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管线报告格式

合集下载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南海现代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工程编号:工程负责:工程审核:工程审定:山东省地质测绘院2011年12月27日目录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 (3)二.作业依据 (3)三.探测内容及探测方式 (3)四.控制测量 (4)五.管线调查与探测 (5)六.数字化综合地下管线图 (6)七.遗留问题及说明 (6)八.人员和设备 (7)九、提交资料 (7)南海现代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基本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

地下管线探测包括地下管线探查和地下管线测绘两个基本内容。

地下管线探查是通过现场调查和不同的探测方法探寻各种管线的埋设位置和深度,并在地面上设立测量点,即管线点;地下管线测绘是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位置即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井编绘地下管线图。

为配合燃气管线的设计,了解地下综合管线清况,我院对南海现代路进行了管线探测,工程位于文登市南海新区。

现场踏勘有上水检修井、排污井,电信井、消防井,电力入地、等。

我院自2011年12月11日开始收集资料,到2010年01月24日内外业全部结束。

共完成如下工作:1、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及管线特征点测量共计15千米。

二.作业依据1、坐标系统:西安80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2、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3、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三.探测内容及探测方式1、探测范围探测区域南海现代路北路沿石以北30米范围内,位于文登市南海新区,长约15公里。

2、探测内容本次探测的管线包括电力(不含路灯、信号灯和各类摄像装置电缆),通信(含电信、联通、移动、电视),上水,雨水,污水;本工程只探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和埋深,不进行敷设年代及产权单位调查。

地质雷达扫描报告

地质雷达扫描报告

地质雷达扫描报告1. 引言地质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辐射原理来探测和分析地下构造和地质体信息的仪器。

本文档旨在对某地区进行地质雷达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2. 研究区域概述本次地质雷达扫描的研究区域位于某个城市的郊区,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

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包括了多种土层和岩石类型。

3. 地质雷达扫描设备本次扫描使用了一台商业地质雷达设备,该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 高频率电磁波辐射,能够提供较高的分辨率; - 多频段可选,适应不同场地的需求; - 自动化扫描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 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便于后续分析。

4. 地质雷达扫描方法在本次扫描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1. 分成小区域进行扫描,以确保高精度的数据采集; 2. 采用网格扫描的方式,保证整个研究区域的覆盖; 3. 控制雷达设备的速度和高度,以获得清晰的地下图像; 4. 采集时保持设备的稳定,防止数据噪音的干扰。

5.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扫描过程中,雷达设备会通过电磁波辐射向地下发送信号,并接收返回的反射波。

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信号,我们可以获得地下结构的信息。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数据校正: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校正,消除噪音和误差; 2. 数据滤波:采用滤波算法对数据进行平滑,提高地下结构的显示效果; 3. 数据解释:根据不同的反射波特征,对地下结构进行解释和分析; 4. 数据可视化: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形方式展示,便于分析和理解。

6. 地质雷达扫描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获得了以下地质雷达扫描结果:1.深度分布图:该图显示了不同深度下的地下结构分布情况。

可以观察到在深度约2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岩石层。

2.反射波特征图:根据反射波的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出不同地下结构的类型。

图中显示了地层较为复杂,包括砂岩、泥岩和页岩等。

3.孔隙度分布图:该图显示了不同深度下地下岩层的孔隙度分布情况。

地质雷达报告

地质雷达报告

地质雷达报告报告内容:一、现场勘测情况本次勘测地点为位于江苏南京某区域的一处建筑工地,地处于一个河床断层的阶地上,该区域地质构造多变,以岩石层叠、断层断块为主。

勘测区域为工地建筑区域范围内,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

二、地质雷达勘测结果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地下勘测,共采集了2744个数据点,勘测深度为18米。

根据勘测结果,整个工地区域内出现了多个岩体和断层,其中最大断层长度达到36米,接连出现了3个小型矿脉,这些都将会对本工程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三、勘测数据分析结果1.岩体信息分析根据本次勘测结果显示,该地区内多个岩体的深度、厚度与岩质特征差异较大,分别为深度6-18米,厚度2-5米,岩石主要类型以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和脉岩为主,岩石密度介于2.6-2.8g/cm³之间。

2.断层信息分析断层走向为南北方向,呈近直线型,最大延伸长度为36米,断层深度为11-15米,断层宽度为3-5米。

在断层上存在多种痕迹,包括断裂带、剪切带、聚合带及岩石破裂带等。

3.矿脉信息分析勘测区内共出现了3个小型矿脉。

其中一号矿脉为发育阶段,走向与已知走向相差甚远,宽度为2.5米,深度为12-14米;二号、三号矿脉走向与已知走向略微相似,深度较浅,分别为6-8米和9-11米,矿脉宽度均小于2米。

