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院后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与处理原则

合集下载

早产儿出院后系统管理-于

早产儿出院后系统管理-于

母乳半量强化(73-74kcal/100ml),鼓 足量强化母乳喂养 (80-85kcal/100ml) 励部分直接哺乳、部分母乳+强化剂 足量强化母乳+早产 儿配方奶 直接哺乳+早产儿配 方奶(补授法) 早产儿配方奶
母乳量>50% 母乳量<50% 或无母乳强化 剂
配方奶喂养
半量强化母乳+早产儿过渡配方
二、早产儿营养管理的目标
促进适宜的追赶生长
01
02
预防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
保证神经系统的良好结局
03
04
有利于远期健康
1.早产儿喂养方式
纯母乳:最适合早产儿的食物 强化母乳:母乳强化剂+母乳
• 强化母乳—早产儿最优 化的喂养方式
婴儿配方奶:无母乳的婴儿 早产儿配方奶: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 g的住院期间应用 早产儿过渡配方奶(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胎龄>34周的早产 儿或出院后早产儿,能量介于早产儿配方奶和婴儿配方奶之间
8
0.09
40
1.0-1.2
120-304
0.46-1.36
70-91
1.6-1.8
150-240
1.8-1.9
3.个性化喂养方案的制定
喂养情况
早产儿生长速率和水平
出院时营养 风险程度
排便、排尿、睡眠等情况
E
有无呕吐、腹胀
D
情况 吸吮吞咽和呼吸的协调能力 喂养方式
C B
喂养奶量
A
(1)了解喂养情况
(2)生长评估和监测
胎龄40周前:fenton曲线
胎龄40周后:WHO儿童生长标准
(2)生长速率评估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参考PPT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参考PPT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关注较少
14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生长障碍 神经精神发育受限 骨矿物质含量低
15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 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 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 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 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 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16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 或母乳不足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 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适用于人工喂养的 早产儿或母乳不足时混合喂养,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 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 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22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出生时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的第 十百分位)而出生后生长迅速者更容易发生成年 慢性疾病,
目前不建议对足月小样儿使用强化营养的配方, 如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或强化母乳喂养,避免过 度追赶生长的弊端。
23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早产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与其发 育成熟水平有关。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李鹏程
1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抢救存活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全面改善预 后才是最高境界
高危儿的系统管理和早期干预是NICU工作 的延续
2
早产儿出院后管理
尽早识别及处理高危因素,避免不良结局 及早发现体格、运动和智力的发育异常,

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对早产儿仅在6月龄和1岁进行随访,且采用基础干预模式,实验组则对早产儿采用早期干预模式,且在前6个月每月随访一次,第6个月至第12个月每两月随访一次,比较两组早产儿在不同干预模式下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情况。

结果两组早产儿实施不同干预模式和随访管理后,实验组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有利于减轻早产儿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和减少未来成本,有利于提高婴幼儿的体能发育和智商发育水平,保障婴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有广泛运用的价值性。

【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生长发育;影响早产儿是指妊娠期未满37足周就分娩的婴幼儿,早产儿出生越早,体重越轻,生长发育就越不成熟,为婴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有近期或者远期的不良影响。

而早期干预则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可提高孩童智能水平的教育活动[1]。

所以,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就尤为重要。

在此,笔者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别采用基础干预和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各为150例。

