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暑假专题复习:高中物理【流体模型解析】有题有知识点!

暑假专题复习:高中物理【流体模型解析】有题有知识点!

1、流体问题"流体"一般是指液体流、气体流等,质量具有连续性。

涉及有求解质量、体积和力等问题。

2、两类问题①连续流体类问题对于该类问题流体运动,可沿流速v的方向选取一段柱形流体作微元设在极短的时间Δt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为S的柱形流体的长度为Δl,如图所示。

设流体的密度为ρ则在Δt的时间内流过该截面的流体的质量Δm=ρSΔl=ρSvΔt根据动量定理得:FΔt=ΔmΔv分两种情况:(1)作用后流体微元停止,有Δv=-v,则F=-ρSv2(2)作用后流体微元以速率v反弹,有Δv=-2v,则F=-2ρSv2②连续微粒类问题"微粒"一般是指电子流、尘埃等,质量具有独立性,通常给出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n:(1)建立"柱状"模型,沿运动速度v0的方向选取一段微元,柱体的横截面积为S;(2)微元研究,作用时间△t内的一段柱体的长度为v0△t,对应的体积为△V=S v0△t,则微元内的粒子数N=nS v0△t(3)先应用动量定理研究单个粒子,建立方程,再乘以N计算。

例题1.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带电长直橡胶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

棒单位长度所带电荷量为﹣q,则由于棒的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和方向()A.vq,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B.vqS,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C.,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D.,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解析:棒沿轴线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每秒通过的距离为v米,每秒v米长的橡胶棒上电荷都通过直棒的横截面,每秒内通过横截面的电量大小为:Q=q•v根据电流的定义式为:I=,t=1s,得到等效电流为:I=qv.由于棒带负电,则电流的方向与棒运动的方向相反,即与v的方向相反。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在流下的过程中,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是逐渐减小的.设出水口方向竖直向下的水龙头直径为1cm,g取10m/s2.如果测得水在出水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m/s,则距出水口75cm处水流柱的直径为()A.1cmB.0.5cmC.0.75cmD.0.25cm解析:设水在水龙头出口处速度大小为v1,水流到距出水口75cm 处的速度v2,由代入数据解得v2=4m/s,设极短时间为△t,在水龙头出口处流出的水的体积为V1=v1△t①水流进接水盆的体积为V2=v2△t•②由V1=V2得v1△t•=v2△t•代入解得d2=1cm故选:A。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精选高中物理复习资料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资料专题复习(一)第一专题力与运动(1)知识梳理一、考点回顾1.物体怎么运动,取决于它的初始状态和受力情况。

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关系如下表所示: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反过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反映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去推断物体运动情况,或从物体运动情况去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

3.处理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是:①领会问题的情景,在问题给出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构建出正确的物理模型;②合理选择研究对象;③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④正确建立坐标系;⑤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规律列式求解。

4.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要善于捕捉隐含条件,要重视临界状态分析。

二、经典例题剖析1.长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所受的绳拉力分别为T1和T2(速度分别为v0和v)。

求证:(1)T1-T2=6mg(2)v0≥gL证明:(1)由牛顿第二定律,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有:T1-mg=mv0/L22 2T2+mg=mv/L 2 由机械能守恒得:mv0/2=mv/2+mg2L以上方程联立解得:T1-T2=6mg(2)由于绳拉力T2≥0,由T2+mg=mv/L可得v≥gL代入mv0/2=mv/2+mg2L得:v0≥gL点评:质点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问题是牛顿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应用的综合题。

加之小球通过最高点有极值限制。

这就构成了主要考查点。

2.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面上,其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正以加速度a下滑。

求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N 和摩擦力f。

222解析:首先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建立牛顿定律方程:N1‘=mgcosα mgsinα-f1’=ma,得:f1‘=m(gsinα-a)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楔形木块有N1=N1’,f1=f1‘然后以楔形木块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N=mg+N1cosα+f1sinα=Mg+mgcosα+mgsinα-masinα=(M+m)g-masinα 22f=N1sinα-f1cosα=mgcosαsinα-m(gsinα-a)cosα=macosα点评:质点在直线运动问题中应用牛顿定律,高考热点是物体沿斜面的运动和运动形式发生变化两类问题。

高中物理考试复习提纲

高中物理考试复习提纲

高中物理考试复习提纲1. 动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加速度、力与质量的关系•简单机械系统和弹簧振子2. 能量与功
•功、能量与功率的概念
•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
•弹性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摩擦力对机械能的影响3.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线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折射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4. 电学
•静电场与电荷分布
•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计算
•平行板电容器及其容量计算
•安培环路定理和欧姆定律
5. 磁学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线分布
•洛伦茨力及其应用
•右手螺旋法解决电流在磁场中受力问题•电磁感应与发电机原理
6. 热学
•热量和温度的概念
•能量守恒定律
•热平衡与热传导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
7. 原子物理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辐射现象及其对物质的影响
•核反应和放射性衰变
•半衰期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8. 波动
•机械波与电磁波的特点区别
•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
•光的干涉和衍射规律
•声音与乐器的共鸣
以上是高中物理考试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动力学、能量与功、光学、电学、磁学、热学、原子物理以及波动等重要知识点。

