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923694-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2版)-第二章 Windows 7 操作系统

923694-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2版)-第二章  Windows 7 操作系统

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文件管理
2.3.1 Windows 7文件系统
2.文件类型
为了方便管理和控制文件,计算机中的文件分 为了很多类型,操作系统和用户一般可以通过文件扩 展名来识别文件文件类型。
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文件管理
2.3.1 Windows 7文件系统
3.文件夹
2.2.3 Windows 7 桌面
(1)桌面背景和图标
桌面图标主要包括系统图标和快捷图标。其中系统图标指 可进行与系统相关操作的图标;快捷图标指应用程序的快捷 启动方式。 (2) 任务栏
任务栏是位于屏幕底部的水平长条,分为多个区域。Win7 的任务栏从左到右分别是“开始”菜单按钮、快速启动栏、应 用程序栏、语言栏、通知区域和“桌面显示”按钮 。
• 右击:将鼠标定点到某一对象处,按下鼠标右键一次,出现快 捷方式菜单。
• 拖曳:按下标左键,拖动所选择的目标对象至目标位置,然后 松开鼠标键。
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Windows 7 操作系统
2.2.2 Windows 7 操作方式
2.键盘操作 键盘是一种基本的输入设备,主要用来输入字符,系统-Windows 7 操作系统
2.2.3 Windows 7 桌面
桌面是屏幕的整个背景,是一切工作的平台。广义上,桌 面包括桌面背景、桌面图标、 “开始”按钮和任务栏。 (1)桌面背景 (2)桌面图标 (3)任务栏
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Windows 7 操作系统
2.6.1 磁盘维护
1.磁盘清理
件。
“磁盘清理”程序可清理掉这些多余的临时文
2.磁盘碎片整理
磁盘碎片整理,就是通过系统软件或者专业的 磁盘碎片整理软件对电脑磁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 生的碎片和凌乱文件重新整理,释放出更多的磁盘 空间,以可提高电脑的整体性能和运行 速度。

《操作系统》教案》课件

《操作系统》教案》课件

《操作系统》教案(第一至第五章)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操作系统》课程的五个章节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发展和分类。

2. 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架构。

3. 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

4. 学习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功能3. 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第二章:操作系统架构1. 操作系统的主要组件2. 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3. 操作系统的接口和API第三章:进程管理1. 进程的概念和特性2. 进程的状态和转换3. 进程调度算法4. 进程同步与互斥5. 死锁与饥饿问题第四章:内存管理1.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2. 内存分页和分段3. 虚拟内存技术4. 页面置换算法5. 内存保护机制第五章:文件管理1. 文件和目录的概念2. 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3. 文件存储分配策略4. 文件访问控制5. 磁盘空间管理和文件备份策略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3. 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导:介绍本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本章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组织小组讨论。

5.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操作系统教材。

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

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

③省略号标记:选择此类菜单命令,将打开一个对话框。
④向右箭头标记:选择此类菜单命令,将在右侧弹出一个子菜单,如图2-19所示。 ⑤字母标记:在菜单命令的后面有一个用圆括号括起来的字母,称为“热键”,打开了某个菜单 后,可以从键盘输入该字母来选择对应的菜单命令。例如,打开【查看】菜单后,按下L键即可
执行【列表】命令。
开售的微软Surface RT平板电脑搭载的系统版本便是Windows RT。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版)
项目2.3 Windows 7操作系统安装
2.3.1 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安装
1. 安装前的准备 2. 安装 Windows 7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版)
制”或“剪切”命令,找到目标位置,再执行“编辑”中的“粘贴”命令即可实
现复制或移动操作。对于快捷菜单的使用方法与“编辑”中的命令使用方法一样。 (3) 利用快捷键 选定对象,然后按“Ctrl+ X”执行剪切或按住“Ctrl+ C ”执行复制, 然后找到目标位置,再按“Ctrl+ V”执行粘贴。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版)
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
引导问题
1.你会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吗?
2.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中,你会进行窗口和任务栏的操作、文件夹
及文件的相关操作吗? 3.你会进行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备份吗? 4.你会重新按照Windows 7操作系统吗? 5.你会对Windows 7系统的电脑文件进行基本操作吗?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版)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
打开资源管理器的三种方法: 1、Win+E 2、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 “Windows资源管理器”。 3、右击“开始”,选择“打开Windows资源管 理器”命令
使用库管理文件
新建库:1.单击“库”
2.单击“新建库” 或者右击选择“新建”再选 择“库”
3.输入库的名称并

确认。
重命名
编辑 复制
选择目
快捷键法:选定文件

Ctrl+V
Ctrl+C 选择目标位
拖动法:选定文件 按下Ctrl键并拖动文件到 目标位置(异盘复制可直接拖动)
移动与复制文件文件夹
移动
菜单法:选定文件 标位置 粘贴
编辑 剪切
选择目
快捷键法:选定文件