其中对照组男87例,女63例,平均胎龄(35.15±1.26)周;实验组男92例,女58例,平均胎龄(34.81±1.18)周。

出院后早产儿医学、生长和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ppt课件

出院后早产儿医学、生长和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ppt课件

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 喂养困难、吃奶停顿、口周发绀、张口呼吸 体重增长不良 体格检查的警告体征:
静息呼吸频率快(〉60次/分) 呼吸不规律,有呼吸暂停现象:呼吸停止>20 秒,伴有心率缓慢<100次/分及发绀 呼吸费力,有吸气性凹陷 呼气相延长或呼气性喘鸣、肺部罗音 辅助检查:胸部X 线或CT
管理和处理 定期的神经运动监测和评估 定期的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筛查和评估 指导早期干预 追踪随访
转诊神经科进行医学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特殊康复治疗 神经专科、发育行为、康复等多学科协作
早产儿医学问题的早期识别
呼吸系统 常见:慢性肺部疾病(CLD)/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BPD)、反复呼吸暂停、气道梗阻 CLD占NICU 出院病儿的5-35%,症状常在出院 后2年内消失 早期识别: 病史:了解住院期间和出院情况,有无以上情 况,药物治疗(出院后是否仍药物治疗) 体检:特别注意呼吸情况
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管理和处理
管理和处理 如有上述警告体征,及时转诊至专科,与专科
医生协同管理 指导喂养:注意体位、液体限制、提供足够热
能和营养素,监测体重增长 指导父母监测呼吸频率、胸部物理治疗 避免呼吸道刺激物,避免呼吸道感染 提高父母的护理技能
早产儿医学问题的早期识别
消化系统 如黄疸、胃食管返流(GERD)、小肠综合征
早产儿消化系统疾病的管理和处理
管理和处理 如有上述消化系统临床“警告”指征,及时转诊
至专科,了解专科诊治情况并随访 指导喂养:注意指导配方粉的冲调、喂养姿势、
喂养后体位、喂养次数和量,监测体重增长 指导父母监测喂养后的过敏表现、大便性状、次
数和喂养耐受情况 提高父母的护理技能
早产儿体格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其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求与足月婴儿不同。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至关重要,包括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措施。

本文通过探讨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措施、早期干预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营养支持、体格和神经发育监测以及生长发育评估方法,揭示了这些措施对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观察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生长发育状况,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加强对早产儿的管理和干预,注重营养支持和发育监测,对于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如何进一步优化早产儿管理和干预策略,以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和长期健康状况。

【关键词】关键词:早产儿、随访管理、早期干预、生长发育、营养支持、监测、评估、神经发育、积极影响、未来研究。

1. 引言1.1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点1. 生理特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速度通常较正常足月儿慢,主要是由于早产儿出生时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达到足月儿的发育水平。

2. 体重增长延迟:早产儿在出生后体重增长速度较慢,容易出现体重不足的情况,需通过特殊的营养支持措施来促进体重的增长和恢复。

3. 神经发育问题: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相对较晚,容易出现发育延迟、运动协调能力差、认知能力受损等问题,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和随访管理。

4. 免疫功能差: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影响,特别需要加强保健和预防措施。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特点需要我们重视和关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1.2 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重要性早产儿出院后的管理至关重要,能够直接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接受持续的随访管理,包括定期体格检查、营养指导、发育评估等,并根据情况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早产儿出院后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与处理原则ppt课件

早产儿出院后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与处理原则ppt课件

《早产儿保健规范(试行)专家共识》
3
概述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超过10% 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 全世界儿童中早产儿占11.1% 中国早产儿人数排世界第二位 中国早产儿发生率约9.9%
4
概述
早产儿特殊性
生理成熟度严重不足 宫外生存能力不足
早产儿的发育风险
生长迟缓 神经发育结局不良:脑瘫、智力低下、视听障碍
19
矫正胎龄40周 听觉刺激
状态:觉醒 工具:轻柔舒缓的音乐、带柔和响声的玩具 距离:距宝宝耳旁20CM处 方法:轻摇或家长的呼唤引起婴儿反应
如:转眼或转头、皱眉、活动停止 (区分声音的高低,母亲和他人的声音)
20
矫正胎龄40周 视听联合刺激
与婴儿面对面,距离20CM 柔和的高调的声音说话,面部表情丰富,移动位置 目的:引起注视和倾听,与情感交流结合
12
早期识别
发育评价
矫正年龄12、 24月龄及实际年龄36月龄
采用诊断性发育量表评估
矫正18月龄及实际年龄36月龄:
进行语言或其他筛查或评估
13
早期识别
二、医学评估
病史
早产原因、 既往住院病史、 生长曲线图
辅助检查:
大脑影像学、代谢性疾病筛查、视觉、听力检测等
14
早期识别
二、运动发育评估
1. 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
2. 不会玩“拿棍当马骑”等假 □
想游戏

