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分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向大海也能要“药”刘诗瑶①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在新药研制上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该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其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②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

以海洋生物和海洋矿物中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开发的药物就是海洋药物。

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主任管华诗院士介绍,目前认识和开发的海洋药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资源。

③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研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但使用多了,就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浩瀚深邃的海洋。

④除了够新,海洋药物还够“奇”。

据管华诗介绍,为了适应在深海环境中的生存、繁衍、防御等活动,深海生物进化出了独特的基因,耐寒耐热耐高压等,能够产生结构奇特、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信息,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源泉。

⑤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共有13个海洋创新药物被批准上市,其中管华诗院士1985年开发上市的我国首个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21世纪后,海洋药物的开发和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十几年间,先后有8个海洋药物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欧盟EMEA(欧洲药品评估局)批准上市。

到2016年,海洋药物的全球市场达到86亿美元,已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⑥据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纷纷制订相应计划,斥巨资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已经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

⑦但向大海要“药”,并不容易。

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分析

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分析

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
阅读分析
·散文含义和特点: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体裁,要求篇幅
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散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②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③散文的特点之三是意境深邃,情感真挚。

④散文的特点之四是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阅读考题的命题方向: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概括文意或感情等。

理解关键语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刻含义
2.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某句、段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4.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

6.自选角度鉴赏文章的艺术技巧:
结合相关材料谈感悟说启示;想象补充细节;仿写、续写;读书卡片、推
荐语、对联、表格、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等。

·题型一
·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查类型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含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I)不仅能“读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读懂病历,理解患者病情并推荐临床诊断,准确度甚至超过医生、媲美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今,这一幕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已经迈入现实。

据悉,目前,该AI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

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获取患者或家长口述文本,包括主诉、症状、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做出粗略诊断,给出可能的疾病范围;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医生当面问诊或互联网远程问诊,获取详细病情及鉴别诊断特征,模型据此重新运算,给出具体的精确诊断。

此外,如果有实验室检验或影像检查数据,AI模型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其诊断结果。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

利用AI,流媒体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他要看的电影,发送他可能很快就会在线下单的商品,它还能帮着识别照片中的人物甚至花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节选自2019年2月13日《佯城晚报》,有删改》(数据来自德勤分享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议题相关报告)材料二:科幻感十足的AI形象,开始渐渐引发人们恐惧。

其中部分恐惧,可能源于机器竟拥有与人差别不大的认知。

另外,对AI研究的报道方式,也可能引起恐慌,譬如2017年6月,“脸书”(Facebook)的AI研究人员称有两个聊天机器人开始在对话中使用代码字。

而部分新闻报道甚至描绘成,研究人员为免事态失控,匆忙终止实验。

但1997年,IBM的“深蓝”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展示了强大的计算力,其纯粹的暴力破解法就被用于机器学习,在看似具有无数种招式的游戏中轻松获胜。

现在,AI不断击败人类的消息,可能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计算机在认知能力方面已堪比人类。

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仍存在一条鸿沟。

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专家格雷格·霍兰德告诉人们,人脑可以解决AI前所未见的问题,而机器学习,只是针对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2019-2020(1)13市2019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说明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62

2019-2020(1)13市2019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说明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62

说明文阅读滨州药品环境污染①过去三十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正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

《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IWW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

该报告中提到,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1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研究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

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药和激素。

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

④另外,不仅仅是_______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

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⑤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

对于公共卫生来说,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重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鹰数量急剧下降,减少95%以上,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鹰死亡的原因是秃鹰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

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鹰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展开全球行动。

2019-2020学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解析:说明文阅读(61页)

2019-2020学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解析:说明文阅读(61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说明文阅读【·重庆A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20分)笑,不苦口的良药梁姗姗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

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

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

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 8 个小时。

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

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 100 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 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

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

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

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

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

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三篇)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三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7题(12分)从世界视角看丝绸之路葛剑雄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中国人几乎从未主动利用这条路获取利益;相对的,回鹘、阿拉伯商人途经此地,把丝绸贩运到波斯、罗马一带,成为了直接的获利者。

丝绸一经传入西欧,立刻成为了上流社会追逐的奢侈品,价格一度比黄金还贵。

正是这样的市场需求驱使了一批商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持着这条路线。

安史之乱后,古丝路被切断,中国经济中心持续南移,海上商路逐步形成。

在此之前,中国的海上从未开放外贸,还经常实行海禁、迁海,民间的海外贸易自然被长期禁止。

元朝虽有一个短暂的开放时期,但朱元璋认为海外有敌对势力,在明朝实行了更严格的海禁——“片板不得下海”。

清朝时,为切断郑成功与内地的联系,中央下令从辽东到广东,所有沿海要腾出20~50里的无人区,农田荒废,更谈不上海外贸易。

在严格的限制下,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存在,但能够利用其获利的中国商人微乎其微。

