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上语文《画》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6 课《画》教课设计6 画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经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正确朗诵、背诵古诗。

图文联合,感觉诗中描述的情景。

教课过程一、察看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体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论并板书“山、水、花、鸟”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诵诗句,关于在自学过程顶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全班齐读,齐读以后轮读。

考察学生能否都会读了。

3.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 个生字。

4.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三、熟读成诵,感知粗心1.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状况,夸奖背诵好的同学,鼓舞背诵稍慢的同学。

2.学生正确朗诵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3.教师总结:我们旅行时,看到的自然风景大部分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

而课文所说的风景却恰好相反。

引出课文题目。

4.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什么是“来” ,什么是“去”?(2)远——近哪一种状况算“远” ,哪一种状况算“近”?(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而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有—无高—矮多—少早—晚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复习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睁开想象,感觉诗中描述的风景,知道这是一幅山川画。

3.背诵课文。

教课过程一、检查复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6 课《画》教课设计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兴趣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二、自学生字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着字形。

2.谈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歌《画》,使学生了解到画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能听懂、读准课文,理解内容。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的作用与价值,表达自己的感受。

4.通过叙事、讲授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来理解画的作用。

5.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要点。

2.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画的作用。

3.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与感受。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把握诗歌《画》中的比喻和意象。

2.能够跳脱现实场景,用心灵的眼睛去感知画的内在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初读《画》带领学生一起读诗歌《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丽、节奏和意象。

2. 导入活动老师和学生一起谈论诗歌中的“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 集中训练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各自对“画”不同的理解,并对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4. 延伸拓展设计一些与画相关的活动,如美术课、表演课等,丰富学生对“画”的理解。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学习收获,并表达自己对“画”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作业1.背诵诗歌《画》。

2.完成《画》相关的绘画作业。

3.撰写关于“画”的作用与价值的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画”的过程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也让我深受启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涉及学生情感层面的引导,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悟人生,培养美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的详细安排,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画》(人教部编版,详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画》(人教部编版,详案)
举例:通过优秀作业展示、书写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美丽的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绘这些美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用语言文字描绘美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画》的基本内容,学习了生字词,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描绘美景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美、表达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设计填空、组词、造句等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对生字词的运用。
(2)课文意境的体会: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存在一定难度。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境,是教学难点之一。
举例: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象,提高理解能力。
(3)书写规范与美感的培养: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规范与美感。如何引导学生写出规范、美观的字,是本节课的又一难点。
五、教学反思

课文(二)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二)画(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二)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简单了解画的含义和作用。

2.能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地描述画。

3.能借助画的故事情节简单架设情节。

教学准备
1.课文《画》
2.与画有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3.经典绘画作品的图片资料和解析。

4.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小道具、角色扮演服饰。

教学过程
导入
1.创设场景:我带领学生在一个画廊里看了很多美丽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到画作的美丽和神奇。

2.导入情境:让学生看一些与画有关的图片物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去发现画的奥秘。

学习
1.提问:老师提出“画”这个词,让学生联想到自己见过的画,以及画的作用等。

2.学习课文《画》,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画”的含义。

3.小组讨论:尝试描述自己见到的画和画中的内容表现。

4.创造情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想象一幅自己的画,构建情节和主题,并在小组内简单汇报。

拓展
1.赏析经典绘画作品,如《蒙娜丽莎》等,并讲解作者、画作内涵等。

2.创造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幅小画作,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激发学生对画的创作热情。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画”的含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了画作的美丽与神秘,并且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共情能力的培养。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民族音乐的磁带。

2、学生课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笔。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板书课题)(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用一幅画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入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对话平台欣赏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识字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

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画、山、水、花、鸟、竹”等10个生字。

2.会写“山、水、月”3个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画面。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画面。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画纸、彩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平时都画些什么呢?2.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画的文章,一起来感受一下画中的美好吧!(二)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3.认识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组内交流识记方法。

4.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三)写字练习1.写字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握笔,调整坐姿。

2.写字练习: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山、水、月”3个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学生齐读生字卡片。

2.回顾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回顾课文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1.研讨比喻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等比喻句。

2.感受美好画面: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课文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画中的美。

