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的危害
自来水余氯致癌风险低
![自来水余氯致癌风险低](https://img.taocdn.com/s3/m/c2c20424aa00b52acfc7caf4.png)
自来水余氯致癌风险低作者:暂无来源:《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年第4期最近,网上流传称“自来水余氯(漂白粉)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传言让人们对自来水产生疑虑。
经核实,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十分微量,不会给人体带来危害,也没有这方面直接的流行病学证据。
喝烧开自来水可致癌?近日,一篇题为《自来水余氯(漂白粉)的危害有多大?你全家喝的水安全吗?》的文章微信转发量颇高,文中称,为防止水中滋生细菌病毒,自来水会加氯,也就是漂白粉,但氯对人体健康有害,尤其是把自来水烧开了喝更不安全,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长期饮用含余氯的水会导致心脏疾病、贫血症、膀胱癌、肝癌、直肠癌等等。
另外,长期用含余氯的自来水洗澡,浴室内氯气总量是平常通过饮用进入人体内氯的6至8倍,日积月累到中年致癌率也会增加30%。
对此,不少网友“弃用”自来水,改喝纯净水。
更有一名堪称“科技控”的网友表示,氯气有毒,与二氧化碳接触能形成光气,是“二战”时就使用过的毒气;自来水中的余氯加热挥发,可被吸入人体造成危害;烧开水时,水中余氯受热后与有机质反应会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不加氯会致传染病爆发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君表示,这则看似“科学”的传言,其实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很多推导结论都是危言耸听。
“氯的确是一种有毒化学品,但氯是否会对人体有害,得看摄入的时间和剂量。
”刘文君说,氯是优质、经济的杀菌剂,只有在高浓度时才会形成毒气,而溶于水中的氯会变成次氯酸根,危害性大大降低。
“如果沾氯就有毒,那么我们每天吃盐(化学名氯化钠)不就成‘服毒’了吗?”刘文君研究过100多个国家的水安全标准,95%的国家选用氯作为消毒剂。
“氯在自来水安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遏制了水体致病菌传播,防止疟疾、痢疾、伤寒等疾病集中爆发。
”针对水中余氯加热后与消毒副产物前驱物反应,产生三氯甲烷的问题,刘文君坦言理论上的确有可能。
余氯量名词解释
![余氯量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0112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9.png)
余氯量名词解释
余氯量是指水中含氯量减去使用后剩余的氯量。
它是指经过消毒后,水中余留的残余消毒剂含量。
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但也有它的副作用,由于它有腐蚀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重视水中余氯量的原因。
余氯量是水中含氯量减去使用后剩余的氯量,如果水中剩余消毒剂含量超过一定的浓度,会有不良影响,比如喝水会出现刺激的味道,还可能引起一些皮肤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余氯量虽然不太好,但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它也可以被有效控制和消除,从而避免给人体带来伤害。
主要有两种措施:
一是减少水中含氯量。
水中的余氯量主要受水中的原有氯的影响。
如果水中氯的浓度较高,使用后将会剩余太多的氯,所以需要适当降低水中的氯浓度,以减少水中的余氯量。
二是做好使用后的排放处理。
在使用消毒剂后,要及时处理卫生设施中的余氯水,尽量避免余氯水回流到原水体中,以免给水环境带来污染。
余氯量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加强对水质的监测,不断改善水质,加强对水污染物的控制,着力解决水污染问题,提高水质状况。
水资源的健康是人类的健康的有力保障,维护好水质,改善水环境,确保人们喝到安全的饮用水,是人们的责任和义务。
利用节约水,避免浪费,减少污染,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坚持做
更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从而着力减少污染源,节约水资源,改善水质。
减少余氯量是维护水质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应届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个保护水环境的重要环节。
自来水余氯对皮肤的伤害
![自来水余氯对皮肤的伤害](https://img.taocdn.com/s3/m/63742d0679563c1ec5da71d9.png)
自来水余氯对皮肤的伤害沐浴是人体接触水源的一大途径。
寒冷的季节里,没有什么比静卧于暖意融融的水池中更令人愉悦了。
但你可曾想过,看似透明、纯净的水,有时却含有许多有害物质。
添加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目前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
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物,比如三卤甲烷等。
超过一定量的氯,就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专家研究发现,用自来水洗澡十分钟,浴室内氯气总量中有四成是经由呼吸道吸入,三成是由皮肤吸收。
可见在密闭的空气中,经由呼吸或皮肤吸入的氯含量相当惊人。
“安之星”净水器可以有效的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
沐浴过程中大量被皮肤所吸收的氯气,轻者会伤害皮肤,使肤质粗糙甚至产生瘙痒。
如果日积月累在人体中,到中年时致癌率会增加30%!同时,氯还会造成人的生理、生育机能衰退,从而导致生育能力降低。
随天气转冷,人们普遍感觉浴后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症状,如用手指抓痒,皮肤外层便会出现白色斑痕。
医学专家指出,这正是自来水中余氯产物对人体皮肤伤害的反应。
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皮肤病变。
自来水中的氯产物会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瘙痒,而这种瘙痒并不是季节性的,一年四季都会发生。
回归自然的活水沐浴沐浴的功用是清洗人体表皮的污垢和毛细孔堵塞粒子。
从医学角度来看,肥皂、沐浴露等洗洁用品的清洁效果,主要依赖溶解水后的浸透力和氧化还原分解力。
我们设想,若环境复古,回归自然,用山泉水沐浴,是否能使皮肤更洁净呢?现代科技已经使我们用泉水沐浴的梦想成真。
医学专家指出,浸泡于无忧无氯的活水中,同样能达到泉水所具备的再生和洁净效果。
自来水只要经过“安之星”净水器就整个都活了起来,即成为亲氧活水,其独具的小分子能深入皮肤,排除细菌毒素、清洗污垢,有效清除氯气的危害。
如果能经常用亲氧活水沐浴,让自己的皮肤光洁、细嫩起来并不是梦!。
自来水中氯对人体的危害
![自来水中氯对人体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e7a6a025ba1aa8114431d998.png)
微生物污染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自然界的水天然含有各种细菌,再经过管道系统传送到家家户户,如果不进行灭菌处理的话,就成了“细菌培养液”。
