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律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八《物权法》PPT课件
![八《物权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7bc68f81c758f5f71f6711.png)
4、物权分类
(1)所有权
全民所有权 集体所有权 个人所有权
▲四个特点:整体性、弹力性、永久性、社会性 ▲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讲座
(2)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
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居住权。 与担保物权区别: ①目的不同。 ②权利的性质不同。 ③权利实现时间不同。 ④占有的情况不同。 ⑤代位性不同。
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目标 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讲座
二、物权法的主要特点
• 1、弘扬了《宪法》精神。 • 2、贯彻了“平等保护”的公平原
则。 • 3、体现了“民生至上”的立法思
想。 • 4、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惠民宗旨。 • 5、强化了对权利人的利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讲座
• 2)物权的变更 • 物权变动的原因
• 物权变动的法律形式
• 3)物权的消灭。
•A、不动产登记。 •B、动产交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讲座
四、学习物权法应把握的重点法律制度
• (一) 所有权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
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主要包括: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
第九章 物权法
《物权法》基本知识
• 一、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意义 • 二、物权法的主要特点 • 三、《物权法》的主要内容 • 四、学习物权法应把握的重点法律
制度
一、制定实施《物权法》的意义
一个适应: 就是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要求相适应。
四个需要: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 二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三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 四是以实现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物权法律制度
![物权法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9f20be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7.png)
物权 支配性:无需第三人协助
债权 请求权:有赖于债务人的履行
排他性:一物之上仅一项所有权
兼容性:一物之上成立双重买卖
绝对性(对世权)
相对性(对人权)
第十六页,共69页。
三、物权的概念(gàiniàn)与种类
❖ 3、物权的种类
❖ 自物权和他物权
❖ 自物权(完全物权)——所有权
❖ 他物权(限制物权)用益物权(建设(jiànshè)用地使用权)
❖物权法律(fǎlǜ)制度
第一页,共69页。
第一节 物权法律制度(zhìdù)的概述
主要内容 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物的概念与种类 物权的概念与种类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掌握程度 公示原则
第二页,共69页。
第一节 物权法律制度(zhìdù)的概述
一、物权法律制度概况 物权法的概念(gàiniàn) 物权法是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 系的法律。是财产法的一个支柱。 财产法的两大支柱分别是物权法和债权法。其中, 物权法属于财产的归属法,债权法属于财产的流转 法
第二十三页,共69页。
第二节 物权变动(biàndòng)
主要内容 物权变动的含义与型态 物权变动的原因 物权行为 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
掌握程度 物权的取得
第二十四页,共69页。
第二节 物权变动(biàndòng)
❖ 一、物权变动的含义与形态 ❖ 物权变动是指物权发生(取得、设定)、变更或消失。包 括物权取得、变更与消灭三种基本形态。 ❖ 物权取得分为(fēn wéi)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区分的关 键点:取得的权利是否源自权利前手。
第三页,共69页。
物权法的发展(fāzhǎn)
❖ 1949年以来,中国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当然也就没有完整的物权法。中国大 陆在宪法以及其他法规中,对物权制度有所规定,但都是原则性的,内容并不完整, 不系统。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三十四章 物权法律制度-课件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三十四章 物权法律制度-课件新](https://img.taocdn.com/s3/m/9a9ee8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c.png)
人均得追及于物之所在地行使其权利,依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 原物。债权原则上不具有追及的效力。
13
一、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述和特征 ★ ★
3.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5)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
②物权的优先效力: a.对外优先: 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 ,物权优先于债权。但并
不是绝对的,例如“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b. 对内优先:同一标的物上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或性
在的权利和意志,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取得物的所有权。 因物权首次产生而获得所有权 ①生产 ②孳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因公法方式获得所有权,取得方式包括国有化和没收。
34
二、所有权
(二)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 ★
1.所有权的取得 其他直接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所有权归属的方式,主要包括先占、 添附、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拾得遗失物、善意取得等。
人损害的 ,应当给予赔偿或者补偿。
新增
36
二、所有权
(二)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1.所有权的取得
概念
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他人不慎丧失占有的动产而予以占有的法律事实。遗失 物是指他人不慎丢失的动产。
①拾得遗失物 ,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
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 ,知道权利人的 ,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
质相同的物权时, 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权。 债权不具有对内优先的效力。在同一物上可以设立多个债权,