通过系统地复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物理考试,并取得良好成绩。

高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知识点超全

高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知识点超全

高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知识点超全力学:1.力和动力学:-力的定义和性质-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质点的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平衡和力的平衡条件-虚拟功和功率2.运动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直线运动的匀速和变速运动-抛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圆周运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力的作用下的运动3.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分解和合成的原理和方法-平面内的合力和分力-斜面上的力的分解-物体的平衡和力矩4.力学定律与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弹力和摩擦力-弹簧振子和简谐振动-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变化规律-势能、功和能量守恒定律热学:1.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和测量-热平衡和热力学平衡状态-热量的传递和测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温、绝热和等容过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的改变-單純物质的相变3.热动平衡和热机:-热机的基本原理和热效率-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热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光学: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和光速的测量-光的反射和反射率-镜面反射和球面镜原理-成像方程和光学仪器2.光的折射和透镜:-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和全反射-薄透镜和球面透镜原理-成像方程和透镜组成像3.光的波动和光的干涉:-光的波动性和光的干涉-单缝干涉和多缝干涉-条纹间距和衍射极限-杨氏双缝干涉和牛顿环电学:1.静电场与电势:-电荷的性质和库仑定律-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静电场的叠加和电场线-电势能和电势差-等势线和电势的计算2.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电阻、电压和电阻率-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定律-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3.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和磁感应强度-磁场的叠加和磁力线-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磁场对电荷运动的影响-电磁感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上是高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复习资料一、运动学1.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位移(s):物体从出发点到终点所走过的路径长度,可以是正负值。

- 速度(v):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

- 加速度(a):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 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恒定,加速度为零。

- 位移公式:s = 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 速度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速度随时间变化,加速度不为零。

- 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度,t 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 速度公式:v = v0 + at,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 速度平方公式:v^2 = v0^2 + 2as,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位移。

4. 自由落体运动- 特点: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竖直方向上为加速度。

- 位移公式:h = (1/2)gt^2,其中h表示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5. 斜抛运动- 特点:物体同时有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速度。

- 位移公式(竖直方向):h = v0yt - (1/2)gt^2,其中h表示高度,v0y表示初速度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 位移公式(水平方向):x = v0xt,其中x表示水平方向上的位移,v0x表示初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t表示时间。

二、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直到有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 其他力学相关知识点- 弹簧力:弹性物体受到的力。

- 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重力:地球或其他物体之间的吸引力。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1.三个基本公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中除时间t外,其余物理量都是矢量,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注意各量的正、负.3.对于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要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而不发生后退(即反向的匀加速运动).1.一小球以3 m/s的初速度沿一光滑斜面向上做加速度恒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起始点为A,小球运动到A点沿斜面下方2 m处的B点时的速度及所用的时间为(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A.5 m/s 2 s B.-5 m/s 2 sC.5 m/s 0.5 s D.-5 m/s 0.5 s2.“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 )A.vt2B.vt0⎝⎛⎭⎪⎫1-t02tC.vt202tD.v t-t022t3.我们学校对升旗手的要求是:国歌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国旗恰好升到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 s,红旗上升的高度是17.6 m.若国旗先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 s,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减速时间也为4 s,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则国旗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及国旗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正确的是( )A.a=0.2 m/s2,v=0.1 m/s B.a=0.4 m/s2,v=0.2 m/sC.a=0.1 m/s2,v=0.4 m/s D.a=0.1 m/s2,v=0.2 m/s4.如图所示,质点a、b在直线PQ上运动,质点a从P沿PQ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位移x1时质点b也开始从Q沿QP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位移x 2时和质点a 相遇,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则P 、Q 间的距离为( )A .x 1+2x 2+2x 1x 2B .2x 1+x 2+2x 1x 2C .x 1+2x 2+2x 1x 2D .2x 1+x 2+2x 1x 25.(多选)如图所示,一长为L 的长方体木块可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L ,木块经过1、2两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下列正确的是( )A .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t 1-t 22+L a ⎝ ⎛⎭⎪⎫1t 2-1t 1 B .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为L a ⎝ ⎛⎭⎪⎫1t 2-1t 1C .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L t 2D .1、2两点间的距离是L 22a ⎝ ⎛⎭⎪⎫1t 22-1t 216.如图所示,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 m 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 m/s 的初速度、0.4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1 s ,汽车启动后以0.5 m/s 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汽车能否安全脱离.答案与解析1.B 2.D “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a =vt,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t 0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h =12a (t -t 0)2=v (t -t 0)22t,故A 、B 、C 错误,D 正确.3.C 对于红旗加速上升阶段:x 1=12at 21,对于红旗匀速上升阶段:v =at 1,x 2=vt 2,对于红旗减速上升阶段:x 3=vt 3-12a 3t 23,对于全过程:a =a 3,x 1+x 2+x 3=17.6 m ,由以上各式可得:a =0.1 m/s 2,v =0.4 m/s.故选C.4.A 设质点a 经过时间t 1运动位移x 1,再经过t 2与质点b 相遇,加速度大小为a 0,则t 1末a 的速度为a 0t 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x 1=12a 0t 21,x 2=12a 0t 22,两式相除可得t 2=x 2x 1t 1,在t 2时间内质点a 运动的位移x 3=(a 0t 1)t 2+12a 0t 22=x 2+2x 1x 2,则PQ =x 1+x 2+x 3=x 1+2x 2+2x 1x 2,故A 正确.5.AC 设木块前端通过点1后t 12时刻的速度为v 1′,通过点2后t 22时刻的速度为v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有v 1′=L t 1,v 2′=L t 2,木块前端从点1到点2所用时间t =v 2′-v 1′a +t 12-t 22=t 1-t 22+L a ⎝ ⎛⎭⎪⎫1t 2-1t 1,故A 正确,B 错误;木块通过点2的时间为t 2,经历的位移为L ,则木块通过点2的平均速度为Lt 2,故C 正确;木块前端经过点1的速度v 1=L t 1-a t 12,木块前端经过点2的速度v 2=L t 2-a t 22,则1、2两点间的距离x =v 22-v 212a ≠L 22a⎝ ⎛⎭⎪⎫1t 22-1t 21,故D 错误. 6.解析 设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为t 1,速率为v 1,则有x 1=v 0t 1+12a 1t 21,v 1=v 0+a 1t 1 代入数据解得t 1=20 s ,v 1=16 m/s而汽车在t 2=20 s -1 s =19 s 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 x 2=12a 2t 22=90.25 m ,速度为v 2=a 2t 2=9.5 m/s 假设再经过时间t 3,泥石流追上汽车,则有v 1t 3=x 2+v 2t 3+12a 2t 23 代入数据并化简得t 23-26t 3+361=0,因为Δ<0,方程无解,所以泥石流无法追上汽车,汽车能安全脱离.。