即使再把它们加热,对其中的毒素也往往无能为力。
所以,在源头就进行灭菌处理,并在自来水系统中保持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就成了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添加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
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通常,把氯气或者二氧化氯通入水中,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
它们具有超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杀灭多种细菌。
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次氯酸根,都不稳定。
在光照、加热等条件下,会进一步转化成盐酸、氯酸,也会形成少量的其他含氯化合物。
自来水中会留有很少的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来实现对细菌的抑制。
换句话说,自来水中需要一定的“余氯”存在。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
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美国威斯康辛州医院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及衍生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致突变物”,除了饮用从口中进入人体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人们洗脸、洗手、漱口、从皮肤、毛孔、毛发进入人体。
据报道,水中余氯及其有毒有害物,80%以上是从皮肤进人体。
因此,水中余氯、杂质及管道、水箱等对水质污染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其实,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在每升1毫克以下,远远低于每升5毫克的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氯有刺激性气味,当水中氯含量超过每升2毫克时,多数人就能闻到。
至于在水中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氯,多数人的“味觉阈值”也低于每升5毫克,灵敏的人甚至能尝出水中氯含量是每升0.3毫克的氯。
也就是说,只要没有闻到或者尝出自来水中的氯味——一种并不令人愉悦的刺激性味道,就不用担心其中的余氯。
就算其中有一点余氯,在蒸煮东西时,也会主要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
余氯不合格的原因
![余氯不合格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3d521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7.png)
余氯不合格的原因
余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处理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然而,余氯也有可能不合格,导致水质不达标。
下面将就余氯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探讨。
第一,余氯浓度不足是余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余氯作为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其浓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如果余氯浓度不足,那么在水中的消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第二,余氯浓度过高也是余氯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虽然余氯是一种强大的消毒剂,但过高的浓度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如果余氯浓度超过标准限值,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疾病。
第三,余氯残留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余氯不合格。
在水处理过程中,余氯用于消毒后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如果水中的余氯残留时间过长,就会导致余氯浓度超标,从而使水质不合格。
第四,水源污染是导致余氯不合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水源本身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比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或有害物质,那么余氯很难达到有效的杀菌去污作用,从而导致余氯不合格。
第五,水处理设备故障也可能导致余氯不合格。
在水处理过程中,
如果消毒设备存在故障或者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余氯浓度无法达到要求,从而使水质不合格。
余氯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余氯浓度不足、余氯浓度过高、余氯残留时间过长、水源污染和水处理设备故障等。
为了确保水质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对余氯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做好水质监测和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氯对水质究竟有什么影响
![氯对水质究竟有什么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e61006ba76e58fafbb0030b.png)
氯对水质究竟有什么影响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目前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家中自来水总有一股“漂白粉”的味道那就是水中“余氯”的气味什么是氯?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毒性。
自来水中为什么要添加氯?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由于环境污染,水中细菌滋生,用含氯的消毒药剂可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
物美价廉、效果好、操作方便,所以被广泛使用,但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物,比如三氯甲烷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自来水中余氯的危害有多大?儿童:儿童洗澡时,氯使头发干涩断裂分叉,使皮肤漂白化、脱落及皮藓过敏症。
氯和有机物互相作用后,易造成空气中形成三氯化氮,易损害眼睛和嗓子,氯呼吸道肺部,会损害呼吸细胞,导致哮喘和肺气肿。
孕妇:孕妇长期饮用含有氯的自来水,会对胎儿心、肺的生长造成影响,可能导致新生儿心律不齐、心力衰竭,以及肺部功能性障碍。
老人: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动脉硬化、心脏病、膀胱癌、肝癌、直肠癌、高血压。
