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风入松_古诗鉴赏
风入松,风入松韩淲,风入松的意思,风入松赏析-诗词大全
![风入松,风入松韩淲,风入松的意思,风入松赏析-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7ffcb3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e.png)
风入松,风入松韩淲,风入松的意思,风入松赏析-诗词大全风入松,风入松韩淲,风入松的意思,风入松赏析 -诗词大全风入松,风入松韩淲,风入松的意思,风入松赏析 -诗词大全1风入松作者:韩淲朝代:宋体裁:词小楼春映远山横。
绿遍高城。
望中一片斜阳静,更萋萋、芳草还生。
疏雨冷烟寒食,落花飞絮清明。
数声弦管忍重听。
犹带微酲。
问春何事春将老,春不语、春恨难平。
莫把风流时节,都归闲淡心情。
风入松,风入松韩淲,风入松的意思,风入松赏析 -诗词大全2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歌)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夫)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0、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1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1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1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1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2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2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拼音版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拼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ba13dcc5da50e2534d7fab.png)
风f ēn ɡ入r ù松s ōn ɡ·听t īn ɡ风f ēn ɡ听t īn ɡ雨y ǔ过ɡu ò清q īn ɡ明m ín ɡ【宋s òn ɡ】吴w ú文w én 英y īn ɡ听t īn ɡ风f ēn ɡ听t īn ɡ雨y ǔ过ɡu ò清q īn ɡ明m ín ɡ。
愁ch óu 草c ǎo 瘗y ì花hu ā铭m ín ɡ。
楼l óu 前qi án 绿l ǜ暗àn 分f ēn 携xi é路l ù,一y ì丝s ī柳li ǔ、一y í寸c ùn 柔r óu 情q ín ɡ。
料li ào 峭qi ào 春ch ūn 寒h án 中zh ōn ɡ酒ji ǔ,交ji āo 加ji ā晓xi ǎo 梦m èn ɡ啼t í莺y īn ɡ。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作者简介】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
与贾似道友善。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
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注 释】草:草,起草,拟写。
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
铭,文体的一种。
庾信有《瘗花铭》。
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
中,读仄声也。
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交加:形容杂乱。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宋代词人吴文英作品赏析(五首,含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宋代词人吴文英作品赏析(五首,含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c74e26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a.png)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阑干独倚天涯客。
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
相吊年光浇大白。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译文】浪迹天涯的孤客独倚栏干,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更觉得寂寞惆怅。
绵绵群山在淅沥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拼力地挣扎奋飞。
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显示出些许春天般的缤纷色彩。
而我们却只能为那已消逝的美好年华举杯凭吊,饮一杯大白。
暮天夕阳返照天空,倒挂着一缕美丽的彩虹,那是大海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编织的七彩鲛绡幻化而成的。
【注释】1.玉楼春:据《词谱》载:“因顾敻词中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
五代欧阳炯词中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又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取为调名。
”又名《木兰花》、《玉楼春令》、《西湖曲》、《呈纤手》、《东邻妙》、《春晓曲》、《惜春容》、《梦相亲》、《归风便》、《归朝欢令》、《转调木兰花》、《续渔歌》。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2.和吴见山韵: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
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
