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
《环境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环境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一、简介(这一部分可根据具体题目进行调整,以下为示例内容)环境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探究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文档为环境地理答题模板,旨在帮助回答环境地理相关问题时提供一种合理的结构和思路。
二、问题分析(在这一部分中,需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三、解答模板(这一部分列出了常用的解答模板,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适配)1. 定义解答模板问题:请定义XX概念。
解答模板:XX是指(概念解释)。
它主要涉及(概念所涉及的要素),具有(特点/影响等)。
例子:XX是指环境中的气候和生物组合所决定的一个地区的总体特征。
它主要涉及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等要素,具有其对生物多样性、资源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因果解答模板问题:请解释XX事件/现象引发的原因和影响。
解答模板:XX事件/现象是由于(原因)引起的。
它对(影响)产生了(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例子: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的工业活动引起的。
它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既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又对生物多样性、农田生产等产生了不利影响。
3. 比较对比解答模板问题:请比较XX与YY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解答模板:XX与YY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例如(列举相似之处);然而,在其他方面,它们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比如(列举不同之处)。
这些相似与不同之处对(某一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子:热带雨林与沙漠在生态环境上具有显著差异。
热带雨林有高温多雨、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征,而沙漠则是干旱少雨、植物稀疏等。
这些差异对于生物适应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结论(这一部分总结答题内容,可以简要概括和回答问题)五、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列出所参考的文献或资料,如果有的话)。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缘故:(1)自然缘故: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缘故: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进展,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进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连续进展。
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缘故:(1)自然缘故: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缘故: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爱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爱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治理;操纵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进展,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进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爱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连续进展。
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3、洪涝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缘故:(1)自然缘故: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缘故: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峻;白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操纵人口数量,提高素养;减少水污染;减少白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进展;进展节水农业;采纳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高考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综合题常见四类题型(答题模式)
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06 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自然原因:丰富的沙尘源(植被)、强风和极不稳定的大 气(气候--风、降水)。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 植被少),(2分)春季 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3分)气旋与 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 天气。(3分)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 强。(2分)
图例
森林
耕地
居民地
水库
河流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
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
寻找依据,再判断。
题型二:原因类
常用的关键词一般有:原因、成因等。 工业生产中任 意排放含汞的 常考知识点: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 废水 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水俣病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来自可吸入颗粒物、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
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
寻找依据,再判断。
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 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 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 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图9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①夏季风力相对 较小; ②易受冰冻、雪 灾、沙尘暴等气 象灾害影响; ③远离消费市场, 输电距离远。
(4)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 基地的不利因素。(6分)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 点,并说明理由。(7分)
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精选5篇)
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精选5篇)1.地理高考答题万能模板第1篇一、自然地理部分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二、影响地理气温的因素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地理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三、影响地理降水的因素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地形:迎风坡、背风坡;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四、描述高考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结冰期:有无、长短;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高三地理怎么复习高考地理聚合思维法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方向探索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
如: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通过长期对气温、气压、风向和湿度等气候要素的观察,并仔细观察冰的初冻、融化以及物候现象等,得出了我国近五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
逆向思维法这是以背道常规现象、由结论推原因或条件的高考地理思维方式。
如: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岩溶地形,这一反常现象怎样解释?按青藏高原现在的自然条件,不能形成岩溶地貌。
但如果反过来由果索因,从青藏高原的发展历史来探寻答案,则问题就解决了。
假设思维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地理科学假说。
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地理答题模板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原因「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7.提高航运价值☆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隧道的选址条件: 1.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地理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球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地理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地理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以及每个公民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只有依法治理,才能有效地保护地理环境。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环保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另外,我们还应该大力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
绿色生产是保护地理环境的基础,企业应该加大环保投入,改善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选择环保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压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
通过开展环保知识普及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支持环保的浓厚氛围。
总之,地理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参与。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地球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高考地理答题模板XXX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五步操作程序: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修饰词和限定词;2)列出模板,包括描述详细描写、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罗列要素、分析+叙述、实例+分析、有利+不利、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因为A以A比B、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正面影响+负面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判断理由+结论、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等;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所在地区、地理事物特性和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使用地理语言、套装语言、逻辑语言、精炼语言和一语中的。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1.地理位置分析: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如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交通位置、经济和军事位置以及相邻地区等。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该地地形主要包括五大类地形,即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
