

对于部分应用场合的永磁同步电机,例如矿井,油田等精度要求很低的场合,可以使用无传感的方案,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成本。

1基于高频注入法低速段的SPMSM无感控制方案1.如下图一所示:图一图中d、q轴系是电机的实际磁场定向坐标系,即d轴与永磁体Wf一致,为转子位置角。

和是转子位置估计坐标。

与dq坐标的位置偏差为γ。

这里,假定r是已知的,而是未知的待估转子位置。

现在在轴上注入如下的高频脉动电压信号,即在和轴系的坐标中,它产生的矢量为:式中wc 为电压交变频率,uc为电压幅值,脉动电压在轴上,若将上式变换到dq坐标轴系,则应有:如果r =则表明脉动电压矢量uc直接作用在d轴上,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交变磁场沿着d轴与励磁磁场Wf叠加在一起。

随之,这会改变励磁磁路的饱和程度,使励磁磁路具有凸极性,它会对产生调制作用。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摘要: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移传感器系统,其利用检测电机的定子侧电压和端电压算出转子位移,取代了传统的机械位移传感器系统,不但减少了成本,同时增加了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基于永磁同步电动机发展现状,分析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不同转速下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无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是在电动机转子与机座之间不配备电磁或光电传感器的情形下,运用电动机绕组中的有关电讯号,采用直接计量、参数识别、状态评估、间接检测等技术手段,在定子边比较简单检测的物理性质量如定子压力、定子电流等中抽取出与转速、位移速度相关的物理性质量,再运用这些检测到的物理性质量和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测算出电动机转子的位移与速度,从而代替了机械传感器,实现电动机的闭环控制。

1.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高性能的交流调速传动系统通常要求在定子轴上装设机械式传感器,以检测相应的定子转速与位移。

这种机械式传感器,通常包括了解码器(Encoder)、解算器(Resolver)和测速发动机(Tacho-meter)。

机械式传感器可以满足发电机所需要的转动信息,但同时也对传动系统设计造成了一些困难。

机械式传感器加大了在发电机定子上的转动惯量,从而增大了发电机的空间大小和重量,而使用机械式传感器为测量转子的速度和位移,需要另外增设了发电机和控制器相互之间的连线和端口电路,使系统更易受影响,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准确性。

受设备式传感器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和振动)的影响,驱动控制系统并无法普遍应用于所有场所。

机械式传感器以及配套电路大大提高了传动系统的生产成本,而一些高精度传感器的售价甚至能够和马达本身售价比较高。

为解决大量采用机械式传感器给传动系统所造成的问题,不少专家都进行了无机械式传感器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研发。

无机械式信号交流变速控制系统是指根据使用电器绕组的所有电讯号,并采用适当方式估计出转动的速率和方位,以替代机械式信号,进行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循环调节。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高效、高性能和低噪声等特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方法控制PMSM需要外部传感器集成在电机中以获取相关的运动信息,如转速、转子位置、角度等。

这些检测器的成本和可靠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大。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和控制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传统的控制方法中,由于惯性负载和摩擦阻力等因素的影响,电机的动态响应存在一定延迟。

因此,传感器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也会有时延,导致控制响应的迟滞。

这在高速转动和精细控制方面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使用滑模观测器的无传感器控制可以减少这种时间延迟的影响,从而提高电机系统的精度和响应性。

滑模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问题。

滑模观测器是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观测器,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构造一个替代模型来估计系统状态误差。

滑模观测器可以估算出电机系统的转速、转子位置和电流等参数,从而使系统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性能。

滑模观测器的核心是滑模理论,其基本思想是构建一个滑动面来使系统状态误差尽量小,从而实现系统的控制。

滑模观测器的原理是将系统的均衡点作为滑动面,通过控制系统状态误差使其在滑动面上运动,从而实现状态估计。

滑动面的构建方法有许多种,可以根据系统的特点和控制目标进行选择。

对于PMSM无传感器控制,通常将滑动面设置为电流误差和电机角速度误差的和,由此可以推出观测器的数学模型。

根据数学模型,可以设计合适的观测器参数,从而实现电机系统的稳定和精度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PMSM无传感器控制需要配合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以实现优化的控制效果。

开环控制主要负责电机的速度控制,闭环控制则负责电机的位置和转角控制。

通过将滑模观测器与PID控制器相结合,可以实现PMSM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准确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题课报告报告题目: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姓名:沈召源学号:14S0060402016年1月目录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系统模型 (2)1.4 控制方法设计 (4)1.5 系统仿真 (7)1.6 结论 (8)参考文献 (8)1.1 研究背景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惯量小、重量轻等优点,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永磁同步电机的各种控制算法中,使用最多的是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而这两种控制方式都需要转子位置,但转子位置传感器的采用限制了系统使用范围。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大多采用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码盘等传感器检测速度和位置的反馈量,这不但提高了驱动装置的造价,而且增加了电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连接线路和接口电路,使系统易于受环境干扰、可靠性降低。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强等一系列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是在电机转子和机座不安装电磁或光电传感器的情况下,利用电机绕组中的有关电信号,通过直接计算、参数辨识、状态估计、间接测量等手段,从定子边较易测量的量如定子电压、定子电流中提取出与速度、位置有关的量,利用这些检测到的量和电机的数学模型推测出电机转子的位置和转速,取代机械传感器,实现电机闭环控制。

