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作者:卢庆弘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8期髋关节置换术是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治疗手段,它能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但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脱位与半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感染、骨折、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肢体不等长、假体术后损坏、血管神经损伤等,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脱位与半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了痛苦。

主要原因有[1]:①人工股骨头直径过小应力过于集中,脱位发生率增高。

使用小股骨头(22 mm)可使脱位发生率明显增高,使用限制性衬垫则降低。

目前一般使用股骨头直径为28 mm,髋臼直径≤54 mm。

②有效股骨颈长度过短。

如果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太高或太偏内侧或选择股骨颈假体太短,股骨柄假体置入在内翻位,股骨近端骨组织去除过多,会引起股骨颈长度过短,从而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减低,关节容易脱位。

③股骨假体颈部与髋臼缘的撞击。

髋臼假体置入后,必须彻底清除髋关节周围骨赘或溢出的骨水泥,否则这些硬物在髋关节活动时会起到杠杆作用,极易造成关节脱位。

④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松解过度。

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可能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

⑤术后护理不当或康复失控[2]。

过屈、过度外旋、内收等极易脱位。

为避免术后脱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4]: ①术中保持正确的前倾角,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均易发生脱位。

插入假体时,可在假体柄孔内插一斯氏针控制正确角度,防止击入时假体转动。

②适当扩大髓腔,不宜过大,同时假体座外侧紧贴大粗隆,增加抗扭转力矩,避免假体松动旋转而改变前倾角。

③髋臼帽置入角度要正确,站立时正常髋臼开口缘与地平面呈45°角,向前倾与矢状面成40°角。

人工髋臼帽的安装角度应力求在生理状态, 保证人工关节活动度大,且稳定。

髋臼帽前倾角度过大易发生前脱位,过小或后倾易发生后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⑤在平片上区别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松动是有困 难的。有下列表现并进展迅速的多半提示有 感染存在:骨内膜花边状腐蚀,普遍性骨溶 解,骨量减少,骨膜新生骨形成。 ⑥平片可显示髋臼内衬磨损。 ⑦平片可显示骨溶解情况,骨溶解通常无症 状,严重病例因压缩病理骨折才出现症状。
2. 电透 怀疑有撞击或半脱位的病例可以电视透视。 活动髋关节至某个角度可以激发症状,以此 来检查有无不稳定。
③O’Neill与Harris的骨水泥型假体松动标准: 茎杆或骨水泥有移动或断裂 放射学上透亮线超过2mm。
此标准对股骨部件比较准确。 假体与骨水泥之间界面出现透亮线有意义。
④Engh的非骨水泥型假体松动标准。主要是判 断骨长入情况。骨长入有大小标准。 大标准 小标准 无反应线 股骨距萎缩 骨内膜处出现“点焊” bead不脱落 有座基(尖端不稳 定)
④ 穿刺时还可以注射些局部麻醉药,了解是否 还有其它情况存在。Braunstein报告11个病 例在关节腔内注射了局部麻醉药后10例疼痛 缓解,以后被证实为内源性疼痛。
10. 分子生物学检查 ①细菌检出方法改良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比常规的培养法更 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Tunney报告了26例用普通培养法证实有假 体周围感染,而用了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后 感染可能性增加至59例。
⑦ Spangehl两项目联合应用准确性更好。血沉 与C-反应蛋白正常可以100%除外感染。
9. 穿刺抽吸液体 ①穿刺有高假阳性率。Barrack报告270例翻修 全髋,有34例穿刺结果为阳性,但只有2例 最终确诊为感染,因此对全髋术后疼痛病 例,穿刺没有特异性,不宜列为常规检查项 目。
② 对有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或有C-反应蛋白和 血沉增高的,穿刺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Spangehl报告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者,阳 性穿刺结果其准确性可高达89%。 ③ “干吸”即穿刺抽不出液体可注射少量生理 盐 水后回吸物作培养。关节囊组织培养最好。 取三块活组织培养。分别作肉汤培养和固体 培养基培养。肉汤培养容易污染。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疼痛原因分析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疼痛原因分析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疼痛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0-12-06T17:22:16.7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1期供稿作者:陶雷[导读] 骨水泥硬化后,安装假体头并将假体复位。

陶雷(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骨科吉林白山 134300)【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261-02 【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治疗方法对大腿疼痛的影响。