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
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
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吴见山,梦窗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3.大白:酒名。
【鉴赏】“阑干”两句,写出词人的心情。
此言自己是一个四处飘泊的天涯孤客,如今独倚在栏干旁,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那么心中的阴影就会显得更加浓厚,寂寞之情也会显得更深。
此即情与景合也。
所谓“离人心上秋”,秋景增愁情矣。
“千山”两句,景中显情。
绵绵群山在秋雨淅沥之中泛出了青光,此是指雨中山上的常青树林;而在天空中词人(天涯客)却见到,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在拼力地挣扎着奋飞。
吴文英的风入松的写作形式
![吴文英的风入松的写作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3323e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a.png)
吴文英的风入松的写作形式
答:《风入松》的写作形式是词,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
此词从题目看是咏物词,实际上是借桂忆旧,主要抒写作者对苏州去姬和杭州亡妾的怀恋之情。
全词无一句正面刻画人物,却善于通过侧面描写塑造亡妾美好的形象。
作者主要通过最具特征性的景物,曲折含蓄地写出人物的风神,如“一丝柳、一寸柔情”,借春日弱柳写出女子的楚楚动人;“黄蜂”两句尤脍炙人口,对作者而言是情深语痴,又写出了亡妾当年活泼可爱的形象。
吴文英诗词:《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译文赏析
![吴文英诗词:《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2c777887c24028915fc3e9.png)
吴文英诗词:《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译文赏析《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代: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
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
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
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
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草:草,起草,拟写。
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
铭,文体的一种。
庾信有《瘗花铭》。
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
中,读仄声也。
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赏析】这是西园怀人之作。
西园在吴地,是梦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
梦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这也是一首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
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
“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象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
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
寒食、清明凄冷的禁烟时节,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
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
吴文英《风人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风人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774a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b.png)
吴文英《风人松》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风人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①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②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③【注释】①草:起草。
瘗(yi忆):埋葬。
庾信有《瘗花铭》。
铭:文体的一种。
②“料峭”句:语出苏轼《定风波》:“斜峭春风吹酒醒。
”中(zhong)酒:醉酒。
③“惆怅”句:语本庾肩吾《咏长信宫中草》:“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
”双:指女子的绣鞋。
【译文】听风听雨度过清明节,我愁生恨涨写着《瘗花铭》。
楼前绿柳荫下是当初分手的路,一条条柳丝,飘绕着一寸寸柔情。
在料峭微冷的春寒里,我酒醉夜眠。
在杂乱的莺声中,我晓梦被惊醒。
我天天打扫着西园林亭,依旧是不见伊人归来赏新晴。
黄蜂总是飞扑在秋千索上,这索上仍残存着当时她纤手留下的脂香温馨。
惆怅不见她绣鞋履迹,一夜里幽阶上苔藓丛生。
【集评】清·许昂霄:“(‘愁草’句)琢句险丽。
(结句)此则渐近自然矣。
结句亦从诗‘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化出。
古诗又有‘春苔封履迹’之句”(《词综偶评》)。
清·谭献:“此是梦窗极经意词,有五季遗响。
(‘黄蜂’句)西子衾裙拂过来,(‘有当时’句)是痴语,是深语。
(结句)温厚”(谭评《词辨》)。
清·陈廷焯:“情深而语极纯雅,词中高境也”(《云韶集》)近代·陈洵:“思去妾也。