Ctrl+V
Ctrl+X 选择目标位
拖动法:选定文件 拖动文件到目标位置(异 盘拖动要按住Shift键)
.pdf .exe .com .mp3 .avi .smi等
文件类型 文本文件、日志文件
Word文件
Excel文件 PowerPoint文件
压缩文件,需解压缩才能 阅读
图片文件
PDF文件 .exe可执行命令文 件,.com系统命令文件 视频、音频文件
使用资源管理器
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7操作系统组织 和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重要工具,它显示计 算机中所有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的层次 结构。
Windows7操作系统
目录
壹 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管理文件

管理与应用Windows7

维护系统和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中文输入

第二章 操作系统

第二章 操作系统



进程通信 进程之间的联系称之为进程通信,用通信原语进行描述。进程 间的基本关系是同步和互斥两种。同步反映了进程间的合作关 系,同步的例子是一个进程需要以另一个进程的输出作为自己 的输入。互斥反映了进程间的竞争关系,互斥的例子是两个进 程可能同时使用同一资源。
死锁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因争用系统资源而无休止地互相等待 时,就发生进程死锁,这是系统的一种出错状态,应采取预防 措施避免出现死锁现象。 预防死锁的方法有:静态预先分配所有资源法、有序资源分配 法和受控资源分配法。






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运 行在局域网上的操作系统。目前,常用的网络操 作系统有NetWare和Windows NT等。 分布式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通过网络将物理上分布的具有自治功能的计算机 系统或数据处理系统互连,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 共享,协同完成任务。 单用户操作系统(Single-user operating system):按同时管理的作业数,单用户操作系 统可分为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和单用户多任务 操作系统。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只能同时管理 一个作业运行,CPU运行效率低,如DOS;单用 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程序或作业同时存在 和运行。
操作系统的组成


进程管理
进程是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 独立单位。 进程与程序具有不同的属性,概括如下: 程序是指令的集合,进程是指令的执行; 程序是静态的概念,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程序存储需要介质,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程序是永存的,进程的生命是有限的。 进程由三部分组成:进程控制块、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软考系统架构师每章知识点总结

软考系统架构师每章知识点总结

软考系统架构师每章知识点总结嘿呀!软考系统架构师的知识可真是又多又复杂呢!下面就来给大家好好总结一下每章的知识点哇!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哎呀呀!这一章可得好好掌握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相关内容呀!像是各种处理器、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等等。

哇!还有指令系统和流水线技术呢,这可都是重点中的重点!你说是不是?知道不同类型的指令和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吗?第二章操作系统知识嘿!这一章要搞清楚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一个都不能少呢!哎呀呀,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死锁问题,可难倒了不少人呢!还有虚拟存储技术,你搞明白了吗?第三章数据库系统哇哦!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都是这一章的重点呀!怎么进行规范化设计?关系代数和SQL 语言又该怎么运用?哎呀,想想就觉得不简单!第四章中间件技术嘿呀!中间件的分类和应用场景可得搞清楚。

像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等,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作用呢!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选择哪种中间件吗?第五章应用系统集成哎呀呀!这一章要了解系统集成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企业应用集成、Web 服务集成,这里面的门道可多啦!第六章软件架构设计哇!软件架构风格、架构评估、软件产品线,这些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架构风格?怎么进行有效的架构评估?第七章设计模式嘿!设计模式的分类和应用可不能马虎。

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用处呢!第八章软件测试哎呀呀!测试的方法、策略、用例设计,都要掌握得牢牢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一个都不能落下呀!第九章项目管理哇哦!项目计划、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这都是项目经理要操心的事儿!怎么制定合理的计划?如何控制成本和风险?第十章安全技术嘿呀!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每一个方面都至关重要!加密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你都了解吗?哎呀呀,软考系统架构师的知识点真是太多太复杂啦!不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多多总结,一定能够掌握的呀!加油哇!。

操作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原理

定义
•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 操作系统( System,简称OS OS), 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 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 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 的程序的集合。它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的程序的集合。它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是 计算机处理时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软件。 计算机处理时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软件。
1.1.1 操作系统作为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1.1.2 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管理器 1.1.3 操作系统作为虚拟机
1.1.2 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管理器
①处理机管理:分配和控制处理机 。 处理机管理: 存储器管理: ②存储器管理:主要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I/O 。 设备管理: ③设备管理:负责 I/O 设备的分配与操纵 。 文件管理: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④文件管理: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几种常用的操作系统介绍: 几种常用的操作系统介绍: ①DOS: DOS: Microsoft公司开发的MS-DOS操作系统 DOS操作系统也就 公司开发的MS 操作系统。 Microsoft公司开发的MS-DOS操作系统。DOS操作系统也就 是磁盘操作系统(Disk System),简称DOS DOS。 是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简称DOS。是 一种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一种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Windows系列 系列: ②Windows系列: 1990年 Microsoft公司推出了 公司推出了Windows 3.0。 1990年,Microsoft公司推出了Windows 3.0。 UNIX: ③UNIX: 1970年 美国AT&T公司Bell实验室的Ken Thompson用汇编 AT&T公司Bell实验室的 1970年,美国AT&T公司Bell实验室的Ken Thompson用汇编 语言在PDP-7计算机上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取名为 语言在PDP- 计算机上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操作系统, PDP UNIX。多用户多任务分时系统。 UNIX。多用户多任务分时系统。 Linux: ④Linux: 1991年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学生 年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学生Linux Torvals初 1991年由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学生Linux Torvals初 创。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第二章 进程描述与控制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第二章 进程描述与控制

