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翻译题
古代汉语下考试翻译
一、修辞部分:指出下列各例各包含哪种修辞格,并作简要分析。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起兴、引用、借代、互文、变文、共用、变序、重言、复重、顶真。
二、语法部分(本大题共三题、每题包括若干小题,共30分)(一)、用恰当的句式翻译下列句子划线部分(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或提前的宾语,并分析前置或提前的原因(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语音部分(本大题共四题、每题包括若干小题,共30分)(一)、说明下列反切为什么今天被切字与反切上下字切出的读音不同(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鱼(语居切)答:因为平分阴阳问题,古代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调,“鱼”是古代浊声母字,所以读阳平。
2.之(止而切)答:“之”是清声母字,读今阳平调,韵母变了,由“脂、支、知、微”变化定。
3.限(胡简切)答:全浊声母上声,现变读去声,因为“胡”是全浊声母,所以限读去声。
4.不(分勿切)答:由于双唇音与唇齿音混切,重唇音与轻唇音不分,所以读“不”。
5.似(详里切)答:上字精组,下字洪音,改j.q.x.为z.c.s.;x—s韵母,开口韵母发生变化声母s后读i,声调与“脂、支、知、微”变化有关。
“似”字原上声全浊声母变为去声。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①根据以注的平仄标注出标准格式②指出诗中平仄已随意变化的字③指出拗字和救字④标出韵脚和对仗的句子(本题共1小题,8分)(三)、举例说明什么是……?什么叫……(本题共1小题,8分)?(四)、根据标注的下列字的声母和韵部,分析每一组字上古时的声韵关系,请说明理由。
(本题共2小题,6分)1.知、智:古音相同,声母相同,韵母也同2.由、犹:古音相同,声母相同,韵母也同3.那、奈:古音相近,声母相同,韵母相近4.红、工:古音相近,韵母相同,声母旁组5.亶、但:古音相近,韵部相同,声母相近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古代汉语翻译及典型题
一、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实词1.庄公寤生,惊姜氏。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使动用法,使……受惊2.都城过百雉。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都,都城。
城,城墙。
3.国不堪贰(《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名词,两属的局面4.隧而相见。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名词活用作动词,挖隧道。
5.无生民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使动用法,使之生。
6.今京不度(《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法度、制度,名词活用作动词,合法度。
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受损。
8.亦去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离开9.坐而假寐。
(《左传·晋灵公不君》)动词,打盹,和衣而睡10.晋灵公不君.。
(《左传·晋灵公不君》)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合君道或不行君道。
11.衮.不废矣。
(《左传·晋灵公不君》)名词,卷龙衣,天子礼服,借指君位。
12.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晋灵公不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喝,即给……喝。
13.宦.三年矣。
(《左传·晋灵公不君》)动词,外出为贵族做家臣14.既而与为公介.。
(《左传·晋灵公不君》)名词,甲士,即戍卫卫灵公之人。
15.赵盾弑其君。
(《左传·晋灵公不君》)动词,下杀其上16.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活用作动词,在……17.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活用作动词,以……为客,即依客礼相待。
18.食以草具。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粗劣的食物。
19.左右以君贱之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意动用法,以之为贱。
20.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孟尝君自称其名,有谦逊之意。
21.复弹其剑铗.。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名词,剑柄,借指剑。
古代汉语考研专用习题系列: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郑伯克段于鄢》)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齐桓公伐楚》)3.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子岂识之?——然子病矣!(《齐晋鞌之战》)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5.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6.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7.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许行》)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北冥有鱼》)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北冥有鱼》)10.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适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11.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五蠹》)1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谏逐客书》)13.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组在古代汉语中表示“非常”?A. 甚是B. 非常C. 甚好D. 甚矣答案:B2. “子曰”中的“子”指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韩非子答案:A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A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是指:A. 道路B. 河流C. 花园D. 山林答案:A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A. 衣服B. 书信C. 朋友D. 思念答案:A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哪种思想的体现?A. 仁爱B. 忠诚C. 礼仪D. 智慧答案:A9.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指的是:A. 四匹马B. 马车C. 马队D. 马夫答案:A10.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出自以下哪个历史事件?A. 长平之战B. 垓下之战C. 淝水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但是”的常用词。
答案:然而2.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如果”的常用词。
答案:若3.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那么”的常用词。
答案:则4.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因为”的常用词。