方法对在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我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其中全髋关节置换37例,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3岁,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8例,女24例,平均年龄75.1岁,对两组患者3年内出现的患侧大腿疼痛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疼痛发生率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相比可减少大腿疼痛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对活动能力要求较高,期望寿命较长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关键词】骨水泥人工关节置换大腿疼痛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该病的公认治疗方法,大腿疼痛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但对术后大腿疼痛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明确,并且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两种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所致的大腿疼痛做出临床探讨。

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69例,均为术后3年以上,均获成功随访,其中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7例,男1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3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8例,女24例,平均年龄75.1岁。

2 治疗方法2.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取侧卧位,患侧在上。

取髋部的后外侧切口(Gibson入路),充分暴露股骨大粗隆,在暴露的过程中注意对坐骨神经的保护。

伴随着患肢的屈曲、内收、内旋分离大粗隆和臀中肌连接部分,充分的暴露髋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前言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术之一,其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减轻和关节功能改善等优点。

但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以及其他因素,约有1-4%患者可能出现髋关节脱位的情况。

因此,本文将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原因分析术中原因术中原因是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由手术操作不当或手术器械不适当所引起的。

例如,手术过程中对股骨干的切割位置不当、人工假体的锁定螺钉抓取能力不足等都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

术后因素术后因素也是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因素包括:1.髋关节置换假体的松动2.肌肉无力或无效3.手术后肢体相位故障4.手术后感染和复发性脓肿5.长期卧床或多种原因导致手术后肢体功能减退疾病因素除了术中和术后因素外,某些疾病也是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之一。

例如,关节软骨破坏和肢体畸形都可能导致术后的髋关节脱位。

因此,在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制定合适的手术计划。

护理对策为了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具体的对策如下:1.术中要仔细操作,确保人工假体准确安装,尽可能避免手术操作不当带来的影响。

2.术后要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适当进行物理治疗,达到加强肌肉、增加肌肉弹性、减轻关节负担和防止肌肉有力缺乏的目的。

3.术后要重点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管护,包括疼痛治疗、饮食和营养监护、伤口护理、体位翻身护理、卫生防疫等方面,有效减少患者因手术带来的创伤所造成的疼痛和恢复的时间。