(三)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练习书写生字。

(四)课外拓展1.画一画: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画面,展示给大家欣赏。

2.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交流画画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3.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学习课文1.研讨比喻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比喻吗?学生:比喻就是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教师:对,就像课文中说的“远看山有色”,这里把山的颜色比喻成了有生命的色彩,你们能再找一找课文中其他的比喻句吗?学生(纷纷举手):我找到了,“近听水无声”,这是把水的声音比喻成了静寂。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

【导语】《画》是⼀⾸五⾔谜语诗。

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本课配有⼀幅精美的⼭⽔画,画上有⼭、有⽔、有花、有鸟,鸟语花⾹、⼭⽔相衬,给⼈以⽆限的美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培养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民族⾳乐的磁带。

2、学⽣课前⾃制的⽣字卡⽚,⽔彩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课时 切⼊举偶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家猜⼀猜?(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师也出个谜语⼤家猜⼀猜好吗?远看⼭有⾊,近听⽔⽆声。

春去花还在,⼈来鸟不惊。

(学⽣猜谜语)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画》。

(板书课题) (好动、好奇、爱表现是低年级学⽣的特点,利⽤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下⼦抓住了孩⼦的⼼,激发了孩⼦们学习课⽂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 2、(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幅⼭⽔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按⼀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幅画引出课题,让学⽣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情境中进⼊课堂,受到美的熏陶,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

) 对话平台 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学⽣边听边欣赏画。

(让学⽣整体感知课⽂,体会⼤⾃然的美和诗句的韵律美。

) 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字宝宝这⼀关,你们有没有信⼼? 2、出⽰本课⽣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在哪⾥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识字的信⼼和识字的愿望。

对识字量⼤的学⽣及时⿎励。

) 3、⾃读课⽂,边读边⽤⾃⼰喜欢的符号画出⽣字表中的⽣字,借肋拼⾳多读⼏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画》这篇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

2.能够感知绘画的美和灵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画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和表达画的美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画的情感。

2.如何启发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课文《画》2.教学图片或实物画作3.课堂小组讨论材料教学环境1.教室内放置画作2.保证课堂安静的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课文标题《画》,并问学生:你们知道画是什么吗?你们喜欢画吗?第二步:导读(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以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畅想画的美和灵性。

第三步:学习(15分钟)1.课文学习和解读,老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老师给出几幅画作,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这些画作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感受。

2.自己动手画一幅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画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及反思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及反思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及反思2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汉字《画》,掌握其读音和书写笔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书写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 教学内容•汉字《画》的认读、书写和笔顺。

3.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读汉字《画》,掌握其正确的书写笔顺。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画》的每一笔。

4. 教学方法•视觉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字卡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读汉字《画》。

•操练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认读和模仿书写练习。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教学流程•导入:利用图片、故事等引入汉字《画》的学习内容。

•学习:教师讲解汉字《画》的读音和书写笔顺,学生跟读、模仿书写。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排队书写、创意涂色等练习活动。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强化学习成果。

二、反思与展望本节课设计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了汉字《画》的认读和书写,但在教学方法上仍有不足。

下一步需要更加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同时,在巩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学习评价方式,如作业、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细化教学步骤,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我还将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汉字《画》的理解,引导他们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希望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汉字学习能力和兴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和表达的思想;2.通过导入新知识习得生字词语,提高词汇量;3.认真感受课文中的画作和色彩,培养观察能力;4.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语的认读;2.读懂《画》课文,领悟故事中蕴含的主题思想;3.通过观察,感受画作和色彩。

三、教学准备1.课文原版:《画》;2.课文讲解PPT;3.画笔、颜色纸、橡皮擦、水彩颜料等;4.PPT中的词汇图片,生字词列表等。

四、教学流程1.导入新词邯郸市一家小饭馆老板的生意日渐不如人意,于是他想要“菜烂了可以炒了吃、钱烂了可以烧了取暖”。

这些说法中,有一些生字词需要大家认真读一遍。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老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学习新词汇的兴趣。

2.阅读并理解课文课文《画》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小兵因喜欢画画,而意外地认识了梦想成为画家的大仙。

通过大仙花了三年的时间指导小兵的画画,小兵终于得到了妈妈认可的画作。

通过观察小兵和大仙,以及小兵和妈妈的之间的交流,小学生可以聆听到别人对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的评价,进而内化这些评价,并逐渐成为自我评价的能力。