13
两个并发程序方案

设有一台标准输入设备(键盘),和一台标准 输出设备(显示器或打印机),输入程序负责 从标准设备中读取一个字符,送缓冲区中。输 出程序从缓冲区中取数据,送标准设备输出。
14
两个并发程序方案
f
标准输入 (键盘)
输入程序 缓冲区 输出程序
g
标准输出 (打印机)
15
两个并发程序方案
6
前趋图
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 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 的前后关系。 结点:一个程序段或进程,乃至一条语句
有向边:偏序或前趋关系
把没有前趋的结点称为初始结点(Initial Node) 没有后继的结点称为终止结点(Final Node) 每个结点还具有一个重量(Weight),用于表示该结点 所含有的程序量或结点的执行时间。
38
进程状态模型
进程状态转换
原状态 创建 OS根据作业控制请求; 分时系统用户登录; 进程产生子进程而创 建进程 转换后状态 运行 × 就绪 × 阻塞 × 终止 ×
创建
×
×
OS准备运 行新的进 程
×
×
(转下表)
39
进程状态模型
原状态 创建 运行 × 运行 × 转换后状态 就绪 超时;OS服务 请求;OS响应 具有更高优先 级的进程;进 程释放控制 阻塞 OS服务 请求; 资源请 求;事 件请求 终止 进程完 成,进 程夭折
2.5 进程同步 2.6 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2.7 管程机制 2.8 进程通信
3
2.1 进程描述

2.1.1 程序的顺序执行 2.1.2 程序的并发执行 2.1.3 进程的定义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第2章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第2章

超线程的工作
– 超线程处理器被视为两个分离的逻辑处理器,应用程序
不须修正就可使用这两个逻辑处理器. – 每个逻辑处理器都可独立响应中断.第一个逻辑处理器 可追踪一个软件线程,而第二个逻辑处理器则可同时追 踪另一个软件线程. – 由于两个线程共同使用同样的执行资源,因此不会产生 一个线程执行的同时,另一个线程闲置的状况.
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协调才能正确执行
资源共享关系 相互合作关系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进程同步与互斥的概念 进程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利用锁机制实现同步
进程同步与互斥的概念
临界资源
– 在系统中有许多硬件或软件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
问或使用,这种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临界区
– 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信号量的操作
(1)P操作:记为P(S),描述为:
– – – – – – – –
P(S) { S=S-1; if (S<0) W(S); } V(S) { S=S+1; if (S<=0) R(S); }
(2)V操作:记为V(S),描述为:
利用PV操作实现互斥 利用PV操作实现互斥
概念:
– 互斥信号量是根据临界资源的类型设置的.有几种
进程的定义
– 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过程.所以
一个程序在不同数据集合上运行,乃至一个程序在 同样数据集合上的多次运行都是不同的进程.
进程的特征
– – – – –
动态性 并发性 独立性 异步性 结构性
进程的状态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 进程的其它两种状态 进程状态间的转换
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
就绪状态
– 【例2-5】有4位哲学家围着一个圆桌在思考和进餐,

操作系统第二章

操作系统第二章

当一进程所期待的某一事件尚未出现时,该进 程调用阻塞原语把自己阻塞起来,阻塞原语的 操作过程如下:由于进程正处于运行状态,故 应中断处理机,把CPU状态保护到PCB中, 停 止运行该进程。然后把“活跃阻塞”赋予该进 程,并把它插入到该事件的等待队列中,再从 活跃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算法选取一进程投入运 行。
进程控制是OS内核实现的。
2.3.1 内核
一、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
2.3
进 程 控 制
1、引入:方便设计与维护,将操作系统分为不同层次,
将操作系统的功能设臵在不同的层次中。 2、原则: 按调用关系分层,只有外层能调用内层; 与硬件关系密切的放在最里层;例如进程调度; 与用户关系密切的放在最外层;
2.2.1
进程的定义和特征
一、引入:为描述并发下程序的执行情况
2.2
进 程 的 描 述
二、定义: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 资源分配和处理机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三、特征:
动态性 并发性 独立性 异步性
结构特性:进程=程序段+数据段+PCB
2.2.1
进程的定义和特征
四、进程和程序的区别与联系
1、就绪状态(ready):等处理机 2、执行状态(running):用处理机 3、阻塞状态(blocked):等事件
2.2.2
进程状态及其演变
时间片完
二、基本状态演变图
2.2
进 程 的 描 述
创建
就绪 调度 事件发生 (I/O完成) 阻塞
运行
完成 撤消
等事件 (I/O请求)
2.2.2
1、引入
进程状态及其演变
2.3.1 内核
二、内核:
2.3
进 程 控 制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部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部分