4.对于患者的家庭成员应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确保关节保护和肌肉锻炼的安全和效果。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一种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2 0 1 2年 7月 1日 , 我 院和 广 西 医科 大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应 用 后 外 侧 或 外 侧 切 口 开 展 THA 后 发 生 髋 关 节 早 期 脱 位 ( 术 后 3个 月 内发 生 ) 有 1 1例 。为 总 结 经 验 教 训 , 现 对 本 组 患 者 发 生髋 关 节 早 期 脱 位 的 原 因作 回顾 性 分 析 , 现报道如下 。
全髋 关 节 置 换 术 ( t o t a l h i p a r t h r o p l a s t y , THA) 经 多 年 的 发展 , 因缓 解 髋 关 节 疼 痛 和 改 善 髋 关 节 行 走 活 动 功 能 显 著 ,
已成 为 近 代 骨 科 领 域 里 最 为 成 功 的 手 术 之 一 。但 该 手 术 仍 时有 感 染 、 脱位 和假体 松动 等各类 并发 症 , 严 重 危 及 早 期 和 远期 疗 效 , 其 中髋 关 节 脱 位 并 发 症 较 为 常 见 。 据 统 计 , THA 后 脱 位 发 生 率 仅 次 于 无 菌 性 松 动 J 。2 0 0 9年 7月 1日至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 选择 2 0 0 9 年 7月 至 2 0 1 2年 7月 在 我 院 和 广 西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行 T HA, 并 且 在 治 疗 和 随 访 中 发 生髋关节 早期脱位的患者共 1 1 例, 其 中男 6 例, 女 5例 ; 年 龄
白永权 吕利条 施 卉婷 程 俊 阳 李 世德
天峨 5 4 7 3 0 0 )
( 广西天峨县人 民医院
摘 要 目 的 :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 ( THA) 后 发 生 髋 关 节 脱 位 的原 因 、 处 理 及 预 防方 法 。方 法 : 选择 2 0 0 9年 7月 至 2 0 1 2 年 7 月 在 我 院和 广 西 医科 大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行 THA, 并 且 在 治疗 和 随 访 中发 生 早 期 脱 位 的 患 者 共 1 1 例 进行 回顾性分 析 , 以 探 讨 术 后 脱 位 的危 险 因素 及 防 治对 策 。 结 果 : 1 1 例 中经 保 守 治疗 有 8例 痊 愈 , 1例 Ⅲ类 脱 位 及 2例 Ⅳ类 脱 位 均 为 复 发 性 脱 位 手 法 一 附属 医 院脊 柱 骨 病 科 △通信作者 , Te l : 0 7 7 1 5 3 5 0 1 8 9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1 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 原 因分 析 髋 关节 的手 术 脱位 首 先 是来 自 自身 的原 因 ,因 为 患者 长 时
些髋 关 节 指 环手 术后 的患 者 ,在 手 术 成功 后 都 会进 行一
些康 复性 的护 理 和训练 ,这 些护 理和 训练 虽然 是一 协助 患者 康复
的 目的 ,但是 方法 不 当会 直 接导 致关 节 的脱位 ,在恢 复 训练 中注
免 的 ,在 这种 情况 下术 后患 者 同样会 出现关 节 的脱位 ,这 种关 节
方 面 的护理 ,髋 关节 这类疾 病 是一个 困扰 老 年人 群体 的疾病 ,给
老 年人 患者带 来 巨大 的心 理压 力 ,严 重影 响 老年 人的 牛活 质 , 让 这类 人群对 生 活失 去信 心 ,每天处 于 紧张 的生 活状 态 中 ,所 以 对 这类 疾病 要及 时 的进行 开导 ,采 用正 确 的医疗 措施 进行 医学 护 理 ,开 导患 者 ,让患 者 以一个 积极 乐观 的心 态面 对这 类疾 病 , 良 一 好 的心 态更有 利 患者 的恢 复 。 接受 正确 的护理 训练 ,患 者肢体 应 该保持 的T 确姿 势 ,体位 F
量 ,在手术过程中,假体的安放、多于组织在体内的残留,关节
的清理 不 当 ,多于骨 水泥 等都 会造 成全髋 关节 手 术后关 节脱 位 , 还 会方 案假 体 的复原 。在 手术 的诸 多 因素 中既可 能是 医疗 中的 , 也 可能 是 患者 的个人 因素 ,有 些 因素可 以避 免 ,例如 在 医疗手 术 过 程 ,可 以通过 合理 的手 术方 式 的选择 来避 免髋 关节 的错 位 ,通 过人路方式 的控制和选 择较少对 肌 肉的损 伤和 出血量 的控制 。 另 外 ,手 术 后 的护 理 不 当 同样 会 导致 髋 关 节 的脱 位 , 手术 后 ,在对 患者 进行转 移 或者处 理 时 ,很 可能 就会 出现 一些 搬运 不 当 ,搬运 不 当一般 多发 生在髋 关节 手 术的早 期 ,在术 后 1 3 月 ~个 内是 这 种情 况 的多 发 时期 ,术 后 3 月发 生 髋关 节错 位 的 现象 非 个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115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经多年的发展,因缓解髋关节疼痛和改善髋关节行走活动功能显著,已成为近代骨科领域里最为成功的手术之一。

术后脱位是全髋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仅次于无菌性松动。

因此,分析tha术后脱位原因,可能为我们做好预防脱位措施,减少脱位发生有所帮助。

tha术后脱位的发生时间通常认为多见于tha术后的3个月之内。

但也有报道脱位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据mayo医院报道,tha术后1个月的脱位率1%,术后1年的脱位率1.9%,然后每5年增加1%,25年时则进一步增高达7%。

患者相关因素既往有髋关节手术或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史。

髋部手术能导致外展肌肉力量减弱、关节周围大量瘢痕形成以及局部软组织张力降低和不平衡。

tha术后脱位各家报道略有不同,一般初次tha术后的脱位率总体2%~3%,初次翻修手术后的脱位率则较初次tha高3~4倍,可高达9%~10%,而2次以上翻修手术者的脱位率则可进一步增高达26.7%。

患有精神错乱和定向力障碍的老年人、酗酒者,或有癫痫、不全瘫、帕金森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和其他一些影响肌肉张力疾病的患者也易发生人工关节脱位。

