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尊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尊重他人主题班会教案(15篇)

尊重他人主题班会教案(15篇)

尊重他人主题班会教案(15篇)尊重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1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尊重,懂得应该尊重什么和如何尊重他人。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尝试体验尊重带来的快乐,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活动重点:知道应该尊重什么和如何尊重他人。

活动难点:体验尊重带来的快乐,明确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活动准备:课件、小品、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诗歌《尊重》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题为《尊重他人温暖你我》的德育活动课,来理解什么是尊重,懂得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我们先来玩个故事接龙游戏,大家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创作能力。

这是一个多年前发生在纽约街头的故事:一个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的人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师:接下来,故事会怎么发展呢?推销员最终的命运会怎样呢?大家想一想,动笔写一写。

二、交流与思考1、续写故事师:请几位同学说说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2、深入讨论师:刚才大家发挥了想象,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会有很多种发展趋势,但如果你是那个纽约商人,你会怎么做?师:如果你是那个衣衫褴褛推销员,你希望商人怎么对待自己?3、展示答案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一个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的人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走了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

最后,他郑重其事地对推销员说:“您和我都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闹隆重的社交场合。

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说:“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

1 学会尊重 第2课时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 下册

1 学会尊重 第2课时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 下册

学会尊重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了解尊重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尊重的概念;
•理解尊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尊重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尊重的含义;
•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尊重习惯。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优点和表扬别人。

2. 案例分析
教师提供几个案例,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

3. 集体讨论
教师号召全班同学共同发表对“尊重”的看法。

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展开讨论,例如: - 你认为什么是尊重? - 在生活中尊重他人有哪些表现方式? - 如果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应该怎么做?
4. 观看视频
教师放映关于尊重他人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从中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的。

5. 小组活动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在15分钟内,贴出尊重他人的表现方式,并呈报给全班同学。

每组呈报过后由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评价。

课堂作业
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 你最近有哪些尊重他人的表现?- 如果你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应该怎么办? - 你认为尊重他人有哪些重要意义?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尊重的含义,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尊重习惯,让我们身处在一个和谐、文明的社区中。

初中尊师教案

初中尊师教案

初中尊师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敬师长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的礼貌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尊敬师长的原因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到尊敬师长的意义。

2.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敬师长的行为。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2. 教学视频或故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学校中与老师互动的场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敬师长。

2.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尊敬师长?为什么要尊敬师长?二、讲解尊敬师长的意义(15分钟)1. 讲解尊敬师长的定义和意义。

2. 通过举例或故事,让学生理解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3. 强调尊敬师长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三、培养尊敬师长的行为习惯(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尊敬师长的行为。

2. 举例说明尊敬师长的具体行为,如尊重老师的教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礼貌待人等。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尊敬师长的经验和感受。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尊敬师长的行为。

2. 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尊敬师长的知识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做到尊敬师长,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教学延伸:1. 开展“尊敬师长,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实践尊敬师长的行为。

2.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区中尊敬师长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尊敬师长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了他们尊敬师长的行为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尊敬师长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在实践中遇到困难等。

品德与生活教案尊重他人的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教案尊重他人的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教案尊重他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社交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友善、宽容和合作精神,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什么是尊重他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介绍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如不侵犯他人的隐私,不嘲笑、辱骂他人等。

3. 尊重他人的实践活动: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的方式体验和实践尊重他人的行为。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思考和兴趣。

2. 学习目标明确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尊重他人是重要的。

3.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幻灯片、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对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进行讲解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4. 情感体验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愉悦感。

5. 实践活动教师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学生之间互相表扬和鼓励、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6. 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尊重他人,自觉遵守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2.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通过小组或者班级互评的方式,评价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尊重他人的能力和行为。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评价结果,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六、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并将尊重他人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中。

1学会尊重 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1学会尊重 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1学会尊重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尊重的概念;2.学习尊重的表现方式;3.能够理解尊重的重要性,并掌握尊重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了解“尊重”的概念,并且列举一些尊重的示例。

2. 课程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尊重的表现方式,包括:1.尊重父母、老师、长者以及同学之间的分歧;2.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3.尊重动植物和自然环境。

3.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方法,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分享他们看到的不尊重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指导。

4. 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高度重视尊重的实践,并对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自我调整。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尊重的表现方式;2.帮助学生理解尊重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贯彻尊重的实践,并理解尊重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尊重的表现方式和意义,明确重点和难点。

