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反思
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反思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的光荣革命,次年,伴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正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近现代史也翻开了第一页。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揭开了序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殖民扩张道路遍及全世界。
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自然不可幸免,向来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清王朝此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境况,它在鸦片战争中迅速败下阵来。
这一声炮响,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此也开始了中国长达110年的屈辱史和抗争史。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西交往的演化和深化,大半都是在战争先为前导,之后又由条约确立法则的过程中实现的。
西方人以战争起衅,给中国人带来创深痛剧,而要的则是固化于条约之中的物利和权利。
1840至1842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作为战争结果的《南京条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此后,中国就成为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猎取的对象,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多。
通过签定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各国割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强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攫取和控制了在华的种种特权。
不平等条约象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使得中国的政治、军事被控制,大规模的财富被掠夺,人民遭受巨大的苦难,严重地阻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是近代中国贫穷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1842年的《南京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南京条约》之后,列强又通过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各地赔款使得中国人民的苦难进一步加深,俄国鲸吞蚕食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1895年4月,由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双方签订了继南京条约之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对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一点思考
对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一点思考近年来,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转化问题,已有不少相关论述涉及,并已作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吴剑杰指出,不能“将近百年中国历史概括为‘一场现代化史’,用以取代所谓‘旧范式’及其基本认识。
”[1]蔡礼强认为,“革命史范式奠定了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现代化范式深化了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两大范式为相互竞争但非否定或替代关系。
”[2]将中国近代的历史用现代化的理论进行新的诠释,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再次叙述,是从长时段历史发展的角度开辟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而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研究,正是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问题展开的。
对历史的研究总是为现实服务的,而当前,中国的发展正面对着选择何种道路的问题,反映在历史研究领域,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表述上就出现了不同的选择。
所谓的“范式”,就是研究问题的角度方法,范式的转变,体现了不同的历史学研究者对新理论的接受与运用,也反映了学术上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范式的转变范式的转变问题的提出,也是在新的范式,即现代化范式出现之时开始的。
在这之前,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并没有“范式”一说。
当然,没有“范式”一词的使用,并不是说就没有较为统一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式。
革命斗争理论,是贯穿新中国成立以来近代史研究的主线。
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逐渐成为对近代以来历史研究的主流,它以“两个过程”为主线,以三大高潮为划分历史阶段标志,以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为基本学说,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中国革命史研究体系,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进行起了指导作用,是站在革命成功的角度对历史的回顾反思。
革命史研究体系是逐渐形成的,当前仍在不断完善。
它的一些研究成果,是经受了历史与时间检验的正确理论。
中国革命史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进行革命斗争也就成为了一百多年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革命斗争年代最突出的需要就是革命斗争理论,中国革命史研究也就随之张扬。
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和感想
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和感想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和感想中国近代历史,一方面记载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结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记载着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业绩。
一部近代史昭示给我们,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而终未亡国,历经战乱磨难而终未分裂,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国难当头,各阶级各阶层聚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英勇抗争。
最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强国之路。
一部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把握其发展脉络,了解它的框架,运用近代史进行国情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爱国主义主题。
形成推动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力量。
一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思考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这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奋斗史。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华帝国的大门,开始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也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中国应走道路,使中国再次走上富强的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走上世界舞台,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萌发了“师夷”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要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中国当时只落后无知,虽然当时帝国列强打开了我国大门,使我国饱受侵略和屈辱,但也正因如此中国才看到世界的发展,为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我们尚处于封建社会,外国列强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大门更开始慢慢更改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
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体会和看法[精选合集]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体会和看法[精选合集]第一篇: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体会和看法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体会和看法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学校开设了《中国近代史》这门课程,这使得酷爱历史的我兴奋不已。
现在,课程已临进尾声,我决定把学习了近代史时的一些体会和看法总结一下。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在知识上我有不少新的收获,在思想上也有很多新的认识,而作为一名大学生,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与时俱进的同时更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感悟历史的哲学。
当然,因能力有限,所以可能有些地方存在错误和纰漏,希望老师给予审查。
中国近现代史断为三个历史时期,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7)“落后就要挨打。
”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
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思考
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思考1.洋务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启动于19 世纪60 年代的洋务运动,中经90 年代的维新变法,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