操作系统原理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

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软件的观点,资源管理的观点,进程的观点,虚拟机的观点,服务提供者的观点。

操作系统的功能:1.进程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间通信,调度。

2.存储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内存扩充。

3.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系统安全性。

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UNIX是一个良好的、通用的、多用户、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

1969年AT&T公司Kenneth L.Thompson 用汇编语言编写了Unix第一个版本V1,之后Unix用C语言编写,因此事可移植的。

1.3操作系统分类1.批处理操作系统:优点是作业流程自动化较高,资源利用率较高,作业吞吐量大,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缺点是用户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不适合调试程序。

2.分时系统:特点是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及时性。

3.实时操作系统4.嵌入式操作系统5.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6.网络操作系统7.分布式操作系统8.智能卡操作系统1.4操作系统结构1.整体式结构2.层次结构3.微内核(客户机/服务器)结构:①可靠,②灵活(便于操作系统增加新的服务功能),③适宜分布式处理的计算机环境第二章操作系统运行机制2.1中央处理器寄存器:用户可见寄存器:数据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条件码寄存器。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程序状态字。

目态到管态的转换唯一途径是通过终端和异常。

管态到目态的转换可以通过设置PSW指令(修改程序状态字)实现。

PSW包括:①CPU的工作状态代码②条件码③中断屏蔽码2.2存储体系存储器设计:容量,速度,成本存储保护:①界地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产生程序中断-越界中断或存储保护中断②存储键2.3中断与异常机制分类:中断:时钟中断,输入输出(I/O)中断,控制台中断,硬件故障中断异常:程序性中断,访管指令异常2.4系统调用系统调用程序被看成是一个低级的过程,只能由汇编语言直接访问。

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书

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书

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书本电子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全面介绍。

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网络以及编程等方面的知识。

该电子书将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配以清晰的图表和示例,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概念。

第一章:计算机基本原理1.1 什么是计算机?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等。

1.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一小节将详细解释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包括指令的执行、数据的处理、时钟周期以及计算机的基本运算方式等。

1.3 二进制与逻辑门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讨论计算机中使用的二进制表示法以及逻辑门的原理,包括与门、或门和非门等。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组成2.1 中央处理器(CPU)本节将详细介绍CPU的组成和功能,包括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等。

2.2 内存和存储设备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讨论内存的种类和层次结构,以及磁盘、固态硬盘(SSD)和光盘等存储设备。

2.3 输入输出设备这一节将介绍计算机中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第三章:操作系统3.1 什么是操作系统?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以及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关系。

3.2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这一小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3.3 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讨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和内存管理等。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4.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本节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等。

4.2 互联网与局域网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原理和组成,以及它们的应用和特点。

4.3 网络协议与安全这一节将讨论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常见的网络协议类型,以及网络安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五章:编程基础5.1 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编程语言的分类和选择,以及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功能和作用。

操作系统原理第二章进程管理

操作系统原理第二章进程管理

2.1 前趋图和程序执行
例:有7个结点的前趋图。
P = { P1,P2,P3,P4,P5,P6,P7 } → = {(P1,P2),(P1,P3),(P1,P4), (P2,P5),
(P3,P5),(P4,P6),(P5,P7),(P6,P7)}
2
1 3
4
5
7 6
2.1 前趋图和程序执行
➢ 程序的顺序执行
打印三项操作。其程序段并发执行的前趋图:
I1 → I2 → I3 → I4 →
↘↘↘↘
C1 → C2 → C3 → C4 →
↘↘↘↘
P1 → P2 → P3 → P4 →
2.1 前趋图和程序执行
例2.Begin integer N:=0;
Cobegin
Program A : begin
Program B : begin
void popaddr (top) { top --; r=*top; return (r) }
void pushaddr(blk) { *top = blk; top++;
}
先执行 popaddr 的top--,接着执行pushaddr的*top=blk
2.1 前趋图和程序执行
➢ 程序并发执行过程及条件 (Bernstein条件)
果必相同。
2.1 前趋图和程序执行
➢ 程序的并发执行
➢ 程序执行环境
➢ 独立性,逻辑上是独立的。 ➢ 随机性:输入和执行开始时间都是随机的。 ➢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导致对进程执行速度
的制约。
2.1 前趋图和程序执行
➢ 程序的并发执行
并发执行是指两个程序执行时间上是重叠 的。凡是能由一组并发程序完成的任务,都 能由相应的单个程序完成。 例1:有一批程序,而每个程序需输入,计算,