此意集中屡见。
《渡江云》题曰《西湖清明》,是邂逅之始。
此则别后第一个清明也。
‘楼前绿暗分携路’,此时觉翁当仍寓西湖,风雨新晴,非一日间事,除了风雨,即是新晴。
盖云我只如此度日。
‘扫林亭’,犹望其还,赏则无聊消遣也。
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
‘双鸳不到’,犹望其到,‘一夜苔生’,踪迹全无,则惟日日惆怅而已。
当味其词意酝酿处,不徒声容之美”(《海绡说词》)。
近代·俞陛云:“‘丝柳’七字写而兼录别,极深婉之思。
《风入松》阅读答案附全词赏析
![《风入松》阅读答案附全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874ad802020740bf1e9b7b.png)
《风入松》阅读答案附全词赏析风入松虞集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
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
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
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
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注】这首词是作者在侍书学士任上写的。
(1)词的上阕先以“倚清酣”的“红袖”与“不胜簪”的“华发”作,一开始就突出“画堂”的豪贵生活难以消除的感受。
再以“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二句加以点染,以写伤春,以伤春写惜时,以惜时写思乡。
(3分)(2)本词结句“杏花春雨江南”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运用了相同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赏析。
(5分)试题答案:(1)对比岁月蹉跎(或人生易老)的忧伤爱花(2)此句由三个名词构成,运用列锦(或意象叠加)的表现手法。
(2分)以一幅吾花似锦、春雨迷蒙的江南水乡美景,来安慰思乡苦闷的心灵,(2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1分)(答诗中有画,景中融情,情景交融或由近及远,由实而虚,意境悠长,韵味无穷并作分析,亦可。
)赏析:这是元人虞集所写的一首《风入松》词。
虞集在元仁宗至文宗之际,号称一代文宗,但所作无非颂扬元室的朝廷典册、官府碑铭。
他也写了不少诗,与杨载、范梈、揭傒斯被誉为四大家,但当元代统治稳固时期,所作又多以题画、应酬为内容。
倒是他的词,留下虽只有31首,却不乏清新可诵的佳篇。
这首《风入松》即是。
词中流露出厌倦官场生活、亟望归老田园的心情。
虞集仕宦40年,位尊而爵显,颇得元代几个皇帝的信任。
然而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权力,仅仅以一个文学侍从,充当皇帝的秘书、顾问而已。
并且,作为汉族士大夫,屈膝仕元,内心亦不免违己交病。
他的《挽文山丞相》诗,除了歌颂文天祥如效忠汉室的张良、诸葛亮,至于以身殉国之外,还慨叹“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就是惋惜南宋连半壁河山也保持不住,如今北土南疆已经完全沦入外族之手了。
他还有《书晚宋诸名公题堕泪碑诗后》一诗,诗中写道:“岘首亭高故国诗,卧龙无复更驱驰。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及鉴赏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5c729e1dd3383c4bb4cd2f0.png)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及鉴赏导读: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及鉴赏《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代: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译文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
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
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
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
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
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
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注释草:草,起草,拟写。
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yì):埋葬。
铭,文体的一种。
庾信有《瘗花铭》。
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
中,读仄声也。
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赏析这是西园怀人之作。
西园在吴地,是梦窗和情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所以西园诚是悲欢交织之地。
梦窗在此中常提到此地,可见此地实乃梦萦魂绕之地。
这也是一首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意境有独到之处。
前二句是伤春,三、四两句写伤别,五、六两句则是伤春与伤别的交融,形象丰满,意蕴深邃。
“听风听雨过清明”,起句貌似简单,不象梦窗绵丽的风格,但用意颇深。
吴文英的诗
![吴文英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83c124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8.png)
吴文英的诗1、《唐多令·惜别》宋·吴文英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2、《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3、《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宋·吴文英门隔花深梦旧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4、《瑞鹤仙·秋感》宋·吴文英泪荷抛碎璧。