用含余氯的水洗澡,会伤害皮肤,使肤质粗糙甚至产生瘙痒,到中年时致癌率会增加30%。
用含余氯的水洗菜做饭,氯会破坏蔬菜水果、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饮用含余氯的水,会造成人的生理、生育机能衰退,从而导致生育能力降低。
喝健康水找物联网净水器水质决定体质,改变全家人的体质,就从使用净水器开始,现在如果使用我们的渥泰物联网净水器,首先饮水安全智能了,更重要的是使用成本低廉,只需一天一元钱的租赁费用,就能无限现制好水。
如果你买瓶装水来洗菜做饭,不仅拧瓶盖麻烦,成本也高,但是我们的机器安装回家后,纯净水要多少有多少,而且有速热功能,不用等待把水煮沸。
自来水中余氯对人体的危害
![自来水中余氯对人体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31c681fb1ed9ad51f11df28b.png)
自来水中余氯对人体的危害?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用含氯的消毒药剂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价廉、效果好、操作方便,深受欢迎,全世界通用。
但是氯对细菌细胞杀灭效果好,同样,对其他生物体细胞、人体细胞也有严重影响。
添加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目前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
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物,比如三氯甲烷等。
超过一定量的氯,就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水烧开后,三氯甲烷是可以挥发掉的,但是水里三氯乙酸是非挥发性有机物,这种物质是致癌的,避开二者的洁净程度,生水和烧开的水比,生水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升、生水烧煮时会促使水中的氯与有机化合物混合,使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从而使人体血红蛋白变成亚硝酸基红蛋白,令红血球失去带氧的能力。
每一个家庭都应奉行吃水、用水统一标准,吃水重要,用水同样重要,有条件的家庭都应具备一套净水机。
就可以很好地在往后的生活中尽量地避免,停止余氯继续对我们身体的侵害。
自来水中余氯到底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添加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自来水厂使用着。
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卤甲烷等。
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现在,大多数的专家达成共识,使用氯化水和饮用水中有氯化物的确和得癌机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美国威斯康辛州医院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及衍生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致突变物”,除了饮用从口中进入人体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人们洗脸、洗手、漱口、从皮肤、毛孔、毛发进入人体。
据报道,水中余氯及其有毒有害物,80%以上是从皮肤进人体。
因此,水中余氯、杂质及管道、水箱等对水质污染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余氯的危害
![余氯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68cd0fdf5022aaea998f0f85.png)
试验一:余氯试验
实验用品:玻璃碗两个、搅拌棒1个、余氯测试剂2个、蔬菜、水果、自来水
1、往一玻璃碗1中加入自来水,同时往另一支碗2中加入直饮水
2、往碗1中滴入几滴余氯测试液,经过搅拌以后要颜色变成黄色,这说明自来水中有过多的余氯
3、往玻璃碗2直饮水中加入几滴余氯测试也以后,经过搅拌发现水的颜色没有任何变化。
说明直饮水不含任何余氯
4、往碗1中放入水果蔬菜,会发现1中黄颜色的水,瞬间变成无色的:如果把手放进水中洗的话颜色也会消失,说明我们在含有余氯的水中洗脸,刷牙,洗澡,淘米洗菜的话,余氯水果蔬菜,米以及被我们的皮肤吸收,慢慢的渗入人体中。
氯气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饮用水余氯标准
![生活饮用水余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001e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d.png)
生活饮用水余氯标准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余氯是饮用水中常见的一种消毒剂,它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然而,余氯的含量如果超标,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标准是0.05mg/L。
这个标准是经过多次科学实验证明的,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健康。
当余氯的含量超过这个标准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例如会导致消化系统不适、皮肤过敏等问题。
因此,监测和控制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含量符合标准,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
水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余氯的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而在水管输送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
此外,家庭中使用的净水设备也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以确保净水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为净水设备问题导致余氯超标。
除了水厂和家庭中的净水设备,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同时,加强对水厂和净水设备的监督,确保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
总的来说,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
只有严格控制余氯的含量,才能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水厂、家庭和政府部门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放心地饮用水,享受健康的生活。
注意!水中重金属和余氯的危害
![注意!水中重金属和余氯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8597d634482fb4daa58d4be1.png)
注意!水中重金属和余氯的危害
生命在胚胎和婴儿阶段是其最为脆弱的时期,他们的身体、大脑、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此时一旦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水中的重金属和余氯,会导致较成人更大的损害。