孙中山是在回顾或者说是在“反思”上述近代化运动,总结上述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建构自己的近代化理论和逐步完善自己的近代化思想的。
2.维新运动。
19 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他们不仅提出了维新变法和革新政治制度的主张,而且还大胆、勇敢地提出了深层思维方式变革或“精神革命”的课题。
他们借用西方的思想武器,介绍进化论和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使近代中国形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浪潮。
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新运动既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全面启动。
然而,对君主与清政府的看法脱离实际。
维新派企图采用保留皇帝宝座来推行自上而下的体制内变革,实现君主立宪政体,走英国和日本模式的近代化道路。
可是,他们过于天真,他们不了解中国的皇帝毕竟与英、日的国王不同,中国的民众也与英、日有别。
因此,维新派要维新,但不明确如何维新,更不明白维新不行该如何变革中国。
正如孙中山所指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是不可能的,“观于昏昧之清朝,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
”“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治理众人之事的总统”,而不需要把国家变为个人私产的封建皇帝。
3.辛亥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向西方学制度的,学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政体是关键,政体不改变,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孙中山认为要使中国与世界接轨,迅速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必然要有一个负责任的、代表民意的民主政府。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不仅是中国改朝换代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振兴中华、追求中国近代化的伟大先驱。
尽管他未能扫除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两大近代化的障碍,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实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他的近代化主张无疑是他那个时代中各种方案中最优秀的构想。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思考
文学学院2011级2班刘南萍2011013315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思考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部最富于哲理的教科书。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
“落后就要挨打。
”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
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起源于沉溺在天朝上国美梦中的清朝统治者被帝国主义的枪炮所惊醒的那一刻,那一刻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落后的。
尽管在这之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但清朝统治着们并没有选择自强不息和坚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这一条路,而是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为帝国主义服务。
这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附庸。
沉重的担子丢到了中国老百姓的肩上,喜欢过着安逸平静生活的中国人民过得更困苦、更辛劳。
不少人甚至没有了生存的出路。
中国社会的危机更深重了,一个曾经辉煌伟大的帝国成为了一个空空的躯壳,主权遭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要展望一个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恐怕是做不到的,展望几十年都很难,这里只能就目前研究中感到的几个问题谈点想法。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
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
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
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
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
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
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
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
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
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
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
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
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
对中国近代史的几点认识
前言一、对中国近代史的几点认识1、中国近代史的所属范畴中国近代史属于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段?近代史是相对古代史而言的,一般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工业革命的展开又为这个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人类在一百年内创造的财富比有人类以来创造的总和还要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润所驱使,向外扩张成了资本主义的本性。
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行卷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之中的。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变化表明,虽然中国的主权完整遭到破坏,封建势力也很强大,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只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资本主义阶段,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
2、中国近代史的特点中国近代史尽管只有短短的110余年的时间,但却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历史变化非常剧烈的时期,无论在思想文化、社会性质、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社会矛盾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历史变化非常剧烈社会性质上,从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生产关系上,多种生产方式并存,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社会结构上,异质阶层开始产生。
(2)社会思潮变化剧烈伴随历史变化的剧烈,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化也非常剧烈。
它经历了从求强求富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的演变过程。
在急剧变化的现实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刻,中国人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开始了急剧的变革,但由于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有一个内在演变过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生产力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希望以政治制度的变革作为突破口,往往欲速不达。
3、考察中国近代史的视角近代中国是在列强的打击下被强行卷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之中的,又必须于世界潮流接轨。
这使得当时人和后人认识它产生了歧义,因为被动挨打不免产生义愤。
费正清:“冲击—反应”模式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主张以中国为中心进行考察90年代:近代化和民族独立成为大陆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视角4、基本线索(1)三次革命高潮说:第一次是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是甲午战后的几年,也就是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第三次是由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到辛亥革命时期。
近代史学习心得
五、认识个人价值观
近代史学习让我思考个人的价值观和立场。通过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及其选择或决策,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我开始关注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定位,以及应该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时代公民。
近代史学习心得
在学习近代史的过程中,我深感受益良多。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深刻了解历史事件
近代史学习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例如世界各国的革命运动、战争和和平会议等。通过学习,我对这些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明白了这些事件对世界格局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近代史学习使我意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对当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形势产生影响,而当代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过去历史事件的影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我开始更加关注当下的社会现象,并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