四、勘测建议1.岩体分析根据勘测结果,工地区域内多个岩体类型复杂,部分岩体为薄层断片状分布。

建议在工程建设中对于残留岩体部分进行加固处理,避免在施工期间发生岩体脱落等安全事故。

2.断层分析本工程区域内断层地质条件相对较为复杂,对于潜在危险较大。

建议在施工中充分考虑断层位移及影响范围,采取钻孔套管加固、注浆封固等措施,保障施工过程安全。

3.矿脉分析三个矿脉在未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地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议施工前进行详细勘测,采取加固隔离、矿体提前处理等措施,确保工程建设中不会对其进行破坏。

五、总结本次地质雷达勘测结果显示,工地地质条件相对较为复杂。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引言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多种管线系统。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线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得管线管理和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地下管线隐藏在地下,难以被直接观察和检测,因此需要通过探测技术来获取管线的准确位置和状态信息。

本报告将介绍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原理1.电磁感应法: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电磁场对地下管线的感应信号进行检测,进而确定管线的位置。

该方法适用于金属管线的探测,但对非金属管线效果较差。

2.高频声波探测法:该方法通过发射高频声波信号,依靠声波在地下管线内的波动传播来确定管线的位置。

该方法适用于水管、排水管和燃气管等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3.智能雷达探测法:智能雷达技术能够扫描地下区域,并根据反射信号来确定管线的位置和状态。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和强穿透力,适用于各种类型管线的探测。

三、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方法1.传统探测:传统的管线探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勘测和测量。

通过调查地面标志和管线图纸,结合地下管线的标志标识和可见部分,推测出地下管线的走向和位置。

然而,这种方法耗时耗力,且精度较低。

2.地球物理勘测:地球物理探测使用电磁、声波等物理量在地层中的传播情况,结合地下管线物理特性,通过测量和分析,确定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和状态。

3.现代无损检测技术: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包括电磁感应、声波探测和智能雷达等。

这些技术通过对地下管线的信号发射、接收和分析,可以高效、准确地确定管线的位置和状态。

四、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应用1.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效避免对地下管线的破坏和冲突。

2.综合管线管理:通过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可以及时了解管线的位置和状态,为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3.管线事故预防: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可用于检测管线的损坏和腐蚀,预测潜在的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地质雷达检测报告

地质雷达检测报告

地质雷达检测报告本次地质雷达检测是针对**铁路***隧道出口段混凝土衬砌进行的。

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隧道衬砌拱顶是否存在脱空现象,以便进行压浆处理。

同时,还需要检测混凝土衬砌的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确定衬砌混凝土是否存在较大的缺陷及其位置。

此外,还需要附带检测衬砌背后隧道围岩是否存在地质缺陷。

本次检测的里程为DK371+318.0~DK371+783.0(洞口),共计465米。

检测分为左右拱脚、拱顶、左右边墙五道纵剖面。

由于场地条件限制,DK371+517.3~+783.0(洞口)的左右拱脚及拱顶未进行检测。

地质雷达是通过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利用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探测目标物体的一种技术。

根据记录的电磁波传播时间ΔT,可以算出异常介质的埋藏深度H。

电磁波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变的,因此可以根据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和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C来计算传播速度V。

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越大,反射信号越强。

雷达波的穿透深度主要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电性和波的频率。

在本次检测中,需要确定检测目的层和探测深度。

针对隧道衬砌的检测,需要检测衬砌的厚度、脱空情况和混凝土缺陷,同时还要检测混凝土背后围岩的情况,因此检测控制深度在1.5米左右。

在本次检测中,我们使用了意大利产RIS-2K型地质雷达,天线采用了600×1600MHz天线阵,以满足检测要求。

针对拱脚和拱顶的检测结果,我们发现拱脚二衬混凝土厚度在40cm~50cm之间,厚度较为均匀,极个别地方岩石突出部位厚度最薄大于35cm。

极个别超挖部位二衬混凝土厚度大于50cm。

而拱顶二衬混凝土厚度在40cm~45cm之间,厚度较为均匀,极个别地方岩石突出部位厚度最薄大于38cm。

个别超挖部位二衬混凝土厚度大于50cm。

在拱顶的检测中,我们还发现二衬混凝土与喷射混凝土间存在脱空情况。

具体来说,在序号为1至20的不同里程范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脱空情况,包括二衬混凝土与喷射混凝土间轻微脱空、混凝土不密实、上部混凝土不密实可能存在脱空、有间断不连续脱空、上部混凝土不密实、有一小段轻微脱空、脱空以及混凝土不密实存在蜂窝空隙等情况。