高中物理复习 专题强化二 追及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复习 专题强化二 追及相遇问题
法正确的是( D )
A.0~4 s内,甲做正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B.甲的加速度为-2 m/s2 C.甲、乙相遇时,乙的速度为2 m/s D.5 s时乙的速度为12 m/s
图2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解析 x-t 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像 可知,0 时刻甲图像的切线斜率为负,则甲的初速度 为负,t1=4 s 时甲图像的切线斜率为 0,则速度为 0, 即 0~4 s 内,甲的速度沿负方向减小,又 x-t 图像 为抛物线,则可知甲做负向匀减速直线运动,A 错误; 0~4 s 内,甲的位移为 x 甲 1=4 m-20 m=-16 m, 由逆向思维可得-x 甲 1=12a 甲 t21,解得 a 甲=2 m/s2,B 错误;t2=6 s 时甲、乙的图像相切即相遇,此时速度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目录
提升素养能力
2.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 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 刹车。已知每辆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均为s,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
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B )
题 干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函数分析法讨论相遇问题的思路 设运动时间为 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二者之间的距离 Δx 与时间 t 的二 次函数关系,Δx=0 时,表示两者相遇。若 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 两次;若 Δ=0,即有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 Δ<0,无解,说明追不 上或不能相遇。当 t=-2ba时,函数有极值,代表两者距离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目录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双星与多星问题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双星与多星问题