各个债权都具有平等的效力,债权人在依法受偿时都是平等的。
14
一、物权概述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 ★
主要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 1.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 内容、效力、得丧变
13
一、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述和特征 ★ ★
3.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5)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
②物权的优先效力: a.对外优先: 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 ,物权优先于债权。但并
不是绝对的,例如“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b. 对内优先:同一标的物上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或性
在的权利和意志,直接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取得物的所有权。 因物权首次产生而获得所有权 ①生产 ②孳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因公法方式获得所有权,取得方式包括国有化和没收。
34
二、所有权
(二)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 ★
1.所有权的取得 其他直接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所有权归属的方式,主要包括先占、 添附、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拾得遗失物、善意取得等。
人损害的 ,应当给予赔偿或者补偿。
新增
36
二、所有权
(二)所有权的取得与消灭 1.所有权的取得
概念
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他人不慎丧失占有的动产而予以占有的法律事实。遗失 物是指他人不慎丢失的动产。
①拾得遗失物 ,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
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 ,知道权利人的 ,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
质相同的物权时, 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权。 债权不具有对内优先的效力。在同一物上可以设立多个债权,
各个债权都具有平等的效力,债权人在依法受偿时都是平等的。
14
一、物权概述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 ★
主要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 1.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 内容、效力、得丧变
物权法全部PPT课件
![物权法全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6db737f78a6529647d53d6.png)
➢ 2. 物的利用关系,即民事主体在生产、生活中对物的使 用价值与交换价值进行利用而发生的财产关系。
物权法 Real Right Law
第一章>>第一节
二、物权法的特征
1. 强行法性
➢ 所谓强行法,是指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加以改变的法 律规则。
2. 固定法性
➢ 所谓固有法,是指保留了较多的国家、民族和历史的传 统的法律。
第一章>>第四节
一、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物权法的整体规则,具有 知道意义的一般原则。其在物权整体立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纲领性作用 (二)适用性作用 (三)法条解释的准据作用
物权法 Real Right Law
第一章>>第四节
二、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在一个同意的法律效力地域内的 物权,其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原则。 其主要内容包括:
优先性、排他性、 追及力 法定主义、公示
无期限性
债权 (如合同之债)
动态
相对权、请求权
对人权(义务主体 特定) 给付行为
不具优先性、排他 性、追及力 约定、无须公示
有期限性
二、物权法与担保法的关系
担保法是指调整担保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从学理上讲,抵押权制度、质权制度和留置
权制度属于物权法,保证和定金制度属于债 权法。
(二)构建市场交易的法律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
➢ 1. 确认物权形态,为市场交易提供前提。 ➢ 2. 确立物权变动规则,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
(三)增进财产的利用效益,确保人的全面发展
物权法 R;>第二节
物权法 Real Right Law
物权法 Real Right Law
第一章>>第一节
二、物权法的特征
1. 强行法性
➢ 所谓强行法,是指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加以改变的法 律规则。
2. 固定法性
➢ 所谓固有法,是指保留了较多的国家、民族和历史的传 统的法律。
第一章>>第四节
一、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物权法的整体规则,具有 知道意义的一般原则。其在物权整体立法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纲领性作用 (二)适用性作用 (三)法条解释的准据作用
物权法 Real Right Law
第一章>>第四节
二、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在一个同意的法律效力地域内的 物权,其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原则。 其主要内容包括:
优先性、排他性、 追及力 法定主义、公示
无期限性
债权 (如合同之债)
动态
相对权、请求权
对人权(义务主体 特定) 给付行为
不具优先性、排他 性、追及力 约定、无须公示
有期限性
二、物权法与担保法的关系
担保法是指调整担保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从学理上讲,抵押权制度、质权制度和留置
权制度属于物权法,保证和定金制度属于债 权法。
(二)构建市场交易的法律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
➢ 1. 确认物权形态,为市场交易提供前提。 ➢ 2. 确立物权变动规则,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
(三)增进财产的利用效益,确保人的全面发展
物权法 R;>第二节
物权法 Real Right Law
2024版物业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
![2024版物业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0975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6.png)
换物业公司。
处理结果
经过仲裁,裁定物业公司存在违 约行为,责令其整改并赔偿业主 损失。同时,指导业主委员会依
法选聘新的物业公司。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三
相邻关系纠纷
基本案情
两户业主因房屋漏水问题产生纠纷,一方认为是对方房屋问题导 致漏水,要求赔偿损失。
处理结果
经过调解和现场勘查,确定漏水原因为共用管道老化导致。双方 达成协议,共同出资维修管道并互相谅解。
物业合同纠纷的处理
阐述物业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 裁及诉讼等解决方式。
物业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明确物业合同的履行方式、期限、变 更条件及违约责任等规定。