探地雷达报告

探地雷达报告

探地雷达报告
【探地雷达报告】
一、报告概述
我公司使用探地雷达技术,对XXX区域进行了地质勘测,得出以下报告:
二、勘测区域简介
本次勘测的区域位于XXX市XXX县的XXX乡。

因区域地表覆盖物复杂,且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已停用的地下煤矿,因此需要进行探地雷达勘测。

三、勘测目的
本次勘测旨在了解勘测区域地下情况,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同时,通过对煤矿废弃区域的勘测,检测出隐藏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的消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四、勘测中使用的工具
本次勘测使用的探地雷达型号为XXX,分别在XXX角度和XXX频率下对勘测区域进行扫描和勘测。

五、结果报告
本次勘测结果主要显示,勘测区域地质构造较为稳定,存在的地下空洞和灾害隐患较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已停用的煤矿地下存在残留物,包括未处理完毕的有害物质等,需要严格监管,以防止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六、结论
根据本次勘测结果,结合相关部门的建议,本公司建议对区域中的煤矿废弃区域进行彻底的治理和消安工作,以确保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安全。

同时,对于区域内的其他地下工程建设,需要加强设计和施工中的安全防范,以免在勘测缺陷或盲区处蒙受损失。

地质雷达实验报告

地质雷达实验报告

地质雷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地质雷达的使用,探究地下水域、岩石构造以及地下洞穴等地质构造特征,为地质科研及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器材
地质雷达,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地下探测器。

三、实验步骤
1. 安装地质雷达及相关器材,连接电源及数据处理软件。

2. 配置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及调试,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3. 在实验室设置不同的地质模型,进行室内试验,验证数据准确性及相关应用方法。

4. 前往野外实验地点,布置地下探测器,对目标区域进行地质
雷达勘测。

5. 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制定相应的地质勘测报告。

四、实验结果
通过地质雷达勘测,我们发现了目标区域的地下水域、岩石构
造体及地下洞穴等特征。

其中,地下水域的深度与大小等信息被
准确识别。

同时,岩石构造体特征包括断层、褶皱等多种类型都
得到了清晰展示。

地下洞穴则被明确勘测到,并确定其大致分布
区域。

五、实验结论
地质雷达技术可用于地质勘测及其他相关领域,为研究地下水域、岩石构造体、地下洞穴等地质特征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要保证勘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实验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及调试,并注意勘测时的布局及处理方法。

地质雷达报告

地质雷达报告

地质雷达报告地质雷达 (Ground-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 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地质勘探工具,通过向地下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信号,用于探测地下结构和特征。

本报告旨在探讨地质雷达在地质工程和考古领域的应用,以及其优点和局限性。

一、地质雷达原理及技术特点地质雷达使用高频脉冲电磁波,一般在数兆赫到数千兆赫的频率范围内操作。

当电磁波遇到不同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

地质雷达通过接收这些反射信号并进行处理分析,可以生成地下结构的剖面图像。

地质雷达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非侵入性:地质雷达无需物理上接触地下,因此对目标地区没有破坏性。

2. 快速获取数据:地质雷达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有效提高勘探效率。

3. 高分辨率:地质雷达可以提供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检测到较小的地下结构特征。

4. 多功能应用:地质雷达不仅用于地质工程,还可以应用于考古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二、地质雷达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1. 地下管线检测:地质雷达可以准确检测地下管道的位置,帮助规划和维护地下设施。

2. 岩土勘探:地质雷达可以测定岩体的不同物理参数,如土壤含水量和密度等,为工程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3. 地下洞穴检测:地质雷达可以探测地下洞穴的位置和规模,帮助判断地下洞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地质灾害预警:地质雷达可以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迹象,提前预警风险。

三、地质雷达在考古学中的应用1. 遗址探测:地质雷达可以探测地下隐藏的古代建筑和遗址,帮助考古学家进行发掘和保护。

2. 文物勘探:地质雷达可以探测地下文物的位置和规模,为文物保护提供支持和指导。

3. 土壤分析:地质雷达可以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为考古学家提供土壤成分和古代环境的信息。

四、地质雷达的优点和局限性地质雷达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地质雷达可以快速获取数据,提高勘探效率。