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
林声怨秋色。
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
凉欺岸帻。
暮砧催、银屏翦尺。
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
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
西风破屐。
林下路,水边石。
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
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5、《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宋·吴文英县花谁葺。
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
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风急。
送帆叶。
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
软红路接。
涂粉闱深早催入。
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
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
6、《莺啼序·春晚感怀》宋·吴文英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
吴文英《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诗词赏析
![吴文英《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dee637e87101f69e3195ce.png)
吴文英《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诗词赏析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宋代:吴文英春风吴柳几番黄。
欢事小蛮窗。
梅花正结双头梦,被玉龙、吹散幽香。
昨夜灯前歌黛,今朝陌上啼妆。
最怜无侣伴雏莺。
桃叶已春江。
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
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鉴赏《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
又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调名由此而来。
《宋史·乐志》入“林钟商”,调见晏几道《小山词》。
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
双调,七十四字、七十六字,亦有七十二字体的。
前后片各六句四平韵。
《梦窗词》系七十六字体。
“为友人放琴客”,此“友人”系郭清华,“琴客”系“友人”小妾。
此系用顾况《宜城放琴客歌》之典。
详见前第六十五首《法曲献仙音》及第一百二十七首《婆罗门引》词注释。
“春风”两句,述从前两人恩爱,有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诗句意境。
此言郭清华(友人)与琴客(小蛮)在吴地的窗前柳下曾快乐地度过了数年光阴。
“小蛮”,即白居易歌姬,所谓“杨柳小蛮腰”是也。
这里指代“琴客”,颇符其小妾身份。
“梅花”两句,点题“放琴客”的原因。
“梅花”,一词双关,既实指花,又是以女子梅花妆,指代琴客。
“玉龙”,雪的代称,喑喻某种恶势力。
此言琴客本想长久地跟随郭清华永不分离,却不料被某种人事横加干涉无情地分开了两人,造成了这“放琴客”的既成事实。
“昨夜”两句,连结过去与现在。
言清华在昨日以前能够经常看到琴客在灯前月下轻舒黛眉曼声歌吟的倩影;今天只能在这郊外见到她离别时的泪貌了。
“最怜”两句。
“桃叶”,王献之小妾名,这里指代琴客。
此言琴客将离郭远去,最可怜的还是那些受她教育抚养的郭的子女,从此失去了亲密的伴侣。
“曲屏”两句,替郭设想。
言郭设在屏风后的卧室,原总是琴客先替他暖被,如今只有郭孤衾独眠,所以深夜寒重难以成眠,不免辗转反侧思念琴客在时的种种好处。
“莫道”两句。
“蓝桥”,唐裴航遇仙处,详见前一百五十首《洞仙歌》词注释;又“行云”,也指琴客。
吴文英词
![吴文英词](https://img.taocdn.com/s3/m/db3460f7f61fb7360b4c65f0.png)
三、吴文英词的创造性
1、以慢词的方法写小令
吴文英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夕 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 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2、“七宝楼台”式的结构
吴文英词的结构不但一反姜夔之清空,代之以质 实,且又不同于周邦彦的工炼典丽,而是深涩凝 重。结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突破自然时空 的限制,而以心理时空结构篇章。以一个特定的 点为中心向四周伸展放射,用网络的方式来组构 各种材料。不受时空的束缚,而是以词人的心理 过程和情绪流动为总绳,任情思奔涌,想象飞越。 在这种结构方式的词中,情绪的流动和场景的转 换不再是连续的长镜头的推进,而是呈散状的存 在和跳跃的交迭。
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 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 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 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趿双鸳响, 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 倦客,独钓醒醒。问苍天无语,华发 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 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 与云平。”