微专题25 双星与多星问题【核心要点提示】(1)核心问题是“谁”提供向心力的问题.(2)“双星问题”的隐含条件是两者的向心力相同、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双星中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3)多星问题中,每颗行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即F 合=m v 2r ,以此列向心力方程进行求解.【微专题训练】“双星体系”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1所示,相距为L 的A 、B 两恒星绕共同的圆心O 做圆周运动,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周期均为T .若有间距也为L 的双星C 、D ,C 、D 的质量分别为A 、B 的两倍,则( )A .A 、B 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m 1m 2B .A 、B 运动的速率之比为m 1m 2C .C 运动的速率为A 的2倍D .C 、D 运动的周期均为22T 【解析】对于双星A 、B ,有G m 1m 2L 2=m 1(2πT )2r 1=m 2(2πT )2r 2,r 1+r 2=L ,得r 1=m 2m 1+m 2L ,r 2=m 1m 1+m 2L ,T =2πL L G m 1+m 2,A 、B 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 1r 2=m 2m 1,A 错误;由v=2πr T 得,A 、B 运动的速率之比为v 1v 2=r 1r 2=m 2m 1,B 错误;C 、D 运动的周期T ′=2πL L G 2m 1+2m 2=22T ,D 正确;C 的轨道半径r 1′=2m 22m 1+2m 2L =r 1,C 运动的速率为v 1′=2πr 1′T ′=2v 1,C 错误.【答案】D(2013·山东理综)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n 3k 2T B.n 3kT C.n 2kT D.n kT 【解析】双星靠彼此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G m 1m 2L 2=m 1r 14π2T 2 G m 1m 2L 2=m 2r 24π2T 2 并且r 1+r 2=L 解得T =2πL 3G (m 1+m 2)当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时 T ′=2πn 3L 3Gk (m 1+m 2)=n 3k·T 故选项B 正确. 【答案】B(多选)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 .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 .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a2C .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GmR 2D .四颗星的周期均为2πa2a(4+2)Gm【解析】其中一颗星体在其他三颗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合力方向指向对角线的交点,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几何知识可得轨道半径均为22a ,故A 正确,B 错误;在星体表面,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G mm ′R 2=m ′g ,解得g =GmR2,故C 正确;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Gm 2(2a )2+2Gm 2a 2=m 4π2T 2·2a2,T =2πa2a(4+2)Gm,故D正确. 【答案】ACD(2016·河南省郑州市高三月考)宇宙中有这样一种三星系统,系统由两个质量为m 的小星体和一个质量为M 的大星体组成,两个小星体围绕大星体在同一圆形轨道上运行,轨道半径为r 。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追及、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追及、相遇问题】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追及、相遇问题】1.xt图象中两图线交点表示相遇、vt图象在已知出发点的前提下,可由图象面积判断相距最远、最近及相遇.2.“慢追快”型(如:匀加速追匀速、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两者间距先增加,速度相等时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相遇一次.追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时要注意判断追上时是否已停下.3.“快追慢”型(如:匀减速追匀速、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加速):两者间距先减小,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此时追上是“恰好不相撞”.此时还没追上就追不上了.若在此之前追上,则此后还会相遇一次.1.(多选)A、B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为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B.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小距离C.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D.表示两车出发时相隔的距离2.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速度—时间(vt)图线,在t1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驶),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2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在t3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a车加速度均匀增大D.b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3.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相等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二者的平均速度相同4.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4 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在0~2 s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4 s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C.在t=2 s时甲车速度为3 m/s,乙车的速度为4.5 m/sD.在t=4 s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5.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某一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5 m/s,乙的速度为10 m/s,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2 m/s2.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条件可知( )A.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在前4 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29.6 mC.在t=4 s时,甲车追上乙车D.在t=10 s时,乙车又回到起始位置6.树德中学运动会上,4×100 m接力赛是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甲在接力区前s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先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后,保持这个速度跑完全程,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1)若s0=13.5 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2)若s0=16 m.乙的最大速度为8 m/s,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完成交接棒,且比赛成绩最好,则乙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应为多少?答案与解析1.BCD 在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两条线的交点表示二者速度相等,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故A正确,B、C、D错误.2.B 在t1~t3时间段内,b车速度都小于a车速度,两者间距一直增大,所以在t3时刻,两车相距最远,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a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车加速度不变,选项C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b车加速度一直在增大,选项D 错误.3.D 乙物体的位移一直为正,并且在增大,所以乙物体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做直线运动,A错误;甲从坐标原点出发,乙从x0处开始出发,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B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两者在相遇时,斜率不同,所以两者的运动速度不同,C 错误;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者发生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v=Δx可得两者的平均速度相同,D正确.Δt4.C 根据图象可知,甲车的加速度不变,乙车的加速度减小,即在0~4 s 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a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在t =2 s 时甲车速度为3 m/s ,乙车速度为4.5 m/s ,选项C 正确;在0~2 s 内两车的速度差逐渐增大,2~4 s 内两车的速度差逐渐减小,4 s 末两车速度相等,故两车间距一直在增大,4 s 末间距最大,乙车在前,选项B 、D 错误.5.B 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据此判断乙的运动过程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减小,选项A 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0~4 s 内,乙图象面积大于甲图象面积,所以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在t =4 s 时甲不可能追上乙车,选项C 错误.前10秒,乙图象面积一直在增大,位移在增大,速度一直沿同一方向,所以乙不可能回到初始位置,选项D 错误.在前4 s 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x =v 0t +12at 2=5 m/s ×4 s +12×1.2 m/s 2×(4 s)2=29.6 m ,选项B 正确. 6.解析 (1)设经过时间t ,甲追上乙,根据题意有vt -vt 2=s 0, 将v =9 m/s ,s 0=13.5 m 代入得t =3 s ,此时乙离接力区末端距离为Δs =L -vt 2=6.5 m.(2)因为甲、乙的最大速度v 甲>v 乙,所以在完成交接棒时甲跑过的距离越长,成绩越好,故应在接力区的末端完成交接,且乙达到最大速度v 乙,设乙的加速度为a ,加速的时间t 1=v 乙a,在接力区的运动时间t =L +s 0v 甲,L =12at 21+v 乙(t -t 1) 联立以上式子,代入数据解得a =83m/s 2. 答案 (1)6.5 m (2)83m/s 2。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复习

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大二轮物理复习专题目录

高中物理大二轮物理复习专题目录

二轮物理
选择题48分专练(一) 选择题48分专练(二) 实验题15分专练(一) 实验题15分专练(二) 计算题32分专练(一) 计算题32分专练(二) 选考题15分专练(一) 选考题15分专练(二)
第二部分 考前冲刺增分练
二轮物理
小卷冲刺抢分练(一)——(8+2实验) 小卷冲刺抢分练(二)——(8+2实验) 小卷冲刺抢分练(三)——(8+2计算) 小卷冲刺抢分练(四)——(8+2计算) 高考模拟标准练
大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物理
二轮物理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1讲 物体的平衡 考向一 力学中的平衡问题 考向二 电学中的平衡问题 考向三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 考向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考向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规律 考向三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专题整合突破
二轮物理
第2讲 电学实验与创新 考向一 电表改装与读数、多用电表原理与使用 考向二 以伏安法测电阻为核心的实验 考向三 以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核心的实验 考向四 电学创新设计实验
二轮物理
专题七 选考部分 第1讲 (选修3-3)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考向一 热学基础知识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组合 考向二 热学基础知识、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定律的组合 第2讲 (选修3-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 电磁波 考向一 振动(或波动)与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组合 考向二 光学基础知识与波动(或振动)的组合 考向三 电磁波、光学、波动(或振动)的组合
二轮物理
第三部分 一、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一)高中物理的重要物理学史 (二)高中物理的重要思想方法 二、高考必知的五大解题思想 (一)守恒的思想 (二)等效的思想 (三)分解的思想 (四)对称的思想 (五)数形结合的思想