物业税收法律制度
01
物业税的征收范围与对象
明确物业税的征收范围、纳税人及计税依据等规定。
02
物业税的税率与优惠政策
介绍物业税的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及申请流程等内容。
阐述业主的权利与义务,业 主大会的组成、职责及运作 规则,业主委员会的选举、 职责及监督等。
介绍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 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及监管 措施等。
讲解物业的使用规定、维修 养护责任及费用承担等。
概述违反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如 何处理物业纠纷和投诉等。
学习成果检验与评估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 检验学员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
地方性法规
如各地制定的《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 则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物业管理进 行规范。
物业法律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03
初始阶段
发展阶段
规范阶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概 念,相关法律法规处于空白状态。
90年代以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和 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行业迅速 崛起,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处理结果
经过仲裁,裁定物业公司存在违 约行为,责令其整改并赔偿业主 损失。同时,指导业主委员会依
法选聘新的物业公司。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三
相邻关系纠纷
基本案情
两户业主因房屋漏水问题产生纠纷,一方认为是对方房屋问题导 致漏水,要求赔偿损失。
处理结果
经过调解和现场勘查,确定漏水原因为共用管道老化导致。双方 达成协议,共同出资维修管道并互相谅解。
物业合同纠纷的处理
阐述物业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 裁及诉讼等解决方式。
物业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明确物业合同的履行方式、期限、变 更条件及违约责任等规定。
物业税收法律制度
01
物业税的征收范围与对象
明确物业税的征收范围、纳税人及计税依据等规定。
02
物业税的税率与优惠政策
介绍物业税的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及申请流程等内容。
阐述业主的权利与义务,业 主大会的组成、职责及运作 规则,业主委员会的选举、 职责及监督等。
介绍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 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及监管 措施等。
讲解物业的使用规定、维修 养护责任及费用承担等。
概述违反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如 何处理物业纠纷和投诉等。
学习成果检验与评估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 检验学员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
地方性法规
如各地制定的《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 则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物业管理进 行规范。
物业法律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03
初始阶段
发展阶段
规范阶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概 念,相关法律法规处于空白状态。
90年代以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和 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行业迅速 崛起,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02物权法--新53页PPT
![02物权法--新5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d3b736960590c69fc3768c.png)
2019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有关议案,决 定将物权法草案提请2019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 议。
2019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 法》,并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 物权和债权的优先效力是指在同一标的物上,并存债权 和物权时,无论物权在债权之前或之后成立,都有优先 于债权的效力。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 第一百零六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 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 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 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 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第一百零七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 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 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 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 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 权人追偿。 第一百零八条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 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 “占有”是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 际控制。
• 【例题】物权是基于物而产生的权利,下 列属于民法上物的是( )。
A.冬天里的第一场雪 B.镶在嘴里的金牙 C.注册的商标 D.点是物的概念。雪
在物理上是物,在民法上因为它不能为人 所控制、利用,因此不是民法上的物。金 牙本身是物,但是镶在嘴里的金牙已与人 体连为一体,不是物题。自身不具备物质 性的精神产品不是民法上的物。
2019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 法》,并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 物权和债权的优先效力是指在同一标的物上,并存债权 和物权时,无论物权在债权之前或之后成立,都有优先 于债权的效力。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 第一百零六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 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 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 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 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第一百零七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 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 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 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 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 权人追偿。 第一百零八条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 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 “占有”是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 际控制。