吴文英词的语言幽奇生新,典丽凝涩,富 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修辞 往往单凭自己的感性所得,而不因循理性 所惯见习知的方法。善于锻练字眼,多用 代字、丽字和典故,善于融化前人尤其是 李贺、李商隐的诗句进入词作中。
质实丽密,奇丽凄迷
在艺术风格上,梦窗词以密丽深婉为主要 特征。喜用质实丽密之笔写深微窈冥之情, 意境奇丽凄迷,结构绵密曲折,设色秾艳, 造语工曲,一些成功之作虽繁缛沉挚却不 失奇幻空灵,于绵丽中隐含飞动之势。
2、吴文英词的章法结构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 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 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 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 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 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渐 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 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 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揖桃根渡。青 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澹尘土。 危亭 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 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 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 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吴文英《莺 啼序》)
吴文英最有名宋词十首
![吴文英最有名宋词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2281bf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b.png)
吴文英最有名宋词十首吴文英是南宋的著名词人,他的作品数量丰富,风格独特。
以下是他的十首著名宋词:1.《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2.《满江红·结束萧仙》结束萧仙,啸梁鬼、依还未灭。
荒城外、无聊闲看,野烟一抹。
梅子未黄愁夜雨,榴花不见簪秋雪。
又重罗、红字写香词,年时节。
3.《点绛唇·推枕南窗》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单纱浅。
雨帘不卷。
空碍调雏燕。
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
音尘断。
画罗闲扇。
山色天涯远。
4.《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落花夜雨辞寒食。
尘香明日城南陌。
玉靥湿斜红。
泪痕千万重。
伤春头竟白。
来去春如客。
人瘦绿阴浓。
日长帘影中。
5.《西江月·枝袅一痕雪在》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
玉奴最晚嫁东风。
来结梨花幽梦。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
绿阴青子老溪桥。
羞见东邻娇小。
6.《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7.《忆秦娥·秋萧索》秋萧索。
梧桐落尽西风恶。
西风恶。
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
年年孤负黄花约。
黄花约。
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8.《霜叶飞·重九》断烟离绪。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胜烧兰烬。
记醉蹋、西山归路。
秋风何限消魂处。
向人分付尊前意,眉宇间,自有相思未语。
也则暮秋天气,未觉新寒,数行清泪,也则可人憔悴。
便做无情无也恁,愁肠千结,还因风景好。
可惜良宵人不见,鸳鸯枕上兰灯灭。
宛转衾裯空殢酒,从前事、不堪重记。
赖明月、照人庭院,清光还为双照。
9.《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全词翻译赏析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fb7eb9cfc789eb162dc88a.png)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全词翻译赏析导读:“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出自南宋俞国宝的词作《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
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注释】①玉骢:白马。
②髻云:象乌云般的发髻。
③花钿:以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形的首饰。
注释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调名源于此。
词牌名。
有双调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六字四体,平韵。
一春:整个春天。
长费:指耗费很多。
买花钱:旧指狎妓费用。
玉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骄:马壮健。
沽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箫鼓:箫与鼓。
泛指乐奏。
鬓云:形容发髻浓黑如云。
残醉:酒后残存的醉意。
花钿:女子头饰。
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参考译文入春来不知耗费多少买花钱,一天天沉醉在西湖湖边。
玉骢马熟识逛西湖的路,昂首嘶鸣走过酒楼楼前。
红杏芳香中箫鼓震天轰响,绿杨婆娑树影里欢荡秋千。
