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卷
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五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五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月大练习语文答案1.A2.D3.D4.D5.C 7.①C ②B略10.(1)娇羞颔首,豆蔻芳华;(2)绽放的梅花;红瓣灼灼,嫩蕊颤颤;(4)飘落的梅花11.描写花园萧瑟沉寂的环境,为下文寒梅的傲然绽放做铺垫。
12.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飘落时的优美姿态,富有动态美和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3、①寒梅在严冬里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令作者震撼并产生敬意;②梅花凋零时,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精彩的坦然与达观,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落红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作者赞叹,给作者人生启迪;④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形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作者的人生境界14.B D15.(1)长藤蔓;(2)耸立的样子;(3)少(4)被。
(每题1分)16.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17.(1)可以远远地观赏,但不可以靠近玩弄啊。
(2分)(2)我认为妙(好)极了。
18.莲花之君子者也;(1分)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1分)实为花中仙子也;(1分)抒发作者对雨后夏荷之美的赞叹。
(1分)19.托物言志,烘托,对比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0.B21.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
诗人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了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丁卯(mǎo)商酌(zhuó)譬如(pì)诲人不倦(huì)B.打拱(gǒng)拖沓(tà)驿路(yì)忍俊不禁(jìn)c.馨香(xīn)适宜(yì)亵玩(xiè)鲜为人知(xiǎn)D.洗涤(tiáo)契约(qì)露宿(lù)颠沛流离(pèi)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项是()(2分)A.修葺隐逸别出新裁南腔北调B.商酌循环如失重负举手打拱c.悲悯累赘香气四溢甘之如怡D.恍惚恩惠盘虬卧龙圣贤豪杰3.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国庆节期间,哈北京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陕西省西安市2020年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7. 给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商酌______ 累赘______ 拖沓______ 妥帖______撵______ 修葺______ 竹篾______ 契约______ 揽______诲人不倦______ pì______如 别 niu______ 陡 qiào______ 折 sǔn______ 悲天 mǐn______ 烦 zào______ 取 dì______ zhì______笨 霹 lì______ 大 tíng______广众。
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这种列车利用磁场让车身悬浮在铁轨或者导轨上方。 (2)研制高速磁县浮列车的想法早在 20 世纪初就已经浮出水面。 (3)现在,磁县浮列车已经在一些国家投入运营,最著名的当属德国和日本的示 范项目。 (4)从理论上说,由于车轮不与铁轨接触,减少摩擦,所以它的速度要高于传统 的列车。 (5)我国第一辆磁县浮列车(买自德国)2003 年 1 月开始在上海运行。2015 年 10 月,我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线成功试车,正式通车运营。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7.0 分)
8.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
第 2 页,共 11 页
“算啦!回家帮我吧!”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 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一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B. 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第 1 页,共 11 页
C. 在精准扶贫问题上,党支部积极采纳和听取了广大党员的意见 D. 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乃是评判一个优秀员工的首要条件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4题,计17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那就是西湖。
阳春三月,杨柳夹岸,莺啼婉转,应和.着清风流水,酝__________(niàng)生机,令人陶醉;夏时荷花映日,荷叶接天,山色空蒙,湖水__________(chéng)清;秋天树木参差,层林尽染,金桂飘香,月满平湖,那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祥和的夜;冬日则余晖斜照,暗香浮动,疏影横斜,断桥残雪,大人和孩子们外出踏雪,展筋骨。
西湖之美,真可谓目不暇接啊!(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2分)①酝(niàng)__________ ②__________(chéng)清(2)请为文中加点字词注音。
(2分)①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晕.____________________2.经典诗文默写。
(6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歌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天净沙。
秋思》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①初秋的雨丝..有些凉意,洒在水面上,有几尾小鱼趁着涟漪四散而逃,仿佛嫌我们的脚步惊扰了它们的好.梦.。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C卷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下列小题。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 . 请给甲、乙两个文段各拟一个小标题(字数不多于5个字)(甲)____(乙)____2 . 甲、乙两个文段都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请分别具体列出它们的写景顺序。