• 【例题】物权是基于物而产生的权利,下 列属于民法上物的是( )。
A.冬天里的第一场雪 B.镶在嘴里的金牙 C.注册的商标 D.点是物的概念。雪
在物理上是物,在民法上因为它不能为人 所控制、利用,因此不是民法上的物。金 牙本身是物,但是镶在嘴里的金牙已与人 体连为一体,不是物题。自身不具备物质 性的精神产品不是民法上的物。
物权法全部PPT课件
![物权法全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5845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a.png)
分析小产权房的合法性争议,探讨其存在的法律风险。
小产权房的解决途径
提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政策建议,如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农 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
拆迁补偿问题
拆迁补偿的原则和标准
介绍拆迁补偿的基本原则,如公平补偿、合理安置等,以及具体 的补偿标准。
拆迁补偿的实践问题
分析拆迁补偿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补偿标准不合理、安置不到 位等。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平等保护原则
物权法对所有市场主体的 物权实行平等保护,不论 其所有制性质、经济实力 和身份地位如何。
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 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创 设。
公示公信原则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 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进行公示,以维护交易安 全和市场秩序。
物权法的体系结构
03
物权的设立、变更与消灭
物权设立的方式与条件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设立
01
通过合同等法律行为设立物权,需要满足主体适格、意思表示
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条件。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设立
02
包括因继承、受遗赠、法院判决、政府征收等原因设立物权,
无需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但需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
物权设立的公示方法
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的定义和种类
担保物权是指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 价值为内容的权利。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
担保物权的设立和实现
担保物权需通过合同等方式设立,并需登记或交付占有方可生效。在债务人不履 行债务时,担保物权人可以依法拍卖、变卖担保财产并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物权消灭的公示方法
小产权房的解决途径
提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政策建议,如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农 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
拆迁补偿问题
拆迁补偿的原则和标准
介绍拆迁补偿的基本原则,如公平补偿、合理安置等,以及具体 的补偿标准。
拆迁补偿的实践问题
分析拆迁补偿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补偿标准不合理、安置不到 位等。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平等保护原则
物权法对所有市场主体的 物权实行平等保护,不论 其所有制性质、经济实力 和身份地位如何。
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 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创 设。
公示公信原则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 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进行公示,以维护交易安 全和市场秩序。
物权法的体系结构
03
物权的设立、变更与消灭
物权设立的方式与条件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设立
01
通过合同等法律行为设立物权,需要满足主体适格、意思表示
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条件。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设立
02
包括因继承、受遗赠、法院判决、政府征收等原因设立物权,
无需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但需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
物权设立的公示方法
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的定义和种类
担保物权是指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 价值为内容的权利。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
担保物权的设立和实现
担保物权需通过合同等方式设立,并需登记或交付占有方可生效。在债务人不履 行债务时,担保物权人可以依法拍卖、变卖担保财产并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物权消灭的公示方法
2024版年度物权法课件
![2024版年度物权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d583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b.png)
区别
物权法主要调整静态的财产关系,即确认和保护物权人对其财产享有的直接支配权 利;而合同法主要调整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即规范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保障合同的履行。
25
物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
联系
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都涉及对权利的保护。当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侵权责任法来追究侵权人 的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抵押权人可以通过与抵押人协议折价、拍卖、变卖 抵押财产等方式实现抵押权。抵押物价值不足以清 偿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就未受清偿部分向债务人 追偿。
2024/2/3
法律问题
抵押权如何实现?抵押物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如 何处理?