有研究表明,未出生的孩子在子宫里就有可能接触上百个人造工业化学品,其中许多物质有可能损害婴儿的生殖系统的发育。
婴儿的出生也不意味着它不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了:过去的研究证明,有毒有害物质在整个地球环境中迁徙,甚至侵入了一切营养最自然的来源“母乳”。
绿色和平报告《在儿童身体和儿童用品中发现的“性别模糊”化学品》中显示,通过对很多儿童用品的检测,发现其中许多都含有可能会造成“性别偏移”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儿童睡衣,玩具,奶瓶,它们会损害生殖系统,干扰生长发育,损害免疫系统。
甚至深受儿童喜爱的洗澡时玩的橡皮鸭子也不安全。
研究人员在某品牌生产的玩具中查出了非常高的壬基苯酚(NP)和邻苯二甲酸盐 (phthalates)。
邻苯二甲酸盐是这类物质的代表,甚至还在子宫中的幼儿都不能逃脱这种物质的影响,此类物质可能通过母亲传递给未出生的孩子,而已出生的幼儿则会因为口腔和皮肤接触,使得此类物质在身体中生根。
这种物质因为对肝脏,肾脏和睾丸有危害,已经被欧盟禁止使用在那些用来给出牙的孩子咬的玩具中。
加立净水根据中国水质污染现状特别研发的家庭全屋净水器可全面去除有机污染物、重金属。
全屋净水器去除水中残留的污染物质,避免水中的化学有机物质通过沐浴、呼吸、衣物等途径进入我们人体,并逐日积累,成为我们身体的负担和疾病的缘由。
全屋净水器是为家庭竖起的安全的屏障。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d0b2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1.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的余氯含量更是关乎我们的健康。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未被氯化消耗的氯的含量,它是一种用来保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被细菌污染的重要化学物质。
然而,余氯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在0.3mg/L至5mg/L之间。
这个范围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的,既能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细菌污染,又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自来水厂在处理自来水时需要严格控制余氯的含量,确保自来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首先,当余氯含量过高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高余氯含量的自来水在饮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发一些慢性疾病。
因此,自来水厂需要通过科学的水处理工艺和严格的监测手段,确保余氯含量不超标。
其次,余氯含量过低也会对自来水的卫生安全造成影响。
余氯是一种消毒剂,它可以有效杀灭自来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二次污染。
如果余氯含量过低,自来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会对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自来水余氯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自来水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自来水处理,确保余氯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我们作为自来水的使用者,也需要关注自来水的余氯含量,选择安全的饮用水源,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总之,自来水余氯标准是保障自来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它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我们需要共同关注自来水的质量,呵护好我们的饮用水资源,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希望各地自来水厂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含量在合理范围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安全。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042bdf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e.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残留的氯的化合物,它是一种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然而,余氯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每升不超过0.5毫克。
这一标准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旨在保障公众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余氯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长期饮用高余氯水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还可能诱发癌症等疾病。
因此,自来水厂在处理自来水时必须严格控制余氯的含量,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为了监测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自来水厂通常会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抽样检测。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氧化氯电极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确保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除了自来水厂的监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检测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
比如,可以使用余氯试纸进行测试,只需将试纸浸湿后放入自来水中,根据试纸上显示的颜色变化就可以判断出余氯的含量是否合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婴幼儿和孕妇,他们对余氯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在选择饮用水时需要格外注意余氯的含量。