最早出现的无机械传感器控制方法可统称为波形检测法。

由于同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何种方法获取转速和转角。

目前适合永磁同步电机的最主要的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定子端电压和电流直接计算出θ和ω。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场旋转理论,即在电机稳态运行时,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同步旋转,且两磁链之间的夹角相差一个功角δ,该方法适用于凸极式和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

该方法计算方法简单,动态响应快,但对电机参数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结合电机参数的在线辨识。

(2)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先假设转子所在位置,利用电机模型计算出该假设位置电机的电压和电流值,并通过与实测的电压、电流比较得出两者的差值,该差值正比于假设位置与实际位置之间的角度差。

当该值减小为零时,则可认为此时假设位置为真实位置。

采用这种方法,位置精度与模型的选取有关。

该方法应用于PMSM时有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3)观测器基础上的估计方法。

观测器的实质是状态重构,其原理是重新构造一个系统,利用原系统中可直接测量的变量,如输出矢量和输入矢量作为它的输入信号,并使输出信号在一定条件下等价于原系统的状态。

目前主要存在的观测器:全阶状态观测器、降阶状态观测器、推广卡尔曼滤波和滑模观测器。

其中滑模观测器有很好的鲁棒性,但其在本质上是不连续的开关控制,因此会引起系统发生抖动,这对于矢量控制在低速下运行是有害的,将会引起较大的转矩脉动。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提供了一种迭代形式的非线性估计方法,避免了对测量的微分计算。

该方法的特点是转速估算值与实际值非常接近,由估算值构成的闭环系统在宽调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特性,但算法比较复杂。

(4)高频注入方法基于电机的凸极效应(固有的或人为的)和高频数学模型,不依赖于电机的基波方程和参数,因此可以实现对PMSM 转子初始位置的有效估算。

该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电机的参数和运行工况,因而可能工作在极低速,并且系统的计算工作量不大,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其最大的缺点就是要改造电机来形成明显的凸极效应。

(5)基于人工智能估计方法由于转速可以看成是定子电压和电流的函数,加之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能力、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以及抗干扰性较强的人工神经网络纷纷应用于电机控制方案,基于人工智能估计方法的应用日趋成熟,将为交流传动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由于目前神经元网络的方法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离实用化还有一段距离1.3 系统模型为简化分析,做如下假设:(1)忽略定、转子铁心磁阻,不计涡流以及磁滞损耗;(2)永磁材料的电导率为零,永磁体内部的磁导率与空气相同;(3)转子上没有阻尼绕组;(4)永磁体产生的励磁磁场和三相绕组产生的电枢反应磁场在气隙中均为正弦分布;在ABC 坐标系中,同步电机转子在电、磁结构上不对称,电机方程是一组与转子瞬间位置有关的非线性时变方程,同步电机的动态特性分析十分困难。

在α-β-0坐标系中,尽管经过线性变换使电机方程得到一定简化,但电机磁链、电压方程仍然是一组非线性方程,故在分析与控制时,一般也不用该坐标系下电机数学模型。

d-q-0坐标系下矢量控制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利用坐标变换,将电机的变系数微分方程变换成常系数方程,消除时变系数,从而简化运算和分析。

永磁同步电机等效模型见图1所示,d-q-0坐标系是随定子磁场同步旋转的坐标系,将d 轴固定在转子励磁磁通的方向上,q 轴为逆时针旋转方向超前d 轴90°电角度。

取逆时针方向为转速的正方向。

f ψu v 为每极下永磁励磁磁链空间矢量,方向与磁极磁场轴线一致,d 、q 轴随同转子以电角速度(电角频率)一起旋转,它的空间坐标以d 轴与参考坐标轴s α间的电角度r θ来确定,β为定子三相基波合成旋转磁场轴线与永磁体基波励磁磁场轴线间的空间电角度,称为转矩角。

f ψsψ 图 1 永磁同步电机d-q-0坐标系图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dq 轴转子坐标系的定子电压方程,定子磁链方程和电磁转矩的方程分别为ψωψψωψ⎧=+-⎪⎪⎨⎪=++⎪⎩d d s d r q q q s q r d d u R i dt d u R i dt d d d f q q q L i L i ψψψ=+⎧⎪⎨=⎪⎩33()[()]22e d q q d f q d q d q T p i i p i L L i i ψψψ=-=+- 上式中括号中第一项是由定子电流与永磁体励磁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转矩,称为主电磁转矩;第二项是由转子凸极效应引起的,称为磁阻转矩。