法院判决
确认乙对甲的房屋享有抵押权,可就拍卖、变卖该 房屋的价款优先受偿。
法律分析
房屋买卖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未办理过户手续不影响合同效力。甲将 房屋转卖给丙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
确认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甲应协助乙办理过户手续,并承 担违约责任。
21
案例二:担保物权实现纠纷
案情简介
甲向乙借款,以自有房屋作为抵押,并办理了抵押 登记。后甲未能按期还款,乙起诉要求实现抵押权。
物权特定原则
物权的客体必须是特定的物,只 有特定的物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
17
物权保护的方式
2024/2/3
物权确认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 自力救济
当物权归属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 物权的归属。
当物权受到侵害时,物权人可以请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
现代物权法
现代物权法更加注重对物权人利益的保护,同时加强了对交易安全的维护,形成了更加完善 的物权法律制度。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物权法还涉及到了一些新的领域 和问题,如知识产权的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等。
物权法主要调整静态的财产关系,即确认和保护物权人对其财产享有的直接支配权 利;而合同法主要调整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即规范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保障合同的履行。
25
物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
联系
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都涉及对权利的保护。当物权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可以通过侵权责任法来追究侵权人 的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抵押权人可以通过与抵押人协议折价、拍卖、变卖 抵押财产等方式实现抵押权。抵押物价值不足以清 偿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就未受清偿部分向债务人 追偿。
2024/2/3
法律问题
抵押权如何实现?抵押物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如 何处理?
法院判决
确认乙对甲的房屋享有抵押权,可就拍卖、变卖该 房屋的价款优先受偿。
法律分析
房屋买卖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未办理过户手续不影响合同效力。甲将 房屋转卖给丙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
确认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甲应协助乙办理过户手续,并承 担违约责任。
21
案例二:担保物权实现纠纷
案情简介
甲向乙借款,以自有房屋作为抵押,并办理了抵押 登记。后甲未能按期还款,乙起诉要求实现抵押权。
物权特定原则
物权的客体必须是特定的物,只 有特定的物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
17
物权保护的方式
2024/2/3
物权确认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 自力救济
当物权归属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 物权的归属。
当物权受到侵害时,物权人可以请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
现代物权法
现代物权法更加注重对物权人利益的保护,同时加强了对交易安全的维护,形成了更加完善 的物权法律制度。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物权法还涉及到了一些新的领域 和问题,如知识产权的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归属等。
物权法ppt课件共64页
![物权法ppt课件共64页](https://img.taocdn.com/s3/m/bab41bb9d0d233d4b14e6957.png)
第三节 物权的类型
(一)物权的法定种类 (二)物权的学理分类
(一)物权的法定种类
1、所有权 权利人对物所享有的全面支配的权利。 2、用益物权 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收益的权利。 3、担保物权 为担保债的履行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
上设定的物权。 4、占有 对物的控制、占领。
三方争执不下,刘朝和杜晓均诉至法院,提起确权之诉。
[分析图解]
几经易手的手表归谁所有案
法律关系图解:
杜晓
刘
小
朝
偷
手表
管
理
员
有关部门
袁 平
第一百零七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 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 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 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 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 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1)买卖不破(不动产)租赁
(2)纳入预告登记的债权
第二十条 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 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 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 不发生物权效力。
(二)物上请求权
案例:借用的房屋何时应交还 1、物上请求权的含义 2、物上请求权的类型 3、物上请求权的行使
2、物权为支配权(绝对权)直接支配特定物并 享受物之利益的权利。
4、物权具有排他性(对世权)
第二节 物权的效力
(一)物权的优先效力 (二)物上请求权 (三)排他效力 (四)追击效力
物权法ppt课件
![物权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a54b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7.png)
物权的变动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公开 表现出来,使外界能够察知,以避 免第三人遭受损害,保护交易安全。
物权保护的方法
确认产权
返还原物
通过确认产权的方式明确权利归属,消除权 属争议。
对于无权占有或侵夺他人之物的人,物权人 可以要求其返还原物。
排除妨害
消除危险
当物权受到妨害时,物权人可以请求排除妨 害,恢复物权的圆满状态。