春风十里路上丽人翩翩,满头的花朵把云鬓压偏。
夕阳西下画船载着春光归去,未尽游兴全付与湖水湖烟。
明日还要带残存的醉意,到湖上小路寻找遗落的花钿。
[赏析:《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是南宋俞国宝的词作。
词记述西湖盛景。
上片写游湖的兴致与西湖美景。
西湖路上,车马纷繁。
“红杏香中”,笙歌处处。
点染了绿杨红杏,歌舞连绵的西湖风光。
下片写湖上天气晴和,春光明媚。
暖风十里,游人如织。
钗光鬓影,花压鬓云。
结句“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运思新巧,情韵无限。
通篇旖旎和婉,风雅秀丽。
这首词是太学生俞国宝题写在西湖一家酒肆屏风上的。
已作太上皇的宋高宗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这首词,“称赏久之”,认为“甚好”,还将其中“明日再携残酒”句改为“明日重扶残醉”,俞国宝也因而得到即日解褐授官的优待。
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宋金签订“隆兴和议”,此后的三十年内双方都挂起了免战牌。
词牌:风入松
![词牌:风入松](https://img.taocdn.com/s3/m/fe79079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6.png)
词牌:风⼊松⼀、词牌故事《风⼊松》系古琴曲名,据载为晋嵇康所作。
由琴曲⽽⼊乐府,⽽后演变为词牌名。
嵇康(224年—263年),字叔夜。
今安徽省濉溪县⼈。
嵇康的⽗亲嵇昭,官⾄治书侍御史,但嵇康⾃幼丧⽗,由他的母亲和兄长抚养成⼈。
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
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长七尺⼋⼨,容⽌出众,但却不注重打扮。
后来迎娶了沛王曹林的⼥长乐亭主为妻,因为这个裙带关系被拜为郎中,后⼜任中散⼤夫。
嵇康崇尚⽼庄,曾说:“⽼庄,吾之师也!” 常修炼养性服⾷内丹之事,弹琴吟诗,⾃娱⾃乐。
正始⼗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独专朝政。
司马⽒杀戮异⼰,被株连者很多。
嵇康感到朝政混乱,世事已不可为,于是辞官隐居,以打铁为⽣。
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与阮籍、⼭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在当时的⼭阳县⽵林之下,喝酒、吟诗、纵歌,肆意酣畅,后世称为⽵林七贤。
后来,⼭涛投靠司马⽒当了吏部尚书,还劝他出去做官,他写了⼀封《与⼭巨源绝交书》,列出⾃⼰有“七不堪”、“⼆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因此招致司马昭的忌恨。
嵇康为⼈旷达狂放,纵逸傲散,蔑视礼法。
⼤将军钟会,出⾝⾼贵,官位显赫,是著名书法家钟繇的⼉⼦,还写了⼀本哲学书《四本论》,但是嵇康拒绝与他交往。
有⼀次钟会造访嵇康,嵇康理都不理,⾃顾在家门⼝的⼤树下“锻铁”。
钟会觉得⽆趣,正想离开。
嵇康问他:“何所闻⽽来,何所见⽽去?”钟会回答:“闻所闻⽽来,见所见⽽去。
”从此,钟会对他怀恨在⼼。
当时有个名⼠吕安,与嵇康是⾄交好友。
两⼈居处天南地北,但“每⼀相思,千⾥命驾”。
吕安的妻⼦徐⽒长得很漂亮,被吕安的兄长吕巽迷奸。
吕安欲状告吕巽,吕巽急忙请嵇康从中调停,可是事后吕巽却恶⼈先告状,诬告吕安不孝,使吕安被捕。
嵇康嵇康拍案⽽起,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痛骂吕巽⼀顿,结果被⼀并投⼊监狱。
此时,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说他“⾔论放荡,⾮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https://img.taocdn.com/s3/m/44bee37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d.png)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二十条关于“《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的内容:1. 这《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简直就像一场心灵的交响乐!你想想,那词句中的风雨声,不就像音符在跳跃吗?比如说“听风听雨过清明”这一句,风的呼啸、雨的滴答,多生动啊!难道你不觉得仿佛置身于清明时节的风雨之中?2. 哎呀呀,《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真是妙不可言!它就如同一位老友在耳边倾诉着心事。
像“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这丝丝柳不就像那绵绵的柔情吗?这不就跟咱们思念故人时的心情一样吗?3. 讲讲这《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那简直是一幅诗意的画卷!你看“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黄蜂扑索的场景,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那些美好又难忘的瞬间?难道这样的描写还不够动人吗?4. 这《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真是情感的漩涡!它把清明的哀愁与思念都卷了进来。
好比“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那长满青苔的幽阶,不就像我们心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吗?你能说你没被触动?5. 来品品《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那是文字的魔法啊!“吴文英这妙笔,把清明写得如此细腻。