高中物理静电场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静电场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静电场专题复习(一)电荷与静电场1.电荷的概念和性质2.电荷的守恒定律3.质点电荷的受力和受力分析4.电场的概念和性质5.电场的叠加原理6.电场线与等势面7.高斯定理及其应用(二)电场中的电荷运动1.力电相互作用定律2.电场中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3.匀速平行板电容器中带电粒子的运动4.均匀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5.质谱仪工作原理及应用(三)电势与电势能1.电势的概念和性质2.科尔宾定律及其应用3.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等势面和电势差5.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6.电势能的转换与守恒定律(四)电容与电容器1.电容的概念和性质2.电容的计算与电容公式3.并联与串联电容的计算4.储存电容器的能量5.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6.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及其应用(五)静电场与静电力1.静电能的计算2.电场能与电场力的关系3.电荷在电场中的平衡位置分析4.电偶极子的概念和性质5.电偶极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6.电荷在带电杆上的分布和受力分析(六)静电场中的等电位1.等电位的概念和性质2.等电位面的特点和表示方法3.等电位面的场线走势4.等势图的画法5.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6.高斯定理在等电位面上的应用(七)电容器的应用1.平行板电容器的原理和特点2.平行板电容器中的电场分布与电势差计算3.平行板电容器的等效电容计算4.平行板电容器的应用:电容传感器、正负极板电容器等5.球形电容器的原理和特点6.球形电容器的电场分布与电势差计算7.球形电容器的应用:变压器、电荷控制器等以上是高中物理静电场专题复习的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推论的应用】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推论的应用】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推论的应用】1.平均速度公式:v =Δx Δt =v 0+v 2=v t2.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变的非常简捷.2.位移差公式:x n +1-x n =aT 2,x n -x m =(n -m )aT 2.此式常用于求加速度. 3.匀减速至零的直线运动可逆向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处理.1.(多选)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 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3∶2∶1C .t 1∶t 2∶t 3=1∶2∶ 3D .t 1∶t 2∶t 3=(3-2)∶(2-1)∶1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2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Δx t 2 B .Δx 2t 2 C.Δx3t2 D .2Δx3t23.将一个小球从报废的矿井口由静止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4 s 末落到井底,该小球开始下落后第2 s 内和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 .1∶3B .2∶4C .3∶7D .1∶44.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v ,经过一段时间该速度大小变为2v ,加速度大小为a ,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与位移大小之比为5∶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这段时间内质点运动方向不变B .这段时间为3vaC .这段时间的路程为3v22a D .再经过相同时间质点速度大小为3v5.(多选)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编成一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从计时开始,通过第一个60 m 所用时间是10 s .通过第二个60 m所用时间是6 s .则( )A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 2,接下来的6 s 内的位移为78 m B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 m/s 2,接下来的6 s 内的位移为96 m C .动车组计时开始的速度为3.5 m/s D .动车组计时开始的速度为2.5 m/s6.某娱乐节目设计了一款在直轨道上运动的“导师战车”,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战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冲到学员面前刚好停止.若总位移大小L =10 m ,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整个过程历时5 s .求:(1)全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2)加速过程的时间; (3)全程最大速度的大小.7.有一部电梯,启动时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制动时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 2,中间阶段电梯可匀速运行,电梯运行上升的高度为48 m .问:(1)若电梯运行时最大限速为9 m/s ,电梯升到最高处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果电梯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全程共用时间为15 s ,上升的最大速度是多少.答案与解析1.BD 因为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看成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2-1)∶(3-2),故所求时间之比为(3-2)∶(2-1)∶1,所以选项C 错误,D 正确;由v2-v 20=2ax 可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速度之比为1∶2∶3,则所求的速度之比为3∶2∶1,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2.C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段位移Δx 内的平均速度是v 1=Δx2t ;在第二段位移Δx 内的平均速度是v 2=Δxt;因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为Δt =t +t 2=32t ,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 =Δv Δt =v 2-v 132t ,解得:a =Δx3t2,故选C. 3.C 根据公式v =gt 可得,第1 s 末小球的速度为v 1=g ,第2 s 末小球的速度为v 2=2g ,所以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1=v 1+v 22=32g ,第3 s 末小球的速度为v 3=3g ,第4 s 末小球的速度为v 4=4g ,所以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2=v 3+v 42=72g ,故v 1∶v 2=3∶7.4.B 由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位移不同,故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减速到零后再做反向的加速运动,故A 错误;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所用时间为t =2v -(-v )a=3va,故B 正确;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v 2=2ax 1,4v 2=2ax 2,所以位移为x 2-x 1=3v 22a ,路程为x 1+x 2=5v22a,故C 错误;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Δv =at =3v ,故再经过相同时间质点速度大小为v ′=2v +3v =5v ,故D 错误.5.AC 第一个60 m 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1=x 1t 1=6 m/s ,第二个60 m 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2=x 2t 2=10 m/s ,则动车组的加速度a =v 2-v 1t 1+t 22=0.5 m/s 2.根据Δx =aT 2得,接下来6 s 内的位移x 3=x 2+aT 2=60 m +0.5×36 m =78 m ,故A 正确,B 错误.动车组的初速度v 0=v 1-a t 12=6 m/s -0.5×102m/s =3.5 m/s ,故C 正确,D 错误.6.解析 (1)v =L t=2 m/s(2)v m =a 1t 1,v m =a 2t 2,t 1+t 2=5 s ,a 2=4a 1 代入数据,得t 1=4 s. (3)加速过程位移:x 1=v m2t 1减速过程位移:x 2=v m2t 2总位移:L =x 1+x 2=v m2t代入数据,得v m =4 m/s.答案 (1)2 m/s (2)4 s (3)4 m/s7.解析 (1)要想所用时间最短,则电梯只有加速和减速过程,而没有匀速过程,设最大速度为v m ,由位移公式得h =v 2m 2a 1+v 2m2a 2,代入数据解得v m =8 m/s ,因为v m =8 m/s <9 m/s ,符合题意.加速的时间为t 1=v m a 1=82 s =4 s ,减速的时间为t 2=v m a 2=81s =8 s ,运动的最短时间为t =t 1+t 2=12 s.(2)设加速的时间为t 1′,减速的时间为t 2′,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v ,且v <8 m/s ,则加速的时间为t 1′=v a 1, 减速的时间为t 2′=v a 2.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15 s -t 1′-t 2′,上升的高度为h =v2(t 1′+t 2′)+v (15 s -t 1′-t 2′),联立解得v =4 m/s ,另一解不合理,舍去. 答案 (1)12 s (2)4 m/s。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考点复习)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考点复习)

