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城市设计的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现阶段城市设计的主要问题
摘要: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已经使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遍布了大江南北,当前现代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发展,城市设计也成为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日益高度关注的对象。然而,我国现代城市设计面临着很多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设计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关键词:城市设计,和谐共生,历史文脉,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已经使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遍布了大江南北,当前现代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发展,城市设计也成为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日益高度关注的对象。然而,我国现代城市设计面临着很多问题。现阶段,我国城市设计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调个体,忽视群体。
城市设计区别于其他设计的关键是设计对象的不同。城市是城市设计的源泉,也是城市设计一切成果的归宿。因此,城市形态是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城市设计就是要将诸如建筑、景观、市政、交通这些不同要素的规划设计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各个要素本身的设计,更要考虑自身与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然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往往忽略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过于强调个性,忽视了群体。这其中,建筑单体的设计在这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最为突出。
诚然,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主体,尤其是城市化水平空前高涨的21
世纪,建筑在城市设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建筑设计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设计只有通过建筑设计才能更好地落实。然而现阶段,中国城市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双重作用下,建筑的“失语”现象日益严重,不考虑文脉和环境而孤立设计的建筑案例俯拾皆是。
特里·法雷尔认为:“建筑不是生产线上的产品,建筑具有丰富的综合功能,它总是处在特定的‘都市场所’中,是具有独特表现力的事物,应该和城市文脉环境相衔接,设计建筑和营造场所应该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筑应该被看成是随时间、地点而变化的城市角色。”城市建筑具有当然的城市性。一个建筑的城市性或强或弱、或积极或消极,直接关系到建筑建成后与城市的兼容性和契合度。具有积极城市性的建筑绝不只是独善其身,而是有助于提升所处场地、街道甚至地段的环境品质,成为促进城市进化与更新的活跃因子。建筑具有怎样的城市性,取决于建筑在城市设计层面的完成度,取决于设计者的城市思考。
当然,这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城市设计中的其它要素。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较大空间范围内所进行的功能和美学组织,它从整体出发,为城市设计的各个要素提供指导和框架,但不能代替个体要素设计。而城市设计中各个要素的设计则是以其本身为中心进行考虑,其周围环境与空间的处理,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而定,因此,设计过程中常缺乏对于环境的整体观念和对周围环境的研讨,缺乏对于城市总体空间的认识和把握。
所以,城市规划的各个设计部门应协同工作,互相配合。建筑、景观、市政、交通设计都应当以城市设计为指导,充分认识城市设计中的各个要素的设计与城市总体的关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各自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城市设计也应为各个要素的创作留有余地。
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设计的各个要素只是城市的微观单元,它可以小写,谦卑低调,功能至上,默默充当城市喧哗的背景,甘做配角;它也可以大写,气势张扬,神采奕奕,超越自身的功能使命,在城市生活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城市的名片。无论大写还是小写,与城市、地段以及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才是共同的目标。
二、城市特色消失。
前面提到的因素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很多城市设计放到小的区域内看很理想,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脉因素,并不一定是最佳的甚至成功的设计方案,因为其没有兼顾到城市固有的特色。
城市应该是各类建筑与地域的特点、地域的文化和传统的结晶。因为城市总需要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需要有它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因而,城市设计应该替城市发挥功能,不断的让人们想起这个城市特有的东西,它需要承载城市众多的文化因素,开发商和城市管理者需要将社会责任考虑到。在这点上,天津和上海就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了历史的文脉和地域的特色。这两个城市都是以自身的水资源作为依托,并且很好的利用了
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大量老建筑作为自身的城市名片,最大限度的展示出自身的城市特色。
其实,城市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现今,我国城市形态整体上变化剧烈,大都缺乏统一的意象和视觉秩序,城市版图迅速扩大,城市形象长期处在不稳定状态,很多城市原有的城市遗存迅速被近乎无序的建设替代。观察形态构成的物质要素,绝大多数是粗糙、甚至是短期的,构成方式上很难用风格、文脉、肌理、色彩、视觉秩序等形态生成的基本法则去描述,连接形态要素的各种城市运行系统或也是不连续的,或是严重缺损的。这种发展通常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其内涵的进步远比表象的增长缓慢的多。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不只是众多的居民的聚集,也不只是众多建筑、广场、道路等要素的集合,从古罗马城到现今的纽约、悉尼、上海无一不是历史时代文明的象征和代表,无一不是全体居民及其地域精神的凝聚和历史文化的标志,无一不是地域的荣誉和象征的体现。所以说,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城市个性的认识与张扬,对城市意象空间的构建以及与地域背景、历史地理特点相应的文脉的表达。
三、缺少活力。
去年九月,广州南沙新区—第六个“国家级新区”呼之欲出,其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群岛、甘肃兰州新区成立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
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级新区”出现。而在过去的新区建设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个处处全新的新区,它的建设注重了资源的利用,同时作为一个全新的地区规划,必然是整体考虑,城市设计中的各个要素不可谓不和谐,但是仍旧感觉缺失了什么。其实正是缺少了人的活动,缺少活力。这种情况很普遍,新城有景观,但缺活力;老城有活力,但缺景观。老城受条件所限,重新进行大的规划调整显然不切实际,但是新城完全可以通过全新的城市设计带动地区营建出很好的城市活力。
之所以出现上面提到的情况,是因为现今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发展上正处于一种奋力的成长阶段,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的城市建设是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由于城市规划的政府主导性,城市发展的需求定位较多来源于专家层面,甚至来源于权力机构,其中的公众参与度是微弱的,对需求的估计是宏观和概括的,城市品质的细节常常被忽略。
让我们来看看当前我国这样的两个现状。在现今一个车型的城市尺度下,似乎步行的交通已经快被人们遗忘,因为人们见到的往往是为了建设快速的交通,不停的修着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把人赶得上天入地,而恰恰从人类发生行为的角度,水平的交通是人们最爱行走的。另一个就是城市的广场。在欧洲,一直以来,城市的广场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广场是各种生活的集散地,那里有教堂、市政厅、市场、小憩的茶座等等。而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城市是否有严格意义上的广场,我们所称作的广场更多