2.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方法,并通过分享不尊重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包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方面;2.学生作业评价:针对所设计的练习题进行评价。

六、教学设计时间教学环节活动设计10分钟课前导入通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了解“尊重”的概念,并且列举一些尊重的示例。

15分钟课程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尊重的表现方式,包括尊重父母、老师、长者以及同学之间的分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以及尊重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等。

15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方法,并分享他们看到的不尊重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指导。

10分钟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高度重视尊重的实践,并对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自我调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重点:平等地尊重别人的原因和要求;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懂得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基本表现。懂得爱护公
教学目标 共环境和设施、尊重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优越的生活
条件下,在父母、老师的呵护下长大,不懂得体谅他人, 学生学习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课例名
《尊重他人》

21 世纪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
人才的竞争,而作为人才,只有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才
有可能更好的报效祖国。而品德养成是育人工程中最重
教材分析 要的大厦之一,德育大厦的基底是尊重,即尊重自己、
尊重他人、尊重制度以及尊重自然等等。
学生总结:面对不法侵害时,我们应保持镇静、巧 教学过程
妙周旋、暂时妥协、权衡利弊、创造机会、求助他人、
用法律保护自己。
活动:我知道的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故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青少年自我保护故事并进
行汇报。
(3)强化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防范
侵害保护自己的方法,但是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侵
害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我保护意识,同时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
争。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1)导入新课:以未成年人经常受到侵害的案例
导入;
教师总结:导入所学内容,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2)讲授新课:
教师小结: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侵害的前提,而面
对不法侵害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讲述案例。
析,希望我们提高警惕,学会智慧和法律来保护自己。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会尊重》教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会尊重》教案

2022年春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学会尊重讲授新课 1.观看视频(1)请学生说一说视频关于尊重或不尊重的行为,说明理由并询问学生视频中角色的心情。

(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2.过渡: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其中很多人是我们非常尊重的。

(1)拿出课前的介绍卡。

(2)教师使用希沃投屏展示预习卡,并请学生自己上台介绍自己尊重的人。

3.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自己的还有哪些具体的人值得我们尊重?预设学生回答:妈妈、爸爸、朋友······4.引出关于父亲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父亲的情感,使学生说感受,说想对父母说什么?预设学生回答:(1)我非常感动,身为外卖员的小哥,在外遭遇了许多不尊重的他的对待但是他回到家后却还是将情绪调整好去面对女儿。

(3)我看完视频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也很辛苦,我想对他们说:“爸爸妈妈辛苦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教师总结:是的,面对父母的付出,我们作为学生努力学习就是对父母的付出最大的尊重。

5.教师随即引出:除了父母朋友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平凡人,也同样值得尊重。

6.随即引出:【活动园】周阿姨(1)请学生思考交流并说:根据视频判断尊重或不尊重的行为,说明理由,理解人物情感。

展示预习卡,分享自己尊重的人。

根据视频,说一说感受。

学生讨论并周阿姨是否值得尊重?为什么?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周阿姨这样的人。

你觉得他们值得尊重吗?为什么?(2)有那么多默默无闻的“周阿姨”值得尊重,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人不尊重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的现象,今天就这个问题我们进行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为什么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得不到尊重?(学生为正方,教师为反方)课件展示正方观点:默默无闻的人值得尊重反方观点:默默无闻的人不值得尊重(3).教师总结:除了个别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默默无闻的人不值得尊重,其余的默默无闻的平凡人都是值得尊重。

7.最后引出宪法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德育教案初中 尊重

德育教案初中 尊重

德育教案初中尊重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3.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尊重的定义和重要性2. 尊重他人的表现3. 尊重他人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你曾经在哪里见过或者经历过关于尊重的事情?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尊重。

二、讲解尊重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尊重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 分析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尊重他人可以增进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和谐度等。

三、讨论尊重他人的表现(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尊重他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尊重他人的各种表现,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意见、不嘲笑他人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四、学习尊重他人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2. 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的方法,如:换位思考、善于倾听、表达尊重等。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尊重他人的技巧,教师点评并补充。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表演。