3. 不会模仿画圆
4. 不会双脚跳
1. 不会说带形容词的句子

2. 不能按要求等待或轮流

3. 不会独立穿衣

4. 不会单脚站立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护理管理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护理管理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和管理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由于早产儿生时发育不成熟以及孕母亲围产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早产儿出生后存在疾病问题、营养和喂养等问题影响其生存质量,尤其是神经系统后遗症成为儿童早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为了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减少或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国家卫生健委高度重视,于2017年印发了《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根据该工作规范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专业委员会多次研究讨论,提出了“早产儿出院后随访及管理建议”,旨在重视早产儿院内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出院后同质化随访和管理,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

一、基本概念(一)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37周的所有活产新生儿。

(二)早产儿按危险程度分类:1.低危早产儿:即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g,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并发症及出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2.高危早产儿:即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及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情况异常的早产儿。

(三)早产儿校正年龄: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一早产周数,早产周数=足月胎龄一出生胎龄。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四)早产儿追赶生长:生理情况下,婴儿在既定轨道上生长,受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多因素调控。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如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影响,会导致生长迟缓,偏离正常轨迹。

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影响早产儿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

一般认为充分发挥早产儿个体的生长潜力,各项体格发育指标都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观察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摘要】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并分析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影响因素。

同时探讨干预措施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实际效果。

结论指出,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需要加强相关工作,以提高早产儿生长发育质量,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早期干预、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干预措施、案例分析、随访管理、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生长发育影响。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未满出生的新生儿,因为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早产儿在出生后常常需要接受更多的医疗照顾和干预。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能够得到有效救治并存活下来。

早产儿出院后的生长发育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早产儿在出院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以促进其健康的生长发育,预防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由于早产儿出生时的生长发育并未达到足月儿的水平,因此他们面临着较高的发育风险。

早产儿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料,包括定期监测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指标,评估发育水平,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生长发育问题。

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早产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以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

通过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进行跟踪观察,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早产儿工作规范

早产儿工作规范

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为提高早产儿医疗保健水平,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制定本规范。

一、定义范围(一)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是新生儿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也是易发生远期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

本规范将早产儿分为:1.低危早产儿: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

2.高危早产儿: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的早产儿。

(二)早产儿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早产儿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早产儿专案管理是指按照本规范要求定期对早产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指导等综合管理。

(四)一般情况下,评价生长发育时建议使用矫正年龄至24月龄。

小于28周出生的早产儿,可使用矫正年龄至36月龄。

二、工作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1. 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早产儿救治和保健服务能力。

制订辖区内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辖区内早产儿会诊、转诊网络体系,明确各级机构职责。

3.组织成立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儿童保健技术指导组。

4.建立健全辖区内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监督管理早产儿保健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

5.组织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二)妇幼保健机构1.组织儿童保健技术指导组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早产儿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与评价。

2.组织开展辖区内早产儿医疗保健业务培训,推广适宜技术。

3.负责指导和开展本辖区早产儿健康教育工作,制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发适宜的健康教育材料。

4.负责早产儿保健相关信息的管理工作。

5.结合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针对早产儿死亡开展评审。

6.按当地儿童保健分级服务规定,提供与本级职责和能力相适应的早产儿保健服务。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辖区内早产儿的登记、转诊及信息上报工作。

早产儿分娩中的异常情况预防与处理

早产儿分娩中的异常情况预防与处理

异常情况概述
呼吸系统异常
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 ,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 合征、呼吸暂停等问题