主要由于大脑功能失调、肌肉力量的减弱以及术后不按照医嘱进行功能锻炼等。

年龄、性别、体重因素。

brytrom指出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引起脱位的风险为年轻人的4.5倍;ekelund报道>80岁的157例患者(162髋)tha术后1年的脱位率9.2%。

levy等认为高龄和女性是首次tha术后脱位的重要危险因素。

woo等指出女性与男性的脱位发生率2∶1。

von knoch等研究分析了19680例初次全髋置换术,发现在术后≥5年的晚期脱位中,女性患者脱位的发生率67%,男性患者33%。

kim等通过回顾性对比研究发现,肥胖患者(bmi≥35)行翻修术时脱位的发生率为非肥胖患者(bmi≤30)的6倍,并认为肥胖患者发生脱位的机制可能是由于髋关节屈曲内收时软组织的碰撞而导致脱位。

全髋置换术后的疼痛原因及处理

全髋置换术后的疼痛原因及处理

全髋置换术后的疼痛原因及处理全髋关节术后有很多病例会出现疼痛,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与植入物有关的、关节内的,关节周围的、以及远处神经所致的。

关节外的相关病变包括椎间盘病变、脊柱关节炎、椎管狭窄、转移性或原发性肿瘤、血管阻塞、应力性骨折或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等。

全髋置换术后的疼痛按持续的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往往有明显的诱因,如外伤等。

慢性疼痛定义为一个月以上,有一个慢性的进程,呈持续性或间隙性发作。

疼痛原因通常可分为骨骼肌肉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大多数属于前者。

较多关节置换的病人在长时间坐位后开始行走活动,都会出现一些疼痛和僵直。

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很轻微,对日常活动没有任何影响,也有些病人的疼痛可以严重到致残的地步。

如人工关节松动的病人会有持续较长时间的疼痛,不能长距离的行走。

髋臼杯松动的疼痛以局限在腹股沟居多,股骨柄松动的疼痛以大腿部为多,也可以放射到膝关节。

疼痛通常在负重时明显,休息后可减轻或缓解,髋部旋转动作疼痛加重,也可出现Trendelenburg证或痛性步态,有时会自愿使肢体缩短并转向外侧。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不久即出现疼痛是非常令人担心的,表明可能出现了感染或假体没有获得初始的稳定性(Initial Stability),或为髋外因素引起的髋部牵涉痛。

如果出现假体的分离,可出现异常响声。

疼痛也可以由于粘液滑囊炎,肌腱炎,腰椎疾病,脓肿和疝气等疾病引起。

病史对确定全髋术后疼痛来源非常重要,应对患者的病史详细地追问、分析,包括疼痛部位,疼痛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发作特点可能会提示诊断,尤其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例如,有肿瘤或夜间疼痛病史提示是否存在肿瘤性疾病,能导致菌血症的操作病史提示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有腰背部疼痛史可能提示脊柱疾病可能是髋关节疼痛的病因。

代谢性骨病问题或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能使医生警惕患者发生应力性骨折的危险。

外周循环疾病有时也会表现在髋部或大腿区的不适。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诊断
具备下述5项标准中的3项: CRP>10mg/L ESR>30mm/h 关节穿刺细菌培养阳性 术中组织脓样表现 术中细菌培养阳性
张先龙-人工髋关节外科学:从初次置换到翻修
诊断
ESR和CRP对于诊断感染的敏感性较高为 96%,但特异性较低,仅有59%,阴性预测 值为95%-排除感染
之间间隔时间长短
处理
二期翻修
二期翻修的优势: 置入假体时可再次充分清创 如发现仍然存在感染,可再次清创植入占
位器或关节切除成形 迁延不愈的感染病灶可以被切除。
处理
关节切除成形
其他治疗无效的感染(包括抗生素骨水泥 占位器植入)
没有任何重建方法可以挽救感染病例的关 节功能。
处理
关节离断
严重感染威胁患者生命。 因感染而反复翻修手术失败导致软组织和
髋关节置换术后一般是没有疼痛的,如果 出现疼痛,就必须考虑感染的可能性
诊断
Meehan等认为,如果临床证实以下3项中的 1项,可以诊断为感染:
关节液或假体周围组织连续2次或2次以上培 养出同一微生物
假体周围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急性炎症 出现与假体相通的窦道
Clin Infect Dis,2003,36(7)
MRI和CT对于诊断感染没有多少价值
处理
感染的处理方式包括: 抗生素治疗并保留假体 开放清创冲洗,保留假体,更换内衬 取出假体。包括一期翻修置换、二期翻修
置换、关节切除成形、或关节离断术。
处理
在选择处理方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很多相 关因素,包括:
感染的深度和出现时间 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 假体有无松动 致病菌种类 宿主抵抗感染的能力 患者的期望等
引起感染的原因
术中污染 体内他处有感染性病灶。如上呼吸道感染、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材料为人工髋臼以及人工股骨头,过去由于医疗水平不够发达,两者的材料均为金属材质,并发症较多,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除了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并发症外,还有人工髋臼的松动、脱位以及负重区的超高分子聚乙烯面磨损后引发的局部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有哪些①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案,但在术中依然会有风险的发生,在术后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髋关节脱位就是其中一个,也是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髋关节脱位主要包括前脱位和后脱位,主要发生在术后早期一个月至三个月之内,术后的频繁活动也与脱位有关,下床时过度伸腿也有关,当然手术过程中的复位不当也有一定联系。