电大操作系统 第2章教材习题解答

电大操作系统 第2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2章进程管理“练习与思考”解答1.基本概念和术语进程、进程互斥、进程同步、临界资源、临界区、死锁进程是程序在并发环境中的执行过程。

进程互斥:各个进程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逻辑上没有关系,由于竞争同一资源(如打印机、文件等)而发生相互制约。

进程同步:各个进程不知对方的名字,但通过对某些对象(如I/O缓冲区)的共同存取来协同完成一项任务。

临界资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

临界区: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

死锁是指在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仅由该集合中的另一个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而无限期地僵持下去的局面。

2.基本原理和技术(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在操作系统中,由于多道程序并发执行时共享系统资源,共同决定这些资源的状态,因此系统中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就出现了相互制约的新关系,程序的执行出现“走走停停”的新状态。

这些都是在程序的动态过程中发生的。

用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不能如实反映程序并发执行过程中的这些特征。

为此,人们引入“进程”这一概念来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

·进程有独立性,能并发执行;程序不能并发执行。

·二者无一一对应关系。

·进程异步运行,会相互制约;程序不具备此特征。

但进程与程序又有密切的联系:进程不能脱离具体程序而虚设,程序规定了相应进程所要完成的动作。

(2)进程的基本状态有哪几种?通常在操作系统中,进程至少要有三种基本状态。

这三种基本状态是: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或等待态)。

(3)用如图3-23所示的进程状态转换图能够说明有关处理机管理的大量内容。

试回答:①什么事件引起每次显著的状态变迁?②下述状态变迁因果关系能否发生?为什么?(A)2→1 (B)3→2 (C)4→1图3-23 进程状态转换图①就绪→运行:CPU空闲,就绪态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中专计算机高考复习资料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小结

中专计算机高考复习资料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小结

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小结一、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种类⑴DOS操作系统(磁盘操作系统):单用户单任务;采用命令提示符操作;它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⑵Windows操作系统(视窗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是网络操作系统。

⑶Windows、Linux和UNIX操作系统,它们都是网络操作系统。

2、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⑴图形操作界面⑵功能全面的管理工具和应用程序⑶多任务处理能力⑷与Inernet的完美结合3、Windows的桌面⑴桌面:系统启动后的整个屏幕称为桌面。

它是系统的一个文件夹包括桌面图标和任务栏。

⑵桌面常见图标的功能a、我的电脑:可访问本地计算机的所有资源。

b、回收站:用于存放被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

c、网上邻居:可访问网络中其他计算机并共享其资源。

d、我的文档:用于查看存储在My Documents文件夹中的文件。

e、I nternet Explorer:浏览网页。

⑶“开始”菜单的功能:它包括了系统提供的全部命令。

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1、鼠标的基本操作操作说明指向在桌面上移动鼠标,使鼠标指针指向选择的对象单击快速按鼠标左键一次双击快速连续按鼠标左键两次拖拽也叫拖动,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指定方向移动至目标后释放右击快速按鼠标右键一次,通常用于调出快捷菜单2、Windows的窗口⑴窗口的组成特点a、标题栏:显示应用程序或文件名称。

b、菜单栏:列出了应用程序可使用的菜单命令。

c、工具栏:工具栏的按钮执行常用的命令。

d、工作区:是用户完成工作的位置。

e、状态栏:显示窗口当前的状态信息。

⑵窗口的基本操作操作项目操作过程及方式调整窗口大小将鼠标指针移到窗口的边或角,当指针变为双箭头时拖动鼠标移动窗口将鼠标指针移到窗口的标题栏内拖动鼠标窗口最小化单击右上角的“最小化”按钮窗口最大化单击窗口右上角的“最大化”按钮,同时“最大化”按钮变为“还原”按钮窗口的还原单击窗口右上角的“还原”按钮,同时“还原”按钮变为“最大化”按钮多窗口的摆放鼠标右击任务栏上空白区,弹出快捷菜单选择“层叠窗口”或“横向平铺窗口”或“纵向平铺窗口”命令多窗口之间的切换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窗口按钮或按Tab+Alt组合键关闭窗口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或Alt+F4组合键注意:桌面上只能有一个窗口处于活动状态,此时窗口的标题栏呈深蓝色,未处于活动状态的窗口标题栏呈灰色。

计算机专升本中的操作系统原理

计算机专升本中的操作系统原理

计算机专升本中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专升本中的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运行环境。

本文将从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主要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代理,它承担着各种任务,如分配和管理内存、管理文件和输入输出设备、调度进程和线程等。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1. 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

通过资源管理,操作系统可以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运行效率。

2. 进程调度:操作系统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合理地分配和调度进程的运行,确保各个进程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

3.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内存的分配、回收和管理。

通过内存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内存资源,提供给应用程序足够的内存空间。

4. 文件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文件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通过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提供方便的文件操作接口,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文件的读写和管理。