2. 高分辨率:地质雷达可以探测到较小的地下结构特征。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试验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受XXXXXXXXX的委托,XXXXXXXXXXXXX承接沂源县XXXXXXXXXXXXX的地下管线探测任务。

为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我院技术人员在工程开工前对测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在充分了解测区情况的基础上于XXXX年X月XX日—XXXX年X月XX日进行了仪器一致性校验和方法试验,其目的为:一是对生产中所使用的探测方法实施控制,确保该种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及探测精度和有关参数符合规定的要求;二是对使用的地下管线探测仪实施控制,确保仪器精度满足规定要求。

二、参加方法试验的仪器前期工程投入了XX台套管线探测仪,下面列出各台仪器试验的仪器型号、仪器的发射机及接收机的出厂编号:三、试验内容3.1最小收发距试验仪器的最小收发距试验是在不受任何管线影响的情况下,检查接收机读数在不同收发距情况下受发射机一次场影响情况,用来确定最小收发距。

试验地点选在XXXXXXXX空旷地带。

采用感应法,分别对X台仪器使用50%的发射功率,在接收机增益不变的情况下沿发射机走向观测接收机读数。

从观测情况看出,接收机接收一次场信号主要受收发距影响,发射功率和接收机增益影响较小。

接收机在沿发射机走向时,距离发射机X米以内受一次场影响较大,X到X米影响迅速减弱,XX米以外受一次场影响基本很小(见图1),可忽略不计。

分贝值(db)10080604020246810收发距(m)图1 一次场衰减曲线图3.2一致性对比试验3.2.1试验内容(1)单台仪器各工作频率定位和定深误差;(2)项目所用探测仪定位和定深的一致性。

3.2.2试验方法(1)在测区内不同地点、不同管线种类、不同深度地段的已知管线上,选择一种信号施加方式(感应、连接、夹钳等)以某一发射频率、最佳发射功率和收发距,用接收机对管线进行平面位置定位和埋深探测。

(2)用钢尺量测仪器探测的平面位置与管线中心实际平面投影位置间的差值,计算仪器探测的深度与管线实际中心深度间的差值。

管线探测报告

管线探测报告

管线探测报告
报告编号:****
报告日期:****年****月****日
一、项目简介
本次探测项目位于****区****路****号,主要涉及地下管线的检测和定位。

探测范围包括****,管线类型为****,探测目的是为了****。

二、探测方法
本次探测主要采用电磁探测和地面雷达探测方法。

对于难以定位的管线,采用了探头插管及显探仪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于管线走向不确定的情况,采用电磁探测仪进行探测;
2.对于较深的管线,采用地面雷达进行探测;
3.对于难以确定深度和位置的管线,采用探头插管及显探仪方法进行探测。

三、探测结果
1.管线种类及位置
本次探测结果显示,管线主要种类为****,敷设深度为****,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管线种类管径(mm)管道敷设深度(m)管道位置
1 **** **** **** ****
2 **** **** **** ****
3 **** **** **** ****
2.管线状态评估
通过电磁探测和地面雷达探测,我们还对管线进行了状态评估,发现管线状况较好,未出现明显移位、老化等问题。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次管线探测,我们成功地检测出了管线的具体位置和种类,并且对其状态进行了评估。

根据探测结果,我们建议****。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管线探测报告照片,见附件。

地下综合管线测绘报告模板

地下综合管线测绘报告模板

地下综合管线测绘报告模板
1. 概述
地下管线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本文档为地下综合管线测绘报告模板,旨在提供一个规范的报告格式,以便在实践中准确地记录和传达测绘结果。

2. 测绘范围
本次测绘涵盖的管线种类包括:自来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线、污水管道等。

具体测绘范围见附图。

3. 测绘方法
本次地下综合管线测绘采用了一下测量方法:
3.1 GPS测量
GPS测量主要用于测定管线位置以及水平高度。

3.2 地下雷达
地下雷达主要用于测定管线深度,并在管线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提供数据支持。

3.3 探针测量
探针测量主要用于获取管线直接的相关数据,如管道尺寸、弯曲度等。

4. 测绘结果
根据各种测量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到了如下测绘结果:
管线类型管道尺寸管道深度
自来水管道φ150mm 1.5m
燃气管道φ80mm 1.2m
电力电缆N/A 0.8m
通信线N/A 0.9m
污水管道φ200mm 1.8m
5. 结论
通过本次地下综合管线测绘,各管道种类位置、深度和尺寸等参数得到了准确
的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信息。

在未来城市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下管线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地下综合管线测绘报告模板,您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和调整。