答案:因5.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所以”的常用词。
答案:故6.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虽然”的常用词。
答案:虽然7.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但是”的另一个常用词。
答案:然则8.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即使”的常用词。
古代汉语翻译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
贤哉,回也!”【注释】(1)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2)乐:乐于学。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3.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1),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1)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
”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5. 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
【注释】(1)恂恂:音xù,温和恭顺。
(2)便便:辩,善于辞令。
【译文】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
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6.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1)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2)如也。
君在,踧踖(3)如也,与与(4)如也。
【注释】(1)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
(2)訚訚:音yín,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
(3)踧踖:音cú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4)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古代汉语 习题
思考与练习三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
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按照东赎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
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
通质:交换人质。
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
“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
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
宾:通摈,排斥,弃绝。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
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
龙贾:魏将。
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
“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
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
“市”活用为动词,购买。
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
“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泪一淚B.峰一峯C.猿一蝯D.土一土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JC.厲王虐,國人謗王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介词“為”介绍动作行为关系的对象的一句是()。
A.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魏其銳身為救灌夫。
D.胥之父兄為戮于楚。
4.下列句中,“甚”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A.苛政暴史,甚於虎也。
B.好讀書,不求甚解。
C.以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D.太后日:“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日:“甚於婦人。
”5.下列句中,“見”不是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D.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6.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A.劍斬虞常已。
B.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C.鄭有喪,春不相;裹有殯,不巷歌。
D.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
7.“郎陽為病狂,卧便利”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婉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B.連及C.變文D.互文8.下列各项中,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是()。
A.《經傳釋詞》B.《訶論》C.《辭源》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9.在古书的注音材料中,“壹讀爲一”采用的注音方法是()。
A.反切B.直音C.奭若D.譬况10.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
A.周禮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文言文翻译规律例题
一、例题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例题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三、翻译规律:1. 留:对于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应保留原样。
如“曰”、“学”、“时”、“习”、“不亦”、“乎”、“人”、“不愠”、“君子”等。
2. 补:对于省略的词语,应补充出来。
如“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有”字,表示“有朋友”;“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3. 删:对于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应删去。
如“而”、“乎”、“于”等。
4. 调: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应调整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进行翻译。
如“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和“时习”应调整为“学习并且时常温习”。
5. 替:对于古今异义的词语,应替换为现代汉语中的等义词。
如“说”在这里的意思是“愉快”,而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说话”。
6. 融:对于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应译为现代汉语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如“君子”在这里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而不是现代汉语中的“有文化的人”。
7. 变:对于通假字,应翻译成其本字。
如“曰”通“说”。