5.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设备管理,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输入输出操作接口,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与设备进行交互。

三、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操作系统分类包括:1. 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是最早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大量的批处理作业。

它通过将一批作业按顺序放入内存,自动依次执行,并输出结果。

2. 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是为了满足多用户同时共享计算机资源的需求而设计的。

它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登录系统,并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资源。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第二章用户界面知识点汇总及习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第二章用户界面知识点汇总及习题

第二章用户界面2.1 知识点汇总1、作业及作业步图2-1 作业及作业步2、系统调用:用户程序中对操作系统的调用称为系统调用。

使用户程序通过简单的调用,来实现一些硬件相关,应用无关的工作,从而简化了用户程序。

独立程序:不需要操作系统帮助的程序(包括程序的启动和结束)非独立程序:需要操作系统帮助的程序图2-2 系统调用的执行过程系统调用的特点:(1)系统调用指令是由硬件决定的(即:CPU中的中断向量表)。

CPU的指令集中都有一条系统调用指令,又称访管指令但系统调用具体实现的功能由操作系统决定(即:操作系统中的,系统调用分支表,及系统调用代码)。

因此:同一种计算机上的不同操作系统,系统调用指令是相同的。

同一操作系统,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系统调用指令是不同的。

(2)系统调用是动态连接的静态连接:程序在编译时,将被调用的程序嵌入到自身中。

如:库函数调用动态连接: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到调用指令时,才连接到被调用的程序并执行。

如:动态连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DLL),系统调用。

由于操作系统是动态连接的,所以,缩短了用户程序,使用户程序和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功能相互独立。

(3)系统调用的调用地址和返回地址不是固定的。

系统调用的地址,由系统启动装载操作系统时,存放系统调用代码的位置决定,每次开机都可能存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返回地址,由用户程序中系统调用指令的位置决定。

(4)安全接口在执行系统调用和从系统调用中返回时,要分别保存和恢复程序状态字PSW,并设置PSW中的系统态/用户态标志位,进行系统态和用户态的切换。

执行系统调用时,进入系统态。

从系统调用中返回用户程序时,进入用户态。

状态切换的目的:某些特权指令只能在系统态下执行。

一些地址,只能在系统态下访问。

从而限制了用户程序不能随意地进入操作系统区域,读写操作系统的内部代码,也限制了用户程序不能随意进入其它用户程序的区域。

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当遇到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时,立即暂停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转去执行有关服务程序,处理完后自动返回原程序。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和用户接口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和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1.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操作系统的概述和分类案例:Windows、Linux、Mac OS等操作系统的介绍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章:进程管理2.1 教学目标掌握进程的概念和属性理解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掌握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原理及实现方法2.2 教学内容进程的概念和属性:进程的定义、进程的标识符、进程的属性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条件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短作业优先算法、轮转算法和高响应比优先算法进程同步和互斥:同步的概念、互斥的概念、信号量机制和管程机制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进程的概念和属性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应用场景2.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进程的概念和属性、进程的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进程同步和互斥实验软件:模拟进程调度和同步互斥的实验环境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进程概念和属性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进程状态转换和调度算法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进程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存储管理3.1 教学目标掌握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掌握虚拟存储器和分页、分段机制3.2 教学内容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存储管理的任务、存储管理的层次结构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和最坏适应法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的概念、虚拟内存的实现机制分页和分段机制:分页机制、分段机制、分页和分段的比较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虚拟存储器和分页、分段机制的应用场景3.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虚拟存储器和分页、分段机制实验软件:模拟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实验环境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存储管理基本概念和任务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存储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教学目标掌握文件和目录的概念理解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掌握文件系统的实现和操作4.2 教学内容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的概念、目录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顺序存储结构、存储结构、索引存储结构文件系统的实现和操作: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文件系统的创建和删除、文件的打开和关闭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文件和目录的概念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第四章:文件管理(续)4.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文件系统的实现和操作实验软件:模拟文件存储和访问的实验环境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文件和目录概念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文件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文件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五章:作业管理5.1 教学目标掌握作业的概念和分类理解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关系掌握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5.2 教学内容作业的概念和分类:批作业、交互式作业、批处理作业作业调度:作业调度的任务和算法进程调度:进程调度的任务和算法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作业队列的管理、进程队列的管理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作业的概念和分类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5.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作业的概念和分类、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关系、作业管理和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实验软件:模拟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实验环境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作业概念和分类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作业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六章:用户接口6.1 教学目标掌握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的概念理解命令接口的设计和实现理解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和实现6.2 教学内容命令接口的概念:命令接口的定义、命令接口的设计原则命令接口的实现:命令的解析、命令的执行图形用户接口的概念:图形用户接口的定义、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原则图形用户接口的实现:图形界面的设计、图形界面的交互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的概念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命令接口的设计和实现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和实现6.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的概念、设计和实现实验软件:模拟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的实验环境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概念的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命令接口设计和实现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用户接口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七章:操作系统安全7.1 教学目标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掌握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7.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威胁、安全属性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审计和监控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分层模型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7.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概念》或《现代操作系统》课件: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机制和安全策略案例:操作系统安全威胁的实例分析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概念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机制的掌握程度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操作系统性能评价8.1 教学目标掌握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指标和准则掌握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实验方法和工具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基本概念:性能评价的目的、性能评价的方法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指标和准则:响应时间、吞吐量、CPU利用率操作系统性能评价的实验重点和难点解析1. 进程的概念和属性:理解进程的定义和各种属性是理解操作系统其他概念的基础。