高中物理实验专题训练——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考点复习)一、实验题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

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使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数增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C.减小双缝的间距(2)某次测量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______mm。

(3)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2条亮条纹到第6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____。

【答案】(1)B(2)2.190(2.189~2.191均正确)(3)dΔx4l【解析】【小问1详解】要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则条纹的宽度减小,根据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Δx=l d λ为减小相邻亮条纹(暗条纹)间的宽度,可增大双缝间距离或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

故选B。

【小问2详解】手轮上的示数为2mm+19.0×0.01mm=2.190mm【小问3详解】第2条暗条纹到第6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则两个相邻明纹间的距离Δx′=Δx6−2=Δx4则单色光的波长λ=Δxd 4l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了光的波长,其中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缝到双缝的距离越远,条纹间距越大B.屏上的条纹与双缝垂直C.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无关D.条纹间距与双缝的宽度有关(2)第16条亮纹、第22条亮纹分别到第1条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图乙和图丙所示,则相邻两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m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果双缝屏到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两狭缝之间的距离为d,相邻亮条纹间距为Δx,则波长的关系式为λ=________。

【答案】(1)D(2)0.75(3)ΔxdL【解析】【小问1详解】A.条纹间距与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B.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清晰,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所得到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故B错误;CD.由公式Δx=Ldλ可知,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以及双缝之间的距离均有关,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十年真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十年真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十年真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2023·全国)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轨道从左向右运动,动能一直增加。

如果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小车在轨道上相应位置处所受合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AB.小车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指向曲线的凹侧,故AB错误;CD.小车沿轨道从左向右运动,动能一直增加,故合外力与运动方向夹角为锐角,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023·辽宁)某同学在练习投篮,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篮球所受合力F的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篮球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力指向运动轨迹的凹侧。

故选A。

3.(2023·江苏)达·芬奇的手稿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实验:一个罐子在空中沿水平直线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沿途连续漏出沙子。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图中能反映空中沙子排列的几何图形是()A.B.C.D.二、多选题11.(2016·全国)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答案】BC【解析】CD.因为原来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为0,现在施加一恒力,质点的合力就是这个恒力,所以质点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有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这个过程中加速度不变,速度的变化率不变。

但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是变化的。

故C正确,D错误。

A.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质点速度的方向不会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故A错误;B.不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故B正确。

故选BC。

三、填空题12.(2014·四川)小文同学在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时,将一条形磁铁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让小钢珠在水平桌面上从同一位置以相同初速度v0运动,得到不同轨迹.图中a、b、c、d为其中四条运动轨迹,磁铁放在位置A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填轨迹字母代号),磁铁放在位置B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_(填轨迹字母代号).实验表明,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P则汽车发动机的功率1P F v P fvcos θ'='=+ 四、解答题14.(2020·山东)单板滑雪U 型池比赛是冬奥会比赛项目,其场地可以简化为如图甲所示的模型: U 形滑道由两个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柱面轨道和一个中央的平面直轨道连接而成,轨道倾角为17.2°。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分析物体的受力(24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分析物体的受力(24张PPT)
高一 受力分析 (讲义)
复 1、重力怎样产生的?其方向 习 怎样?