循环系统异常
早产儿心脏功能较弱, 易出现低血压、心律失
常等问题。
消化系统异常
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不完 善,易出现喂养不耐受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问题。
神经系统异常
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 成熟,易出现颅内出血
、脑损伤等问题。
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01
提高对早产儿分娩中异常情况的认识
通过本次报告的学习,临床医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早产儿分娩中可能
出现的异常情况,提高对异常情况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2
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次报告介绍了针对早产儿分娩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可以为临床医
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03
促进多学科协作
异常情况处理方法及技巧
胎儿窘迫处理
急性胎儿窘迫处理
孕妇采取左侧卧位,吸氧,同时积极寻找病因,排除病因,如胎盘早剥、子宫 破裂、子宫颈闭锁不全等。若病因短时间内无法去除,或胎儿短时间内无法经 阴道分娩,需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
慢性胎儿窘迫处理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孕妇血糖、血压、体重,纠正贫血,并给予孕妇吸 氧、改善孕妇饮食及睡眠等。同时加强胎儿监护,注意胎动变化。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本次报告主要内容回顾
早产儿分娩中的异常情况
详细阐述了早产儿分娩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早产儿的生 理特点、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等。
预防措施
介绍了针对早产儿分娩中异常情况的预防措施,如加强孕期保健、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等。
处理方法
阐述了在早产儿分娩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处理方法,包括及时诊断 、合理治疗等。

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

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

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早产儿是指在妊娠期不满37周出生的婴儿。

他们因为未能在母体内充分发育,常常面临许多发育问题和健康风险。

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对于帮助他们实现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早产儿早期发育评估的重要性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是对其身体和认知功能发育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通过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早产儿的发育水平,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早期发育评估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

1.1 评估方法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需要使用一系列工具和方法。

其中,儿童发育筛查量表是最常用的评估工具之一。

通过测量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头围以及各项生理指标,医护人员可以初步判断早产儿的生长状况。

此外,认知发育量表、精细运动评估、社交能力评估等工具也常常用于评估早产儿的认知和行为发育。

1.2 评估结果的意义早期发育评估的结果对于早产儿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早产儿的发育水平和潜在问题,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早期干预和训练可以帮助早产儿克服发育障碍,提高其身体和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正常发育。

二、早产儿早期发育训练的方法与技巧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和活动来促进其发育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训练方法和技巧:2.1 物理疗法早产儿常常存在肌张力失调、运动协调能力低下等问题。

物理疗法是通过矫正姿势、锻炼肌肉力量、促进运动发展等方式来改善早产儿的运动功能。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按摩、被动运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2.2 语言训练语言发育滞后是早产儿常见的问题之一。

语言训练可以通过丰富的语音刺激、游戏活动和语言训练配合来促进早产儿的语言发育。

家长和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与早产儿进行互动,刺激其听觉和语言感知。

2.3 应用行为分析训练应用行为分析(ABA)是一种基于科学原理的行为训练方法,常被用于早产儿的认知和社交能力训练。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方法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方法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与治疗方法一、常见新生儿疾病的早期识别1. 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快速浅表呼吸、发绀等。

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2.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结构异常。

常见早期症状包括吃奶时出汗、喂养困难、消化不良等。

家长可以观察宝宝的体态是否正常,注意排尿、排便是否正常,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3. 先天性甲减先天性甲减(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是指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

患者可表现为消化道问题(如乳食进食量减少)、黄疸、肌张力低下等。

及早进行新生儿筛查,如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确诊并治疗。

4.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宝宝出生后出现的皮肤和眼睛黄染的情况。

家长应当密切观察宝宝的皮肤是否发黄,如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加深,需要咨询医生以排除有无其他病因。

二、常见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方法1.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提供辅助呼吸支持和改善肺功能。

常见的方法包括给予鼻导管或面罩供氧、机械通气等。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提供更全面的抢救措施。

2.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轻度的心脏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等。

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重度心脏病,可能需要进行开胸手术或经导管介入治疗。

3. 先天性甲减的治疗先天性甲减主要通过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进行管理。

家长应遵医嘱准确给予宝宝甲状腺素补充,并定期检测血液中的TSH和T4水平是否正常。

4.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对于轻度新生儿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保持足够的喂养和观察即可。

对于重度黄疸或胆红素升高过快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光照治疗,即将宝宝暴露在特殊光源下以促进胆红素分解和排泄。