②术后感染:有研究表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约为4%左右,术后感染很容易造成术后恢复缓慢,也有可能存在较高的病残率。

引起术后感染的原因较多,手术环境、伤口清洁不当、术后伤口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术后感染的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合理的使用预防性的抗生素,术前和术后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干预措施,尽量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出现可能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

由于手术人群老年人居多,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的康复以及活动会逐渐减少,更加增加了血液的凝固,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④假体磨损:人工髋关节的假体磨损,垫跟头之间磨坏或碎了,这是假体磨损和碎裂的并发症。

还有假体松动,髋关节置换术后,因为活动太早或不合理的运动,在骨头跟人工假体之间骨头没长好,过度暴力会引起假体松动,松动就出现关节疼痛、不舒服,这样的患者可能需要做翻修手术来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医生常喜欢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康复分为短期和长期两部分。

短期康复包括在极少或没有辅助器械的情况下行走,放弃使用止痛药,转而服用简单的非处方药物,一般在10至12周内就能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原因分析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原因分析

[ J ] . 巾 国误 诊 学 杂 志, 2 0 1 1 , 7 ( 8 ) : 1 8 0 1 1 8 0 2 .
[ 2 ] 张 军, 李美 兰, 王新 蕾 . 应 激 性 溃 疡 的 治疗 进 展 [ J ] . 巾 因 现 代 医
生, 2 0 0 9 , 4 7 ( 3 2 ) : 2 3 2 4 .
失 败 的原 因 结 果 本 研 究 中接 受 首 次 髋 关 节置 换 术 患 者 早期 出现 术 后 失败 的原 因 分别 为 假 体 松 动 6例 ( 2 8 . 5 7 %) . 脱
位 5例 ( 2 3 . 8 1 %) , 磨 损 4例 ( 1 9 . 0 5 %) , 感 染 3例 ( 1 4 . 2 9 %) , 假 体 断 裂 2例 ( 9 . 5 2 %) , 假体 周 围 骨 折 1 例( 4 . 7 6 %) ; 3年
等问题 . 肝 肾功 能 及 心 肺 功 能 正 常 . 对 钴 铬 钼 等 金 属 无 过 敏
括病 史 、 X 片等 . 选择合适假体 , 力 求 提 高手 术 成 功 率 , 降 低早 期 失 败 率 。 关键 词 : 髋 关 节 置换 术 : 原因; 早期 失 败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7 .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3 ) 0 5 — 0 1 0 7 8 — 0 l
分泌 . 降低 基 础 胃液 D H值 , 还 可 以对 } I + 一 交 换 体 的合 成 产
生 较 强 且 较 为 持 久 的 抑制 作 用 . 有 利 于 胃 黏膜 表 面 的溃 疡 愈
黏 膜 屏 障保 护 作 用 的降 低 及 胃酸 分 泌 增 多 方 面 因 素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目前 。 学 术界 对 其 具 体 发病 机 制 尚未 达 成一 致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折 , 并 有 脱髓 鞘 脑 病 , 侧 肢 体 痛 性 痉 挛 , 能 自主 翻 身 、 合 对 不 坐
起 , 迫 引 流 管 致 引 流 不 畅 , 成 血 肿 。护 理 对 策 : 观 察 血 压 形 ① 肿 情 况 , 活血 化 瘀 、 予 中药 外 洗 、 疗 等 治疗 。② 定 时 翻身 , 烫 防
1 临床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
18例 中全 髋 置 换 5 7 6例 ( 1髋 )年 龄 2 ~ 7 , 5
2 2 切 口血 肿 人 工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切 口 血 肿 发 生 率 低 。本 . 组 1 人 工 股 骨 头 置 换 术 后 发 生 切 口血 肿 为 股 骨 颈头 下 型 骨 例
维普资讯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enJ un l f n ertdT a io a C ie n s r d i 0 7S p 1 ( 7 d r o r a o t ae rd i l h s a dWet nMe i n 2 0 e . 6 2 ) I g tn n e e ce