近代史学习培养了我对信息的分析和理性思考能力。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也使我在生活中更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六、警示历史教训
近代史学习也使我更加警醒和警示于历史的教训。通过学习历史,我深知某些错误的重演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更加珍惜和珍视和平、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
七、总结
总的来说,近代史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历史,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也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得到了启发和提升。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也更加明晰地前行于征程。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体会篇一:学习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那一段血泪的历史那一段峥嵘的岁月——学习中国近代史有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
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
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
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中国人民是最伟大的人民!中华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斗争,以数千万先烈的牺牲为代价建立起来的。
中国人民一直在勇往直前地进行探索,不屈不挠地抗争,不断进取,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的东方大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但历史经验又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中国必须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振兴。
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_彭武麟
民族研究 2004年第2期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彭武麟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问题包括民族危机驱动下的民族聚合、中央政府政治衰败下的各地自立倾向、现代化潮流之下的经济一体化、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之下的政治认同等四个方面,这是当前学术界在探讨和研究中华民族在近代从自在走向自觉这一历史过程时需要解决的学理问题。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民族关系史 史学理论作者彭武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近年来,作为中国民族史和民族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特别是随着诸如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在近代的自觉认同等问题研究的逐步展开,理清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思路便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试图就其中的聚合、自立、经济一体化、政治认同等问题做一简单的概述,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一、民族危机驱动下的民族聚合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聚合问题。
与西欧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不一样的是,中华民族的自觉不是发轫于追求统一市场的经济原因,而是发轫于捍卫民族存亡的政治原因,因此在不断升级的外部危机驱动下的民族聚合,是认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关键所在。
近代以前,中国是亚洲地区一个古老的、由清王朝统治的封建帝国。
虽然中央王朝由满族贵族执掌,但从国家与民族的关系来看,仍然是继承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传统,即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下共生共存,其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诸领域关系密切,是中华民族自在发展的历史结局。
进入近代以后,由鸦片战争开启的西方列强及后起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开始了自我认识的历程而走向自觉的民族统一。
这种危机驱动下的民族聚合,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具体梳理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在外来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驱动下的传统民族观、地理观的转型与民族聚合。
对中国近代史的看法
对中国近代史的看法中国近代史是一个辉煌而又曲折的历史时期,它涵盖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期间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这段时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挑战。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是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的失败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这场战争导致中国对外开放,开始接触西方列强,并引发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这些条约限制了中国的主权和贸易自由,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侵略。
此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军阀混战、民族主义运动和帝国主义压迫,包括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等。
这些事件使中国深刻认识到了现代化和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同时,这也激发了人民对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渴望,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近代史的另一个重要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抗日战争。
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最终使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然而,解放战争之后,中国陷入了内战和混乱的局面。
最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新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苦难和牺牲。
无论是在抵抗外来侵略还是内部斗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推动了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不断发展与崛起。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史是一个辛酸而又令人钦佩的历史时期。
它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和奋斗精神,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对于我们来说,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能够为我们的未来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与认识
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与认识(谈太平天国运动)软件工程 1045535119 孙卫杰学习中国近代史,不仅是要了解中国自1840年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更应该要学会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这段历史,并且更要从中学会体会这段历史,从中吸取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很多人认为学习近代史或许显得徒劳,因为近代史与现实生活几乎不相关。
但是,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也应该有义务来牢牢记住这段历史,记住我们受屈辱的岁月,以此来发奋自己,不管是对于自身利益,还是社会利益,甚至是国家利益,都会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吧!接下来就一段中国的近代史来展开分析:1840年的中国处于农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思想闭塞,已呈现出衰败的迹象。
那一年,正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繁荣时期,英殖民主义为了开辟殖民地市场,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由此对中国发起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中国倾销商品,沿海通商口岸的一些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冲击,人民负担与日俱增,1846年至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旱涝频频,两广地区更是蝗灾不断,人民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老百姓在上交国家的税收之后,一年下来甚至是颗粒无收。
而此时,农民运动也越来越“兴盛”,农民被压抑了2000多年的怨愤也逐渐开始喷发,封建王朝的统治出现动摇。
而农民运动中影响最广泛、意义最深远就要数是1850年正式建立政权的太平天国运动了。
故事缘由于一介通晓四书五经却屡考屡败而无缘秀才的名为洪秀全的书生此时偶然读到了传教士梁阿发用于基督教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由此成为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接下来,太平天国运动的步步确立,从广西向南京的胜利进军到利挫湘军;从北伐、西征到天京保卫战。