上世纪在印尼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唐朝后期的船只,打捞后清理出 6万多件中国瓷器和大量中国钱币。

这些瓷器质地粗糙,只有一套阿拉伯风格的瓷器比较精美,考古人员推测此为船主自用,而粗糙的瓷器和钱币仅仅是顺路带回的货品而已。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几乎都有六七十艘大船,最远到达东非的肯尼亚。

然而,在世界史评中,这次远航的意义远不如哥伦布的新航线。

我们认为,这和两次航海的性质不同有关。

郑和下西洋毫无疑问是中国航海史上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航海的重要目的是为永乐帝朱棣政权做宣传,到海外诸国赏赐天朝物产,带回各国的朝贡物品。

相较而言,西方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发现,为人类的认知做出了贡献。

尽管丝绸之路早已存在,但中国古代却从未为其命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这与中国古代长期的“天下观”及“重农抑商”的传统有关。

古代的中国历来只有天下观念而无国家概念,庙堂和江湖都认为四海之内尚存许多还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无需统治,加上黄河流域能够产出足够丰富的物资,因此也无需了解外面的世界。

湖南省10市2019-2020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说明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9-20203

湖南省10市2019-2020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说明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9-20203

说明文阅读长沙民以“食”为天俞水生(1)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喜悦,讲究色、香、味、行俱佳。

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2)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3)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

南方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4)与风俗的主食相对,故称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

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

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

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练习。

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

这样,北方大多数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5)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讲不清楚了。

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

这种美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玉熙坊“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说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

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6)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适于食”的观念。

从古至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

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即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气氛。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 如何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 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 如何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说明文阅读如何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一类以考查考生检索、整理、概括信息能力为目的的题型,具有较大的难度。

今天,我们就针对如何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这类题型做一下简单的讲解。

一、常见的提问形式:A.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B.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XX部分的主要内容。

C.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XX的?D.文中的“这”/“那”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二、一般答题步骤A.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答题思路:(1)什么是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2)什么是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它,才能说明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3)怎样判断说明对象及特点看题目及题目中的修饰语看首括句或中心句看段落和层次,提炼段落中心句挑关键词句,注意过渡句和连接词。

【例】“绿色”浅层地温能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

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

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1 说明文阅读 话“扇”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1 说明文阅读 话“扇” 新人教版

(’15南宁9~12题8分)说明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 说明文阅读话“扇”新人教版①扇子起源于中国,至少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

扇,古称箑(shà),《说文解字》:“箑,扇也。

”古代“箑”“扇”并称,《方言·杂释》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

”历史上,扇也称作“五明扇”。

②扇子起始于何时,众说不一。

但多数学者认为起源于虞舜时代,晋人崔豹《古今注》记有舜帝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

③以《尔雅》中记载的“以木为扉,以苇曰扇”来推测。

早期的扇子应该是长方形的苇编物,到了殷代,扇子就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野鸡的尾羽制成的,故“扇”字里有个“羽”字。

扇子最早不是用来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礼仪之具,或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用的,故称作“障扇”。

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扇风取凉,羽扇出风缓软,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用丝、绢、绫罗之类的织品制作,扇面上还可以绣出花朵图案。

④扇在我国是一种文化,并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扇子的家族非常庞大,有几百种之多,但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扇,不能折叠;另一类是折扇,可以敞开和收叠。

⑤“平扇”是不能折叠的扇子的总称,月形的扇子称为“纨扇”或“团扇”,也称作“合欢扇”。

历史上平扇还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扁圆等多种形式,多用木、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

⑥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最晚在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操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有王羲之为老妇题写扇画的佳话。

南宋时期,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收藏之风盛行。

到了明清,扇子几乎成了文人雅士的必携之物。

⑦折扇(如图),最早叫做“聚骨扇”“聚头扇”“聚扇”“撒扇”,后来叫做“折叠扇”“摺叠扇”“摺扇”。

说起折扇,多数学者认为在宋代就出现了。

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内中对折扇有过详尽的描述:“以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沙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带解析答题技巧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带解析答题技巧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带解析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2018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说,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过去20年人类社会走在互联网时代,但是未来30~50年应该是人们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

什么是“人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议论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议论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议论文语段阅读说说低碳生活①近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大会向世界发出了值得关注的“中国碳信号”。

其实,在此之前,低碳生活已经悄然走到我们身边,如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

②所谓“低碳”,指的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③那么,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呢?④要过上“低碳生活”首先要摆脱自己的“电动依赖症”。

因为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交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此外,室内设计应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

⑤其次,在交通方面要尽量节省能耗。

如果出行到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可以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开车出门的朋友,在购物时,要优先考虑使用轨道交通工具。