对于这些人群,建议使用经过专业净化处理的饮用水,或者使用家用净水设备进行二次过滤,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自来水厂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自来水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公众也应当关注自来水的质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饮用水安全。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确保自来水的余氯标准始终符合国家标准,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d305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a.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未与有机物质反应形成消毒副产物的氯的含量,它是衡量自来水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自来水余氯标准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监督执行的。
根据《自来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为0.05mg/L。
自来水中的余氯是由于自来水厂在进行消毒处理时加入的氯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的。
余氯的存在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余氯含量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余氯含量过高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余氯含量过低则无法有效消毒,容易导致水质不合格,增加水源污染的风险。
为了保障自来水的质量安全,国家对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做出了严格的标准。
0.05mg/L的余氯标准是经过科学实验和大量数据验证得出的,是对自来水消毒效果的一种科学评估。
而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还对自来水中余氯的监测和检测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自来水厂每日对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进行监测,并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除了国家标准外,各地方政府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进行监测和管理。
一些地区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人口密度等因素,对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以保障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余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对自来水消毒效果的一种科学评估和监督。
我们作为自来水的使用者,也要对自来水的质量安全负起应有的责任,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自来水资源,共同维护好我们的饮用水安全。
泳池氯含量标准
![泳池氯含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218ff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6.png)
泳池氯含量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泳池中的自由氯含量应该在0.3-3.0毫克/升之间。
这个范围稍微宽松一些,但仍然能够保证泳池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此外,余氯值偏低会刺激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黏膜,对人体造成危害;余氯值偏高则会降低消毒效果。
泳池中的氯可以消毒水质,但是如果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新国标中游泳池水的余氯量要求为0.4—0.6mg/L。
此外,长期使用会使游泳池存在多种复杂的健康隐患,如使皮肤变干燥、发质变得脆弱、刺激眼睛等。
如果泳池中的氯含量过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增加新水的注入量,以稀释余氯。
通过增加通风来降低水中的余氯浓度。
通过增加过滤器的使用来减少水中的余氯浓度。
如果游泳馆中的氯气吸入过多,可能会引起眼睛、鼻子、喉咙和肺部的刺激,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如果您感到不适,请立即离开游泳馆并寻求医疗帮助。
此外,为了避免游泳时吸入过多的氯气,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在游泳前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以增加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2、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游泳。
3、避免在游泳池边停留过久。
4、如果您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游泳。
自来水中余氯——不容忽视
![自来水中余氯——不容忽视](https://img.taocdn.com/s3/m/0c862dbd3b3567ec112d8aab.png)
自来水中余氯——不容忽视学校:温州市实验中学班级:2014级3班作者:姜友舜指导师:李爱国池长春研究时间:2014.10.10—2015.2.26自来水中余氯——不容忽视【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自来水中的余氯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通常我们认为,自来水中的余氯会伤害皮肤、致使皮肤瘙痒、甚至致癌等危害。
那么,自来水中到底有没有余氯呢?到底含有多少呢?对人体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危害呢?针对以上问题,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开始了我的探究之路。
我们探索了自来水中余氯的测定、来源、进入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等相关内容,并提出了处理余氯的方法建议。
【关键字】自来水余氯来源途径危害一、研究的缘起——原来自来水并没有很干净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生命起源》中,我知道了水是生命的起源地,水对生命是很重要的。
我原以为澄清透明的自来水是很干净的,但CCTV2报道: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长期饮用用氯气杀菌的自来水,癌症的发病率会显著提升,如膀胱癌的发病率会提升35%,经常在用氯气杀菌的自来水中游泳的膀胱癌的发病率会提升57%,因为氯气在消毒的同时会产生一些有毒的副产物,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不能在肝脏进行解毒[1]。
我很困惑:自来水中真的有余氯吗?哪里来的?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有办法去掉吗?带着这些问题,在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二、自来水中余氯的测定和来源研究(一)自来水中余氯的实验测定妈妈帮我网购了余氯测试剂,我按照说明书的提示,用余氯测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打开水龙头15-30秒种后,用两个玻璃杯分别取50毫升自来水,往一杯中加余氯测试剂5-6滴摇匀,如显示黄色至褐色则表示有余氯存在,无色则表明无余氯存在。