3.观察画作和色彩在讲解完课文后,老师可以请同学们一起观察教室中的不同颜色的物品,然后请同学试着用颜料画它们。

画完之后跟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作品,展示自己的成果。

4.小结归纳在本节课结束之前,老师可以请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归纳总结本节内容。

同时,也可以请同学们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好课程,合理规划,设计好教学内容,使得我们的教学行动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 识字6《画》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 识字6《画》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画》,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培养朗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文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山、水、去、在、来、不、人、鸟、云。

2. 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感受诗中的自然景象。

3. 诗歌韵律: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培养朗读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自然景象,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生字词:结合诗歌内容,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理解诗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中的自然景象。

5. 朗读感悟: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自然景象的描绘。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家长协助孩子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画一幅描绘诗中自然景象的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山、水、去、在、来、不、人、鸟、云。

2. 诗歌内容:描绘自然景象,感受诗中的情感。

3. 诗歌韵律: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七、教学反思1. 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节课通过学习《画》,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诗意,培养了朗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

一、教案概述
•课题:《画》
•识字内容:6
•适用对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识字“画”字的基本含义和常见使用场景;
2.能够正确书写识字“画”字;
3.能够通过亲身感受理解绘画的乐趣和意义。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有关绘画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画”字的意义和用途。

2. 学习“画”字
•带领学生一起认读“画”字,并通过笔画顺序演示正确的书写方法。

•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画”字,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3. 活动设计
•安排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来理解“画”字的含义,并体验绘画的乐趣。

•老师可以提供不同的绘画题材和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4. 总结和展示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绘画活动的收获和体验,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三、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画”字的含义,而不是止步于纸面文字的认读和书写。

•绘画活动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和表达个性,避免过多的干预和限制,让学生感受自由和乐趣。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画》这个词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汉字,更是
一种表达和创造的方式。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老师朗读《画》,理解故事大意。

2.能朗读课文,准确把握语音语调。

3.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画的内容和作品中的人物。

4.能够感受到绘画的美和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对画作的描述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课文分析及其图片。

3.水彩笔、彩色铅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新知识1.朗读课文《画》请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意义。

3.图片欣赏展示课文中提到的画作图片,让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并描述其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拓展活动1.课文内容表演分组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会故事情节。

2.绘画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感受绘制一幅画作,可以是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或自己的创意主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画》。

2.完成绘画作业,描述自己的作品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画》展开,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画作,展开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感知和体验绘画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想象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与绘画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绘画艺术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课文内容本课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题为《画》,篇幅短小,通俗易懂。

课文主要介绍了画的种类和画的基本知识。

2. 教学目标•知道画的种类及其基本知识。

•学会欣赏画作,培养审美情感。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并鼓励他们勇敢表达。

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画的种类及其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并鼓励他们勇敢表达。

二、课前准备1. 教具准备PPT,画册,带有创意的小贴纸,纸张,颜色笔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观察周围的画,并找出其中的美,为上课做好心理准备。

1. 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与画有关的知识,如画家的生平,国画的特点等。

2. 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通过分组让学生们先看一组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觉描述这幅画,以了解学生对画的认知。

3. 学习课文内容(20分钟)老师读一遍课文,讲解图片中的画(油画、水彩画、素描、速写),并介绍每种画的特点和表现技法。

同时,老师在PPT中展示相关画作,并引导学生找出画作中的美和点睛之笔。

4. 欣赏画作(1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画作,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如:幻灯片、画册、手绘作品,带领学生欣赏画作,让他们感受画作中的美和艺术方面的魅力。

学生可以发挥想象,通过绘画、黏贴创意小贴纸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知识检测(10分钟)老师设计“快速判断”、“自由发挥”等操作,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6. 教学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和生活中的美,鼓励他们勇敢表达,真正使课堂的内容深入学生的心中。

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这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画的种类及其基本知识。

我通过多种方式设计实践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使得他们对画的认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意思,能朗读和背诵本课文。

2.学生能够培养对“画”的爱好,通过创作来表达想象。

3.了解“画”的种类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层次的认知。

教学重点1.理解本课文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画”的种类及其特点。

3.应用各种颜色的彩笔、笔刷等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抽象概念。

2.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画种类。

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准备学生画板、颜料、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导入1.通过教师朗读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本篇课文的故事情节。

2.通过图片展示多种画,引导学生思考“画”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鼓励他们在课后积极练习绘画。