3 . 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说说它们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4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结合原文,谈谈“妙”在哪些地方?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15分)祖母的故事接到父亲电话,我的心就慌了起来。
父亲说,抽空回家看看你祖母吧,她想你了。
父亲说得淡然,而且再三解释没事,我还是听出了他声音里隐隐的不安。
连夜慌慌地从省城赶回家,果然就出事了。
两年前,祖母开始出现轻微的记忆障碍。
近来越发严重,到昨天竟然连父亲也认不出来。
二叔二婶一家已先我回去。
我们围坐在祖母身边,她一个一个看过去,恍若陌生。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选择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二十四节气歌》中“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
B.乞巧节又称七夕,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
C.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民间有吃猪头肉的习俗。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的是夏天。
2 .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平凡的世界》是路瑶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全景式地表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B.《威尼斯商人》是法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
《讲故事的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作家莫言的一篇演讲词,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C.《叔向贺贫》选自《国语﹒晋语》。
《国语》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君臣言论为主。
《国语》与《战国策》同属国别体史书。
D.《卖炭翁》、《观刈麦》《钱塘湖春行》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父母师长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B.阳春三月,游览园林固有情趣;可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目不窥园,亦别有风味。
C.一到活动课,操场上就人声鼎沸,气冲斗牛,显示出青春的活力。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二、字词书写4 . 请将下边的文字誊写一遍。
原文:研表究明,人看在字时,会动自字将排好。
誊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冬日的暖阳酝酿______了许久,终于唤来了春天。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I)卷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一个人,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追求,就能达到目的。
B.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的若羌,年平均降水量近5毫米以上。
C.通过这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D.他转到班里快一个学期了,还是有很多人不认识。
3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
解说:“影子晃动”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宁静淡雅翩翩起舞冰天雪地锻炼身体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解说:这句话有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字词书写4 . 根据拼音写汉字。
在冬日暖阳下,我倚窗独坐,手握一卷诗书,静静品读,摒弃俗世中的xuān()嚣,除去俗世中的浊气,让一颗浮躁的心片刻间沉静下来,在淡淡书香中,体味细nì()的情感,将思绪汇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蜿yán()流过我那将要干hé()的心田。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得其所。
运动健将们参加比赛,啦啦队员们都是文艺活跃分子。
C.陆新生日那天收到爸爸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真令他喜出望外。
D.电影《我不是药神》,展现了现实版的群众生活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和风格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翻来覆去水波粼粼慷慨瘫涣B.各得其所人迹罕至脸颊阴蔽C.小心翼翼疲倦不堪鄙薄威摄D.洗耳恭听油然而生诀别发髻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宽宥(yòu)瞥见(pēi)自惭形秽(suì)B.冠冕(guàn)对弈(yì)娉婷(pīn)成吉思汗(hán)C.箴言(zhēn)红晕(yūn)轻觑(xù)矫揉造作(jiǎo)D.麾下(huī)游弋(yì)矗立(chù)彬彬有礼(bīn)4 .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庄水韵》是一篇游记,描写了作者三次游历周庄的情景及感受,文章从不同季节、不同景物多角度刻画。
充分表现周庄水乡动人心弦的神韵。
B.《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消息,它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集中描写了英方撤离香港的整个过程,表达中国人民在香港回归后的欣喜之情。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文叙述了袁隆平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D.新闻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主要特征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想起雪湖藕徐迅①想起家乡的雪湖藕。
炎炎夏日里,想起雪湖,就有丝丝的清凉袭上心来;就感觉荷叶田田,莲花过人头,有人摇着小船,“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想起那藕,就有无数白胖胖、粉嘟嘟的小手晃在眼前,有一种“儿童拍手争相问,一枝莲蓬值几钱”的诗意。
当然这不是诗,也不是引用——有朋友写美食,写到藕,有藕记、偶记之语……我这是偶然想起。
②家乡的雪湖藕产自县城之南。
城南除了雪湖,还有南湖、学湖。
三湖连在一起,都产藕,藕名都叫雪湖藕。
雪湖藕九孔十三丝(一般的藕是七孔),说是珍品。