另一杯不加余氯测试剂作为对比。
【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滴加余氯测试剂后自来水呈黄棕色。
【实验结论】自来水中存在余氯,颜色较深说明余氯的浓度较高。
余氯余氧超标危害
![余氯余氧超标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e58f245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e.png)
自来水中的余氯及余氯超标的危害
自来水中的余氯指标是最基本的自来水水质指标,其来源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氯消毒剂后的残留,它是自来水中唯一人为添加并允许残留下来物质,简单的说自来水中必须含有一定的量的余氯,但是又不能超出标准。
在GB5749-2006 版中,余氯含量标准定义如下:
出厂水限值是4mg/L
出厂水余量是不小于0.3mg/L
管网末端余量不小于0.05mg/L
从标准本身看,管网末端余氯值在0.05-4mg/L 都符合国家标准。
余氯超标有什么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余氯超标最直接的表现是水有氯味,过高的余氯还可能对部分人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另外,虽然余氯本身是无害,但是如果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过高有可能生成有害的含氯有机物,影响人体健康。
在水处理工业方面,原水余氯过高最大的表现就是损害滤膜,缩短其使用寿命。
由于出厂余氯、二次供水加氯、输送管道都可能影响到末端的余氯值,现在很难有一个方法或工艺保证管网末端的余氯值处于合理水平,甚至有一些供水单位为了保证微生物指标而特意增加余氯。
所以作为用水单位关注余氯指标值是有必要的。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水质快速分析的专业服务商,提供了多种EasyBox理化快速检测产品,包括高精度的余氯检测仪,余氯测定试纸,余氯测定试剂盒,总余氯测定试剂盒等,其检测最高灵敏度达到了0.01ppm,产品在自来水公司、泳池、家庭、水处理设备等都有广泛的使用。
余氯的危害真可怕
![余氯的危害真可怕](https://img.taocdn.com/s3/m/37f7264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6.png)
余氯的危害真可怕000 0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水厂仍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以溶解状态存在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致使一些有害物质,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微量有机污染物残留在饮用水中。
水中有机物浓度高使混凝剂药耗增大、制水成本升高。
由于我国多数水厂采用的是铝混凝剂,造成出厂水中铝离子浓度过高,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据报道,过量摄取铝导致神经纤维缠结的病变,也可抑制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
美国威斯康幸州医院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及衍生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致突变物",除了饮用从口中进入人体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人们洗脸、洗手、漱口、从皮肤、毛孔、毛发进入人体。
氯化消毒是我国沿用多年且仍然在给水处理中普通采用的消毒技术。
但近二十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氯化消毒的同时与水中某些有机和无机成分反应,生成一系列卤代有机副产物,其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胁。
特别是传统的预氯化工艺,高浓度的氯与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直接反应,生成的氯化副产物的浓度会更高,因而氯化消毒副产物是影响饮用水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挥发性三卤甲烷(THMs)和难挥发性卤乙酸(HAAs)被认为是两大类主要氯化消毒副产物,其在水中生成量取决于有机前驱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投氯量、氯化时间、水的pH、温度、氨氮及溴化物浓度等。
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前驱物质主要是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和一些具有活性碳原子的小分子有机物。
随着pH升高,三卤甲烷生成量增大,但卤乙酸生成量降低。
当有氨氮存在时,在氯化曲线折点之前,三卤甲烷产率最低,当水中含有自由性余氯时三卤甲烷的生成量明显增加。
近年来人们发现溴代三卤甲烷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更大。
当水中有溴化物存在时,溴离子(Br-)被次氯酸(HOCI)氧化成次溴酸(HOBr),后者比次氯酸更容易与前驱物质作用,生成溴代三卤甲烷和溴代卤乙酸。
水中溴代三卤甲烷和溴代卤乙酸生成量一般随着初始状态下的[Br-]/[HOCI]摩尔比和[Br-]/[DOC]比值升高而增加。
烧开的水还有氯气吗 有什么危害
![烧开的水还有氯气吗 有什么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9096aeeb4431b90d6d85c783.png)
烧开的水还有氯气吗有什么危害
有。
自来水烧开以后还是会有少量氯,建议在烧开自来水以后把盖子敞开,让氯挥发出去一部分,只要没有闻到或者尝出自来水中的氯味,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族之一。
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
氯以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
烧开的水还有氯气吗
自来水烧开后还有氯吗
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很微量,自来水公司出厂的水都符合国家标准,加热后,氯挥发更快,在敞口容器放置一会儿,略微带点氯味也是正常安全的。
我国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出厂水的余氯含量最低不能低于0.05mg/L,最高上限为4mg/L。
世界卫生组织对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允许含量为5mg/L,而实际上自来水余氯含量都控制在1mg/L以下甚至更低。
平时把水烧开能出去自来水中的氯气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三氯甲烷将比自来水增加3-4倍的致癌物。
含余氯的水对清洗蔬菜、水果、谷物有影响吗?
氯会破坏蔬菜、水果、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的营养成分,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长期用含余氯的水洗澡有什么危害?