第 二 章WindowsXP操作系统

第 二 章WindowsXP操作系统

第二章WindowsXP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桥梁,各种应用程序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操作系统是管理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2.1.2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的操作系统:字符型用户界面:MS-DOS图形化用户界面:Windows 95,Windows98WindowsNT,WINDOWS 2000,WINDOWS XP ,Mac OS(Apple公司),UNIX,Linux(免费、自由软件)、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Vista。

操作系统的发展DOS操作系统是字符型界面,采用命令行方式进行操作管理。

操作不方便,需要记忆大量的命令。

WINDOWS操作系统是图形化的界面,利用鼠标完成大量的操作。

2.1.3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并发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行程序在同一时间间隔段内同时执行。

采用并发性技术的系统为多任务系统。

共享性:是指操作系统的资源可以被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 用户)所使用。

指网络操作系统。

异步性:随机性,程序错误和操作错误是随时可见。

虚拟性: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一个CPU连有多个终端。

2.1.4 操作系统的功能1.处理机管理:处理中断事件和处理器调度2.存储管理:管理存储器资源,存储分配、存储共享、存储保护和存储扩充。

3.设备管理:主要对输入和输出进行管理4.文件管理:对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实现文件的目录管理、存取控制和存储空间管理。

5.网络和通讯管理:网上的资源管理、数据通讯管理和网络管理。

6.用户接口:方便使用计算机而提供的程序接口、命令接口和图形接口。

2.2.1WindowsXP概述1、基于Windows NT和Windows2000而构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一、本章需要熟练掌握的内容
1、计算机四大系统资源的管理机制:处理器、存储器、外围设备和文件四大资源的管理。

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进程
(1)、进程是指一个可并发执行的程序(或程序段)在给定的工作空间和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

它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或基本单位。

(2)、进程是动态的,它由操作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因某个条件不足而被暂时“阻塞”,当条件满足时又被“唤醒”并继续执行,直到任务完成而“撤销”。

因此,进程有生命期,并在不同的状态之间动态地转换。

(3)、进程的并发特征是指一个进程能和其它进程并行执行,但各进程在逻辑上又相对独立,同时各进程的执行速度是不可预知的、异步的。

因此,系统必须为进程提供同步机构,以确保进程能协调操作和共享资源。

(4)、一个进程至少要对应一个或多个程序。

不同的进程可以调用同一个程序,但该程序必须在不同的数据集合上执行。

(5)、程序和进程的关系在于: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

程序的执行过程才是进程。

3、线程:在现代操作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进程的并发性,引入了线程(Thread)的概念。

简单地说,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此时线程成为处理器调度的基本单位。

4、页式存储:
页式存储基本原理是预先把内存物理空间分成大小相等的存储“块”,比如每块为1k字节,并编上号码,同时把要运行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与“块”大小相同的“页”,也编上号码。

当把程序调入内存时,恰好把程序的某一“页”装入内存某一“块”,而且可以见缝插针地将若干连续的页装入分散的不连续的块中。

由于页和块大小相等,所以除了最后一页可能小于块之外,其余都很合适,这样每一个内存碎片的大小不会超过一“块”的大小。

页式虚拟存储就是把内存和外存作为一个整体连续起来划分成块。

在一个进程运行前,不必将其所有页装入内存,而只需先装入当前要运行的若干页。

在运行过程中。

一旦发现所需要的程序页不在内存时,便请求系统分配存储块,然后将所需页从外存调入,并在页表中登录新调入的页号与对应的块号。

这一调度过程在操作系统控制下自动实现的,用户无须干预。

5、虚拟存储:
当所运行进程需要较大的内存空间,而内存空间又有限时,存储管理提供虚拟存储的功能,将内存和大容量外存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虚拟内存(VM:Virtual Memory),从而大大地扩展程序可运行空间。

虚拟存储的概念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逻辑存储空间角度看,程序的大小不定,经过编译连接后的目标程序地址多是从零地址开始的一维连续或二维段页式地址。

这是一种虚拟地址或逻辑地址,它们都不是程序运行时的真正物理地址。

我们把程序逻辑地址的全体所对应的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简称虚存。

虚存地址空间大小有可能会超过实际物理内存空间。

从程序设计者角度看,虚拟存储器就是把内存和外存作为一个整体连续起来划分,当内存空间不足时,参与当前运行的部分程序可以暂存在外存中,一旦需要及时调入内存,而已经在内存中的部分程序目前可能不再使用,可以保存到外存。