早产宝宝出院后需要注意问题

早产宝宝出院后需要注意问题

早产宝宝出院后需要注意问题养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除了需要医生的责任心、细心、耐心之外,父母的信心、决心也非常重要,家属的态度也会影响医生的治疗方案。

早产宝宝出院后需要注意问题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早产宝宝出院后需要注意问题的资料,仅供参考早产宝宝出院后需要注意问题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1500g 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增加,但致残率并未显著降低。

常燕群主任告诉家长,早产儿出院后除了进行合理的喂养,防止呛咳,保证营养热量摄入不足外,还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防止体温较大幅度的波动;注意居住环境、奶头、奶具的清洁,预防感染;要定期进行眼底筛查,对是否会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进行监测。

随访内容:1.体格发育监测: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开始每月测量身高、体重、头围、前囟等情况,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

2.神经运动发育监测:应当在新生儿出生3、7、14、28天做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了解发育情况及康复效果等,以便早期干预,减轻脑损伤。

对纠正胎龄28d后的孩子,一般半岁前每月进行Gesell发育评估,半岁后每2~3月进行一次评估,以了解认知、运动发育情况。

3.功能或形态学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如头颅核磁共振、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肺功能或心功能检查。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常存在呼吸、神经、免疫或血液等系统问题,过渡期需要相关专科的不断干预,才能减少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

早产宝宝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合理喂养推荐母乳喂养,母乳不但有更好的营养优势,还可以为宝宝提供保护性抗体,降低感染的机会,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好发于早产宝宝,母乳喂养也能降低发病风险。

但和足月儿不同的是,单纯母乳喂养对有些早产儿热卡不够,需要添加母乳强化剂,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如果没有母乳推荐早产奶粉喂养,它比普通的婴儿配方奶粉热卡更高,更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与儿童期就是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与发育落后得高风险人群,就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得主要原因。

出院后科学得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得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基本概念1早产儿校正年龄早产儿体格生长得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 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得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二实际月龄■早产周数, 早产周数二足月胎龄(40W)—出生胎龄。

举例如下:某胎龄3 2周早产儿,如果实际年龄为生后3月龄;早产周数 =足月胎龄一出生胎龄,即:40周一3 2周=8周(2个月);校正月龄二实际月龄一早产周数,即:3个月(1 2周)一2个月(8周)=1个月(4 周)。

该早产儿校正月龄为1个月,评价该3月龄得早产儿时应与1月龄正常婴儿得生长标准来进行比较。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2早产儿追赶生长一般认为充分发挥早产儿个体得生长潜力,各项体格发育指标都匀称增 长,包括体重、身长与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得第25 百分位(P25)〜P5O 、小于胎龄早产儿〉P 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得最佳时期就是生后第1年,尤其就是前6个月。