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早已被世人皆知,在此,我只想对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成就和意义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纵观中国社会,其曾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王禅哦更替的规律变化为中国社会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但西方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后迅猛发展。
在其为自办主义扩张自办,采取殖民统治的时候,中国社会结束了平稳的发展与进步。
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启了中国的大门。
中国社会走向了风雨飘摇的80年。
回顾中国近代史的80年,粗了我们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民族矛盾的反思之外,我个人认为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我们思想形成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时因虎门销烟而被远放伊犁的林则徐已经认识到本民族的缺陷,并亲自学习西方文化,翻译西方著作。
他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这更加肯定了他敢于创新,敢于学习,敢于突破封建思想的进步思想。
身为士大夫却不自持清高,不以天朝大国的姿态藐视西方世界。
故我个人认为中国社会的觉醒更需要我们个人的突破和创新。
在西方的侵略下,中国士大夫中义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虽其本质目的为富强清王朝,但我们并不可抹灭其中所含的创新学习精神。
如果说中国在外国的大炮下蹒跚前进,那么中国也同样在外国的逼迫下走向了学习,觉醒的时代。
腐朽破败的清王朝就像只剩下木架子的破屋子,洋务运动无法使它真正的富强。
在社会矛盾的几句恶化之下,只能各国人民开始反抗,或许可以说中国人民在两千多年的王朝更替中已形成来了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能忍则忍。
社会已经容纳不下他们,他们就只能打破这个社会,清王朝已经把他们逼到了忍耐的极限,他们只能选择反抗。
虽然其目的非常简单只为好好的生存,但这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我个人更加注重清王朝对农民思想意识上的催化作用。
中国在自后风云变幻的80年中,这种思想似乎是一种动力,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这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史的进步奏响了开端。
在洋务运动之后爆发的两次弄明奇异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这两次运动虽均没有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矛盾,思想方略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他们均为农民阶层人民的思想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代史的感悟
近代史的感悟
曾师是谁我不太清楚,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信息或背景,我会尽力回答。
关于近代史的感悟,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思考和想法:
1. 历史的重要性:近代史是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变革。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理解当今世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2. 人性的复杂性:近代史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和事件,但同时也存在着人性的弱点和负面影响。
例如,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战争等问题都反映出人类社会在追求自身利益和权力方面的不足和
错误。
3. 大国之间的博弈:近代史中出现了许多大国之间的博弈和竞争,这些博弈反映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和价值观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合作和交流,以实现共同利益和全球和平与繁荣。
4. 科技进步的影响:近代史中,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数字化革命都带来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以上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思考和想法,但这只是个人见解,您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探讨。
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中国近代史研究经过二十世纪的风雨历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学领域里一门相对独立而成熟的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供你参考!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篇1中国的政党制度产生于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中,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
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中国政党制度就成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调动最广大人民抵抗外侮、争取国家独立统一和富强民主的政治机制。
历史起点和历史主题深刻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道路,也使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具有自身鲜明特色。
中国政党制度是基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逻辑和“跳出政权兴亡历史周期律”的历史逻辑设计的。
人民民主专政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要素:民主党派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庭抗礼的反对党,不是与中国共产党分掌政权的联合执政党,而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跳出政权兴亡历史周期律”,从功能上规定了中国政党制度的设计初衷: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不是分权制衡关系,而是体系内的权力制约关系,其目的是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反对或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民主党派存在的价值,从政治架构上看,列入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政治功能上看,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从民主价值上看,民主党派以民主为价值取向,与中国共产党有共同旨归,以参政党身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它拓展和深化了人类社会对民主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民主的内涵是丰富的,民主的形式是多元的;谋求共识是民主的灵魂,合作与协商应成为更好的民主形式。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民主党派是民族抗战的重要宣传者、战时民主的重要追求者、民族文化的重要保护者。
在当今中国,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是参政党最大的政治。
关于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近代史是指从近代产生以来的历史,主要指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
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同时也经历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殖民扩张和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
因此,近代史一直是历史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近代史研究的一些思考。
一、近代史研究的意义近代史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和变革。
通过研究近代史,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此外,近代史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本质。
现代社会是近代史的产物,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都有其历史渊源。
通过研究近代史,可以更好地把握现代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二、近代史研究的方法近代史研究的方法包括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历史学是近代史研究的核心学科,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学研究、口述史研究等。
文献研究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还原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背景。
考古学研究是通过对历史遗迹和文物的发掘和分析,还原历史事件的经过和背景。
口述史研究则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口述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和背景。
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则是在历史学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社会学研究历史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政治学研究历史政治制度和政治决策,经济学研究历史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文化学研究历史文化形态和文化传承。
三、近代史研究的热点问题近代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大战等。
殖民主义是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现象,欧洲国家在殖民扩张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殖民主义的研究成为了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历史课中国近代史的研究
历史课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近代史这个领域,中国历史远比其他国家更加精彩,因为中国近代史的支线较多,发生的事情也非常复杂。
研究中国近代史需要细心耐心,深入研究,以探索真相和了解历史的全貌。