就像‘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这愁绪不就像草一样疯长?难道你感受不到?6. 要说《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那可是心灵的镜子!它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这热闹的场景背后,是不是藏着深深的孤独?你难道不这么认为?7. 瞧瞧《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这是时间的留声机!它留住了清明的记忆。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这春寒与啼莺,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冷暖交织吗?难道不是吗?8. 聊聊《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的词律,那是情感的过山车!一会儿让你沉浸在哀思里,一会儿又把你带到美好的回忆中。
像“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这残杏和啼红,不就像我们失落的心?你能说不是?9. 琢磨琢磨《风入松。
吴文英原文及赏析(最新)
![吴文英原文及赏析(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4e0c0928e9951e79a892772.png)
吴文英原文及赏析望江南·三月暮宋代:吴文英三月暮,花落更情浓。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
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
无处觅残红。
译文三月暮春时节,花儿凋落后,情意反而更为浓厚。
人离开后秋千在月光中静静地悬挂着,拴在杨柳树下的马儿疲倦得都不想迎风嘶叫。
停驻在堤边的画船上空无一人。
小帘栊中的人整日感到浑身无力,昏昏欲睡。
归家的燕子因为银烛正亮着,不敢飞回巢中。
绿树荫内,流浪的黄莺不停地啼叫。
春光流逝了,连那凋萎的花也无处可寻。
注释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恹恹(yān):精神不振貌。
“宿燕”句:借用温庭筠《七夕》“银烛有光妨宿燕”诗意。
赏析这是一首伤春怀远的艳情词,在名家的笔下以雅秀的笔意和绵密的章法描摹而出,一点都不显俗套,反而是曲曲传出了恋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微心理。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
暮春三月,这里说的不是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的时节。
“更情浓”,浓情密意,指的应是欢情。
那么,“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堤畔画船空”几句呢,初读之下,很可能觉得是在写“方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分手情状;况且“秋千闲挂月”,也容易使人联想到韩偓的《寒食夜》:“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或者梦窗自己的《风入松》:“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但细细寻绎下去,便会知道都对不上号。
这里绘制的绝不是雨横风狂三月暮的凄凉图画。
“人去”、“马停”的笔墨,其间实在是隐去了若干具体的情事。
一幕情深意密的“相见欢”,写到如此隐约迷离,含浑蕴藉,手法可谓高明极了。
不去实写柳阴摇出画船来的情状,也不去细摹仕女秋千会的场景,而是完全看不到人的活动,作者只是侧击旁敲,轻灵地烘托出一个类似“空镜头”的画面:闲挂月中的秋千索、驻泊堤旁的画船、拴系于垂杨的马匹。
赞美桂花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赞美桂花的经典古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bf2c0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4.png)
【导语】⾹⽓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
然⽽,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浓⾹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丝甜蜜的幽⾹,总能把⼈带到美妙的世界。
下⾯是分享的赞美桂花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篇⼀】赞美桂花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声声慢·咏桂花 词牌名:声声慢|朝代:宋朝|作者:吴⽂英 蓝云笼晓,⽟树悬秋,交加⾦钏霞枝。
⼈起昭阳,禁寒粉粟⽣肌。
浓⾹最⽆著处,渐冷⾹、风露成霏。
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六宫愁重,问谁持⾦锸,和⽉都移。
掣锁西厢,清尊素⼿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
正摇落,叹淹留、客⼜未归。
赏析 “蓝云”三句。
⾔清晨的⼤地笼罩在蓝天⽩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树⽟枝⾼挺,满树重重叠叠的桂花,似串串宝钏,⼜如⼀⽚彩霞。
“⼈起”两句,以树拟⼈。
“昭阳”,皇宫名,这⾥泛指皇宫。
⾔桂花树⼜像是⼀位清晨从皇宫⾥⾛出来的贵妃,她被晨风⼀激,浑⾝⽣满了粉红⾊的粟粒——⾦桂花。
“⼈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飞燕外传》:赵飞燕居昭阳宫,与⽻林郎射鸟者通,……飞燕露⽴,闭息顺⽓,体舒⽆疹粟,射鸟者以为神仙。
”这⾥系反⽤此典。
“浓⾹”两句。
⾔桂花的浓艳⾹⽓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没有地⽅可以容纳她的花⾹了。
但是如果天⽓⼀旦转冷,虽然桂花的⾹⽓犹存,桂花却要像⾬雪般地纷纷落下。
“绣茵展”三句承上。
⾔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着,仿佛害怕桂花误坠在台阶上,被⼈们践踏成泥,⼜怕她像萤⽕⾍般地消失了她美丽的形象。
“三⼗六宫”五句,幻想也。
“三⼗六宫”⾔宫宇之多,这⾥借指⽉中⼴寒宫。
“锸”,即锹也,系插地起⼟的农具。
此⾔词⼈因见地上桂树,即抬头仰望明⽉,想象中那住在⼴寒仙宫的嫦娥,孤单寂寞,⼀定也愁怨重重。
词⼈不禁⼤声地询问世⼈:“有什么⼈能拿来把‘⾦锸’,索兴将⽉中桂树连同⽉宫⼀起移来凡尘,把这⽉中桂栽在我的西厢边。
这样嫦娥就会亲⾃⽤⽩⽟般的双⼿把盏,并与我同饮美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