8.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直译,对于无法直译的词语,可采用意译。
四、解题步骤:1.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 根据翻译规律,逐一翻译句子。
3. 校对翻译结果,确保语句通顺、意思准确。
五、注意事项:1. 翻译时要保持原文的句式结构,尽量不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
2. 注意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在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3. 注意翻译的语气和情感,使翻译结果更符合原文的意境。
通过以上例题和翻译规律,希望对学习文言文翻译有所帮助。
在翻译过程中,要不断积累词汇,熟悉文言文语法,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历届文言文翻译题汇总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以下是对历届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汇总,以供参考。
一、2010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选文:《战国策》翻译原文:(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翻译:我国已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如今又要行军几千里去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二、2011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选文:《后汉书·吴汉列传》翻译原文:(1)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翻译: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那人勇猛(勇敢凶猛)而有智谋,众将少有能赶得上的。
三、2012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选文:《战国策·秦策》翻译原文:(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翻译: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
”四、2013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选文:《史记·孔子世家》翻译原文:(1)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经常忧愁。
”五、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选文:《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翻译原文:(1)晋文公曰:“吾其还也。
”翻译:晋文公说:“我们还是回去吧。
”六、2015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选文:《史记·项羽本纪》翻译原文:(1)项羽曰:“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翻译:项羽说:“壮士不死即已,死就为伟大的事业献身,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就有的吗?”七、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选文:《史记·陈涉世家》翻译原文:(1)陈涉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陈涉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八、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选文:《史记·太史公自序》翻译原文:(1)太史公曰:“盖闻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翻译:太史公说:“我听说: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古代汉语》习题----标点翻译练习
《古代汉语》习题----标点翻译练习《古代汉语》习题----标点翻译练习俗说愚人以八百钱买匹绢持以染绯工费凡千二百而仅有钱四百于是并举此绢足其数以偿染工艾子云人有徒行将自吕梁托舟趋彭门者持五十钱造舟师师曰凡无齑而独载者人百钱汝尚少半吾不汝载也人曰姑收其半当为挽纤至彭门以折其半又夷坚戊志载汪仲嘉自言其族人之仆出干抵暮趑趄呻吟而来问何为曰恰在市桥上有保正引绳缚二十人过亦执我入其中我号呼不伏则以钱五千置我肩上曰以是倩汝替我吃县棒我度不可免又念经年佣直不曾顿得五千钱不可失此遂勉从之到鄞县与同缚者皆决杖乃得脱汪曰所得钱何在曰以谢公吏及杖直之属仅能给用向使无此将更受楚毒岂能便出哉汪笑曰憨畜产可谓痴人仆犹愠曰官人是何言同行二十人岂皆痴邪竟不悟林外字岂尘泉南人词翰潇爽诙谲不羁饮酒无算再上庠暇日独游西湖幽寂处得小旗亭饮焉外美风姿角巾羽氅飘飘然神仙中人也预市虎皮钱箧数枚藏腰间每出其一命酒保倾倒使视其数酬酒直即藏去酒且尽复出一箧倾倒如初逮暮所饮几斗馀不醉而箧中钱若循环无穷者肆人皆惊异之将去索笔题壁间云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明日都下盛传某家酒肆有神仙至云南桥暗淡滩湍险善覆舟行人多避之外尝戏题滩傍驿壁曰千古传名暗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唯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虽一时戏语颇亦有味天宝以前多刺客报恩李岍公勉为开封府鞠囚有意气者咸哀勉求生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官客行河北偶见故囚厚迎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以缣千匹可乎曰未也二千匹可乎曰亦未也妻曰大恩难报不如杀之故囚心动其僮哀勉密告勉被衣乘马而遁比夜半百余里至津店津店老人曰此多猛兽何故夜行勉因言其故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几误杀死长者乃去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而至示勉容斋续笔曰欧公作尹师鲁墓铭但称其文章简而有法或以为未尽公怒至贻书他人责之荆公作钱公辅母墓铭但云子官于朝丰显矣公辅不满公曰宜以见还二公之不喜人议其文如此仆谓荆公人有片善称赞不已欧公制作窜改无馀二公好善动皆若此岂有吾文未尽而反讳人议之理不知前辈作文轻重贵于适中假借不欲太甚或者往往欲其极力称借岂二公之所乐乎昔韩熙载尝为江南一贵人制墓铭其间无甚可述文竟其人不满再丐润色韩书一绝却之知此风尚矣仆谓使其议是二公正自心服何至不喜其不喜者以妄论故耳容斋谓二公皆不喜人议其文是又非深知二公者也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欲其详莫简于春秋莫详于左传鲁史所录具载一事之始末圣人观其末得其是非而后能定以一字之褒贬此作史之资考证也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之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儒者好为大言动曰舍传以求经此其说必不通其或通者则必私求诸传诈称舍传云耳东方有人自号智士才多而心狂凡古昔圣贤与当世公卿长者皆摘其短缺而非笑之然地寒力薄终岁不免饥冻里有富人建第宅甲其国中车马奴婢钟鼓帷帐惟备一旦富人召智士语之曰吾将远游今以居第贷子凡室中金宝资生之具无乏皆听子用不计期年还则归我富人登车而出智士杖策而入僮仆妓妾罗拜堂下各效其所典簿籍以听命号智士曰假公智士因遍观居第富实伟丽过王者喜甚忽更衣东走圊仰视其舍卑狭俯阅其基湫隘心郁然不乐召纪纲仆让之曰此第高广而圊不称仆曰惟假公教智士因令撤旧营新狭者广之卑者增之曰如此以当寒暑如此以蔽风雨既藻其棁(梁上的短柱)又丹其楹至于聚筹(厕筹,用途类似今天的手纸)积灰扇蝇攘蛆皆有法度事或未当朝移夕改必善必奇智士躬执斤帚与役夫杂作手足疮茧头蓬面垢昼夜废眠食忉忉焉唯恐圊之未美也不觉越岁成未落也忽阍者奔告曰阿郎至矣智士仓皇弃帚而趋迎富人于堂下富人劳之曰子居吾第乐乎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惟圊是务初不知堂中之温密别馆之虚凉北榭之风南楼之月西园花竹之胜吾未尝经目后房歌舞之妙吾未尝举觞虫网瑟琴尘栖钟鼎不知岁月之及子复归而吾当去矣富人揖而出智士还于故庐且悲且叹郁郁而死市南宜僚闻而笑之以告北山愚公愚公曰子奚笑哉世之治圊者多矣子奚笑哉昔者田成子游于海而乐之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田臣子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援戈将击之颜涿聚曰昔桀杀龙逄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者可也臣言为国非为身也延颈而前曰君击之矣君乃释戈趣驾而归至三日而闻国人有得不内田成子者矣田成子所以遂有齐国者颜涿聚之力也。