2. 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并点评,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尊重他人。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尊重的理解和认识。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3. 课后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分析他们对尊重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4.1 尊重他人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1 尊重他人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一框“尊重他人”。图片导入,呈现两组不同的图片(没有尊重他人和尊重他人),学生思考:你如何看待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尊重他人”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思考问题】:为什么董卿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点赞?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作答。
【教师讲解】:跪地采访的行为体现了董卿优雅谦恭的良好品质,这个品质是通过她跪地的动作来表现的,通过这个行为表达了董卿的内在修养。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人,因为这样的行为体现了我们每个人具有的优良品质,也就是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尊心大多很强,都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受人尊重的需求。学生们对尊重话题有一定基本的理解,基本懂得尊重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认同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他们大多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但对于怎样尊重别人等话题,还存在着一些困惑,部分同学因在行为中难以做到尊重他人,而产生交往危机,影响自身身心及学习发展。尊重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讲,他们要学会与人打交道,还需学会融入社会,本课的学习对他们有重大意义。
知识点二:尊重从我做起
案例一:张大爷80岁大寿,儿孙们欢聚一堂,可是令张大爷生气的是,聚餐时,年轻人都抱着电子产品,发信息、拍照、打电话,没几个好好吃饭,唠唠家常的。
【问题】:年轻人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言。
【教师总结】:年轻人应该放下手机,倾听老人说话,考虑老人的感受,不因电子产品冷落老人,丧失来之不易的交流的机会。要给予老人关注,不应忽视他们。所以如果要尊重他人,第一点我们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德育活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德育活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德育活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德育教育》教材第四章“社会公德”一节,详细内容包括:社会公德的定义、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认识到社会公德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质。

3. 引导学生将社会公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提升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的含义、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德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引发学生对社会公德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社会公德的定义、重要性和实践方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社会公德。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答案。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社会公德2. 内容:定义: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实践方法: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个你认为最重要的社会公德,并说明原因。

请描述一个你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的经历。

2. 答案:三个最重要的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

原因:这三个社会公德关系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业二答案可根据学生实际经历自行编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公德的含义、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小学德育教案尊重与宽容的力量

小学德育教案尊重与宽容的力量

小学德育教案尊重与宽容的力量小学德育教案 - 尊重与宽容的力量引言: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尊重与宽容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意识和行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一、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1. 了解尊重与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2. 建立尊重他人的意识,尊重每个人的差异,包括个性、文化背景、兴趣等;3. 培养宽容待人的态度,学会体谅别人的困难,展现友善和善意;4. 培养学生积极而平和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道德讲故事1. 选择一些有关尊重和宽容的故事,并分配给学生阅读;2. 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3. 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展示尊重与宽容的重要场景和行为。

活动二:名人故事分享1. 邀请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所崇尚的名人;2. 学生需要调查该名人的生平和贡献,并重点展示该名人展示尊重与宽容的事例;3. 学生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分享,并进行互动讨论。

活动三:小组合作项目1.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2. 学生需要通过角色扮演、小品、绘画等形式,展示这个场景中如何表现尊重与宽容;3. 每个小组的表演结束后,进行全班评议和互动探讨。

活动四:情景模拟1. 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例如:冲突解决、帮助他人、包容与体谅等;2. 随机选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反馈和指导;3. 鼓励学生运用尊重和宽容的原则,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三、评估与反馈: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2. 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3. 可以组织班级评比,鼓励学生以优秀的尊重与宽容行为树立榜样。

四、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老年人福利院等地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宽容待人的观念;2. 邀请社会人士、专业人员到校进行讲座,分享个人经验和成功案例;3. 进行主题班会、德育教育活动等,鼓励学生写作或创作相关作品,表达对尊重与宽容的理解与感悟。

初中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初中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2. 德育实践课的重要性3.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4. 德育实践课的教学案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德育实践课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德育实践课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德育实践课的本质。

(2)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德育实践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德育实践课的重要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德育实践课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德育实践课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

3. 德育实践课的基本方法(1)教师介绍德育实践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2)教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 德育实践课的教学案例(1)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德育实践课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德育实践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三)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德育实践课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德育实践课教学设计,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德育实践课的教学要点,加深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认识。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将德育实践课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德育实践课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德育实践课中的参与度3. 学生德育实践课的教学设计能力4. 学生在德育实践课中的道德素养提升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德育实践课案例3. 教学视频4. 教学书籍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德育实践课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五课学会尊重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五课学会尊重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五课学会尊重尊重是指对他人的权利、体验、想法和背景采取积极、友善和富有理解力的态度。