感谢您的使用!。

地质雷达试验报告

地质雷达试验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地质雷达勘察实验地点:辽宁工大北校区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土木17-2班实验时间: 2019.11.23实验目的:(1)了解地质雷达操作步骤;(2)了解地质雷达勘察原理;(3)了解地质雷达资料解释方法;(4)场地道路及地下管线勘察。

实验基本原理:1.地质雷达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浅层工程地质勘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质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束在界面上的反射探测有关目的物。

2.地质雷达的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可重复的发射脉冲;(2)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3)取样接收与模数转换器,用于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的转换;(4)主控制器,用于完成信号的采集和显示过程。

3.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紧靠地面,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传入大地,电磁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的电性分界面后便发生反射或折射,反射回地面的电磁波被接收天线所接收。

不同介质介电常数不同,形成电性界面,根据回波讯号的特征及其传播时间可判断电性界面的形态和埋深。

4. 探地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主频为数十兆赫至数百兆赫以至千兆赫)以宽频带短脉冲形式,田地面通过天线T送入地下,经地下地层或目的体反射后返回地面,为另一天线R 所接收,如下图: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该地质雷达图像分析:地质雷达波在含水层表面发生强振幅反射;电磁波穿透含水层时将产生一定规律的多次强反射,在富水带内产生绕射、散射现象,并掩盖对富水带内及更深范围岩体的探测;电磁波频率由高频向低频剧烈变化,脉冲周期明显增大,电磁波能量快速衰减,能量团分布不均匀,自动增益梯度很大;因含水面通常分布连续,反射波同相轴连续性较好,波形相对较均一;从基岩到含水层是高阻抗到低阻抗介质的变化,因而反射电磁波与入射电磁波相位相反。

地下水经常存在于断层带、裂隙密集带以及岩溶发育带中,含水程度和储水条件主要受构造控制。

在常见物质中,水的相对介电常数最大为 80,与基岩介质相比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

工程物探(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工程物探(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XXX项目勘测和初步设计编制工程物探(管线探测)技术报告XXX有限公司二○一九年十一月XXX项目勘测和初步设计编制工程物探(管线探测)技术报告工程名称:XXX项目勘测和初步设计编制建设单位:XXX有限公司探测单位:XXX有限公司资质等级:综合甲级证书编号:B14报告编写:校对:审核:审定:XXX有限公司二○一九年十一月8 附件 (10)目录1 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 (1)1.1 任务来源 (1)1.2 项目概况 (1)1.2.1测区物探环境 (1)1.2.2地球物理特征 (1)1.2.3地下管线概况 (2)1.3 主要完成工作量 (2)1.4 工期安排 (3)1.5 人员、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3)2 执行的技术标准和采用的坐标系统 (4)2.1基本技术标准 (4)2.2坐标高程系统 (4)3 已有资料情况 (4)4 综合管线探测 (4)4.1管线探测基本技术要求 (4)4.1.1地下管线探测取舍标准及范围 (4)4.1.2 地下管线探测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 (4)4.1.3 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 (5)4.1.4 精度要求 (5)4.2管线探测 (6)4.2.1管线探测的工作步骤 (6)4.2.2管线探测主要方法简介 (6)4.3管线测量 (9)4.3.1控制测量 (9)4.3.2管线点收测 (9)5 质量控制 (9)6 管线探测成果说明 (9)7 提交成果 (10)Ⅰ1 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1.1 任务来源通过中标,我单位(XXX有限公司)承担了XXX项目勘测和初步设计编制工程设计、工程勘测工作。

收到中标通知书后,业主委托我院进场工程勘测,工程勘测包括工程勘察、工程物探(管线探测)等。

其中工程勘察的相关内容见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物探(管线探测)具体内容包括该项目区域及周边范围的道路地下综合管道探测与测量等。

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勘察(钻孔)、设计提供地下综合管道现状的基本情况等。

1.2 项目概况1.2.1 测区物探环境我司承担的工程物探区域位于惠来县惠城镇、华湖镇和东陇镇。

地质雷达仪器实验报告(3篇)

地质雷达仪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掌握地质雷达仪器的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地质雷达在探测地下结构、岩土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地质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结构、岩土工程等的非接触式探测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主机通过天线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当电磁波遇到不同电性差异的目标体或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与透射。

反射波返回地面后,被接收天线所接收。

主机记录下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双程时间t和幅度与波形资料,通过对图像进行解释和分析,确定不同界面及深度、空洞等。