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用益物权的种类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 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用益物权的取得
基于合同行为、基于法律规定、 基于继承等。
用益物权的消灭
期限届满、权利放弃、标的物灭 失等。
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的定义
担保物权是指以确保债务清偿为目的, 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物或权利上 设定的定限物权。
3
物权消灭的公示方法 不动产物权消灭以注销登记为生效要件,动产物 权消灭以交付或占有改定为生效要件。
04
物权的保护
物权保护的原则
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明 确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
或变更。
一物一权原则
一个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不 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 权。
物权公示原则
所有权
01
02
03
04
所有权的定义
所有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自己 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全面支配
的权利。
所有权的特征
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弹 力性。
所有权的取得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
所有权的消灭
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两种情况。
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的定义
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对他人所有 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
物权保护的方法
确认产权
返还原物
通过确认产权的方式明确权利归属,消除权 属争议。
对于无权占有或侵夺他人之物的人,物权人 可以要求其返还原物。
排除妨害
消除危险
当物权受到妨害时,物权人可以请求排除妨 害,恢复物权的圆满状态。
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用益物权的种类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 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用益物权的取得
基于合同行为、基于法律规定、 基于继承等。
用益物权的消灭
期限届满、权利放弃、标的物灭 失等。
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的定义
担保物权是指以确保债务清偿为目的, 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物或权利上 设定的定限物权。
3
物权消灭的公示方法 不动产物权消灭以注销登记为生效要件,动产物 权消灭以交付或占有改定为生效要件。
04
物权的保护
物权保护的原则
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明 确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
或变更。
一物一权原则
一个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不 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有 权。
物权公示原则
所有权
01
02
03
04
所有权的定义
所有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自己 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全面支配
的权利。
所有权的特征
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弹 力性。
所有权的取得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方式。
所有权的消灭
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两种情况。
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的定义
用益物权是指权利人对他人所有 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2)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是指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等。
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权为目的的物权,包括抵 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二者的权;而担保 物权则既可以在不动产,也可以在动产上设立。
用益物权除地役权以外,均为主物权;而担保物 权则都是从物权,即以主债权的存在为前提。
第八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 物权基本理论 第二节 所有权制度 第三节 用益物权制度 第四节 担保物权制度
.
1
第一节 物权基本理论
一、物与物权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三、占有 四、物权变动 五、物权的民法保护
.
2
一、物与物权
(一)物 1.民法上的物是指人们能够支配的物质实 体和自然力。 (1)客观物质性。 (2)可支配性。
茶杯和杯盖,房屋与窗户,鞋子与袜子
.
6
(4)原物与孳息 孳息是指物或者权益所产生的收益。
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据自然规律产生的物 (如母牛生下的小牛);法定孳息是原物根 据法律规定带来的物(如储蓄存款的利息)。
原物和孳息属于两个物。
.
7
(1)天然孳息
一物之上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 的,因该物产生的天然孳息由用益物权人取 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2、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种类法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法律未规定 的新物权
物权内容法定:当事人不得在物权中自由创设新 的内容(如法律规定动产质押必须移转占有,当事 人就不能创设不移转占有的动产质押)
.
14
3、公示、公信原则
(1)公示原则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 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由此可见, 不动产的权利状态通过登记制度表示,而动 产的权利状态则通过占有表示。
.