增 高 、 性 因子 刺 激 等 , 而 引 起 疼 痛 E 。本 组 1 为 切 口浅 炎 继 3 ] 例
层感 染 , 术 后 第 3天 发 现 切 口红 、 、 、 。 护 理 对 策 : 手 肿 热 痛 ①
严 密 观察 体 温 变 化 , 察 切 口情 况 , 无 红 、 、 、 。② 拔 观 有 肿 热 痛
人 工髋 关 节 置换 术 是 能 有 效 缓 解 关 节 疼 痛 , 建 关 节 功 重 能 , 而提 高 患 者 的生 存 质 量 , 被 患者 所 接 受 的 一种 治疗 手 从 并 段 。如 何 提 高 治疗 效 果 , 少 并 发 症 发 生 已 成 为 人 们 关 注 的 减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要点:
①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骨科常见手术其目的是通过替换病变髋关节恢复患者行走坐立等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②术后早期护理重点在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血栓等;
③例如在术后第一天需每小时记录一次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次数并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④疼痛管理作为术后护理重要内容之一需根据患者疼痛评分及时调整镇痛药物剂量种类避免因疼痛加剧导致肌肉痉挛关节僵硬;
⑤如对于轻度疼痛可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而对于剧烈难忍者则需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并注意监测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⑥早期活动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关节功能至关重要通常在术后第二天即鼓励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床边坐立床旁站立等简单练习;
⑦如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如拐杖四脚杖等以减轻下肢负重避免髋关节过度内旋内收造成假体松动脱落;
⑧营养支持与伤口愈合密切相关因此需指导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增强免疫力;
⑨如建议多吃鱼肉蛋奶豆制品新鲜果蔬等同时限制盐分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影响伤口愈合;
⑩出院前还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康复指导制定个性化锻炼
计划并告知复查时间注意事项等信息确保其顺利过渡到家庭康复阶段;
⑪如叮嘱患者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盘腿坐高脚椅等动作以免造成假体脱位并定期回院复查评估康复进展;
⑫总之只有将上述护理要点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3期G ui de of ch i na M edi ci ne,J ul y2008,V b6.N o.13量以引流管端在水面下2~3cm为宜,过短易造成引流瓶位置改变,气体进入胸腔,过长有碍于气体排出【2】,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当瓶内无气体逸出,有水柱波动或波动很小,患者无呼吸不畅等症状48h以上,可考虑拔管。

2.3.2并发症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每日更换切口敷料,引流管未夹住时,引流瓶不可高于胸部,防止液体返流于胸腔引起感染,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防止血胸发生。

每日更换水封瓶液体,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瓶隔日更换1次,引流瓶及橡胶管均高压灭菌,预防胸腔感染。

患者有胸闷憋气、压迫感等皮下气肿症状时,应根据胸腔压力及切口选择合适的引流管,使气体顺利排出,一旦形成可用消毒大针头在消毒的皮下气肿处刺入,用双手向针头处挤压,以减轻症状帮助吸收。

3讨论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原因有:①肺大泡破裂;②肺表168面空洞破裂致气体进入胸腔。

③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应用激素,抑制免疫功能,使肺脏修复功能降低,病灶易向胸腔破溃引起气胸,④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易造成问质性肺气肿、空气沿肺间质达胸膜下,形成胸膜性大沟,破裂后引发气胸。