用含余氯的自来水洗澡,浴室内氯气的总量中有四成是经由呼吸道吸入,三成是由皮肤吸收,轻者会产生瘙痒,日积月累到中年致癌率会增加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氯的危害饮用水中机污染物的来源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大气污染、城市与农田径流。
我国污水处理率很低,加上现有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不高,使约80%左右的污水未经妥善处理即被排放到附近水体。
据统计,我国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我国的主要水域,如海河、辽河、淮河、巢湖、滇池、太湖等污染更为严重。
大气污染造成的水源污染问题近些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类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污染,随着降雨等途径进入到地表水体中。
城市地表径流使一些有机污染物进入到水体,农田径流将农药和化肥等成分引入到水体中。
虽然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很低(一般在ng/L~µg/L范围),仅占水中有机物总量的很少一部分(一般<10%,以总有机碳或高锰酸盐指数等综合指标计),但种类繁多、对人体危害较大,具有较高的致突变活性。
据统计,在我国的七大水系中,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约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水源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水厂仍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以溶解状态存在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致使一些有害物质,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微量有机污染物残留在饮用水中。
水中有机物浓度高使混凝剂药耗增大、制水成本升高。
由于我国多数水厂采用的是铝混凝剂,造成出厂水中铝离子浓度过高,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据报道,过量摄取铝导致神经纤维缠结的病变,也可抑制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
美国威斯康幸州医院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及衍生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致突变物”,除了饮用从口中进入人体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人们洗脸、洗手、漱口、从皮肤、毛孔、毛发进入人体。
氯化消毒是我国沿用多年且仍然在给水处理中普通采用的消毒技术。
但近二十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氯化消毒的同时与水中某些有机和无机成分反应,生成一系列卤代有机副产物,其中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胁。
特别是传统的预氯化工艺,高浓度的氯与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直接反应,生成的氯化副产物的浓度会更高,因而氯化消毒副产物是影响饮用水水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挥发性三卤甲烷(THMs)和难挥发性卤乙酸(HAAs)被认为是两大类主要氯化消毒副产物,其在水中生成量取决于有机前驱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投氯量、氯化时间、水的pH、温度、氨氮及溴化物浓度等。
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前驱物质主要是腐殖酸、富里酸、藻类和一些具有活性碳原子的小分子有机物。
随着pH升高,三卤甲烷生成量增大,但卤乙酸生成量降低。
当有氨氮存在时,在氯化曲线折点之前,三卤甲烷产率最低,当水中含有自由性余氯时三卤甲烷的生成量明显增加。
近年来人们发现溴代三卤甲烷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更大。
当水中有溴化物存在时,溴离子(Br-)被次氯酸(HOCI)氧化成次溴酸(HOBr),后者比次氯酸更容易与前驱物质作用,生成溴代三卤甲烷和溴代卤乙酸。
水中溴代三卤甲烷和溴代卤乙酸生成量一般随着初始状态下的[Br-]/[HOCI]摩尔比和[Br-]/[DOC]比值升高而增加。
由于过滤后水中溶解性有机碳浓度低于原水,而其中的溴离子浓度基本没有变化,因而滤后水的[Br-]/[DOC]比值高于原水,氯化后溴代三卤甲烷和溴代卤乙酸成分会增多。
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是潜在的致癌物质。
现行的关于水中THMs的水质标准,一般是限制其在水中的总浓度,或限制水中三氯甲烷浓度。
美国和英国的饮用水标准规定,自来水中THMs总浓度(TTHMs)的最高允许值为100µg/L。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中以氯仿浓度作为限制指标,将其在自来水中的最高允许浓度定为60µg/L,但对溴代三卤甲烷浓度没有限定。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致癌危险性水平为10-5下,自来水中三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的参考浓度分别为200µg/L和60µg/L;而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参考浓度分别为50µg/L和100µg/L。
美国在新制订的《消毒副产物限制草案》中,将自来水中THMs的允许浓度定为80µg/L;将卤乙酸(THAAs)的最高允许浓度定为60µg/L。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中仅对THMs中的氯仿进行了规定,而对溴代三卤甲烷和卤乙酸没有进行规定,由于溴代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更大,其在饮用水中的限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卤代酚也是一种难挥发性氯化消毒副产物,在氯化消毒后水中主要检测出下列几种氯酚:2——氯酚、3——氯酚、2,4——二氯酚、2,6——二氯酚和2,4,6——三氯酚。
氯酚是氯与酚类化合物反应的产物,也是某些农药的降解产物。
在氯与酚反应过程中,当氯与酚的浓度比(CI2/酚,以mg/mg计)在1~4范围内,氯酚是主要的氯消毒副产物,几种氯酚的最大生成量均发生在氯化消毒副产物,几种氯酚的最大生成量均发生在氯与酚的浓度比为3左右。