古代汉语翻译题
古代汉语翻译题: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
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
小孩子并不懂事,什麽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
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2.《战国策》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古文原文]:昔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文言文翻译/解释]:从前扁鹊拜见秦国的武王,武王告知他自己的病,扁鹊请求让他来治好这病。
[文言文/古文原文]: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文言文翻译/解释]:(国王)左右的人说:“您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去除它未必能彻底清除,那将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
”[文言文/古文原文]: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文言文翻译/解释]:武王把这些话告诉扁鹊。
扁鹊恼火地扔下治病的器具说:“您和懂得治病的人商量治疗(的方案),却和不懂的人否定治疗(方案),用这样的方式主持秦国政治,那么您一定会亡国的啊。
”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古代汉语文选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文选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
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周南·桃夭》。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学而》。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
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卦》。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望岳》。
10.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春江花月夜》。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诗经》中的篇章?A.《关雎》B.《离骚》C.《桃夭》D.《鹿鸣》答案:B2. “温故而知新”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孟子》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B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B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A.《左传》B.《史记》C.《资治通鉴》D.《战国策》答案:B5.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答案:A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A.《孟子》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A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A.《诗经》B.《楚辞》C.《道德经》D.《庄子》答案:B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A.《诗经》B.《楚辞》C.《唐诗三百首》D.《宋词三百首》答案:C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离骚》中屈原表达的主要情感。
古代汉语标点翻译练习解答
古代汉语标点练习题1、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2、梁(1)北有黎丘部(2)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3)丈人归酒醒而诮(4)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5)矣无此事也昔(6)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7)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8)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9)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子者而杀其真子注释——(1)梁:梁国,即魏国。
魏曾建都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
(2)黎丘部:一座叫做黎丘的小山。
部:通“培”,小土丘。
(3)道苦之:在路上折磨他。
(4)诮:责骂。
(5)孽:作孽啊。
(6)昔:昔日,这里指昨天。
(7)嘻:叹词,表惊叹的声音。
(8)端:通“专”,专门,特意。
(9)逝:往。
3、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4、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去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枯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5、(娄)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性沈厚宽恕狄仁杰之入相也师德实荐之而仁杰不知意颇轻师德数挤之于外太后觉之尝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能谨守于边陲贤则臣不知又曰师德知人乎对曰尝同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太后曰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也仁杰既出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1、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完整版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
翻译练习答案:1卫懿公有臣曰弘演,远使未还。
狄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与禄位者鹤也;所富者宫人也。
召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
狄人追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
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号,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表。
”因自刺其腹,内懿公之肝而死。
齐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无道,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
”于是救卫于楚丘【译文】二卫蠡公有一位叫弘演的臣子,出使到远方还没有回来。
狄人进攻卫国*卫国的老百姓说严国君赏赐禄位的,是白鹤,国君赏赐钱财的,是宫女.国君还是派白鹤和宫女去作战吧,我们哪能打仗呢厂一下子就溃散了舟狄人在荥泽追上了卫懿公,把他杀了甲把他的肉都吃光了,只剩下他的肝。
弘演回到卫国'向懿公的肝述职完毕•喊着天号哭起来,尽了臣子哀棹君主的礼数,才停止号哭,说; 我希望能作您的外衣r于是自己划开自己的肚子P把懿公的胖装进去就死了.齐桓公听到此事,说严卫国因为国君昏庸无道而灭亡,现在有这样的臣子•不能不让宜个国家存在下去。