通过对我院11例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均痊愈出院。

笔者认为,恰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舒适、温暖、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为顺利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认真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抢救以及合理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1】于光莉,冯明莲.10例双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4,9(4):326.【2】朱永红.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4,9(4):438.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李媛【关键词J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脱位;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3—168—02近年来,我们共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经精心护理,有效预防了髋关节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及 活动方式 的要 求有 所不同 , 如对 于髋 关节外 侧切 口者 , 要求 3周 内保持下肢 外展 中立 位 , 不侧 卧 、 翻身 , 屈髋 不大 于 6 。 0, 但患者及家属擅 自改 变体位 , 致使关节脱位。
本组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26例 , 中术 后发生 脱位 8例 , 0 其 男 4例 , 4例 ,5— 3岁。近期脱位 5例 , 中 1例 9 女 6 9 其 3岁 , 1 例为术后转至病房过程 中脱位。远期脱位 3 , 例 2例有再 次髋
关 节 外 伤 史 , 有 脑 梗 死 病 史 。 均 突 然 发 生髋 关 节 活 动 性 疼 1例
2 33 未严格 落实康 复计划 ..
T A术后 肢体康 复需要 较长 H
时 间。 但出院后没有严格遵守专业 医疗 人员 的指 导 , 未进行循
序渐进规范 的康 复治疗 。本组脱位 患者 中有 5例是 不遵 守出
向患者介绍成功 的病 例 , 使他们重 视术后体位要 求 , 减轻恐惧 心理 , 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
3 2 肌 肉 训 练 方 法 . 3 2 1 臀 中肌 肌力 训 练 .. 积 极 进 行 臀 中 肌 肌 力 锻 炼 , 提 高 以
成骨细胞来源 于骨髓 的干细胞 , 干细胞 产生 骨母细 胞 、 软
骨 母 细 胞 、 维母 细 胞 , 此 在 髓 芯 减 压 同 时 抽 取 红 骨 髓 、 纤 因 提
全髋 关 节 置换 术 后 脱 位 8例原 因分析 及 护理
马 燕。 武好 文 。 王荣华
( 枣庄矿 业 集 团枣庄 医院
院 医嘱 , 自提前坐起 、 卧或 坐位高 度不 够 。 擅 侧 不严 格按 体位
要 求 摆 放 肢 体 位 置 , 致 屈髋 > 0 。 导 9 。

252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分析

252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分析
髋 。 男 性 15 为 最 终 的 股 骨 侧 假 体 下 沉 的 测 量 结 果 , 术 后 第 5天 死 于 心 肌 梗 塞 :② 术 中因 肺 8 0
: 08 : % 例 , 均 年 龄 5 . (8 8 平 85岁 3 — 6岁 )平 均 体 所 有 摄 片 均 为 1 1 比 例 , 用 精 度 为 栓 塞 昏 迷 2例 ( . ) 因 股 骨 颈 骨 折 行 , .a 2 均 , 重 6 K (2 8 K )女 性 17例 , 均 年 00 rm 的 游 标 尺 测 量 股 骨 侧 假 体 的 下 全 髋 置 换 术 ( 为 骨 水 泥 股 骨 柄 ) 术 中 7 g5 - 9 g; 4 平 2例 高 龄 6. 23岁 ( ~ 0岁 ) 4 9 3 ,平 均 体 重 6 K 沉情况 ; 1g ④下肢 长度差别 的测量, 方法 为 发 生 意 识 障碍 。 病 人 经 支 持 、 压 氧
潘 宏 武 沈海 良
均 下 沉 为 15 +12 mm, 2个髋 ( 04 ) .5 .3 2 2 .%
治疗 晚期 髋 关 节疾 病 的 有 效 方 法 .但 术 1 . 术 后 随 访 : 术 后 6周 及 3 6 1 3 、 、 2个 生 物 型 股 骨 侧 假 体 下 沉 超 过 2 mm. 明 无

0 8 旦 1 5卷第4 期 Z J Tam t ,uut2 1,o1 ,o H J r acA gs 00V15 N. u i . 4

・4 4 9・
诊 治分 析 ・
2 2例初 次髋关节 置换术 中与术后并发症分析 5
钱 万锋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H patrpat ) i r o ls 是 台 湾 1 h y 。
中及 术 后 发 生 的肺 栓 塞 、骨 水 泥 反应 以 月 和 以 后 每 年 对 患 者 进 行 临 床 及 影 象 学 显 的 临 床 表 现 , 个 髋 生 物 型 股 骨 侧 假 1 及 术 后 的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 位 、 染 、 的 评 价 。 脱 感 m 09 , % 观察 方 法 包 括 : 临 床疗 效 采 用 体 下 沉 超 过 3 m( . ) 有 明 显 髋 部 疼 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2-29T13:07:57.9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作者:申飞
[导读] 贵州省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髋关节疼痛原因
贵州省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550006
摘要: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髋关节疼痛原因。