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总是竖直向下或 垂直水平面向下。物体在地球表面及附近
顾 都要受到重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复 压力支持力、绳中拉力的方向怎样?
习 压力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

支持物体。 轻绳: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5.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不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画出每个力的大小,
但是方向必须准确。
受力分析时应注意:
A.检查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对应的施力 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 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养成按 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B.分析所得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 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
G
AF B
(1)A、B同时同速 向右行使
A F
B
(2)A、B同时同速向 右行使
NBA
N
A:
B:
NBA A:
N B:
f GA
F
fBA
NAB GB
Ff GA
fAB
NAB GB
F AB
(3)A、B静止
(4)均 静止
fBA
f
NBA
N
A:
B:
A:
B:
f
NBA
FN
NAB
fAB
GA
GB
GA
NAB GB
A B

3、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方向怎么样?
①直接接触且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有相对运动趋势或有相对运动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 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  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一、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碰撞两个物体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相互作用,这种情况称为碰撞。

由于作用时间极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系统的动量守恒。

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仔细分析一下碰撞的全过程:设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物体A 以速度v 1向质量为m 2的静止物体B 运动,B 的左端连有轻弹簧。

在Ⅰ位置A 、B 刚好接触,弹簧开始被压缩,A 开始减速,B 开始加速;到Ⅱ位置A 、B 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再往后A 、B 开始远离,弹簧开始恢复原长,到Ⅲ位置弹簧刚好为原长,A 、B 分开,这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21v v ''和。

全过程系统动量一定是守恒的;而机械能是否守恒就要看弹簧的弹性如何了。

⑴弹簧是完全弹性的。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Ⅱ状态系统动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Ⅱ→Ⅲ弹性势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Ⅰ、Ⅲ状态系统动能相等。

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以证明A 、B 的最终速度分别为:121121212112,v m m m v v m m m m v +='+-='。

⑵弹簧不是完全弹性的。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弹性势能仍最大,但比⑴小;Ⅱ→Ⅲ弹性势能减少,部分转化为动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因为全过程系统动能有损失(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

这种碰撞叫非弹性碰撞。

⑶弹簧完全没有弹性。

Ⅰ→Ⅱ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内能,Ⅱ状态系统动能仍和⑴相同,但没有弹性势能;由于没有弹性,A 、B 不再分开,而是共同运动,不再有Ⅱ→Ⅲ过程。

这种碰撞叫完全非弹性碰撞。

可以证明,A 、B 最终的共同速度为121121v m m m v v +='='。

在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为:()()21212122121122121m m v m m v m m v m E k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水平放置的金属框架cdef处于如图
1 所示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ab置于光滑的框
架上且接触良好, 从某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 现施加一外力使金属棒ab保持静止,
则金属棒ab受到的安培力是(

A.方向向右,且为恒力
B.方向向右,且为变力 C.方向向左,且为变力 D.方向向左,且为恒力
2. 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心的线圈A、线圈
量 m=0.1kg 、电阻 R=0.1Ω 的正方形线框 MNOP 以 v0=7m/s 的初速从 左侧磁场边缘水平进入磁场,求
( 1)线框 MN 边刚进入磁场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 F.
( 2)线框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竖直下落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Q.
( 3)线框能穿过的完整条形磁场区域的个数
n.
四、热点分析
例题 4.如图所示, MN 、 PQ 为平行光滑导轨,其电阻忽略不计,与地面成
面内两导轨间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 开始时, 导体棒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 导体
棒在运动过程中(

A.回路中有感应电动势
B.两根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
C.两根导体棒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D.实验中,常用一种叫做“冲击电流计”的仪器测定通过电路的电量,如图
转动, 现从 t= 0 时刻开始沿斜面向上加一随时间均匀增加的、 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 磁感
应强度与时间的关系为 B= 0.5t T ,磁场方向与 cdef 面垂直.( cos37° e
=0.8, sin37° =0.6)
( 1)求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并在 ab 段导线上画出感应电流 的方向;
( 2) t 为何值时框架的 ab 边对斜面的压力为零 ?
L
h
A .线圈可能一直做匀速运动
B.线圈可能先加速后减速 C.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是
mgR/ B 2L 2
B
d
D.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是 2g h d L
例题 7.如图所示, abcd 为一个闭合矩形金属线框, 已知 ab 长 L 1=10cm ,bc 长 L 2=20cm , 内阻 R=0.1Ω .图中虚线 O1O2 为磁场右边界(磁场左边界很远) .它与线圈的 ab 边平行, 等分 bc 边,即线圈有一半位于匀强磁场之中,而另一半位于磁场之外.磁感线方向垂直于
30°角固
定. N、Q 间接一电阻 R′ = 10Ω , M 、 P 端与电池组和开关组成回路,电动势 E=6V ,内阻
r= 1.0Ω ,导轨区域加有与两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现将一条质量 m= 10g,电阻 R= 10
Ω的金属导线置于导轨上,并保持导线
ab 水平.已知导轨间
距 L=0.1m ,当开关 S 接通后导线 ab 恰静止不动.
导体棒PQ与ad、 bc接触良好, 回路的总电阻为R, 整个装置放在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变
化磁场中,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
3 中的乙所示 (设图甲中B的方向
为正方向)。若PQ始终静止,关于PQ与框架间的摩擦力在
0- t1时间内的变化情况,以下
对摩擦力变化情况的判断可能的是(