据传,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路过此地还留下了佳话,说他品尝雪湖藕时,当一位少女捧上藕,他见少女宛如出水芙蓉,楚楚可人,又见雪湖藕洁白如玉,细嫩光润,似美女手臂,风情万种,不禁脱口而出:“一弯西子臂。
”但求下联,岂知身边文武无一人能对。
不料,那少女不慌不忙答道:“七窍比干心。
”对联以“一弯“”西子”喻雪湖藕之表,用“七窍”“比干”喻雪湖藕之里,又巧嵌了两位古人名。
朱元璋细细品味,心里暗暗称绝。
登基定都南京后,他念念不忘雪湖藕,要求雪湖每年农历八月开湖,采摘的第一批藕送到南京,于是雪湖藕就有了“贡藕”之誉。
③记得在家乡县城生活时,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城南。
夏天,那里雪湖与南湖、学湖三湖相连,水天一色。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泊在水中,羞答答的。
太阳照着,几天过去,小荷宛若少女般情窦初开。
待荷叶慢慢撑开,伞样大的荷叶就仿佛什么也遮挡不住了。
荷莲从荷叶旁突兀而出,一枝枝地化成一朵朵莲花,或胭红、或粉红、或梨白……都亭亭玉立。
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
很快,就见人摘那碧玉簪似的莲;更有人光着身子,下湖采藕了。
他们从湖里举起那藕,有水濯洗,藕洁白如玉,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
④家乡的雪湖藕略呈方圆形、七棱,生食最方便,人们选用嫩脆之藕,洗净切片,加上白糖,就成了一道有名的凉菜。
尤其是夏天醉酒后,吃起来异常生脆、爽润、甘甜,很是解酒。
熟吃可切丝炒辣椒、炒肉或是制成炸藕盒、包藕卷等,用藕片炖排骨、煲汤什么的也简单。
有人选用老而粗壮之藕,在藕孔内填满糯米蒸煮切片,说是好吃,但一进嘴里,我感觉就如同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说“老藕一煮成泥,便无味矣”。
袁枚还说,“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
袁枚是位美食家。
由此,看他生活的年代就有藕粉造假者。
藕“味甘,平。
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神农本草经》),生吃可消淤凉血,活热病烦渴、吐血和热淋等症;熟食可以养胃滋阴,补益五脏……其实还不止这些,我的一位朋友曾住在雪湖边,夏天里,她用荷叶煮荷叶稀饭,说是清香祛暑。
莲籽去壳留下莲仁,她就自制八宝粥。
莲仁当中绿色的莲心,味苦,她又用那莲心泡水喝,说是强心、降血压……这让我真的大开眼界。
⑤转眼就又到藕上市的季节。
这时想起家乡的雪湖藕,我仿佛就看到城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仿佛看到家乡县城的街头,有人挑着一副藕担匆匆地走过,担子里那粗得像手臂的雪湖藕又白又壮。
有人干脆用那浑圆的荷叶举过头顶,当作遮阳的伞,吆喝着“又脆又嫩的雪湖藕,好七(吃)咧!”我在心里回味着乡音,就由不得不像叶圣陶在《藕与莼菜》里所写的那样,生出“故乡可爱极了”的感叹了。
1 . 文章描写了雪湖藕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 . 选文第②段引用有关朱元璋的传说,有何作用?3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泊在水中,羞答答的。
4 . 请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文字删去,再与原文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
5 . 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读书莫言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
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
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
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⑥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
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
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⑦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
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
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历历在目。
⑧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散文》,有删改)6 . 全文通过“我”借阅四本书体现了“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借阅四本书的经历。
7 . 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从修辞角度赏析)8 . 作者在第⑤段称“二哥”为“这家伙”,你认为这个称呼包含了“我”怎样复杂的感情呢?9 . 有人说“童年读书”这个题目太直白,太宽泛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另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
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出师表》)(乙)章武三年①春,先主于永安②病笃。
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玉,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救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倾之,又领益州牧。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章武:刘备的年号;三年,公元223年。
②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
③股肚:比喻辅佐之臣。
10 .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2)以彰其咎(3)属以后事(4)以俟大举11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臣敢竭股脑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1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何以战(《曹判论战》)B.以告先帝之灵/怅恨久之(《陈涉世家》)C.君才十倍于曹丕/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咸决于亮/咸来问讯(《桃花源记》)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14 .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感情可用(甲)文中的六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2)(乙)文中提到“以俟大举”,“大举”指的是什么?请用(甲)文原句回答。
三、句子默写15 .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