乃于是在楚丘修建城墙,恢复了卫国.2、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
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
夫兵不可偃也。
譬之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
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译文】古代的圣王主张正义战争而没有废止过战争如果有因为吃饭堵住喉咙噎死的人,就想要禁止天下人吃饭• 那是荒谬的\如果有因为乘船淹死的人,就想要废止天下的船只, 那是荒谬的》如果有因为参与战争而亡国的,就想要废止天下的战争,那是荒彊的.战争不可废止,就像有水和火一样,善于利用水和火的则可得到幸福,不善于利用水和火的则遭受祸害;又像服用药一样*得到良药就可以救活人,得到毒药就可以杀死人。
正义的战争正是天下最好的良药啊。
3、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
交游非之,国君辱之。
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初与母处,是以三北。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不是古代汉语中的量词?A. 匹B. 头C. 支D. 个答案:C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其中“者”通常用于:A. 提问B. 强调C. 列举D. 转折答案:C3. 古代汉语中,“子曰”中的“子”指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刻舟求剑C. 掩耳盗铃D. 狐假虎威答案:A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6. “君子不器”中的“器”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A. 器皿B. 工具C. 才能D. 性格答案:B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A. 法律B. 道德C. 工具D. 制度答案:D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指的是:A. 四匹马B. 马车C. 马夫D. 马匹答案:A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述而》答案:A10.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分别指的是:A. 过去和未来B. 旧知识与新知识C. 故乡和新居D. 故人和新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汉语中,“______”指的是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丧的时期。
答案:三年之丧2.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老师的尊称。
答案:夫子3.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年长者的尊称。
答案:丈人4.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朋友的称呼。
答案:君子5.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君主的尊称。
答案:陛下6.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皇帝的尊称。
答案:天子7.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父亲的称呼。
答案:阿翁8.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母亲的称呼。
答案:阿母9.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兄长的称呼。
考研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考研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上古汉语时期的是()。
A. 于是B. 所以C. 然而D. 因为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的()。
A. 语气词B. 助词C. 动词D. 名词3. 在古代汉语中,“吾”和“我”的区别在于()。
A. 人称不同B. 语气不同C. 用法不同D. 时代不同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倒装句式的是()。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其意为()。
A. 苗条B. 美丽C. 贤淑D. 温柔6.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A. 吾射不中而反B. 被明月兮佩宝璐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 吾日三省吾身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形容的是()。
A. 桃花的颜色B. 桃花的形状C. 桃花的香气D. 桃花的生命力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
A.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B.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9. “温故而知新”出自()。
A. 《诗经》B. 《尚书》C. 《论语》D. 《左传》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
12. “________,死而后已”出自《左传》,表达了忠诚不渝的精神。
13. “________,白露为霜”是《诗经》中的名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14. “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琵琶行》,表达了战士的思乡之情。
15. “________,死亦为鬼雄”出自《离骚》,表达了屈原的坚定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翻译题: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
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
小孩子并不懂事,什麽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
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2.《战国策》扁鹊见秦武王[文言文/古文原文]:昔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文言文翻译/解释]:从前扁鹊拜见秦国的武王,武王告知他自己的病,扁鹊请求让他来治好这病。
[文言文/古文原文]: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文言文翻译/解释]:(国王)左右的人说:‚您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去除它未必能彻底清除,那将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清。
‛[文言文/古文原文]: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文言文翻译/解释]:武王把这些话告诉扁鹊。
扁鹊恼火地扔下治病的器具说:‚您和懂得治病的人商量治疗(的方案),却和不懂的人否定治疗(方案),用这样的方式主持秦国政治,那么您一定会亡国的啊。
‛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翻译: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
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 ,你知道吗?鹓 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
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 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 ,发出一声怒气:'吓'!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4. 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隐。