A. 一直增大
5 所示,
探测线圈与冲击电流计串联后可用来测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已知线圈的匝数为n, 面极为
S,线圈与冲击电流计组成的回路总电阻为R。 若将线圈放在被测匀强磁场中, 开始线圈平
面与磁场垂直,现把探测线圈翻转
1800,冲击电流计测出通过线圈的
电量为q,由上述数据可测出被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A. qR / S
的引出线接有 8Ω 的电珠 L ,外力推动线圈的 P 端,作往复运动,便有电流通过电珠.当线
圈向右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时( x 取向右为正) :
( 1)试画出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取逆时针电流 为正).
( 2)求每一次推动线圈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力. ( 3)求该发电机的功率. (摩擦等损耗不计)
B、电流计及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
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 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
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推断(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例题: 如图所示,两条水平虚线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宽度为
d,磁感应强度为 B 的
匀强磁场.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正方形线圈边长为 L (L < d),线圈下边缘到磁场上边界
的距离为 h.将线圈由静止释放,其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
刻的速度都是 v0,则在整个线圈穿过磁场的全过程中(从下边缘进入磁 场到上边缘穿出磁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例题: 将一个矩形金属线框折成直角框架 abcdefa,置于倾角为 α=37 °的斜面上, ab 边
与斜面的底线 MN 平行,如图所示. ab bc cd ef fa 0.2 m,线框总电阻为 R=0.02Ω ,
ab 边的质量为 m= 0.01 kg ,其余各边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框架可绕过
c、f 点的固定轴自由
B. qR / nS
C. qR / 2nS
图5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D. qR / 2S
8. 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原先整个置于有界匀强磁场内,
磁场方向垂直于线
框平面,其边界与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现使线框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平移出磁场,如图
6
所示,线框移出磁场的整个过程(

A.四种情况下流过ab边的电流的方向都相同
fd
Ma c
B
b
α N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例题 6.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 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
磁场,区域 I 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
L,一个质量为 m、电阻为 R、边长也为 L 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
开始沿斜面下滑, 当 ab 边刚越过 GH 进入磁场Ⅰ区时, 恰好以速度
( 1)试计算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 2)若某时刻将电键 S 断开,求导线 ab 能达到的最大速
度.(设导轨足够长)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例题 5. 如图所示,(a)是某人设计的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它的结构是一个半径为
r=
0.1 m 的有 20 匝的线圈套在辐向形永久磁铁槽中, 磁场的磁感线均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 [其 右视图如图( b)].在线圈所在位置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均为 0.2 T .线圈的电阻为 2Ω,它
R0=0.8 Ω ,外接电阻 R=3.9 Ω ,
如所示,求:
(1)每半根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
(2)当电键 S 接通和断开时两电表示数(假定 RV→∞, RA→ 0) .
3.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例题 ( 2008 年全国 I )矩形导线框 abcd 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
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低面向里,磁感应强度
B.①图中流过线框的电量与v的大小无关
C. ②图中线框的电功率与v的大小成正比
D. ③图中磁场力对线框的功与 v 2 成正比
图6 9. 弹簧的上端固定, 下端挂一根质量为m的磁铁, 在磁铁下端放一个固定的闭合金属线圈, 将磁铁抬到弹簧原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 使磁铁上下振动时穿过线圈。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 I 的正方向,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例题 3.( 07 江苏物理卷 18 题)如图所示, 空间等间距分布着水平方向的条形匀强磁场,
竖直方向磁场区域足够长,磁感应强度
B=1T ,每一条形磁场区域的
宽度及相邻条形磁场区域的间距均为 d=0.5m,现有一边长 l =0.2m、质
v2> v1
B.从 ab 进入 GH 到 MN 与 JP 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从 ab 进入 GH 到 MN 与 JP 的中间位置的过程,有( W1-△Ek)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从 ab 进入 GH 到 MN 与 JP 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 线框动能的变化量大小为 △Ek= W1 -W2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3. 如图 2 所示,两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里, 金属棒ab可沿导轨自由滑动, 导轨一端跨接一个定值电阻R, 导轨电阻不计, 现将金属棒
沿导轨由静止向右拉、若保持拉力恒定,当速度为v时,加速度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电磁感应专题
一、考点透视
2.电磁感应与电路的综合
例题 2.在磁感应强度为 B=0.4 T 的匀强磁场中放一个半径 r 0=50 cm 的圆形导轨, 上面 搁有互相垂直的两根导体棒, 一起以角速度 ω=10 3 rad/s 逆时针匀速转动 .圆导轨边缘和两棒
中央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若每根导体棒的有效电阻为
从而在环形室内产生很强的
电场, 使电子加速, 被加速的电子同时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沿圆形轨道运动,
设法把高能电
子引入靶室, 横使其进一步加速, 在一个半径为r的电子感应加速器中, 电子在被加速的t
秒内获得的能量为E, 这期间电子轨道内的高频交变磁场是线性变化的,
磁通量从零增加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ab 边下滑到 JP 与 MN 的中间位置时,线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