这样程序设计者不必忧虑内存是否够用,因为有巨大容量的外存可供使用。

虚拟存储管理的工作就是及时恰当地调入调出当前程序,为进程提供“透明”的存储空间。

6、段式存储管理:
段式存储把其地址空间在逻辑上划分成若干个段(segment),如代码段、数据段、共享段等,这时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可以看成二维空间,其中一维是段号,另一维是段内从0开始的地址。

利用连续可变分区或可重定位分区管理方式,为每一个段分配一个连续分区,而各段之间可以不连续。

“段”成为程序的逻辑单位,它是由程序设计人员规定的,其长度随程序的不同而不同。

在分段存储管理中对每个进程需要建立一个进程段表,记录该进程各段的段号与段起始地址的对应关系。

在硬件上需要设立段表地址寄存器来保存进程的段表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和段表长度,每个段都需要一个这样的段表地址寄存器。

7、段页式存储管理:段页式存储管理综合了段式和页式存储技术的特点。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程序在地址空间中先分段,然后将每一段再分页,这样,同一段中的各页可以不连续存放,也不需要整段同时调入内存。

8、覆盖与交换:
所谓覆盖技术,就是使一个程序的若干个数据段或程序段按照时间先后占用内存空间的某一部分。

交换技术(swapping)是另外一种扩展内存空间的技术。

当多个程序并发执行时,将暂时不需要的程序送到外存中,剩余空间用来装载新的需要即将投入运行的程序。

9、设备的输入/输出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2)、中断控制方式
(3)、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4)、通道处理方式
10、设备管理技术:
(1)、缓冲区技术
(2)、假脱机技术
(3)、设备虚拟化技术
11、设备的分配:
设备分配程序根据相应的分配策略或算法来为不同的进程分配设备。

为了高效利用外设资源,首先必须对所有外设有一个清楚的描述,包括它们的类型、标识、当前占用状况等,这就是设备分配时的数据结构,称为设备状态描述表列。

其次设备的分配必须遵循一定的分配原则和策略。

(1)、设备状态描述表列
(2)、设备的分配原则和策略
(3)、设备输入输出进程控制
12、文件结构:
文件是一个在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相关信息的有序集合。

文件的结构即文件的组织形式,可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从用户的角度看是独立于文件物理特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又可分为记录式和流式。

文件的物理结构是指文件存放在外存储器(磁盘)中的组织形式。

13、目录结构:
(1)、单级目录结构
单级目录结构较简单,是一张线性表。

把系统中的所有文件属性信息都建立在一张单一的目录表中。

(2)、二级目录结构
从数据结构看,二级文件目录是一个树形结构,它由根(主目录)、结点(用户文件子目录)和叶(用户文件)所组成。

主目录存储了各子目录的名称、物理地址等,用户子目录则是与单级目录类似结构的文件目录。

(3)、多级目录结构
多级目录结构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用的目录结构,它是由主目录、用户子目录及子目录下的子目录等多级子目录组成的树型结构,它是二级目录的推广。

二、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
1、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系统资源管理。

(1)、Windows 2000/XP的进程调度
Windows 2000/XP中的进程是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在一个进程内可能会出现若干个线程来分享进程得到的资源,因此处理器调度的最小对象是线程。

Windows 2000/XP提供一组控制进程对象的服务,通过读取进程对象的属性(如进程标识、资源访问令牌、优先级等)得到该进程状态,又通过向进程对象发送消息来控制进程对象。

在Windows 2000/XP中描述一个进程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线程列表、进程地址空间列表、进程控制对象列表。

其中进程控制对象列表通过对象句柄列表控制进程,相当于进程控制块的作用。

而每一个线程都会分享得到进程地址空间的一部分资源,再加上对处理器的调度控制,让线程的状态得以在就绪、运行、等待、备用等状态之间转换,实现了对线程的控制。

(2)、Windows 2000/XP内存管理
Windows 2000/XP的内存管理是通过文件Ntoskrnl.exe中的内存管理器来实现的。

32
位的Windows 2000/XP可提供最大2GB的用户进程内存空间,特殊情况下可支持到3GB,其余的空间被系统进程占用。

对于用户内存空间的分配,Windows 2000/XP提供了三种方式:一是以页为单位来分配内存;二是以内存映射文件的方法来分配内存;三是以内存堆的方法来分配内存。

三种方式各有适用场合。

Windows 2000/XP还提供了内存保护机制,防止进程间的相互干扰或破坏。

如当用户态进程试图访问核心态进程页面时硬件会产生错误信息;对于共享的内存区域采用设置存取控制表(ACL)的方法进行权限限制等。

(3)、Windows 2000/XP主要支持FAT和NTFS两种文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