3. 学习主体1.呈现本课文《花的画儿》,通过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如“小女孩为什么对花儿的画都满意呢?”等等。

2.通过视频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粉笔画、油画等画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和所需工具。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彩笔、铅笔、笔刷、彩纸等绘画工具,使其能够进行简单的画绘制。

4.引导学生实践,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自己的画作。

4. 课堂小结通过该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画”的种类、各自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画”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1.观察家里摆放的画作品,分别尝试模仿它们,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创作自己的优美的画,需写下创作感想和技巧体会。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操作,课程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方式,避免以成人思维方法约束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创作出自己特色的画作。

6.《画》 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部编版

6.《画》 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部编版

6.《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画》,并理解诗句的含义。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3)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感知和理解古诗的内容。

(2)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活动,培养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古诗《画》。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古诗《画》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画面。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插图中的画面。

(3)教师引导学生猜测插图中的画面与古诗《画》的关系。

2. 学习古诗(1)教师出示古诗《画》,学生自读古诗。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节奏。

3. 体会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句的含义和感受。

(3)教师组织小组汇报,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4. 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其他古诗的插图,学生观察插图并猜测古诗的内容。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组织小组汇报,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古诗《画》,并背诵古诗。

2. 根据古诗《画》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篇短文。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古诗《静夜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画》教案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生字词:画、纸、笔、板、颜色、好看、不好看。

2.能够理解课文,掌握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
本节课重点学习《画》一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喜爱画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认读。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如何运用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识
上课前,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些颜色鲜艳的笔,纸和画板等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画”?“你想画一幅画,需要哪些东西”?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新课
1.初步阅读课文后,随机提问学生:“画是什么?”孩子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逐字解释生字词,“画、纸、笔、板、颜色、好看、不好看”并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孩子们加深理解。

3.整体阅读课文,再次叫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老师重点讲解和解释课文,增加内容深度。

5.与学生合作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总结课堂内容
1.总结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老师激发学生对画画的热爱,提高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和丰富他们的画画经验。

教学评价
通过教师导入和引导,学生对“画”这个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并能够认读和理解
本节课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并且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总体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画》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部编版

《画》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部编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在提问环节,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不敢提问。为了营造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我需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表达自己的疑惑。
-诗句深层含义的解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句中的隐喻和象征,如“远看山有色”中的“色”字的深层含义。
-想象力的激发与运用: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展开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
-使用拍手、敲击等方式辅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韵律;
-设计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如“为什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画》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部编版
1.教学重点
-古诗的朗读与背诵:准确把握《画》的韵律和节奏,流畅朗读并熟练背诵全诗,以加强语感培养和记忆能力。
-诗句意象的理解:掌握诗句中的基本意象,如“山”、“水”、“花”、“鸟”,理解它们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表现。
-诗歌情感体验:感受诗人通过《画》表达的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情感共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画》这首古诗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内容。《画》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山水的美丽。这首诗是学习古诗的重要起点,它能帮助我们体会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技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古诗中的画面,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文字捕捉自然之美。
举例:
-通过教师示范和集体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画》;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诗句与实际景象的联系,理解“山有色”、“水无声”等表达;
-通过情景创设和讨论,让学生体验诗人在诗中对自然的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6《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画”的构造部件和基本写法。

2.培养学生对“画”这个词汇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画”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2. “画”字的基本书写规范;3. “画”字相关词汇的辨析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笔、绘画工具等;2.学生准备绘画纸、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画”字的图片或书写“画”字在黑板上,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画”字的基本结构教师向学生讲解“画”字的构造部件和笔画顺序,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书写练习。

3. 绘画活动让学生利用绘画纸和彩色笔进行“画”字的创意绘画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画中体验“画”字的乐趣。

4. 巩固训练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画”字相关词汇的辨析和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画”字的基本结构、书写规范以及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绘画并书写“画”字,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字的认知有了明显提升,绘画活动也很受学生欢迎。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画”字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得最好的选手。

三、指导书写,展示评价
抽读生字卡片,看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确!
2.(出示课件:4)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水”。

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们。

先来看“水”这个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水手、口水、雨水……)它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写中间的竖钩,再写左右的部分)
那我们把“水”这个字请回“家”吧。

(出示课件5)(出示投影)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把这个字写好看呢?(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


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教师边写边说:竖钩写在竖中线,两点对称分两边。

生书空。

水来去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