三、实验仪器1. 地质雷达主机:美国SIR-20型地质雷达。

2. 天线:270MHz和100MHz高频天线。

3. 数据采集系统:与主机相连的笔记本电脑。

四、实验步骤1. 确定探测区域:选择合适的探测区域,并对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障碍物。

2. 测线布置:根据探测深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天线。

本次实验采用270MHz和100MHz高频天线。

针对地下通道,测线垂直通道延伸的方向布设;针对城墙,测线沿城墙走向及垂直城墙走向进行探测。

3. 测量参数设置: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时窗范围、采样率、扫描率等。

4. 数据采集:启动地质雷达主机,进行连续测量,记录下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双程时间t和幅度与波形资料。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分析地下结构、岩土工程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地下通道探测:通过对地下通道的探测,发现地下通道的走向、深度、宽度等信息。

结果显示,地下通道的走向与测线布置方向一致,深度约为5.0m,宽度约为2.0m。

2. 城墙探测:通过对城墙的探测,发现城墙的厚度、结构等信息。

结果显示,城墙的厚度约为1.5m,结构较为完整。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滤波、去噪等处理,提高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地质雷达探测报告

地质雷达探测报告

目录1 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工作内容 (1)1.3 探测工作量 (1)1.4 检测结果分类标准 (2)2 现场探测 (2)2.1 仪器设备 (2)2.2 主要采集参数 (3)2.3 探测方法原理 (3)3 探测结果与分析 (4)3.1 资料分析与解释 (4)3.2 检测结果 (5)4附图 (5)1 概述1.1 工程概况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沈阳至铁岭城际铁路(松山~道义)工程土建施工第四合同段工程学院站~辽宁大学站区间(以下简称工~辽区间)。

区间南起工程学院站,沿京沈街向北至辽宁大学站止,起止里程为右K5+283.200~K6+584.100,区间全长1300.9米。

本次探测区域位于工程学院站至辽宁大学站区间,探测时间为2013年05月06日,探测阶段为完工探测。

1.2 工作内容根据任务要求,沈阳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于2013年05月06日14点对工~辽区间进行完工探测,探测的目的是查找区间结构上方地层中空洞与水囊等不良地质灾害,对探测结果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以供施工单位参考。

本次探测均采用80Mhz天线进行探测。

1.3 探测工作量根据本次探测任务,工~辽区间(京沈街)实际布置测线9条,探测累计长度为1677m,共21条剖面,详见雷达测线图及雷达数据图。

本次探测测线的实际长度如表1所示:工~辽区间完工探测测线长度一览表表11.4 检测结果分类标准检测结果分类如表2所示。

检测结果分类表表2类别特征建议Ⅰ地层密实、无高含水无需处理Ⅱ小范围高含水、土质疏松加强检测脱空、大范围高含水、大范围钻孔验证、视验证结果进一步处理Ⅲ土质疏松Ⅳ较大脱空、水囊应立即验证,及时处理(必要时采取抢险措施)注:地层的详细描述见检测结果。

2 现场探测2.1 仪器设备本次检测采用了意大利IDS公司生产的RIS-K2 最新型探地雷达设备,天线选择80MHz屏蔽天线。

图1 RIS-K2型探地雷达主机RIS-K2型探地雷达主要用于工程地质勘测,如地下管线、建筑、路基、地基、节理带断裂带分布、地下溶洞及地下水分布、河床形态研究,滑坡分析、浅层金属,隧道检测、井下超前预报,考古探测等方面。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地下探测管线探测报告
一、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
本地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执行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具体进度及技术要求为:
a、管线平面误差
△sh≤(5cm+0.08h)
(其中:h为管线埋深)
b、管线埋深误差:
△ch≤(5cm+0.12h)
(其中:h为管线埋深)
c、外业工作过程中对目标地下管线实地定点,均直接测量,并绘制到地形图中。

RD400-PDL2型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当发射机发出一个交变信号时,地下管线被激化,在沿线建立了一个以管线为同心圆的交变电磁场,通过接收机对二次电磁场的测量来实现管线位置和深度的探测。

该仪器具有五种频率选择:工频档(50Hz~60Hz);甚低频档(15.3Hz);固定频率8Hz、33Hz、65Hz档配有型号发射机,有多种发射方式,如磁偶极子感应法(直接将发射机置于管线上方,发射线圈轴向与管线走向大致平行);夹钳法(将带有绕组的磁芯夹钳夹在管线上);电偶极子感应法(将发射机两级分别接地,利用趋肤效应使管线产生感应电流);连接法(将发射机输出信号用导线直接连接在北侧管线的一个出露点上,另一端接地)。