当氯与酚的比值大于4后,三卤甲烷生成量明显增加。
由氯酚引起的问题主要是嗅味,氯酚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化合物,对水的感官性能影响较大。
但某些氯酚如2,3,4——三氯酚和2,4,6——三氯酚的Ames致突变活较高,由于在氯化消毒过程中后者的生成量较高,其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此外,人们还陆续从自来水中检测出多种其它氯化消毒副产物,诸如MX[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H)—呋喃酮]和其同分异构体E—MX[E—2—氯—3—(二氯甲基)—4—氧—丁二烯酸]及其甲酯形式Me—MX[3—氯—4—(二氯甲基)—5—甲氧基—2(5H)—呋喃酮],以及卤乙腈、卤代酮、卤乙醛、卤代硝基甲烷等。
Ames试验结果表明,MX、E—MX和Me—MX是很强的致突变物质,某些卤乙腈(如二氯乙腈、溴氯乙腈)呈阳性,其中二氯乙腈引发皮肤癌;三氯乙腈和溴氯乙腈引发肺癌。
一些卤代酮(如1,1,1——三氯丙酮、1,1,3——四氯丙酮、五氯丙酮、六氯丙酮等)在Ames试验中均呈阳性结果,所有氯乙醛均呈阳性结果,其中一氯乙醛和三氯乙醛使肝的酶活性下降。
卤代硝基甲烷是一种间接的致突变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4年给出的自来水中二氯乙腈、二溴乙腈和三氯乙腈的参考浓度分别定为90µg/L,100µg/L和1µg/L。
我国饮用水源不但污染严重,而且由于受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地表面的腐殖物质随着地面径流进入水体,致使地表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普遍比发达国家偏高,滤后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普遍比发达国家偏高,滤后水中有机物浓度相对较高,这势必会增加氯化消毒过程中的耗氯量,影响消毒效果,同时由于耗氯量的增加导致较高的卤代有机物生成,影响饮用水水质。
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往往仅数分钟至1小时,称为“闪电样死亡”。
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
当出现支气管肺炎时,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
事件回放一:2002年2月15日,西班牙泳池消毒氯气放多导致近百儿童入院西班牙东北部城市萨瓦德尔15日发生游泳池意外,由于用于消毒的氯气施放过多,导致至少89名儿童和6名成人因氯中毒入院。
事发时,这近百名2岁到8岁的儿童正在上游泳课,他们突然感到喉咙、眼睛和皮肤刺痛,并出现恶心、红眼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即被赶来的警察和医护人员送往医院。
目前,大部分儿童已经出院,但仍有至少18名儿童和6名成人被留院治疗,其中1名5岁的儿童病情较重。
初步调查表明,事故原因是游泳池管理人员在池水中加入了过量清洁消毒氯剂,结果导致形成有毒氯气雾团,并通过通风系统扩散到游泳池、更衣室和其它区域。
事件二:2003年7月14日,福州台江4名市民泳池游泳“游”出氯中毒本想游泳健身,不想却遭遇“氯中毒”。
昨日,福州台江游泳池内,4名游泳的市民出现轻微氯中毒症状,其中成人2名,儿童2名。
随后他们被送往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救治。
截至记者发稿时,大人已无恙,2名儿童正接受观察。
一股刺鼻的气味昨日中午12时,庄先生一行7人到台江游泳池游泳。
据庄先生介绍,当时泳池内有20多人,他们下水游了10分钟左右,进来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将一包东西倒在一个桶内,顿时,一股刺鼻的气味充满整个泳池,游泳的人纷纷跑到泳池的另一头,许多人咳嗽不止。
“闻了那味道后,我胸闷,肺部很痒,一呼吸就咳嗽,嘴巴苦苦的。
”12岁的辉辉(化名)躺在病床上告诉记者。
之后,4名身体不适的游泳者被送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救治。
该院小儿科杨庆珍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医院根据患者的症状,怀疑患者是氯中毒。
医院已根据一般中毒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救治,2名儿童正接受进一步观察。
记者见到2名大人,他们告诉记者,胸口尚有些闷,担心会有后遗症。
一桶消毒液昨日,在台江区体育局办公室,记者见到那名工作人员陈建波。
据他介绍,那包东西是漂白粉精。
该泳池主管单位为台江区体育局,昨日下午,该局林局长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按照规定,游泳池每天消毒两次,为此,泳池专门辟出一间房间,供调配消毒液,但没想到陈建波贪图方便,直接在泳池旁调配消毒液。
”林局长当场向记者承诺,已派员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如果4名患者出现的症状确因调配消毒液造成,他们将承担责任,同时将从中吸取教训,严格规范调配消毒液的程序。
一次违规操作据事后赶到现场的福州市防疫站二科调查人员陈晋华介绍,“这是由于工作人员在调配消毒液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漂白粉精含氯高,有60%左右,刚接触水时,会挥发出强烈的氯气。
氯气有毒,有刺激性,严重的会对人的呼吸道、眼睛黏膜造成损害。
但像上述情况,吸入的氯气不多,好了就没事了,不会有后遗症。
”陈晋华告诉记者,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在室外或专门的房间内调配消毒液。
调配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和手套,先将漂白粉或漂白粉精放入桶内,加入少许水,搅拌成泥浆状,经沉淀,将上层的“上清液”取出就可以了。
如果该泳池的工作人员按规定操作,完全可以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
.水中的氯会让您的肌肤漂白化、皮肤层脱落、甚至产生皮癣过敏等症状。
科学研究证明,自来水的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产生三卤甲烷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随着氯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用煮沸的方法也不能去除;自来水的氯很容易被皮肤、鼻孔、口腔、毛发、眼睛、肺部等器官快速吸收,儿童幼嫩的皮肤和毛发对此更为敏感!根据美国化学协会的一项研究指出,淋浴时有毒物质被皮肤和毛发吸入的氯比平时高6-100倍,远远高于饮用自来水人体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