成公贾入谏,王曰:‚不榖禁谏者,今子谏,何故?‛对曰:‚臣非敢谏也,原与君王隐也。
‛王曰:‚故不设榖矣?‛对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
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
贾出矣,不榖知之矣。
‛明日朝,所进者五人,所退者十人。
群臣大说,荆国之众相贺也。
翻译:楚庄王继王位三年,不喜欢直言进谏而喜欢隐语。
成公贾进谏,庄王说:‚我禁止进谏,现在你来进谏是什么缘故?‛成公贾回答说:‚我不敢来进谏,我是和君王说隐语的。
‛王说:‚为什么向我说隐语呢?‛回答说:‚有只鸟栖息在南方的山上,三年不动不飞不叫,这是什么鸟?‛庄王猜度说:‚有只鸟停在南方的山上,它三年不动,是用来定自己的志向;它三年不飞,是用来增长翅膀(增强国力);三年不叫,是用来观察治民的法则。
这只鸟虽然不飞,飞就要冲天;虽然不叫,叫就要惊人。
你出去罢,我知道这个隐语的意思了。
‛第二天上朝,提拔了五个人,贬退了十个人。
群臣非常高兴,楚国的百姓互相庆贺。
5.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一》: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
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
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
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
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
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翻译: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
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
‛(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
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
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
‛灵公说:‚好。
‛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翻译:人做学问,如果不是一天天进步,那就是在一天天退步。
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不好的习气。
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路费,仍要广泛得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与古人相合,以便探求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
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对着墙壁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勉励自己吗?7.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宴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
‛宴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宴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
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宴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译文: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晏子笑了笑。
景公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
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
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8.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于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译文】赵襄王向善于驾车的人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习不久之后就与他进行比赛,赵襄王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
赵襄王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
‛王子期回答说:‚本领全部都教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
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
现在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其实驾车赛跑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掉在后面。
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能有心思去关心调整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
‛【启示】赵襄王同王子期赛马,在三次的比赛中,都没有超过王子期。
赵襄王的逞强好胜,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当然值得赞誉。
问题在于青之所以能够胜于蓝,需要在老师的教导下,悉心向学,并且下一番工夫,勤学苦练,才能做到。
赵襄王跟王子期学御,时间不长,就要求跟老师比赛,姑且不谈技术掌握得如何,单就驾车的基本要领还摸不着边。
这种急于求胜求成的做法,实在是学习之大敌。
水到才能渠成,水还到不了,便要求渠成,要求发挥作用,是绝难办成的。
赵襄王学御之事,无疑是极好的启示。
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任何事,如果不专心致志,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就会事与愿违。
做学问也是如此,只有抛弃杂念,集中精神,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9.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
卒岁,虎不能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极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绝而不理。
无何,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驱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二爪之,毙。
翻译;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
若石率领他的人昼夜警惕。
日出的时候敲响钲,日落就点起篝火,夜晚就敲铃铛守夜。
种荆棘灌木、在山谷筑墙来防守。
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大喜,自以为老虎死了没有对自己形成威胁的动物了。
于是放松了警惕和机谋,撤除了防备。
墙坏了不修,藩篱破了不整理。
没过多久,有貙追捕麋鹿来到(这里),在他家的一角停了下来,听到他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入并吃它们。
若石不知道它是貙,呵叱它,它不跑开,(又)用土块打它,貙象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
10.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31),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翻译: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