本次工作主要采用连接法,距出露点教员的地段采用感应法。

c、拟定探测方法,采用网格作业法,按不同方向进行纵横扫描,然后对探测到得管线进行追踪、定位。

d、对管线复杂地段进行重点复查。

地质探测报告范例(软基工程)

地质探测报告范例(软基工程)

地质探测报告范例(软基工程)1. 引言本报告是对软基工程地质探测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为项目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背景软基工程是指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进行建筑施工时,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地质探测以了解地下土壤的特性和条件。

3. 方法在本次地质探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地质勘探:通过地面钻探和采样,获取地下土壤的样品,进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检测。

- 地下水位测量:使用水位计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以了解地下水的深度和流向。

- 地震勘探: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特点,判断地下地质结构及构造条件。

- 地形测量:使用测绘仪器对地表进行测量,了解地形起伏和地表水流情况。

4. 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地质探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地下土壤中存在较多的粘性土,含有较高的含水量,容易引起地基沉降和地面沉降。

- 地下水位较为深,地下水流量较大,需要采取防水措施以防止地基渗水。

- 地震勘探显示地下地质结构较为稳定,无明显断层或裂缝。

5. 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在施工前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填实、加固和加压注浆等方法,以减小地基沉降和地面沉降的风险。

- 在地基施工中,采用防渗措施,如铺设防水膜、设置排水系统等,以确保地基不受地下水的侵蚀。

- 在设计建筑物结构时,考虑地震稳定性,采取合适的设计措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情况下的安全性。

6. 结论通过上述地质探测研究,我们对软基工程的地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这对于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和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上为地质探测报告范例(软基工程)的内容,供各位参考使用。

工程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报告

工程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报告

目录1、工程概况 (1)2、工程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3、投入设备 (2)4、管线探测 (2)4.1管线探查的种类和取舍标准 (2)4.2管线调查项目及探测内容 (2)4.3地下管线探测主要技术指标 (3)4.4明显点调查 (4)4.5隐蔽点探查 (4)4.6管线点标志的设置 (4)5、管线测量 (5)6、管线图编辑 (5)7、管线成果检查 (5)8、质量评述与说明 (6)8.1质量评述 (6)8.2管线成果说明 (6)9、提交资料 (7)XXXX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1、工程概况受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XXXXX 工程地下管线探测。

测量范围由甲方提供的电子文件。

测区位于XXXXXX附近。

测区内地形起伏变化不大,过往车辆及行人较多,各类管线密集,电磁波干扰大,增加了地下管线探测的难度。

我公司于2014年1月17日组织进场施工,共投入2个作业组,于2014年3月10日全部工作结束。

探测管线总长度63307.215米,管线明显点1641个、隐蔽点1102个。

(详见地下管线探查工作量统计表)地下管线探查工作量统计表2、工程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①《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下称“《规范》”);②《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③《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下称“《规程》”);④平面采用珠区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投入设备为完成本次地形测量及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投入了以下主要仪器设备及软件:4、管线探测4.1管线探查的种类和取舍标准4.2 管线调查项目及探测内容管线调查项目及探测内容注: ①表中“△”为应调查项目,排水包括污水、雨水和雨污合流;电力、电信量查管块之宽×高,管孔数以行×列调注,查明总孔数和已用孔数。

②附属物量测其几何中心,埋深为管线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编写: 检测: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七月十八日
地下管线探测报告
一、任务概况
1.1作业目的
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有限公司于****有限公司年7月07日对该项目地下综合管线进行物探工作。

1.2测区概况
项目位于****市****有限公司区,物探位置参如图1.1所示。

图1.1工程场地地理位置图
二、管线探测
探测范围为以委托方指定的范围为界。

2.1管线的调查
管线的调查主要针对架空管线及明显管线点(包括接线箱、变压箱、变压器、消防栓、人孔井、阀门、窨井、仪表井等附属设施)进行。

①明显管线点的各种数据均应直接打开井,用检验合格的钢尺量测,精
确到厘米。

实际作业时按规程及甲方提供表格所列各类管线调查内容,参考各专业部门提供的资料,到实地调查核实,查清各类被调查管线的类型、管径、材质、埋深、起止、走向以及同类管线的连接关系,以便进行仪器探测。

在调查量取时首先认真仔细量读,确保调查成果的准确性。

其次,管线调查时应注意量取各类管线的偏距,即管道中心线至井盖中心的水平偏移距。

②在实地调查中应邀请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线管理人员、管线的规划、设计、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等熟悉管线情况的人员协助。