在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导学生学会尊重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以及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尊重。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尊重相关的问题和情境,让他们慢慢理解尊重的概念。

例如,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为例,让学生讨论在这些场景中尊重的表现和不尊重的行为。

同时,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尊重经历和感受,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尊重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或故事,向学生展示尊重对于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如:如果没有尊重,人与人之间会有怎样的困难和冲突?尊重是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认识到尊重的必要性,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尊重他人。

这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个人空间,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以及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针对每一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和实践尊重的行为。

例如,在角色扮演中,一部分学生扮演要求别人尊重的角色,另一部分学生扮演不尊重别人的角色,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尊重和不尊重的差别。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合作项目,让不同的学生相互合作并尊重对方的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要倾听、尊重和帮助彼此,互相学习和成长。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人的需要,鼓励他们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逐渐意识到尊重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尊重与谦虚的班会教案

培养尊重与谦虚的班会教案

培养尊重与谦虚的班会教案班会主题:培养尊重与谦虚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谦虚待人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准备1. 准备视频素材:选择相关题材的视频资源,以显著的案例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尊重与谦虚的重要性。

2. 制作PPT:准备简洁明了的PPT,配合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

3.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小组,方便进行互动讨论和小组展示。

4. 教师提前准备: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活动流程,确保课堂秩序井然,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活动。

三、活动展开1. 开场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相关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展现的尊重与谦虚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引导学生探讨“尊重”与“谦虚”对个人和团体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尊重与谦虚。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PPT,向学生解释尊重与谦虚的内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辨析尊重与谦虚的区别与联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尊重与谦虚的意义。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你如何尊重他人”、“你如何在生活中表现谦虚”等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就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4. 角色扮演(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尊重与谦虚知识,自由组合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体验尊重与谦虚的重要性,并展现出正确的行为表现。

5. 互动竞赛(15分钟)可设置尊重与谦虚相关的问答竞赛环节,让学生通过竞争激励,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对尊重与谦虚的理解。

6. 总结互动(10分钟)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尊重与谦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学生也可以分享对本次活动的感想和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活动延伸学校还可以设置更多涉及尊重与谦虚的主题班会活动,如团体合作、礼仪仪态等方面,不断巩固学生的尊重与谦虚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学会尊重导学案》

《学会尊重导学案》

《学会尊重》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明白尊重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干系。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是否时常忽略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呢?在不同的场合下,我们应该如何表现出尊重呢?
展开:
1. 什么是尊重?
- 尊重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礼貌,是对他人权利和尊严的认可和尊重。

它不仅体此刻言行举止上,更体此刻对他人想法、情感和需求的尊重。

2.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干系。

尊重他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情感,增进沟通和合作。

3. 如何表现尊重?
-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不轻易批评或质疑他人的选择;
-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 尊重他人的时间和感受,不随意打扰或伤害他人;
- 尊重他人的劳动效果和贡献,不抄袭或恶意攻击他人。

实践: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在平时生活中如何表现尊重他人,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尊重的具体行为。

2. 个人反思:请学生思考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是否经常表现出尊重他人,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

3. 行为承诺:请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尊重他人的行为承诺,签名表示认真对待。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希望同砚们能够认识到尊重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干系。

只有尊重他人,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共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懂得尊重、懂得感恩的人!。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尊重自己》优质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尊重自己》优质教案设计

1.学会尊重一、教学目标1.尊重可以给他人带来美好的感受,谦虚有礼、平等友善。

2.帮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表现。

3.了解尊重自己的意义,学会尊重自己。

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尊重自己。

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谢谢大家课前的问好!同学们,我想先问一问:为什么你们课前要向老师问好?找学生回答,当有学生说:因为我们尊重老师时。

师:尊重老师,说得好!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习“学会尊重”。

出示钟南山、袁隆平、杨利伟和屠呦呦四张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人值得我们尊重吗?并阐述理由。

教师依次补充四人资料2.师:谈到尊重人们总是想起这些做出一定成就的人,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值得我们尊重吗?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学生汇报。

师:你们尊重他们吗?(随即出示快递员、清洁工、消防员、解放军、白衣天使和杂货店老板的照片)生:尊重。

师:你们为什么会尊重他们?老师引导学生一块寻找尊重原因。

3.过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显著成就,他们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尊重不仅仅体现在礼貌、态度、美德上,更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

知法明权:读一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怎样规定的?女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3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从学生最熟悉的学校生活中引出尊重的话题。