第1年 就是早产儿脑发育得关键期,追赶生长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 育。

如出院后喂养得当、有充足均衡得营养摄入、无严重疾病因素影响, 大多数适于胎龄得早产儿能在1〜2年内追赶上同年龄得婴幼儿。

3早产儿出院时营养风险程度得分类(略)表1早产儿代养风除桿度的分•类早产儿 1 •姑齢2.肿卜休虫hJ 用H5.仍址 &体虫地K7加外牛・K0 •井发分级(问) (g) 迟X(iuir (kg<ii )J迟锻飾.<32< 1 50(> W<150 <25 ffff中危 32 1 500-2 (XW) 无 廡利>150 >25 无 无低危>34>2 OCX)尤> L5U>25无庄;」井发症包播支弋削蛾胃不从,坏死性小杨综沟災加化筑绪构或功施舁瓠代谢性钳臥魏曲,严載神经系就撕伤萼仆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图1)乍产儿出安占号养推导液肖團|«)〜4月区桧正月齡斗一6月酗,怏速生艮期图1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指导流程图1乳类选择:•般退化至楼 :正3个月&石•ftfi 化至较;正6个月£右? |馬低号巴卫TOJ'| |歸通勺儿BE 力l <vn^£ l^iag 耳丙I 拄厦配力卜~Z3^[ _____ f ______怦乳不足虹j 体亶堆族过快|早产儿玄我“方1 [昭乳•弋产儿用方]阿五 J 律竄JftfiE 总萨一IK |毎孔♦伍孔<8牝和1 姐§ [昭乳•早产儿紀刃 快 [母乳■早产儿过捷配方)舉产儿IE 方至校正3玄〜40舄|冊?|3母孔程化刑 片鋼罕产儿配扌至检正38〜40画 W 乳不足[快加翻抵过快匝巫亟壅刮桝弑姐赶道铁 J 保亶ifi«E 过快I 早产牛过改配方|,炸竄逍赶it 块 gjj 儿配方|[砒郭滞通<8儿IE 方|(1)人乳:出院后母乳仍为早产儿得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促进早产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体格发育
为规范我国医疗保健机构的早产儿保健服务 改善早产儿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早产儿保健技术指南》 《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技术规范》
概述
管理要求
✓ 定期的健康检查 ✓ 定期的发育监测与评价 ✓ 预见性指导、干预 ✓ ……
早期识别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评价
✓ 发育监测:每次随访时进行发育监测,发现可疑异
柔和的高调的声音说话,面部表情丰富,移动位置
目的:引起注视和倾听,与情感交流结合
(促进感官发育的有效办法)
矫正胎龄40周
俯卧抬头:
状态:觉醒状态、喂奶前1小时(空腹) 准备:床面平坦、舒适、不要太软
(可融入日常护理:换衣、换尿布)
(训练量持续时间视孩子状态而定)
皮肤刺激
矫正胎龄40周
生物学基础:
舒适的体位
方法:给予视听刺激,皮肤触摸等。 注意点:脑损伤严重者视状态而定,避免过度刺激
视觉刺激:矫正胎龄Fra bibliotek0周初生时视觉通路尚未形成,训练聚焦,促进视觉模 式的形成,促进认知、社会性发展
状态:安静觉醒,打哈欠等疲劳状态停止 工具:颜色鲜艳的玩具或黑白图卡或人脸 距离:距宝宝眼睛20cm处 方法:视线从中线开始,慢慢向两侧移动各达90°
早产儿出院后发育异常的早期识别 与处理原则
提纲
➢概述 ➢早期识别 ➢处理原则
概述 早产儿的定义
指胎龄<37周的活产婴儿 ✓ 高危早产儿 ✓ 低危早产儿
《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试行)》专家共识
概述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
✓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超过10% ✓ 全球每年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 ✓ 全世界儿童中早产儿占11.1%
听觉刺激: 不同方向,不要求定向反应
避免长时间刺激(2月龄听觉习惯化形成)
语言刺激: 不同的声音和语调和婴儿说,诱导其发音
矫正月龄1~2月
手被动抓握: 往婴儿手中放软、硬等不同质地的物品,让其感受。
目的:触觉刺激、训练抓握能力、留握能力(数秒)
促进认知发育
俯卧抬头:
矫正月龄1~2月
时间:两餐奶之间、情绪较好的时候
可疑或异常:诊断性发育量表评估 筛查未见异常:矫正年龄12、24月龄及实际年龄36月
龄时采用诊断性发育量表评估
早期识别 发育评价
✓ 矫正18月龄及实际36月龄: 进行社会情绪、语言或其他筛查或评估
处理原则
✓按年龄段(矫正年龄) ✓内容: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指导 ✓原则:遵循儿童神经行为发育规律
个体发育特点
新生儿触觉发育较成熟,眼、前额、口周、手掌、足底有高 度的敏感性
状态:觉醒状态、喂奶前1小时(空腹)
准备:床面平坦、舒适、不要太软、适宜的环境温度、宝宝穿单衣
按摩力度适中、操作者洗手、涂爽身粉或润肤油
注意:保护关节
矫正月龄1~2月
询问家长发育促进实施情况,了解婴儿的发育评估情况
视觉刺激: 上下、左右、从近到远 (1月龄婴儿出现头眼的协调,水平方向转动90°)
摘自2012年《全球早产儿报告》
概述
早产儿特点
✓ 生理成熟度严重不足 ✓ 宫外生存能力不足
追赶生长
概述
早产儿的发育风险:

生长迟缓

神经发育结局不良
资料显示: 出生体重<1.5KG,占伤残婴儿的50%
概述 神经发育后遗症的发生率
早产儿是神经发育后遗症的高危人群
概述
发育促进的必要性
✓ 早期规范干预减少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
目的:诱导其主动翻身,仰卧—侧卧—俯卧
(翻身视频)
拉坐训练:
矫正月龄3~5月
双手握婴儿双手、让其用力配合、家长稍用力,
将婴儿拉至坐位。
每日2~3次
可疑情况的干预方法
手经常握拳:
把手指放入手中(大手握小手、轻摇小手)
手部按摩(拇指内收从大鱼肌际开始) 把玩具放在手中留握
头后仰、坐位姿势可疑异常
认知刺激:认识抚养人、熟悉日常物品 (融入日常照护中)
抓握训练:
纠正月龄3~5月
体位: 仰卧位、倚坐位、肘支撑位
} 吊起玩具引导伸手
主动伸手抓
触摸手背
( 每天7—8次)
注意点: 双手练习、玩具从大到稍小、从触碰开始
矫正月龄3~5月
卧位训练: 诱发俯卧位主动抬头、爬行动作
矫正月龄3~5月
练习翻身:用玩具在一侧逗引 方法一:一手握婴儿手、一手在肩部向对侧轻推; 方法二:拉一侧下肢或轻推肩背。
原则:
• 予发育支持性护理
矫正胎龄40周
发育支持性护理是以早产儿个体生长发育需求 为中心的照顾方式,强调照护时顾及其个体性, 只有在神经系统、行为状态、肌张力或活动力、 自我节律与安抚行为上维持平衡,方能接受外界 刺激或在互动的过程中受益。
矫正胎龄40周
环境管理:适宜的环境温度 减少噪音刺激
(EPA推荐:白天45分贝、晚上35分贝) 减少光线刺激
地点:床面平坦、舒适、不要太软 、俯卧于亲人的胸前
矫正月龄1~2月
情绪培养:逗笑(对脸、反应性笑),保持愉快情绪
按摩与被动操
增加肌肉力量、 改善关节活动度、 改善肌张力
可疑情况的干预方法
注视不好的婴儿:视觉刺激—红光手电筒,每天多次; 听反应差的婴儿:声音刺激—生物和非生物; 头经常后仰表现的婴儿:侧卧、仰卧、抱姿; 肢体活动可疑异常婴儿:
骨盆的控制及躯干姿势的调整
常或行为偏异儿。
✓ 发育评价:使用标准化的发育筛查与评估量表进行
发育评价。
早产儿2岁内建议使用矫正年龄
早期识别 发育监测
✓ 每次健康检查时 ✓ 问诊 ✓ 观察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预警征
早期识别
发育评价
✓ 矫正年龄40周:NBNA ✓ 矫正3、6、9、18月龄,实际年龄30月龄:
标准化的发育筛查量表
按摩、被动操
可疑情况的干预方法
头后仰 ✓侧卧位:双上肢及双手保持在中立位、颈背部叩击 ✓仰卧位:握住上肢(肩、上臂、前臂)拉起抬头(45°停 顿 …)
拉起成坐位时突然向后放回,促进头前屈 ✓日常护理:抱姿、睡姿
矫正月龄3~5月
询问家长发育促进实施情况,了解婴儿的发育评估情况
语言刺激:看到什么说什么,一边做一边说, 对婴儿的发音给与回应
(可出现轻度的眼球震颤)
视觉偏爱:喜欢人脸包括五官颠倒的
听觉刺激:
矫正胎龄40周
状态:觉醒
工具:轻柔舒缓的音乐、带柔和响声的玩具
距离:距宝宝耳旁20CM处
方法:轻摇或家长的呼唤引婴儿反应,
如:转眼或转头、皱眉、活动停止
(区分声音的高低,母亲和他人的声音)
视听联合刺激
矫正胎龄40周
与婴儿面对面,相距2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