如果迫不得已开车前往,一定要在购物前列好清单,尽可能一次购足。

⑥对于一些不想挤公交、地铁的开车族来说,要牢记以下几点: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粘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另外,在购车时,要尽量选择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

⑦再次,要低耗办公。

要尽量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通讯工具,减少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使用。

在午休和下班后要关闭电脑,离开办公桌时,要把电脑调至“睡眠”状态。

笔记本电脑在不使用时要把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

⑧办公室内要多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等。

它们可吸收办公室内的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出的苯,并能够咽下尼古丁。

办公中的废纸可以集中重复利用或回收循环再用。

⑨最后,“低碳”还跟饮食息息相关。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2018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说,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过去20年人类社会走在互联网时代,但是未来30~50年应该是人们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

什么是“人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专题之说明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专题之说明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语文专题之说明文阅读(含答案解析)(五)(2018·太原)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

整个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

以一匹马为例,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可以作一条中轴线,在其两侧有完全对称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动物为什么会演变出这种对称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动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左和右两面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它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在两面都能同样的看、听、嗅、触摸,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

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

在被称为“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

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

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传达着为什么对称就美呢?万花筒里杂乱无序的碎玻璃片并不美,奥妙就在于三片反光镜构成了三重反射对称,使得杂乱无序的彩色碎玻璃片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对称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我们知道原子内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

电子质量很微小,带有负电;原子核内还有质子,质子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得多,却带正电。

这种情况是不大相称的。

那么,会不会存在着带正电荷的“电子”,带负电荷的“质子”呢?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

后来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

总之,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已经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

那么,会不会存在反氧、反氢、反水,以至于反行星、反宇宙呢?科学家正是运用对称1①②③2.文中画线处所举万花筒的例子的作用是什么?答:3.对称可以创造美;同样,不对称也可以创造美。

自由选用下面资料,结合文章内容和资料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I)不仅能“读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读懂病历,理解患者病情并推荐临床诊断,准确度甚至超过医生、媲美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今,这一幕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已经迈入现实。

据悉,目前,该AI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

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获取患者或家长口述文本,包括主诉、症状、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做出粗略诊断,给出可能的疾病范围;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医生当面问诊或互联网远程问诊,获取详细病情及鉴别诊断特征,模型据此重新运算,给出具体的精确诊断。

此外,如果有实验室检验或影像检查数据,AI模型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其诊断结果。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

利用AI,流媒体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他要看的电影,发送他可能很快就会在线下单的商品,它还能帮着识别照片中的人物甚至花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节选自2019年2月13日《佯城晚报》,有删改》(数据来自德勤分享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议题相关报告)材料二:科幻感十足的AI形象,开始渐渐引发人们恐惧。

其中部分恐惧,可能源于机器竟拥有与人差别不大的认知。

另外,对AI研究的报道方式,也可能引起恐慌,譬如2017年6月,“脸书”(Facebook)的AI研究人员称有两个聊天机器人开始在对话中使用代码字。

而部分新闻报道甚至描绘成,研究人员为免事态失控,匆忙终止实验。

但1997年,IBM的“深蓝”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展示了强大的计算力,其纯粹的暴力破解法就被用于机器学习,在看似具有无数种招式的游戏中轻松获胜。

现在,AI不断击败人类的消息,可能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计算机在认知能力方面已堪比人类。

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仍存在一条鸿沟。

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专家格雷格·霍兰德告诉人们,人脑可以解决AI前所未见的问题,而机器学习,只是针对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考情分析表(说明文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考情分析表(说明文阅读)
22.(3分)“主要”
说明结构
23.(2分)选择
总—分—总
词语含义
23.(3分)“鹦哥岭在呼唤”的含义
24.(3分)“未雨绸缪”
总结
纵观近8年海南中考试题,唯有xx、xx和xx年考查说明文阅读,其特征呈现出如下几点:
①从题型、题量及分值来看:每篇阅读材料设置4道小题,分值保持在11分,3道简答题,1道选择题。
②从主题来看:均选自课外文段,包含生态环境(2次),生活科普(1次)。
③从字数、出处上看:材料多为1000字左右,出处以《大百科》和《百科全书》为主。
④从考查点来看:涉及的考点有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的语言、说明结构、词语含义。其中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语言为必考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词语含义为高频考点。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4题11分
4题11分
4题11分
说明对象及特征
20.(2分)选择
说明对象、特征,段落中心句
21.(3分)说明对象、特征
说明顺序
22.(2分)选择
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及作用
21.(3分)列数字、作比较
23.(3分)打比方
21.(3分)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
说明文语言
22.(3分)“绝大部分”
24.(3分)“据测定”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考情分析表(说明文阅读)
年 份
考查
情况
xx
xxxxxxFra bibliotek2011
xx
xx
xx
题目
鹦哥岭
海岛卫士——红树林
地震,你知多少
未考查
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分析·散文含义和特点: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体裁,要求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散文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②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③散文的特点之三是意境深邃,情感真挚。