然后,联系学生对尊重这一概念的认知经验,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人,还是普通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到学会尊重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小学生互相尊重教案分享

小学生互相尊重教案分享

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孩子们是否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从问题中学习、思考,以此促进他们的成长。

作为小学教师,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除了传授优秀的学习方法、教授充实的知识,尊重他人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互相尊重的教案,以期在课堂上培养起孩子们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尊重”的含义并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2、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是彰显文明素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3、了解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孩子们要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难点:加载优秀的人际关系培养意识,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三、课前导学1.关于尊重他人的视频观看(8分钟)让孩子们观看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视频,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尊重他人的好处,如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在观看后,老师结合视频内容提问,通过互动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尊重他人。

2.关于人际关系的讨论(15分钟)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个现实问题,例如:对于一个常常欺负同学的孩子,该怎么处理。

引导孩子们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话题可以激发孩子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处理好人际关系。

3. 因材施教在提出问题时,需要将自己的语言运用到孩子们能听懂的水平上,这样才不会超出孩子们的理解范围。

同时在孩子们就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时,需要启发孩子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强求孩子去接受你的陈述。

四、课堂学习1.分组讨论(10分钟)将课堂分成小组,每组分别讨论尊重他人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优秀表现。

让孩子们尝试提出一些不同观点,组长可以吸纳其他同学的意见。

在讨论结束时,让每组展示他们小时候和父母交谈的一个场景,这样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再现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一个有争执的场景,例如:两个同学因为同学没有完成作业而争执起来,或同学在行为上不得体而影响其他同学时。

通过角色往返反馈,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尊重他人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幼儿园品德培养:尊重与友爱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品德培养:尊重与友爱教育活动方案

文章标题:培养尊重与友爱:幼儿园品德教育活动方案在幼儿园阶段,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因此幼儿园品德培养活动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幼儿园品德培养的主题——尊重与友爱展开深入探讨,并以从简到繁的方式来呈现。

一、尊重:从明白到关爱1.明白尊重的含义在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中,尊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尊重不只是懂得遵守规则,还包括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传达尊重的概念,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

2.尊重的表现尊重的表现不仅仅是言行举止上的礼貌,还包括了对他人想法和感受的尊重。

在课堂上,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尊重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

二、友爱:从合作到共享1.培养友爱的意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友爱和合作的意识至关重要。

孩子们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共享和合作。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团队游戏、合作绘画等活动,激发孩子们之间友爱的情感。

2.共享友爱的喜悦通过共享活动,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到与他人相处的喜悦,还能培养共享的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在品德教育中,共享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友爱的意义。

总结:在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中,尊重与友爱是非常重要的主题。

通过教育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孩子们在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培养友爱和共享的品质。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引导和示范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品德教育活动方案的制定确实需要全面、深入地考虑。

个人观点:在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中,尊重与友爱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也至关重要。

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尊重和友爱的意义,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以上就是对幼儿园品德培养活动方案主题的全面探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您更深入地了解尊重与友爱的重要性,并对幼儿园品德教育活动方案的制定有所启发。

认识道德规范,学生从小理解尊重的概念——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认识道德规范,学生从小理解尊重的概念——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一、编写美术教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们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涉及到艺术美感和美学理论的学科,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剖析与创造艺术品,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

在编写美术教案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二、如何从小学美术教案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1.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育孩子的艺术审美,应该理性地引导,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喜爱。

在教学中要注意,在不同的年龄段,要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上下功夫,把艺术元素融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审美观,以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观察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探索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孩子的审美观得到不断的提高。

2. 创设情境环境在美术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情境环境,让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体验美的感觉,并对不同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了解。

例如,可以采用参观美术馆、电影院、戏剧院等方式,带领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内涵。

3. 控制艺术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掌控。

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成为艺术创造者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创作,以抒发情感,模拟实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艺术实践和感悟。

“学以致用”是美术教育的核心,通过技巧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 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和实践的协调过程,而艺术是否优秀,取决于创作的过程与结果的完美度。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创作实践,让他们进一步体验艺术的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活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艺术品位和艺术素养。