2.2地下管线探测原理
金属管线探测采用电磁感应原理。

地下金属管线在发射机发出的电磁场的激励下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又在管线的周围产生二次感应磁场,通过接收机接收该二次磁场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与深度。

发射机现场工作有三种方式:第一种采用偶极电磁感应法,探测时将发射机的发射线圈垂直地放在地表,或水平放置于管线的正上方;第二种是采用直接感应法,探测时用夹钳夹住管线,发射机通过夹钳直接激发管线;第三种是采用充电法,直接将发射机的一极接在管线的一端,另一极接在待测管线的另一端或较远处的大地上,使发射电流直接流过被测管线。

直接感应法和充电法应具备管线露头的条件,其中充电法只能用于给水、热力等管线外露且不带电的管线,多用于管线的追踪;偶极电磁感应法适用范围较广,既可应用于已知管线的追踪,也可以进行未知管线的普查。

接收机接收电磁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垂直线圈接收,该接收方法在地下管线的正上方信号最大,离开管线信号逐渐减小,极大值点与半极大值点的水平距离x为管线中心线的埋深h,如图3.1所示。

另一种是采用水平线圈接收,该接收方法在地下管线的正上方信号最小,在管线两侧各有一个
极大值,两极大值水平距离的一半为管线的埋深h,两极大值的中心点为管线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如图3.2所示。

本次采用图3.1的方式进行管线定位与定深。

图3.1 垂直线圈接收图3.2 水平线圈接收
2.3地下管线探查仪器的选择
地下管线探查是在现场调绘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物理条件,选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及各种型号的物探仪器探测地下管线,一般遵循的原则: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优先采用轻便、有效、快速的方法;复杂条件下采用多种探查方法。

2.4探查方法
①明显管线点
各类明显管线点(井、出露点)等直接调查。

②隐蔽金属管线
测区地下的各类电缆由于导电性良好,采用感应法、夹钳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探查效果。

给水管道由于导电性较差,在感应法效果不好时采用充电法。

③疑难点
联系管线权属单位现场指正或查阅资料。

④探查定位方法
现场定位时采用极大值法。

由于地下管线激发的二次电磁场水平分量在其正上方最大,因此找到最大值的位置即找到地下管线的投影位置。

确定管线的起点、终点、分支点、转折点、变径点、变深点、起讫点、上杆、下杆等特征点及附属设施。

⑤探查定深方法
现场定深采用半极值法。

⑥雨水、污水管线探查
污水管线的关键点均设有检修井,使用专用工具测量管径和管内底深度,根据相邻井水流关系确定污水和雨水的流向及井与井的关系,并据此检查管底标高的正确性。

三、检查验收
本工程探测技术成果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

3.1作业组自检
由工程负责人主持进行,检查时间贯穿于整个测量工作中。

外业自检,作业组测量员每次设站时,检查测站后视点距离或坐标以检查已知点使用的正确性;进行地形点和管线点采集时,在进行下一站测量之前检查上一站所测的部分地形点和管线点,比对两次数据,确定满足规范要求。

内业处理时,测量员对起算数据、观测记录、计算资料、成果、图表等均进行了自检、互检,检查量均为100%。

管线探测员对管线的种类、材质、连接关系等进行100%的检查。

3.2队级检查
外业自检,由主任工程师主持进行,检查时间贯穿于整个测量工作中。

管线探测部分:作业组保证对每个井均采集其相关的属性数据,做到无遗漏。

在内业时对管线属性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避免管线属性数据的矛盾与冲突,发现问题及时实地重复检查并辅以仪器探测,进一步减少遗漏管线的产生,保证了管线的正确性与精度。

3.3公司验收
由主管副总工程师主持进行,随机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实地质量检查,在全部工作基本完成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验收。

四、探测成果:
根据现场探测结果,成示意图如下:
四、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本报告提交的成果满足前述甲方现场施工的要求,资料完整,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现场不明管线可能为上水管线。

4.2 建议
(1)探测区域内部分地段管线复杂,从施工安全的角度考虑,在管线周边施工时建议使用人工开槽,对现状管线采取保护措施。

(2)地下管线探测属于复杂的隐蔽工程,受工作原理及探测仪器的限制,
非金属管线及国防光缆和部分通讯光缆等,埋深超过一定深度时管线仪信号微弱,误差较大。

管线探测项目所有管线都有可能存在遗漏的可能性,如在施工中存在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避免造成损失。

(3)本工程成果仅限于本项目的工程施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