对于转子为表面式的永磁同步电机,由于q d L L =,电磁转矩可写为32e f q T p i ψ=。

机械运动方程为m e L m d J T T B dtωω=-- 综上,可得永磁同步电机的状态方程为00s d d m d d d q f q s m q q q q m m f L R u di p L L dt i di p u R p i dt L L L d p T B dt J J J ωψωωωψ⎡⎤⎡⎤⎡⎤-⎢⎥⎢⎥⎢⎥⎢⎥⎢⎥⎢⎥⎡⎤⎢⎥⎢⎥⎢⎥⎢⎥=---+⎢⎥⎢⎥⎢⎥⎢⎥⎢⎥⎢⎥⎢⎥⎢⎥⎣⎦⎢⎥⎢⎥⎢⎥-⎢⎥⎢⎥-⎢⎥⎣⎦⎢⎥⎢⎥⎣⎦⎣⎦上述电压方程、转矩方程、运动方程和状态方程构成了PMSM 的数学模型。

从中可以看出,永磁同步机的模型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的状态方程。

1.4 控制方法设计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为:电磁转矩的生成可看成是两个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认为是由转子磁场与电枢磁场相互作用生成的。

电磁转矩可以表达为转子磁链与定子电流矢量乘积:s f i ψ⨯==p Sin i p T S f e βψ 转子磁链矢量f ψ的幅值不变 ,通过控制定子电流矢量的幅值及与转子磁链矢量的夹角,就可以控制电磁转矩的大小,这就是永磁同步电动机以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的原理。

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结构框图矢量控制所需的转子位置信号可以由高频注入法得到。

该方法是向永磁同步电机两相静止坐标系中注入高频旋转电压矢量信号,在电机三相定子绕组内产生高频旋转磁场,由于转子结构的凸极特性,在定子绕组中产生包含转子位置信息的高频电流响应。

通过对高频电流解调后,通过外差法得到转子估算值与实际值的误差信号,将误差信号输入到状态观测器,通过闭环控制,使得转子位置估算值逐渐逼近实际值;或者根据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计算,直接得到转子位置值。

其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电流调节器PWM 电压源逆变器BPF *i αβi αβi i αβi αβ*u αβu αβω图 3 高频电压注入法原理图假设注入的高频电压信号为i u αβ,频率为i ω,幅值为i V ;电机基波电压信号为u αβ,频率为f ω,幅值为f V ,其中i f ωω>>,则注入的高频电压信号的矢量表达式为:cos()sin()i i j t ii i i t u V V e t αβωωω⎡⎤==⎢⎥-⎣⎦ 零速时,在高频电压信号注入下,由于电机转子处于零速状态,电流响应中 只有高频电流响应分量,PMSM 的数学模型为:=i di u L dt αβαβαβ高频电压信号产生的电流响应为:(/2)(2/2)cos(/2)cos(2/2)sin(/2)sin(2/2)r r i f i i f a r b r a r b r j j a b i i i I I I I I e I e ααββθπθθπθπθθπθπθθπ--+⎡⎤=⎢⎥⎢⎥⎣⎦-+-+⎡⎤=⎢⎥-+-+⎣⎦=+ 由上式可知,经转子凸极调制后的高频电压信号产生的高频电流响应包括两部分:式中前半部分为高频电流的正相序分量,它与注入的高频电压矢量旋转方向相同;后半部分为高频电流的负相序分量,它与注入的高频电压矢量旋转方向相反。

其中,只有负相序高频电流中含有转子信息,为了提取高频电流中包含的转子位置信息,需对负相序电流进行一系列的信号处理工作。

电机低速运行时,在两相静止坐标系内,电流响应中会含有矢量控制产生的基波电流分量,因此在电机低速运行时,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方程中既含有高频注入电压信号,又含有矢量控制产生的基波电压信号:*cos()cos()sin()sin()f i f j t i j t if i f i f i t t u u u V V V e V e t t αβαβωωαβωωωω⎡⎤⎡⎤=+=+=+⎢⎥⎢⎥--⎢⎥⎣⎦⎣⎦ 定子磁链方程为u sin()sin()cos()cos()f i f i f i f i t t V V t t u ααββωψωψωωωω⎡⎤⎡⎤⎡⎤⎡⎤⎢⎥==+⎢⎥⎢⎥⎢⎥⎢⎥--⎢⎥⎣⎦⎣⎦⎣⎦⎣⎦⎰⎰低速时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流响应为022*********0sin()sin(2)cos sin cos()cos(2)()sin()sin(2)cos()cos(2)()f e f e f q f e f e f f i e i i i e i i L t L t i L V i L t L t L LL L L t L t V L t L t L L αβωθωθψθωθωωωθωωθωω+∆-⎡⎤-⎡⎤⎡⎤=+⎢⎥⎢⎥⎢⎥--∆--∆-∆⎢⎥⎣⎦⎣⎦⎣⎦+∆-⎡⎤+⎢⎥--∆--∆⎣⎦式中第一项和第二项均为和基频相关的低频分量,第三项为高频分量,采用外差法,并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ˆ()sin[2()]e r eLPF I I L θθ=∆- 在低速运行时,静止坐标系注入电压包括低频电压分量和高频电压分量,但是经过外差法处理以及低通滤波后,可以提取出与位置观测误差相关的量,在位置误差较小时,与转子位置估计误差成正比,与基波电压幅值、频率、相位都无关,因此通过外差法与滤波器处理后,基波电流对于转子位置估计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