三、美术教育应该搭建开阔的平台美术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它要求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艺术教育需要反复实践的支撑,需要设立开阔的平台来提供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并获得实时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尊重》德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穆棱镇中心小学尤春玲
设计理念:
德育活动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经历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本次德育活动课的主题和本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设计了本节德育活动课,我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背景:在班级中,经常出现个别学生嘲笑某一方面能力稍弱的同学的现象,孩子们对于“尊重”这个问题还没有认真思考过,本节课通过演情景剧、观察树叶、故事、讨论等活动,来唤起同学们的共识——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大家才能和谐相处,快乐生活,共同进步。

因而,我设计了本次德育活动课,希望对学生会有所帮助。

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
懂得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

2. 知识目标:
学会尊重别人的正确做法。

3. 能力目标: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2. 活动难点:
学会怎样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活动方法:
情境陶冶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四、活动准备:课件、树叶标本、录音机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有一天,小明和两个同学一起去公园玩,到了公园门口,在售票处,小明把钱往窗口一扔,说:“喂,买三张儿童票!”售票的阿姨不高兴地说:“小同学,你有没有礼貌?难道老师没教你怎样尊重别人吗?”小明满不在乎地说:“什么尊重不尊重的,快给我找钱,我们还急着进公园玩呢!”阿姨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这孩子,真是少教育!”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尊重别人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所以,我们要从小学会尊重别人!
(板书:学会尊重)
(设计意图:用一个贴进生活的小故事来导入,会使学生精力集中地认真倾听,听完之后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且在评价小明做法的同时,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做。


(二)活动开始:
活动一:情景体验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发生矛盾了,他们到底是
因为什么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学生演情景剧《换位思考》)
2.学生看完说感受。

3.师:通过观看刚才这个情景剧,同学们感受到了遭到别人嘲笑心
里是多么难过,所以我们回忆一下以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以后打算怎么做?(学生回忆,说自己的做法。


学生1:我以前上课回答问题回答错了,有同学就嘲笑我,我当时心里可委屈了,也很生气,我就告诉了老师,幸亏老师替我主持公道,批评了嘲笑我的那个同学。

学生2:我读课文总是读得不流利,所以,每次我站起来读课文,都有同学笑话我,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很难过。

后来,老师批评了笑话我的人,同时也告诉我要用心练习读课文,等自己进步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笑话我了。

我按老师说的话去做了,果然没有人再笑话我。

4.通过这些经历,你明白了什么?
5.师小结:当别人嘲笑你的时候,你心里很难过,所以,以后不要
随便去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中经常会发生,,在某一方面能力稍弱的同学遭到其他同学嘲笑的现象,所以我设计以上环节,让学生通过观看情景剧《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当遭到别人嘲笑时是
多么伤心、难过,从而明白: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别人。


活动二:观察判断:
1、课件出示(各种形状不同的树叶,让学生观察)
2、师:同学们,再把你带来的树叶标本拿出来比较一下,你发现
了什么?(学生回答:大家的树叶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3、师:是啊,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一样,大
家的长相、性格各不相同,朗读、绘画、计算能力也差异很大,各有所长,那么我们到底对身边的人了解多少呢?选择一个你
最了解的人介绍给大家,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同学、朋友、家
人……但是,你先不要介绍这个人的名字,等介绍完他的特点
后,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学生答,师总结。


4、既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那么,我们今后就要虚心学习别
人的长处,尊重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树叶、介绍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人,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也都有各自的弱点,这是很正常的事,谁也不必自卑,要学会自尊。

)
活动三:故事感悟
1、课件播放《骆驼和羊》的故事,请学生观看。

2、学生谈从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答)
3、师:是啊,同学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尊重他
们,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要充满自信地展现自己的优点,
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和生活,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使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家不能光片面地夸大自己的优点,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尊重别人,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三)活动结束部分:
1. 师:同学们,一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我感觉咱们一起交流了很多,你能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收获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2. 同学们,你们感觉自己已经学会了尊重他人,对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判断一下,看哪种做法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哪种做法不是。

(课件出示)
3. 看来,同学们真的学会了尊重他人,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4. 总结全课:
同学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从尊重他人做起,从每一天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老师、向家长、向全社会证明——我们是尊重他人的凯模!
好,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总结式结语,既是对全课的总结,又对学生提出希
望,也体现了德育课的完整性。


六、效果预测:
通过本节德育活动课的体验,我相信,孩子们的内心一定会受到触动,心灵也会得到净化,懂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这一道理。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学着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当然,课堂上也许会出现一些与课前预设不同的情况,我将会运用教学机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012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