地势起伏小小不一,有些地方山高谷深,有些地方则相对平坦。
地势特征也不同,有些地方海拔较高,有些地方则比较低。
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该地区地势起伏大,山河相间,其中一些地方山高谷深,而另一些地方则相对较平缓。
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该地区的某个方位主要是山地。
5.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和水系的形状来判断地形地势。
如果水系呈向心状,那么该地可能是盆地;如果呈放射状,那么该地可能是山地。
6.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是崎岖不平;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特征是地面坦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是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6单元 第1讲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作业
课时规范练4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课时规范练第87页面积达250万公顷的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因其生物多样性,于200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导致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被破坏而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的原因有()①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②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发展经济种植③修建穿越遗产地的公路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如果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想从《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中删除,那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减少载畜量B.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C.扩大耕地面积,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D.对森林进行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答案1.A 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短促,城市、村镇多分布在河流中上游地区,且东部河口沼泽湿地面积广布,故苏门答腊岛虽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洪涝灾害并不严重;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全年气候湿润,旱灾较少,故④错,①②③均为导致雨林面积锐减的原因,故A项正确。
第2题,苏门答腊岛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对森林的利用应当合理开发,保证可持续发展,而非全部保护,要注意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不适合盲目扩大耕地,破坏森林;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应当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单产,进口粮食等,故D项正确。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
据此完成3~5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与遗骸分布区、文献记载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D.热量更充足5.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3.A 4.A 5.A解析第3题,依据图示,野骆驼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目前主要分布在新疆及其与内蒙古、甘肃、青海交界处。
答题模板:地理措施类
2)常见设问形式:措施类设问 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 法”“建议”“发展方向,以及为 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要西气东 输?) 3)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 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 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工业和农 业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 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 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方向等。 4)答题方法:对于措施类试 题,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 查,同学们在解答时也应该先 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 因,然后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 治理措施。 解题时注意两点: 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 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
生物措施—沙地飞播、钻 孔深栽、种植耐旱植物(梭梭、
柠条、沙拐枣)建“三北”防护 林带;建人工草场等工程措施—设ຫໍສະໝຸດ 沙障、跨 流域调水、小流域综合治理
管理措施—建立法规,退 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合理放 牧;禁止乱采滥挖;以节水为中 心,合理调配使用水资源
生产措施:调整农业生产 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退耕 还林、牧、草 ☆解决地区水资源紧缺的措施
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固 碳技术 ☆ 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 1.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矿物能 源使用 2.提高科技水平,减少CO2排放 3.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 减少关停高耗能产业 4.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5.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提高废弃 回收利用率 6.加强政府管理,出台相关政策, 提高公民节约意识 ☆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课本表述】为了保护臭氧 层,国际社会多次召开会议, 要求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 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 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 统。我国积极参与了国际保护 臭氧层合作,并制订了《中国 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 方案》。
2023届高三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和分析技巧汇编(精华版)
2023届高三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和分析技巧汇编(精华版)一、常见答题模板(一)地形地势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②经纬度位置;③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④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⑤经济和军事位置;⑥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
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5.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6.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7.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三江平原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河流较多,植被茂密;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青藏高原 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冰川积雪融水较多;③低洼地易积水,土壤中水分积聚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长江中下游平原 ①降水丰富;②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二)气候1.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
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地势。
阴坡阳坡,海拔高度(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4)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
(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2.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超实用)
综合题答题技巧和常见模板1.综合题的规范解答(1)科学审题一道问答题由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内容回答词和解答方式词(指令词)构成。
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制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等,内容回答词为该题必须回答的内容,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的方式。
(2)看清图示答题时要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3)整合知识,组织答案在审清题目、定出所考区域、理清所要考查内容的前提下,要迅速回归课本,检索所学知识,整理答题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组织答案。
(4)语言精准,书写规范规范准确的表述应做到:①语言精练、专业。
专业就是要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精炼就是不说废话,不离题,避免语言过于生活化或者不简洁。
②书写规范。
一是要做到逻辑严密、顺畅;二是要条理清晰,层序分明;三是杜绝病句和错别字。