④散文的特点之四是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阅读考题的命题方向: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概括文意或感情等。

理解关键语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刻含义2.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作用3.某句、段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4.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

6.自选角度鉴赏文章的艺术技巧:结合相关材料谈感悟说启示;想象补充细节;仿写、续写;读书卡片、推荐语、对联、表格、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等。

·题型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考查类型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寒冷的味道黄明山(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

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4)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

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

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

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6)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

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

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

跑了一路,身上发热。

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

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

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

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

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7)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8)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

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9)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

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

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

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

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

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10)不仅仅是孩子们。

(11)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

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12)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13)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动)11.第(3)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12.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3分)13.请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1)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分)........答案11.体现在寒冷带来肉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振奋坚强两个方面。

评分标准:4分,每一方面2分。

如用文中原句“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和“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回答也可。

12. 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不能得到发挥,不能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仅照抄原句扣1分)。

评分标准:3分。

如答“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也对。

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意对即可。

13.⑴“一丝不苟”本义是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用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一个劲地往“我”身上吹的情形,表现了天气非常寒冷。

⑵“开小差”本义是比喻思想不集中,用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过了下雪的季节,雪还没下的情形,富有情趣。

评分标准:3分。

写出表达的内容,得2分;写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得1分。

14.寒冷意味着挫折和苦难,它就像盐一样,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评分标准:3分。

写出“寒冷”的含义,得1分;写出“必不可少”得2分。

15.示例: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事,父母只要孩子好好读书,不让孩子吃一点苦,我想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缺乏锻炼,从未吃过苦,长大后又怎么能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呢?其实挫折磨难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评分标准:4分。

能联系生活实际,得2分;能结合文章深刻含义,得2分。

·题型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考题形式一、品味词语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 (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共34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6-22小题。

(一)(16分)总有一种角色适合我薛崇伟①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②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

这时,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此时,一只羚羊也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③话说这只狮子发现了一只羚羊,追了半天也没追上。

别的动物笑话狮子,狮子说:“我跑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而羚羊跑却是为了一条命,它当然跑得快了。

”④是的,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奔跑,尽管有的为晚餐,有的为生命。

因为目的从来是没有过失的,错误与罪恶总是出在手段上,犹如猎手只瞄准而不射击,士兵只呐喊而不冲锋。

⑤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搭彼岸;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登上峰顶,但是抵达终点的不一定是勇士,敢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

不必太关心奔跑的结局如何,奔跑了,就问心无愧;奔跑了,就是成功的人生。

⑥人生之路,无需苛求。

只要你奔跑,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人的生命就会真正创新,智慧就会得以充分发挥。

⑦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成功者总是被善意地夸张着,好像他一生下来就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而那些曾和你我一样的凡人,却在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试图证明自己不是凡人的闹剧。

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之后,凡人终于发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凡人。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点,所有的一切事情的得失就似乎都算不了什么了。

一次次相遇的错过,一次次逝去的优越条件,一个个失败……凡人问自己:“这难道就是凡人的悲哀吗?”凡人就是凡人,凡人只有凡心。

于是凡人对自己说:“何必沮丧呢?我干吗要庸人自扰地看着别人的角色而懊丧呢?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

”⑧凡人渐渐发现,凡人也有成功的时候,一个善意的赞扬、一次深深的感动、一种不菲的收获……都意味着凡人的成功。

“成功”这个字眼儿并不意味着像爱因斯坦那样闻名于世,像爱迪生那样造福人类……凡人终于知道所有的成功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并不一定要出人头地,只要你把握自己,好好地活着,别在烦恼中虚度光阴,你就会发现茫茫人海中,你也是不平凡的一个……⑨人能奔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跑多快?这事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素质。

16、作者在文章开头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什么用意?(3分)17、第⑤节中,“奔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分)18、作者在第⑦节中说:“凡人就是凡人,凡人只有凡心。

”什么是凡人的“凡心”?(3分)19、概括第⑧节所表达的意思。

(3分)20、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要和大家分享?(4分)21、(3分)引发议论,使说理更加生动。

(大意答对即可) 16、(3分)奋斗、拼搏、努力、“试图证明自己不是凡人”、“把握自己”。

(大意答对即可)17、(3分)“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

”(用自己的话作答,意对亦可) 18、(3分)凡人只要把握自己,也可以成为不平凡的人。

(摘录文中的有关句子酌情给1—2分) 19.20、21(略。

(根据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酌情给分)(二)(18分)·题型三·品味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1.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

2.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

3.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解题钥匙解答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①首句。

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④描写句。

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

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

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

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乡村的泥土(1)乡村是泥土做的。

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2)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

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

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

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3)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

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手温。

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

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