本文将就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展开一些思考。
一、历史范式的变化为什么近代史这个领域特别重要?因为它暴露了一个事实:历史范式会随时间变化。
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看,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再到资本主义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社会模式的变化。
然而,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发生的变化远不止于此。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中国主流思想也随之转变。
自从中国近代史开始,西方和现代思想也注入了中国,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
二、理解故事背后的事实中国近代史不仅有宏大的历史背景,还有许多个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聚焦于许多人,如洪秀全、孙中山等。
这里面有许多故事或趣事,在历史上被广为流传。
我们只需要翻阅一下这些故事和趣事,便能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境和相关的历史人物。
作为研究近代史的读者,我们需要在故事背后发掘其中的关键提示,以恰当的方式推论出历史中未知的事实。
此外,在研究历史事件时,人物关系也十分重要,比如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和袁家奇等人的关系。
三、批判性的分析想要真正理解历史事件,我们需要从批判性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针对性地去看待历史事件和相关的人物,根据其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文献中去寻找证据,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来阐述其中的思想和理论,辨析过去的人物、生成、历史环境,以达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
历史事件的文献记录是有限的,而历史知识还有很多未知的森林等待我们去探索。
因此,我们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去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图景,以更好的分析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和可能未知的后果。
四、深入阅读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需要进行深入阅读。
这意味着要阅读各种历史文献,包括新闻报道、私人日记、公告和法规、连环画和各种书籍的预先出版资料等。
中国近代历史的反思
中国近代历史的反思中国近代历史的反思中国近代的划分是1848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的历史,也还是中过不断奋斗不断进步的的历史。
也标志着中国落后西方了。
从制度上从经济发展上中国由一个主宰世界发展主流的国家变成一个被动适应的国家。
从一个先进的国家,从一个是外人学习的榜样国家到一个落后的国家,被动学习别过的国家。
在约公元2000多年前,夏朝建立了第一个王朝!而它的保护伞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这也是标志着有“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天下变成了一个家族的所有物了!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挥百万雄狮横扫华夏大陆,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封建国家。
创立了皇帝制,从此统一的华夏民族由此展开它轰轰烈烈的精彩路程!汉朝!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后人称之为大汉!在这个朝代中汉武帝挥铁骑将匈奴赶至到今天的中亚地区!而后闻名于世的大陆的交通的塞道“丝绸之路”的开通。
正式的沟通西方地区的道路。
“丝绸之路”到现在都有着重大意义。
这条道路是当时大汉和中亚、西亚、南欧地区各民族友好往来关系密切!这条大道承载着大汉和当时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隋唐!封建时期的顶峰时刻!在此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都达到顶峰!此时的长安是国际大都市!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它的地位如同现在的经济霸主纽约。
还有还是政治文化中心。
当时周边的国家都是隋唐的附庸!都以隋唐为主!以学习华夏文化为荣!到现在的时期,华夏儿女都以隋唐为荣。
隋唐遗留下的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史的瑰宝!李白杜甫是我们的骄傲!明清…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在这个时期封建君主制达到高峰…制度的腐化、落后。
经济的倒退、僵硬。
文化的禁锢。
闭关锁国、海禁、沿海居民的搬迁!八股取士、四书五经的断章取义腐朽读书人的思想!让他们变成愚民!政治上的大兴文字狱。
中国开始落后,一切开始落后与西方了!当中国还在用铁刀时,西方已经在用洋枪洋炮了!当中国还是一个腐朽的制度时,西方已经率先进入了资本主义!当中国的人还在读之乎者也时,西方已经有了牛顿了、哥白尼!当中国还在用古老陈锈的工具时,还是用蜡烛时,还是马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展望一个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恐怕是做不到的,展望几十年都很难,这里只能就目前研究中感到的几个问题谈点想法。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
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
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
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
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
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
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
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
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
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
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
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
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
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
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
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
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
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
”[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
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
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
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
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
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
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
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
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
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
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
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
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
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
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
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
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
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
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
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三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
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
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
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
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
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
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
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四要重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
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
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
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
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
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
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
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
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
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
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