2.常见的综合题答题模板(1)特征描述类问题的解答地形特征某区域①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多样还是单一,哪种类型为主,组合情况,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②地势:地势起伏状况(如北高南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海拔高)某地形区海拔高低、起伏变化、特殊地形地貌天气气温高低、阴晴、雨雪、风向和风力,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气候某区域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哪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某种气候①气温:季节变化,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高低,年较差大小②降水:年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水文某区域流域特点,内、外流河,河流发育情况,流程长短,河流补给类型,水量大小,丰、枯水期等某水系水系形状(扇形、树状、羽状、向心状、放射状),支流多少,排列分布某河流水量大小和季节变化,流速,汛期时间和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和长短,有时需描述水能、河道特点等湖泊内或外流湖,咸或淡水湖,成因类型(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海迹湖、冰蚀湖等),水位变化人口分布人口疏密,分布均匀或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哪里城市分布分布均匀或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哪里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面临的问题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面临的问题交通主要运输方式,线路走向区域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高、中、低、纬),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质、气候、河湖、植被、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工农业生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结构和水平、主要农产品、工业生产结构和水平),居民(人种、语言、宗教信仰)等等值线分布等值线数值高低、疏密变化、延伸方向、弯曲情况(2)原因类问题的解答太阳辐射量纬度(同一纬度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天气和气候状况,地势高低和坡向(阴坡、阳坡) 气温等温线走向①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与海岸线平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洋流的影响;等温线闭合,若数值中高周低为盆地,反之则为山地或高原气温年变化纬度(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下垫面(地形、洋流和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如风向变化)气温日变化某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少;地处内陆,热容量小,变温快降水海陆位置(内陆干旱少雨);大气环流(受低气压带、夏季风控制,降水较多);天气系统(锋面、气旋控制多雨,反气旋控制少雨);地形(迎风坡降水多);洋流(暖流增温增湿);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人类活动(城市雨岛效应)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地势特点影响河流的流向;地形影响河流流域面积、水量、水系类型、河流流速凌汛的形成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结冰期,二是有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降水影响河流水量、水位的高低及季节变化河流含沙量的多少与地形、土质特点、植被状况、降水特点等有关河流水能的丰歉与河流水量和流速(落差)有关地表形态板块的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表宏观地貌。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题答题模板一、土地退化的防治土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异常和全球变暖;人为原因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等。
土地退化的表现有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和土壤质量下降等。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也不同,西北地区主要是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北方地区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和土壤侵蚀,南方地区主要是土壤侵蚀和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青藏地区主要是寒漠化。
我国的三大生态问题是石漠化、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和喀斯特地区。
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原因包括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等;人为原因包括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等。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
以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原因包括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人为原因包括植被破坏、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等。
江南丘陵区的红色荒漠也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引起的。
自然原因包括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等;人为原因包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过度樵采、人地矛盾突出等。
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
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等;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等。
治理措施包括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开发新能源、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设置沙障等。
二、森林的保护森林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高考地理最全答题模板
综合题答题过程: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展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藏,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
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步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展逐项表达。
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
审题时注意以下表述要求:①简述:简单扼要表达,必须把握要点;②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③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④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表达;⑤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展说明;⑥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⑦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开展的优势与缺乏,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⑧比照〔比拟〕:列表比拟一样、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比照或并列比照;分析一样事物之间的差异、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⑨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展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缺乏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⑩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审题完毕,要心中有数,明确判断考点所在,即考什么?然后,开动记忆机器,搜寻脑海中保存的配件〔知识〕,再根据题目要求,对零配件〔知识〕进展组装〔整合〕,组装时要按照标准〔标准表述〕,分点答题。
答题前,可以先理模版,在草稿纸上,将所要答的内容,把关键词语写下,这样考虑可以周到,可以防止模版混乱,东一点、西一点,修修补补,卷面不洁。
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清楚,也可分点表达;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规范与增分策略: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规范与增分策略: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一般形成过程原因:一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生态灾害,如气候变化造成的生态问题和重大灾害;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例如,由于人类对环境材料和能源的过度需求,某些类型的因素被减少,导致生态问题。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保护措施:一是防止潜在的生态问题;二是积极应对存在的生态问题;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环境。
三.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1)石漠化:发生地——云贵高原及粤桂丘陵区(亚热带湿润岩溶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自然原因: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
(2)土壤侵蚀:以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自然原因:① 松散黄土② 集中降水和暴雨③ 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中不注意环保④人地矛盾突出。
(3)江南丘陵:红色沙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自然原因:① 强而集中的降水和强降雨;② 地形复杂,地表起伏大;③ 河流系统发达,侵蚀能力强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4)荒漠化: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自然原因:① 气候干燥,降水量少② 表面松散的砂质沉积物③ 大而集中的大风日④ 脆弱的生态环境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农牧业措施:等高线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和家庭饲养。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01地形特征描述类答题模板☝真题体验1.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解答示例:【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02气候特征描述类答题模板☝真题体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Ⅰ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Ⅱ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Ⅰ图Ⅱ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解答示例:【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03河流水文特征描述类答题模板☝案例训练[2017北京文综,36(3),10分]读图,回答下题。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答案】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04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描述类答题模板☝案例训练盐地碱蓬染红了半个中国。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盐地碱蓬,一年生草木,夏秋季节呈火红色,有很强的抗盐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是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