3
2.物的种类
(1)动产与不动产
①物权变动的法定要件不同:不动产物权的 变动,一般以登记为要件;而动产物权的变动,一 般以物的交付为要件。
②诉讼管辖不同:因不动产纠纷发生的诉讼, 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因动产纠纷发 生的诉讼,诉讼管辖的确定较为灵活。
.
4
(2)特定物与种类物
特定物是指具有独立特征或被权利人指定,不能以他物替 代的物。包括独一无二的物和从一类物中指定而特定化的物。 种类物是指以品种、质量、规格或度量衡确定,不需具体指 定的物。
接占有。
.
19
3、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
• 有权占有是指基于法律或合同的规定而享有对某 物进行占有的权利(如留置权)。
1.物权的概念及特征
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 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 保物权。
.
10
2.物权的分类
(1)所有权与他物权 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可以对物进行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 利。
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是指所有权 以外的物权,亦称限制物权。它是所有权权能与所 有权人发生分离,由所有权人以外的人,即他物权 人对物享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支配权。他物权与所有 权一样,具有直接支配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性质。
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标的物称为自主占有,而其他 的占有就叫做他主占有。
• 该物是否真正属于自己所有不是区分二者的标准 (小偷对赃物的占有同样能够成立自主占有)。
• 质权人、承租人、保管人、借用人的占有属于他 主占有。
2、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
• 质权人、承租人、保管人、借用人的占有属于直 接占有。
• 出质人、出租人、寄存人、出借人的占有属于间
(1)有些法律关系只能以特定物为客体,如所有权法律 关系、租赁法律关系等;而有些法律关系既可以是特定物也 可以是种类物,如买卖法律关系。
(2)特定物在交付前意外灭失的,可以免除义务人的交
付义务,而只能请求赔偿损失;种类物在交付前意外灭失的,
由于其具有可替代性,故不能免除其交付义务,义务人仍应
交付同类物。
.
12
【例题】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对 用益物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用益物权以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为主 要内容,并以对物的占有为前提
B、用益物权均为主物权 C、用益物权是他物权 D、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 【答案】ACD
.
13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保护原则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 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2)法定孳息
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 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
8
【例题·多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有关理 论,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意义上孳息的 有( )。
A、母牛腹中的小牛 B、苹果树上长着的苹果 C、母鸡生的鸡蛋 D、每月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 【答案】CD
.
9
(二)物权的类型
在本案中:(1)丙基于善意取得制度依法 取得了该房产的所有权;(2)乙无权要求丙 返还房屋,但乙可以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
.
17
三、占有制度
(一)占有的概念
所谓占有,是指民事主体对物进行管领而 形成的事实状态。占有不等于占有权,占 有强调的是一种事实状态。
.
18
(二)占有的种类
1.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
5
(3)主物与从物 主物是独立存在,与其他独立物结合使用,并在其中发挥 主要效用的物。处于附属地位、起辅助和配合作用的是从物。 在法律或合同没有相反规定时,主物所有权转移时,从物 所有权也随之移转。
认定标准
① 二者在物理上互相独立
② 二者在经济用途上存在主、从关系:A物脱离B物,不 损A物的独立用途,则A物为主物;B物脱离A物,则丧失其 本来的用途,则B物为从物。
.
15
(2)公信原则
所谓公信,是指当物权依据法律规定进行 了公示,即使该公示方法表现出来的物权存 在瑕疵,对于信赖该物权存在并已从事物权 交易的人,法律承认其法律效果,以保护交 易安全。
公信原则赋予公示的内容具有公信力。
.
16
【案例】甲、乙为夫妻,共有一处房产,但 房产证上及房产局的登记簿上均只记载甲一 人的名字。现甲、乙闹离婚。一日,甲背着 乙而与第三人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 丙将房款交与甲,并与甲一起办理了房产过 户登记手续。过一段时间后乙才得知此事, 诉至人民法院,要求丙返还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