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

术后成功随访36例患者,其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分析了引起疼痛的成因,评估了疼痛程度。

结果:本组36例患者,成功随访36例,随访率100%,术后随访36例,门诊复查16例、电话随访17例、信件随访2例、上门随访1例。

所有随访患者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为关节内源性因素:4例髋关节脱位、3例感染、2例假体松动、1例无菌性炎症;关节外源性因素:5例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2例异位骨化;其他因素:3例心理与精神因素,1例不明原因疼痛。

疼痛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评估:6例轻度、10例中度、5例重度。

结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原因有感染、假体松动、脱位、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无菌性炎症等;由于疼痛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明确引起疼痛的病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以此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疼痛;原因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性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微创手术、翻修手术及定制性关节假体在THA中广泛应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

虽然THA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疼痛的病例日渐增多,术后疼痛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患者预后,极易引起功能障碍,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因此,分析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成因十分重要。

本文探讨了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了适合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疗效确切,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随访,随访率100%(36/36),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平均年龄(53.3±8.5)岁,单侧32例,双侧4例,平均随访时间(2.4±1.2)年,骨水泥28例,非骨水泥8例,手术成因:1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新鲜股骨颈骨折、5例陈旧性骨胫骨折。

纳入标准:①术后均出现髋关节疼痛;②接受过随访;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失去随访者;②临床资料不全者;③伴有肿瘤的患者。

1.2方法
术后随访的方式主要有门诊复查、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及信件随访四种。

通过电话联系,让患者来门诊复查,如果未能来门诊复查则利用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及信件随访,要求患者拍X线片并将其寄回给随访医生。

X线检查内容为双髋正位片与患髋侧位片。

记录术后髋关节疼痛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部位、疼痛时间、严重程度、发作特点及伴随症状等。

1.3疗效判定
疼痛评估利用术后髋关节疼痛评估方法,即:VAS评分法,分级标准为:0为无疼痛,1~3为轻度疼痛:间隙发作,未影响正常生活与睡眠,4~6为中度疼痛:时常发作,影响正常生活、轻度影响睡眠,需服用镇痛药,7~10为重度疼痛:持续性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级睡眠,需要服用麻醉类药品[1]。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成功随访36例,随访率100%,术后随访,门诊复查16例、电话随访17例、信件随访2例,上门随访1例。

所有随访患者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为关节内源性因素:4例髋关节脱位、1例感染、2例假体松动、1例无菌性炎症;关节外源性因素:5例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其他因素:1例心理与精神因素,1例不明原因疼痛。

疼痛程度利用VAS评分评估:10例轻度、2例中度、1例重度。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实施的目的为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如果术后出现严重疼痛,则表示手术失败。

对于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术后疼痛是其再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

术疼痛的影响原因众多,如:脱位、感染、无菌性松动等。

据报道可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29%,其中13%的患者因疼痛影响着正常生活[2]。

本文对THA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三类,分别为关节外源性因素、关节内源性因素及其他因素[3],临床随访发现,关节内源性因素是影响THA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其中感染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术后感染患者的首发症状便是关节疼痛,感染性疼痛的特点为持续性,对于THA而言,如果术后出现感染,则便是手术失败,感染出现后,不仅会延长治疗时间,还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因此,临床治疗中要积极开展感染预防,具体措施有术前行全身检查,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术,围手术期静脉滴注抗生素,术后及时处理切口;如果术后出现感染,要积极治疗,具体方法有采用抗生素抑制治疗、清创、翻修、关节融合术等,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要结合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实际情况。

本组感染1例,行二期翻修手术,术后疼痛消失。

脱位是TH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成脱位的原因较多,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早期脱位与后期脱位,在治疗时要采取适合的方法,以此保证处理的有效性;假体松动是引起术后疼痛的常见原因,直接影响着THA的疗效,是THA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组假体松动2例,行翻修手术,减轻了患者疼痛[4]。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原因,其成因复杂,分析其成因后采取了适合的治疗方法,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并实现了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谢士成,张玉革,王元吉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分析及假体选择[J].中华全科医学,2013,06:861-862+977.
[2]范贵富,罗勇,徐向伟等.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原因分析及预防[J].华西医学,2014,01:23-25.
[3]蔡碰德,胡懿郃,文霆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初始不稳定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12:1418-1421.
[4]李守民,朱晨,孔荣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12:1060-1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