简述我国盐地碱蓬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答示例:【答案】降水少,蒸发量大;年均温较低;地形排水不畅;多盐碱荒地;植被较少;生态环境脆弱。
05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农业区位条件分析模板☝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06工业区位条件分析类答题模板☝案例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
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
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经典版)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经典版)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各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影响温度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日长、太阳辐射、日温度范围和年温度范围(低纬度地区的日温度范围和年温度范围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和地形):阴坡、阳坡、山脉、平原、,不同海拔的山谷和盆地(例如,山谷盆地的地形热不易消散,高大的地形阻挡了冬季的风,同纬度的山脉日和年范围小于平原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条件(多云多雨,日、年温差小于少云少雨)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高反射率,低温);通过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和其他7种人类活动,绿地的日和年温度范围小于裸地☆ 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冷流:降温除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和植被覆盖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以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植被状况。
3结冰期:是或否,长度-1-4.水位:高度和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供水类型、水利工程和湖泊调节和储存)5.水能:它与地形(河流落差的大小、流速)、气候(降水量、径流的大小、蒸发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系统的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的排列形状(扇形和树枝形)☆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如中国青藏高原>3种天气条件(晴天、太阳辐射丰富)<如中国西北>4种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量(当地气候特征;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雪线>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脉的纬度越高,谱带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和阴坡):影响同一区域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环路沿线交通条件或建立城区最佳交通条件的原则:>1.2商品生产能力强,货源稳定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选择限制较少;B.起伏较大:如需开山、挖洞、建桥,工程难度大;如沿等高线延伸,里程会延长;C.急流:不利于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的“社会和经济方面”(耕地较少,尤其是良田)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题型06 启示类(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解析版)
06 启示类题型特点考查方向 常见设问形式1.(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
材料二图2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2001-2020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
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答案】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详解】启示:我国山地高原众多,平原面积狭小,受人口增多、城市面积扩大影响,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受到危机,故要控制城市面积,防止任意扩大,要切实保护耕地,严格管控非农用地的比重;从东南亚粮食产量上升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由于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明显上升,我国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恢复土壤肥力,提升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地污染,提高耕地的品质,平整土地资源,扩大土地耕种面积。
2.(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
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
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规则)。
【详解】本小题设计的是开放性问题,启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回答:第一,区域发展应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如瑞士发展水电业、旅游业、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等;第二,明确人的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作用,瑞士选择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以及瑞士金融业的发展,都说明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生态环境问题
2021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生态环境问题⑴ 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⑵ 火地岛(新西兰南北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⑶ 赤潮问题:发生赤潮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根本原因)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 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
⑷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① 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② 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⑸ 酸雨带来的影响:① 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 危及人体健康。
⑹ 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⑺ 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 地表植被稀少;③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 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 小流域综合治理。
⑻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② 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答题模板10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备战2022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
备战2022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10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命题角度】角度一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角度二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模板构建】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答题模板 问题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水土流失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湿地萎缩自然原因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人为原因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生物演化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生物多样性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减少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答题模板分析角度答题模板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等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有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加大资金、劳动力投入,城市规划或发展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等【高考经典】[例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生态环境问题
⑴ 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⑵ 火地岛(新西兰南北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⑶ 赤潮问题:发生赤潮的原因:
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外因)
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 危害人体健康
③影响海洋旅游业。
⑷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① 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② 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
结构的变化。
⑸ 酸雨带来的影响:① 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 危及人体健康。
⑹ 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⑺ 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 地表植被稀少;③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 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 小流域综合治理。
⑻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② 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①过度开采;② 过度放牧;③ 过度开垦;④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①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⑼ 土壤次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⑽ 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① 控制抽取地下水;② 实行雨季回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